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84篇文章
< 1 2 5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Viscoelastic stress change from the 1931 M_(w)7.8 Fuyun earthquake and its impacts on seismic activity around the Altai mountains
1
作者 Yali Shao jiankun He +1 位作者 Xinguo Wang Youjia Zhao 《Geodesy and Geodynamics》 EI CSCD 2024年第4期326-337,共12页
The 1931 M_(w)7.8 Fuyun earthquake occurred around the Altai mountains, an intracontinental deformation belt with limited active strain-rate accumulation. To explore whether seismic activity in this deformation belt w... The 1931 M_(w)7.8 Fuyun earthquake occurred around the Altai mountains, an intracontinental deformation belt with limited active strain-rate accumulation. To explore whether seismic activity in this deformation belt was affected by stress interaction among different active faults, we calculate the Coulomb failure stress change(ΔCFS) induced by the Fuyun earthquake due to coseismic deformation of the elastic crust and postseismic viscoelastic relaxation of the lower crust and upper mantle. Numerical results show that the total ΔCFS at a 10-km depth produced by the Fuyun earthquake attains approximately 0.015-0.134 bar near the epicenter, and just before the occurrence of the 2003 M_(w)7.2 Chuya earthquake, which distances about 400 km away from the Fuyun earthquake. Among the increased ΔCFS,viscoelastic relaxation from 1931 to 2003 contributes to approximately 0.014-0.131 bar, accounting for>90% of the total ΔCFS. More importantly, we find that for the recorded seismicity in the region with a radius of about 270 km to the Fuyun earthquake from 1970 to 2018, the percentage of earthquakes that fall in positive lobes of ΔCFS resolved on the NNW-SSE Fuyun strike-slip fault, on the NWW-SEE Irtysh strike-slip fault, and on the NW-SE Kurti reverse fault is up to 67.22%-91.36%. Therefore, the predictedΔCFS suggests that the impact of the 1931 M_(w)7.8 Fuyun earthquake on seismic activity around the Altai mountains is still significant as to hasten occurrence of the 2003 M_(w)7.2 Chuya earthquake at a relatively far distance and to trigger its aftershocks in the near-field even after several decades of the mainshock.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ltai mountains Fuyunearthquake Coulomb failure stress change Viscoelasticrelaxation Seismic activity
下载PDF
Flooding(or breaching)of inter-connected proglacial lakes by cascading overflow in the arid region of Western Mongolia(Mt.Tsambagarav,Mongolian Altai)
