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5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黑斑原鮡对急性高温耐受性的研究
1
作者 曾荣俊 刘晓锐 +6 位作者 耿庆宝 唐雪梅 方媛林 吴雷 张欢 顾正选 禹猛 《渔业研究》 2024年第2期156-161,共6页
为探究黑斑原鮡(Glyptosternon maculatum)鱼苗与成鱼对急性高温胁迫的耐受情况,本研究测定了鱼苗与成鱼在不同急性高温胁迫下的半致死时间,以及成鱼的呼吸频率。结果表明:黑斑原鮡鱼苗的半致死时间(LT_(50))随水温的升高而缩短,不同水... 为探究黑斑原鮡(Glyptosternon maculatum)鱼苗与成鱼对急性高温胁迫的耐受情况,本研究测定了鱼苗与成鱼在不同急性高温胁迫下的半致死时间,以及成鱼的呼吸频率。结果表明:黑斑原鮡鱼苗的半致死时间(LT_(50))随水温的升高而缩短,不同水温组的半数死亡时间存在显著差异(P<0.05),其中28℃组在13.53 h可达到半数死亡,24℃则为71.20 h;在高温胁迫下,成鱼的呼吸频率显著升高,24℃组的半致死时间(LT_(50))为15.60 h,远短于鱼苗在该水温下的半致死时间。急性高温胁迫下黑斑原鮡鱼苗的耐受能力强于成鱼,但两者均容易在短期内发生大量死亡,因此在养殖过程中应时刻关注水温的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黑斑原鮡 鱼苗 成鱼 急性高温胁迫 半致死时间
下载PDF
中国十五省(区、市)18~64岁居民鱼虾类食物摄入状况分析
2
作者 崔少颖 黄聪慧 +4 位作者 杨云淇 贾小芳 杜文雯 苏畅 王惠君 《中国食物与营养》 2024年第10期84-88,共5页
目的:分析中国成年居民鱼虾类食物摄入状况。方法:数据来自2018年“中国健康与营养调查”项目。将具有完整连续3d24h膳食数据和人口经济特征数据的18~64岁居民作为研究对象,分析其鱼虾类食物消费率和摄入量,并与《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22... 目的:分析中国成年居民鱼虾类食物摄入状况。方法:数据来自2018年“中国健康与营养调查”项目。将具有完整连续3d24h膳食数据和人口经济特征数据的18~64岁居民作为研究对象,分析其鱼虾类食物消费率和摄入量,并与《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22版)》鱼虾类食物推荐摄入量进行比较。结果:我国十五省(区、市)18~64岁居民2018年鱼虾类食物的消费率为41.9%、日均摄入量为28.5g、摄入量未达到推荐摄入量的人群比例为87.0%。不同受教育程度、居住地区和家庭人均年收入水平的成年居民鱼虾类食物消费率和消费量存在显著差异。结论:我国十五省(区、市)18~64岁居民鱼虾类食物消费率仍较低,摄入量也远未达到鱼虾类推荐摄入量,应进一步对我国成年居民开展营养宣教,提高鱼虾类食物的消费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鱼虾类食物 成人 消费率 消费量
下载PDF
北方地区草鱼池塘健康养殖技术 被引量:2
3
作者 张博 《黑龙江水产》 2023年第4期322-324,共3页
草鱼(Ctenopharyngodon idella)是深受广大消费者欢迎的大宗淡水鱼,在北方地区养殖前景看好。文章介绍了北方地区草鱼池塘健康养殖技术,包括池塘条件及准备、苗种放养、饲养管理、水质调控和病害防治等关节环节,供广大养殖者参考。
关键词 北方地区 草鱼(Ctenopharyngodon idella) 池塘 苗种培育 成鱼养殖
下载PDF
大弹涂鱼幼鱼、成鱼肌肉营养成分及脂肪酸组成分析 被引量:1
