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849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固化单宁纤维素基气凝胶吸附还原Ag(I)行为研究
1
作者 陈颖 林昱灵 +4 位作者 吕源财 刘以凡 林春香 叶晓霞 刘明华 《中国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2083-2092,共10页
以纤维素为原料,在NaOH/尿素/H_(2)O溶解体系中通过交联作用将橡椀单宁固化在纤维素基体上,制得固化橡椀单宁纤维素基气凝胶(VTCA).通过SEM-EDS、FT-IR、XRD等对VTCA进行表征,并研究其对水溶液中Ag(I)的吸附行为.结果表明,VTCA具有明显... 以纤维素为原料,在NaOH/尿素/H_(2)O溶解体系中通过交联作用将橡椀单宁固化在纤维素基体上,制得固化橡椀单宁纤维素基气凝胶(VTCA).通过SEM-EDS、FT-IR、XRD等对VTCA进行表征,并研究其对水溶液中Ag(I)的吸附行为.结果表明,VTCA具有明显的三维网格多孔结构,孔隙率达到97.95%,在较宽的pH范围内(1~8)对Ag(I)均保持较高的吸附效率(>75%).吸附过程符合拟二级动力学模型和Langmuir吸附等温线模型,温度升高有利于吸附,最高理论吸附量为147.2mg/g.吸附还原研究机理表明,VTCA主要通过静电吸引和螯合作用将Ag(I)吸附到其表面,并通过单宁结构上的酚羟基将其原位还原为Ag^(0),证明VTCA具有良好的吸附还原性能,能够实现对水体中Ag(I)的回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吸附 还原 纤维素基气凝胶 橡椀单宁 ag(I)
下载PDF
Cu、Sn、Ag同位素在古金属制品溯源研究中的应用
2
作者 程文斌 郎兴海 +6 位作者 欧阳辉 彭义伟 陈翠华 谢富伟 王勇 彭强 杨超 《地质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2001-2024,共24页
近年来,随着同位素分析方法的不断突破和新一代多接收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MC-ICP-MS)测试技术的广泛应用,Cu、Sn、Ag等非传统同位素在古代金属制品溯源研究中显示出较好的应用前景。本文综述了近20年来Cu、Sn、Ag同位素在古代金属制... 近年来,随着同位素分析方法的不断突破和新一代多接收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MC-ICP-MS)测试技术的广泛应用,Cu、Sn、Ag等非传统同位素在古代金属制品溯源研究中显示出较好的应用前景。本文综述了近20年来Cu、Sn、Ag同位素在古代金属制品应用研究的相关进展,并展望了其应用前景:①由于不同矿床之间Cu、Sn、Ag同位素存较大重叠,这些同位素均难以作为独立的证据追溯金属制品的地质来源;②Cu同位素在原生矿石与表生矿石之间存在较大的分馏,是示踪铜矿石类型的可靠方法,Ag同位素也具推断银矿石类型的潜力;③将Cu、Sn、Ag同位素与Pb同位素、微量元素相结合,并采用合理的统计方法,开展综合溯源研究将是今后应用非传统同位素进行古代金属制品溯源研究的发展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u同位素 Sn同位素 ag同位素 古代金属制品 溯源研究
下载PDF
Cu-4Ag合金微细丝拉拔极限预测模型
3
作者 张学宾 谷继华 +4 位作者 封存利 鲁龙龙 张彦敏 宋克兴 皇涛 《塑性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57-162,共6页
采用三室真空冷型竖引连铸设备制备了Cu-4Ag合金铸态杆坯,并利用连续冷拉拔变形得到了不同线径的Cu-4Ag合金微细丝,通过拉拔实验获取了不同线径下材料的屈服强度和抗拉强度;基于线径与强度的关系,构建了微细丝拉拔极限预测模型。结果表... 采用三室真空冷型竖引连铸设备制备了Cu-4Ag合金铸态杆坯,并利用连续冷拉拔变形得到了不同线径的Cu-4Ag合金微细丝,通过拉拔实验获取了不同线径下材料的屈服强度和抗拉强度;基于线径与强度的关系,构建了微细丝拉拔极限预测模型。结果表明,在拉拔过程中,Cu-4Ag合金微细丝的线径与抗拉强度密切相关,具有明显的尺寸效应;修正后的拉拔极限模型能够较为准确地预测不同线径的Cu-4Ag合金微细丝能够达到的拉拔极限。将拉拔极限模型产出的数据导入MATLAB中,构建了三维曲面模型,可以更为直观地分析材料的拉拔极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u-4ag合金微细丝 屈服强度 抗拉强度 拉拔极限预测模型 MATLAB
