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Assessment of alveolar defect volume in unilateral cleft lip and palate patients using a free software program
1
作者 Patricia Picolli Luciane Macedo de Menezes +2 位作者 Márcia Brucker Fabiane Azeredo Susana Maria Deon Rizzatto 《Open Journal of Stomatology》 2013年第9期31-36,共6页
The purpose of this study was to assess the alveolar defect volume in unilateral cleft lip and palate (UCLP) subjects using computed tomography (CT) and a free software program to evaluate the intra- and inter-rater m... The purpose of this study was to assess the alveolar defect volume in unilateral cleft lip and palate (UCLP) subjects using computed tomography (CT) and a free software program to evaluate the intra- and inter-rater measurements, and to compare the cleft volume between age and affected side. The sample of this retrospective study consisted of 20 UCLP individuals, 12 boys and 8 girls, mean age 10.3 ± 2.4 years at the beginning of orthodontic treatment. All subjects required alveolar bone grafting. CT scans of the cleft area were obtained prior to secondary bone grafting, and were analyzed using Image J. software program. The cleft volume was calculated based on axial cross-sectional CT images by two raters (orthodontist and radiologist) and by the same rater (orthodontist) at two different moments. Linear mixed model, Bland-Altman, Pearson’s and intraclass correlation coefficient (ICC) were used. The mean cleft volume was 7.53 ± 1.55 mm3. The intra- and inter-rater measurements were reproducible (ICC = 0.976 and 0.963, respectively) with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between them. There were no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in the cleft volume related to age or cleft location. The assessment of cleft volume in UCLP using CT images and a free software program was a reproducible method. There was no significant relation between alveolar defect volume and age or cleft locatio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lveolar process cleft PALATE COMPUTED Tomography VOLUMETRIC ASSESSMENT
下载PDF
先天性单侧完全性牙槽突裂患者植骨后上唇高度及鼻翼基底的改变 被引量:5
2
作者 焦建军 柴丛娜 +3 位作者 靳书滨 张学强 马超 李慧敏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8期1246-1250,共5页
