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5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A Novel Real-time Fluorescence Mutant-allele-specific Amplification Method for Rapid Single Nucleotide Polymorphism Analysis 被引量:1
1
作者 De Bin ZHU Da XING Xian LI Lan ZHANG 《Chinese Chemical Letters》 SCIE CAS CSCD 2006年第4期499-501,共3页
Current methods for single nucleotide polymorphism (SNP) analysis are timeconsuming and complicated. We aimed at development of one-step real-time fluorescence mutant-allele-specific amplification (MASA) method fo... Current methods for single nucleotide polymorphism (SNP) analysis are timeconsuming and complicated. We aimed at development of one-step real-time fluorescence mutant-allele-specific amplification (MASA) method for rapid SNP analysis. The method is a marriage of two technologies: MASA primers for target DNA and a double-stranded DNA-selective fluorescent dye, SYBR Green I. Genotypes are separated according to the different threshold cycles of the wild-type and mutant primers. K-ras oncogene was used as a target to validate the feasibility of the method. The experimental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different genotypes can be clearly discriminated by the assay. The real-time fluorescence MASA method will have an enormous potential for fast and reliable SNP analysis due to its simplicity and low cost.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utant-allele-specific amplification single nucleotide polymorphism analysis SYBR Green I K-ras oncogene.
下载PDF
Allele-specific amplification and electrochemiluminescence method for single nucleotide polymorphism analysis
2
作者 De Bin Zhu Da Xing Ya Bing Tang 《Chinese Chemical Letters》 SCIE CAS CSCD 2007年第7期869-871,共3页
A new approach combined the specificity of allele-specific amplification (ASA) with the sensitivity of electrochemiluminescence (ECL) assay for single nucleotide polymorphism (SNP) analysis was proposed. Briefly... A new approach combined the specificity of allele-specific amplification (ASA) with the sensitivity of electrochemiluminescence (ECL) assay for single nucleotide polymorphism (SNP) analysis was proposed. Briefly, target gene was amplified by a biotin-labeled allele-specific forward primer and a Ru(bpy)3 ^2+(TBR)-labeled universal reverse primer. Then, the amplicon was captured onto streptavidin-coated paramagnetic beads