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9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氮肥与复硝酚钠复配施用对紫花苜蓿生理特性及种子产量的影响 被引量:1
1
作者 杨静 隋晓青 +7 位作者 王鑫尧 石国庆 李浩天 王玉祥 吉尔尔格 孙凌子寅 张树振 陈述明 《草地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471-1478,共8页
本试验以‘新牧4号’紫花苜蓿(Medicago sativa L.‘Xinmu No.4’)为试验材料,研究在盛花期喷施氮肥(N)、复硝酚钠(CSN)、氮肥和复硝酚钠复配(N+CSN)对紫花苜蓿生理特性、种子产量及产量构成因子的影响,发现喷施N,CSN,N+CSN能够提高紫... 本试验以‘新牧4号’紫花苜蓿(Medicago sativa L.‘Xinmu No.4’)为试验材料,研究在盛花期喷施氮肥(N)、复硝酚钠(CSN)、氮肥和复硝酚钠复配(N+CSN)对紫花苜蓿生理特性、种子产量及产量构成因子的影响,发现喷施N,CSN,N+CSN能够提高紫花苜蓿叶片可溶性糖、淀粉、可溶性蛋白含量、SOD、POD和CAT活性。喷施N+CSN优于单施N和CSN,其中,N+CSN显著提高紫花苜蓿二级分枝数/生殖枝、荚果数/花序、种子数/荚果和千粒重,从而提高种子产量;与对照相比,单施N和CSN后种子产量提高了6.84%~38.49%,N+CSN施用后种子产量提高了44.39%~57.76%。根据相关性分析,不同处理下种子产量与可溶性糖、淀粉和可溶性蛋白含量,以及SOD、POD和CAT活性、千粒重、种子数/荚果、荚果/花序、小花数/花序、结荚率、二级分枝数/生殖枝都呈显著正相关关系。综上所述,隶属函数综合分析得出N+T2(0.5%N+6 mg·L^(-1)CSN)是提高种子产量和优化种子产量构成因子最优组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紫花苜蓿 氮肥 复硝酚钠 生理特性 种子产量
下载PDF
紫花苜蓿种子产量与大小相关性状全基因组关联分析 被引量:1
2
作者 徐明 蒋学乾 +5 位作者 何飞 张帆 杨天辉 龙瑞才 杨青川 丛丽丽 《草地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2419-2427,共9页
紫花苜蓿(Medicago sativa L.)作为一种营养价值高、适口性好的豆科牧草,在我国种植面积不断扩大,其优质种子的需求量也逐年增多。因此,提高单位面积的种子产量对我国紫花苜蓿产业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为挖掘调控种子产量与外形的相关基... 紫花苜蓿(Medicago sativa L.)作为一种营养价值高、适口性好的豆科牧草,在我国种植面积不断扩大,其优质种子的需求量也逐年增多。因此,提高单位面积的种子产量对我国紫花苜蓿产业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为挖掘调控种子产量与外形的相关基因,本研究中,利用从世界各地收集的220份紫花苜蓿种子材料,对其种子重量(Seed weight,SW)、种子面积(Seed area,SA)、种子周长(Seed perimeter,SP)进行全基因组关联分析(Genome-wide association study,GWAS)。表型分析表明3个性状存在不同程度的变异,变异系数分别为10.96%(SW),8.31%(SA),4.43%(SP)。通过GWAS,共在7条染色体上发现20个与3个性状相关的单核苷酸多态性(Single nucleotide polymorphism,SNP)位点,单倍型分析证实了优异等位基因的数量与SW,SA和SP之间存在正相关性。对这20个显著SNP上下游各20 kb范围内的基因进行搜索注释,最终筛选到4个与种子产量和大小相关的候选基因。本研究的结果可为优化紫花苜蓿种子大小,提高种子产量的分子育种提供新的标记与候选基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紫花苜蓿 全基因组关联分析 种子大小 种子产量
