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52篇文章
< 1 2 1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Research on double differential pressure dynamic flowmeter 被引量:1
1
作者 Liu Tao Zuo Zhibing Yin Zhigang 《High Technology Letters》 EI CAS 2019年第4期378-385,共8页
When testing an electrohydraulic proportional valve,it is necessary to test the high frequency dynamic flow with bias.Because of the limitation of the piston stroke,a no-load hydraulic cylinder is only suitable for a ... When testing an electrohydraulic proportional valve,it is necessary to test the high frequency dynamic flow with bias.Because of the limitation of the piston stroke,a no-load hydraulic cylinder is only suitable for a reciprocating symmetrical dynamic flow test.Since the traditional differential pressure flowmeter is affected by viscosity and inertia of the fluid,it is only suitable for measuring steady flow.Therefore,a new type of double pressure differential dynamic flowmeter is designed to improve the traditional differential pressure flowmeter.The influence of fluid viscosity and inertia in the flow process are negated by subtracting the differential pressure in section expansion from the differential pressure in section contraction.The double differential pressure flowmeter is modeled and a flow meter prototype is designed.Then,the flow coefficients are identified and corrected by a practical test.Finally,the dynamic performance and steady-state precision of the flowmeter are verified by comparing with the test results of the no-load hydraulic cylinder.The double differential pressure dynamic flowmeter is proven to measure dynamic flow accurately,especially at higher dynamic frequencie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ynamic flowmeter double differential pressure contrast experiment coefficient correction
下载PDF
Contrast enhancement methods in sodium MR imaging: a new emerging technique
2
作者 Rakesh Sharma Avdhesh Sharma +1 位作者 Soonjo Kwon Ross Booth 《Journal of Biomedical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2009年第6期445-457,共13页
