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7篇文章
< 1 2 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纳米Ag@SiO2改性聚偏二氯乙烯涂膜材料及提高清洁鸡蛋贮藏保鲜效果 被引量:8
1
作者 梁艳文 严文静 +3 位作者 赵见营 赵媛 赵国峰 章建浩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3期235-242,共8页
通过添加不同质量分数的纳米Ag@SiO_2改性聚偏二氯乙烯(polyvinylidene chloride,PVDC)涂膜材料,以期提高PVDC涂膜材料对清洁鸡蛋的涂膜保鲜效果,延长鸡蛋货架期。结果表明:纳米Ag@SiO_2可以明显提高PVDC成膜材料对致病菌的杀菌作用,并... 通过添加不同质量分数的纳米Ag@SiO_2改性聚偏二氯乙烯(polyvinylidene chloride,PVDC)涂膜材料,以期提高PVDC涂膜材料对清洁鸡蛋的涂膜保鲜效果,延长鸡蛋货架期。结果表明:纳米Ag@SiO_2可以明显提高PVDC成膜材料对致病菌的杀菌作用,并且能够稳定地填充于PVDC涂膜材料的分子空隙中,提高PVDC成膜致密度,显著降低PVDC涂膜液的黏度并提高其成膜阻水性(P<0.05);纳米Ag@SiO_2质量分数为0.21%时对PVDC材料有较好的改性效果,并且可以明显减小清洁鸡蛋在贮藏过程中的质量损失并抑制微生物的生长,保持鸡蛋的新鲜度。综上所述,纳米Ag@SiO_2改性PVDC涂膜材料是一种良好的清洁鸡蛋涂膜保鲜包装新材料,可延长清洁鸡蛋保质期至7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ag@sio2 改性聚偏二氯乙烯 杀菌作用 贮藏保鲜
下载PDF
Ag@SiO_2复合纳米微粒的制备及其抗菌性能 被引量:6
2
作者 赵彦保 薄新党 +1 位作者 罗花娟 李园园 《河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139-143,共5页
利用简单的一步法合成Ag@SiO2复合纳米微粒,并对其样品进行了TEM,HRTEM,XRD和UV表征.结果表明银纳米粒子成功包覆于二氧化硅微球之中,且壳层呈多孔状结构.以二倍稀释法测试了Ag@SiO2纳米颗粒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绿脓杆菌和大肠杆菌的最... 利用简单的一步法合成Ag@SiO2复合纳米微粒,并对其样品进行了TEM,HRTEM,XRD和UV表征.结果表明银纳米粒子成功包覆于二氧化硅微球之中,且壳层呈多孔状结构.以二倍稀释法测试了Ag@SiO2纳米颗粒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绿脓杆菌和大肠杆菌的最小抑菌质量浓度以及最小杀菌质量浓度,结果表明Ag@SiO2纳米颗粒具有良好的抗菌持久性能,并且对革兰氏阴阳两种细菌具有良好的杀菌选择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g@sio2 纳米复合材料 抗菌性能
下载PDF
Ag@SiO_2纳米颗粒的制备和光谱性能研究 被引量:3
3
作者 王蕊 唐建国 +3 位作者 王瑶 刘继宪 黄林军 黄震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2期9-12,16,共5页
利用还原法制备纳米银溶胶,采用改进的Stber法分别于乙醇和正丁醇溶剂中制备Ag@SiO2。透射电镜(TEM)表明在乙醇溶剂中实现了包覆,X射线衍射(XRD)表明纳米银具有规则的面心立方结构,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则进一步表明银颗粒表面构筑了SiO... 利用还原法制备纳米银溶胶,采用改进的Stber法分别于乙醇和正丁醇溶剂中制备Ag@SiO2。透射电镜(TEM)表明在乙醇溶剂中实现了包覆,X射线衍射(XRD)表明纳米银具有规则的面心立方结构,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则进一步表明银颗粒表面构筑了SiO2壳层。壳层厚度对银溶胶的光谱性质有显著影响,紫外可见吸收光谱表明最大吸收峰发生红移;荧光光谱表明SiO2壳层的包覆使纳米银的激发和发射光谱强度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g@sio2 sio2壳层 紫外光谱 荧光光谱