4
作者 李伟峰 陈涛 《养殖与饲料》 2023年第4期14-18,共5页
[目的]研究大弹涂鱼(Belephthalmus pectinirostris)不同生长阶段肌肉营养成分的变化。[方法]分析测定大弹涂鱼幼鱼、成鱼肌肉组织的常规营养成分、脂肪酸相对含量、消化酶活性及矿物元素含量。[结果]大弹涂鱼成鱼肌肉粗脂肪含量显著高... [目的]研究大弹涂鱼(Belephthalmus pectinirostris)不同生长阶段肌肉营养成分的变化。[方法]分析测定大弹涂鱼幼鱼、成鱼肌肉组织的常规营养成分、脂肪酸相对含量、消化酶活性及矿物元素含量。[结果]大弹涂鱼成鱼肌肉粗脂肪含量显著高于幼鱼,幼鱼、成鱼肌肉粗蛋白质含量丰富。大弹涂鱼幼鱼肌肉饱和脂肪酸ΣSFA显著高于成鱼,多不饱合脂肪酸ΣPUFA显著低于成鱼,特别是幼鱼肌肉二十碳五烯酸EPA(4.97%)、二十二碳六烯酸DHA(11.65%)相对含量均显著低于成鱼(分别为7.96%和18.67%),C18:2n-6、C20:4n-6相对含量显著高于成鱼。大弹涂鱼幼鱼胃蛋白酶、胃淀粉酶、肠脂肪酶活性显著低于成鱼,成鱼具有较强的消化能力,而幼鱼消化系统没有成鱼完善。大弹涂鱼成鱼肌肉P、Mg含量显著高于幼鱼,成鱼及幼鱼之间微量元素含量差异不显著,成鱼在长期的海洋生活中积累了大量的矿物元素。[结论]大弹涂鱼幼鱼、成鱼肌肉营养丰富,且成鱼在长期的海洋生活中积累了大量的矿物元素,属于优质海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弹涂鱼 幼鱼 成鱼 肌肉营养物质含量 脂肪酸
下载PDF
寒地兴凯湖翘嘴鲌成鱼养殖技术要点
5
作者 惠同胜 《黑龙江水产》 2023年第4期317-318,共2页
兴凯湖翘嘴鲌(Culter alburnus)俗称兴凯湖大白鱼,其肉质细嫩,味道鲜美,是深受消费者喜爱的名优鱼类,为中国四大名淡水鱼之一。文章介绍了养殖水域选择、放养模式、饲养管理、日常管理、病害防治等寒地兴凯湖翘嘴鲌成鱼养殖技术措施,供... 兴凯湖翘嘴鲌(Culter alburnus)俗称兴凯湖大白鱼,其肉质细嫩,味道鲜美,是深受消费者喜爱的名优鱼类,为中国四大名淡水鱼之一。文章介绍了养殖水域选择、放养模式、饲养管理、日常管理、病害防治等寒地兴凯湖翘嘴鲌成鱼养殖技术措施,供广大养殖者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寒冷地区 兴凯湖翘嘴鲌(Culter alburnus) 成鱼养殖
下载PDF
卵形鲳鲹消化酶活性的研究Ⅰ.成鱼和幼鱼消化酶活性在不同消化器官中的分布及其比较 被引量:22
6
作者 区又君 罗奇 +1 位作者 李加儿 范春燕 《南方水产科学》 CAS 2011年第1期50-55,共6页
比较研究了卵形鲳鲹(Trachinotus ovatus)成鱼和幼鱼阶段消化酶(蛋白酶、淀粉酶、脂肪酶)在不同消化器官中的活性。结果表明:1)成鱼蛋白酶在不同消化器官中的活性大小依次为胃>前肠>中肠>幽门盲囊>后肠>肝;淀粉酶活性为... 比较研究了卵形鲳鲹(Trachinotus ovatus)成鱼和幼鱼阶段消化酶(蛋白酶、淀粉酶、脂肪酶)在不同消化器官中的活性。结果表明:1)成鱼蛋白酶在不同消化器官中的活性大小依次为胃>前肠>中肠>幽门盲囊>后肠>肝;淀粉酶活性为前肠>后肠>幽门盲囊>中肠>肝>胃;脂肪酶活性为前肠>中肠>后肠>幽门盲囊>肝>胃。2)幼鱼蛋白酶在不同消化器官中的活性大小依次为胃>肠>幽门盲囊>肝;淀粉酶活性为肠>幽门盲囊>肝>胃;脂肪酶活性为肠>幽门盲囊>肝>胃。3)成鱼不同消化器官中蛋白酶和淀粉酶的活性均小于幼鱼,成鱼胃和幽门盲囊的淀粉酶活性与幼鱼的差异显著;幼鱼胃脂肪酶活性大于成鱼,但其他器官的活性均小于成鱼。卵形鲳鲹幼鱼不同消化器官中的3种消化酶活性大小顺序与成鱼基本相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卯形鲳够 成鱼 幼鱼 消化酶活性