Background: In the last decade, sodium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 was investigated for its potential as a functional cardiac imaging tool for ischemia. Later interest was developed in contrast enhancement for intrace... Background: In the last decade, sodium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 was investigated for its potential as a functional cardiac imaging tool for ischemia. Later interest was developed in contrast enhancement for intracellular sodium. Little success was reported to suppress extracellular sodium resulting in the intracellular sodium MRI image acquisition using quantum filters or sodium transition states as contrast properties. Now its clinical application is ex-panding as a new challenge in brain and other cancer tumors. Contrast enhancement: We highlight the physical principles of sodium MRI in three different pulse sequences using filters (single quantum, multiple quantum, and triple quantum) meant for sodium contrast enhancement. The optimization of scan parameters, i.e. times of echo delay (TE), inversion recovery (TI) periods, and utility of Dysprosium (DyPPP) shift contrast agents, enhances contrast in sodium MRI images. Inversion recovery pulse sequence without any shift reagent measures the intracellular sodium concentration to evaluate ischemia, apoptosis and membrane integrity. Membrane integrity loss, apoptosis and malignancy are results of growth factor loss and poor epithelial capability related with MRI visible intracellular sodium concentration. Applications and limitations: The sodium MR imaging technical advances reduced scan time to distinguish intracellular and extracellular sodium signals in malignant tumors by use of quantum filter techniques to generate 3D sodium images without shift regents. We observed the association of malignancy with increased TSC, and reduced apoptosis and epithelial growth factor in breast cancer cells. The validity is still in question. Conclusion: Different modified sodium MRI pulse sequences are research tools of sodium contrast enhancement in brain, cardiac and tumor imaging. The optimized MRI scan pa-rameters in quantum filter techniques generate contrast in intracellular sodium MR images without using invasive contrast shift agents. Still, validity and clinical utility are i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ODIUM MRI double QUANTUM INVERSION Recovery contrast Enhancement Cancer
下载PDF
常见影像学检查方法对早期胃癌诊断效果分析 被引量:1
3
作者 宋玥锦 马立琼 +1 位作者 吴光猛 王春生 《影像技术》 CAS 2024年第1期68-73,共6页
