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6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释放想象与社会变革——论玛辛·格琳的艺术-审美教育思想 被引量:1
1
作者 刘慧姝 《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9年第5期59-67,共9页
玛辛·格琳富有创造性地将艺术、想象与社会变革结合起来,实践批判性学习模式,塑造新的社会愿景。格琳提倡的社会想象具有积极的意义与价值,给予人类社会的当前发展以伦理关注,促进主体间世界的交流,形成开放而多元的民主共同体,有... 玛辛·格琳富有创造性地将艺术、想象与社会变革结合起来,实践批判性学习模式,塑造新的社会愿景。格琳提倡的社会想象具有积极的意义与价值,给予人类社会的当前发展以伦理关注,促进主体间世界的交流,形成开放而多元的民主共同体,有助于提升生命的意义,发展出一种人性化的解放教育学,深化了文艺的社会功能。在解构的后现代的思潮中,其艺术-审美教育重塑人文理想,关注社会变革,引导了正义、分享、团结的伦理力量,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玛辛·格琳 想象 变革 共同体 主体间 艺术-审美 教育思想
下载PDF
旅游审美是诗意的对话——兼论中西哲学思想中的审美观 被引量:22
2
作者 曹诗图 孙天胜 周德清 《旅游论坛》 CSSCI 2011年第2期115-118,共4页
从旅游哲学的视角论述了中国道家的逍遥说、儒家的比德说、佛家的随缘人生观与西方现代哲学中的主体间性观点,认为旅游审美是诗意的对话,旅游审美的最高境界是旅游审美主体与旅游审美客体融为一体,由"在场"洞见"不在场&q... 从旅游哲学的视角论述了中国道家的逍遥说、儒家的比德说、佛家的随缘人生观与西方现代哲学中的主体间性观点,认为旅游审美是诗意的对话,旅游审美的最高境界是旅游审美主体与旅游审美客体融为一体,由"在场"洞见"不在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旅游审美 逍遥游 比德说 主体间性 诗意的对话
下载PDF
审美与主体间性的“越界”——关于主体间性若干问题的争议与讨论 被引量:6
3
作者 杨春时 张海涛 《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23-29,共7页
针对当前学界一些关于本体论主体间性理论的批评,可以从主体间性的越界之可能和主体间性的实现之可能两方面进行辩驳。本体论的主体间性建构不仅不是对主体间性理论运用的失度,恰恰相反,是对主体间性内涵的扩展和深化。由于认识论与社... 针对当前学界一些关于本体论主体间性理论的批评,可以从主体间性的越界之可能和主体间性的实现之可能两方面进行辩驳。本体论的主体间性建构不仅不是对主体间性理论运用的失度,恰恰相反,是对主体间性内涵的扩展和深化。由于认识论与社会学层面的主体间性只有通过本体论的主体间性才能得到说明,因此,相对于认识论与社会学的主体间性,本体论的主体间性具有本源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主体间性 本体论 审美
下载PDF
本体论的主体间性与美学建构 被引量:77
4
作者 杨春时 《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5-10,共6页
主体间性涉及不同的领域,包括社会学的主体间性、认识论的主体间性和本体论(存在论和解释学)的主体间性。本体论的主体间性关涉到自我与世界的关系,这种关系是主体与主体之间的共在关系。本体论的主体间性导致哲学的根本变革,对于现代... 主体间性涉及不同的领域,包括社会学的主体间性、认识论的主体间性和本体论(存在论和解释学)的主体间性。本体论的主体间性关涉到自我与世界的关系,这种关系是主体与主体之间的共在关系。本体论的主体间性导致哲学的根本变革,对于现代美学建构具有根本的意义,它解决了认识何以可能、自由何以可能也就是审美何以可能的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本体论 主体间性 美学建构
下载PDF
从实践美学的主体性到后实践美学的主体间性 被引量:33
5
