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共辐照接枝合成胺基型吸附剂对放射性废液中离子态和胶体态^(110)Ag^(m)的去除
1
作者 詹杰 苏兴东 +7 位作者 李家文 李雪菲 蒋丹枫 何烨 刘峰 潘晓晗 薛怡 俎建华 《原子能科学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017-1023,共7页
在核电厂正常运行所产生的放射性废液中,放射性核素^(110)Ag^(m)的形态复杂,除盐床无法将其彻底去除,研究其高效去除技术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提出了以胺基型新材料PP-g-GMA@EDA为吸附剂的吸附分离方法实现对离子态(Ag(Ⅰ))和胶体态银(A... 在核电厂正常运行所产生的放射性废液中,放射性核素^(110)Ag^(m)的形态复杂,除盐床无法将其彻底去除,研究其高效去除技术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提出了以胺基型新材料PP-g-GMA@EDA为吸附剂的吸附分离方法实现对离子态(Ag(Ⅰ))和胶体态银(Ag·Nps)的共去除。采用γ射线诱导的共辐照接枝法制备了PP-g-GMA@EDA,并通过批式实验分别研究了其对Ag·Nps和Ag(Ⅰ)的去除性能及吸附机理。结果显示,在不同pH的Ag·Nps溶液中,PP-g-GMA@EDA较核电厂常用的商业树脂IRN9766具有更好的去除效率,溶液pH作用下的吸附曲线呈典型的阴离子交换吸附特征。在最佳pH=4条件下,材料对Ag·Nps的吸附效率可达100%,最大吸附量为101.44 mg/g。对于Ag(Ⅰ)的吸附,PP-g-GMA@EDA呈螯合吸附特征,在420 min达到吸附平衡。批式实验证实了胺基型吸附剂PP-g-GMA@EDA在放射性废液中多形态^(110)Ag^(m)去污的适用性,为^(110)Ag^(m)从放射性废液中去除提供了一种高效、可持续和工业上可行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放射性废液 ^(110)ag^(m)去除 离子态 胶体态 PP-g-GMA@EDA
下载PDF
HCOO在Cu(110)、Ag(110)和Au(110)表面的吸附(英文) 被引量:1
2
作者 庞先勇 邢斌 +2 位作者 王贵昌 YOSHITADA Morikawa JUNJI Nakamura 《物理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7期1352-1356,共5页
采用密度泛函理论(DFT)以及广义梯度近似方法(GGA)计算了甲酸根(HCOO)在Cu(110)、Ag(110)和Au(110)表面的吸附.计算结果表明,短桥位是最稳定的吸附位置,计算的几何参数与以前的实验和计算结果吻合.吸附热顺序为Cu(110)(-116kJ·mol-... 采用密度泛函理论(DFT)以及广义梯度近似方法(GGA)计算了甲酸根(HCOO)在Cu(110)、Ag(110)和Au(110)表面的吸附.计算结果表明,短桥位是最稳定的吸附位置,计算的几何参数与以前的实验和计算结果吻合.吸附热顺序为Cu(110)(-116kJ·mol-1)>Ag(110)(-57kJ·mol-1)>Au(110)(-27kJ·mol-1),与实验上甲酸根的分解温度相一致.电子态密度分析表明,吸附热顺序可以用吸附分子与金属d-带之间的Pauli排斥来关联,即排斥作用越大,吸附越弱.另外还从计算的吸附热数据以及实验上HCOO的分解温度估算了反应CO2+1/2H2→HCOO的活化能,其大小顺序为Au(110)>Ag(110)>Cu(11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化学吸附 甲酸根 Cu(110) ag(110) Au(110) DFT-GGA-slab
下载PDF
NO2在Ag/Pt(110)双金属表面上的吸附和分解 被引量:2
3
作者 李金兵 姜志全 黄伟新 《物理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837-842,共6页