目的:本文就五种常见影像学检查方法对早期胃癌的诊断效果进行分析概述。方法:检索中国知网(CNKI)、中华医学期刊全文数据库、万方资源数据库、PubMed及Medline数据库中口服超声造影检查法、X线气钡双重对比造影、电子计算机断层扫描、... 目的:本文就五种常见影像学检查方法对早期胃癌的诊断效果进行分析概述。方法:检索中国知网(CNKI)、中华医学期刊全文数据库、万方资源数据库、PubMed及Medline数据库中口服超声造影检查法、X线气钡双重对比造影、电子计算机断层扫描、正电子发射断层成像及磁共振成像在早期胃癌诊断中的应用和最新进展。结果:口服超声造影检查法因可帮助检出胃癌高风险人群,而被较多用于早期胃癌的初筛;X线气钡双重对比造影被选择性地应用于早期胃癌的筛查和定位中;电子计算机断层扫描常被用于早期胃癌的术前分期;正电子发射断层成像被较多应用于早期胃癌复发和预后情况预测;磁共振成像可对早期胃癌的定位及放化疗和靶向治疗后的效果评估起到作用,但常不用作对早期胃癌的分期。结论:口服超声造影检查法、X线气钡双重对比造影、电子计算机断层扫描、正电子发射断层成像及磁共振成像均能对早期胃癌的筛查、诊断、分期及预后预测等起到积极作用,从而对临床诊断早期胃癌提供有效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口服超声造影检查法 X线气钡双重对比造影 电子计算机断层扫描 正电子发射断层成像 磁共振成像 早期胃癌
下载PDF
对比增强的关联记忆网络用于医学图像报告生成
4
作者 王志强 曾宪华 《重庆邮电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503-512,共10页
在现有的医学影像诊断报告自动生成模型中,仅利用输入图像的视觉特征来提取相应的语义特征,并且生成词之间关联较弱和缺乏上下文信息等问题。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提出一种对比增强的关联记忆网络模型,通过对比学习提高模型区分不同图像的... 在现有的医学影像诊断报告自动生成模型中,仅利用输入图像的视觉特征来提取相应的语义特征,并且生成词之间关联较弱和缺乏上下文信息等问题。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提出一种对比增强的关联记忆网络模型,通过对比学习提高模型区分不同图像的能力,设计了注意力增强关联记忆模块根据上一时间步生成的单词来持续更新,以加强生成医学图像报告中生成词之间的关联性,使得本模型可以为医学图像生成更准确的病理信息描述。在公开IU X-Ray数据集和私有胎儿心脏超声数据集上的实验结果表明,提出的模型在Cider评估指标方面明显优于以前的一些模型(与经典的AOANet模型相比较,在IU X-Ray上Cider指标提升了51.9%,在胎儿心脏超声数据集上Cider指标提升了3.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学图像报告生成 关联记忆网络 双层LSTM 上下文信息 对比学习
下载PDF
渐开线磁极组研磨双面的相对角度试验
5
作者 刘杰 焦安源 +2 位作者 薄啟帆 丁云龙 陈燕 《金刚石与磨料磨具工程》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685-694,共10页
为解决钛合金TC4表面的凸起、划痕和微裂纹等缺陷问题,提出一种对立磁极组产生相对角度的双面磁粒研磨方式,从而提高其研磨效率。在双面旋转研磨试验的基础上,对磁性磨粒进行受力分析,通过渐开线排布磁石的设计,对比该磁极下磁感应强度... 为解决钛合金TC4表面的凸起、划痕和微裂纹等缺陷问题,提出一种对立磁极组产生相对角度的双面磁粒研磨方式,从而提高其研磨效率。在双面旋转研磨试验的基础上,对磁性磨粒进行受力分析,通过渐开线排布磁石的设计,对比该磁极下磁感应强度的变化,进而分析对立磁极组产生相对角度的磁场梯度对表面质量的影响规律,最后进行表面粗糙度变化检测,以及对研磨前后的工件表面微观形貌检测。结果表明:采用渐开线排布磁石,覆盖面积相对较大并且磁场分布均匀;相对角度10°双面研磨时,磁场梯度变化较大,有利于磁性磨粒的及时翻滚。工件正面的表面粗糙度R_(a)由初始的0.458μm降至0.116μm,表面高度差由原始的43.3μm降至7.8μm;工件反面的表面粗糙度R_(a)由初始的0.434μm降至0.111μm,表面高度差由原始的44.2μm降至8.4μm。通过渐开线排布磁石产生相对角度的研磨加工,工件表面的凸起、划痕、沟壑和微裂纹等缺陷得到明显改善,工件双面同时研磨,提高了研磨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面磁粒研磨 磁极设计 相对角度 梯度对比 表面质量
下载PDF
双低剂量肺动脉血管造影(CTPA)成像技术在诊断肺动脉栓塞的可行性研究 被引量:2
6
作者 汪劭川 曾一红 +2 位作者 孙政文 许馨予 成启华 《中国CT和MRI杂志》 2024年第1期68-70,共3页
