期刊文献+
共找到273篇文章
< 1 2 1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A Dynamic Planner as a Sustainable Planning Way: A Bridge between the Law, Technical Knowledge and the Local Population
1
作者 Fernanda Nascimento Corghi Diogenes Cortijo da Costa 《Journal of Civil Engineering and Architecture》 2015年第5期615-625,共11页
The social and environmental demands in Brazilian cities are usually neglected by the local municipal powers due to a heavy bias toward speculative capital. The main issue is a public administration that benefits the ... The social and environmental demands in Brazilian cities are usually neglected by the local municipal powers due to a heavy bias toward speculative capital. The main issue is a public administration that benefits the private initiative instead of popular and environmental values and needs. Despite federal efforts at the end of the 20th and beginning of the 21 st century, water resources and urban reform policies are not able to ensure a connection between these two issues in the urban environment. Aiming at showing a new approach of citizenship and environmental rights in a developing country, Bauru, a Brazilian city located in the state of S^o Paulo, was used as a study case. In this scenario, the research is based on the action research method, in which a dynamic profile of the researchers was adopted in order to solidify environmental and social issues in the urban planning process. This article shows the advantages in using the river basin as an urban planning territory in the city master plan, and providing continuous technique support to the citizen, through the role played by the researcher-planner between government and population, as a way to possibly reach social and environmental interests. The territorial perception of the river basin by citizens brings effective environmental and social result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Urban policy water policy river basin administrative land division GOVERNANCE planning action research.
下载PDF
城市行政区划优化调整的法治逻辑与实践构想 被引量:2
2
作者 张震 冯晓阳 《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74-85,共12页