下载PDF
氟吡菌胺对斑马鱼的毒性效应 被引量:4
7
作者 林琎 王红艳 +3 位作者 王开运 范维娣 许辉 刘杰 《中国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2期3230-3236,共7页
采用斑马鱼胚胎发育技术和传统毒理学方法,研究了氟吡菌胺对斑马鱼胚胎、成鱼及仔鱼的毒性效应.结果发现,氟吡菌胺对3个阶段斑马鱼均具有致死能力,对仔鱼LC50(48h)值为0.204mg/L,成鱼LC50(96h)为0.286mg/L,幼鱼LC50(96h)为1.489mg/L.研... 采用斑马鱼胚胎发育技术和传统毒理学方法,研究了氟吡菌胺对斑马鱼胚胎、成鱼及仔鱼的毒性效应.结果发现,氟吡菌胺对3个阶段斑马鱼均具有致死能力,对仔鱼LC50(48h)值为0.204mg/L,成鱼LC50(96h)为0.286mg/L,幼鱼LC50(96h)为1.489mg/L.研究表明,0.0596mg/L以上浓度的氟吡菌胺对斑马鱼胚胎均有一定程度的致死效应,高浓度处理组胚胎出现心包囊肿、卵黄囊不吸收、黑色素沉积少及鱼体弯曲等症状;氟吡菌胺对斑马鱼成鱼进行14d暴露后,处理组成鱼体重下降,产卵量减少,有效卵量降低;0.0298mg/L处理组144h子代仔鱼存活率虽然比较高,但存活鱼大部分出现心包囊肿、体弯曲等畸形.上述结果说明,水体中残留的氟吡菌胺对于斑马鱼各生命阶段的生长发育均具有潜在的危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氟吡菌胺 斑马鱼 胚胎 成鱼 急性毒性
下载PDF
卵形鲳鲹消化酶活性的研究ⅢpH对幼鱼和成鱼消化酶活性的影响 被引量:7
8
作者 区又君 罗奇 李加儿 《海洋渔业》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417-421,共5页
研究了pH对卵形鲳鲹幼鱼和成鱼3种主要消化酶(蛋白酶、淀粉酶和脂肪酶)活力的影响。实验用鱼暂养7 d后解剖取样,在设计的10个酶反应pH值(2.2,3.2,4.2,5.2,6.2,7.2,8.0,8.6,9.6,10.6)下测定消化酶活力。结果表明:卵形鲳鲹胃内pH为强酸性... 研究了pH对卵形鲳鲹幼鱼和成鱼3种主要消化酶(蛋白酶、淀粉酶和脂肪酶)活力的影响。实验用鱼暂养7 d后解剖取样,在设计的10个酶反应pH值(2.2,3.2,4.2,5.2,6.2,7.2,8.0,8.6,9.6,10.6)下测定消化酶活力。结果表明:卵形鲳鲹胃内pH为强酸性,幼鱼肠内为中性偏酸性,肝、幽门盲囊和成鱼肠内为中性偏弱碱性。胃蛋白酶的最适pH值幼鱼为2.2,成鱼为3.2;肝、幽门盲囊和肠的蛋白酶活性最适pH值幼鱼为7.2,成鱼为8.0。淀粉酶活性的最适pH值幼鱼为8.0,成鱼为8.6。脂肪酶活性的最适pH值均为弱酸性,幼鱼和成鱼均为6.2。卵形鲳鲹幼鱼和成鱼3种相同消化酶活性的变化趋势相似,并以胃蛋白酶、肠淀粉酶、肠脂肪酶的活力最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卵形鲳鲹 成鱼 幼鱼 消化酶 PH
下载PDF
消化酶在条石鲷成鱼体内的分布及pH对消化酶活力的影响 被引量:5
9
作者 区又君 罗奇 +1 位作者 艾丽 李加儿 《氨基酸和生物资源》 CAS 2010年第3期1-4,共4页