2
作者 Otgonbayar DEMBEREL Chinmay DASH +6 位作者 Battsetseg DUGERSUREN Munkhbat BAYARMAA Yeong Bae SEONG Elora CHAKRABORTY Batsuren DORJSUREN Atul SINGH Nemekhbayar GANHUYAG 《Journal of Mountain Science》 SCIE CSCD 2024年第10期3215-3233,共19页
This study investigates the glacial lake outburst flood(GLOF)hazards in the Tsambagarav mountain range in Western Mongolia,focusing on the Khukhnuruu Valley and its interconnected proglacial lakes.Over the last 30 yea... This study investigates the glacial lake outburst flood(GLOF)hazards in the Tsambagarav mountain range in Western Mongolia,focusing on the Khukhnuruu Valley and its interconnected proglacial lakes.Over the last 30 years,significant glacier retreats,driven by rising temperatures and changing precipitation patterns,have led to the formation and expansion of several proglacial lakes.Fieldwork combined with satellite data and meteorological analysis was used to assess the dynamics of glacier and lake area changes,with particular focus on the flood events of July 2021.The research reveals a substantial reduction in glacier area,particularly in the Khukhnuruu E complex,where glacier area decreased by 19.3%.The study highlights the influence of increasing temperatures and summer precipitation,which have accelerated ice melt,contributing to the expansion and eventual breaching of lakes.Additionally,lake area changes were influenced by the steepness of the terrain,with steeper slopes exacerbating peak discharge during floods.Of the studied seven lakes(Lake 1 to Lake 7),Lake 1 experienced the most dramatic reduction,with a decrease in area by 73.51%and volume by 84.84%,followed by Lake 7.This study underscores the region's vulnerability to climate-induced hazards and stresses the need for a comprehensive early warning system and disaster preparedness measures to mitigate future risk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lacial lake outburst flood(GLOF) Mongolian altai Climate change Proglacial lakes
下载PDF
中国雪都阿尔泰山暖区暴雪水汽特征分析
3
作者 周雪英 庄晓翠 +1 位作者 李博渊 储鸿 《气象科技》 2024年第1期76-89,共14页
为进一步做好中国雪都阿勒泰山冬季冰雪旅游暴雪预报预警服务,利用阿尔泰山固态降水数据、NCEP/NCAR再分析和GDAS数据,应用天气学诊断和不同水汽分析方法对2021年阿尔泰山区3次暴雪过程环流背景和水汽特征进行分析。结果表明:①3次暴雪... 为进一步做好中国雪都阿勒泰山冬季冰雪旅游暴雪预报预警服务,利用阿尔泰山固态降水数据、NCEP/NCAR再分析和GDAS数据,应用天气学诊断和不同水汽分析方法对2021年阿尔泰山区3次暴雪过程环流背景和水汽特征进行分析。结果表明:①3次暴雪过程均为新疆北部典型的暖区暴雪过程。②欧拉方法分析表明,该区水汽主要源于大西洋及其沿岸,阿尔泰山西边界为水汽输入,东边界和南边界为水汽输出,中、低层的水汽输入量与暴雪量关系密切,水汽通量散度辐合区位于对流层低层。③HYSPLIT(拉格朗日)方法分析表明,水汽源地主要来自北冰洋、欧洲,其次是中亚和加拿大,与上述结论明显不同;对暴雪区综合贡献较大的是对流层低层的水汽。④构建了阿尔泰山区暴雪过程水汽贡献模型,700 hPa及以上水汽自源地到达关键区后主要从偏西(西南)路径输入暴雪区,700 hPa以下水汽到达关键区后,在环流合适时主要从东南路径输入暴雪区,但从偏西(西南)和西北路径输入暴雪区的水汽也不容忽视;水汽主要在对流层低层聚集,并辐合抬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尔泰山 暖区暴雪 水汽特征 HYSPLIT模式