through biotin label, and detected by measuring the ECL signal of TBR label. Different genotypes were distinguished according to the ECL values of the amplicons by different genotypic primers. K-ras oncogene was used as a target to validate the feasibility of the method. The experiment results show that the different genotypes can be clearly distinguished by ASA-ECL assay. The method is useful in SNP analysis due to its sensitivity,safety, and simplicity.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llele-specific amplification ELECTROCHEMILUMINESCENCE Single nucleotide polymorphism K-ras oncogene
下载PDF
Full screening and accurate subtyping of HLA-A*02 alleles through group-specific amplification and mono-allelic sequencing
3
作者 Shengli Song Miaomiao Han Han Zhang Yuanxia Wang Hong Jiang 《Cellular & Molecular Immunology》 SCIE CAS CSCD 2013年第6期490-496,共7页
HLA-A*02 is the most prevalent and polymorphic major histocompatibility complex (MHC) allele family in humans. Functional differences have been revealed among subtypes, demanding further subtyping of HLA-A*02 in b... HLA-A*02 is the most prevalent and polymorphic major histocompatibility complex (MHC) allele family in humans. Functional differences have been revealed among subtypes, demanding further subtyping of HLA-A*02 in basic and clinical settings. However, the fast growing polymorphisms render traditional primeror probe-based typing methods impractical and result in increasing ambiguities in direct sequence-based typing. In this study, we combined group-specific amplification and mono-allelic sequencing to design and validate a simple scheme for the complete screening and accurate subtyping of all 540 reported HLA-A*02 alleles. This scheme could be performed in routine labs to facilitate studies with an interest in HLA-A*0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enotyping techniques group-specific amplification HLA-A*02 antigen mono-allelic sequencing seq uence-based typi ng
原文传递
一步等位基因特异扩增法检测中国人N-乙酰化酶基因型 被引量:7
4
作者 陈冰 李金恒 +1 位作者 黄晶 曹晓梅 《中国临床药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49-52,共4页
目的建立简化的一步等位基因特异扩增法(ASA),研究中国人N-乙酰化酶(NAT2)多态性等位基因的分布。方法用一步法直接检测215名中国健康人NAT2 *5,*6,*7等位基因。结果一步法测定结果与两步法一致。215名健康中国人NAT2 *5,*6,*7 3种突变... 目的建立简化的一步等位基因特异扩增法(ASA),研究中国人N-乙酰化酶(NAT2)多态性等位基因的分布。方法用一步法直接检测215名中国健康人NAT2 *5,*6,*7等位基因。结果一步法测定结果与两步法一致。215名健康中国人NAT2 *5,*6,*7 3种突变型等位基因的基因频率分别为3.3%,24.6%和10.0%。基因型分布符合Hardy-Weinberg平衡(P>0.05)。野生型纯合子、杂合子和突变型纯合子分别为85,96和34人,分别占39.5%,44.7%和15.8%。结论一步法测定NAT2基因准确、方便,为临床个体化合理用药提供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一步等位基因特异扩增法 检测 中国人 N-乙酰化酶基因型 基因分型