目的探讨64排螺旋CT在低碘对比剂剂量和低辐射剂量下施行肺动脉血管造影(CTPA)成像技术在诊断肺动脉栓塞的可行性。方法选取本院2021-2023年度疑似患有肺动脉栓塞的受检者60例。所有受检者均接受CTPA检查,将受检者分为常规剂量组管电压1... 目的探讨64排螺旋CT在低碘对比剂剂量和低辐射剂量下施行肺动脉血管造影(CTPA)成像技术在诊断肺动脉栓塞的可行性。方法选取本院2021-2023年度疑似患有肺动脉栓塞的受检者60例。所有受检者均接受CTPA检查,将受检者分为常规剂量组管电压120KV,碘对比剂剂量30~40ml(30例)和低剂量组管电压100KV,碘对比剂剂量15mL(30例)均使用非离子型水溶性碘对比剂碘美普尔(400gl/100mL)。两组受检者均憋气扫描完成,比较两组受检者的CT值、背景噪声、信噪比(signal to noise ratio,SNR)、容积CT剂量指数(computed tomography dose index,CTDIvoI)、剂量长度乘积(dose length product,DLP)。结果低剂量组与常规剂量组的CT值、背景噪声、SNR、DLP、CTDIvoI相比有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低剂量组与常规剂量组的图像质量相比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低剂量组与常规剂量组相比,其动脉栓塞检出率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肺动脉血管造影(CTPA)成像上选用双低剂量,能够减少受检者发生碘对比剂肾病(contrast induced nephronpathy,CIN)并降低所承受到的辐射剂量,且双低剂量CTPA成像对肺动脉栓塞检查可行性高值得临床应用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动脉栓塞 肺动脉血管造影CTPA 双低剂量 碘对比剂 计算机体层摄影技术
下载PDF
超声双重造影参数、预后营养指数对胃癌伴腹膜转移患者预后的预测价值分析
7
作者 马冬玲 张梦娇 +3 位作者 孙学芹 巧丽潘·玉奴斯 沈建强 刘小莉 《中国医刊》 CAS 2024年第4期417-423,共7页
目的探讨超声双重造影(DCEUS)参数、预后营养指数(PNI)对胃癌伴腹膜转移患者预后的预测价值。方法选取2021年1月至2022年1月新疆克孜勒苏柯尔克孜自治州人民医院收治的90例胃癌伴腹膜转移患者作为观察组,另选取同期新疆克孜勒苏柯尔克... 目的探讨超声双重造影(DCEUS)参数、预后营养指数(PNI)对胃癌伴腹膜转移患者预后的预测价值。方法选取2021年1月至2022年1月新疆克孜勒苏柯尔克孜自治州人民医院收治的90例胃癌伴腹膜转移患者作为观察组,另选取同期新疆克孜勒苏柯尔克孜自治州人民医院收治的90例未伴腹膜转移的胃癌患者作为对照组,比较分析两组DCEUS参数,包括基础强度(BI)、峰值强度(PI)、开始增强时间(RT)、到达峰值时间(TTP)、增强强度(EI)及PNI。同时分析胃癌伴腹膜转移患者的生存状况,DCEUS参数、PNI与胃癌伴腹膜转移患者临床病理因素的关系及对这类患者预后的预测价值。结果观察组DCEUS参数BI、PI、EI高于对照组,RT、TTP及PNI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胃癌伴腹膜转移患者DCEUS参数BI、PI、EI、RT、TTP与肿瘤T分期、腹膜转移分级、有无腹水、血清癌胚抗原、糖类抗原19-9水平及姑息性胃切除联合术后化疗评分有关(P<0.05),PNI与腹膜转移分级、血红蛋白、血小板与淋巴细胞比值、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白蛋白及姑息性胃切除联合术后化疗评分有关(P<0.05)。观察组90例患者中位生存时间为11.7个月,1年生存率仅47.78%;Kaplan-Meier曲线分析显示,BI、PI、EI高水平患者1年生存率低于低水平患者,RT、TTP及PNI高水平患者1年生存率高于低水平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Cox回归分析结果显示,肿瘤T分期、腹膜转移分级、姑息性胃切除联合术后化疗评分、BI、PI、EI为胃癌伴腹膜转移患者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白蛋白、RT、TTP及PNI为独立保护因素(P<0.05)。受试者操作特征曲线分析显示,BI、PI、EI、RT、TTP及PNI联合预测胃癌伴腹膜转移患者预后的曲线下面积为0.909,明显大于各指标单独预测(P<0.05)。结论DCEUS参数BI、PI、EI、RT、TTP及PNI与胃癌伴腹膜转移病情进展有一定关系,联合预测胃癌伴腹膜转移患者预后的价值较为可靠,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癌 腹膜转移 超声双重造影 预后营养指数 生存状况 预测价值
下载PDF
杨氏双缝干涉实验中引入偏振片的教学思考及分析
8
作者 李智强 高云 +3 位作者 王伟宇 李磊 闫明宝 范琦 《物理与工程》 2024年第1期148-152,共5页