下载PDF
阿勒泰市移动源排放清单及时空分布特征
4
作者 屈小梭 张桂伟 +7 位作者 夏俊 孙爱珍 姜艳 谷超 韩雪梅 白雯宇 彭云 赵江坤 《环境工程技术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218-1224,共7页
通过“自上而下”调查方式获取移动源活动水平,采用排放因子法建立了阿勒泰市移动源排放清单,并进行移动源排放的时空特征分析和清单不确定性分析。结果表明,2021年阿勒泰市移动源9种大气污染物排放总量,CO为669.12 t,NO_(x)为617.92 t,... 通过“自上而下”调查方式获取移动源活动水平,采用排放因子法建立了阿勒泰市移动源排放清单,并进行移动源排放的时空特征分析和清单不确定性分析。结果表明,2021年阿勒泰市移动源9种大气污染物排放总量,CO为669.12 t,NO_(x)为617.92 t,SO_(2)为29.85 t,NH_(3)为32.61 t,VOCs为136.35 t,PM_(2.5)为35.74 t,PM_(10)为38.06 t,BC为20.33 t,OC为6.41 t。其中,CO、SO_(2)、NH_(3)、VOCs主要来源于载客汽车,贡献率均超过40%;NO_(x)主要来源于农业机械和载货汽车,贡献率均超过30%;PM_(2.5)、PM_(10)、BC、OC主要来源于农业机械,贡献率均超过75%。时空分布特征表现为6—8月排放量最高,人口密集的市区排放量高于其他区域。移动源9种污染物排放清单不确定性均在−39.23%~56.27%以内,本清单计算结果相对可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移动源 排放清单 时空分配 不确定性分析 阿勒泰市
下载PDF
新疆阿尔泰造山带伟晶岩型稀有金属矿床成矿作用
5
作者 陈衍景 韩金生 《地质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452-1472,共21页
花岗伟晶岩与稀有金属(Li、Be、Nb、Ta等)矿床关系密切。关于伟晶岩成矿模式、伟晶岩与花岗岩之间的成因关系等,已有大量研究和讨论,但仍然存在争议。新疆阿尔泰是我国著名的伟晶岩及稀有金属矿床集中区,研究资料丰富。本文系统分析了... 花岗伟晶岩与稀有金属(Li、Be、Nb、Ta等)矿床关系密切。关于伟晶岩成矿模式、伟晶岩与花岗岩之间的成因关系等,已有大量研究和讨论,但仍然存在争议。新疆阿尔泰是我国著名的伟晶岩及稀有金属矿床集中区,研究资料丰富。本文系统分析了阿尔泰伟晶岩的地质背景与成矿地质特征,阐明阿尔泰造山带伟晶岩与花岗岩存在3种关系:(1)缺乏成因联系,伟晶岩可能为变质脱水熔融形成的独立伟晶岩;(2)可能为“兄弟关系”;(3)可能为“母子关系”,共同构成花岗岩-伟晶岩成岩成矿系统。作者提出一个包含多种成因伟晶岩的成岩成矿构造模式,可能在矿带、矿田、矿床尺度上都适用。阿尔泰造山带稀有金属伟晶岩成矿省的形成受到古生代地层的控制。阿尔泰造山带处于典型的幔坡带,为长期活跃的构造活动带,极易受到外部构造域的干扰,在晚三叠纪受到特提斯构造域的一系列陆块向北漂移并拼贴到欧亚大陆南缘的远程效应影响而发生大规模的稀有金属成矿作用,在侏罗纪,其构造活动及成岩成矿作用则受新特提斯构造域和蒙古-鄂霍茨克洋构造域地质作用的远程效应共同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稀有金属 伟晶岩 花岗岩 阿尔泰造山带 伟晶岩成岩成矿构造模式 远程效应
下载PDF
特克赛尔羊×阿勒泰羊F_(2)绵羊肉质嫩度全基因组关联分析
6
作者 赵义龙 黄金凤 +1 位作者 贺三刚 刘明军 《家畜生态学报》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22-26,共5页
为了定位影响绵羊嫩度相关SNP位点及其重要候选基因,该研究选取462只特克赛尔羊×阿勒泰羊F_(2)绵羊,其中公羔229只、母羔233只,所有试验羊均在统一条件下饲养至8月龄后进行屠宰,利用C-LM4嫩度仪对嫩度进行测定,利用Illumina绵羊高... 为了定位影响绵羊嫩度相关SNP位点及其重要候选基因,该研究选取462只特克赛尔羊×阿勒泰羊F_(2)绵羊,其中公羔229只、母羔233只,所有试验羊均在统一条件下饲养至8月龄后进行屠宰,利用C-LM4嫩度仪对嫩度进行测定,利用Illumina绵羊高密度(600K)SNP芯片进行基因分型,使用GEMMA软件的MLM模型对嫩度性状进行全基因组关联分析。结果表明,经质控后,剩余613178个SNPs位点用于全基因组关联分析,发现9个潜在SNPs位点与嫩度相关,分别分布在2、6、23、24号染色体上。根据基因生物学功能及相关研究文献,推测EREG、AREG、PDE1A基因参与肌肉再生、肌纤维形成等生物学过程,可作为影响嫩度的重要候选基因。研究结果可为利用分子生物学方法改良绵羊肌肉嫩度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嫩度 特克赛尔羊×阿勒泰羊 F_(2) 候选基因 全基因组关联分析 SNP
