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1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THREE-DIMENSIONAL DEFORMATION ALONG THE ALTYN TAGH FAULT ZONE AND UPLIFT OF THE ALTYN MOUNTAIN, NORTHERN TIBET
1
作者 Li Haibing, Yang Jingsui, Xu Zhiqin, Zhang Jianxin, Wu Cailai,Shi Rendeng (Institute of Geology, Chinese Academy of Geological Sciences, 26 Baiwanzhuang Road, Beijing 100037, China,E\|mail: lihaibing@yeah.net yangjsui@public.bta.net.cn) 《地学前缘》 EI CAS CSCD 2000年第S1期257-258,共2页
he convergence between India and Eurasia is partly accommodated by motion of a few large blocks along strike\|slip faults. About 1800km long Altyn Tagh fault strikes in N60~80°E and allows the northeastward disp... he convergence between India and Eurasia is partly accommodated by motion of a few large blocks along strike\|slip faults. About 1800km long Altyn Tagh fault strikes in N60~80°E and allows the northeastward displacement of the Tibet plateau relative to the Tarim. The Altyn Tagh fault zone is a typical transpressional fault zone, characterized by blocks rotation and crustal shortening and vertical extrusion of blocks within the Altyn Tagh strike\|slip system. Differences of three\|dimensional deformation and configuration of the active structures are recognized at different segment of the Altyn Tagh fault zone.1\ Structural configuration of the Altyn Tagh fault zone\;In the Altyn Tagh strike\|slip fault zone, the assemblage pattern of the (active) faults is in the form of parallel plumes, especially in the eastern and the western segments of the Altyn Tagh fault zone. These plumes structures in the eastern segment are assembled by string\|like left lateral strike\|slip fault and broom\|like thrusting faults, and in the western segment by arc\|like left lateral strike\|slip faults along with thrusting faults and normal faults. In the middle segment of the Altyn Tagh fault zone, the structures are characterized by the string\|like left lateral strike\|slip faults in the center and reverse thrusting faults on the two side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hree\|dimensional DEFORMATION UPLIFT mountain building t ranspression altyn Tagh fault TIBET
下载PDF