下载PDF
图木舒克市不同播种比例紫花苜蓿与黑麦草的产量和营养品质探究
3
作者 郑晓凯 李鹏 +3 位作者 张勇 陈艳 贾春英 张凡凡 《饲料博览》 CAS 2024年第1期6-10,共5页
紫花苜蓿与黑麦草均为优质饲草。为探究图木舒克市紫花苜蓿与黑麦草最佳混播比例,对紫花苜蓿与黑麦草设置M_(5)+H_(5)(5:5)、M_(4)+H_(6)(4:6)、M_(3)+H_(7)(3:7)、M_(6)+H_(4)(6:4)和M_(7)+H_(3)(7:3)五个混播比例,进行牧草鲜草产量、... 紫花苜蓿与黑麦草均为优质饲草。为探究图木舒克市紫花苜蓿与黑麦草最佳混播比例,对紫花苜蓿与黑麦草设置M_(5)+H_(5)(5:5)、M_(4)+H_(6)(4:6)、M_(3)+H_(7)(3:7)、M_(6)+H_(4)(6:4)和M_(7)+H_(3)(7:3)五个混播比例,进行牧草鲜草产量、干物质、粗蛋白、中性洗涤纤维、酸性洗涤纤维以及相对饲喂价值等指标研究。结果表明:各混播处理在牧草产量及营养品质上存在显著差异(P<0.05);各混播处理牧草产量与混播体系中黑麦草占比呈现正相关;各混播处理牧草营养品质与混播体系中,紫花苜蓿占比呈现出正相关。综上所述,紫花苜蓿与黑麦草混播处理中以M_(4)+H_(6)(紫花苜蓿播种量9.00 kg·hm^(-2)+黑麦草播种量36.00 kg·hm^(-2))的牧草产量及营养品质最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紫花苜蓿 黑麦草 混播比例 产量 营养品质
下载PDF
我国北方地区苜蓿种子生产的理论与技术研究进展 被引量:1
4
作者 毛培胜 孙铭 孙守江 《黑龙江畜牧兽医》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1期26-30,共5页
北方干旱半干旱区是我国重要的生态屏障和草原生态修复区域,也是苜蓿种子生产的集中区域。抗逆高产苜蓿品种及其种子扩繁能力不足是苜蓿产业持续发展的短板。文章总结了现代草业建设中对优质抗逆苜蓿品种及其种子的需求,分析了苜蓿种子... 北方干旱半干旱区是我国重要的生态屏障和草原生态修复区域,也是苜蓿种子生产的集中区域。抗逆高产苜蓿品种及其种子扩繁能力不足是苜蓿产业持续发展的短板。文章总结了现代草业建设中对优质抗逆苜蓿品种及其种子的需求,分析了苜蓿种子产量形成理论、生产关键技术的研究进展,提出苜蓿种子产业要向区域化、专业化、精准化、信息化趋势发展,以期为推进草种业国产化、突破现代草业的发展瓶颈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苜蓿 种子 生产 产量 地域性 抗逆性
下载PDF
播量与行距配置对苜蓿生产性能的影响
5
作者 岳明强 刘青松 +5 位作者 徐玉鹏 阎旭东 屈新月 陈雅琦 曹培霞 徐婧 《草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0期2659-2669,共11页
为研究播量+行距配置对苜蓿(Medicago sativa)生产性能的影响,设计了两个播量(15和22.5 kg·hm^(-2))为主处理,5个行距(10、15、20、25和30 cm)为副处理。2019-2021年连续3年测定不同处理的株高、产量、品质、枝条数量等变化,综合... 为研究播量+行距配置对苜蓿(Medicago sativa)生产性能的影响,设计了两个播量(15和22.5 kg·hm^(-2))为主处理,5个行距(10、15、20、25和30 cm)为副处理。2019-2021年连续3年测定不同处理的株高、产量、品质、枝条数量等变化,综合评价播量和行距配置对苜蓿生产的影响。