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钙化软骨中的软骨细胞比骨细胞具有更高的保存潜力?埋藏学实验初探
1
作者 艾莉达 吴倩 +2 位作者 李东升 李志恒 周忠和 《古脊椎动物学报(中英文)》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108-122,共15页
近期,在发现于美国和中国的两例早白垩世恐龙中报道了保存有细胞核物质和生物分子的软骨细胞的存在。基于多种原因,研究人员认为,钙化软骨比骨骼更有可能保存远古细胞。通过针对影响细胞保存的最主要因素:机体死亡后细胞自溶过程的停止... 近期,在发现于美国和中国的两例早白垩世恐龙中报道了保存有细胞核物质和生物分子的软骨细胞的存在。基于多种原因,研究人员认为,钙化软骨比骨骼更有可能保存远古细胞。通过针对影响细胞保存的最主要因素:机体死亡后细胞自溶过程的停止,对这一假说进行了首次实验验证。以家鸭(Anas platyrhynchos domesticus)为模型,比较了在不抑制自溶酶的情况下,自然埋藏60天内,软骨细胞和骨细胞的自溶过程。埋藏后的15天内,几乎所有骨细胞均发生了自溶,而钙化软骨细胞则基本未受影响。埋藏30天后,所有骨细胞均已自溶,但一些软骨细胞在埋藏60天后仍然存在。因此,即使在恶劣的条件下,钙化软骨细胞仍然能够在动物机体死亡后存活数月之久,而这一时间足以实现矿化过程。这一结果与一些法医文献中的数据相吻合,表明透明软骨细胞在机体死亡后能够长时间抵抗分解,且支持了钙化软骨比骨骼更有保存细胞结构的潜力的假说,尤其是在未能快速矿化的化石中。然而,由于所使用的标本预先经过冷冻,所观察到的自溶模式也有可能是细胞由于冰晶形成而死亡的结果,而非严格的自溶过程,因此有必要进一步对新鲜标本开展实验以提高结论的准确度。无论如何,研究明确显示透明软骨和钙化软骨的软骨细胞受到冷冻的影响比骨细胞更小。这暗示软骨细胞比骨细胞更可能在发现于永久冻土的化石或木乃伊中保存下来,而软骨(包括透明软骨和钙化软骨)可能是比骨骼更为理想的古DNA研究对象。尽管有必要对未经冷冻的新鲜样品进行后续实验并辅以DNA测序,建议古DNA专家将保存在热带和温带环境的化石中的钙化软骨作为古DNA分析的新对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实验埋藏学 软骨细胞 骨细胞 死后自溶 冷冻相关细胞死亡 细胞和生物分子石化 古DNA研究对象
下载PDF
内蒙古朱开沟遗址古代居民线粒体DNA分析
2
作者 王海晶 常娥 +3 位作者 蔡大伟 张全超 周慧 朱泓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5-8,共4页
目的:探讨内蒙古朱开沟古代居民的遗传关系。方法:对9例保存较好的个体牙齿的线粒体基因组的高可变一区进行扩增和测序,与内蒙古饮牛沟古代人群及现代亚洲人群对比进行系统发育分析,并推测单倍型类群归属。结果:获得7例朱开沟遗址古代... 目的:探讨内蒙古朱开沟古代居民的遗传关系。方法:对9例保存较好的个体牙齿的线粒体基因组的高可变一区进行扩增和测序,与内蒙古饮牛沟古代人群及现代亚洲人群对比进行系统发育分析,并推测单倍型类群归属。结果:获得7例朱开沟遗址古代居民线粒体基因组高可变一区364 bp的序列,共检测出15个突变位点,界定7种单倍型,并归属到单倍型类群。结论:朱开沟古代居民在母系遗传上与其后的饮牛沟墓地古代居民及现代内蒙古地区人群关系密切,内蒙古中南部地区人群母系遗传结构具有连续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朱开沟遗址 DNA 线粒体 古DNA系统发育分析
下载PDF
沉积植物古DNA技术在古植被重建中的应用 被引量:2
3
作者 马瑞丰 张威 +1 位作者 刘亮 杨蝉玉 《沉积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1179-1191,共13页
近些年基因测序技术的大量应用为沉积物中植物古DNA的分析提供了技术支撑,将古植被重建的技术发展到了分子层面。国内外相关研究表明,来源于沉积体系中的沉积植物古DNA(Sediment plant ancient DNA,aDNA)可作为古植被重建的有效工具。... 近些年基因测序技术的大量应用为沉积物中植物古DNA的分析提供了技术支撑,将古植被重建的技术发展到了分子层面。国内外相关研究表明,来源于沉积体系中的沉积植物古DNA(Sediment plant ancient DNA,aDNA)可作为古植被重建的有效工具。从技术基础理论、文献计量统计、发展应用及实验操作几个方面对沉积植物aDNA技术进行了全面的介绍。沉积aDNA技术在植物群落分析上是一个新的补充方法,它可以提供更高的分辨率以及更精确的丰度估算,然而在实验体系及数据库方面还需要不断完善成熟,其在未来将成为古植被重建重要的辅助技术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沉积植物古DNA DNA条形码技术(metabarcoding) 古植被重建 展望
下载PDF
中国东北第四纪晚期哺乳动物化石样品的古DNA损伤分析
4
作者 宋世文 盛桂莲 +7 位作者 袁俊霞 肖博 胡家铭 邓妙璇 侯新东 孙国江 王林英 赖旭龙 《中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465-473,共9页