The Holocene Activity Evidence of the Yema River-Daxue Mountain Fault in Western Qilian Mountain 被引量:7
2
作者 LUO Hao HE Wengui +1 位作者 YUAN Daoyang SHAOYanxiu 《Acta Geologica Sinica(English Edition)》 SCIE CAS CSCD 2013年第6期1569-1584,共16页
Altyn Tagh fault controls the deformation characteristics of the northern margin of the Qinghai-Tibet Plateau.The sinistral slip rate of the eastern segment of the fault reduces gradually where the reduction transform... Altyn Tagh fault controls the deformation characteristics of the northern margin of the Qinghai-Tibet Plateau.The sinistral slip rate of the eastern segment of the fault reduces gradually where the reduction transforms into the deformation within Qilian Mountain,forming a series of thrust faults and strike-slip faults.Among them,the Yema River-Daxue Mountain fault is one of the important structural transform faults in the study area.Based on the differences of the geometrical characteristics and activities,the fault is divided into four segments,the Yema River segment,the Shibandun segment,the Liushapo segment and the Baishitougou segment,among which the former three are Holocene active faults,and the Baishitougou segment belongs to late Pleistocene fault.The excavated trenches imply a total of 6 paleoearthquake events,and at least 4 events have occurred during Holocene,whose occurrence times are 8300±700 yr BP,6605±140 yr BP,4540±350 yr BP,2098±47 yr BP,respectively.The recurrence interval is 2600±600 yr BP that is close to the lapsed time of the last one,2098±47 yr BP,which suggests that the Yema River-Daxue Mountain fault is in a high risk of major earthquakes in the future.The vertical coseismic displacements of the four Holocene paleoearthquake events are 100 cm,42 cm,40 cm and 50 cm,respectively,the horizontal coseismic displacements are 5 m,4.5-5.5 m,5-8 m and 4-5.5 m,separately,and then the reference magnitude of the paleoearthquake events is conjectured to be M7.6±0.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ALEOEARTHQUAKE earthquake recurrence interval reference magnitude Yema River-Daxue mountain fault altyn Tagh fault
下载PDF
Slip Rate of Yema River–Daxue Mountain Fault since the Late Pleistocene and Its Implications on the Deformation of the Northeastern Margin of the Tibetan Plateau 被引量:5