下载PDF
11个中国杏品种S-RNase基因的检测与序列分析 被引量:13
5
作者 吴俊 谷超 +4 位作者 张绍铃 张树军 宋宏峰 赵习平 刘铁铮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37-42,共6页
以11个未知基因型的中国杏品种为试材,根据李属植物S-RNase基因保守区设计2对引物组合检测各品种S-RNase基因,共获得22条等位扩增片段,电泳检测表明所有品种的扩增条带集中在300-1100bp的范围内,且表现出一定的长度多态性。序列分析进... 以11个未知基因型的中国杏品种为试材,根据李属植物S-RNase基因保守区设计2对引物组合检测各品种S-RNase基因,共获得22条等位扩增片段,电泳检测表明所有品种的扩增条带集中在300-1100bp的范围内,且表现出一定的长度多态性。序列分析进一步确定22个S-RNase基因为10个不同的等位基因,其中6个为首次发现,根据Gen-Bank中已登陆的杏S-RNase基因的顺序,分别命名为S19、S20、S23、S24、S25、S26,序列登陆号为:EF185300、EF185301、EU037262、EU037263、EU037264、EU037265。推导氨基酸序列的同源分析表明,杏的S-RNase与李属植物的S-RNase表现较高的同源性,为59.3%-100%;与苹果和梨的S-RNase同源性较低,为19.6%-31.6%。试验确定11个中国杏品种资源的自交不亲和基因型分别为:‘大果杏’S19/S20,‘张公园’S24/S25,‘二红’S9/S11,‘黄口外’S11/S26,‘植丸子’S11/S17,‘宇宙红’、‘大丰’S17/S23,‘超仁’、‘虹桥’S8/S11,‘冀光’、‘中华大杏梅’S8/S9;部分品种的田间杂交授粉座果与花粉管荧光显微镜观察证实了所鉴定基因型的可靠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交不亲和性 S-RNASE 等位PCR扩增 基因型
下载PDF
Bi-PASA技术及其在RYR1基因多态性研究中的应用 被引量:3
6
作者 吴彦宁 刘红林 +2 位作者 陈杰 徐银学 姜志华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2期69-71,共3页
双向PCR扩增特异等位基因 (Bi PASA)是一项建立在PCR基础之上的分子生物学新技术。它通过 2对引物的一次PCR反应可以迅速、有效地检测出基因组中单个碱基的突变 ,从而识别个体基因型的差异。现以猪氟烷基因即兰尼定受体 (Ryanodinerecep... 双向PCR扩增特异等位基因 (Bi PASA)是一项建立在PCR基础之上的分子生物学新技术。它通过 2对引物的一次PCR反应可以迅速、有效地检测出基因组中单个碱基的突变 ,从而识别个体基因型的差异。现以猪氟烷基因即兰尼定受体 (Ryanodinereceptor 1 )基因的多态性检测为例 ,介绍该技术的基本原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i-PASA技术 RYR1基因多态性 杂合子 纯合子
下载PDF
实时荧光等位基因特异性扩增法快速检测K-ras癌基因点突变 被引量:3
7
作者 朱德斌 邢达 +1 位作者 李贤 张岚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1031-1034,共4页
将荧光定量PCR技术与等位基因特异性扩增(Allele specific amplification,ASA)方法相结合,发展了一种可以快速检测基因点突变的实时荧光等位基因特异性扩增(Real-time ASA)方法.将该法用于检测K-ras癌基因第12位密码子发生的点突变,分... 将荧光定量PCR技术与等位基因特异性扩增(Allele specific amplification,ASA)方法相结合,发展了一种可以快速检测基因点突变的实时荧光等位基因特异性扩增(Real-time ASA)方法.将该法用于检测K-ras癌基因第12位密码子发生的点突变,分别采用针对其不同点突变方式(GAT,GTT,CGT)设计的突变型引物对待测样品进行ASA,只有突变型样品能被顺利扩增出双链DNA产物,该产物才能与双链DNA染料SYBR GreenⅠ结合,发出荧光信号从而被检测到.用该法检测31例结肠癌组织中的K-ras癌基因点突变,其中有15例样品检出为突变型.Real-time ASA法可检测到样品中含量为1/1000的突变型基因,具有灵敏、快速、简便、安全、高通量和低成本等优点,可望用于大量临床样本的点突变筛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实时荧光等位基因特异性扩增 点突变 K-rtu癌基因 结肠癌
下载PDF
等位基因特异性引物和TaqMan-MGB探针双抑制野生等位基因扩增的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JAK2V617F突变率 被引量:2