下载PDF
深熔成因伟晶岩初始岩浆中稀有金属富集特征 被引量:1
7
作者 周晋捷 吕正航 +2 位作者 刘堃 唐勇 张辉 《地质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507-1526,共20页
本文以新疆阿尔泰切木尔切克地区的混合岩和伟晶岩为例,开展区内混合岩、伟晶岩与周围的变沉积岩(二云母片岩)的野外地质、全岩地球化学以及云母类矿物化学组成研究,目的在于揭示深熔作用形成的熔体中稀有金属富集特征。研究结果显示,... 本文以新疆阿尔泰切木尔切克地区的混合岩和伟晶岩为例,开展区内混合岩、伟晶岩与周围的变沉积岩(二云母片岩)的野外地质、全岩地球化学以及云母类矿物化学组成研究,目的在于揭示深熔作用形成的熔体中稀有金属富集特征。研究结果显示,阿尔泰切木尔切克地区的伟晶岩与混合岩中浅色体有相似的矿物组合和主要化学组成,且伟晶岩与暗色体呈互补的微量元素组成,表明切木尔切克伟晶岩为变沉积岩深熔成因。从二云母片岩到混合岩中浅色体和伟晶岩,白云母中Li、Be、Nb、Ta、Rb、Cs显示增加趋势,表明深熔作用形成浅色体及其汇聚成伟晶岩脉过程中可促进稀有金属的富集,尤其是Be和Ta,富集程度达3倍以上。低温条件下白云母脱水熔融,导致黑云母作为残留相,明显制约Li、Rb、Cs等稀有金属在熔体中的富集,但对Be的影响非常有限。结合阿尔泰伟晶岩广泛的Be成矿作用,推断阿尔泰伟晶岩很可能是深熔成因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稀有金属 深熔作用 伟晶岩 混合岩 阿尔泰
下载PDF
阿勒泰荒漠区草本植物生态位与种间关联 被引量:1
8
作者 苏金娟 刘永萍 +4 位作者 刘丽燕 吴天忠 荣文文 楚光明 王梅 《草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2217-2228,共12页
草本植物的种间关系在生态修复中具有指导意义。为揭示阿勒泰荒漠区草本植物的种间关系,本研究基于野外调查数据,采用生态位测定、方差比率法、χ^(2)检验、种间联结系数AC和Spearman秩相关系数等方法,分析了14种优势草本植物的生态位... 草本植物的种间关系在生态修复中具有指导意义。为揭示阿勒泰荒漠区草本植物的种间关系,本研究基于野外调查数据,采用生态位测定、方差比率法、χ^(2)检验、种间联结系数AC和Spearman秩相关系数等方法,分析了14种优势草本植物的生态位特征和种间关联性。结果表明:1)72个样地共发现121种草本植物,以菊科、禾本科和藜科为主,草本优势种中角果藜(Ceratocarpus arenarius)、猪毛菜(Kali collinum)和白茎绢蒿(Seriphidium terrae-albae)的重要值和生态位宽度较大;2)草本优势种的总体生态位重叠程度较低,平均值为0.11,物种间竞争较小;3)草本优势种的总体关联性为显著负联结,群落处于不稳定的演替状态;4)χ^(2)检验、种间联结系数和Spearman秩相关系数结果均显示物种多呈不显著联结,物种间联结性较低。因此在阿勒泰荒漠区草本植物的生态恢复工作中,可以选择生态位宽度较大、种对间呈显著或极显著正关联的植物搭配种植,恢复群落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勒泰地区 生态位宽度 生态位重叠度 χ检验 种间联结系数 Spearman秩相关系数 生态修复
下载PDF
基于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的阿勒泰地区生态补偿区域空间选择与策略 被引量:2
9
作者 董靖雯 王承武 《环境工程技术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308-317,共10页
生态补偿可有效缓解区域经济发展与生态保护之间的矛盾。基于2010—2020年阿勒泰地区土地利用数据,运用当量因子法计算研究区的生态系统服务价值(ESV)并进行时空变化分析,引用修正后生态补偿优先级指数对阿勒泰地区6县1市进行生态补偿... 生态补偿可有效缓解区域经济发展与生态保护之间的矛盾。基于2010—2020年阿勒泰地区土地利用数据,运用当量因子法计算研究区的生态系统服务价值(ESV)并进行时空变化分析,引用修正后生态补偿优先级指数对阿勒泰地区6县1市进行生态补偿区域空间选择,并计算生态补偿额度。结果表明:2010—2020年阿勒泰地区草地、耕地、水域、建设用地面积增加,林地与未利用地面积减少。2010—2020年总ESV呈现降增交替的波动变化,整体减少0.85%,林地ESV降幅最大,单项功能价值量占比最高的为调节服务。阿勒泰地区生态补偿理论总额度为60.05亿元,修正后生态补偿(补偿额占总额比例)优先顺序依次为青河县(21.60%)>布尔津县(18.33%)>吉木乃县(10.46%)>哈巴河县(11.43%)>阿勒泰市(10.99%)>富蕴县(14.12%)>福海县(13.07%)。基于研究结果,从发挥政府作用、健全法律体系、拓宽资金渠道、创新补偿方式及规范补偿方与受偿方等方面提出完善阿勒泰地区生态补偿的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系统服务价值 生态补偿空间选择 生态补偿额度 阿勒泰地区
下载PDF
不同年龄阿勒泰母羊毛绒品质性状分析 被引量:1
10