将偏振片引入杨氏双缝干涉实验,并讨论不同组合时干涉条纹的规律,是一道很有意义的习题,然而,常见的解答——“无固定相位差”,对问题的本质认识不够深入。本文运用马吕斯定律和波的叠加原理,计算了叠加后的衬比度。定量计算表明,在杨... 将偏振片引入杨氏双缝干涉实验,并讨论不同组合时干涉条纹的规律,是一道很有意义的习题,然而,常见的解答——“无固定相位差”,对问题的本质认识不够深入。本文运用马吕斯定律和波的叠加原理,计算了叠加后的衬比度。定量计算表明,在杨氏双缝干涉实验中,引入三个偏振片时,没有干涉条纹的物理实质是存在投影相位差,并且指出,在这一问题中,投影相位差是干涉条纹存在与否的决定性因素。文章物理图像直观,适合在课堂教学中运用,清晰地展示投影相位差的作用,也有助于学生对光源发光机理、干涉、偏振的概念以及偏振光干涉的深入理解与运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杨氏双缝干涉实验 偏振片 马吕斯定律 叠加原理 衬比度 投影相位差
下载PDF
超声双重造影对胃间质瘤危险度分级诊断价值的Meta分析
9
作者 刘建军 邓嘉诚 杨帆 《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 2024年第10期951-957,共7页
目的 通过Meta分析评估超声双重造影(Double contrast-enhanced ultrasonography, DCEUS)特征对胃间质瘤(Gastric stromal tumors, GSTs)危险度分级的准确性。方法 在PubMed、Cochrane、Web of Science、Embase、 OVID-Medline、中国知... 目的 通过Meta分析评估超声双重造影(Double contrast-enhanced ultrasonography, DCEUS)特征对胃间质瘤(Gastric stromal tumors, GSTs)危险度分级的准确性。方法 在PubMed、Cochrane、Web of Science、Embase、 OVID-Medline、中国知网、万方、维普电子数据库中对符合纳入标准的相关研究进行了系统检索,并采用Revman 5.4及STATA 18.0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 纳入的文献中纳入的研究质量均良好,4项研究(n=168)的Meta分析结果显示,敏感度为0.91(95%CI 0.69~0.98),特异度为0.84(95%CI 0.74~0.91),阳性似然比5.83(95%CI 3.51~9.67),阴性似然比0.11(95%CI 0.03~0.40),以及诊断比值比(DOR)52.91(95%CI 12.99~215.47),绘制合并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SROC),计算曲线下面积(AUC)为0.90(95%CI 0.87~0.92)。结论 DCEUS对胃间质瘤的诊断具有较高的敏感度和特异度,能够有效鉴别低危型和高危型胃间质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双重造影 胃间质瘤 危险度分级 META分析
下载PDF
双重超声造影联合增强CT对胃癌患者术前TNM分期的诊断价值
10
作者 周婧 王路瑶 +2 位作者 姜静 李秀桥 曹雅晴 《当代医学》 2024年第13期135-138,共4页
目的探讨双重超声造影(DCEUS)联合增强CT在胃癌患者术前TNM分期诊断中的价值。方法选取2020年5月至2022年7月湘潭市中心医院收治的82例胃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接受DCEUS与增强CT检查,以术后病理结果为金标准,分析DCEUS、增强C... 目的探讨双重超声造影(DCEUS)联合增强CT在胃癌患者术前TNM分期诊断中的价值。方法选取2020年5月至2022年7月湘潭市中心医院收治的82例胃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接受DCEUS与增强CT检查,以术后病理结果为金标准,分析DCEUS、增强CT检查及DCEUS联合增强CT检查与金标准结果的一致性及诊断符合率。结果82例胃癌患者中,金标准检出TNM分期为:T1期12例,T2期10例,T3期25例,T4期35例;N0期31例,N1期29例,N2期18例,N3期4例;M0期48例,M1期34例。DCEUS检查诊断T、N、M分期均与金标准一致性良好(Kappa值为0.592、0.637、0.727);增强CT检查诊断T、N、M分期均与金标准一致性良好(Kappa值为0.412、0.714、0.729);DCEUS联合增强CT检查诊断T、N、M分期均与金标准一致性高(Kappa值0.763、0.839、0.828)。DCEUS检查对T、N、M分期的诊断符合率分别为71.95%、75.61%、86.59%;增强CT检查对T、N、M分期的诊断符合率分别60.97%、80.49%、83.33%;DCEUS联合增强CT检查对T分期的诊断符合率分别为85.36%、89.02%、92.68%。结论DCEUS联合增强CT检查应用于胃癌患者术前TNM分期的诊断中,可提高诊断效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重超声造影 增强CT 胃癌患者 TNM分期
