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麦田后茬作物对甲黄隆残留敏感性的研究 被引量:10
1
作者 姚东瑞 宋小玲 +3 位作者 陈杰 李庆康 刘友兆 孙新军 《江苏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3期171-175,共5页
采用室内模拟添加生物测定法研究了江苏省玉米、棉花、油菜、水稻等主要作物及其品种对甲黄隆的敏感性,结果表明,所有供试作物对甲黄隆都存在一定的敏感性,且同一作物不同品种对甲黄隆的敏感性有较大的差异。
关键词 甲黄隆 敏感性 后茬作物 除草剂 麦田
下载PDF
播期对下茬青贮玉米物质生产特性的影响及气象条件分析 被引量:9
2
作者 杜桂娟 曹敏建 +2 位作者 马凤江 刘可杰 杨姝 《作物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36-40,共5页
以郑单958和高油4515两个粮饲兼用型青贮玉米为下茬作物,设置5个播期处理,研究了播期对玉米物质生产特性的影响,并进行了气象条件分析。结果表明,7月5日、7月12日、7月19日三个播期处理的热量和水分条件基本上能够满足青贮玉米所需;7月5... 以郑单958和高油4515两个粮饲兼用型青贮玉米为下茬作物,设置5个播期处理,研究了播期对玉米物质生产特性的影响,并进行了气象条件分析。结果表明,7月5日、7月12日、7月19日三个播期处理的热量和水分条件基本上能够满足青贮玉米所需;7月5~19日播种,郑单958可收获青体产量63.55~71.9t/hm2,高油4515可收获青体产量60.71~64.67t/hm2;7月26日以后播种,有效积温不足,且低温造成生育期延迟性障碍,两个青贮玉米品种均没有鲜穗产量,秸秆干物质含量和青体产量显著降低,因此,下茬复种郑单958和高油4515最迟不宜晚于7月26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贮玉米 下茬 播期 物质生产特性 气象条件
下载PDF
华北旱作区夏播单间作种植模式吸氮效果及后茬效应 被引量:1
3
作者 张亦涛 刘宏斌 +3 位作者 张继宗 翟丽梅 雷秋良 尹昌斌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768-772,共5页
为筛选能够降低土壤硝态氮残留量并具有显著经济效益的华北旱作区夏播种植模式,在河北省徐水县设置夏播作物的不同单间作模式田间对比试验。结果显示,各处理中,玉米大豆间作的作物总吸氮量最大,使土壤硝态氮残留量明显降低并有较好的经... 为筛选能够降低土壤硝态氮残留量并具有显著经济效益的华北旱作区夏播种植模式,在河北省徐水县设置夏播作物的不同单间作模式田间对比试验。结果显示,各处理中,玉米大豆间作的作物总吸氮量最大,使土壤硝态氮残留量明显降低并有较好的经济效益,其土地当量比也大于1,且在提高后茬冬小麦籽粒产量、秸秆产量、作物吸氮量方面效果较好。与玉米单作比较,玉米大豆间作模式0~200 cm土层硝态氮残留量降低56.66 kg.hm-2,作物整体吸氮量提高6.17 kg.hm-2,经济效益增加2054.62元.hm-2;后茬冬小麦的籽粒产量、秸秆产量、作物吸氮量分别提高了197、673 kg.hm-2和5.91 kg.hm-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作 间作 吸氮量 硝态氮残留量 经济效益 后茬作物
下载PDF
冬小麦全耕层播种增产效果及其原因分析 被引量:8
4
作者 乔蕊清 卫云宗 +3 位作者 谢福来 王丽萍 阎淑平 常玉恒 《山西农业科学》 1995年第2期10-13,共4页