下载PDF
压水堆核电厂一回路冷却剂条件110mAg胶体形成机理与制备研究
4
作者 孙云 肖艳 +3 位作者 李富海 林根仙 刘灿帅 宋利君 《辐射防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248-256,共9页
在模拟压水堆一回路冷却剂条件下,以硼锂溶液为介质、联氨还原硝酸银来制备胶体纳米银,并探究了还原剂、硼酸、Ag+浓度、温度与辐照条件对胶体银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加入硼酸与还原剂联氨可有效稳定胶体颗粒,联氨与银的摩尔比为1.0~2.... 在模拟压水堆一回路冷却剂条件下,以硼锂溶液为介质、联氨还原硝酸银来制备胶体纳米银,并探究了还原剂、硼酸、Ag+浓度、温度与辐照条件对胶体银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加入硼酸与还原剂联氨可有效稳定胶体颗粒,联氨与银的摩尔比为1.0~2.0时Ag^(+)的还原率最高,胶体最稳定。随着银离子浓度升高,胶体颗粒表面负电荷增多,颗粒不易团聚,胶体稳定性增强。高温高压的水环境下,更易形成更大粒径的胶粒。辐照剂量在0.9 kGy~7.2 kGy范围内,在有无联氨的条件下均可形成胶体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10m)ag胶体 联氨 辐照
下载PDF
Ag/Bi_(2)O_(3)纳米块自供能紫外探测器的制备及性能
5
作者 方向明 周起成 +3 位作者 孙宇 乔志铭 耿秋丹 高世勇 《光学精密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653-660,共8页
为了实现在无外部供能下对紫外光的有效探测,基于Ag修饰的Bi_(2)O_(3)纳米块(Ag/Bi_(2)O_(3))纳米块制备了自供能紫外探测器。通过煅烧法制备Bi_(2)O_(3)纳米块,随后采用室温溶液法在其表面沉积Ag纳米粒子,进而成功制备了Ag/Bi_(2)O_(3... 为了实现在无外部供能下对紫外光的有效探测,基于Ag修饰的Bi_(2)O_(3)纳米块(Ag/Bi_(2)O_(3))纳米块制备了自供能紫外探测器。通过煅烧法制备Bi_(2)O_(3)纳米块,随后采用室温溶液法在其表面沉积Ag纳米粒子,进而成功制备了Ag/Bi_(2)O_(3)纳米块,且对所制备样品的晶体结构和微观形貌等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Ag/Bi_(2)O_(3)纳米块的平均尺寸约为1μm,且Ag纳米粒子随机分布在Bi_(2)O_(3)纳米块表面。将涂覆Ag/Bi_(2)O_(3)纳米块的FTO作为工作电极,并进一步构建了自供能紫外探测器。在365 nm的紫外光照射下,Ag/Bi_(2)O_(3)纳米块紫外探测器能在零偏压下实现对紫外光的快速检测,这证实其具有自供能特性。相比于Bi_(2)O_(3)纳米块紫外探测器,Ag/Bi_(2)O_(3)纳米块紫外探测器的光电流得到明显提升,上升和下降时间分别缩短至29.1 ms和40.2 ms,并具有良好的循环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紫外探测器 Bi_(2)O_(3)纳米块 ag纳米粒子 自供能探测
下载PDF
PAN/MgO/Ag复合纳米纤维过滤膜的制备及性能分析
6
作者 贾琳 董晓 +2 位作者 王西贤 张海霞 边立然 《棉纺织技术》 CAS 2024年第2期17-23,共7页
为提高聚丙烯腈(PAN)纳米纤维膜的性能,在PAN溶液中掺杂了MgO和Ag纳米颗粒(MgONPs和AgNPs),通过静电纺丝方法制备了不同质量分数的PAN/MgO/Ag复合纳米纤维过滤膜,采用扫描电镜、X射线衍射仪、红外光谱仪、紫外线透反射分析仪、过滤性能... 为提高聚丙烯腈(PAN)纳米纤维膜的性能,在PAN溶液中掺杂了MgO和Ag纳米颗粒(MgONPs和AgNPs),通过静电纺丝方法制备了不同质量分数的PAN/MgO/Ag复合纳米纤维过滤膜,采用扫描电镜、X射线衍射仪、红外光谱仪、紫外线透反射分析仪、过滤性能测试仪测试复合纤维过滤膜的微观形态、结晶结构、透气性、透湿性及过滤性能等。结果表明:纯PAN纳米纤维的直径为222.9 nm,PAN/MgO/Ag复合纳米纤维的直径为151.5 nm~258.6 nm。相对于纯PAN纤维膜,PAN/MgO/Ag复合纤维膜具有优良的过滤性能和紫外线防护性能,其紫外线防护系数为38.73~55.37,过滤效率为95.36%~97.59%,阻力压降为46.06 Pa~58.31 Pa。当MgONPs和AgNPs的质量分数都是0.75%时,PAN/MgO/Ag复合纤维膜的品质因子最高,为0.071 4 Pa^(-1),过滤性能最好,属于高效低阻且具有防紫外线功能的过滤膜材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丙烯腈 MgO纳米颗粒 ag纳米颗粒 纳米纤维 复合过滤膜