3
作者 LUO Hao HE Wengui +1 位作者 YUAN Daoyang SHAO Yanxiu 《Acta Geologica Sinica(English Edition)》 SCIE CAS CSCD 2015年第2期561-574,共14页
The slip rate of Yema River-Daxue Mountain fault in the western segment of Qilian Mountains was determined by the dated offset of river risers or gullies. Results indicate that the left-lateral fault slip rate is 2.82... The slip rate of Yema River-Daxue Mountain fault in the western segment of Qilian Mountains was determined by the dated offset of river risers or gullies. Results indicate that the left-lateral fault slip rate is 2.82± 0.20 mm/a at Dazangdele site, 2.00 ± 0.24 mm/a at Shibandun site, and 0.50± 0.36 and 2.80±0.33 mm/a at two sites in Zhazihu. The ideal average slip rate of the whole fault is 2.81 ± 0.32 mm/a. The lower slip rate confirms part of the displacement of Altyn Tagh fault was transformed into an uplifting of the strap mountains in the western segment of Qilian Mountains, whereas another part transformed into sinistral displacement of Haiyuan fault. This study illustrates that the slip of large strike-slip faults in the northeastern margin of the plateau transforms into crust thickening at the tip of the fault without large-scale propagation to the outer parts of the plateau.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lip rate strike-slip fault Yema River-Daxue mountain fault altyn Tagh fault Qilian ranges
下载PDF
阿尔金山东端花岗片麻岩中3.6Ga锆石的地质意义 被引量:62
4
作者 李惠民 陆松年 +4 位作者 郑健康 于海峰 赵风清 李怀坤 左义成 《矿物岩石地球化学通报》 CAS CSCD 2001年第4期259-262,共4页
本文报道首次用单颗粒锆石U Pb同位素测年技术在我国西北阿尔金山东端古老花岗片麻岩中发现36 0 5± 43Ma的锆石。这是塔里木地块存在始太古代基底的重要证据 ,对研究该地区的地壳演化及其与我国东部和全球其他古老地块的对比研究... 本文报道首次用单颗粒锆石U Pb同位素测年技术在我国西北阿尔金山东端古老花岗片麻岩中发现36 0 5± 43Ma的锆石。这是塔里木地块存在始太古代基底的重要证据 ,对研究该地区的地壳演化及其与我国东部和全球其他古老地块的对比研究具有重要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尔金山 花岗片麻岩 3.6 GA 锆石
下载PDF
阿尔金山中-新生代隆升历史研究进展 被引量:27
5
作者 袁四化 刘永江 +5 位作者 葛肖虹 任收麦 吴光大 李伟民 刘欢 郭新转 《世界地质》 CAS CSCD 2006年第2期164-171,共8页
阿尔金断裂左旋走滑的同时,伴随较大的逆冲分量,总体成花状构造,引起阿尔金山的垂向隆升,大量证据表明阿尔金山自中生代以来主要经历了6次快速隆升事件,即白垩纪、晚始新世—早渐新世、早中新世、中中新世、上新世、早更新世末—中更新... 阿尔金断裂左旋走滑的同时,伴随较大的逆冲分量,总体成花状构造,引起阿尔金山的垂向隆升,大量证据表明阿尔金山自中生代以来主要经历了6次快速隆升事件,即白垩纪、晚始新世—早渐新世、早中新世、中中新世、上新世、早更新世末—中更新世初。新生代的五期重要的隆升事件,与欧亚大陆拼合后的印度板块持续向北的挤压有关,俯冲引起青藏高原的阶段性快速隆升,是阿尔金山隆升的动力学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尔金山 山体隆升 热年代学 青藏高原