下载PDF
纳米Ag@SiO_2/TiO_2复合光催化剂的制备及性能研究 被引量:3
4
作者 杨克森 谈发堂 +2 位作者 王维 乔学亮 陈建国 《化工新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47-49,共3页
利用改进的Stber法在银核表面包覆一层SiO2,制备核-壳结构Ag@SiO2,然后以钛酸丁酯为钛源,采用溶胶-凝胶法制备出Ag@SiO2/TiO2复合光催化剂。应用XRD、TEM,UV-Vis和荧光光谱仪对样品进行表征。以亚甲基蓝作为降解模型化合物,研究所制备... 利用改进的Stber法在银核表面包覆一层SiO2,制备核-壳结构Ag@SiO2,然后以钛酸丁酯为钛源,采用溶胶-凝胶法制备出Ag@SiO2/TiO2复合光催化剂。应用XRD、TEM,UV-Vis和荧光光谱仪对样品进行表征。以亚甲基蓝作为降解模型化合物,研究所制备Ag@SiO2/TiO2复合材料的光催化性能。结果表明,由于贵金属Ag的存在,大大提高了TiO2的光催化效率;而Ag@SiO2结构,使得Ag的等离子共振峰明显向长波方向移动,与TiO2复合后,拓宽了TiO2的光谱响应范围,从而提高对可见光的利用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g@sio2 TIO2 亚甲基蓝 光催化 降解
下载PDF
Ag@SiO_2纳米复合物对羧酸铕配合物的荧光增强 被引量:2
5
作者 侯福华 张海霞 +4 位作者 褚庆凯 范建茹 王爱玲 褚海斌 赵永亮 《发光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1期1181-1186,共6页
分别以苯氧乙酸和对苯二甲酸为阴离子配体,以邻菲罗啉为中性配体,稀土铕离子为中心体,合成了两种三元稀土铕配合物Eu(Phen)L3(L=苯氧乙酸)和Eu2(Phen)2L3'(L'=对苯二甲酸)。利用还原法制备纳米银溶胶,采用改进的Stber法在银... 分别以苯氧乙酸和对苯二甲酸为阴离子配体,以邻菲罗啉为中性配体,稀土铕离子为中心体,合成了两种三元稀土铕配合物Eu(Phen)L3(L=苯氧乙酸)和Eu2(Phen)2L3'(L'=对苯二甲酸)。利用还原法制备纳米银溶胶,采用改进的Stber法在银纳米颗粒外面包裹二氧化硅,通过控制正硅酸四乙酯(TEOS)的滴加时间和滴加量以控制二氧化硅壳层的生长厚度,得到Ag@SiO2核壳结构颗粒。通过该核壳结构颗粒与DMF溶解的稀土铕配合物的相互作用,得到核壳型Ag@SiO2荧光纳米复合物。结果表明,所得纳米银粒径为50 nm左右,包覆的SiO2壳层厚度约为12 nm。SiO2包覆的纳米银对两种铕配合物的荧光发射有明显的增强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g@sio2纳米复合物 铕配合物 荧光 增强
下载PDF
Ag@SiO_2/Eu(Ⅲ)配合物纳米复合颗粒的制备及荧光性能研究
6
作者 耿优辉 许申鸿 +9 位作者 唐建国 王瑶 黄林军 焦吉庆 刘继宪 黄震 沈文飞 武鹏 辛志超 Laurence A Belfiore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8期5-8,共4页
通过三步反应成功将铕配合物(EuTP)包覆在纳米棱壳结构Ag@SiO2复合颗粒的表面.采用化学还原法制备了粒径25~30 nm且分散性良好的纳米银溶胶;然后采用改进的St(o)ber法制备了壳层厚度在20nm左右的Ag@SiO2复合颗粒;以氧化铕、α-噻... 通过三步反应成功将铕配合物(EuTP)包覆在纳米棱壳结构Ag@SiO2复合颗粒的表面.采用化学还原法制备了粒径25~30 nm且分散性良好的纳米银溶胶;然后采用改进的St(o)ber法制备了壳层厚度在20nm左右的Ag@SiO2复合颗粒;以氧化铕、α-噻吩甲酰三氟丙酮、邻菲罗啉为原料制备EuTP,并成功包覆在核壳结构的表面.分别采用TEM、FTIR、XRD等对样品的结构进行了表征,并通过对比相同浓度的三价铕的配合物EuTP与复合粒子Ag@SiO2@EuTP的荧光发射光谱发现,SiO2壳层厚度在20 nm左右时Eu配合物的荧光强度明显增强,而且随着棱壳结构表面配合物浓度的增大,包覆层的厚度增大,荧光强度也呈现增强趋势,对于稀土的研究具有重要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uTP ag@sio2 金属增强荧光 表面等离子体效应 荧光性能