8
作者 梁国威 邵冬华 +1 位作者 何美琳 曹清芸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1486-1491,共6页
本研究建立在外周血基因组DNA中定量检测JAK2V617F突变率的荧光定量PCR检测方法并探讨其临床应用价值。在实时荧光定量PCR分析系统中,应用等位基因突变引物和等位基因野生TaqMan-MGB探针共同抑制JAK2V617F野生等位基因扩增,从而特异性... 本研究建立在外周血基因组DNA中定量检测JAK2V617F突变率的荧光定量PCR检测方法并探讨其临床应用价值。在实时荧光定量PCR分析系统中,应用等位基因突变引物和等位基因野生TaqMan-MGB探针共同抑制JAK2V617F野生等位基因扩增,从而特异性地扩增JAK2V617F突变等位基因。通过测定不同JAK2V617F突变率标准品及其循环阈值(Ct值),建立JAK2V617F突变率定量测定方法,并对89例表观健康人外周血基因组DNA中JAK2V617F突变率进行检测。结果表明,建立的方法定量检测JAK2V617F突变率的下限为0.1%,检测JAK2V617F突变率的批内、批间平均变异率分别为4.1%和6.1%。对89例表观健康人外周血基因组DNA中JAK2V617F突变率检测显示,其中2例为JAK2V617F阳性,突变率分别为0.64%和0.98%。结论:建立的JAK2V617F突变率定量检测方法具有检测灵敏度高和重复性好的特性,适合骨髓增殖性疾病的诊断及疾病进程和疗效监测。本方法检测原理可用于各种单碱基突变率的检测,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JAK2V617F突变 骨髓增殖性疾病 实时荧光定量PCR 等位基因特异性引物 TAQMAN-MGB探针 双抑 制扩增 野生等位基因
下载PDF
多重等位基因特异性扩增--微流控芯片电泳法同时测定多个单核苷酸多态性位点 被引量:2
9
作者 汪维鹏 周国华 《遗传》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219-224,共6页
文章以微流控芯片电泳为检测平台,建立了一种基于DNA适配器连接介导的多重等位基因特异性扩增同时测定多个单核苷酸多态性(SNP)位点的方法。以白细胞介素1β(IL1B)基因中的7个SNP位点(794C>T、1274C>T、2143T>C、2766T>del... 文章以微流控芯片电泳为检测平台,建立了一种基于DNA适配器连接介导的多重等位基因特异性扩增同时测定多个单核苷酸多态性(SNP)位点的方法。以白细胞介素1β(IL1B)基因中的7个SNP位点(794C>T、1274C>T、2143T>C、2766T>del、3298G>A、5200G>A和5277C>T)为检测对象,通过PCR预扩增得一段含该7个待测SNP位点的长片段;用限制性内切酶MboⅠ将其消化成短片段,再与DNA适配器(adapter)相连;以连接产物为模板,在两管中分别用7条等位基因特异性引物和一条公用引物进行7重等位基因特异性扩增;最后用微流控芯片电泳法分离等位基因特异性扩增产物,根据两管扩增产物的芯片电泳图谱中扩增片段的大小判断SNP的类型。采用本法成功测定了48名健康中国人的IL1B基因上的7个SNP位点,与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法(PCR-RFLP)和测序法测定结果完全一致。本法结果准确,可用于同时测定多个SNP位点;以微流控芯片电泳作为检测平台,分析速度快,样品需要量少;借助于自制筛分凝胶和重复使用芯片,使得SNP分析成本大大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核苷酸多态性 等位基因特异性扩增 微流控芯片电泳 白细胞介素1β基因
下载PDF
两种等位基因特异性扩增方法在结肠癌K-ras癌基因点突变检测中的应用比较(英文)
10
作者 朱德斌 张岚 《激光生物学报》 CAS CSCD 2012年第2期188-192,共5页
针对传统电泳检测方法存在操作复杂、费时等缺点,提出一种用于检测K-ras癌基因点突变的实时荧光等位基因特异性扩增(Allele specific amplification,ASA)方法。该法采用突变型引物对结肠癌基因组中的K-ras基因进行等位基因特异性扩增,... 针对传统电泳检测方法存在操作复杂、费时等缺点,提出一种用于检测K-ras癌基因点突变的实时荧光等位基因特异性扩增(Allele specific amplification,ASA)方法。该法采用突变型引物对结肠癌基因组中的K-ras基因进行等位基因特异性扩增,只有突变型样品能被顺利扩增出双链DNA产物,该产物能与双链DNA染料SYBR GreenⅠ结合,产生荧光信号从而被检测到。通过对荧光域值和溶解曲线分析来区分不同的基因突变类型。该法可以检测到野生型DNA中含量为1/1 000的突变型DNA,整个检测时间小于1 h。我们用该法检测31例结肠癌样品中K-ras基因密码子12发生的点突变,其中有15例检出为阳性。此外,还采用等位基因特异性扩增结合电泳分析对样品进行了检测,并对两种方法进行了比较。结果显示:实时荧光等位基因特异性扩增方法具有操作简便、快速、检测成本低等优点,为临床诊断基因突变引起的疾病提供了一种可行的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实时荧光等位基因特异性扩增 SYBR Green Ⅰ染料 结肠癌 K-ras癌基因 点突变
