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琼脂糖和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技术检测小麦基因组DNA RAPD扩增产物的方法学比较 被引量:13
1
作者 赵培 王振英 彭永康 《中国生物工程杂志》 CAS CSCD 2003年第8期96-100,共5页
通过 2 0 % (w v)的琼脂糖凝胶和 5 % (w v)的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对小麦白粉病抗、感特性品种基因组DNA的RAPD检测结果表明 :5 %聚丙烯酰胺凝胶对线性DNA分子 ( 0 1~ 2 0kb)和长度相差 1 0 0bp以下的DNA分子的分离较 2 0 %的琼脂... 通过 2 0 % (w v)的琼脂糖凝胶和 5 % (w v)的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对小麦白粉病抗、感特性品种基因组DNA的RAPD检测结果表明 :5 %聚丙烯酰胺凝胶对线性DNA分子 ( 0 1~ 2 0kb)和长度相差 1 0 0bp以下的DNA分子的分离较 2 0 %的琼脂糖凝胶电泳效果好。因此 ,我们研究出了一项利用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检测小麦白粉病抗、感特性的新技术 ,在工作中建立了一种适合于检测小麦基因组DNA结构差异的电泳方法。该方法主要包括 :( 1 )丙烯酰胺和亚甲基双丙烯酰胺的新配比 ;( 2 )分离DNA片段的最佳凝胶浓度 ;( 3)电泳条件 ;( 4 )脱色、漂洗、银染、显色过程。实验发现 ,该技术对于小麦白粉病抗、感特性检测中的小片段和长度相差 1 0 0bp以下的线性DNAPCR扩增结果的分辨效果较好。应用该技术在抗感品种间已经发现了DNA水平上的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琼脂糖 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 小麦 基因组
下载PDF
两种检测扁桃基因组RAPD扩增产物方法的比较分析 被引量:2
2
作者 乔霞 高疆生 +1 位作者 吴婷 胡学林 《新疆农业科学》 CAS CSCD 2008年第5期839-842,共4页
通过2%(w/v)的琼脂糖凝胶和8%(w/v)的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对扁桃品种基因组DNA的RAPD检测。结果表明:8%(w/v)聚丙烯酰胺凝胶优于2%(w/v)琼脂糖凝胶,主要表现在,8%聚丙烯酰胺凝胶对长度相差100bp以下的DNA分子的分离... 通过2%(w/v)的琼脂糖凝胶和8%(w/v)的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对扁桃品种基因组DNA的RAPD检测。结果表明:8%(w/v)聚丙烯酰胺凝胶优于2%(w/v)琼脂糖凝胶,主要表现在,8%聚丙烯酰胺凝胶对长度相差100bp以下的DNA分子的分离较2%的琼脂糖凝胶电泳效果好;且8%聚丙烯酰胺凝胶的分辨范围广,在线性DNA分子(0.1—2.0kb)范围内也能得到很好的分离效果;用8%的聚丙烯酰胺凝胶分离扁桃品种基因组DNA的RAPD扩增结果,表现出在扁桃品种间DNA水平上差异大,运用此方法提高了扁桃品种的鉴别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扁桃 琼脂糖凝胶电泳 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PAGE)
下载PDF
微生物强化对椒坯发酵群落多样性及性质的影响 被引量:2
3
作者 梁如 黄钧 +5 位作者 张立强 崔瑞迎 吴重德 廖昌明 李红 周荣清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13-20,共8页
描述了应用磷脂脂肪酸(phosphoric acid fatty acids,PLFAs)及聚合酶链式反应-变性梯度凝胶电泳(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denaturing gradient gel electrophoresis,PCR-DGGE)技术研究微生物强化发酵椒坯群落多样性变化的规律。研究... 描述了应用磷脂脂肪酸(phosphoric acid fatty acids,PLFAs)及聚合酶链式反应-变性梯度凝胶电泳(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denaturing gradient gel electrophoresis,PCR-DGGE)技术研究微生物强化发酵椒坯群落多样性变化的规律。