下载PDF
上盖式高速公路上层桥设计标准对比分析研究
11
作者 吴威 周再恒 《工程建设与设计》 2024年第12期62-65,共4页
以新塘立交改造分离式双层桥为背景工程,通过建筑标准和桥梁标准的概念、设计规范、计算结果对比,综合分析了两种标准体系的同异性。建筑规范和桥梁规范的力学原理一致,没有本质区别,指出当恒载水平远远大于活载时,采用建筑规范比桥梁... 以新塘立交改造分离式双层桥为背景工程,通过建筑标准和桥梁标准的概念、设计规范、计算结果对比,综合分析了两种标准体系的同异性。建筑规范和桥梁规范的力学原理一致,没有本质区别,指出当恒载水平远远大于活载时,采用建筑规范比桥梁规范偏保守,反之采用桥梁规范计算更为保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离式双层桥 建筑标准 桥梁标准 对比分析
下载PDF
阴道四维超声联合造影剂二次推注对输卵管阻塞致不孕症患者输卵管通畅性、疼痛及不良反应的影响
12
作者 李金红 燕蒙蒙 《中外医药研究》 2024年第19期159-161,共3页
目的:分析阴道四维超声联合造影剂二次推注对输卵管阻塞致不孕症患者输卵管通畅性、疼痛及不良反应的影响。方法:选取2022年4月—2023年7月东营市广饶县人民医院收治的因输卵管阻塞导致的不孕症患者80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 目的:分析阴道四维超声联合造影剂二次推注对输卵管阻塞致不孕症患者输卵管通畅性、疼痛及不良反应的影响。方法:选取2022年4月—2023年7月东营市广饶县人民医院收治的因输卵管阻塞导致的不孕症患者80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使用常规阴道四维超声,观察组在此基础上使用造影剂二次推注。比较两组输卵管通畅性、疼痛程度、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通畅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2);术后1、2、24 h,两组视觉模拟评分法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阴道四维超声联合造影剂二次推注能提高输卵管阻塞致不孕症患者输卵管通畅率,且不会增加疼痛和不良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阴道四维超声 造影剂二次推注 不孕症
下载PDF
内镜导引下插管小肠双对比造影50例分析 被引量:10
13
作者 李春卫 武乐斌 +2 位作者 张安忠 林祥涛 刘村 《医学影像学杂志》 2005年第7期572-574,共3页
目的:通过改进小肠插管技术,提高小肠检查率和小肠病变的发现率。方法:经胃内镜引导把B-D导管置入空肠上部。结果:50例病人插管成功率100%(50/50);满意率98%(49/50);病变阳性率86%(43/50)。结论:胃内镜导引下小肠插管双对比能明显提高... 目的:通过改进小肠插管技术,提高小肠检查率和小肠病变的发现率。方法:经胃内镜引导把B-D导管置入空肠上部。结果:50例病人插管成功率100%(50/50);满意率98%(49/50);病变阳性率86%(43/50)。结论:胃内镜导引下小肠插管双对比能明显提高小肠检查率和小肠病变发现率,可作为常规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肠 双对比造影 内镜
下载PDF
早期食管癌气钡双重对比和低张气钡双重对比的X线诊断 被引量:8
14
作者 王孝英 吴红英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4期455-457,共3页
对 18例怀疑早期食管癌患者采用气钡双重对比造影法检查 ,并对其中 6例食管轻度扩张不良者进行低张气钡双重对比造影检查。对用上述两种 X线检查初步判断为早期癌的病例行食管镜组织活检 ,确诊后手术切除 ,行病理检查。结果表明 :单独... 对 18例怀疑早期食管癌患者采用气钡双重对比造影法检查 ,并对其中 6例食管轻度扩张不良者进行低张气钡双重对比造影检查。对用上述两种 X线检查初步判断为早期癌的病例行食管镜组织活检 ,确诊后手术切除 ,行病理检查。结果表明 :单独采用气钡双重对比造影检查法 ,基本可以观察到早期溃疡型癌病变的以小而多的龛影为特征的 X线征象及早期增生型癌病变的以充盈缺损为特征的 X线特征。而采用低张气钡双重对比造影检查可以观察早期浸润型癌病变的局限性管壁僵硬、内凹的 X线特征。若两种方法联合应用 ,可以提高早期食管癌的诊断率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X线诊断 食管肿瘤 双重造影 低张造影 早期 食管癌 气钡双重对比
下载PDF
3.0T MR多技术联合应用在头颈部动脉血管狭窄病变中的诊断价值 被引量:15
15
作者 陈军 狄玉进 +2 位作者 张岩峰 白敏 布春青 《医学影像学杂志》 2010年第3期321-324,共4页