下载PDF
阿尔金山地区构造单元划分和前寒武纪重要地质事件 被引量:91
6
作者 刘永顺 于海峰 +3 位作者 辛后田 陆松年 修群业 李铨 《地质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0期1430-1438,共9页
阿尔金山地区构造单元从北至南划分为敦煌地块、阿尔金北缘蛇绿混杂岩带、中阿尔金中—新元古代构造岩片、阿尔金构造杂岩带和阿尔金南缘基性超基性岩带5个构造单元,它们具有不同的岩石组合和变质变形特征。在正确识别地质事件的性质和... 阿尔金山地区构造单元从北至南划分为敦煌地块、阿尔金北缘蛇绿混杂岩带、中阿尔金中—新元古代构造岩片、阿尔金构造杂岩带和阿尔金南缘基性超基性岩带5个构造单元,它们具有不同的岩石组合和变质变形特征。在正确识别地质事件的性质和特征的基础上,根据现有同位素年龄资料甄别出5期重要地质事件。3600~2500Ma的数据表明敦煌地块内存在始太古代、古太古代、中太古代、新太古代古老地壳和多期的岩浆活动;2500~1800Ma的古元古代是敦煌地块遭受强烈改造和中基性侵入岩形成的时代;1000~800Ma存在新元古代碰撞造山和大规模的岩浆活动;530~500Ma是阿尔金北缘蛇绿混杂岩带、高压变质泥质岩和榴辉岩的变质时代,形成的构造杂岩带是古生代早期秦岭-柴达木盆地北缘巨型碰撞带的西延部分;400Ma的柴水沟辉长岩的斜锆石年龄代表了碰撞后的裂解事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尔金山 构造单元 前寒武纪 地质事件
下载PDF
青藏高原北缘的隆升时期——来自阿尔金山和柴达木盆地的证据 被引量:27
7
作者 袁四化 刘永江 +4 位作者 葛肖虹 吴光大 胡勇 郭新转 李伟民 《岩石矿物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413-421,共9页
根据柴达木盆地西部中新世上、下油砂山组的沉积特征及其地震反射界面的特征,推断阿尔金山的主隆升时期为中晚中新世,山体的隆升导致盆地沉积中心向东迁移。盆地周缘山系的隆升年代学资料也表明,青藏高原北缘在中晚中新世发生了快速抬升... 根据柴达木盆地西部中新世上、下油砂山组的沉积特征及其地震反射界面的特征,推断阿尔金山的主隆升时期为中晚中新世,山体的隆升导致盆地沉积中心向东迁移。盆地周缘山系的隆升年代学资料也表明,青藏高原北缘在中晚中新世发生了快速抬升,与青藏高原南部的同期区域构造事件一致,表明中晚中新世是青藏高原向北生长的重要时期。阿尔金山此次隆升事件与塔里木板块向柴达木地块楔入有关,整个高原的隆升动力源自印度板块与欧亚大陆拼合后持续向北的俯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柴达木盆地 阿尔金山 青藏高原北缘 隆升
下载PDF
沉积物粒度分析在阿尔金山隆升研究中的应用 被引量:24
8
作者 王亚东 刘永江 +2 位作者 常丽华 ANDREA B.Rieser 计桂霞 《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155-162,共8页
山体隆升必然制约两侧盆地的沉积,这种约束体现在盆地的沉积响应上。柴达木盆地西北缘的阿尔金山,位于青藏高原的西北边界,自第三纪以来发生了多次隆升事件,其中以早更新世末的一次最为强烈。本次研究在阿尔金山山前红三旱一号剖面干柴... 山体隆升必然制约两侧盆地的沉积,这种约束体现在盆地的沉积响应上。柴达木盆地西北缘的阿尔金山,位于青藏高原的西北边界,自第三纪以来发生了多次隆升事件,其中以早更新世末的一次最为强烈。本次研究在阿尔金山山前红三旱一号剖面干柴沟组自下而上不同层位选取典型的沉积岩样品,进行了系统的薄片矿物鉴定和粒度分析,发现沉积区柴达木盆地的沉积环境和气候条件因受阿尔金山多期次隆升的影响而发生变化,其各方面的沉积特点受到物源区的控制。研究表明,始新世时(下干柴沟组)物源区阿尔金山相对于柴达木盆地没有发生明显的快速隆升,到渐新世(上干柴沟组)阿尔金山相对于柴达木盆地开始发生强烈的快速隆升,沉积区气候变得明显干旱。中新世到上新世(下、上油砂山和狮子沟组)红三旱地区整体处于抬升阶段,可能阿尔金山相对于沉积盆地区不具有明显的地形高差,到早更新世(七个泉组)阿尔金山开始发生急剧隆升,相对于柴达木盆地沉积区在地形上出现巨大的相对高差,这一隆升事件目前仍在持续。该研究也为青藏高原的多次隆升和气候环境变化提供了佐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粒度分析 阿尔金山 柴达木盆地 沉积物
下载PDF
柴西阿尔金山南缘中生界古流特征 被引量:12
9