城市是我国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等方面活动的中心,城市治理现代化是实现国家治理现代化和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环节。改革开放以来,政策调控所形成的城市格局已经不能适应当下的城市发展进程以及未来的国家发展战略定位,部分城市的行... 城市是我国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等方面活动的中心,城市治理现代化是实现国家治理现代化和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环节。改革开放以来,政策调控所形成的城市格局已经不能适应当下的城市发展进程以及未来的国家发展战略定位,部分城市的行政区划设置并不完全符合宪法的具体规范与法治化要求。为了满足现代化的城市治理需求,城市行政区划优化调整的法治化已成必然。当前城市行政区划在区划建制、行政区域划分、行政层级设置等方面存在的规范问题,应当以《宪法》为根本依据、以法律为具体支撑,在法治轨道上进行优化调整的实践构想,以期实现行政区划制度体系的完善与城市治理的高效,更好发挥城市的辐射带动作用,实现区域协调和高质量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行政区划 城市治理 《宪法》
下载PDF
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演变历程、现状分析与对策建议
3
作者 张玉磊 《行政与法》 2024年第6期15-25,共11页
作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引擎,长三角一体化主要经历了初步探索、合作深化、持续拓展、高质量发展四个发展阶段,并实现了治理模式从分割式治理到一体化协同式治理的转型,主要体现在区域治理组织、区域治理内容、区域治理形态三个方... 作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引擎,长三角一体化主要经历了初步探索、合作深化、持续拓展、高质量发展四个发展阶段,并实现了治理模式从分割式治理到一体化协同式治理的转型,主要体现在区域治理组织、区域治理内容、区域治理形态三个方面。近年来,长三角一体化建设不断取得实质性发展,区域协同治理绩效日益显现,但仍存在“行政区行政”产生区域分割和地方主义、一体化的体制机制障碍、一体化的领域发展不够均衡等现实问题。为推进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应围绕建构跨域治理模式、优化区域一体化体制机制、有序推进各领域一体化建设等方面综合施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三角一体化 高质量发展 中国式现代化 跨域治理 “行政区行政”
下载PDF
基于易经地理思想的国家空间治理结构顶层设计
4
作者 侯经川 《上海管理科学》 2024年第4期1-14,共14页
以国土空间治理能力现代化助推高质量发展,是保障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必然要求。本文在继承和发展易经地理思想的基础上,构建了“太极空间治理结构模型”,确定山海关为“东亚太极点”。中国国家空间治理结构的顶层设计... 以国土空间治理能力现代化助推高质量发展,是保障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必然要求。本文在继承和发展易经地理思想的基础上,构建了“太极空间治理结构模型”,确定山海关为“东亚太极点”。中国国家空间治理结构的顶层设计,应围绕“山海关”而层层展开。在中央核心区,按照“东亚陆海中心+陆地屏障+海洋屏障”的环首都治理结构,将北京扩容至山海关,河北省扩容至大兴安岭中央主峰,天津直辖市扩容至渤海海峡。在四方支撑区,各布局1个直辖市(上海、重庆、天骄、威虎),并增设云北省,扼控各方向的关键节点。在外围屏障区,增设澎湖、昆仑2大直辖市和楼兰、北庭2大特别行政区,形成最有利于中国长治久安的边疆治理结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易经地理思想 国家空间治理结构顶层设计 中国省级行政区划调整
下载PDF
环境资源案件检察集中管辖的现实困境与优化路径
5
作者 王明东 秦鹏 《中国地质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35-48,共14页
环境资源案件的特殊性对传统地方检察院属地管辖模式的公正和效率构成挑战,催生了跨行政区划检察院集中管辖模式。跨行政区划检察院集中管辖环境资源案件改革探索取得了阶段性成果,但仍面临跨行政区划检察院性质定位不明确、层级结构不... 环境资源案件的特殊性对传统地方检察院属地管辖模式的公正和效率构成挑战,催生了跨行政区划检察院集中管辖模式。跨行政区划检察院集中管辖环境资源案件改革探索取得了阶段性成果,但仍面临跨行政区划检察院性质定位不明确、层级结构不完整、设点布局不合理的体制问题,集中管辖环境资源案件的范围不统一、办案机制不适配、机构衔接不顺畅的机制问题,体制、机制创新的组织法、程序法、实体法依据不健全的法制问题。应以理顺管理体制为基础,将跨行政区划检察院定位为新型综合派出检察院,构建三层级的组织体系,因地制宜进行设点布局。以完善运行机制为关键,推进环境资源案件集中管辖机制、归口办理机制、司法协作机制建设。以健全相关法制为保障,明确跨行政区划检察院集中管辖环境资源案件的组织法、诉讼法、生态环境法典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境资源案件 跨行政区划检察院 集中管辖 司法体制改革 环境司法专门化