背景:牙槽突裂植骨是目前常见的修复唇腭裂患者牙槽突骨缺损的方法,但是在国内,关于牙槽突裂植骨对上唇高度改变的研究报道较少。目的:测量牙槽突裂植骨后上唇及鼻翼基底的改变情况。方法:46例确诊为先天性单侧牙槽突裂的患者(平均年龄... 背景:牙槽突裂植骨是目前常见的修复唇腭裂患者牙槽突骨缺损的方法,但是在国内,关于牙槽突裂植骨对上唇高度改变的研究报道较少。目的:测量牙槽突裂植骨后上唇及鼻翼基底的改变情况。方法:46例确诊为先天性单侧牙槽突裂的患者(平均年龄为9.85岁),这些患者均采用自体髂骨作为供骨源,平均植入骨量为2.98 cm^3。通过统一的照相方法,获得患者的正面照、侧面照及仰头鼻底照。通过对患者面部固定位置的点进行测量,对患者的上唇高度、上唇投影、鼻翼基底植骨前比例指数和植骨后比例指数进行比较。结果与结论:随访时间为6个月,结果显示,上唇高度5组测量数据均显示牙槽突裂植骨后上唇高度显著延长,但差异无显著性意义。上唇投影测量数据显示上唇投影后更加明显,但差异无显著性意义。鼻翼基底4组测量数据中,有3组数据显示牙槽突裂植骨后鼻翼基底显著抬高,且差异有显著性意义。结果提示,在单侧完全性牙槽突裂患者中,通过牙槽突裂植骨可抬高鼻翼基底及延长上唇高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牙槽突 唇裂 骨移植 组织工程 组织构建 骨组织工程 先天性单侧完全性牙槽突裂 植骨 上唇高度 鼻翼基底 比例指数
下载PDF
先天性牙槽突裂植骨术病人的护理 被引量:3
3
作者 刘引弟 黄金凤 陈芸梅 《家庭护士(专业版)》 2008年第8期675-676,共2页
[目的]探讨先天性牙槽突裂髂骨植骨术病人的护理措施。[方法]总结51例先天性牙槽突裂髂骨植骨术的手术前后的护理经过,即做好术前准备,进行健康宣教和心理护理,加强术后的口腔护理及取骨区的护理。[结果]51例病人移植全部成活,痊愈出院... [目的]探讨先天性牙槽突裂髂骨植骨术病人的护理措施。[方法]总结51例先天性牙槽突裂髂骨植骨术的手术前后的护理经过,即做好术前准备,进行健康宣教和心理护理,加强术后的口腔护理及取骨区的护理。[结果]51例病人移植全部成活,痊愈出院。[结论]要保证先天性牙槽突裂病人行髂骨植骨术的成功,不仅需要医生过硬的技术,还要护士精心护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牙槽突裂 先天性 植骨 护理
下载PDF
口腔正畸矫治在唇腭裂牙槽突植骨术后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探讨 被引量:5
4
作者 安英杰 《中国现代医生》 2017年第2期67-69,共3页
目的研究口腔正畸矫治在唇腭裂牙槽突植骨术后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本次研究选取的对象为2015年1月~2016年1月期间在我院进行治疗的唇腭裂牙槽突植骨术后患者60例,60例患者均接受口腔正畸矫治。比较唇腭裂牙槽突植骨术后患者矫治前后... 目的研究口腔正畸矫治在唇腭裂牙槽突植骨术后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本次研究选取的对象为2015年1月~2016年1月期间在我院进行治疗的唇腭裂牙槽突植骨术后患者60例,60例患者均接受口腔正畸矫治。比较唇腭裂牙槽突植骨术后患者矫治前后的临床效果、SNB角度、SNA角度、ANB角度和生活质量。结果唇腭裂牙槽突植骨术后患者矫治后的安氏分类Ⅰ类48例(80.00%)、SNB角度(82.50±2.00)°、SNA角度(78.00±1.80)°、ANB角度(2.50±1.60)°和生活质量与矫治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唇腭裂牙槽突植骨术后对患者进行口腔正畸矫治可使其牙齿角度得到改善,有利于患者生活质量的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唇腭裂 牙槽突植骨术 口腔 正畸矫治
下载PDF
婴儿期一次性手术整复完全性唇腭裂及牙槽突裂 被引量:7
5
作者 王洪涛 翟佳羽 +2 位作者 崔颖秋 邓利琴 裴霞 《华西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3期241-243,共3页
目的 :探讨婴儿期一次性手术修复完全性唇腭裂及牙槽突裂的安全性与可能性。方法 :在气体 -静脉复合麻醉下 ,对 4 2例婴儿完全性唇腭裂及牙槽突裂施行一次性手术整复。在监护室复苏成功后返专科病房治疗 ,术后 4~7d出院。结果 :4 2例... 目的 :探讨婴儿期一次性手术修复完全性唇腭裂及牙槽突裂的安全性与可能性。方法 :在气体 -静脉复合麻醉下 ,对 4 2例婴儿完全性唇腭裂及牙槽突裂施行一次性手术整复。在监护室复苏成功后返专科病房治疗 ,术后 4~7d出院。结果 :4 2例患儿均麻醉平稳 ,无麻醉意外及并发症 ,且手术顺利 ,平均失血 4 2 .7± 6.5 m l,平均手术操作时间为 13 9.2± 18.6min。术后均复苏成功 ;伤口多为一期愈合 ,仅 2例腭部出现裂孔。结论 :在专业小儿麻醉及复苏技术保障下 ,婴儿期一次性手术整复完全性唇腭裂及牙槽突裂是安全可行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唇裂 腭裂 牙槽突裂 婴儿期 一次性手术