下载PDF
核壳结构Ag@SiO_2组装体的表面增强荧光效应
7
作者 杨雪 葛凤燕 +1 位作者 袁帅 蔡再生 《现代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108-112,共5页
利用还原法制备Ag纳米粒子,利用Stber法成功制备了不同壳层厚度的核壳结构Ag@SiO_2纳米粒子。并利用重力沉积方法在玻璃基片上构筑了纳米粒子二维自组装膜结构,探讨了该自组装体对荧光物质的等离子体共振增强荧光性能。结果表明:通过... 利用还原法制备Ag纳米粒子,利用Stber法成功制备了不同壳层厚度的核壳结构Ag@SiO_2纳米粒子。并利用重力沉积方法在玻璃基片上构筑了纳米粒子二维自组装膜结构,探讨了该自组装体对荧光物质的等离子体共振增强荧光性能。结果表明:通过简单的包覆方法,可控制得到不同壳层厚度的Ag@SiO_2纳米粒子;Ag@SiO_2纳米粒子的二维组装薄膜对荧光物质增强作用具有显著的距离依赖性,当壳层厚度为(5±1)nm时,纳米粒子薄膜对罗丹明B荧光增强作用达到最大,增强倍数约为5倍;当壳层厚度大于22 nm时,纳米粒子薄膜对罗丹明B几乎没有荧光增强效应。以Cy5~羊抗兔蛋白为荧光物质,进一步证实了该核壳结构Ag@SiO_2组装体的有效增强荧光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g@Si O2 核壳结构 表面等离子共振 荧光增强
下载PDF
Ag@SiO_2纳米复合物金属增强荧光释放法检测葡萄糖
8
作者 夏晓东 易平贵 于贤勇 《应用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2期1456-1460,共5页
制备了Ag@SiO2纳米复合物,罗丹明B通过物理掺杂结合在SiO2壳层。由于金属增强荧光效应,罗丹明B的荧光增强到4.7倍。Ag核易被H2O2氧化,Ag核氧化后产生荧光增强释放效应。基于金属增强荧光释放建立了一种新型葡萄糖检测方法,采用交联法在... 制备了Ag@SiO2纳米复合物,罗丹明B通过物理掺杂结合在SiO2壳层。由于金属增强荧光效应,罗丹明B的荧光增强到4.7倍。Ag核易被H2O2氧化,Ag核氧化后产生荧光增强释放效应。基于金属增强荧光释放建立了一种新型葡萄糖检测方法,采用交联法在罗丹明B掺杂的Ag@SiO2纳米复合物的SiO2壳层固定葡萄糖氧化酶。检测浓度范围为0.2~6.8 mmol/L,检测限可达0.06 mmol/L。由于H2O2氧化Ag核反应迅速,检测体系对葡萄糖的响应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g@sio2 纳米复合物 金属增强荧光 金属增强荧光释放 葡萄糖检测
下载PDF
核壳结构Ag@SiO2纳米球的制备与影响因素探究
9
作者 张晓婷 唐建国 +3 位作者 王瑶 黄林军 刘继宪 王彦欣 《山东化工》 CAS 2017年第8期10-12,共3页
主要介绍了纳米银的制备以及核壳结构Ag@SiO_2纳米球的制备,并对核壳结构的Ag@SiO_2的性质进行了测试和表征。选择乙醇作为溶剂,使用改进的St?ber法和化学液相还原法制备纳米银和Ag@SiO_2纳米球,并对其影响因素进行了探究。
关键词 核壳结构 ag@Si O2 TEOS 氨水 加热温度
下载PDF
纳米银线与Ag@SiO2的制备及表征
10
作者 李潇 唐建国 +3 位作者 王瑶 黄林军 王彦欣 刘海燕 《山东化工》 CAS 2017年第8期1-2,7,共3页
采用多元醇法制备出直径200 nm左右的纳米银线,然后在乙醇中以二氧化硅为壳层包覆纳米银线制备出壳层结构的纳米复合材料Ag@SiO_2。紫外分光光度计可以表征出纳米银线样品中的成分,分析紫外发射光谱可以证明纳米银线的生成;通过动态光... 采用多元醇法制备出直径200 nm左右的纳米银线,然后在乙醇中以二氧化硅为壳层包覆纳米银线制备出壳层结构的纳米复合材料Ag@SiO_2。紫外分光光度计可以表征出纳米银线样品中的成分,分析紫外发射光谱可以证明纳米银线的生成;通过动态光散射粒径分布分析仪可以表征出纳米银线的粒径分布;电子透射电镜(TEM)可以表征出纳米银线及Ag@SiO_2的表面形态,并能测量出纳米银线的直径和二氧化硅壳层结构的厚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g@Si O2 粒径分布 紫外光谱 TEM表征