利用俄歇电子能谱(AES)和程序升温脱附谱(TDS)研究了NO2在Ag/Pt(110)双金属表面的吸附和分解.室温下NO2在Ag/Pt(110)双金属表面发生解离吸附,生成NO(ads)和O(ads)表面吸附物种.在升温过程中NO(ads)物种发生脱附或者进一步分解.500K时NO2... 利用俄歇电子能谱(AES)和程序升温脱附谱(TDS)研究了NO2在Ag/Pt(110)双金属表面的吸附和分解.室温下NO2在Ag/Pt(110)双金属表面发生解离吸附,生成NO(ads)和O(ads)表面吸附物种.在升温过程中NO(ads)物种发生脱附或者进一步分解.500K时NO2在Ag/Pt(110)双金属表面发生解离吸附生成O(ads)表面吸附物种.Pt向Ag传递电子,从而削弱Pt-O键的强度,降低O(ads)从Pt表面的并合脱附温度.发现能够形成具有稳定组成的Ag/Pt(110)合金结构,其表现出与Pt(110)-(1×2)相似的解离吸附NO2能力,但与O(ads)的结合明显弱于Pt(110)-(1×2).该AgPt(110)合金结构是可能的低温催化直接分解氮氧化物活性结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g Pt(110)双金属表面 二氧化氮 化学吸附 分解 助剂作用
下载PDF
基于等温松弛电流法和活化能法的110kV XLPE电缆老化状态评估 被引量:22
4
作者 刘刚 金尚儿 +3 位作者 梁子鹏 黄嘉盛 刘斯亮 吴亮 《高电压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8期2372-2381,共10页
为准确判断110 k V交联聚乙烯(XLPE)电缆的老化状况,引入了等温松弛电流(isothermal relaxation current,IRC)法和活化能(activation energy,AE)法,讨论了老化因子、活化能与电缆老化状态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老化后电缆老化因子比未... 为准确判断110 k V交联聚乙烯(XLPE)电缆的老化状况,引入了等温松弛电流(isothermal relaxation current,IRC)法和活化能(activation energy,AE)法,讨论了老化因子、活化能与电缆老化状态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老化后电缆老化因子比未老化电缆大0.348,活化能整体降低;运行25 a电缆的老化因子比运行14 a电缆的老化因子大0.327,活化能小15.05 k J/mol,剩余寿命小30.6 a;内部陷阱增多、加深和化学键的解裂是电缆老化的主要微观表现;不同厂家生产电缆的配料体系和生产工艺存在一定的差异,致使交联聚乙烯分子间的化学结构改变而改变电缆的活化能,但不影响电缆老化的评估方式。采用等温松弛电流法和活化能法从微观方面评估电缆老化状态具有准确性和有效性,评估结果与预期符合,从电气性能和化学性能为XLPE电缆老化状态评估提供了一种有效的方法,可指导电缆和电网的维修、规划工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10 KV XLPE电缆 老化评估 逐级耐压 等温松弛电流 老化因子 活化能 老化机理
下载PDF
基于等温松弛法的110kV高压电缆老化状况评估 被引量:35
5
作者 刘刚 张高言 周凡 《高电压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497-504,共8页
为合理评估110 kV交联聚乙烯(XLPE)电缆老化状况,引入了等温松弛电流法(IRC)。通过分析电缆老化机理,论证了老化因子与松弛电流、极化时间之间的关系。并对电缆样品进行等温松弛实验,通过计算样品老化因子诊断其老化状态,之后对样品电... 为合理评估110 kV交联聚乙烯(XLPE)电缆老化状况,引入了等温松弛电流法(IRC)。通过分析电缆老化机理,论证了老化因子与松弛电流、极化时间之间的关系。并对电缆样品进行等温松弛实验,通过计算样品老化因子诊断其老化状态,之后对样品电热老化,继续进行等温松弛实验,对比了样品老化前后老化因子差异。结果表明,经老化电缆老化因子值比未经老化电缆平均大0.35,电缆的材料老化是电缆寿命缩短的主要原因之一;带有接头电缆的老化因子值比没有带接头电缆的老化因子值平均大0.191,电缆接头的存在会影响电缆老化因子的值。采用等温松弛法能够准确区分经老化电缆和未老化电缆,评估结果与预期相符,并能定量给出电缆老化状态,指导电缆的维修或更换工作,所以等温松弛法为高压电缆老化状况的评估提供了一种比较有效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10 kV交联电缆 等温松弛法 老化状态 寿命评估 电热老化 老化因子
下载PDF
温度诱导5,15-二苯基卟啉在银(110)表面上的自组装行为 被引量:4
6