作者 钟建华 尹成明 +3 位作者 段洪亮 马锋 王海侨 温志峰 《石油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20-27,共8页
柴达木盆地西部(柴西)的阿尔金山南缘自三叠系到白垩系发育了一套陆源碎屑岩,厚度可达3~4 km,露头条件非常好。其中,中、上三叠统及中、下侏罗统的陆源碎屑岩中发育了一些指示古流的沉积构造,主要有板状交错层理、槽状交错层理、爬... 柴达木盆地西部(柴西)的阿尔金山南缘自三叠系到白垩系发育了一套陆源碎屑岩,厚度可达3~4 km,露头条件非常好。其中,中、上三叠统及中、下侏罗统的陆源碎屑岩中发育了一些指示古流的沉积构造,主要有板状交错层理、槽状交错层理、爬升层理、槽模、炭化植物茎干及砾石。这些沉积构造指示柴西中生代古流格局比较复杂:在月牙山一带,中生代古流自北东流向南西,表明其物源区在北东方向,极有可能是以阿拉巴斯套为主体的古阿尔金山;在犬牙沟与采石岭一带,中生代的古流主要来自于南东方向和北东方向。前者可能与昆仑山和芒崖坳陷腹地的古隆起有关;后者可能与中部的砾石梁一带在中生代某些时期隆升形成"陆桥"而接通了来自北东方向阿拉巴斯套的水系有关。在砾石梁一带,中生代的古流格局则非常紊乱,表明其可能具有多个物源区。在阿拉巴斯套与昆仑山之间中生代发育了一个大的沉积坳陷(古泛芒崖坳陷),这个坳陷呈近东西向,坳陷中心在砾石梁与月牙山南侧一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柴达木盆地西部 阿尔金山 中生界 古流 沉积构造
下载PDF
柴西红三旱一号地区新生代砂岩成分分析及其区域构造意义 被引量:12
10
作者 郭新转 刘永江 +4 位作者 葛肖虹 袁四化 孙知明 裴军令 李伟民 《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194-201,共8页
高精度的磁性年代研究表明,柴达木盆地红三旱一号地区下干柴沟组一上干柴沟组年龄为40~26.5Ma,上、下干柴沟组地层的分界年龄约为35.5Ma。根据盆地内的沉积物与物源区的相关性,采集了柴达木盆地红三旱一号剖面新生代的砂岩样品,... 高精度的磁性年代研究表明,柴达木盆地红三旱一号地区下干柴沟组一上干柴沟组年龄为40~26.5Ma,上、下干柴沟组地层的分界年龄约为35.5Ma。根据盆地内的沉积物与物源区的相关性,采集了柴达木盆地红三旱一号剖面新生代的砂岩样品,用Dickinson-Gazzi方法进行成分分析统计,反映物源区的变化对沉积区砂岩组分具有明显的影响。对砂岩样品的成分统计模式分析表明,下干柴沟组沉积时期,沉积环境比较稳定,说明此时阿尔金山没有快速隆升,而到了上干柴沟组沉积时期沉积环境变得不稳定。结合区域热年代学资料表明,阿尔金山在渐新世强烈隆升,这可能与阿尔金断裂的快速走滑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砂岩成分分析 阿尔金山 红三旱一号地区 柴达木盆地 新生代
下载PDF
阿尔金山脉新生代隆升-剥露过程 被引量:79
11
作者 陈正乐 宫红良 +3 位作者 李丽 王小凤 陈柏林 陈宣华 《地学前缘》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91-102,共12页
阿尔金山脉位于青藏高原北缘。文中主要是利用磷灰石裂变径迹测年分析,探讨阿尔金山脉的隆升和剥露过程。来自阿尔金山脉34个花岗岩、花岗闪长岩和片麻岩样品中磷灰石的裂变径迹测试结果表明,阿尔金山脉存在至少5个阶段的剥露作用,... 阿尔金山脉位于青藏高原北缘。文中主要是利用磷灰石裂变径迹测年分析,探讨阿尔金山脉的隆升和剥露过程。来自阿尔金山脉34个花岗岩、花岗闪长岩和片麻岩样品中磷灰石的裂变径迹测试结果表明,阿尔金山脉存在至少5个阶段的剥露作用,反演出阿尔金山脉具有多期次、阶段性的隆升特征,并存在差异性:EW向的阿尔金北缘拉配泉一红柳沟山体隆升-剥露时间早(61~34Ma);NE向且未-茫崖山脉的主要隆升时间位于始新世晚期中新世(42~11Ma);沿阿尔金(主)断裂山体的隆升-剥露最为年轻,存在三期主要的剥露作用:10.2~7.3、5.5~4.5和2.1~1.8Ma。结合区域磷灰石测年数据、区域变形事件及其阿尔金断裂走滑历史分析,推测阿尔金山脉在晚白垩世曾有过初期隆升和剥露,古近纪的剥露局限于阿尔金山脉北缘EW向的山脉,始新世晚期-中新世、上新世晚期和早更新世的山脉剥露作用遍及了青藏高原北缘山脉,8Ma是青藏高原抬升和变形的一期重要构造事件发生时间;前陆盆地和阿尔金山间盆地的沉积作用研究也显示了阿尔金山脉的隆升剥露过程与阿尔金断裂的走滑及其相关盆地沉积构造-演化具有很好的耦合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尔金山脉 新生代隆升与剥露过程 磷灰石裂变径迹测试
下载PDF
阿尔金山脉新生代剥露历史——前陆盆地沉积记录 被引量:20
12
作者 陈正乐 刘健 +3 位作者 孙知明 王小凤 裴军令 宫红良 《地质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302-308,共7页