下载PDF
Ag@SiO2耦合结构设计及其对薄膜太阳电池的响应调控 被引量:2
11
作者 宫步青 陈小雨 +3 位作者 王伟鹏 王治业 周华 沈向前 《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8期335-340,共6页
Ag@SiO2纳米耦合结构同时具有等离激发和衍射散射特性,可有效调控光波的行进路径和能量分布,在薄膜太阳电池陷光领域极具潜力.本文基于时域有限差分方法和严格耦合波分析,建立三维电磁仿真模型,研究Ag@SiO2耦合结构对非晶硅电池光谱响... Ag@SiO2纳米耦合结构同时具有等离激发和衍射散射特性,可有效调控光波的行进路径和能量分布,在薄膜太阳电池陷光领域极具潜力.本文基于时域有限差分方法和严格耦合波分析,建立三维电磁仿真模型,研究Ag@SiO2耦合结构对非晶硅电池光谱响应的调控机理,通过优化设计,得到高陷光电池器件.结果表明:当Ag和SiO2特征尺寸分别为18和150 nm时,共振波和衍射波达到最优耦合,通过耦合结构进入电池响应层的透射光谱最大,相应量子效率显著增强.与同尺寸的平面电池相比,其光电转换效率从7.19%提高到7.80%,相对提高了8.4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g@sio2 耦合结构 陷光 衍射散射 等离激发
下载PDF
Stability of Ag@SiO2 core–shell particles in conditions of photocatalytic overall water-splitting 被引量:1
12
作者 Sun-Young Park Kai Han +1 位作者 Devin B.O’Neill Guido Mul 《Journal of Energy Chemistry》 SCIE EI CAS CSCD 2017年第2期309-314,共6页
Core–shell nanoparticles containing plasmonic metals(Ag or Au) have been frequently reported to enhance performance of photo-electrochemical(PEC) devices. However, the stability of these particles in water-splitt... Core–shell nanoparticles containing plasmonic metals(Ag or Au) have been frequently reported to enhance performance of photo-electrochemical(PEC) devices. However, the stability of these particles in water-splitting conditions is usually not addressed. In this study we demonstrate that Ag@SiOcore–shell particles are instable in the acidic conditions in which WO-based PEC cells typically operate, Ag in the core being prone to oxidation, even if the SiOshell has a thickness in the order of 10 nm. This is evident from in situ voltammetry studies of several anode composites. Similar to the results of the PEC experiments, the Ag@SiOcore–shell particles are instable in slurry-based, Pt/ZnO induced photocatalytic water-splitting. This was evidenced by in situ photodeposition of Ag nanoparticles on the Pt-loaded ZnO