下载PDF
胆道系统癌与血浆k-ras基因突变检测
11
作者 刘海林 渡边弘之 泽武纪雄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2000年第S1期42-43,74,共3页
目的探讨胆道系统癌患者外周血中是否存在k -ras基因突变及其诊断价值。 方法提取血浆DNA ,通过突变等位基因特异性扩增 (MASA)方法检测k -ras基因codon1 2突变。 结果 7例胆囊癌中 5例k -ras基因突变阳性 (71 .4% ) ,6例肝内胆管细... 目的探讨胆道系统癌患者外周血中是否存在k -ras基因突变及其诊断价值。 方法提取血浆DNA ,通过突变等位基因特异性扩增 (MASA)方法检测k -ras基因codon1 2突变。 结果 7例胆囊癌中 5例k -ras基因突变阳性 (71 .4% ) ,6例肝内胆管细胞癌和 3例总胆管癌中分别有 2例 (33.3% )及 1例 (33.3% )k -ras基因突变检测阳性。k -ras基因突变检测阳性而血清CA19-9、CEA水平均正常的胆囊癌、肝内胆管细胞癌与总胆管癌各 1例。 结论胆道系统癌外周血中存在肿瘤DNA ,特别是胆囊癌检测血浆k -ras基因突变具有较高的诊断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癌基因 基因ras 等位基因特异性扩增
下载PDF
未修饰的纳米金结合等位特异性扩增来检测K-ras基因点突变 被引量:4
12
作者 周政 朱德斌 邢达 《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2期1279-1283,共5页
将等位基因特异性扩增的特异性与纳米金特殊的光学性质相结合,发展了一种新的基因点突变检测方法.以肿瘤中常见的K-ras癌基因第12位密码子作为点突变检测对象,采用突变型引物对待测序列进行等位特异性扩增.突变型样品扩增产物中大部分... 将等位基因特异性扩增的特异性与纳米金特殊的光学性质相结合,发展了一种新的基因点突变检测方法.以肿瘤中常见的K-ras癌基因第12位密码子作为点突变检测对象,采用突变型引物对待测序列进行等位特异性扩增.突变型样品扩增产物中大部分是双链DNA;而野生型样品由于不能被顺利扩增,产物中大部分是单链DNA.以纳米金颗粒作为报告基团,向两种不同基因型扩增产物中依次加入纳米金胶和盐溶液,野生型基因扩增产物中的单链引物被吸附到纳米金颗粒表面,使得纳米金在适宜浓度的盐溶液中不发生聚集;突变型样品扩增产物中的双链DNA由于与纳米金颗粒间存在静电斥力而不能被吸附到纳米金颗粒表面,纳米金在该浓度的盐溶液中发生聚集,导致两种基因型的混合液在吸收光谱和颜色方面均存在显著差异,从而实现了检测基因点突变的目的.该检测方法直观、快速、简便,实验成本低,能够检测到pmol量级的样品,为点突变检测提供了一种实用的新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金 表面等离子峰 等位特异性扩增 点突变
下载PDF
利用等位基因特异扩增快速检测水稻香味基因 被引量:35
13
作者 陆艳婷 刘庆龙 +3 位作者 王俊敏 严文潮 俞法明 金庆生 《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243-246,共4页
水稻香味受隐性基因控制,杂合材料不表现出香味,因此在香稻选育中需要寻找一种快速、简便的香味基因检测方法。本试验通过等位基因特异扩增(ASA)方法对9个香稻和3个非香稻品种(品系),以及3个香稻/非香稻组合的F1的香味基因,进行快速检... 水稻香味受隐性基因控制,杂合材料不表现出香味,因此在香稻选育中需要寻找一种快速、简便的香味基因检测方法。本试验通过等位基因特异扩增(ASA)方法对9个香稻和3个非香稻品种(品系),以及3个香稻/非香稻组合的F1的香味基因,进行快速检测。结果显示,纯合非香稻可获得长度为585和355bp的两条带,纯合香稻可获得长度为577和257bp的两条带,杂种F1可获得长度为355、257和580bp左右的3条带。供试材料的分子检测结果与香味基因型完全相符,所用方法快速有效,可应用于香稻育种实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香味基因 等位基因特异扩增
下载PDF
基于等位基因特异性PCR原理建立的SNP分型新方法 被引量:19
14
作者 王瑞恒 刘利民 +3 位作者 赵金玲 孙学科 孙琳琳 周刚 《法医学杂志》 CAS CSCD 2008年第3期189-193,共5页