作者 张敏 全凯丽 +10 位作者 王明 徐冬 高扬 采复拉 刘建新 李宗欣 黄锡霞 库木斯 阿依古丽 尔夏提 郑文新 《家畜生态学报》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27-31,71,共6页
为了研究不同年龄阿勒泰羊毛绒品质表型性状的差异,为阿勒泰羊选育提供参考数据,试验采集了439只1.5~5岁阿勒泰母羊的毛样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年龄因素对阿勒泰羊绒毛纤维直径、手排长度影响极显著(P<0.01),对绒毛单纤维强度影响显著... 为了研究不同年龄阿勒泰羊毛绒品质表型性状的差异,为阿勒泰羊选育提供参考数据,试验采集了439只1.5~5岁阿勒泰母羊的毛样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年龄因素对阿勒泰羊绒毛纤维直径、手排长度影响极显著(P<0.01),对绒毛单纤维强度影响显著(P<0.05);1.5岁个体的绒毛纤维直径最细,2岁个体绒产量最高,5岁个体的绒毛纤维直径、手排长度极显著高于其他年龄(P<0.01),1.5岁个体的绒毛单纤维强力极显著高于其它年龄(P<0.01);阿勒泰羊绒毛纤维直径与手排长度、单纤维强度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绒毛含量与粗毛白度、粗毛光泽度、断裂伸长百分比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绒毛白度与绒毛光泽度(R=0.998)、粗毛白度、粗毛光泽度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此研究结果为阿勒泰羊毛绒品质评定以及优良种畜选育工作提供可靠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勒泰羊 毛绒品质 不同年龄
下载PDF
2002—2021年北半球中高纬度典型山脉积雪的时空变化对比分析 被引量:1
11
作者 孙成杰 王剑庚 +4 位作者 张永宏 王雯皎 朱灵龙 田丰 宋凯达 《冰川冻土》 CSCD 2024年第2期475-488,共14页
积雪是冰冻圈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对气候变化的响应存在明显的空间差异。阿尔泰山脉、阿尔卑斯山脉和喀斯喀特山脉分别是亚洲、欧洲和北美洲最重要的山脉之一,三条山脉同处于北半球中高纬度,具有丰富的积雪资源。本文基于MODIS每日积雪产... 积雪是冰冻圈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对气候变化的响应存在明显的空间差异。阿尔泰山脉、阿尔卑斯山脉和喀斯喀特山脉分别是亚洲、欧洲和北美洲最重要的山脉之一,三条山脉同处于北半球中高纬度,具有丰富的积雪资源。本文基于MODIS每日积雪产品,获得阿尔泰山脉、阿尔卑斯山脉和喀斯喀特山脉的积雪覆盖率、积雪日数、积雪初日和积雪终日四个积雪参数,对比分析了三条山脉2002—2021年积雪的时空变化,并研究了气候因子对积雪参数的影响。结果表明,三条山脉积雪参数的空间分布差异明显。阿尔泰山脉积雪覆盖率最大,积雪日数最长,积雪初日最早,积雪终日最晚,分别为38.00%、141 d、66 d、207 d;阿尔卑斯山脉的积雪覆盖率、积雪日数、积雪初日、积雪终日分别为21.68%、79 d、97 d、194 d;喀斯喀特山脉的积雪覆盖率最小,积雪日数最短,积雪初日最晚,积雪终日最早,分别为15.18%、56 d、103 d、183 d。就趋势而言,阿尔泰山脉积雪覆盖率增大,更早的积雪和更晚的融雪使积雪日数增加;阿尔卑斯山脉积雪覆盖率减小,更早的融雪使得积雪日数减少;喀斯喀特山脉积雪覆盖率增大,更晚的融雪使得积雪日数增加。各气候因子中,地表温度对三条山脉积雪的影响比降水大。对三条山脉积雪时空变化的一致性对比分析,有助于全面了解北半球中高纬度山区积雪对气候变化响应的时空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积雪 阿尔泰山脉 阿尔卑斯山脉 喀斯喀特山脉 MODIS 时空变化 趋势分析
下载PDF
新疆阿尔泰山不同泥炭地记录的全新世大气粉尘信息及其影响因素
12
作者 武政 张彦 +2 位作者 杨平 孙东耀 仝川 《地理科学》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733-742,共10页
本文以中国西北阿尔泰山铁力沙汗和哈拉萨孜泥炭地为研究对象,结合AMS^(14)C年代框架,高分辨率测定两处泥炭地柱芯中的微量元素和常量元素,分析中国西北高山区泥炭记录的全新世大气粉尘历史沉降过程及其影响因素。研究发现:铁力沙汗和... 本文以中国西北阿尔泰山铁力沙汗和哈拉萨孜泥炭地为研究对象,结合AMS^(14)C年代框架,高分辨率测定两处泥炭地柱芯中的微量元素和常量元素,分析中国西北高山区泥炭记录的全新世大气粉尘历史沉降过程及其影响因素。研究发现:铁力沙汗和哈拉萨孜记录的全新世大气粉尘通量分别为22.74~76.92 g/(m^(2)·a)和18.60~198.38 g/(m^(2)·a)。与铁力沙汗相比,哈拉萨孜泥炭中矿物元素主要来源于大气沉降,表现为早全新世和早−中全新世时期粉尘通量较高,中全新世后粉尘通量较低,更能代表区域粉尘活动历史变化。阿尔泰地区泥炭记录的全新世粉尘通量高于季风区,且在中全新世后通量下降的特征,与季风区泥炭记录的高粉尘通量的结论相反。粉尘来源和气候环境是导致不同区域粉尘通量变化存在差异的主要原因。中国西北干旱区粉尘源区的湿度和温度通过影响植被覆盖状况,对区域大气沉降过程产生影响,但局地环境和冻土变化差异,也会导致区域内不同载体记录的大气粉尘信息存在明显差异。本研究对更全面更准确地认识区域大气环境变化过程及其主要影响因素,具有科学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疆阿尔泰山 泥炭 全新世 粉尘通量 大气沉降