采用酶学分析方法研究了消化酶在条石鲷(Oplegnathus fasciatus)成鱼体内不同消化器官中的分布和pH对其消化酶活力的影响。结果表明,(1)蛋白酶活力为胃>后肠>中肠>前肠>肝,淀粉酶活力为前肠>中肠>后肠>胃>肝,... 采用酶学分析方法研究了消化酶在条石鲷(Oplegnathus fasciatus)成鱼体内不同消化器官中的分布和pH对其消化酶活力的影响。结果表明,(1)蛋白酶活力为胃>后肠>中肠>前肠>肝,淀粉酶活力为前肠>中肠>后肠>胃>肝,脂肪酶活力为前肠>中肠>胃>后肠>肝,表明胃是消化蛋白类物质的主要场所,肠道在各种营养物质的消化中起重要作用,而肝中3种酶活力很低,可能在食物的消化中作用较小。(2)条石鲷胃的蛋白酶和淀粉酶的最适宜pH值分别为3.2和5.6,胃蛋白酶在强酸性条件下活力较高,而胃淀粉酶在弱酸性条件下活力较高;肝的蛋白酶和淀粉酶的最适pH是7.6,在中性条件下活性较高;肠的蛋白酶和淀粉酶的最适pH为6.6,在弱酸性条件下活力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条石鲷 成鱼 消化酶 活力 分布 PH
下载PDF
海水鱼类共附生细菌群落研究进展 被引量:6
10
作者 冯敬宾 胡超群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0期2722-2734,共13页
与海水鱼类处于共生、共栖、寄生或附生关系的细菌群落,称之为海水鱼类共附生细菌群落。这类细菌群落生活在海水鱼体表(皮肤、鳃)以及体内(消化道和血液、肌肉、肝脏、肾脏等内部组织器官),它们彼此之间以及与宿主之间存在着极其密切的... 与海水鱼类处于共生、共栖、寄生或附生关系的细菌群落,称之为海水鱼类共附生细菌群落。这类细菌群落生活在海水鱼体表(皮肤、鳃)以及体内(消化道和血液、肌肉、肝脏、肾脏等内部组织器官),它们彼此之间以及与宿主之间存在着极其密切的关系,并且对于宿主的健康生长具有重要作用。然而,由于目前对养殖系统中的微生物群落中的致病微生物缺乏有效控制措施,处于迅速发展中的养殖产业经受着相当严重的疾病问题。因而,生态健康养殖被提到议事日程上来,并且日益受到重视,其中微生物生态调控是极其重要的一个环节。由于目前相关的基础微生物生态学资料比较缺乏,尤其是在国内作为微生物生态的基本组成部分,与微生物病害发生有着直接关系的大多数海水养殖鱼类的共附生细菌群落研究资料相当缺乏。因此,很有必要开展海水养殖鱼类共附生细菌群落相关研究。在此背景下,从研究的目的和意义以及国内外研究现状包括宿主海水鱼类种类、共附生细菌群落类别、共附生细菌群落的影响因素、共附生细菌群落对宿主的作用等方面综述了海水鱼类共附生细菌群落的研究进展,并对此类研究趋势进行了展望,为开展相关研究提供一定的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共附生细菌群落 海水鱼类 鱼卵 仔稚鱼 成鱼
下载PDF
氨氮对白斑狗鱼成鱼的急性毒性研究 被引量:16
11
作者 胡萍华 金一春 +5 位作者 曲学伟 程翠 尚晓莉 张勇 张开岳 曲宪成 《湖南农业科学》 2010年第2期109-111,共3页
采用常规生物急性毒性实验法,研究了在pH 7.85、水温8℃条件下,氨氮对白斑狗鱼成鱼的急性毒性。结果表明,白斑狗鱼对氨氮的耐受力不强,氨氮对白斑狗鱼成鱼的24、48、72、96 h的半数致死浓度分别为45.85、35.26、27.24、24.92 mg/L,安全... 采用常规生物急性毒性实验法,研究了在pH 7.85、水温8℃条件下,氨氮对白斑狗鱼成鱼的急性毒性。结果表明,白斑狗鱼对氨氮的耐受力不强,氨氮对白斑狗鱼成鱼的24、48、72、96 h的半数致死浓度分别为45.85、35.26、27.24、24.92 mg/L,安全浓度为2.492 mg/L;非离子氨对白斑狗鱼的24、48、72、96 h的半数致死浓度分别为0.613、0.471、0.364 mg/L、0.333 mg/L,安全浓度为0.033 mg/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斑狗鱼成鱼 氨氮 非离子氨 半致死浓度 安全浓度
下载PDF
中国成年居民鱼虾类食物消费现状和变化趋势 被引量:4
12