下载PDF
5%Ag掺杂对MNO_(2)纳米棒和海胆微球形貌及其甲苯氧化性能的影响
7
作者 鲁美娟 方汉孙 +4 位作者 黄华军 李丹萍 吴玮玲 屈小路 喻成龙 《环境工程技术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239-1246,共8页
采用水热法制备了MNO_(2)纳米棒和海胆微球,并原位掺杂5%Ag制备了Mn-Ag复合氧化物,利用SEM、XRD、BET、Raman等表征技术对其结构进行表征,并考察不同催化剂对甲苯的去除性能。结果表明:(NH_(4))_(2)S_(2)O_(8)的掺入量会对MNO_(2)的形... 采用水热法制备了MNO_(2)纳米棒和海胆微球,并原位掺杂5%Ag制备了Mn-Ag复合氧化物,利用SEM、XRD、BET、Raman等表征技术对其结构进行表征,并考察不同催化剂对甲苯的去除性能。结果表明:(NH_(4))_(2)S_(2)O_(8)的掺入量会对MNO_(2)的形貌产生影响,当其掺入量为2.28 g时,形成MNO_(2)纳米棒,当其掺入量为6.84 g时,形成MNO_(2)海胆微球;MNO_(2)纳米棒掺杂5%的Ag后,形貌未发生变化,但当MNO_(2)海胆微球掺杂5%Ag时,表面的纳米线较MNO_(2)海胆微球有所增长,且出现了缠绕现象,形成了空心鸟巢状结构;5%Ag掺杂后,对MNO_(2)纳米棒和MNO_(2)海胆微球的晶型未产生影响,均为α-MNO_(2),但5%Ag-MNO_(2)纳米棒出现了Mn2O_(3)的衍射峰;MNO_(2)海胆微球较MNO_(2)纳米棒的比表面积、孔径和孔容均增大,且Ag的掺杂进一步提高了MNO_(2)海胆微球的比表面积、孔径和孔容;MNO_(2)海胆微球比MNO_(2)纳米棒具有更好的甲苯去除性能,且5%Ag掺杂后,MNO_(2)海胆微球对甲苯的去除性能达到最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NO_(2)纳米棒 MNO_(2)海胆微球 ag掺杂 形貌影响 甲苯去除
下载PDF
MIL-101(Cr)-NH_(2)负载Ag催化4-硝基苯酚加氢研究
8
作者 田喜强 孙宇航 +4 位作者 叶文静 董艳萍 蒋雅然 曾庆喜 孙红梅 《黑龙江大学工程学报(中英俄文)》 2024年第2期27-33,共7页
通过水热法制备出MIL-101(Cr)-NH_(2),以MIL-101(Cr)-NH_(2)为载体采用浸渍还原法得到Ag/MIL-101(Cr)-NH_(2)催化剂。通过XRD、N_(2)-吸附脱附曲线和TEM手段对催化剂进行表征。研究了Ag/MIL-101(Cr)-NH_(2)催化4-硝基苯酚(4-NP)加氢生... 通过水热法制备出MIL-101(Cr)-NH_(2),以MIL-101(Cr)-NH_(2)为载体采用浸渍还原法得到Ag/MIL-101(Cr)-NH_(2)催化剂。通过XRD、N_(2)-吸附脱附曲线和TEM手段对催化剂进行表征。研究了Ag/MIL-101(Cr)-NH_(2)催化4-硝基苯酚(4-NP)加氢生成4-氨基苯酚(4-AP)的性能。结果表明,3wt%Ag/MIL-101(Cr)-NH_(2)样品的催化加氢性能高于其它样品,仅用4 min可将4-NP催化加氢全部转化为4-AP。因此Ag/MIL-101(Cr)-NH_(2)催化剂具有较好的催化4-NP加氢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IL-101(Cr)-NH_(2) ag纳米粒子 4-硝基苯酚 催化加氢
下载PDF
Ag/质子化g-C_(3)N_(4)纳米棒材料的制备及其光催化降解性能
9
作者 殷广明 王怀尧 +5 位作者 郑建华 董鑫月 李健 孙轶男 高一铭 王兵兵 《无机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1491-1500,共10页
制备了Ag负载于质子化g-C_(3)N_(4)(pCN)的纳米棒材料(Ag/pCN),对比了g-C_(3)N_(4)(CN)、表面负载Ag的CN(Ag/CN)、pCN和Ag/pCN在可见光条件下光催化降解亚甲蓝(MB)溶液的效果。结果表明,Ag/pCN光催化效率最高(92.63%),并且具有良好的稳... 制备了Ag负载于质子化g-C_(3)N_(4)(pCN)的纳米棒材料(Ag/pCN),对比了g-C_(3)N_(4)(CN)、表面负载Ag的CN(Ag/CN)、pCN和Ag/pCN在可见光条件下光催化降解亚甲蓝(MB)溶液的效果。结果表明,Ag/pCN光催化效率最高(92.63%),并且具有良好的稳定性;通过光电流-时间(I-t)曲线、Nyquist曲线、Mott-Schokkty曲线和捕获实验探究了Ag/pCN光催化降解MB的机理:虽然pCN的π共轭体系较CN发生变化,但由于形成了纳米棒,其比表面积的增加以及Ag负载的协同效应致使Ag/pCN具有优异的光催化性能。光催化过程中羟基自由基(·OH)是起主要作用的活性物质,其由光生电子(e^(-))与表面吸附的O_(2)反应产生以及光生空穴(h^(+))与H_(2)O或OH^(-)反应产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g 质子化 g-C_(3)N_(4) 光催化降解