catalyst, observed in TEM micrographs obtained after reaction. We explain the instability of Ag@SiOby OH-radical induced oxidation of Ag, yielding dissolved Ag+. Our results imply that a decrease in shell permeability for OH-radicals is necessary to obtain stable, Ag-based plasmonic entities in photo-electrochemical and photocatalytic water splittin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hotocatalysis PHOTOELECTROCHEMISTRY WATER-SPLITTING PLASMON STABILITY Ag sio2 Core–Shell WO3 ZnO Mechanism
下载PDF
双金属双硅层核-壳纳米结构Au@SiO_2@Ag@SiO_2用于葡萄糖检测
13
作者 齐琪 鲁冰新 +2 位作者 车玉萍 汪洋 翟锦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887-894,共8页
制备了一种灵敏度高、稳定性强的双金属双硅层核-壳结构纳米材料Au@SiO_2@Ag@SiO_2.由于双金属之间的硅层促进了远程等离子体的激发转移,使该纳米粒子具有良好的表面增强拉曼散射(SERS)的特性及优异的稳定性.利用这种SERS活性材料能直... 制备了一种灵敏度高、稳定性强的双金属双硅层核-壳结构纳米材料Au@SiO_2@Ag@SiO_2.由于双金属之间的硅层促进了远程等离子体的激发转移,使该纳米粒子具有良好的表面增强拉曼散射(SERS)的特性及优异的稳定性.利用这种SERS活性材料能直接检测出人体尿液的主要成分,且该材料呈现出对低浓度(10-6mol/L)葡萄糖的无标记高效检出能力.此外,还实现了人工尿液中等浓度(10-3mol/L)葡萄糖和尿素分子的同时检测,以及实际尿液中10-3mol/L葡萄糖的检测. Au@SiO_2@Ag@SiO_2纳米粒子具有在多种生物分子存在时快速检测葡萄糖的实际应用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u@sio2@ag@sio2 表面增强拉曼散射 无标记 葡萄糖检测 尿液
下载PDF
ZnO对Ag/SiO_2催化剂银的分散作用及对吲哚合成稳定性的影响 被引量:4
14
作者 石雷 孙仁安 +1 位作者 蔡天锡 王新平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108-110,113,共4页
将 Zn O助剂加到由苯胺和乙二醇一步合成吲哚的 Ag/ Si O2 催化剂中 ,发现 Zn O助剂能大大提高催化剂的稳定性 .XRD和 TEM表征首次得到 :Zn O是结构型助剂 ,它能使银很好地分散在 Si O2 表面上 ,并可有效地抑制反应过程中银粒子的烧结 .
关键词 ZNO Ag/sio2 催化剂 分散作用 吲哚 合成 稳定性 催化性能 二氧化硅 氧化锌
下载PDF
Ag/SiO_2复合薄膜的紫外光还原制备及其光学性能 被引量:5
15
作者 孙小飞 魏长平 +1 位作者 李启源 许洁 《无机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1期1895-1899,共5页
采用溶胶凝胶法(sol-gel)制备不同Ag掺杂量的Ag/SiO2复合薄膜,通过紫外辐射技术对薄膜进行了还原处理,采用XRD、SEM、IR、UV-Vis、Raman和荧光光谱(PL)等技术对薄膜样品结构进行了表征和光学性能测试。XRD结果表明,复合薄膜样品中的Ag... 采用溶胶凝胶法(sol-gel)制备不同Ag掺杂量的Ag/SiO2复合薄膜,通过紫外辐射技术对薄膜进行了还原处理,采用XRD、SEM、IR、UV-Vis、Raman和荧光光谱(PL)等技术对薄膜样品结构进行了表征和光学性能测试。XRD结果表明,复合薄膜样品中的Ag纳米粒子呈面心立方相,利用谢乐公式计算出金属银的平均晶粒尺寸约为10.2nm;SEM结果显示,所得Ag/SiO2复合薄膜均匀性良好,薄膜中绝大部分纳米颗粒尺寸较小,薄膜约厚1μm;UV-Vis结果表明,随着nAg/nSi的增加,Ag纳米粒子在420nm附近的表面等离子共振吸收峰逐渐增强,并伴有一定的红移;PL谱表明,由于Ag纳米粒子的表面等离子共振,薄膜样品在442nm处发出强光,并且随着Ag浓度增大,发光强度略有降低,出现蓝移;从Raman光谱可以看出由于Ag纳米颗粒表面局域电磁场增强造成的表面增强的拉曼散射(SER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g/sio2 复合薄膜 紫外辐射 光学性能