作者 贾小芳 苏畅 +7 位作者 王惠君 王志宏 张继国 杜文雯 张伋 姜红如 黄绯绯 张兵 《中国食物与营养》 2016年第3期43-47,共5页
目的:了解我国9省区成年居民鱼虾类食物消费现状及其变化趋势。方法:研究资料来源于1991—2011年"中国健康与营养调查",选择参加8轮调查并有完整膳食调查数据的18~59岁成年居民作为研究对象,分析其鱼虾类食物消费率、鱼虾类食物消... 目的:了解我国9省区成年居民鱼虾类食物消费现状及其变化趋势。方法:研究资料来源于1991—2011年"中国健康与营养调查",选择参加8轮调查并有完整膳食调查数据的18~59岁成年居民作为研究对象,分析其鱼虾类食物消费率、鱼虾类食物消费人群的摄入量现状及变化趋势,并与《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07版)鱼虾类食物推荐摄入量进行比较。结果:1991—2001年间,调查人群鱼虾类食物消费率上升了38.9%、鱼虾类食物消费人群的摄入量中位数增加了13.3 g;鱼虾类食物摄入量达到《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07版)鱼虾类食物推荐摄入量下限的人群比例上升47.0%。结论:中国9省区成年居民鱼虾类食物摄入发生显著变化,但仍远未达到《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07版)鱼虾类食物推荐摄入量的要求,应进一步增加鱼虾类食物摄入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鱼虾类消费 成年人 趋势
下载PDF
乌鳢苗种繁育及池塘高产养殖技术 被引量:1
13
作者 秦玉丽 文焕玲 《信阳农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06年第1期89-90,共2页
为探讨乌鳢的人工养殖技术,对乌鳢苗种繁育及池塘养殖阶段的关键环节:亲鱼培育、人工催产、鱼卵孵化、鱼种培育、成鱼养殖等进行了系统研究。并总结了一套实用的乌鳢养殖技术。实践证明,使用该技术能提高乌鳢鱼苗成活率和成鱼产量。
关键词 乌鳢 亲鱼培育 人工催产 鱼卵孵化 鱼种培育 成鱼养殖
下载PDF
欧洲丁鱥健康养殖技术研究
14
作者 祖岫杰 刘艳辉 +1 位作者 刘铁钢 张译丹 《吉林水利》 2012年第7期25-27,共3页
在相同的试验条件下,以A、B二种不同的放养模式养殖欧洲丁鱥成鱼,欧洲丁鱥春片放养量分别为1500尾/亩、2000尾/亩,花白鲢春片的搭配比例二种模式完全相同,分别为花鲢80尾/亩,白鲢120尾/亩。经过二年的连续试验,从投入、产出、效益等情... 在相同的试验条件下,以A、B二种不同的放养模式养殖欧洲丁鱥成鱼,欧洲丁鱥春片放养量分别为1500尾/亩、2000尾/亩,花白鲢春片的搭配比例二种模式完全相同,分别为花鲢80尾/亩,白鲢120尾/亩。经过二年的连续试验,从投入、产出、效益等情况进行了综合分析,2011年的A模式优于B模式。因此,在本试验条件下池塘主养欧洲丁鱥成鱼,2011年A模式为理想的放养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欧洲丁鱥 成鱼 养殖模式
下载PDF
养殖大黄鱼滋味和气味物质组成及评价 被引量:14
15
作者 张秀洁 郭全友 +1 位作者 王鲁民 姜朝军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0期242-249,共8页