冬小麦全耕层播种是针对回茬麦产量低及劳畜力紧张等问题而创立的一套较为完整的高产栽培技术,80年代以来,在晋南北部麦区已大面积推广应用。与常规条播比较,亩穗数增加9.6万,穗粒数多1.6粒,千粒重提高2.1g,平均亩增... 冬小麦全耕层播种是针对回茬麦产量低及劳畜力紧张等问题而创立的一套较为完整的高产栽培技术,80年代以来,在晋南北部麦区已大面积推广应用。与常规条播比较,亩穗数增加9.6万,穗粒数多1.6粒,千粒重提高2.1g,平均亩增产12.2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冬小麦 全耕层播种 回茬麦
下载PDF
超甜玉米“上品”烟后作种植表现及高产栽培技术 被引量:1
5
作者 邱星菊 《福建农业科技》 2014年第3期41-42,共2页
宁化县种植超甜玉米品种上品取得较好的经济效益。介绍了上品作为烤烟后作的种植表现,并总结其优质高产栽培技术。
关键词 超甜玉米 烟后作 种植表现 栽培技术
下载PDF
玉米大豆间作减量施氮对当季作物农艺性状、经济效益和后茬小麦产量的影响
6
作者 董奎军 张亦涛 +5 位作者 刘瀚文 张继宗 王伟军 温延臣 雷秋良 文宏达 《中国农业科学》 CAS 2024年第22期4495-4506,共12页
【目的】旨在明确施氮量对夏播玉米间作大豆的作物产量构成、经济效益及其后茬冬小麦产量的影响。【方法】2022—2023年,在玉米大豆条带复合种植主要推广区域山东省禹城市选择代表性农田,夏播季设置玉米单作(施肥量225 kg·hm^(-2)... 【目的】旨在明确施氮量对夏播玉米间作大豆的作物产量构成、经济效益及其后茬冬小麦产量的影响。【方法】2022—2023年,在玉米大豆条带复合种植主要推广区域山东省禹城市选择代表性农田,夏播季设置玉米单作(施肥量225 kg·hm^(-2))、大豆单作(施氮量45 kg·hm^(-2))、玉米大豆间作全量施氮(施氮量270 kg·hm^(-2),玉米条带和大豆条分别施氮225和45 kg·hm^(-2))、玉米大豆间作减量施氮(施氮量135 kg·hm^(-2),玉米条带和大豆条带分别施氮90和45 kg·hm^(-2))。后茬种植小麦,不设施肥处理。分析不同夏播处理对当季作物光合特性、农艺性状、经济效益以及后茬小麦产量的影响。【结果】种植模式和施氮量不同均会影响间作作物生长发育。相对玉米单作种植,间作减量施氮在拔节期和抽雄期玉米叶片的叶绿素含量以及P_(n)、G_(s)、C_(i)和T_(r)显著降低;而间作全量施氮中玉米叶片P_(n)、G_(s)和T_(r)分别显著提高了8.8%、10%、11.6%。不同间作处理下大豆叶绿素含量均降低,叶片P_(n)、G_(s)、T_(r)受到抑制,农艺性状方面茎长增加、单株荚数降低,导致产量降低65.1%—68.4%。间作全量施氮的玉米农艺性状和产量与单作玉米没有显著差异,且该模式下经济效益最高,达到22607元/hm^(2),而减量施氮下玉米的穗长、穗粒数、百粒重等农艺性状显著降低,产量下降14.8%。但总体来说玉米大豆间作两种施氮量处理的土地当量比均大于1,经济效益、作物吸氮量分别较玉米单作提高4.8%—11.5%和19.7%—38%。后茬冬小麦在不施肥情况下,夏播季间作全量施氮的后茬冬小麦籽粒产量、吸氮量均高于其他处理,间作减量施氮与夏播玉米单作的后茬冬小麦产量无显著差异。【结论】从农艺性状、产量、经济效益以及对后茬作物影响的综合分析,间作全量施氮效果优于间作减量施氮,但统筹考虑产量、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间作种植施氮量还可在全量施氮的基础上进一步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 大豆 单作 间作 产量构成 经济效益 后茬作物 冬小麦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