下载PDF
石墨烯/纳米银对Ag/AgCl海洋电场探测电极的改性机制研究
10
作者 李红霞 徐瑞昌 +1 位作者 辛颉 谢一戎 《兵器装备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242-246,282,共6页
针对不同含量石墨烯/纳米银改性的Ag/AgCl电极分别进行交流阻抗、扫描电镜、吸水率和电位稳定性测试。实验结果表明:随着石墨烯/纳米银含量的增加,改性Ag/AgCl电极的界面结构参数弥散系数C_(dl)-P增大,电容值C_(dl)-T减小,动力学特征参... 针对不同含量石墨烯/纳米银改性的Ag/AgCl电极分别进行交流阻抗、扫描电镜、吸水率和电位稳定性测试。实验结果表明:随着石墨烯/纳米银含量的增加,改性Ag/AgCl电极的界面结构参数弥散系数C_(dl)-P增大,电容值C_(dl)-T减小,动力学特征参数电荷转移电阻R_(ct)先减小后增大。基于交流阻抗测试得到的电极动力学特征信息及界面结构信息与电极的扫描电镜、吸水率以及电位稳定性测试结果基本吻合。石墨烯/纳米银对Ag/AgCl电极的改性主要体现在提高电极的表面均匀性和导电性,但是降低了电极的孔隙率,这3个方面影响的协同作用反映了石墨烯/纳米银对Ag/AgCl电极改性的内在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g/agCl电极 石墨烯/纳米银 交流阻抗 电位稳定性 吸水率
下载PDF
Ag(Ⅰ)与氯苯基苯并咪唑配合物的合成、圆二色性和荧光性质
11
作者 王卓渊 林香凤 《化工技术与开发》 CAS 2024年第1期8-11,39,共5页
本文合成了Ag(Ⅰ)与2-(o-氯苯基)苯并咪唑(OCBM)的配合物,采用元素分析、质谱、UV、IR、摩尔电导率等手段进行了表征。圆二色性研究发现,配合物在199nm处呈正科顿效应,而在208nm和247nm处呈负科顿效应。荧光性质研究表明,配合物的特征... 本文合成了Ag(Ⅰ)与2-(o-氯苯基)苯并咪唑(OCBM)的配合物,采用元素分析、质谱、UV、IR、摩尔电导率等手段进行了表征。圆二色性研究发现,配合物在199nm处呈正科顿效应,而在208nm和247nm处呈负科顿效应。荧光性质研究表明,配合物的特征荧光发射峰出现在601nm和613nm处,荧光寿命τ601和τ613分别为0.40ns和0.35ns。Ag(Ⅰ)配合物可发射橙色荧光和红色荧光,是良好的荧光材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o-氯苯基)苯并咪唑 ag(Ⅰ)配合物 合成 圆二色性 荧光性质
下载PDF
(Ag,Cu)/TiO_(2)汽车玻璃隔热膜的制备与表征
12
作者 王宁 时方晓 《广州化工》 CAS 2024年第7期69-72,共4页
利用磁控溅射技术制备由金属(Ag,Cu)膜、介质层TiO_(2)膜组成的双层汽车玻璃隔热膜样品。利用单因素分析法考察了溅射时间、溅射功率和Ar溅射流量三个因素对(Ag,Cu)/TiO_(2)汽车玻璃隔热膜透光隔热性能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在在本底真... 利用磁控溅射技术制备由金属(Ag,Cu)膜、介质层TiO_(2)膜组成的双层汽车玻璃隔热膜样品。利用单因素分析法考察了溅射时间、溅射功率和Ar溅射流量三个因素对(Ag,Cu)/TiO_(2)汽车玻璃隔热膜透光隔热性能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在在本底真空度3×10^(-3) Pa,溅射气压2.1 Pa条件下,靶基距均为70 mm时,金属(Ag,Cu)膜溅射时间18 s,溅射功率80 W,Ar溅射流量20 sccm;介质层TiO_(2)膜溅射时间50 min,溅射功率115 W,溅射流量25 sccm时,(Ag,Cu)/TiO_(2)汽车玻璃隔热膜的透光隔热性能最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g Cu)/TiO_(2)膜 汽车玻璃 隔热性能 透光率
下载PDF
a-Fe_(2)O_(3)/Ag/MnO_(2)复合催化体系的制备及光催化性能研究
13