对大黄鱼成鱼围网养殖过程风味进行研究,分析电子鼻与电子舌感应差异,测定游离氨基酸、呈味核苷酸、脂肪酸和挥发性物质组成,采用滋味强度值(taste activity values,TAV)、味精当量(equivalent umami concentration,EUC)和相对气味活度... 对大黄鱼成鱼围网养殖过程风味进行研究,分析电子鼻与电子舌感应差异,测定游离氨基酸、呈味核苷酸、脂肪酸和挥发性物质组成,采用滋味强度值(taste activity values,TAV)、味精当量(equivalent umami concentration,EUC)和相对气味活度值(relative odor activity value,ROAV)等进行评价。结果表明,电子舌和电子鼻可有效区分不同养殖时间大黄鱼风味差异,第3个月时,游离氨基酸含量增高,对滋味呈现有积极作用;第6个月时,呈味核苷酸含量最高,肌苷酸TAV大于1,对鲜味贡献最大,EUC值(0.907 2 g MSG/100 g)亦最大。第3个月时,大黄鱼多不饱和脂肪酸含量最高,进行热处理或贮藏中可能会产生更多挥发性物质;鲜鱼挥发性物质以醛类为主,第6个月时,气味活性物质最多。随养殖时间增长,成鱼风味特征得到改善,可为养殖大黄鱼品质优化等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黄鱼 围网 成鱼养殖 气味 滋味
下载PDF
勃氏雅罗鱼淡水养殖技术的研究
16
作者 黄孝湘 陈金安 +2 位作者 杨明生 杨吟山 柳宗元 《孝感学院学报》 2006年第6期51-53,共3页
勃氏雅罗鱼是一种朔河洄游性鱼类,因为其在海洋中肥育,人工养殖比较困难,所以,我们在勃氏雅罗鱼的产卵地捕获亲鱼,并在湖北人工繁殖了鱼苗的基础上,在淡水中进行了苗种培养和成鱼养殖的试验,获得成功,将此养殖技术作一介绍,为勃氏雅罗... 勃氏雅罗鱼是一种朔河洄游性鱼类,因为其在海洋中肥育,人工养殖比较困难,所以,我们在勃氏雅罗鱼的产卵地捕获亲鱼,并在湖北人工繁殖了鱼苗的基础上,在淡水中进行了苗种培养和成鱼养殖的试验,获得成功,将此养殖技术作一介绍,为勃氏雅罗鱼的池塘规模生产提供了有益的经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勃氏雅罗鱼 淡水 苗种培育 成鱼养殖
下载PDF
岩原鲤池塘成鱼养殖技术研究
17
作者 李锐 任旺 贺红川 《水产科技》 2009年第2期25-27,共3页
在池塘中将岩原鲤大规格鱼种养殖成尾均重为300g/尾的商品鱼,养殖周期为一年,通过试验得到了岩原鲤池塘成鱼养殖合适的放养规格、放养密度、产量、成活率及饵料系数等技术数据。
关键词 岩原鲤 池塘 成鱼养殖
下载PDF
3种特种水产品肌肉中脂肪酸组成比较及主成分综合评价 被引量:8
18
作者 罗钦 柯文辉 +5 位作者 李冬梅 黄敏敏 任丽花 翁伯琦 潘葳 罗土炎 《南方农业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0期2286-2292,共7页
【目的】分析3种特种水产品肌肉中脂肪酸组成差异,并对脂肪酸品质进行综合评价,为特种水产品的开发利用提供参考依据。【方法】根据国家标准GB 5009.168-2016对澳洲龙纹斑、青石斑鱼和史氏鲟成鱼肌肉中脂肪酸组成进行测定,再通过SPSS 1... 【目的】分析3种特种水产品肌肉中脂肪酸组成差异,并对脂肪酸品质进行综合评价,为特种水产品的开发利用提供参考依据。【方法】根据国家标准GB 5009.168-2016对澳洲龙纹斑、青石斑鱼和史氏鲟成鱼肌肉中脂肪酸组成进行测定,再通过SPSS 17.0对各脂肪酸组成进行主成分分析。【结果】澳洲龙纹斑、青石斑鱼和史氏鲟3种成鱼肌肉中含量最高的脂肪酸分别为棕榈酸、棕榈酸和油酸,15种脂肪酸中有7种脂肪酸含量差异显著(P<0.05);3种成鱼肌肉中饱和脂肪酸总量(∑SFA)、多不饱和脂肪酸总量(∑PUFA)、高不饱和脂肪酸总量(∑HUFA)、必需脂肪酸总量(∑EFA)、(n-6)系多不饱和脂肪酸总量[∑(n-6)PUFA]和(n-3)系多不饱和脂肪酸总量[∑(n-3)PUFA]的高低顺序为青石斑鱼>澳洲龙纹斑>史氏鲟;3种成鱼肌肉中∑PUFA/∑SFA排序为澳洲龙纹斑>青石斑鱼>史氏鲟,均高于世界卫生组织建议的最低值0.4~0.5。