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论诗学审美范畴“机趣”——兼论机趣与理趣之区别 被引量:1
1
作者 张海沙 曹阳 《中国文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92-100,共9页
机趣作为诗学批评领域的一个重要范畴,广泛地运用于诗歌、戏剧、小说批评。究其发源,本于佛教“机缘”,并以佛教禅门公案之机趣沟通禅学与诗学。宋代诗人将禅门公案在诗歌中的运用,开启了富有机趣的诗歌创作生面。机趣与理趣同在生动的... 机趣作为诗学批评领域的一个重要范畴,广泛地运用于诗歌、戏剧、小说批评。究其发源,本于佛教“机缘”,并以佛教禅门公案之机趣沟通禅学与诗学。宋代诗人将禅门公案在诗歌中的运用,开启了富有机趣的诗歌创作生面。机趣与理趣同在生动的表现形式下有着特别的意趣。二者之区别在于:从思想来源而言,机趣的意旨在佛学范畴,而理趣的意旨在儒学范畴;机趣之产生具有随机性,理趣具有恒定性;机趣因意蕴不可言说,诗歌往往表现矛盾与悖反,理趣则有理路可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趣 理趣 机缘 《坛经》 宋诗
下载PDF
试论《坛经》之内在超越精神及其当代意义
2
作者 常春雨 武杰 《中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5年第2期17-20,共4页
作为禅宗的代表人物,六祖慧能大师深受中国儒道思想的影响,其代表作《坛经》所蕴含的内在超越精神亦是中国哲学逻辑发展之必然。《坛经》之内在超越精神具体体现为不苛求修禅的外在形式、净心与妄心合为自心、追求内在修心三个方面。研... 作为禅宗的代表人物,六祖慧能大师深受中国儒道思想的影响,其代表作《坛经》所蕴含的内在超越精神亦是中国哲学逻辑发展之必然。《坛经》之内在超越精神具体体现为不苛求修禅的外在形式、净心与妄心合为自心、追求内在修心三个方面。研究与阐发这种精神对于我国社会转型期调适民众浮躁心态,进而提升其精神境界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坛经》 禅宗 中国儒道思想 内在超越 当代意义
下载PDF
佛学中国化大众化的典型:《六祖坛经》及其现实意义
3
作者 蒋凡 《韶关学院学报》 2019年第10期12-15,共4页
《坛经》是佛学中国化、大众化最为成功的典型之一。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一是不立文字,教外别传,主张独立思考,启悟思维,而不死于句下,其顿悟之门,大众易于掌握运用;二是下人上智,上人失智,主张学佛,过程是众生平等,这对大众是一种思想... 《坛经》是佛学中国化、大众化最为成功的典型之一。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一是不立文字,教外别传,主张独立思考,启悟思维,而不死于句下,其顿悟之门,大众易于掌握运用;二是下人上智,上人失智,主张学佛,过程是众生平等,这对大众是一种思想解放;三是“求福”与“求功德”有本质不同,功德大小,并非布施钱财之谓也;四是强调学佛的当下现实性;五是方法灵活、矛盾辩证,说服力感染力强,故能给大众以强烈的思想震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六祖坛经》 佛学 中国化 大众化
下载PDF
《坛经》心性哲学与中国性灵文学
4
作者 李曙豪 《肇庆学院学报》 2016年第3期35-38,64,共5页
《坛经》是南禅思想的集中体现,其思想内核是"明心见性"。南禅心性哲学在思想界产生了重大影响,并渐渐演化为一种美学趣味,渗透到文学、艺术各个领域,出现了禅诗、禅画、禅宗书法等艺术形态,对中国文学和中国文人的影响十分... 《坛经》是南禅思想的集中体现,其思想内核是"明心见性"。南禅心性哲学在思想界产生了重大影响,并渐渐演化为一种美学趣味,渗透到文学、艺术各个领域,出现了禅诗、禅画、禅宗书法等艺术形态,对中国文学和中国文人的影响十分深远。中国性灵文学是一种重抒发内心、不落俗套的泛文学思想。自唐以降,各朝各代代表人物或近禅,或学禅,或入禅,受南禅影响至深,从理论到创作到文人本身行事,都与《坛经》心性哲学有不可解分的关系。《坛经》心性哲学,进一步塑造和滋润了独具中国特色的性灵文学,对后世文学发展影响深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禅 坛经 心性哲学 性灵文学
下载PDF
明庵荣西对中国南宗禅的传承与嬗变
5
作者 蔡超 《韶关学院学报》 2019年第10期22-25,共4页
明庵荣西被尊为日本临济宗的祖师,他一生为弘扬禅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荣西既传承了中国南宗禅的禅理教义,又将中国的禅宗思想与日本固有文化相结合,并适应时代地嬗变,最后演化成具有日本化特征的日本临济宗。
关键词 荣西 《兴禅护国论》 禅宗 《六祖坛经》 慧能
下载PDF
韶州曹溪在禅宗发展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
6
作者 李明山 《韶关学院学报》 2014年第1期5-10,共6页