新疆且末县江尕勒萨依盆地位于阿尔金山脉的北西山前,其内连续沉积了中生代—新生代地层。盆地内古新统—始新统为河流相沉积;渐新统至中新统为山麓河流相灰色砾岩和棕色砂岩;上新统为山麓洪积相砾岩夹泥岩;下更新统全为砾岩层。岩性组... 新疆且末县江尕勒萨依盆地位于阿尔金山脉的北西山前,其内连续沉积了中生代—新生代地层。盆地内古新统—始新统为河流相沉积;渐新统至中新统为山麓河流相灰色砾岩和棕色砂岩;上新统为山麓洪积相砾岩夹泥岩;下更新统全为砾岩层。岩性组合特征及其砂岩碎屑、砾石组分变化规律,反映出阿尔金山脉的新生代剥蚀历史:古近纪早、中期,阿尔金山脉的地形高差小,古生界双峰式火山岩首先被剥蚀;至渐新世末—中新世早期,山脉高差加大,基底元古宇开始出露地表被剥蚀;中新世末期,山脉高差进一步加大,剥蚀速率加快;至第四纪早期西域砾岩开始沉积时,地形高差加剧,中、古元古界开始暴露被剥蚀。区域资料分析表明,阿尔金山脉在新生代具有多期次阶段性隆升的特征,存在3期次快速隆升事件:渐新世末—中新世早期、中新世晚期(大约8Ma)和第四纪早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尔金山 剥蚀历史 沉积记录
下载PDF
柴达木盆地大浪滩梁ZK05钻孔的磁性地层研究 被引量:20
13
作者 施林峰 郑绵平 +3 位作者 李金锁 王有德 侯献华 马妮娜 《地质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1期1631-1640,共10页
本文展示了柴达木盆地西北地区大浪滩盆地梁ZK05钻孔上部330m岩芯的最新磁性地层结果。梁ZK05钻孔的磁极性序列记录了4个正极性亚时,分别对应于布容期、Jaramillo、Cobb Mountain和Olduvai。磁极性序列底部未出现Reunion亚时,其年代应小... 本文展示了柴达木盆地西北地区大浪滩盆地梁ZK05钻孔上部330m岩芯的最新磁性地层结果。梁ZK05钻孔的磁极性序列记录了4个正极性亚时,分别对应于布容期、Jaramillo、Cobb Mountain和Olduvai。磁极性序列底部未出现Reunion亚时,其年代应小于2128ka,B/M界限深度位于94m。根据钻孔的平均沉积速率,我们推算出钻孔最顶部的年代为111ka,钻孔在330m深度的年代为2046ka。由此可知,钻孔330m以下的卵砾石层沉积的结束年代为2Ma,代表阿尔金山的这次强烈隆升应早于2Ma,与青藏运动B幕相当,其启始时间为2.6Ma,结束时间大致为2Ma。另外,梁ZK05钻孔记录了3次极性漂移事件,位于51~58m、207.5~212m和249~252m,分别对应于Calabrian Ridge2(515~525ka)、Gardar(1465~1485ka)和Gilsa(1567~1575ka)。我们在沈振枢等人(1993)的8个钻孔磁性柱基础上,加上梁ZK05钻孔和ZK02钻孔的磁极性序列,辅以最新的国际标准磁极性年表,建立了柴达木盆地最新的磁性地层年代框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柴达木盆地 大浪滩 梁ZK05 磁性地层 阿尔金山隆升 年代框架
下载PDF
大陆碰撞过程中的巴罗式变质作用及原地深熔作用:以南阿尔金为例 被引量:7
14
作者 于胜尧 张建新 +3 位作者 李三忠 孙德有 李云帅 彭银彪 《岩石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2期3703-3714,共12页
南阿尔金吐拉地区所出露的变质泥质岩和变质基性岩普遍经历了中压麻粒岩相变质作用,其中变泥质岩以出现石榴子石+夕线石+长石+黑云母+石英为特征,而基性麻粒岩则以石榴子石+单斜辉石+紫苏辉石+斜长石+石英为特征,具有典型中... 南阿尔金吐拉地区所出露的变质泥质岩和变质基性岩普遍经历了中压麻粒岩相变质作用,其中变泥质岩以出现石榴子石+夕线石+长石+黑云母+石英为特征,而基性麻粒岩则以石榴子石+单斜辉石+紫苏辉石+斜长石+石英为特征,具有典型中压相系的麻粒岩相变质作用矿物组合,即显示“巴罗式”变质作用特征。野外宏观特征显示这套变泥质岩普遍经历了原地深熔作用,并局部发生混合岩化作用。岩相学观察结果显示泥质片麻岩保留了关键的深熔作用显微结构证据:(1)石榴子石内部发育有钾长石、石英和斜长石组成的矿物集合体,可能代表了早期熔体的假象;(2)黑云母颗粒边界发育尖锐的、不规则的微斜长石,而且黑云母边界溶蚀明显,形成锯齿状不规则的边界,指示深熔作用可能与黑云母的分解密切相关,即黑云母可能为深熔作用的主要反应相;(3)石英、斜长石或石榴子石颗粒边界发育圆珠状不规则的钾长石,而且颗粒边界或三联点中尖锐状钾长石与周围矿物的形成较小的二面角,有些甚至相互连通呈网络状,这也与它们继承了熔体结构特征一致;(4)不规则钾长石(或微斜长石)分布在石榴子石和夕线石附近,指示石榴子石和夕线石可能为深熔作用的残留相。锆石U—Pb定年结果显示麻粒岩相变质作用和相关深熔作用时代基本一致,主要发生在~450Ma。因此,吐拉地区的中压麻粒岩相变质作用和深熔作用明显要晚于南阿尔金地区榴辉岩和高压麻粒岩的峰期变质时代40—50Myr,而是与榴辉岩折返过程中麻粒岩相叠加变质作用的时代较为接近。但南阿尔金~450Ma的变质作用、深熔作用和岩浆作用是否为独立的构造热事件抑或深俯冲板片折返阶段的产物,这还需要今后进一步的工作验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阿尔金 “巴罗式”变质作用 深熔作用