作者 向菲菲 李超 +5 位作者 王仲平 刘小青 吕燕 蒋丹凤 冷新丽 王立 《南昌大学学报(理科版)》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60-65,共6页
利用超高真空扫描隧道显微镜(UHV-STM),在不同温度下原位研究5,15-二苯基卟啉分子在银(110)金属表面上的自组装纳米结构。结果表明,在室温下银(110)金属表面参与调制5,15-二苯基卟啉分子的自组装结构,使得5,15-二苯基卟啉分子分别沿银[1... 利用超高真空扫描隧道显微镜(UHV-STM),在不同温度下原位研究5,15-二苯基卟啉分子在银(110)金属表面上的自组装纳米结构。结果表明,在室温下银(110)金属表面参与调制5,15-二苯基卟啉分子的自组装结构,使得5,15-二苯基卟啉分子分别沿银[112],[112]方向排布成自组装纳米结构。进一步的热处理可将在室温下游离5,15-二苯基卟啉分子转变为密堆自组装结构,并将少量5,15-二苯基卟啉分子转变为银二苯基卟啉分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扫描隧道显微镜 5 15-二苯基卟啉 银(110) 自组装结构
下载PDF
碘原子在银(110)面吸附的能带理论研究
7
作者 王云 孙强 +2 位作者 范康年 邓景发 刘洪霖 《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8期931-934,共4页
采用基于密度泛函理论的第一性模守恒赝势平面波分子动力学方法研究了碘原子在Ag(110)面的吸附性质.首先对银体相性质和Ag(110)面的驰豫进行了计算,验证了生成的赝势的可靠性;随后对碘原子在Ag(110)表面各吸附位的性质进行了研究,发现... 采用基于密度泛函理论的第一性模守恒赝势平面波分子动力学方法研究了碘原子在Ag(110)面的吸附性质.首先对银体相性质和Ag(110)面的驰豫进行了计算,验证了生成的赝势的可靠性;随后对碘原子在Ag(110)表面各吸附位的性质进行了研究,发现最稳定的吸附位是短桥位.另外;本文还考虑了碘原子吸附对Ag(11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碘原子 赝势 吸附 银(110)面 能带理论
下载PDF
压水堆一回路冷却剂中Ag核素来源及脱除方法研究综述
8
作者 狄杰 王晓欢 张胜寒 《山东化工》 CAS 2022年第17期218-220,共3页
压水堆一回路冷却剂中^(110 m)Ag的含量对核电机组的安全运行有极大的影响,本文对压水一回路^(110 m)Ag来源以及特性做出了一定的总结,通过高温电位E-pH图对^(110 m)Ag在压水堆一回路的存在形态进行了探讨,并对压水堆一回路中^(110 m)A... 压水堆一回路冷却剂中^(110 m)Ag的含量对核电机组的安全运行有极大的影响,本文对压水一回路^(110 m)Ag来源以及特性做出了一定的总结,通过高温电位E-pH图对^(110 m)Ag在压水堆一回路的存在形态进行了探讨,并对压水堆一回路中^(110 m)Ag的控制与脱除的方法进行总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压水堆 ^(110 m)ag 脱除 E-pH图 核素
下载PDF
110kV电压等级交联聚乙烯绝缘材料的老化特性
9
作者 徐然 项兴尧 +2 位作者 刘久儒 张明 江波 《电力系统装备》 2021年第10期47-48,共2页
随着电力事业的不断进步和发展,绝缘材料被广泛应用在电力电缆行业中,但是,由于绝缘材料内部以及外部缺陷问题,会造成材料提前失效的问题,基于此,要着重研究老化特性,从而更好地避免内外因素综合作用造成电缆系统应用失效。从电老化、... 随着电力事业的不断进步和发展,绝缘材料被广泛应用在电力电缆行业中,但是,由于绝缘材料内部以及外部缺陷问题,会造成材料提前失效的问题,基于此,要着重研究老化特性,从而更好地避免内外因素综合作用造成电缆系统应用失效。从电老化、热老化两个方面分析了110 kV电压等级交联聚乙烯绝缘材料老化的机理和具体特性行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10kV电压 聚乙烯绝缘材料 电老化 热老化
下载PDF
并五苯分子在Ag(110)表面成膜过程中的结构研究 被引量:8
10
作者 王业亮 时东霞 +4 位作者 季威 杜世萱 郭海明 刘虹雯 高鸿钧 《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3期877-882,共6页