下载PDF
吸附法原位制备Ag/SiO_2纳米复合材料 被引量:10
16
作者 毛从文 蒋新 《复合材料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88-94,共7页
以纳米SiO2为载体,以其富集水的表面吸附层作为纳米反应器制备了Ag纳米粒子,研究了水浓度对吸附和反应的影响。体系中NaOH加入量一定的条件下,硅胶表面NaOH的平衡吸附量随着水浓度(0、0.05%、0.10%、0.25%、0.50%、1.00%)的增加而增加,... 以纳米SiO2为载体,以其富集水的表面吸附层作为纳米反应器制备了Ag纳米粒子,研究了水浓度对吸附和反应的影响。体系中NaOH加入量一定的条件下,硅胶表面NaOH的平衡吸附量随着水浓度(0、0.05%、0.10%、0.25%、0.50%、1.00%)的增加而增加,且存在两个突变区域(由0增至0.05%和由0.25%增至0.50%)。通过XRD、TEM分析发现生成的银粒子(或氧化银)团聚现象随水浓度的增加而逐渐减弱,在硅胶表面分布越来越均匀,晶粒粒径也逐渐减小。当水浓度约为0.50%时,生成的Ag或Ag2O粒子粒径多数在5 nm以下,且均匀分布在SiO2表面。根据Ag+的还原机理和吸附过程基本原理,认为吸附水层的形成导致生成Ag粒子的反应场所由硅胶表面转移到吸附水层中,造成了Ag粒子形貌的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吸附层 Ag/sio2 过程机理 反应控制
下载PDF
Ag/SiO_2复合纳米粒子的超声化学合成 被引量:2
17
作者 朱文晶 张胜义 +2 位作者 庄永龙 金葆康 田玉鹏 《安徽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65-68,94,共5页
本文中首先利用正硅酸乙酯(TEOS)的碱性水解制备了均匀分散的S iO2微球(粒径约70 nm),然后采用超声辐射与红外辐射结合的方法在其表面包覆了一层分布均匀的Ag纳米粒子(粒径约8 nm).研究了实验条件对产物的影响,并通过透射电镜(TEM)、X... 本文中首先利用正硅酸乙酯(TEOS)的碱性水解制备了均匀分散的S iO2微球(粒径约70 nm),然后采用超声辐射与红外辐射结合的方法在其表面包覆了一层分布均匀的Ag纳米粒子(粒径约8 nm).研究了实验条件对产物的影响,并通过透射电镜(TEM)、X射线衍射(XRD)、紫外可见吸收光谱(UV-vis)、差示扫描量热法(DSC)和红外吸收光谱(FT-IR)对产物的形貌及性质进行了表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g/sio2复合纳米粒子 超声 合成 表征
下载PDF
银-纳米SiO_2脉冲复合电镀工艺条件的优化与性能研究 被引量:7
18
作者 苏永堂 成旦红 +2 位作者 张庆 王建泳 郭长春 《电镀与涂饰》 CAS CSCD 2005年第10期5-7,共3页
采用正交试验,以镀层显微硬度为评价标准,得到银-纳米SiO2脉冲复合电镀的最佳工艺条件为:6mg/L的阳离子表面活性剂,100mg/L的非离子表面活性剂,15g/L的纳米SiO2,脉宽0.5ms,占空比40%,脉冲平均电流密度0.8-1.1A/dm2。正交试验结果表明,纳... 采用正交试验,以镀层显微硬度为评价标准,得到银-纳米SiO2脉冲复合电镀的最佳工艺条件为:6mg/L的阳离子表面活性剂,100mg/L的非离子表面活性剂,15g/L的纳米SiO2,脉宽0.5ms,占空比40%,脉冲平均电流密度0.8-1.1A/dm2。正交试验结果表明,纳米SiO2含量对镀层的影响较大。该镀液分散能力(采用远近阴极法测定)为61%,覆盖能力近似为100%,镀层硬度为246.5HV,钎焊性较好。经研究发现,空气搅拌较机械搅拌更有利于纳米微粒在镀层中的分散。XRD测试得出,复合镀层在(111)面上的择优取向得到显著加强,进一步证实该镀层结晶致密,耐蚀性较纯银镀层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脉冲电镀 银-纳米sio2复合镀层 正交试验 硬度 分散能力 覆盖能力 钎焊性