作者 罗跃中 李忠英 曾志云 《中国军转民》 2024年第11期44-45,共2页
本研究主要聚焦于a-Fe_(2)O_(3)/Ag/MnO_(2)复合催化体系的制备及其光催化性能的深入探究。通过湿化学法制备出a-Fe_(2)O_(3),利用浸渍法将Ag和MnO_(2)成功地引入到a-Fe_(2)O_(3)表面,构建出a-Fe_(2)O_(3)/Ag/MnO_(2)复合催化体系。对... 本研究主要聚焦于a-Fe_(2)O_(3)/Ag/MnO_(2)复合催化体系的制备及其光催化性能的深入探究。通过湿化学法制备出a-Fe_(2)O_(3),利用浸渍法将Ag和MnO_(2)成功地引入到a-Fe_(2)O_(3)表面,构建出a-Fe_(2)O_(3)/Ag/MnO_(2)复合催化体系。对其表面形貌、结构和性质等各方面的详细分析,确认所制备的复合催化体系具有良好的结构和稳定性。在模拟阳光照射下,于a-Fe_(2)O_(3)/Ag/MnO_(2)复合催化体系展现出了卓越的光催化性能,可以有效地降解有机污染物,如甲基橙等。与单一的a-Fe_(2)O_(3),Ag或MnO_(2)相比,复合催化体系的光催化性能更为出色得益于Ag和MnO_(2)的引入,提高了a-Fe_(2)O_(3)的光生电子-空穴对的分离效率和光吸收能力,使得a-Fe_(2)O_(3)/Ag/MnO_(2)复合催化体系在红外光区域具有更强的吸收能力。以上研究成果可为无机-无机复合光催化体系的制备和性能优化提供有益的参考及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Fe_(2)O_(3)/ag/MnO_(2)复合催化体系 湿化学法 浸渍法 光催化性能 有机污染物降解
下载PDF
UE参数、S-TK1、AG490、WIP1诊断TC
14
作者 施小燕 田颖颖 《现代科学仪器》 2024年第2期108-112,共5页
目的:探究UE参数、S-TK1、AG490、WIP1对甲状腺癌(TC)的诊断价值。方法:选择我院收治TC患者102例(TC组)和同期收治甲状腺结节良性患者73例(对照组)。比较两组UE参数、S-TK1、AG490、WIP1,分析各指标对TC的诊断价值。结果:TC组的弹性评分... 目的:探究UE参数、S-TK1、AG490、WIP1对甲状腺癌(TC)的诊断价值。方法:选择我院收治TC患者102例(TC组)和同期收治甲状腺结节良性患者73例(对照组)。比较两组UE参数、S-TK1、AG490、WIP1,分析各指标对TC的诊断价值。结果:TC组的弹性评分、SR值、S-TK1、WIP1水平均高于对照组,AG490低于对照组(P<0.05);ROC曲线分析发现五项指标联合诊断TC的AUC最高(P<0.05)。结论:UE参数与S-TK1、WIP1、AG490联合检测有利于临床诊断TC。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状腺癌 超声弹性成像 血清胸苷激酶1 ag490 野生型p53诱导的磷酸酶1
下载PDF
银含量对快速热冲击下Sn−xAg−0.5Cu焊点显微组织和力学性能的影响
15
作者 彭晨 王善林 +6 位作者 吴鸣 尹立孟 陈玉华 叶科江 陈维政 张体明 谢吉林 《Transactions of Nonferrous Metals Society of China》 SCIE EI CAS CSCD 2024年第6期1922-1935,共14页
使用高频感应加热设备研究Ag含量对快速热冲击下Sn−xAg−0.5Cu焊点的显微组织和剪切强度的影响。结果表明,Ag含量的增加使焊点表面更致密光滑,减少焊点内部长条状Cu6Sn5金属间化合物(IMC)的产生,从而提高焊点的抗氧化性。Ag能够加快焊点... 使用高频感应加热设备研究Ag含量对快速热冲击下Sn−xAg−0.5Cu焊点的显微组织和剪切强度的影响。结果表明,Ag含量的增加使焊点表面更致密光滑,减少焊点内部长条状Cu6Sn5金属间化合物(IMC)的产生,从而提高焊点的抗氧化性。Ag能够加快焊点界面IMC层的生长速度,Cu6Sn5层的生长速度由体扩散和晶界扩散共同决定,Cu3Sn层的生长速度由体扩散和界面反应共同决定。在快速热冲击环境下,焊点的断裂模式从韧性断裂转变为脆性断裂,而高Ag含量使得焊点的断裂模式转变时间更短,降低焊点的抗热疲劳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g含量 快速热冲击 Sn−ag−Cu 焊点 生长动力学 断裂模式
下载PDF
Ag掺杂In_(2)O_(3)薄膜的制备及其光电性能
16
作者 韩梦瑶 孙辉 +3 位作者 周鸥翔 齐东丽 李同辉 沈龙海 《吉林大学学报(理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985-991,共7页