作者 杨春时 《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2年第5期24-30,共7页
实践美学的哲学基础是主体性 ,主体性是启蒙时期的哲学、美学思潮。主体性美学不能解决审美作为自由的活动和真理的体验何以可能的问题。因此 ,现代美学必然转向主体间性。后实践美学是主体间性美学 ,它把存在不是看作主体对客体的支配 ... 实践美学的哲学基础是主体性 ,主体性是启蒙时期的哲学、美学思潮。主体性美学不能解决审美作为自由的活动和真理的体验何以可能的问题。因此 ,现代美学必然转向主体间性。后实践美学是主体间性美学 ,它把存在不是看作主体对客体的支配 ,而是看作自我主体与世界主体的共在 ,审美则是这种主体间性的彻底实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实践美学 主体性 后实践美学 主体间性
下载PDF
从客体性到主体性到主体间性——西方美学体系的历史演变 被引量:33
6
作者 杨春时 《烟台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04年第4期379-383,共5页
西方美学体系的历史演变,以相应哲学范式的历史演变为基础。古代西方哲学关注实体本体论,具有客体性特征,古代西方美学因而表现为客体性;近代西方哲学关注认识论,近代西方美学表现为主体性;现代西方哲学关注生存论,现代西方美学表现为... 西方美学体系的历史演变,以相应哲学范式的历史演变为基础。古代西方哲学关注实体本体论,具有客体性特征,古代西方美学因而表现为客体性;近代西方哲学关注认识论,近代西方美学表现为主体性;现代西方哲学关注生存论,现代西方美学表现为主体间性。从客体性到主体性再到主体间性的范式转变,勾勒出西方美学体系的发展脉络,是今天建设中国现代美学的重要思想资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方美学 客体性 主体性 主体间性
下载PDF
审美理解与审美同情:审美主体间性的构成 被引量:19
7
作者 杨春时 《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43-48,共6页
审美理解与审美同情是审美主体间性的基本构成。理解使自我主体与他我主体在认识论上得到沟通,同情使自我主体与他我主体在价值论上得到沟通。审美主体间性弥合了二者的分离,实现了充分的理解与同情,达到了审美理解与审美同情的同一。... 审美理解与审美同情是审美主体间性的基本构成。理解使自我主体与他我主体在认识论上得到沟通,同情使自我主体与他我主体在价值论上得到沟通。审美主体间性弥合了二者的分离,实现了充分的理解与同情,达到了审美理解与审美同情的同一。西方美学的认识论传统导致重视审美理解而忽视审美同情,中国美学偏向审美同情,二者可以互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审美理解 审美同情 主体间性
下载PDF
同情与理解:中西美学主体间性的互补 被引量:5
8
作者 杨春时 《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38-44,共7页
现代西方美学走向了主体间性,它从解释学角度,以审美理解来沟通人与世界,构建主体间性;而中国古典美学,是从价值论角度,以审美同情来沟通人与世界,构建主体间性。审美理解与审美同情是同一的,共同构成审美主体间性。因此,中西主体间性... 现代西方美学走向了主体间性,它从解释学角度,以审美理解来沟通人与世界,构建主体间性;而中国古典美学,是从价值论角度,以审美同情来沟通人与世界,构建主体间性。审美理解与审美同情是同一的,共同构成审美主体间性。因此,中西主体间性美学可以相容互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美学 西方美学 主体间性 审美理解 审美同情
下载PDF
反主体性美学批判与主体间性美学建构 被引量:3
9
作者 杨春时 《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1-7,共7页