目的:分析3.0T MR 3D TOF MRA、高分辨CE MRA、双反转恢复颈动脉血管壁黑血成像在头颈部动脉血管狭窄病变检查中的技术特点,探讨其联合应用在头颈部动脉血管狭窄病变中的诊断价值。方法:研究所用技术经医院伦理委员会审查批准,向患者... 目的:分析3.0T MR 3D TOF MRA、高分辨CE MRA、双反转恢复颈动脉血管壁黑血成像在头颈部动脉血管狭窄病变检查中的技术特点,探讨其联合应用在头颈部动脉血管狭窄病变中的诊断价值。方法:研究所用技术经医院伦理委员会审查批准,向患者认真介绍后由患者签字同意。选择2009年5月~2009年6月在我院行头颈部TOF MRA检查患者95例,其中43例并行头颈部CE MRA检查,另52例并行颈动脉分叉部双反转恢复T2WI血管壁黑血成像。统计同时行TOF MRA和CE MRA患者组中两种技术完成的图像中脑血管、颈内动脉虹吸段、颈动脉分叉部、椎动脉起始部等多个部位动脉血管狭窄数量,对两种技术诊断结果行Kappa一致性检验。统计同时行TOF MRA和DIR颈动脉分叉部血管壁黑血成像患者组中狭窄血管数量,对两者行χ2检验判断有无统计学差异。结果:行头颈部TOF MRA和CE MRA患者组,各部位诊断结果Kappa值分别为:大脑前动脉A1段0.710,大脑中动脉M1段0.823,大脑后动脉P2段0.672,颈内动脉虹吸段0.729,颈动脉分叉部0.634,椎动脉起始部0.707。行头颈部TOF MRA和颈动脉分叉部DIR T2WI黑血血管壁成像患者组,两者诊断结果χ2=1.11,P〉0.05,无统计学差异。结论:3D TOF MRA和CE MRA技术均可明确诊断绝大部分头颈部动脉血管狭窄病变,但也有各自的不足,颈动脉血管壁黑血成像可明确诊断有无粥样硬化斑块形成,是对头颈部MRA成像的有效补充,三者的合理应用及结合可以从多方面来诊断头颈部血管狭窄性病变,弥补相互间的不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共振血管成像 时间飞跃法 对比增强法 双反转恢复序列
下载PDF
低剂量对比剂联合生理盐水在MSCT双期脑血管成像中的应用 被引量:6
16
作者 毛俊 林丽娟 +6 位作者 袁小梅 陈海东 黄楚昌 彭秀斌 杜中立 何虹 龙雪银 《中国介入影像与治疗学》 CSCD 2009年第3期266-270,共5页
目的探讨低剂量对比剂加生理盐水冲洗对MSCT双期脑血管成像图像质量的影响。方法60例受试者平均分为两组:A组:低剂量对比剂+生理盐水;B组:76ml对比剂。以Test-Bolus确定脑动、静脉期延迟扫描时间,对两组受试者行MSCT双期扫描,比较CT动... 目的探讨低剂量对比剂加生理盐水冲洗对MSCT双期脑血管成像图像质量的影响。方法60例受试者平均分为两组:A组:低剂量对比剂+生理盐水;B组:76ml对比剂。以Test-Bolus确定脑动、静脉期延迟扫描时间,对两组受试者行MSCT双期扫描,比较CT动脉成像(CTA)、CT静脉成像(CTV)图像质量差异。结果Test-Bolus测试血管循环时间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CTA脑动脉分支显示及静脉干扰评分、动脉最大强化均值、动静脉最大强化差值的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CTV脑静脉窦最大强化均值的差异不显著,B组均匀性优于A组(P<0.001),深浅静脉最大强化均值大于A组(P=0.02)。静脉显示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A组静脉窦、深浅静脉与动脉最大强化差值均大于B组(P<0.001,P<0.001),CTV期动脉强化干扰程度低于B组(P<0.001)。结论低剂量对比剂加生理盐水冲洗不影响脑CT血管图像质量,同时能显著降低CT静脉成像期的动脉干扰,不影响脑静脉清晰显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对比剂 生理盐水 血管造影术 双期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下载PDF
Ⅱ c型早期胃癌的X线双对比造影诊断(附103例分析) 被引量:8
17
作者 徐荣天 苏洪英 +3 位作者 李佩玲 张晓鹏 刘屹 郭健飞 《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 CSCD 1999年第1期19-22,共4页
目的:评价X线双对比造影诊断Ⅱc型早期胃癌的价值。材料和方法:对经X线双对比造影、胃镜检查并经手术病理证实的103例Ⅱc型早期胃癌进行X线双对比造影、病理对照研究。结果:绝大部分(96.1%)病变位于胃中远部。低分化... 目的:评价X线双对比造影诊断Ⅱc型早期胃癌的价值。材料和方法:对经X线双对比造影、胃镜检查并经手术病理证实的103例Ⅱc型早期胃癌进行X线双对比造影、病理对照研究。结果:绝大部分(96.1%)病变位于胃中远部。低分化腺癌发病率与管状腺癌相近,两者浸润深度无显著性差异。癌性病变的主要诊断依据是:病灶区浅凹陷面、周围粘膜纠集和局限性腔壁线伸展不良。结论:熟练掌握造影技术和熟悉病变的基本征象对于发现和诊断Ⅱc型早期胃癌是十分重要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早期 胃癌 X线 诊断 双对比造影