为研究Ag的掺杂浓度对氧化铟薄膜禁带宽度、光开关比及光探测率等光电性能的影响,采用磁控溅射方法在石英(SiO_(2))衬底上制备不同浓度的Ag掺杂氧化铟(In_(2)O_(3)∶Ag)薄膜,并利用X射线衍射、 X射线光电子能谱、扫描电子显微镜、紫外-... 为研究Ag的掺杂浓度对氧化铟薄膜禁带宽度、光开关比及光探测率等光电性能的影响,采用磁控溅射方法在石英(SiO_(2))衬底上制备不同浓度的Ag掺杂氧化铟(In_(2)O_(3)∶Ag)薄膜,并利用X射线衍射、 X射线光电子能谱、扫描电子显微镜、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分析In_(2)O_(3)∶Ag薄膜的晶体结构、元素含量和价态、表面形貌、禁带宽度及光电性能.结果表明:随着Ag掺杂浓度的增加,In_(2)O_(3)∶Ag薄膜的透过率逐渐降低,禁带宽度由2.47 eV减小至2.08 eV,光探测率和光开关比增大;随着掺杂浓度的增加,光谱响应范围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氧化铟 ag掺杂 磁控溅射 禁带宽度 光电性能
下载PDF
基于AGS的铁路工程地质数据存储标准框架研究
17
作者 倪海江 王其合 +1 位作者 郑晓慧 朱合华 《铁道标准设计》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63-69,共7页
地质勘察行业由于涉及面广、勘察手段多样、数据类型复杂,在国内尚未形成较为完善的地质数据存储标准体系。英国岩土工程与环境岩土工程专家协会发布的AGS格式已被广泛应用于岩土工程,适合勘察和监测数据的电子化传输和存储。较为全面... 地质勘察行业由于涉及面广、勘察手段多样、数据类型复杂,在国内尚未形成较为完善的地质数据存储标准体系。英国岩土工程与环境岩土工程专家协会发布的AGS格式已被广泛应用于岩土工程,适合勘察和监测数据的电子化传输和存储。较为全面地介绍了AGS格式标准发展概况和技术要点,包括:AGS发展概况、国内外应用情况、AGS目标以及AGS数据字典。针对铁路工程地质数据特点,首次进行了数据存储框架扩展研究,在项目信息下增加综合地质成果、专项地质成果,并在铁路工点基本信息下增加地质调绘、补充地质调查、施工地质和三维地质信息模型等内容,形成较为完善的铁路工程地质数据存储框架;优化了数据表关键字段的选取,建议对具体试验项目赋予ID字段,形成以ID字段为基本索引的统一数据表格式;完善了铁路工程地质数据标准体系,为其高效共享和应用提供标准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铁路工程地质 agS 数据存储标准 数据字典 BIM IFC
下载PDF
氨基水杨酸改性单宁基树脂的制备及其对Ag(I)的吸附
18
作者 李佳玲 黄钱兰 +1 位作者 章爱华 彭志远 《吉首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24年第1期42-47,96,共7页
以杨梅单宁为原料,采用氯代的方法制备得到氯化单宁,再与氨基水杨酸反应得到氨基水杨酸改性单宁,然后经多聚甲醛交联得到氨基水杨酸改性单宁基树脂.采用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仪对氨基水杨酸改性单宁基树脂的结构进行表征,并探究了溶液pH值... 以杨梅单宁为原料,采用氯代的方法制备得到氯化单宁,再与氨基水杨酸反应得到氨基水杨酸改性单宁,然后经多聚甲醛交联得到氨基水杨酸改性单宁基树脂.采用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仪对氨基水杨酸改性单宁基树脂的结构进行表征,并探究了溶液pH值、Ag(I)初始质量浓度、温度、时间等因素对氨基水杨酸改性单宁基树脂吸附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温度为318 K、pH值为5.0、吸附时间为7 h、Ag(I)初始质量浓度为260 mg/L时,氨基水杨酸改性单宁基树脂对Ag(I)的最大吸附量可达239.6 mg/g,吸附过程符合Langmuir吸附等温模型和准二级动力学模型.这说明氨基水杨酸改性单宁基树脂具有良好Ag(I)吸附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氨基水杨酸改性单宁基树脂 吸附性能 ag(I)吸附
下载PDF
Te含量对Ag/SnO_(2)In_(2)O_(3)电接触材料组织及电接触性能的影响
19
作者 尹恒虎 聂宝鑫 +3 位作者 周细应 张国全 王塞北 顾文秀 《材料热处理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42-52,共11页