下载PDF
新疆阿尔泰将军山天河石花岗岩的岩石成因及其对铷成矿的制约
13
作者 佘贵民 刘堃 +2 位作者 周晋捷 吕正航 张辉 《岩石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907-926,共20页
新疆阿尔泰盛产稀有金属伟晶岩,但缺乏数量上相当的高分异花岗岩。将军山天河石花岗岩是阿尔泰目前发现的唯一富Rb花岗岩,但其岩石成因、Rb的赋存状态及其与周边伟晶岩的关系尚不清楚,从而制约了对Rb富集机理和成矿潜力的认识。据此,本... 新疆阿尔泰盛产稀有金属伟晶岩,但缺乏数量上相当的高分异花岗岩。将军山天河石花岗岩是阿尔泰目前发现的唯一富Rb花岗岩,但其岩石成因、Rb的赋存状态及其与周边伟晶岩的关系尚不清楚,从而制约了对Rb富集机理和成矿潜力的认识。据此,本文对将军山天河石花岗岩和伟晶岩开展了全岩组成、年代学、同位素和矿物学研究。结果显示,阿尔泰将军山天河石花岗岩为高分异的A型花岗岩,独居石U-Pb年龄为276.9±2.7Ma,表明形成于早二叠世。独居石Nd同位素组成(ε_(Nd)(t)为+4.15~+6.05,二阶段模式年龄t DM2为548~708Ma)显示亏损的源区特征,表明源自新生地壳或有幔源物质的参与。天河石花岗岩与周边的天河石伟晶岩具有空间、时间和成分上的联系,表明二者具有分异演化上的成因关系。将军山天河石花岗岩类型以及天河石伟晶岩矿物组合指示伟晶岩属于NYF族(富Nb、Y、F)。天河石花岗岩与伟晶岩都显示出Rb的矿化,矿石矿物主要为天河石和多硅白云母。从花岗岩到伟晶岩,天河石和云母中的Rb逐步富集。岩浆高度分异是天河石花岗岩Rb富集的主要机制,但新生地壳物源或幔源物质的加入从源区上限制了Rb的矿化程度。除天河石花岗岩以外,阿尔泰未来的Rb资源勘查应同时关注稀有金属伟晶岩中的钾长石和云母类矿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河石 花岗岩 伟晶岩 岩石成因 阿尔泰
下载PDF
新疆阿尔泰伟晶岩型锂矿床磷的地球化学行为及其对锂成矿作用的指示意义
14
作者 陈剑争 张辉 +2 位作者 唐勇 吕正航 王惊涛 《岩石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2925-2943,共19页
新疆阿尔泰造山带是我国重要的伟晶岩型稀有金属成矿带,分布有不同规模的多个伟晶岩型锂矿床,目前尚不明确岩浆-热液演化过程中磷的地球化学行为及其对锂成矿作用的指示意义。本文通过对可可托海3号脉、小虎斯特91号脉和塔拉提1号脉中... 新疆阿尔泰造山带是我国重要的伟晶岩型稀有金属成矿带,分布有不同规模的多个伟晶岩型锂矿床,目前尚不明确岩浆-热液演化过程中磷的地球化学行为及其对锂成矿作用的指示意义。本文通过对可可托海3号脉、小虎斯特91号脉和塔拉提1号脉中碱性长石、磷灰石和磷锰(铁)锂矿等含磷矿物的微区结构和化学成分的对比研究,探讨上述科学问题。研究结果显示,随着岩浆分离结晶作用进行,磷逐渐在残余岩浆中富集,到达一定程度后会出现磷酸盐熔体与硅酸盐熔体的不混溶作用,由于锂更加倾向于进入磷酸盐熔体中,因此会形成磷锰(铁)锂矿等富锂的磷酸盐矿物。可可托海3号脉Ⅱ带中出现骸晶结构富锰磷灰石可能是由于岩浆过冷导致晶体快速结晶所致。此外,已经形成的磷锰(铁)锂矿等易被更晚期出溶的岩浆流体交代从而形成一系列复杂的次生磷酸盐矿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岩浆-热液演化过程 锂成矿作用 磷灰石 磷锰锂矿 碱性长石 阿尔泰伟晶岩
下载PDF
葡萄籽提取物对反复冻融阿勒泰羊肉食用品质的影响
15
作者 尚贵川 张九凯 +5 位作者 李丹蕾 周炳武 胡谦 何伟忠 李春保 陈颖 《肉类研究》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8,共8页
为探究葡萄籽提取物(grape seed extract,GSE)对反复冻融阿勒泰羊肉品质的改善效果,以阿勒泰羊背最长肌为研究对象,将0.5 g/100 mL GSE水溶液喷洒在羊肉表面,对其进行1、3、5、7次冻融处理。于每次冻融处理后测定羊肉颜色、肌红蛋白氧... 为探究葡萄籽提取物(grape seed extract,GSE)对反复冻融阿勒泰羊肉品质的改善效果,以阿勒泰羊背最长肌为研究对象,将0.5 g/100 mL GSE水溶液喷洒在羊肉表面,对其进行1、3、5、7次冻融处理。于每次冻融处理后测定羊肉颜色、肌红蛋白氧化状态、pH值、剪切力、硫代巴比妥酸反应物(thiobarbituric acid reactive substances,TBARS)值、总挥发性盐基氮(total volatile basic nitrogen,TVB-N)含量及挥发性化合物含量。结果表明:在反复冻融过程中,羊肉的亮度值、红度值、氧合肌红蛋白相对含量、pH值和剪切力呈下降趋势,黄度值、TBARS值、脱氧肌红蛋白和高铁肌红蛋白相对含量呈上升趋势,TVB-N含量呈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与空白组相比,添加GSE能减缓羊肉在冻融过程中pH值的下降和显著减小TBARS值(P<0.05),对羊肉的颜色、剪切力和TVB-N含量无明显影响;己醛、1-辛烯-3-醇、(E,E)-2,4-十烯醛、(E,Z)-2,4-十烯醛、(E)-2-辛醛、辛醛、戊醛、3-辛酮、二硫化碳和2-戊基呋喃为主要代表性挥发性风味物质,随着冻融次数增加,其含量呈先升高后下降的趋势,使羊肉风味发生劣变;此外,与空白组相比,添加GSE可减少羊肉在反复冻融过程中因脂质氧化产生的醛类、酮类、醇类和呋喃类挥发性化合物,从而改善羊肉风味。本研究阐明了GSE对反复冻融阿勒泰羊肉品质的改善作用,为冷链流通过程中肉制品的品质保持和调控提供了一定理论参考和技术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反复冻融 阿勒泰羊肉 葡萄籽提取物 品质 挥发性化合物