结果表明,两个苜蓿品种(‘中苜3号’和‘巨能Ⅱ’)产量均以播量22.5 kg·hm^(-2)、行距20 cm的表现最高;粗蛋白和相对饲喂价值则随着行距的增加表现为先增加再降低的趋势,以20 cm处表现为最佳,两个播量间品质性状无显著差异(P>0.05);由苜蓿不同播量+行距处理的指标隶属函数值可以看出,‘中苜3号’和‘巨能Ⅱ’均以播量22.5 kg·hm^(-2)、行距20 cm排名最高,表现最好。综合来看,在沧州东部地区苜蓿种植以播量22.5 kg·hm^(-2)、行距20 cm的栽培模式最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紫花苜蓿 播种量 行间距 产量 品质 综合评价 栽培措施
下载PDF
株行距对宁夏干旱区苜蓿种子产量及构成因素的影响 被引量:2
6
作者 王琴 李小云 +4 位作者 黄淑迪 王志远 王通锐 高雪芹 伏兵哲 《中国草地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8期31-40,共10页
为了研究株距和行距对宁夏干旱区苜蓿种子产量及构成因素的影响,以苜蓿品种“甘农4号”(Medicago sativa cv.Gannong No.4)作为试验材料,于2017~2020年连续4年采用再裂区试验设计,主区为行距(60、80和100 cm),裂区为株距(15、25和35 cm)... 为了研究株距和行距对宁夏干旱区苜蓿种子产量及构成因素的影响,以苜蓿品种“甘农4号”(Medicago sativa cv.Gannong No.4)作为试验材料,于2017~2020年连续4年采用再裂区试验设计,主区为行距(60、80和100 cm),裂区为株距(15、25和35 cm),再裂区为生长年份(2017、2018、2019和2020年),运用PCA主成分分析进行综合评价,确定苜蓿最优的株行距配比。结果表明,随着株距和行距的增加,苜蓿单株种子产量呈增加趋势。行距对每花序小花数、单株花序数、每荚种子数、单株种子产量以及单位面积种子产量均有极显著影响(P<0.01);株距对单株花序数、生殖枝数和每荚种子数以及单株和单位面积种子产量均有极显著影响(P<0.01);生长年份对产量构成因素及种子产量均有极显著影响;行距和株距相互作用对种子产量及其构成因素有显著或极显著作用;经通径分析得出,影响种子产量的主要因素是每花序结荚数、单株花序数和千粒重以及每荚种子数。回归最优模型得出,行距为100 cm,株距为35 cm时,单株种子产量最高,为27.910 kg/hm^(2),株距为15 cm,行距为100 cm时,单位面积种子产量最高,为1545.088 kg/hm^(2)。因此,宁夏干旱区进行苜蓿种子生产时,株距15 cm,行距为100 cm为最佳配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紫花苜蓿 宁夏干旱区 种子产量 构成因素 主成分分析
下载PDF
不同时期喷施烯效唑对紫花苜蓿农艺性状及种子产量的影响
7
作者 周一凡 隋晓青 +6 位作者 李浩天 王玉祥 张树振 杨静 陈述明 阿马努拉·依明尼亚孜 肖永康 《新疆农业大学学报》 CAS 2023年第3期218-222,共5页
为了解烯效唑在不同时期对紫花苜蓿(Medicago sativa L.)农艺性状及种子产量的影响,试验以‘新牧4号’紫花苜蓿(Medicago sativa L.cv.‘XinMu No.4’)为材料,于现蕾期和初花期分别喷施25、50、75、100 mg/L烯效唑,研究其对紫花苜蓿小... 为了解烯效唑在不同时期对紫花苜蓿(Medicago sativa L.)农艺性状及种子产量的影响,试验以‘新牧4号’紫花苜蓿(Medicago sativa L.cv.‘XinMu No.4’)为材料,于现蕾期和初花期分别喷施25、50、75、100 mg/L烯效唑,研究其对紫花苜蓿小花数、结荚数、花荚脱落率、种子产量及内源脱落酸(ABA)、内源赤霉素(GA3)、淀粉、可溶性糖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现蕾期和初花期分别喷施不同浓度烯效唑较对照均可显著增加其小花数、结荚数、种子产量及内源ABA、内源GA3、淀粉、可溶性糖含量,降低其花荚脱落率。