下载PDF
口服法气钡双重造影对小肠病变的诊断价值 被引量:6
18
作者 韩广秀 张电光 +2 位作者 宁国庆 王怀娥 李磊 《医学影像学杂志》 2003年第7期479-481,共3页
目的 :探讨口服法气钡双重造影对小肠病变的诊断价值及几种小肠病变的影像特征。方法 :回顾性分析 2 6例小肠病变患者的临床表现与造影影像特征及手术病理结果的相互关系。全部病人均行口服法小肠气钡双重造影检查 ,2例行CT检查 ,病例... 目的 :探讨口服法气钡双重造影对小肠病变的诊断价值及几种小肠病变的影像特征。方法 :回顾性分析 2 6例小肠病变患者的临床表现与造影影像特征及手术病理结果的相互关系。全部病人均行口服法小肠气钡双重造影检查 ,2例行CT检查 ,病例均经治疗确诊或病理证实。结果 :2 6例中 ,临床有 18例消化道出血 ,5例间断性脐周疼痛 ,2例不全性肠梗阻 ,1例外伤后呕吐来诊。其中腺癌 5例 ,类癌 2例 ,平滑肌肉瘤 3例 ,间质瘤 1例 ,腺瘤或息肉 4例 ,淋巴管扩张症、肠结核、克隆氏病各 2例 ,血管瘤、神经节细胞瘤、小肠结石、外伤后肠狭窄、重复小肠各 1例 ,其影像表现各具特征。结论 :小肠气钡双重造影检查对小肠腔内及管壁受累病变有重要价值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肠疾病 双对比造影 诊断价值
下载PDF
CT和双对比造影诊断胃肠道间质瘤的价值分析 被引量:10
19
作者 钱民 李小荣 +2 位作者 朱俭 林伟光 欧陕兴 《临床放射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2期1084-1087,共4页
目的探讨CT和双对比造影对胃肠道间质瘤(GIST)的诊断价值。资料与方法回顾分析28例经手术病理证实为GIST的影像及临床资料,28例均行CT检查,13例行双对比造影检查。结果28例GIST主要CT表现为:良性6例,肿块直径≤5cm,边界清楚,密度均匀,... 目的探讨CT和双对比造影对胃肠道间质瘤(GIST)的诊断价值。资料与方法回顾分析28例经手术病理证实为GIST的影像及临床资料,28例均行CT检查,13例行双对比造影检查。结果28例GIST主要CT表现为:良性6例,肿块直径≤5cm,边界清楚,密度均匀,呈轻度均匀性强化。恶性22例,有如下特征:(1)肿块直径≥5cm17例;(2)肿块内出现低密度坏死20例;(3)肿瘤实体明显强化,增强前后净增加CT值≥40HU18例;(4)瘤体内和瘤旁伴有成簇状或线状排列血管影15例;(5)周围组织侵犯或远处转移12例。13例胃肠造影表现为胃肠道腔内圆形或椭圆形充盈缺损,边缘光整,黏膜皱襞变平或消失,瘤周黏膜呈推移改变。本组CT定位准确性为67.86%(19/28),双对比造影为76.92%(10/13)。对良、恶性的鉴别:CT准确性为78.57%(22/28),双对比造影为50%(5/10);另3例腔外型被误认为外压性改变。结论胃肠道双对比造影是检查GIST最基本的方法,CT和双对比造影结合有助于对GIST术前定位和定性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肠道 间质瘤 双对比造影术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下载PDF
双重超声造影在胃癌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被引量:9
20
作者 罗晓茂 张圆 +4 位作者 邵晖 李支尧 谭蜀川 钏志睿 杨丽春 《昆明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16年第7期30-34,共5页
目的探讨双重超声造影在胃癌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10月至2015年7月昆明医科大学第三附属医院收治的26例经病理证实为胃癌的患者的双重超声造影检查资料,与术后病理比较.结果双重超声造影在胃癌定位、定性、T分期中诊... 目的探讨双重超声造影在胃癌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10月至2015年7月昆明医科大学第三附属医院收治的26例经病理证实为胃癌的患者的双重超声造影检查资料,与术后病理比较.结果双重超声造影在胃癌定位、定性、T分期中诊断符合率分别为:100%(26/26)、100%(26/26)、88.5%(23/26).与普通超声检查比较,DCUS对胃癌的术前定性诊断准确率高于普通超声检查,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胃癌的术前T分期诊断明显高于普通超声检查,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双重超声造影在胃癌诊断中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癌 双重超声造影 诊断 TNM分期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