研究表明,高盐发酵使椒坯的细菌生物量显著降低;对于强化的样品,因所使用的菌株及强化方式不同,其群落多样性及优势菌差异显著,假丝酵母菌Candida versatilis强化提高了椒坯总生物量,鲁氏酵母Zygosaacharomyce rouxii则相反;共培养强化提高了椒坯以Tetragenoccus和Zygosaacharomyces为主的优势菌的生物量,同时发现嗜盐四链球菌Tetragenoccus halophilus对Vagococcus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理化研究表明,不同强化方式使样品的总酸(TA)、还原糖(RS)和氨基态氮(FN)等参数略有差异。不同强化方式对挥发性组分贡献不同,其中,共培养强化使椒坯挥发性组分总含量提高了28.46%。该研究揭示了强化发酵对椒坯微生物群落和品质的影响规律,对微生物强化技术在传统发酵的应用有一定的指导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生物群落 共培强化 挥发性组分 磷脂肪酸(phosphoric acid FATTY acids PLFAs) 聚合酶链式反应-变性梯度凝胶电泳(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denaturing gradient gel electrophoresis PCR-DGGE)
下载PDF
煮制时间对鹅肉蛋白结构的影响 被引量:13
4
作者 陈春梅 周惠健 +5 位作者 沈银涵 陆辰燕 刘瑞 于海 席军 林广桃 《食品工业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6-11,共6页
为了探究煮制对鹅肉蛋白的影响,本文通过测定不同煮制时间(0、30、60、90、120 min)下鹅肉的蒸煮损失率、剪切力、蛋白电泳、肌原纤维小片化指数(myofibril fragmentation index,MFI)、游离氨基酸(free amino acid,FAA)构成及微观结构... 为了探究煮制对鹅肉蛋白的影响,本文通过测定不同煮制时间(0、30、60、90、120 min)下鹅肉的蒸煮损失率、剪切力、蛋白电泳、肌原纤维小片化指数(myofibril fragmentation index,MFI)、游离氨基酸(free amino acid,FAA)构成及微观结构研究了煮制时间对鹅肉蛋白结构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蒸煮损失率随着煮制时间的延长而升高,由0 min处的27.5%升高到120 min处的39.0%;剪切力值则是随着煮制时间的延长而呈现先上升再下降的趋势,且在90 min时出现最低值;十二烷基硫酸钠-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sodium dodecyl sulfate-polyacrylamide gel electrophoresis,SDS-PAGE)图谱显示,随着煮制时间的延长35~55 kDa处的条带逐渐变浅变细,10~15 kDa处条带随煮制时间延长颜色变深;MFI值随着煮制时间的延长显著增加(P<0.05),煮制120 min时的MFI值约为处理0 min时的2倍;共检出三种呈味氨基酸,从总量看,苦味氨基酸的含量最多,甜味氨基酸含量次之,鲜味氨基酸含量最少。煮制过程中,这三类氨基酸总含量总体表现为随煮制时间的延长而增加的趋势(甜味氨基酸的总含量约增加了2.5倍,苦味氨基酸的总含量约增加了3.1倍,鲜味氨基酸的总含量约增加了3.4倍),而甲硫氨酸和半胱氨酸这两者的含量随煮制时间的延长而减少;扫描电镜(scanning electron microscope,SEM)图中发现肌纤维之间的空隙表现出先变大后减小到粘成一块。同时,肌纤维和肌束膜结构的完整程度随着煮制时间的延长逐步破坏,最终导致部分肌纤维束发生崩塌使它们相互黏成一块。因此,鹅肉在蒸煮过程中,其蛋白组成和含量、MFI值、游离氨基酸组成及微观结构会因时间变化而发生改变,从而影响了鹅肉蛋白结构的变化。研究表明,90 min为鹅肉的最佳煮制时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煮制时间 十二烷基硫酸钠-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sodium dodecyl sulfate-polyacrylamide gel electrophoresis SDS-PAGE) 肌原纤维小片化指数(myofibril fragmentation index MFI) 游离氨基酸 微观结构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