下载PDF
从科层到发包:碳排放配额初始分配央地事权的规范配置
6
作者 张小康 李冰强 《中国地质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51-65,共15页
我国碳排放权交易体系进入全国碳市场与地方碳市场并存的“双轨制”运行阶段,碳排放配额初始分配的央地事权配置面临新的规范需求。当前碳配额初始分配的央地事权配置深受科层治理模式的影响,呈现横向事权集中与纵向事责下放的部门“垂... 我国碳排放权交易体系进入全国碳市场与地方碳市场并存的“双轨制”运行阶段,碳排放配额初始分配的央地事权配置面临新的规范需求。当前碳配额初始分配的央地事权配置深受科层治理模式的影响,呈现横向事权集中与纵向事责下放的部门“垂直”主导;被悬置的地方政府与委重任的地方职能部门的横向“属地”虚置;碳配额分配中央委托事权与地方固有事权的交织形态。受“集权-分权”思维局限的科层事权配置加剧央地权界封闭、权能受限、权责错位的固有弊端,造成双轨结构下碳配额分配央地事权边界固化、层级管理下碳配额分配主体功能式微、目标考核下事权与事责分离导致的行动乏力。优化碳配额分配央地事权配置须遵循“控权-赋权”理念,实现央地权界由“中央主导-地方配合”向“地方实施-中央监督”的动态调整;以“有限发包-省级统管”实现央地权能的高效配置;以“共同但有区别”的合作治理与责任分工实现央地权责精准适配。未来应以“专章立法+权力清单”为载体,采取概括式与列举式相结合的立法模式,从形式法治到实质法治对央地碳配额分配事权展开体系化构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排放配额初始分配 碳排放权交易 央地事权 条块分割 科层治理 有限发包
下载PDF
重新理解中国的行政区划:基于“机构—功能”框架的类型学分析
7
作者 杨宇泽 《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9-31,205,共14页
行政区划是国家治理的重要空间载体与政策工具,但其概念本身的模糊性及其内涵构成的异质性在理论上始终未得到充分的厘清。从政治学与行政学视角出发,将“机构”与“功能”视为理解行政区划的两种关键要素,并在此基础上构建“机构—功... 行政区划是国家治理的重要空间载体与政策工具,但其概念本身的模糊性及其内涵构成的异质性在理论上始终未得到充分的厘清。从政治学与行政学视角出发,将“机构”与“功能”视为理解行政区划的两种关键要素,并在此基础上构建“机构—功能”框架。该框架从政区是否设有一级政府以及是否行使特定行政管理功能两个角度,区分出主行政区划、辅行政区划、准行政区划与类行政区划四种类型。不同类型的行政区划作为政策工具有其各自的优势和劣势,其中主行政区划构成了国家治理的基本单元,其他三类行政区划则基于不同的治理情境设立,根本作用在于缓解主行政区划刚性与国家治理柔性之间的冲突,其空间视角有助于实现国家治理的有效与稳固运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行政区划 “机构—功能”框架 国家治理
下载PDF
基于生态原则的青藏高原行政区划调整思考
8
作者 潘峰华 刘紫星 +1 位作者 葛岳静 宋长青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06-111,共6页
在生态文明建设的新时代,传统行政区划原则和我国的行政区划调整实践对生态因素考虑不够,甚至与生态治理产生了冲突.本文提出行政区划要注重生态原则,要以有利于生态保护和开发作为行政区划调整和优化的重要出发点.在生态意义重大的地区... 在生态文明建设的新时代,传统行政区划原则和我国的行政区划调整实践对生态因素考虑不够,甚至与生态治理产生了冲突.本文提出行政区划要注重生态原则,要以有利于生态保护和开发作为行政区划调整和优化的重要出发点.在生态意义重大的地区,行政区划调整应该成为提升生态治理、促进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手段.依据生态原则调整和优化行政区划,要充分发挥生态功能区划的指导作用.青藏高原是我国重要的生态安全屏障,但是行政区划的分割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生态治理,重要生态项目的规划建设也对现有的行政区划格局提出了挑战.未来应该考虑将行政区划调整作为促进青藏高原生态治理的手段,通过发挥行政区划的资源效应,提升青藏高原的空间治理能力,促进生态文明建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行政区划 生态原则 空间治理 生态文明建设 青藏高原