古代美学建立在实体本体论之上,具有客体性。近代美学转向理性主体性。现代美学在实存哲学的基础上建立了非理性的主体性。后现代美学以他者性否定了主体性,建立了反主体性的美学。于是,主体被话语权力解构,审美和艺术成为无主体的能指... 古代美学建立在实体本体论之上,具有客体性。近代美学转向理性主体性。现代美学在实存哲学的基础上建立了非理性的主体性。后现代美学以他者性否定了主体性,建立了反主体性的美学。于是,主体被话语权力解构,审美和艺术成为无主体的能指的游戏和意义的消解。后现代反主体性美学虽然有反传统形而上学的合理性一面,但却排斥了审美主体,走向了另一个极端。美学的出路是超越主体性美学和反主体性美学,走向主体间性美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主体性 他者性 反主体性 主体间性 美学
下载PDF
接受美学:幼儿艺术教育实施的新视角 被引量:8
10
作者 王峥 《学前教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2期55-57,共3页
从接受美学的视角看幼儿艺术教育,就应从"接受者中心"出发,以"期待视域"为基础实施幼儿艺术教育;就应在"第二文本"之上拓展幼儿艺术教育,教师要将"幼儿与作者、文本的对话"与"幼儿、教师... 从接受美学的视角看幼儿艺术教育,就应从"接受者中心"出发,以"期待视域"为基础实施幼儿艺术教育;就应在"第二文本"之上拓展幼儿艺术教育,教师要将"幼儿与作者、文本的对话"与"幼儿、教师、文本之间的对话"区别开来,在文本的"空白"与"未定点"上有所作为,以让幼儿艺术教育走向"主体间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接受美学 幼儿艺术教育 主体间性
下载PDF
主体间性是后实践美学的陷阱——与杨春时教授商榷 被引量:9
11
作者 张玉能 《汕头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04年第3期10-13,共4页
杨春时的《现代性视野中的文学与美学》的一些观点值得商榷。首先 ,杨春时把主体间性当作对主体性的超越 ,不顾历史事实笼统地把马克思主义实践美学硬性指派为“主体性”美学。其次 ,杨春时为了突出主体间性的“统一”神威而任意歪曲和... 杨春时的《现代性视野中的文学与美学》的一些观点值得商榷。首先 ,杨春时把主体间性当作对主体性的超越 ,不顾历史事实笼统地把马克思主义实践美学硬性指派为“主体性”美学。其次 ,杨春时为了突出主体间性的“统一”神威而任意歪曲和贬斥实践的统一主体与客体的实际伟大力量。最后 ,杨春时无限夸大了主体间性转向和主体间性的法力 ,从而作出了一些悖谬的结论。由此看来 ,后实践美学这条船最终恐怕会在与后现代主义的主体间性接轨的过程中陷死在主体间性的轨道陷阱之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商榷 主体间性 后实践美学 实践美学 主体性
下载PDF
新媒体艺术:建立在主体间性上的审美意义 被引量:6
12
作者 张文化 《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122-128,共7页
"主体间性"作为对主体性的现代修正,更注重于人与世界的统一性,即一元关系,实现了主体与主体之间的交往、理解的和谐关系。处于现代科技及审美认知多元化语境中的新媒体艺术,强调观念性、艺术性、当代性,并以作者与观众之间... "主体间性"作为对主体性的现代修正,更注重于人与世界的统一性,即一元关系,实现了主体与主体之间的交往、理解的和谐关系。处于现代科技及审美认知多元化语境中的新媒体艺术,强调观念性、艺术性、当代性,并以作者与观众之间的互动和参与,来建构物质的或非物质的具有"主体间性"特征的艺术形态,从而产生广泛而多义的审美效应。探究建立在"主体间性"理论基础上的新媒体艺术,将进一步认识当代艺术活动的特殊的审美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媒体艺术 主体间性 审美意义
下载PDF
论体系转换背景下的中国美学文献学建设 被引量:2
13
作者 皮朝纲 《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117-123,共7页