惠能与韶州曹溪宿昔有缘,生在新州,得法黄梅,广州剃度,却在韶州曹溪行化四十多年,并把真身永久地留在了曹溪宝林寺。韶州曹溪是惠能黄梅求法的准备出发地,又是他回到岭南的首选避难地,还是禅宗宝典《坛经》的演绎创作地。曹溪宝林寺更... 惠能与韶州曹溪宿昔有缘,生在新州,得法黄梅,广州剃度,却在韶州曹溪行化四十多年,并把真身永久地留在了曹溪宝林寺。韶州曹溪是惠能黄梅求法的准备出发地,又是他回到岭南的首选避难地,还是禅宗宝典《坛经》的演绎创作地。曹溪宝林寺更因为惠能的到来而得到繁荣发展,最终成为岭南禅宗祖庭。惠能用曹溪法乳,孕育了一大批禅宗大师。他们又背靠岭南,立足曹溪,挺进中原,最终推动南禅顿宗发展成花开五叶、五家七宗的繁盛局面,"凡言禅皆本曹溪"也就顺理成章了。禅宗文化在韶州曹溪的发展使韶文化大观园中增添了新的姿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韶州曹溪 宝林寺 南禅顿宗 六祖惠能 《坛经》 禅宗祖庭
下载PDF
超个人心理学意识谱理论与《坛经》禅的思想比较
7
作者 许锦民 《广东培正学院学报》 2013年第4期55-59,共5页
超个人心理学的意识谱理论,与《坛经》思想的比较,重新认识《坛经》的人文价值。超个人心理学家维尔伯,提出了著名的意识谱理论,把人的意识划分为四个层次:心灵层、存在层、自我层和阴影层。研究发现,心灵层的内涵与《坛经》中的... 超个人心理学的意识谱理论,与《坛经》思想的比较,重新认识《坛经》的人文价值。超个人心理学家维尔伯,提出了著名的意识谱理论,把人的意识划分为四个层次:心灵层、存在层、自我层和阴影层。研究发现,心灵层的内涵与《坛经》中的佛性是一致的,但是《坛经》只强调人人具足心灵层,不作心理分析。超个人心理学最流行的意识训练方法,与《坛经》中神秀大师的修行方法是一致的。《坛经》的许多开示与对话,直指心灵层,使存在层、自我层和阴影层同时熄灭,当下心灵层显现,并且,法无定法。研究结果表明,《坛经》中蕴涵着最深刻的心理学思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个人心理学 意识谱理论 坛经
下载PDF
《坛经》中蕴涵的心理学思想
8
作者 许锦民 《广东培正学院学报》 2010年第4期42-44,共3页
《坛经》这部禅宗著作是优秀的中国文化典籍之一,其中蕴涵着深刻的心理学思想,主要有关于心灵的本体、现象、人格完善的境界、以及起心动念的诠释,这些心理学思想对于净化人的心灵,具有很大的启示作用。
关键词 坛经 心理学 心灵本体 人格完善 起心动念
下载PDF
《坛经》的创新思想及当代价值研究
9
作者 林晓希 《哲理(论坛版)》 2009年第1期56-58,共3页
记录六祖惠能一生说法的《坛经》是中国佛教重要宗派之一禅宗的经典。本文浅显地论述了《坛经》中以“自性即佛性”为主的基本思想,以及惠能思想在中国佛教史上具有革命意义的三点创新性,由此得出《坛经》思想对当今社会的启示。
关键词 坛经 惠能 自性
下载PDF
融会空有——《坛经》对《金刚经》思想的继承和发挥 被引量:1
10
作者 彭焱姝 宋霞 《衡阳师范学院学报》 2017年第1期143-146,共4页
《金刚经》不着相、横扫一切世相是对大乘佛教性空思想的简要概括,并且其作为六祖慧能开悟之机缘,无疑对慧能的《坛经》产生重要的影响。学术界对于《金刚经》和《坛经》的关系亦是众说纷纭。本人试图从"空"与"有"... 《金刚经》不着相、横扫一切世相是对大乘佛教性空思想的简要概括,并且其作为六祖慧能开悟之机缘,无疑对慧能的《坛经》产生重要的影响。学术界对于《金刚经》和《坛经》的关系亦是众说纷纭。本人试图从"空"与"有"相会通的角度,阐发《坛经》对《金刚经》思想的继承和发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坛经》 《金刚经》
下载PDF
道禅关系的人文向度——以《坛经》文本为中心的考察
11
作者 石丽娟 《滁州学院学报》 2012年第4期12-14,23,共4页
在中国思想史、哲学史上,人们往往"道禅"同论,"庄禅"并举,这是非常令人寻味的思想文化现象。通过对这一现象的考察,结合对《坛经》文本及老庄哲学思想的比较分析,本文认为,人文思想是道禅理论旨趣和精神境界共通的... 在中国思想史、哲学史上,人们往往"道禅"同论,"庄禅"并举,这是非常令人寻味的思想文化现象。通过对这一现象的考察,结合对《坛经》文本及老庄哲学思想的比较分析,本文认为,人文思想是道禅理论旨趣和精神境界共通的重要思想契合点,这主要表现在:惠能禅所蕴含的人本思想———对个人主体意识的高扬,对自然修行方式的强调,对自由自在解脱境界的向往———都蕴含有道家人文传统的诸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道家 《坛经》 道禅关系 人文向度
下载PDF
论《坛经》的“自性自足”思想
12
作者 李曙豪 《肇庆学院学报》 2019年第4期38-41,共4页
《坛经》是一部博大精深的佛教经典,它在中国佛教思想史上具有开创性的意义。东汉两大译经家安世高和支谶的思想是《坛经》思想的重要来源。《坛经》在继承、吸收这二者的思想之外,还受到了儒家人性论思想和道家虚无主义思想的影响,最... 《坛经》是一部博大精深的佛教经典,它在中国佛教思想史上具有开创性的意义。东汉两大译经家安世高和支谶的思想是《坛经》思想的重要来源。《坛经》在继承、吸收这二者的思想之外,还受到了儒家人性论思想和道家虚无主义思想的影响,最终形成了自性自足的禅宗思想。自性是《坛经》立论的本体,自足就是《坛经》的方法论,启发了自唐以降中国心性哲学的发展,促进了中国文化艺术的繁荣,是中华民族真正意义上的文化自觉。《坛经》自性自足思想是一场思想史上的革命,促进了中华文化的自我完善和自我更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坛经》 自性 自足 文化自觉 文化自足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