在现蕾期100 mg/L烯效唑处理和初花期75 mg/L处理,紫花苜蓿花荚脱落率较对照分别降低14.20%和19.00%,种子产量分别增加86.89 kg/hm^(2)和96.57 kg/hm^(2)。综合分析,紫花苜蓿制种田在初花期喷施75 mg/L烯效唑调控紫花苜蓿花荚脱落,增产效果最佳,种子产量可达450.22 kg/hm^(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紫花苜蓿 烯效唑 农艺性状 种子产量
下载PDF
不同播种量对紫花苜蓿种子产量及构成因素的影响 被引量:1
8
作者 赵梦雨 王斌 +1 位作者 王腾飞 兰剑 《草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1期2871-2878,共8页
为探讨宁夏半干旱区紫花苜蓿(Medicaco sativa)种子田高效生产的最佳播种量,采用单因素随机区组设计,研究不同播种量(S_(1):1.2 kg·hm^(-2),S_(2):1.8 kg·hm^(-2),S_(3):2.4 kg·hm^(-2),S_(4):3.0 kg·hm^(-2),S_(5)... 为探讨宁夏半干旱区紫花苜蓿(Medicaco sativa)种子田高效生产的最佳播种量,采用单因素随机区组设计,研究不同播种量(S_(1):1.2 kg·hm^(-2),S_(2):1.8 kg·hm^(-2),S_(3):2.4 kg·hm^(-2),S_(4):3.0 kg·hm^(-2),S_(5):3.6 kg·hm^(-2))对紫花苜蓿种子生产性能和构成因素的影响。结果表明,播种量对紫花苜蓿株高、一级分枝数、每生殖枝花序数、每花序小花数、每花序结荚数、单位面积生殖枝条、每荚种子数、千粒重、实际种子产量和表现种子产量均有显著影响(P<0.05),其中单位面积生殖枝数、每生殖枝花序数、每花序结荚数、每荚种子数及千粒重均在S_(4)播量下达到最高,分别为177.09、23.35、12.56、6.16和1.88 g;株高和每花序小花数在S_(2)播量下达到最大,分别为87.81 cm和18.18;以上指标均随播种量的增加呈先增加后降低趋势。表现种子产量和实际种子产量均在S4处理下最大,分别为5993.39和630.68 kg·hm^(-2),较S_(1)处理提高了180.25%和38.41%。相关性分析表明,每生殖枝花序数与每花序小花数和种子产量间均极显著正相关(P<0.01)。主成分分析显示,每生殖枝花序数和实际种子产量的贡献率最大,每荚种子数次之,株高的贡献率最小,综合排名由高到低为S_(4)>S_(3)>S_(2)>S_(5)>S_(1)。建议在宁夏半干旱区紫花苜蓿种子田生产的最佳播种量为3.0 kg·hm^(-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半干旱区 紫花苜蓿 播种量 生长指标 种子产量 种子生产性能 构成因素
下载PDF
不同紫花苜蓿品种覆膜穴播生产性能评价
9
作者 王鹏 权金鹏 +2 位作者 甘辉林 马垭杰 顾新民 《畜牧兽医杂志》 2023年第6期1-5,共5页
以43个紫花苜蓿品种为试材,通过监测各品种发芽率、越冬率、物候期、生长速度及田间生长表现,初步筛选出15个相对表现优良、适应性较强的品种,进而研究初筛品种在覆膜穴播、年刈割三茬的条件下,其株高、分枝数、叶茎比、鲜干比等农艺性... 以43个紫花苜蓿品种为试材,通过监测各品种发芽率、越冬率、物候期、生长速度及田间生长表现,初步筛选出15个相对表现优良、适应性较强的品种,进而研究初筛品种在覆膜穴播、年刈割三茬的条件下,其株高、分枝数、叶茎比、鲜干比等农艺性状表现、生物产量差异及经济效益分析。结果表明:甘农三号、三得利、WL343HQ、巨能7和龙葳6010这5个紫花苜蓿品种在株高、叶茎比、鲜干比和生物产量等方面较其他供试苜蓿品种表现突出,每公顷干草产量分别达18.21 t、17.63 t、17.58 t、17.47 t和17.11 t,每公顷纯收益分别为15954元、14862元、14292元、13488元和13104元,较对照品种陇东苜蓿,每公顷纯收益分别增加7320元、6228元、5658元、4854元和4470元,是当地实现高产的首选品种,具有较高的经济效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紫花苜蓿 覆膜穴播 生物产量