下载PDF
柴达木盆地西北部红三旱地区始新世—渐新世砂岩物源分析 被引量:10
15
作者 刘欢 刘永江 +2 位作者 袁四化 计桂霞 李伟民 《地质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100-107,共8页
柴达木盆地西部红三旱一号三高点上、下干柴沟组砂岩的骨架矿物成分的模式分析显示,始新统—渐新统砂岩的源区主要为再旋回造山带。根据古水流推断物源区主要为阿尔金山。结合上、下干柴沟组砂岩成分模式分析的标准偏差对比和骨架矿物... 柴达木盆地西部红三旱一号三高点上、下干柴沟组砂岩的骨架矿物成分的模式分析显示,始新统—渐新统砂岩的源区主要为再旋回造山带。根据古水流推断物源区主要为阿尔金山。结合上、下干柴沟组砂岩成分模式分析的标准偏差对比和骨架矿物成分平均含量的变化特征,认为渐新世时(上干柴沟组)阿尔金山存在一期隆升事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物源分析 骨架矿物成分 山体隆升 柴达木盆地 阿尔金山
下载PDF
柴西北地区碎屑锆石裂变径迹年龄记录的阿尔金山早新生代隆升事件 被引量:5
16
作者 王亚东 郑建京 +2 位作者 孙国强 郑有伟 刘兴旺 《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1447-1459,共13页
阿尔金山新生代隆升历史一直倍受关注,大量热年代学数据显示,渐新世(40~30 Ma)以来发生阶段性隆升,而新生代初期隆升的热年代学记录极少。柴达木盆地西北地区(柴西北地区)新生界碎屑锆石裂变径迹年龄研究表明,其物源区单一且在新... 阿尔金山新生代隆升历史一直倍受关注,大量热年代学数据显示,渐新世(40~30 Ma)以来发生阶段性隆升,而新生代初期隆升的热年代学记录极少。柴达木盆地西北地区(柴西北地区)新生界碎屑锆石裂变径迹年龄研究表明,其物源区单一且在新生代早期古新世-中晚始新世(65~50 Ma)发生快速隆升剥露,为该区提供陆源碎屑。前人通过物源分析发现,柴西北时期的碎屑物主要来源于阿尔金山。同时,该区路乐河组-下干柴沟组沉积地层残余厚度及沉积相特征表明,此时(65~50 Ma)阿尔金山存在一次短暂抬升,但幅度较小,与盆地高差不大,使柴西地区地形东高西低、北高南低。结合前人研究成果,本研究锆石裂变径迹热年代学数据以及沉积学指标所记录的阿尔金山东段65~50 Ma构造隆升事件,是对新生代印度-欧亚板块碰撞的最初响应,也为青藏高原新生代隆升具有南北同步性提供了新的证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年代学 锆石 阿尔金山 柴西北地区 构造隆升 早新生代
下载PDF
用同位素方法研究额济纳盆地承压含水层地下水的补给 被引量:42
17
作者 陈建生 汪集旸 +4 位作者 赵霞 盛雪芬 顾慰祖 陈亮 苏治国 《地质论评》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6期649-658,共10页
本文通过环境同位素、温度、电导率和人工示踪等方法研究了黑河下游古日乃和额济纳盆地深部承压水的补给源 ,初步揭示了额济纳盆地承压水来自于祁连山的降水 ,是部分祁连山西端雪水直接渗入山前的深大断裂 ,在玉门宽滩山一带注入与之相... 本文通过环境同位素、温度、电导率和人工示踪等方法研究了黑河下游古日乃和额济纳盆地深部承压水的补给源 ,初步揭示了额济纳盆地承压水来自于祁连山的降水 ,是部分祁连山西端雪水直接渗入山前的深大断裂 ,在玉门宽滩山一带注入与之相交的阿尔金断裂 ,然后继续向东补给至巴丹吉林沙漠 ,并顺着古日乃断层补给到额济纳盆地。通过蒸发量计算得到的补给量为 5× 10 8m3/a。黑河流域承压水中的 T(氚 )为 17.8~ 0 .1TU ,地下水的年龄与取样孔的位置有关 ,靠近强渗漏带附近的地下水的年龄只有 2 0~ 30 a。古日乃、拐子湖的湖泊、泉、沼泽等消失的主要原因是由于 5 0 a来温度升高、蒸发量增加和下游抽水量增大的原因。该项研究对于重新认识额济纳盆地、古日乃、巴丹吉林沙漠的地下水补给与黑河下游水资源调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额济纳盆地 补给 承压含水层 同位素 地下水 阿尔金断裂 巴丹吉林沙漠 祁连山 下游 雪水
下载PDF
南阿尔金木纳布拉克地区长城系巴什库尔干岩群LA-ICP-MS锆石U-Pb定年及其地质意义 被引量:6
18