采用合金内氧化法制备了不同Te含量的Ag/SnO_(2)In_(2)O_(3)电接触材料,利用X射线衍射(XRD)、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和光学显微镜(OM)分析了Ag/SnO_(2)In_(2)O_(3)微观组织,利用JF04C触点测试系统测试了铆钉型触点的电接触性能,分析了Ag/... 采用合金内氧化法制备了不同Te含量的Ag/SnO_(2)In_(2)O_(3)电接触材料,利用X射线衍射(XRD)、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和光学显微镜(OM)分析了Ag/SnO_(2)In_(2)O_(3)微观组织,利用JF04C触点测试系统测试了铆钉型触点的电接触性能,分析了Ag/SnO_(2)In_(2)O_(3)电接触材料的转移损耗情况,并利用扫描电镜(SEM)对电接触材料动静触点电弧侵蚀形貌进行了分析,分析Te的添加对材料性能和燃弧机制的影响。结果表明:Te的添加有助于细化晶粒,并且随着Te含量增加,Ag/SnO_(2)In_(2)O_(3)材料形成了波浪状组织,Te的加入未对Ag、SnO_(2)和In_(2)O_(3)的存在形式造成影响,材料的相组成包括Ag、SnO_(2)、In_(2)O_(3)、TeO_(2)和单质Te。随着Te含量增加,材料的接触电阻呈现先上升后下降再上升的趋势,当Te的添加量为0.75%时,接触电阻最低且最稳定,熔焊力平均值为26.6 cN,低于常规模拟继电器30.6 cN的分断力。Te的添加改变了材料转移模式,减少了电弧侵蚀表面喷溅状侵蚀形貌的出现,当Te的添加量为0.75%时,电弧侵蚀表面产生的“猪网油”状的网状结构和“桑葚”状结构,对Ag/SnO_(2)In_(2)O_(3)材料在持续高频直流场合抗材料定向转移及抗熔焊性能方面改善显著,过量添加则会恶化触点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g/SnO_(2)In_(2)O_(3) 碲元素 电接触性能 电弧侵蚀 网状结构
下载PDF
How do neurons age?A focused review on the aging of the microtubular cytoskeleton 被引量:1
20
作者 Brad Richardson Thomas Goedert +2 位作者 Shmma Quraishe Katrin Deinhardt Amritpal Mudher 《Neural Regeneration Research》 SCIE CAS CSCD 2024年第9期1899-1907,共9页
Aging is the leading risk factor for Alzheimer’s disease and other neurodegenerative diseases. We now understand that a breakdown in the neuronal cytoskeleton, mainly underpinned by protein modifications leading to t... Aging is the leading risk factor for Alzheimer’s disease and other neurodegenerative diseases. We now understand that a breakdown in the neuronal cytoskeleton, mainly underpinned by protein modifications leading to the destabilization of microtubules, is central to the pathogenesis of Alzheimer’s disease. This is accompanied by morphological defects across the somatodendritic compartment, axon, and synapse. However, knowledge of what occurs to the microtubule cytoskeleton and morphology of the neuron during physiological aging is comparatively poor. Several recent studies have suggested that there is an age-related increase in the phosphorylation of the key microtubule stabilizing protein tau, a modification, which is known to destabilize the cytoskeleton in Alzheimer’s disease. This