下载PDF
新疆阿尔泰山多年冻土区泥炭剖面有机碳结构变化及其影响机理
16
作者 刘元恭 张彦 +2 位作者 谌小慧 陈昭一 童宇毅 《山地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300-311,共12页
多年冻土泥炭地是重要的陆地碳库之一,在区域碳循环及气候变化过程中扮演重要作用。前期研究集中于区域气候变化对泥炭有机碳稳定性影响研究,但局地环境变化对其影响并不明确。新疆阿尔泰山多年冻土泥炭地是中国西北高山泥炭重要的分布... 多年冻土泥炭地是重要的陆地碳库之一,在区域碳循环及气候变化过程中扮演重要作用。前期研究集中于区域气候变化对泥炭有机碳稳定性影响研究,但局地环境变化对其影响并不明确。新疆阿尔泰山多年冻土泥炭地是中国西北高山泥炭重要的分布地区之一,对气候变化响应敏感。本文选取阿尔泰山三处多年冻土区泥炭地(黑湖、哈拉萨孜和三道海子)剖面,利用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技术对比分析泥炭剖面易分解的碳水化合物和结构较稳定的芳香族化合物的含量变化特征,揭示不同局地环境条件下泥炭剖面中有机碳结构变化及差异特征;并结合泥炭剖面中总有机碳(TOC)、腐殖化度(HD)和灰分等理化指标以及局地环境特征,探讨阿尔泰山多年冻土区泥炭沉积过程,揭示泥炭有机碳结构稳定性变化的影响机理。结果表明,(1)阿尔泰山不同环境条件下多年冻土区泥炭剖面中有机碳结构含量特征存在明显差异。黑湖和哈拉萨孜泥炭剖面中芳香族化合物含量(26.63%和26.58%)显著高于三道海子泥炭剖面中芳香族化合物含量(21.21%);三道海子泥炭剖面中碳水化合物含量(36.12%)明显高于黑湖(21.84%)和哈拉萨孜(24.21%)泥炭剖面。(2)芳香族化合物与碳水化合物含量比值结果表明,黑湖泥炭剖面中有机碳结构稳定性(1.33)高于哈拉萨孜(1.14)和三道海子(0.60);黑湖和哈拉萨孜泥炭剖面中有机碳稳定性随深度增加而增加,三道海子则随深度增加而下降。(3)阿尔泰山不同环境条件下的多年冻土泥炭地植被种群和微生物活性的差异,是导致泥炭有机碳稳定性变化的主要因素。本研究可为科学评估高山多年冻土区有机碳库动态变化及对环境变化的响应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年冻土 泥炭 有机碳 稳定性 阿尔泰山
下载PDF
新疆阿勒泰湿地植物和土壤碳氮磷生态化学计量特征及其影响因素
17
作者 李兴丽 高俊琴 +2 位作者 刘华兵 汤子同 朱佳涛 《生态与农村环境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806-814,共9页
为了揭示新疆阿勒泰湿地植物和土壤碳氮磷含量及生态化学计量关系,以阿勒泰地区高山沼泽和平原沼泽为研究对象,采用野外调查、采样与测定分析等方法研究了植物和土壤化学计量特征及其与环境因子的关系。结果表明:(1)阿勒泰山地沼泽土壤... 为了揭示新疆阿勒泰湿地植物和土壤碳氮磷含量及生态化学计量关系,以阿勒泰地区高山沼泽和平原沼泽为研究对象,采用野外调查、采样与测定分析等方法研究了植物和土壤化学计量特征及其与环境因子的关系。结果表明:(1)阿勒泰山地沼泽土壤有机碳、全氮含量及C/P比、N/P比显著高于平原沼泽土壤,而植物碳氮磷含量及其化学计量比没有呈现类似的规律。(2)阿勒泰地区湿地植物生长主要受氮限制,高山沼泽土壤主要受磷限制,而平原沼泽土壤氮磷元素均较为缺乏。(3)植物磷含量、C/P比、N/P比受土壤环境因子的调控,磷含量与土壤含水量和降水量呈显著正相关,与温度呈显著负相关。(4)土壤有机碳、全氮、全磷含量及C/P比、N/P比受气温、降水、土壤容重及含水量的影响显著,各元素含量及其化学计量比与土壤容重和气温呈显著负相关,与土壤含水量和降水量呈显著正相关。(5)在阿勒泰湿地植物-土壤系统中存在碳氮磷的化学计量相互作用,且土壤各元素含量调控了植物磷含量。研究结果对明晰该地区不同类型沼泽湿地植被和土壤养分状况及限制因子具有重要意义,可为该区域沼泽湿地生态系统的养分调控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氮磷 生态化学计量 阿勒泰湿地 山地沼泽 平原沼泽
下载PDF
新疆阿勒泰地区城乡杂草区系与多样性特点
18
作者 潘成南 马占仓 +3 位作者 王超 吴星月 陈威 阎平 《石河子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600-607,共8页