下载PDF
密度对苜蓿生长发育及种子产量的影响 被引量:25
10
作者 陈述明 李卫军 李雪锋 《新疆农业科学》 CAS CSCD 2005年第3期189-191,共3页
通过不同株行距处理对苜蓿生长发育、群体结构、结实特征以及种子产量影响的研究,发现株距对苜蓿生长速度、茎粗、分枝数、花序数、结荚数、花荚脱落率和种子产量等的影响大于行距的影响。制种苜蓿最佳密度配置方式为行距60cm,株距30cm... 通过不同株行距处理对苜蓿生长发育、群体结构、结实特征以及种子产量影响的研究,发现株距对苜蓿生长速度、茎粗、分枝数、花序数、结荚数、花荚脱落率和种子产量等的影响大于行距的影响。制种苜蓿最佳密度配置方式为行距60cm,株距30cm,这一株行距下苜蓿单株分枝数多,枝条粗壮,株丛较矮,不易倒伏,产量达1182kg/hm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栽培密度 苜蓿 种子产量 生长发育 结实特征 群体结构 牧草
下载PDF
施氮量和种植密度对紫花苜蓿生长及种子产量的影响 被引量:39
11
作者 李丽 李宁 +1 位作者 盛建东 王皓 《草地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54-57,62,共5页
通过田间试验研究了施氮量、种植密度对紫花苜蓿(Medicago sativa L.)各器官干物质积累、氮素吸收、积累分配及种子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高氮稀植(N3D1)处理有利于苜蓿各器官干物质及氮素积累;氮素积累趋势因施氮量、种植密度不同而异... 通过田间试验研究了施氮量、种植密度对紫花苜蓿(Medicago sativa L.)各器官干物质积累、氮素吸收、积累分配及种子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高氮稀植(N3D1)处理有利于苜蓿各器官干物质及氮素积累;氮素积累趋势因施氮量、种植密度不同而异:低氮高密、中氮高密处理下氮素积累以茎杆为中心,高氮低密处理下,花荚为氮素积累中心,施氮可显著提高干物质及氮素积累量。各处理中干物质及氮素积累量均以N3D1处理最高,该处理下苜蓿根、茎、叶、花荚中干物质量为8.65,19.02,2.35,5.98g.株-1,氮素积累量分别为12.23,15.01,3.62,15.70mg.株-1。本研究中当施氮量为150kg.hm-2,密度为3kg.hm-2时,种子产量最高达到740.36kg.hm-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施氮量 种植密度 紫花苜蓿 种子产量
下载PDF
黄土高原地形对苜蓿种子产量和质量的影响 被引量:19
12
作者 余玲 王彦荣 +1 位作者 毛玉林 侯扶江 《草业学报》 CSCD 2002年第4期62-67,共6页
对产自甘肃环县黄土高原沟壑区阴坡、阳坡、沟谷阶地和塬地 4种地形的苜蓿种子产量和质量进行了研究分析。结果表明 ,地形对种子产量和质量均有显著影响。其中 ,阴坡种子产量最低 ,分别为 1.86 g/株和 311.74kg/ hm2 ,阳坡单株种子产量... 对产自甘肃环县黄土高原沟壑区阴坡、阳坡、沟谷阶地和塬地 4种地形的苜蓿种子产量和质量进行了研究分析。结果表明 ,地形对种子产量和质量均有显著影响。其中 ,阴坡种子产量最低 ,分别为 1.86 g/株和 311.74kg/ hm2 ,阳坡单株种子产量最高 ,为 6 .4 1g/株 ,塬地单位面积种子产量最高 ,为 6 5 0 .6 5 kg/ hm2 ;质量最低种子也产自阴坡 ,其发芽率只有 2 3% ,硬实率却高达 6 6 %。地形对种子产量构成因素无显著影响 ;4种地形的种子产量与其构成因素的相关性完全一致 ,即除千粒重外 ,种子产量与其他各因素均存在显著正相关 ;相关性强弱依次为 :单株生殖枝数 >每生殖枝荚果数 >每荚粒数 >千粒重 ;单株生殖枝数对种子产量贡献最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土高原 地形 苜蓿种子 产量 质量