作者 曹玉亭 刘良 +5 位作者 王超 康磊 杨文强 梁莎 廖小莹 王亚伟 《地质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8期1447-1459,共13页
采用LA-ICP-MS微区原位锆石U-Pb同位素测定技术,测得木纳布拉克地区原划长城系巴什库尔干岩群红柳泉组的二云二长片麻岩和扎斯勘赛河组二云石英片岩的原岩形成年龄分别介于498~840Ma和500~647Ma之间,表明这2种岩石原岩的形成时代均为... 采用LA-ICP-MS微区原位锆石U-Pb同位素测定技术,测得木纳布拉克地区原划长城系巴什库尔干岩群红柳泉组的二云二长片麻岩和扎斯勘赛河组二云石英片岩的原岩形成年龄分别介于498~840Ma和500~647Ma之间,表明这2种岩石原岩的形成时代均为新元古代,而不是之前认为的中元古代。另外,红柳泉组二云二长片麻岩边部锆石表现为重稀土元素相对富集型稀土配分模式,其Th/U值大部分小于0.1,为变质锆石,测得其变质时代为498±4Ma,与该地区高压麻粒岩的峰期变质时代(486±5Ma)一致,且与南阿尔金阿尔金岩群中的高压-超高压岩石的峰期变质时代一致,推断其为阿尔金俯冲碰撞引发的高压-超高压变质作用的产物,属于南阿尔金高压-超高压变质带的一部分。通过原岩残留碎屑锆石的年代学对比,发现研究区内这2种岩石及已发现的高压麻粒岩均具有与阿尔金岩群相似的锆石年龄信息,表明本区红柳泉组和扎斯勘赛河组的这3种岩石不应再划归为中元古代的长城系巴什库尔干岩群,将其归属为阿尔金岩群更为合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阿尔金 高压-超高压岩石 长城系 巴什库尔干岩群 LA-ICP-MS锆石U-PB定年
下载PDF
新生代阿尔金山脉隆升历史的裂变径迹证据 被引量:83
19
作者 陈正乐 张岳桥 +3 位作者 王小凤 陈宣华 Washburn Z. Arrowsmith J. 《地球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5期413-418,共6页
10个片麻岩和花岗岩的磷灰石裂变径迹年龄值位于 3 5 .6~ 13 .6Ma之间 ,表明了阿尔金山脉的隆升开始于渐新世 ,并一直延续至中新世。山脉早期的隆升速率较低 ,后期可能存在一个快速的隆升时期 ;阿尔金山脉并非整体的均匀隆升 ,其内分布... 10个片麻岩和花岗岩的磷灰石裂变径迹年龄值位于 3 5 .6~ 13 .6Ma之间 ,表明了阿尔金山脉的隆升开始于渐新世 ,并一直延续至中新世。山脉早期的隆升速率较低 ,后期可能存在一个快速的隆升时期 ;阿尔金山脉并非整体的均匀隆升 ,其内分布的NEE走向的断裂也局部控制了山体的隆升 ;如果山脉的隆升是阿尔金断裂左行走滑的结果 ,那么可推测阿尔金断裂大型左行走滑的起始时间应为渐新世。区域资料分析表明 ,青藏高原北缘在渐新世至中新世期间发生了大规模的、区域性的抬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生代 阿尔金断裂带 隆升 裂变径迹 青藏高原 磷灰石 渐新世
下载PDF
阿尔金山北缘蛇绿混杂岩中辉长岩锆石SHRIMPU-Pb定年及其地质意义 被引量:33
20
作者 张志诚 郭召杰 宋彪 《岩石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568-576,共9页
阿尔金北缘阿克赛青崖子附近蛇绿混杂岩组成岩石包括蛇纹岩和辉长岩等,呈透镜状构造岩片产出。蛇纹岩以富Mg,贫Al_2O_3、CaO、TiO和∑REE为特征,与世界上典型蛇绿岩中变质橄榄岩的特征值一致。辉长岩SiO_2,含量为49.06%~50.70%,具有高... 阿尔金北缘阿克赛青崖子附近蛇绿混杂岩组成岩石包括蛇纹岩和辉长岩等,呈透镜状构造岩片产出。蛇纹岩以富Mg,贫Al_2O_3、CaO、TiO和∑REE为特征,与世界上典型蛇绿岩中变质橄榄岩的特征值一致。辉长岩SiO_2,含量为49.06%~50.70%,具有高的MgO(7.16%~10.01%)和Fe_2O_3(6.36%~12.85%)含量,TiO_2含量低到中等,为0.31%~1.02%,Na_2O和K_2O含量中等,平均分别为0.73%和0.75%,辉长岩在球粒陨石标准化稀土元素配分模式图上属平坦型或轻微富集型,无负Eu异常,与E-type洋中脊和OIB玄武岩类似。辉长岩的主量元素、微量元素特征表明其可能既保留了形成于MORB的背景信息,也记录了SSZ环境改造的结果,推测青崖子蛇绿混杂岩组合可能来自不同构造背景。蛇绿混杂岩中辉长岩的SHRIMP锆石U-Pb年龄测定,确定出青崖子附近蛇绿混杂岩所代表的洋壳形成于521±12Ma,为古生代早期。该年龄测定的结果还显示本区在472±10Ma有一次地质事件,可能代表了古生代的洋盆闭合的下限年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蛇绿混杂岩 岩石地球化学 SHRIMP测年 阿尔金山北缘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