肉豆蔻酸、硬脂酸、棕榈油酸、亚油酸、亚麻酸(C18:3n3)和二十碳五烯酸(EPA)等6种脂肪酸是3种成鱼肌肉的主要特征脂肪酸;3种成鱼脂肪酸品质综合得分排序为青石斑鱼>澳洲龙纹斑>史氏鲟。【结论】3种特种水产品中以青石斑鱼肌肉的脂肪酸品质最佳,具有较高的营养价值和开发利用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澳洲龙纹斑 青石斑鱼 史氏鲟 成鱼 肌肉 脂肪酸 主成分分析
下载PDF
一例虹鳟低死亡率疾病的病原学及病理学研究(英文) 被引量:2
19
作者 樊威 段亚佼 +5 位作者 黄小丽 邓永强 杜宗君 耿毅 陈德芳 汪开毓 《水生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287-293,共7页
为确定病原类型和造成虹鳟低死亡率的原因,研究对患病虹鳟进行了病理学观察、病毒的分离和鉴定以及动物感染实验。临床检查发现发病虹鳟体色变黑,肌肉和腹壁点状出血。病理学观察发现虹鳟造血器官脾和肾间组织严重坏死。通过反转录PC... 为确定病原类型和造成虹鳟低死亡率的原因,研究对患病虹鳟进行了病理学观察、病毒的分离和鉴定以及动物感染实验。临床检查发现发病虹鳟体色变黑,肌肉和腹壁点状出血。病理学观察发现虹鳟造血器官脾和肾间组织严重坏死。通过反转录PCR法检测坏死组织和病变细胞中传染性造血器官坏死病毒、出血性败血病毒和传染性胰腺坏死病毒,并对得到的371bp大小片段进行测序和构建进化树分析,发现感染病原为传染性造血器官坏死病毒。同时,给体重为1.5kg健康虹鳟腹腔注射10^4TCID50的组织滤液,累计死亡率达到35%。除此之外,将组织滤液接种到鲤鱼上皮瘤细胞系后出现了特征性病变。在实验过程中未发现细菌或寄生虫感染。结果证实引起虹鳟低死亡率的病原为传染性造血器官坏死病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虹鳟 成鱼 传染性造血器官坏死病毒 诊断 低死亡率 病理变化
下载PDF
桉树精油及其活性物质对干鱼害虫白腹皮蠹的熏蒸毒性(英文) 被引量:9
20
作者 Saiful ISLAM 安静杰 +2 位作者 张士昶 Mahbub HASAN 雷朝亮 《昆虫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110-115,共6页
为了评估桉树精油和α--蒎烯对白腹皮蠹Dermestes maculatus Degeer的杀虫作用,采用生测方法测定了不同剂量和不同处理时间下,其幼虫和成虫的死亡率。结果表明:用桉树精油及其活性成分α-蒎烯处理白腹皮蠹成虫和幼虫后,可显著影响其死亡... 为了评估桉树精油和α--蒎烯对白腹皮蠹Dermestes maculatus Degeer的杀虫作用,采用生测方法测定了不同剂量和不同处理时间下,其幼虫和成虫的死亡率。结果表明:用桉树精油及其活性成分α-蒎烯处理白腹皮蠹成虫和幼虫后,可显著影响其死亡率(P<0.001)。白腹皮蠹的反应因化学物种类、剂量和暴露时间不同而异。当剂量为32μL/cm3的桉树精油处理白腹皮蠹幼虫72h后,死亡率可超过90%。同样的剂量对其成虫熏蒸72h后也表现高毒。在相同的剂量和相同的暴露时间下,α-蒎烯对白腹皮蠹的成虫和幼虫也表现高毒,且成虫的抗性比幼虫强。Probit检验结果表明桉树精油比α-蒎烯更有效。以上结果说明这些天然产物对白腹皮蠹种群的控制是很有用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桉树精油 Α-蒎烯 熏蒸 成虫 幼虫 干鱼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