二代测序技术的进步推动了古DNA研究的发展,古DNA研究在人类起源、动物演化等领域已经做出突出贡献。如何针对特定地点的古DNA样品特征,有效提取挖掘其中蕴含的古生物遗传信息,是发挥古代生物样品在诸多研究领域重要作用的前提。本研究... 二代测序技术的进步推动了古DNA研究的发展,古DNA研究在人类起源、动物演化等领域已经做出突出贡献。如何针对特定地点的古DNA样品特征,有效提取挖掘其中蕴含的古生物遗传信息,是发挥古代生物样品在诸多研究领域重要作用的前提。本研究将DNA损伤的两个主要指标(末端碱基替换率、平均片段长度)与样品的埋藏时间、所属地质时期、样品材料类型和建库方法相联系,分析不同因素对古DNA损伤的影响。结果表明:中国东北古脊椎动物样品中的古DNA分子的末端碱基替换率与埋藏点的含水量、样品埋藏时间呈正相关;不同地质时期的样品之间古DNA末端碱基替换率有显著差异;不同样品材料类型对于古DNA的末端碱基替换率未见明显影响;样品古DNA的平均片段长度与以上所研究的因素均无明显关系。研究结果为探明中国东北古脊椎动物样品的古DNA特征提供了分子依据,为有效选取不同地区的古脊椎动物样品及样品发掘后的合理保存提供了借鉴和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古DNA 古脊椎动物 二代测序 第四纪
下载PDF
比较《觉醒》中的艾德娜与《京华烟云》中的姚木兰
5
作者 杨光 《黑龙江科技信息》 2009年第5期170-170,共1页
通过《觉醒》与《京华烟云》两部作品主题的对比,从婚姻、素质能力和对爱情的解读三个方面的异同点来对比其主要人物艾德娜与姚木兰,以分析两个同一时期、不同文化、不同背景下的女性人物个性。
关键词 《觉醒》 《京华烟云》 艾德娜 姚木兰 婚姻 爱情
下载PDF
Extremely high frequency of autoimmune-predisposing alleles in medieval specimens
6
作者 WITAS H.W. J■DRYCHOWSKA-DA■SKA K. ZAWICKI P. 《Journal of Zhejiang University-Science B(Biomedicine & Biotechnology)》 SCIE CAS CSCD 2007年第7期512-514,共3页
The precise etiology and reasons for the increase in incidence of autoimmune disorders still remain unclear, and although both genetic and environmental factors have been proven to shape individual predisposition, it ... The precise etiology and reasons for the increase in incidence of autoimmune disorders still remain unclear, and although both genetic and environmental factors have been proven to shape individual predisposition, it is not known which of the factors, if not both, is responsible for the boom observed during the last decades. In order to establish whether a higher frequency of autoimmune-predisposing alleles may explain this increase we took advantage of ancient DNA methodology to establish the genetic predisposition, conferred by cytotoxic T lymphocyte associated antigen-4 (CTLA4) +49A/G and human leukocyte antigens (HLA) DQB157, in population inhabiting Poland in the Middle Ages. After successful typing of 42 individuals from a 12th^14th's century archeological burial site, we found that frequencies of the predisposing alleles in the medieval population were higher than they are at present, suggesting thus that the recently observed incidence increase results most probably from factors of other than genetic natur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体免疫 细胞毒素 T淋巴细胞 抗原
下载PDF
Application of Molecular Genetic Methods in Anthropological and Paleodemographic Studies of Fragmentary and Damaged Skeletal Material from Rescue Excavations
7
作者 Katerina Boberova Eva Drozdova Kristyna Pizova 《Journal of Life Sciences》 2012年第9期961-969,共9页
关键词 分子遗传学 古人类学 应用 骨架材料 发掘 抢救 omega公司 性别决定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