下载PDF
行政区划改革的新趋势与新经验
9
作者 强宇豪 《行政与法》 2024年第3期69-79,共11页
行政区划改革是我国政府治理现代化的重要保障和基础。作为国家结构的一种基本组织形式,行政区划是政府组织结构在空间上的具体体现,是行政权力的空间配置,被视作国家治理形式和政府组织架构的空间投影。自改革开放以来,为适应飞速发展... 行政区划改革是我国政府治理现代化的重要保障和基础。作为国家结构的一种基本组织形式,行政区划是政府组织结构在空间上的具体体现,是行政权力的空间配置,被视作国家治理形式和政府组织架构的空间投影。自改革开放以来,为适应飞速发展的市场经济及其带来的社会变迁,我国政府对行政区划进行了一系列调整,积累了宝贵的经验。进入新时代,面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所呈现的新形势,深化行政区划改革成为必然要求。新时代的行政区划改革主要集中在推进“区界重组”、重启“撤县(镇)设市”和调整开发区与行政区关系三个领域,在系统总结汲取既往改革经验的基础上,以基层行政区划调整为抓手,旨在理顺政府职能,协调权责关系,为国家治理体系的现代化提供制度保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行政区划改革 政府组织结构 政府治理
下载PDF
近代边疆地区的城市变迁与国家建设——以西双版纳景洪为例
10
作者 高景 《云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2024年第5期78-89,共12页
外在形制不突出的景洪作为西双版纳历史上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与当地贵族与平民二分的社会结构、居住格局和婚姻形式,以及土地公有,农业为主的生活方式相互契合。民国时期西双版纳土流并置的政治格局催生了景洪新旧两城并存的城市... 外在形制不突出的景洪作为西双版纳历史上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与当地贵族与平民二分的社会结构、居住格局和婚姻形式,以及土地公有,农业为主的生活方式相互契合。民国时期西双版纳土流并置的政治格局催生了景洪新旧两城并存的城市建设样态。政治体系改革的不彻底直接影响了国家建设的效果,进而导致景洪新旧两城转型与建设双输的格局。清末至民国景洪城形制与转型的历程,不仅为历史上边疆民族地区的城市研究提供了思路,也为理解政治体系转型背景下国家建设与城市发展提供了帮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 土流并置 国家建设
下载PDF
如何持续激发村民自治活力?--基于浙江黄岩“三化十二制”的考察
11
作者 徐畅 韩威 丁庆龙 《安徽乡村振兴研究》 2024年第4期21-29,共9页
充满活力的村民自治是乡村振兴的重要推动力,但实践中却受到行政化问题的负面影响。理论分析表明,中央试图缓解国家治理逻辑的内在张力,实现决策一统性与治理有效性的有机统一。然而,这一国家治理逻辑转换非但未能达到预期效果,反而引... 充满活力的村民自治是乡村振兴的重要推动力,但实践中却受到行政化问题的负面影响。理论分析表明,中央试图缓解国家治理逻辑的内在张力,实现决策一统性与治理有效性的有机统一。然而,这一国家治理逻辑转换非但未能达到预期效果,反而引发了压力型体制的嬗变:上级党政机关层级控制强度不断加强,进而导致了非预期后果的形成与延续,即村民自治的行政化问题。浙江省台州市黄岩区“三化十二制”的实践展现出了破解这一难题的有效途径——基层党组织领导的制度化与数字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村民自治行政化 基层党组织 自我革命 民主集中制
下载PDF
关于相对集中行政处罚权有关问题的思考
12
作者 杨秉杰 《西部学刊》 2024年第20期80-83,共4页
在我国,行政处罚权相对集中模式是一种新兴的处罚权配置方式,其通过将原本分散于各个部门的行政处罚权进行整合,从而实现权力的科学配置和高效运行。相对集中行政处罚权是顺应我国法治化进程的必然选择,有助于解决“权责不一、多头执法... 在我国,行政处罚权相对集中模式是一种新兴的处罚权配置方式,其通过将原本分散于各个部门的行政处罚权进行整合,从而实现权力的科学配置和高效运行。相对集中行政处罚权是顺应我国法治化进程的必然选择,有助于解决“权责不一、多头执法”等问题,实现行政处罚权的规范化和专业化。我国的法治建设为相对集中行政处罚权提供制度支撑,改革实践为其积累了经验,社会诉求是其改革动力。在推进过程中,仍面临法律依据不完善、部门利益难以协调、执法机构职能重叠、执法能力仍不足的困境。需加快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合理划分部门职责、统筹推进体制改革、加强队伍能力建设,集中行政处罚权才能真正落到实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相对集中 行政处罚权 综合执法 法治政府