下载PDF
纳米Ag-SiO_2导尿管在家兔导尿管相关性尿路感染中抗菌性的研究 被引量:7
19
作者 郭云童 刘春 张利 《山西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10年第7期609-612,共4页
目的探讨纳米载银二氧化硅(纳米Ag-SiO2)导尿管的抗菌性,为临床防治导尿管相关性尿路感染(CAUTIs)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将40只健康雄性家兔依据导尿管留置时间随机分为4组,每组再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比较家兔留置纳米载银二氧化硅导... 目的探讨纳米载银二氧化硅(纳米Ag-SiO2)导尿管的抗菌性,为临床防治导尿管相关性尿路感染(CAUTIs)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将40只健康雄性家兔依据导尿管留置时间随机分为4组,每组再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比较家兔留置纳米载银二氧化硅导尿管(实验组)和普通医用导尿管(对照组)后,不同时间组(1周、2周、3周、4周)IL-10和TNF-α在尿道黏膜的表达情况。结果实验组和对照组不同时间点间IL-10、TNF-α表达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同一时间点,实验组IL-10的表达高于对照组,TNF-α的表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和对照组IL-10、TNF-α的表达存在交互作用(P<0.05),实验组IL-10表达的下降趋势和TNF-α表达的上升趋势均明显小于对照组;实验组第4周TNF-α的表达与对照组第1周比较,实验组第4周IL-10的表达与对照组第2周比较,尚不能认为二者之间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纳米Ag-SiO2导尿管具有抗菌性;应用纳米Ag-SiO2导尿管可显著减少导尿管相关性尿路感染的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 载银二氧化硅 导尿管 尿路感染 抗菌性 家兔
下载PDF
物质的相间分配对吸附相技术制备Ag/SiO_2反应过程的影响 被引量:5
20
作者 毛从文 蒋新 《高校化学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328-333,共6页
选择两个实验体系,分别研究了抗坏血酸和NaOH两种吸附质在SiO2表面富含水的吸附层与乙醇体相中的分配对在SiO2表面原位制备Ag的影响。结果表明,吸附质在SiO2表面吸附层和乙醇体相中的分配决定了Ag粒子的生成场所和形貌:抗坏血酸主要分... 选择两个实验体系,分别研究了抗坏血酸和NaOH两种吸附质在SiO2表面富含水的吸附层与乙醇体相中的分配对在SiO2表面原位制备Ag的影响。结果表明,吸附质在SiO2表面吸附层和乙醇体相中的分配决定了Ag粒子的生成场所和形貌:抗坏血酸主要分配在乙醇体相中,导致Ag粒子的生成反应主要发生在乙醇体相中,生成的Ag粒子粒径较大;NaOH主要分配在吸附层中,导致Ag粒子的生成反应主要发生在吸附层中,生成的Ag粒子粒径较小。在不同NaOH浓度的实验中,随着NaOH浓度由0.0170g·L-1增至0.404g·L-1,吸附层和乙醇体相中的NaOH浓度分配比先增加后减小,导致反应的主要场所先由乙醇体相转移到吸附层,再由吸附层转移到乙醇体相,造成Ag晶粒粒径先减少后增加。当NaOH浓度为0.135g·L-1时,Ag粒子粒径达到最小(约5nm),且均匀分散在SiO2表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相间分配 Ag/sio2 反应场所 吸附层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