下载PDF
8个紫花苜蓿品种种子产量和休眠特性研究 被引量:12
13
作者 余玲 王彦荣 +1 位作者 郭正刚 毛玉林 《草地学报》 CAS CSCD 2004年第3期189-194,共6页
连续2年在甘肃定西对8个紫花苜蓿品种的种子生产性能和种子休眠特性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品种间种子产量最高的是Vela,其次是Famous和Rest;种子产量与其构成因素的相关性在年度间及品种间的表现基本一致,相关性强弱依次为生殖枝数/m2>... 连续2年在甘肃定西对8个紫花苜蓿品种的种子生产性能和种子休眠特性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品种间种子产量最高的是Vela,其次是Famous和Rest;种子产量与其构成因素的相关性在年度间及品种间的表现基本一致,相关性强弱依次为生殖枝数/m2>荚果数/生殖枝>粒数/荚>千粒重;在种子生活力无显著差异情况下,Vela、Famous和Rest新收获种子的硬实率显著低于其他品种;自然条件下贮藏1年,与贮前相比种子的生活力无显著变化,硬实率显著下降,发芽率显著提高,其中Vela、Famous和Rest的硬实下降率为44%~56%,最终发芽率达58%~71%,种用价值高于其他品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草原学 紫花苜蓿 种子产量 产量构成因素 休眠特性 种用价值
下载PDF
氮素对紫花苜蓿种子产量与氮累积动态变化的影响 被引量:7
14
作者 陈玲玲 任伟 +3 位作者 毛培胜 乌仁图雅 王胜男 梁庆伟 《草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98-104,共7页
为研究紫花苜蓿种子生产过程中氮素吸收、分配及利用规律,探索合理的施氮肥措施,通过田间试验研究了不同氮素处理(0,45,90和135kg N/hm^2)对敖汉苜蓿和公农1号苜蓿氮素累积量、生殖器官氮素累积量及氮素分配率的动态变化以及种子产量、... 为研究紫花苜蓿种子生产过程中氮素吸收、分配及利用规律,探索合理的施氮肥措施,通过田间试验研究了不同氮素处理(0,45,90和135kg N/hm^2)对敖汉苜蓿和公农1号苜蓿氮素累积量、生殖器官氮素累积量及氮素分配率的动态变化以及种子产量、质量及氮素收获指数的影响。结果表明,两个紫花苜蓿品种的种子产量和氮素收获指数都随着施氮量的增加而降低,但是结荚率、单株粒重、千粒重和种子质量却随着施氮量的增加而提高。两个苜蓿品种的氮素累积量及氮素分配率的动态变化表现不一致。根据两个苜蓿品种需氮规律可得出,在返青期一次性施氮肥不能满足紫花苜蓿的需氮规律。其合理的施肥措施是:敖汉苜蓿在现蕾期追施45kg N/hm^2,开花期不施,结荚期补施90kg N/hm^2;公农1号苜蓿在现蕾期不施肥,开花期追施45kg N/hm^2,结荚期补施45kg N/hm^2。研究结果初步确定了赤峰地区苜蓿种子生产田的需氮肥规律及适宜施氮量,为苜蓿种子生产过程中氮肥的合理施用提供了基础数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氮素 紫花苜蓿 种子产量 氮累积 动态变化
下载PDF
地下滴灌不同水量与播种方式下苜蓿种子产量构成因素的相关性分析 被引量:14
15
作者 孟季蒙 李卫军 +1 位作者 陈金炜 王玉祥 《新疆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1252-1256,共5页