下载PDF
CSPON建设的央地协同路径思考
13
作者 张晓云 程光大 +1 位作者 崔羽 孔令苏 《城乡规划》 2024年第4期49-56,共8页
国土空间规划实施监测网络(CSPON)建设是构建国土空间规划实施监督体系的重要抓手,对推进各级政府治理能力和治理体系现代化具有重要意义。在全国各级国土空间总体规划已基本批复的背景下,文章对CSPON的政策要求、工作开展现状及存在问... 国土空间规划实施监测网络(CSPON)建设是构建国土空间规划实施监督体系的重要抓手,对推进各级政府治理能力和治理体系现代化具有重要意义。在全国各级国土空间总体规划已基本批复的背景下,文章对CSPON的政策要求、工作开展现状及存在问题进行分析,从空间治理“横向协同、纵向管控”的基本逻辑出发,以自然资源督查工作中的央地关系为主线,进一步剖析规划编制及实施监督体系下的央地事权,提出央地协同的CSPON建设模式;从建设路径、工作重点和组织分工等方面,对CSPON建设思路进行梳理,以期为全面推进中的相关工作提供参考和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土空间规划实施监测网络 空间治理 央地协同 事权划分
下载PDF
中央企业领导人员全方位管理和经常性监督的探索与实践
14
作者 蔡程程 《当代石油石化》 CAS 2024年第5期56-58,共3页
新时代、新征程上,做好央企领导人员全方位管理和经常性监督是护航央企高质量发展的关键所在。通过梳理领导人员全方位管理和经常性监督的内涵要义、经验做法以及存在的问题,尝试提出新形势下加强央企领导人员全方位管理和经常性监督的... 新时代、新征程上,做好央企领导人员全方位管理和经常性监督是护航央企高质量发展的关键所在。通过梳理领导人员全方位管理和经常性监督的内涵要义、经验做法以及存在的问题,尝试提出新形势下加强央企领导人员全方位管理和经常性监督的对策建议,探索有效路径,推进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干部管理和监督 领导人员 中央企业 全面从严治党
下载PDF
城市管治、区划调整与空间整合——以常州市区为例 被引量:49
15
作者 甄峰 简博秀 +1 位作者 沈青 郑俊 《地理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157-167,I0001,共12页
以常州市区为例,重点从产业空间管治的角度,分析了在行政区划调整下城市管治重构与空间整合。通过分析现状开发区在主导产业选择、产业空间布局与区位选址方面的问题,论文认为,当前制度框架、经济政策与要素集聚、社会文化及空间规划等... 以常州市区为例,重点从产业空间管治的角度,分析了在行政区划调整下城市管治重构与空间整合。通过分析现状开发区在主导产业选择、产业空间布局与区位选址方面的问题,论文认为,当前制度框架、经济政策与要素集聚、社会文化及空间规划等方面是造成目前中心城区之间管治冲突的主要原因;行政区划调整虽然有利于城市规模的做大和某种程度上规避强大的县级市与中心城市之间的日益突出的矛盾,但当前的发展并没有有效地削减这两大空间单元之间的本质冲突。进而,论文又从制度重构、政策导向与空间整合三方面重点分析了要构建有效的市区管治模式、实现空间协调发展与整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区域管治 行政区划 制度重构 空间整合 常州
下载PDF
都市密集地区区域管治中行政区划的影响 被引量:85
16
作者 张京祥 沈建法 +1 位作者 黄钧尧 甄峰 《城市规划》 CSSCI 北大核心 2002年第9期40-44,共5页
行政区划在不同的社会经济发展环境中体现为不同的作用 ,也是城市—区域管治的一个重要内容和研究视角 ,在都市密集地区更是如此。本研究从行政区划着手 ,分析了其内在的运作机制及外部效应对区域发展的种种影响 ,重点剖析了中国行政区... 行政区划在不同的社会经济发展环境中体现为不同的作用 ,也是城市—区域管治的一个重要内容和研究视角 ,在都市密集地区更是如此。本研究从行政区划着手 ,分析了其内在的运作机制及外部效应对区域发展的种种影响 ,重点剖析了中国行政区经济壁垒、都市区域体制等的问题与原因 ,评估了行政区划调整的影响。基于未来中国社会经济总体走向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区域管治 行政区划 都市密集区 中国 经济全球化
下载PDF
从行政区兼并到区域管治——长江三角洲的实证与思考 被引量:110
17
作者 张京祥 吴缚龙 《城市规划》 CSSCI 北大核心 2004年第5期25-30,共6页