目的建立一种新方法,对多个单核苷酸多态性(singlenucleotidepolymorphism,SNP)位点进行分型。方法基于等位基因特异性PCR原理,采用荧光标记复合扩增和毛细管电泳技术,根据PCR片段长度差异进行分型。选择SNP位点共11个,每个SNP位点设计... 目的建立一种新方法,对多个单核苷酸多态性(singlenucleotidepolymorphism,SNP)位点进行分型。方法基于等位基因特异性PCR原理,采用荧光标记复合扩增和毛细管电泳技术,根据PCR片段长度差异进行分型。选择SNP位点共11个,每个SNP位点设计两条长度不同、3’末端分别与SNP两个等位基因碱基配对的上游引物,同时为了增加特异性,在两条等位基因上游引物的3’末端第3或第4位碱基人为引入错配。在距离上游引物100~300bp范围内的合适位置,设计下游共用引物,并进行荧光标记。所有位点经过复合扩增后,PCR产物经ABIPrismTM310型遗传分析仪电泳分离,确定每个SNP的基因型。结果每个SNP位点纯合子为单一产物峰,杂合子则为长度不同的两个产物峰。不同的SNP位点扩增产物长度不同,根据产物长度和产物峰的数量进行SNP分型,一次完成11个SNP位点分型,其结果与直接测序完全一致。结论荧光标记复合扩增片段长度差异等位基因特异性PCR法是一种简单快速而有效的SNP分型新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法医生物学 单核苷酸多态性 等位基因特异性PCR 复合扩增
下载PDF
四引物PCR扩增反应的单管SNP快速测定法 被引量:32
15
作者 卜莹 古卓良 +1 位作者 张晓丹 周国华 《中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252-256,共5页
建立一种在单管中进行单核苷酸多型性 (SNP)快速测定的高效廉价方法 .以人ABCA1基因中的I82 3M为研究对象 ,设计 4种引物进行PCR扩增 ,其中两种引物用于扩增一段含有SNP位点的DNA片段 ,另两种引物为SNP位点特异性引物 ,4种引物在单管中... 建立一种在单管中进行单核苷酸多型性 (SNP)快速测定的高效廉价方法 .以人ABCA1基因中的I82 3M为研究对象 ,设计 4种引物进行PCR扩增 ,其中两种引物用于扩增一段含有SNP位点的DNA片段 ,另两种引物为SNP位点特异性引物 ,4种引物在单管中同时进行PCR扩增反应 ,根据延伸产物的长度确定SNP的类型 .为提高SNP测定的特异性 ,在特异性引物的 3′端倒数第 3个碱基引入了一个人为错配碱基 ,使引物的错误延伸率显著降低 ,大大提高了SNP分析的准确性 .实验结果表明 ,所建立的方法简单 ,操作简便 ,可在单管中完成SNP的测定反应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核苷酸多型性 人类基因组 核苷酸序列 聚合酶链反应
下载PDF
利用分子标记辅助选育香型优质粳稻新种质 被引量:11
16
作者 赵志鹏 李刚 +5 位作者 施标 李茂柏 王新其 吴书俊 曹黎明 张建明 《上海农业学报》 CSCD 2015年第5期1-5,共5页
为选育香型优质粳稻新种质,以粳稻‘武香075'为香味基因供体,优质水稻‘金丰'为受体,配制杂交组合,通过分子标记辅助选择和KOH香味检测法对杂交分离后代进行香味基因与香味鉴定筛选。经世代综合优良性状选择,最终选育获得优质... 为选育香型优质粳稻新种质,以粳稻‘武香075'为香味基因供体,优质水稻‘金丰'为受体,配制杂交组合,通过分子标记辅助选择和KOH香味检测法对杂交分离后代进行香味基因与香味鉴定筛选。经世代综合优良性状选择,最终选育获得优质高产香型粳稻种质纯合株系‘香粳1305'。经农业部稻米及制品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检测,‘香粳1305'稻米品质优良,达到国标二等食用粳米标准。两年多点试验结果显示,‘香粳1305'实割产量9 487.50—9 685.50 kg/hm^2,较对照有显著或极显著增产,增产幅度为3.97%—7.23%,表现出较好的丰产性和稳产性。将分子标记辅助选择与常规育种手段相结合,可快速获得香味性状株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香味基因 分子标记辅助选择 等位基因特异扩增
下载PDF
多巴胺D4受体基因启动子区多态性与慢性抽动障碍的关联研究(英文) 被引量:9
17
作者 卢瑶 麻宏伟 +6 位作者 郗春艳 张莹 王雁 姚璐 高建 汪薇 周末 《中国当代儿科杂志》 CAS CSCD 2006年第5期357-360,共4页
目的探讨多巴胺D4受体(DRD4)基因启动子区的3个功能多态性与慢性抽动障碍是否存在相关性。方法选取无亲缘关系的慢性抽动障碍患儿84例以及无亲缘关系的健康个体100例,后者作为对照组。提取静脉血白细胞基因组DNA,采用聚合酶链反应及等... 目的探讨多巴胺D4受体(DRD4)基因启动子区的3个功能多态性与慢性抽动障碍是否存在相关性。方法选取无亲缘关系的慢性抽动障碍患儿84例以及无亲缘关系的健康个体100例,后者作为对照组。提取静脉血白细胞基因组DNA,采用聚合酶链反应及等位基因特异性扩增技术检测DRD4基因启动子区-1240L/S,-616C/G和-521C/T3个功能位点的基因型。用SHEsis在线统计软件分析各位点等位基因、基因型、单倍型频率及其组间差异。结果DRD4基因-616C/G的等位基因频率及其基因型频率在慢性抽动障碍组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χ2=8.419,P<0.01;χ2=7.860,P<0.05),DRD4基因-1240L/S,-616C/G和-521C/T组成的单倍型LCT的频率在慢性抽动障碍组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χ2=6.371,P<0.05)。结论DRD4基因-616C/G的等位基因可能与慢性抽动障碍相关联,携带有DRD4基因-1240L/S,-616C/G和-521C/T组成的单倍型LCT的个体可能更易患慢性抽动障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抽动障碍 多巴胺D4受体 聚合酶链反应 等位基因特异性扩增 单倍型