采用低能电子衍射原位研究了并五苯分子 (C2 2 H1 4)在Ag(110 )单晶表面的生长 ,观察了在初期沉积过程及随后基底变温过程中分子层结构的形成和变化 .室温下并五苯分子在Ag(110 )基底表面具有高的迁移性 ,从开始无序的亚单层膜结构逐渐... 采用低能电子衍射原位研究了并五苯分子 (C2 2 H1 4)在Ag(110 )单晶表面的生长 ,观察了在初期沉积过程及随后基底变温过程中分子层结构的形成和变化 .室温下并五苯分子在Ag(110 )基底表面具有高的迁移性 ,从开始无序的亚单层膜结构逐渐形成有序的单层膜结构 .实验和理论分析表明 :并五苯分子平铺在Ag(110 )表面 ,形成了与基底构成有关的有序结构 ,存在沿基底晶向成镜面对称的两种畴界取向 ,在基底温度从室温升高到接近并五苯升华温度的过程中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并五苯 低能电子衍射图案 分子层结构 银表面成膜 薄膜生长 晶体结构
原文传递
多重散射团簇方法对吸附系统SO_2/Ag(110)的理论分析 被引量:2
11
作者 朱萍 唐景昌 何江平 《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8期1632-1638,共7页
利用多重散射团簇方法 (MSC)对吸附系统SO2 /Ag(110 )的S原子K边X射线吸收精细结构谱 (NEXAFS)作了理论分析 .研究表明 ,覆盖度为 0 5时 ,吸附的SO2 的S—O键长比气体状态时增长了 (0 0 14± 0 0 0 6 )nm ,OSO键角减小了 15°... 利用多重散射团簇方法 (MSC)对吸附系统SO2 /Ag(110 )的S原子K边X射线吸收精细结构谱 (NEXAFS)作了理论分析 .研究表明 ,覆盖度为 0 5时 ,吸附的SO2 的S—O键长比气体状态时增长了 (0 0 14± 0 0 0 6 )nm ,OSO键角减小了 15°± 5°;SO2 分子的S原子处于芯位 ,但两个O原子处于不对称的位置 ;分子平面与 (110 )的夹角约为5 2° ,同时分子平面相对衬底表面法线有一小角度的倾斜 .MSC计算证实了该吸附系统存在一介于π 与σ 态中间的共振结构 ,这是由SO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吸附系统 多重散射团簇方法 二氧化硫 NEXAFS
原文传递
双轴织构金属基带上沉积YBCO高温超导膜的研究
12
作者 周美玲 刘丹敏 +1 位作者 翟乐恒 王雪 《北京工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2000年第3期113-115,共3页
制备了立方织构和{110}双轴织构的银基带,通过准分子激光方法在所制备的双轴织构的银基带上直接沉积了YBCO超导薄膜,其中在{110}双轴织构的银基带上沉积的超导满膜的临界电流密度Jc值达到2×105~5×1... 制备了立方织构和{110}双轴织构的银基带,通过准分子激光方法在所制备的双轴织构的银基带上直接沉积了YBCO超导薄膜,其中在{110}双轴织构的银基带上沉积的超导满膜的临界电流密度Jc值达到2×105~5×105A/ cm2(77K, 0T).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银基带 立方织构 双轴织构 YBCO薄膜 临界电流密度 高温超导薄膜 沉积
下载PDF
双轴织构银基带及YBCO薄膜的研究
13
作者 王立军 刘丹敏 《北京工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2000年第z1期99-101,共3页
研究了{110}<100>双轴织构银基带的制备工艺,通过冷轧及再结晶退火得到了较强的{110}<100>织构的银基带.并且进行了银基带的合金强化研究,在纯银中掺入一定比例(l%,3%,5%)的铜以提高其机械强度,分析了银铜合金的织构状态.在... 研究了{110}<100>双轴织构银基带的制备工艺,通过冷轧及再结晶退火得到了较强的{110}<100>织构的银基带.并且进行了银基带的合金强化研究,在纯银中掺入一定比例(l%,3%,5%)的铜以提高其机械强度,分析了银铜合金的织构状态.在{100}<100>,{110}<211>,{012}<100>3种织构的银基带上用准分子激光(PLD)方法沉积YBCO高温超导薄膜,并证实了{110}织构的银基带适合YBCO薄膜的外延生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温涂层超导膜 ag基带 {110}<100>织构 ODF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