【目的】为改变传统苜蓿制种模式中水资源浪费的现状。【方法】实验通过设置不同的水量与播种方式,研究地下滴灌对新牧1号杂花苜蓿种子产量及其构成因素的影响。【结果】(1)地下滴灌条件株高随着配水量的增加而增高,株高与单株种子... 【目的】为改变传统苜蓿制种模式中水资源浪费的现状。【方法】实验通过设置不同的水量与播种方式,研究地下滴灌对新牧1号杂花苜蓿种子产量及其构成因素的影响。【结果】(1)地下滴灌条件株高随着配水量的增加而增高,株高与单株种子产量呈正相关,R=0.449420,P〈0.01。(2)花序数/枝条(如)、豆荚数/花序(X3)籽粒数/豆荚(X4)与种子产量呈极显著正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R=0.778275、R=0.830400、R=0.925693,P〈0.01。种子产量回归方程为:Y=-2.677+0.025x2+0.136X3+1.712X4。(3)处理组合Bwl(40-80cm宽窄行播种,灌水量达相对田间持水量65%~80%)。【结论】单株种子产量最高为1.17g,并与其他处理存在极显著性差异(P〈0.0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下滴灌 苜蓿 种子产量 构成因素
下载PDF
苜蓿切叶蜂一年异地两次为苜蓿授粉的研究 被引量:11
16
作者 陈合明 李瑞军 +4 位作者 张青文 马福田 李艳芳 杨成太 陈君 《草地学报》 CAS CSCD 1995年第4期289-296,共8页
苜蓿切叶蜂是为苜蓿授粉最有效的昆虫。利用我国幅员辽阔,南北气候差异大、苜蓿开花期不同的特点,每年5月中下旬至6月下旬在北京苜蓿开花期间放第一次蜂,回收后立即运往吉林白城地区于6月下旬至7月初放第二次蜂,为当地苜蓿授粉,8... 苜蓿切叶蜂是为苜蓿授粉最有效的昆虫。利用我国幅员辽阔,南北气候差异大、苜蓿开花期不同的特点,每年5月中下旬至6月下旬在北京苜蓿开花期间放第一次蜂,回收后立即运往吉林白城地区于6月下旬至7月初放第二次蜂,为当地苜蓿授粉,8月中下旬收回。经过三年共六次的释放试验表明,这种一年异地两次放蜂的方法是可行的,取得了蜂产量增长2~3倍,苜蓿种子增产2~4倍的良好结果。评价了蜂茧的产量、质量及苜蓿种子增产的效益。还对该蜂的羽化、筑巢的动态以及一些生态要求等进行观察与分析。为在我国开发和利用苜蓿切叶蜂提供了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苜蓿切叶蜂 授粉 苜蓿 种子产量
下载PDF
农艺措施对紫花苜蓿种子产量组分的影响 被引量:6
17
作者 俞鸿千 欧成明 +4 位作者 王占军 毛培胜 李曼莉 王冲 马灯 《草地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2期2853-2861,共9页
以‘甘农6号’紫花苜蓿为试验材料,研究施肥(磷肥)、灌溉和种植密度3种农艺措施对紫花苜蓿种子产量组分和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施肥处理下,紫花苜蓿单位面积生殖枝数与种子产量关联性最大;在灌溉处理下,紫花苜蓿每花序小花数与种子... 以‘甘农6号’紫花苜蓿为试验材料,研究施肥(磷肥)、灌溉和种植密度3种农艺措施对紫花苜蓿种子产量组分和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施肥处理下,紫花苜蓿单位面积生殖枝数与种子产量关联性最大;在灌溉处理下,紫花苜蓿每花序小花数与种子产量关联性最大;在密度处理下,每花序荚果数与种子产量的关联性最大。宁夏盐池地区紫花苜蓿种子生产,可在现蕾期和盛花期适当灌溉675 m^(3)·hm^(-2);施磷肥180 kg·hm^(-2)作为底肥,在种植第2年至第4年种子总产量达1228.02 kg·hm^(-2);种植密度控制行距为60 cm,株距为30 cm,在种植第2年至第4年种子总产量达1882.17 kg·hm^(-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磷肥 灌溉 密度 紫花苜蓿 种子产量 产量组分