通过2000年以来长江三角洲地区发生的大规模的行政区兼并运动,评估了其影响,认为激烈变动的行政区划会给地方经济带来不稳定,而且在简单的行政区兼并之后,行政区划的壁垒又会以新的形式、在新的地域形成,因此如果将得失进行全面的衡量,... 通过2000年以来长江三角洲地区发生的大规模的行政区兼并运动,评估了其影响,认为激烈变动的行政区划会给地方经济带来不稳定,而且在简单的行政区兼并之后,行政区划的壁垒又会以新的形式、在新的地域形成,因此如果将得失进行全面的衡量,则很难肯定长江三角洲的行政区兼并是成功的。文章进而分析了行政区兼并背后深层次的体制原因,认为长江三角洲的行政区经济是一种阶段性的合理存在,在未来相当长一段时间那还会继续强化。最后研究指出长江三角洲的行政区兼并将会推动该地区的行政体制改革,以及这一地区正在走向区域管治的态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江三角洲 区域管治 行政区划 行政区经济 行政体制改革
下载PDF
从行政区划调整到同城化规划--中国区域管治的转向 被引量:28
18
作者 李郇 谢石营 +1 位作者 杜志威 吴蕊彤 《城市规划》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1期72-77,86,共7页
随着经济全球化和区域一体化进程不断加深,行政边界的"屏蔽效应"特征成为区域协调发展的障碍。中国行政区划存在"地方市场分割"发展问题,政府通过"经济区建设"、"撤县(市)设区"等行政兼并方式... 随着经济全球化和区域一体化进程不断加深,行政边界的"屏蔽效应"特征成为区域协调发展的障碍。中国行政区划存在"地方市场分割"发展问题,政府通过"经济区建设"、"撤县(市)设区"等行政兼并方式具有负面效应,而"同城化"将逐步成为协调区域发展的新的区域管治模式,是中国区域空间管治转向的重要标志。但同城化地区管治面临管治主体层级差异、规划内容衔接失效和跨界合作激励缺乏三方面的困境,而同城化规划实施过程中通过交流和协商来解决矛盾和实现协调成为共识达成的平台,为未来区域管治转向的重要手段。随后,本文提出从基本任务、工作框架和编制程序三方面来构建同城化规划编制的整体框架,为同城化地区规划制定提供借鉴和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同城化规划 跨界地区 区域管治 行政区划 区域一体化
下载PDF
分权与激励:土地供应中的中央—地方关系研究 被引量:14
19
作者 丰雷 杨跃龙 姚丽 《中国土地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0期4-10,23,共8页
研究目的:分析中国土地供应中的中央—地方分权边界以及激励契约,探索提高有效土地供应的措施以增进土地宏观调控成效。研究方法:应用政策分析、案例分析方法,基于分权理论与激励理论,分析土地供应中的中央—地方关系。研究结果:(1)中... 研究目的:分析中国土地供应中的中央—地方分权边界以及激励契约,探索提高有效土地供应的措施以增进土地宏观调控成效。研究方法:应用政策分析、案例分析方法,基于分权理论与激励理论,分析土地供应中的中央—地方关系。研究结果:(1)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在土地供应中的权力边界不是固定的,不同权力呈现出不同的分权变化路径;(2)土地供应中的中央—地方关系具有"多任务委托代理"的特征,地方政府倾向于选择执行激励强且易考量的供地任务。研究结论:根据各地的社会经济发展水平以及资源禀赋条件等设立合理的土地供应分权边界是实现有效土地供应的基础;而促使地方政府将中央供地计划落到实处的一个关键是建立和完善约束地方政府供地行为的土地供应"激励契约"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管理 土地供应 分权 激励 中央-地方关系
下载PDF
行政区划调整中的政府组织重构与上下级谈判——以江城撤市设区为例 被引量:26
20
作者 叶林 杨宇泽 《武汉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164-176,共13页
行政区划的调整对于城市、区域乃至国家的发展具有深远影响,然而当前学界对于中国行政区划调整的研究多集中于原因与效果两大层面,对于政府内部的具体调整过程研究甚少。基于江城撤市设区的案例研究发现,行政区划调整导致地方政府组织... 行政区划的调整对于城市、区域乃至国家的发展具有深远影响,然而当前学界对于中国行政区划调整的研究多集中于原因与效果两大层面,对于政府内部的具体调整过程研究甚少。基于江城撤市设区的案例研究发现,行政区划调整导致地方政府组织进行了整体性的重构,且其过程充斥着复杂的上下级政府间谈判。撤市设区直接导致了县级市政府的机构重组、人事调整以及管理权限变更,而土地管理与城市规划等权限成为市县两级政府谈判的焦点。下级政府在行政区划调整中既能够运用文件、会议等正式渠道进行谈判,也能够运用私人关系等非正式渠道进行谈判,并会综合运用多种谈判策略争取自身利益的最大化。对行政区划调整中政府行为的研究不仅有助于增进对中国行政区划调整中政府内部运作过程的了解,也有助于深入理解中国的纵向政府间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行政区划调整 撤市设区 纵向政府间关系 政府谈判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