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1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西昆仑阿卡阿孜山杂岩体的特征和成因
被引量:
13
1
作者
谌宏伟
罗照华
+1 位作者
莫宣学
詹华明
《现代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189-197,共9页
阿卡阿孜山杂岩体位于西昆仑昆南地体南侧, 被新藏公路横切出一条南北长约2km的剖面。在剖面范围内可见二长闪长岩、石英二长闪长岩、花岗闪长岩、二长花岗岩、正长花岗岩和碱长花岗岩等多种岩石类型出露。通过详细研究岩体的野外地质...
阿卡阿孜山杂岩体位于西昆仑昆南地体南侧, 被新藏公路横切出一条南北长约2km的剖面。在剖面范围内可见二长闪长岩、石英二长闪长岩、花岗闪长岩、二长花岗岩、正长花岗岩和碱长花岗岩等多种岩石类型出露。通过详细研究岩体的野外地质特征、地球化学和同位素地球化学特征发现: 岩体中出现不平衡矿物组合; 镁铁质微粒包体中可见石英和长石捕虏晶; 各岩石样品的痕量元素配分型式呈现相似性; 岩体的Sr、Nd、Pb同位素体系同时具有地幔和下地壳的贡献等, 认为岩体形成于壳幔岩浆混合作用, 幔源岩浆底侵作用可能是混合作用的直接原因。由此推测, 幔源岩浆底侵作用是西昆仑地区印支晚期岩浆活动的重要诱发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昆仑
阿卡阿孜山杂岩体
印支晚期
岩浆混合作用
岩浆底侵作用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西昆仑阿卡阿孜山杂岩体的特征和成因
被引量:
13
1
作者
谌宏伟
罗照华
莫宣学
詹华明
机构
中国地质大学水资源与环境学院
中国地质大学地球科学与资源学院
中国地质大学"岩石圈构造
出处
《现代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189-197,共9页
基金
中国地质调查局"东
西昆仑地质构造对比研究"项目 (200113900069 4 3)
中国地质调查局"东昆仑造山带岩浆混合花岗岩及其填图方法基础研究"项目 (200113900018 5)。
文摘
阿卡阿孜山杂岩体位于西昆仑昆南地体南侧, 被新藏公路横切出一条南北长约2km的剖面。在剖面范围内可见二长闪长岩、石英二长闪长岩、花岗闪长岩、二长花岗岩、正长花岗岩和碱长花岗岩等多种岩石类型出露。通过详细研究岩体的野外地质特征、地球化学和同位素地球化学特征发现: 岩体中出现不平衡矿物组合; 镁铁质微粒包体中可见石英和长石捕虏晶; 各岩石样品的痕量元素配分型式呈现相似性; 岩体的Sr、Nd、Pb同位素体系同时具有地幔和下地壳的贡献等, 认为岩体形成于壳幔岩浆混合作用, 幔源岩浆底侵作用可能是混合作用的直接原因。由此推测, 幔源岩浆底侵作用是西昆仑地区印支晚期岩浆活动的重要诱发机制。
关键词
西昆仑
阿卡阿孜山杂岩体
印支晚期
岩浆混合作用
岩浆底侵作用
Keywords
the Western Kunlun Mountains
akaraz shan complex
Late Indosinian
magma mixing
magma underplating
分类号
P588.1 [天文地球—岩石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西昆仑阿卡阿孜山杂岩体的特征和成因
谌宏伟
罗照华
莫宣学
詹华明
《现代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
13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