下载PDF
苜蓿种子产量及其构成因素的多样性研究 被引量:14
18
作者 周刊社 刘依兰 王彦荣 《分子植物育种》 CAS CSCD 2009年第1期95-104,共10页
在2005-2006年连续两年在条播条件下对国内外62份苜蓿种质55个4龄苜蓿品种的种子产量及其构成因素的多样性和相关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所有参试的苜蓿品种间的种子产量差异比较大,生殖枝数/m2、每生殖枝花序数、每花序小花数、每花序... 在2005-2006年连续两年在条播条件下对国内外62份苜蓿种质55个4龄苜蓿品种的种子产量及其构成因素的多样性和相关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所有参试的苜蓿品种间的种子产量差异比较大,生殖枝数/m2、每生殖枝花序数、每花序小花数、每花序小荚数,每小荚种子数品种间存在较大的变异,遗传多样性比较复杂。通过对两年的数据进行相关分析发现,种子产量与生殖枝花序数在两年中相关均极显著,可以作为高种子产量品种选育的重要指标之一。实际种子产量占潜在种子产量百分比在品种之间和茬次之间均存在较大差异,而且发现两年中实际种子产量占潜在种子产量几乎均小于4%,绝大部分在1%~2%之间。研究发现千粒重与其它指标相关性不显著,国内品种千粒重表现比较大的变异,多数品种间千粒重差异较大,但国外品种间(除Jindera外)千粒重变异较小,品种间差异不显著(p>0.0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苜蓿 种子产量 产量构成因素 遗传多样性
下载PDF
我国苜蓿种子丰产研究现状 被引量:28
19
作者 王志锋 徐安凯 杨允菲 《草业科学》 CAS CSCD 2007年第7期43-50,共8页
从苜蓿Medicago sativa种子丰产产量构成因素和影响因子(气候条件、地形、密度、灌溉、肥料、授粉、生长调节剂、杂草、收获时间等)方面论述了我国苜蓿种子丰产研究现状,并对其研究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 苜蓿种子 丰产 现状 问题
下载PDF
紫花苜蓿种子产量性状遗传多样性分析 被引量:7
20
作者 何承刚 毕玉芬 姜华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4期359-362,共4页
为培育高产、优质紫花苜蓿品种提供依据,采用形态标记和RAPD分子标记相结合的方法,对10个紫花苜蓿品种的单位面积单枝数、单枝花序数、花序结荚数、花序种子数、单荚种子数和种子千粒重等种子产量性状的遗传变异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紫... 为培育高产、优质紫花苜蓿品种提供依据,采用形态标记和RAPD分子标记相结合的方法,对10个紫花苜蓿品种的单位面积单枝数、单枝花序数、花序结荚数、花序种子数、单荚种子数和种子千粒重等种子产量性状的遗传变异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紫花苜蓿品种间种子产量性状的变异为4.43%~51.61%,种子产量变异最大,变幅为92.6~381.9 kg/hm2(P<0.05);种子千粒重的变异最小,且差异不显著(P>0.05);RAPD分析表明,各品种的遗传距离变异范围为0.21~0.35,其中WL323和Shanbei变异最大,而Derby和Prime变异最小,表明紫花苗蓿品种问的种子产量性状具有丰富的遗传多样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牧草 紫花苜蓿 种子产量性状 遗传多样性 形态标记 RAPD分子标记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