下载PDF
等位基因特异性扩增法在SNP分型中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7
18
作者 王清瑶 饶华春 +1 位作者 刁勇 杨会勇 《生物技术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2期62-67,共6页
单核苷酸多态性(Single nucleotide polymorphism,SNP)因其分布广、数量大而在疾病研究特别是多基因疾病研究领域显示出巨大的优势,因此临床研究和诊断需要一种快速、简易、准确、经济的SNP检测方法。近年来,等位基因特异性扩增法(Allel... 单核苷酸多态性(Single nucleotide polymorphism,SNP)因其分布广、数量大而在疾病研究特别是多基因疾病研究领域显示出巨大的优势,因此临床研究和诊断需要一种快速、简易、准确、经济的SNP检测方法。近年来,等位基因特异性扩增法(Allele-specific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AS-PCR)因其操作简单、成本低廉和结果准确而在SNP检测领域显示了巨大应用潜力,并受到越来越多相关科研和医务工作者的关注。系统的对AS-PCR技术在SNP分型中的研究进展和应用作了全面综述,对其发展方向和应用前景进行了展望。认为通过与其他检测平台联合,AS-PCR可促进SNP检测技术由实验室向临床应用转化的进程,为诸多疑难疾病的防治提供新的思路和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核苷酸多态性 基因分型 等位基因特异性扩增
下载PDF
多巴胺D4受体基因多态性与原发性夜间遗尿症的关联研究 被引量:8
19
作者 戴晓梅 麻宏伟 +1 位作者 卢瑶 潘学霞 《中国当代儿科杂志》 CAS CSCD 2008年第5期607-610,共4页
目的研究多巴胺D4受体(dopamine D4 receptor,DRD4)基因的多态性及其组合分布与原发性夜间遗尿症(PNE)的相关性。方法选取无亲缘关系的PNE儿童86例以及无亲缘关系的健康儿童100例为对照组,提取静脉血白细胞基因组DNA,采用聚合酶链反应... 目的研究多巴胺D4受体(dopamine D4 receptor,DRD4)基因的多态性及其组合分布与原发性夜间遗尿症(PNE)的相关性。方法选取无亲缘关系的PNE儿童86例以及无亲缘关系的健康儿童100例为对照组,提取静脉血白细胞基因组DNA,采用聚合酶链反应及等位基因特异性扩增技术检测DRD4基因-1240L/S,-521C/T与-616C/G3个位点的基因型。结果PNE组与对照组DRD4-616C/G的等位基因频率及基因型频率差异存在显著性(χ2=8.13,P<0.05;χ2=6.23,P<0.05)。等位基因组合分布研究发现DRD4-1240L/S-616C/G-521C/T组合的单倍型LCT分布频率在PNE组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χ2=5.88,P<0.05)。结论PNE儿童DRD4基因-616位点由G到C的转换可能影响DRD4基因的诱导及转录,DRD4基因启动子区3个功能多态位点构成的单倍型LCT可能进一步协同抑制了DRD4基因的转录活性,可能使DRD4蛋白表达降低,注意力缺陷,睡眠觉醒障碍,引起夜间遗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发性夜间遗尿症 多巴胺D4受体 聚合酶链反应 等位基因特异性扩增
下载PDF
单管双向等位基因专一性扩增方法在近交系小鼠遗传检测中的应用 被引量:11
20
作者 胡培丽 范昌发 +1 位作者 岳秉飞 邢瑞昌 《中国实验动物学报》 CAS CSCD 2006年第4期246-250,共5页
目的将新近建立的单管双向等位基因专一性扩增(single-tube bi-directional allele specific amplification,SB-ASA)方法用于分析近交系小鼠基因组中的单核苷酸多态性(SNP)。方法以5个近交系小鼠为研究对象,采用SB-ASA方法对其16个SNP... 目的将新近建立的单管双向等位基因专一性扩增(single-tube bi-directional allele specific amplification,SB-ASA)方法用于分析近交系小鼠基因组中的单核苷酸多态性(SNP)。方法以5个近交系小鼠为研究对象,采用SB-ASA方法对其16个SNP位点进行检测,并通过双盲实验和测序验证该方法的可靠性;且考察了该方法中PCR反应各成分及扩增条件对结果的影响。结果16个SNP位点,SB-ASA都成功地对5个品系小鼠进行了分型,与测序结果完全一致;双盲实验结果显示通过3个SNP位点即可鉴别5个品系。结论SB-ASA方法可用于近交系小鼠SNP的遗传检测,可望作为一种新的分子生物学遗传检测方法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态性 单核苷酸 单管双向等位基因专一性扩增 小鼠 近交系 遗传检测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