为了解新疆阿勒泰地区城乡杂草的发生情况,通过多年野外实地调查和形态分类鉴定,参阅部分文献资料,对该地区城乡杂草种类与地理分布、区系组成和多样性特点进行了系统的研究。结果表明:(1)该地区城乡杂草共有37科154属274种。优势科为... 为了解新疆阿勒泰地区城乡杂草的发生情况,通过多年野外实地调查和形态分类鉴定,参阅部分文献资料,对该地区城乡杂草种类与地理分布、区系组成和多样性特点进行了系统的研究。结果表明:(1)该地区城乡杂草共有37科154属274种。优势科为禾本科(Gramineae,51种)、菊科(Compositae,42种)、藜科(Chenopodiaceae,35种)、豆科(Leguminosae,28种)、十字花科(Cruciferae,13种)和蓼科(Polygonaceae,13种)6科;属的组成中,单种属有103属103种,寡种属(2~5种)有46属133种,二者在该区杂草属、种数量中占比最高(占属96.75%,占种86.13%),另外多种属(6~9种)赖草属(Leymus)、蒿属(Artemisia)、蓼属(Polygonum)、藜属(Chenopodium)和滨藜属(Atriplex)5属优势明显。(2)该区杂草154个属的地理成分分属于9个分布类型及11个变型,主要由温带成分(71属138种)占主导地位。(3)该区杂草生活型以多年生(144种,占52.55%)和1~2年生草本(121种,占44.16%)为主,寄生性草本和半灌木次之;生境类型以中生杂草(215种,占78.47%)为主,湿生和旱生杂草较少。(4)该杂草区系本土杂草(269种,占98.18%)占绝对优势,近20年来具入侵潜力的外来杂草有5种,检疫性杂草有10种。对于其中的检疫性(10种)、恶性(30种)和重度有害(19种)杂草,相关部门应特别加强此类杂草的监测与防除,并应予以持续关注其种群动态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杂草 区系 杂草多样性 外来物种 阿勒泰地区
下载PDF
基于土地生态敏感性评价的生态产品价值分区实现研究——以阿勒泰市为例
19
作者 闫天亮 王承武 +2 位作者 陈梦茜 陈暄 赵文静 《干旱区地理》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612-621,共10页
良好的生态环境是维持人类生存与发展的基础,是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前提。利用GIS技术对阿勒泰市的生态环境进行敏感性评价。结果表明:(1)阿勒泰市生态环境敏感性影响程度由大到小排序为:土地利用类型>植被覆盖度>河流缓冲区&... 良好的生态环境是维持人类生存与发展的基础,是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前提。利用GIS技术对阿勒泰市的生态环境进行敏感性评价。结果表明:(1)阿勒泰市生态环境敏感性影响程度由大到小排序为:土地利用类型>植被覆盖度>河流缓冲区>道路缓冲区>高程>坡度>坡向。(2)阿勒泰市生态敏感性总体偏高,极度敏感和高度敏感等级区域占研究区总面积的42.45%,在北部山区、中部丘陵区,以及南部额尔齐斯河两岸均有分布;不敏感等级和低度敏感等级区域主要分布在中部丘陵和山间冲积平原区。(3)基于生态敏感性评价结果将阿勒泰市分生态保护区、生态提升区以及生态防护治理区3个区域,并根据区域特点提出完善生态补偿、特色生态旅游、生态农业、开展生态治理与修复等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模式,为阿勒泰市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提供实践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敏感性评价 生态产品 生态分区 价值实现模式 阿勒泰市
下载PDF
阿勒泰羊成年母羊体重及体尺性状的回归分析
20
作者 张敏 刘建新 +10 位作者 王明 徐冬 采复拉 高扬 尔夏提 李宗欣 黄锡霞 全凯丽 阿依古丽 库木斯 郑文新 《家畜生态学报》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22-26,共5页
为研究阿勒泰羊成年母羊体尺与体重的相关关系,测定439只健康阿勒泰羊成年母羊的体重(y)、体高(X_(1))、体长(X_(2))、胸宽(X_(3))、胸深(X_(4))、胸围(X_(5))、管围(X_(6))、脂臋长(X_(7))、脂臀宽(X_(8))、脂臀厚(X_(9))10个性状,运用... 为研究阿勒泰羊成年母羊体尺与体重的相关关系,测定439只健康阿勒泰羊成年母羊的体重(y)、体高(X_(1))、体长(X_(2))、胸宽(X_(3))、胸深(X_(4))、胸围(X_(5))、管围(X_(6))、脂臋长(X_(7))、脂臀宽(X_(8))、脂臀厚(X_(9))10个性状,运用SPSS 26.0软件对数据进行描述性统计、相关系数与通径系数的计算,采用多元回归分析中的逐步回归法建立体重与体尺的最优回归模型。结果表明,胸围与阿勒泰羊成年母羊体重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其次为胸宽;胸围对阿勒泰羊成年母羊体重的直接作用和间接作用大于其它性状;阿勒泰羊成年母羊的最优回归模型为:Y=0.251X_(1)+0.568X_(3)+0.438X_(4)+3.487X_(6)+0.443X_(9)-42.579,该模型中体重与胸围、管围、胸宽、脂臀厚、体高呈极显著线性回归关系(P<0.01)。本研究可为实际阿勒泰羊成年母羊的育种实践提供参考,以此提高阿勒泰羊的选育速度与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勒泰羊成年母羊 体重 体尺 相关 回归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