indicates that the cytoskeleton and potentially other neuronal structures reliant on the cytoskeleton become functionally compromised during normal physiological aging. The current literature shows age-related reductions in synaptic spine density and shifts in synaptic spine conformation which might explain age-related synaptic functional deficits. However, knowledge of what occurs to the microtubular and actin cytoskeleton, with increasing age is extremely limited. When considering the somatodendritic compartment, a regression in dendrites and loss of dendritic length and volume is reported whilst a reduction in soma volume/size is often seen. However, research into cytoskeletal change is limited to a handful of studies demonstrating reductions in and mislocalizations of microtubule-associated proteins with just one study directly exploring the integrity of the microtubules. In the axon, an increase in axonal diameter and age-related appearance of swellings is reported but like the dendrites, just one study investigates the microtubules directly with others reporting loss or mislocalization of microtubule-associated proteins. Though these are the general trends reported, there are clear disparities between model organisms and brain regions that are worthy of further investigation. Additionally, longitudinal studies of neuronal/cytoskeletal aging should also investigate whether these age-related changes contribute not just to vulnerability to disease but also to the decline in nervous system function and behavioral output that all organisms experience. This will highlight the utility, if any, of cytoskeletal fortification for the promotion of healthy neuronal aging and potential protection against age-related neurodegenerative disease. This review seeks to summarize what is currently known about the physiological aging of the neuron and microtubular cytoskeleton in the hope of uncovering mechanisms underpinning age-related risk to diseas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ge-related changes agING CYTOSKELETON MICROTUBULES neuronal morphology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