建设中国美学学科,离不开博大精深、兼容并蓄的中国传统文化。传统文化中独具魅力的美学思想体系以文献的方式存在着,要将这一体系转化为中国美学学科建设体系存在着学科性、逻辑性、学理性难度。美学文献在记录内容上分门别类而彼此调... 建设中国美学学科,离不开博大精深、兼容并蓄的中国传统文化。传统文化中独具魅力的美学思想体系以文献的方式存在着,要将这一体系转化为中国美学学科建设体系存在着学科性、逻辑性、学理性难度。美学文献在记录内容上分门别类而彼此调和,在记录系统上传递信息而含蓄隽永,在文本体系上真伪具呈而有待辨别,学科体系转化艰难和文献资料有待加工的现实,要求我们建立中国美学文献学学科,去解决这些难题。具体实施过程中,要以美学的标准和文献的标准作为马克思主义"美学观点和史学观点"在学科建设中的实践标准;要以美学学科和文献学学科交互主体的方式作为建设的指导方法;要以立言为公、发展学科、昌明学术的态度作为建设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美学 学科建设 中国美学文献学 美学观点和史学观点 交互主体性
下载PDF
教育鉴赏与教育批评理论的美学意蕴与课程实践 被引量:6
14
作者 安超 《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44-50,共7页
教育鉴赏与教育批评,是美国著名教育学家和美术教育家艾斯纳在反思和批判传统教育评价的基础上,提出的一种质性评价模式,开辟了教育美学和评价美学的新道路,具有丰富的美学意蕴。教育鉴赏的关键在于主体间的"移情"和"创... 教育鉴赏与教育批评,是美国著名教育学家和美术教育家艾斯纳在反思和批判传统教育评价的基础上,提出的一种质性评价模式,开辟了教育美学和评价美学的新道路,具有丰富的美学意蕴。教育鉴赏的关键在于主体间的"移情"和"创造性感知",其心理过程包括体验和共鸣、理解和领悟、判断和回味。教育批评重视主体间的"理解"与"阐释",其心理过程包含感性直观与理性对话。鉴赏与批评的主体具有"期待视野"和"召唤结构",二者是主体间性的关系。这种鉴赏式的美学评价方法有助于教师对学生进行创造性的感知和理性评价,从而真正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有助于改善师生关系,构建教学相长的教育主体;有助于教师和学生获得丰富的审美经验和享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育鉴赏与教育批评 主体间性 期待视野 召唤结构 评价美学
下载PDF
审美超越辨正——兼答赵晓芳《后实践美学与审美意识形态》一文 被引量:2
15
作者 杨春时 《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62-67,共6页
超越性是现代美学(包括中国的后实践美学)的基本范畴,它的根据在于存在的超越性。审美是超越的生存方式,它超越现实,也超越主客对立,从而实现了主体间性。赵晓芳对审美超越理论的批评,是建立在对审美超越的诸多误解之上的,从而也误解了... 超越性是现代美学(包括中国的后实践美学)的基本范畴,它的根据在于存在的超越性。审美是超越的生存方式,它超越现实,也超越主客对立,从而实现了主体间性。赵晓芳对审美超越理论的批评,是建立在对审美超越的诸多误解之上的,从而也误解了审美的性质。对审美超越范畴进行具体的论证,可以纠正对审美超越的误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审美超越 主体间性 后实践美学
下载PDF
席勒:审美主义和主体间性美学的开拓者 被引量:1
16
作者 杨春时 林朝霞 《汕头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06年第6期1-4,14,共5页
席勒是近代启蒙主义的美学家和文学家。对现代性进行审美批判的审美主义第一人,也是超越主体性的主体间性美学的鼻祖。席勒虽然是在理性主义的哲学框架内建立美学理论的,把审美作为达到理性的手段,从而使审美附属于理性,但是,他的美学... 席勒是近代启蒙主义的美学家和文学家。对现代性进行审美批判的审美主义第一人,也是超越主体性的主体间性美学的鼻祖。席勒虽然是在理性主义的哲学框架内建立美学理论的,把审美作为达到理性的手段,从而使审美附属于理性,但是,他的美学思想最终突破了理性主义的藩篱,摆脱了美对于理性的依附,走向了审美主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席勒 美学思想 审美主义 主体间性
下载PDF
主体间性的自然之美——论罗伯特·弗洛斯特的自然诗 被引量:2
17
作者 李应雪 《大连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123-128,共6页
通过重读罗伯特·弗洛斯特的自然诗,展开其自然诗与浪漫主义抒情诗及田园诗传统的对比研究,突出其自然诗中独特的美学批判与创建。以"反浪漫主义的自然抒写""反田园诗的审美批判""对话的自然"3个维... 通过重读罗伯特·弗洛斯特的自然诗,展开其自然诗与浪漫主义抒情诗及田园诗传统的对比研究,突出其自然诗中独特的美学批判与创建。以"反浪漫主义的自然抒写""反田园诗的审美批判""对话的自然"3个维度构建弗氏自然诗的美学体系。通过浪漫主义的反讽、对田园诗的戏仿及对主体间性自然之美的塑造,弗氏自然诗不但实现了对既定文学传统的超越,突显对工业文明及"人类中心主义"自然观的审美批判,更开辟了人与自然同生共荣的存在之美,成为美国自然文学传统中的又一经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然诗 主体间性 反浪漫主义 反田园诗 审美批判
下载PDF
音乐审美的镜像时空观 被引量:2
18
作者 崔宁 《杭州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2008年第2期114-118,共5页
人类的音乐审美活动实际上衍生了一个虚拟的镜像时空,它由审美主体、主体间性/间位主体和审美客体所构成,彼此能够进行交互性的对象表征与价值映射,且与镜外的现实世界发生坐标转换与兼容混成。凭借镜像平台,主体可以从容展开历时空、... 人类的音乐审美活动实际上衍生了一个虚拟的镜像时空,它由审美主体、主体间性/间位主体和审美客体所构成,彼此能够进行交互性的对象表征与价值映射,且与镜外的现实世界发生坐标转换与兼容混成。凭借镜像平台,主体可以从容展开历时空、共时空和超时空的价值体验,能够摄取形而下、形而中和形而上的妙象奥理,还能借此创构感性化的审美表象、知性化的范畴概象和理性化的观念意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音乐美学 镜像时空 主体间性
下载PDF
身体主体间性与个体审美能力的生成 被引量:1
19
作者 王晓华 《河北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25-31,共7页
审美的主体是能动的身体。身体是主体意味着,身体与身体的关系是主体间际关系,个体在诞生之际就被抛入身体—主体的关系之网中,因此,身体主体的交互作用会为个体审美能力的生成造就机缘。作为实在者,身体—主体在每个时刻只能占据一个位... 审美的主体是能动的身体。身体是主体意味着,身体与身体的关系是主体间际关系,个体在诞生之际就被抛入身体—主体的关系之网中,因此,身体主体的交互作用会为个体审美能力的生成造就机缘。作为实在者,身体—主体在每个时刻只能占据一个位置,此乃身体—主体的本体论规定性。由此特性,可以推论出两个看似悖反的结论:(1)身体与身体的位置不可重合,因此,每个个体—身体都不能不独自承担自己的生存;(2)只有与其他个体—身体联合起来,个体—身体才能克服自己在每个时刻只能占据单个位置的本体论局限。事实上,个体的审美感受、审美心象、审美鉴赏力都源于身体—主体积极的联合(包括对联合方式的形式运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身体 主体间性 审美能力 生成
下载PDF
生态美学的概念与范畴界定 被引量:2
20
作者 黄焱 汪振城 《武汉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0年第5期30-35,共6页
根据生态美学的核心含义定义了生态美学的相关概念,阐明了其基本内涵,澄明了生态美学的体验、生态审美下的主体间性与日常生活审美等相关范畴,揭示了生态美学包含的实体层、价值层、美学层三个层面,并提出了生态美学的审美三阶段——前... 根据生态美学的核心含义定义了生态美学的相关概念,阐明了其基本内涵,澄明了生态美学的体验、生态审美下的主体间性与日常生活审美等相关范畴,揭示了生态美学包含的实体层、价值层、美学层三个层面,并提出了生态美学的审美三阶段——前生态审美、分析审美、生态审美,初步建构了一个自洽的生态美学概念体系,为生态美学的实践运用奠定了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美学 体验 主体间性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