全文增补中
新生儿期先天性唇裂及牙槽突裂的外科修复
6
作者 陈礼权 谭爱群 +1 位作者 陈鸿 樊阳 《黑龙江医学》 2001年第11期805-806,共2页
目的 探讨新生儿期手术修复先天性唇裂及牙槽突裂的可行性。方法 手术时机选择在黄疸消退后的第 2d即可进行 ,在静脉麻醉下 ,对单侧或双侧先天性唇裂或合并有牙槽突裂的 31例新生儿进行手术整复 ,在手术室复苏成功后返新生儿重症监护... 目的 探讨新生儿期手术修复先天性唇裂及牙槽突裂的可行性。方法 手术时机选择在黄疸消退后的第 2d即可进行 ,在静脉麻醉下 ,对单侧或双侧先天性唇裂或合并有牙槽突裂的 31例新生儿进行手术整复 ,在手术室复苏成功后返新生儿重症监护室监护治疗 ,术后 6~ 8d拆线出院。结果  31例患儿均麻醉平稳、无麻醉意外及并发症 ,手术顺利 ,平均失血 15ml± 2 5ml,平均手术时间 4 0min± 15min。术后复苏顺利 ;伤口均为一期愈合。结论 在专业小儿麻醉和复苏技术、新生儿ICU监护等技术保障下 ,新生儿期整复先天性唇裂及牙槽突裂是安全可行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唇裂 牙槽突裂 新生儿 外科修复
下载PDF
单侧唇腭裂的牙槽突裂植骨修复术
7
作者 陈巨峰 马海欢 《黑龙江医学》 2000年第7期11-12,共2页
目的 :对唇腭裂中牙槽突裂患者应用牙槽突植骨术治疗后进行临床评价。方法 :利用髂骨松质骨移植于唇腭裂患者所形成的口鼻腔瘘之间。结果 :3年来临床应用该方法 ,治疗 2 3例牙槽突裂患者 ,其中 1 4例术后随诊 6个月以上 ,临床观察牙槽... 目的 :对唇腭裂中牙槽突裂患者应用牙槽突植骨术治疗后进行临床评价。方法 :利用髂骨松质骨移植于唇腭裂患者所形成的口鼻腔瘘之间。结果 :3年来临床应用该方法 ,治疗 2 3例牙槽突裂患者 ,其中 1 4例术后随诊 6个月以上 ,临床观察牙槽突裂已修复 ,X光显示骨密度同正常骨质。结论 :牙槽突植骨术是唇腭裂序列治疗的一个组成部分 ,为恢复上腭牙弓完整性。保证裂隙临近牙的萌出 ,提供稳固的上颌牙弓 ,增加鼻翼高度 ,改善鼻翼外形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牙槽突裂 唇腭裂 患者 骨修复 鼻翼 单侧 临床应用 结论 重大 方法
全文增补中
自体髂骨骨松质移植修复先天性牙槽突裂的护理 被引量:3
8
作者 黄英 黄秋雨 曾令婵 《全科护理》 2013年第3期200-201,共2页
[目的]总结自体髂骨骨松质移植修复先天性牙槽突裂的护理。[方法]对85例自体髂骨骨松质移植修复先天性牙槽突裂的病人在术前、术后实施相应的护理。[结果]85例病人移植全部成活,均痊愈出院。[结论]做好充分的术前准备、心理护理,术后保... [目的]总结自体髂骨骨松质移植修复先天性牙槽突裂的护理。[方法]对85例自体髂骨骨松质移植修复先天性牙槽突裂的病人在术前、术后实施相应的护理。[结果]85例病人移植全部成活,均痊愈出院。[结论]做好充分的术前准备、心理护理,术后保持呼吸道通畅,加强口腔护理及取骨区的护理是自体髂骨骨松质移植修复先天性牙槽突裂成功的重要保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牙槽突裂 移植 髂骨 护理
下载PDF
CBCT三维重建在单侧唇腭裂二期鼻整形应用中的近期效果评价 被引量:4
9
作者 吴建中 万林忠 钱小洁 《中国美容医学》 CAS 2015年第11期28-33,共6页
目的:应用CBCT三维重建测量技术评价唇腭裂患者二期鼻整形术前术后鼻外形的改变。方法:对20例正常成年人及20例单侧唇腭裂二期鼻整形术前及术后6个月拍摄CBCT(cone-beam computed tomography),获取三维面部影像数据,以Dicom的格式转移到... 目的:应用CBCT三维重建测量技术评价唇腭裂患者二期鼻整形术前术后鼻外形的改变。方法:对20例正常成年人及20例单侧唇腭裂二期鼻整形术前及术后6个月拍摄CBCT(cone-beam computed tomography),获取三维面部影像数据,以Dicom的格式转移到simplant11.04软件程序,建立面部三维图像,对鼻及周围结构定点,并进行线距及角度测量。测量结果采用SPSS13.0系统软件包对数据进行配对t检验。结果:对21个标记点共14项测量项目进行测量标记(放进方法里面),并对其中5项指标进行了患、健侧比较(放进方法,列出重要指标)。术前单侧唇腭裂患者双侧鼻翼发育程度不一致,患侧较健侧发育不全:鼻尖位置偏健侧,鼻尖下点到鼻翼外侧缘点的距离患侧大于健侧;鼻中线偏斜;鼻面角、鼻唇角小于正常人,鼻额角大于正常人;患侧鼻孔宽度大于健侧;鼻小柱偏向健侧。术后:患、健侧鼻孔宽度接近相等。结论:应用CBCT三维重建测量技术能精确测量外鼻相关数据,并可以明确外鼻的畸形程度,患、健侧组织不对称程度及评价手术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锥体束CT 三维重建 鼻畸形 牙槽突裂 鼻翼基底部
下载PDF
锥形束CT测量数据三维重建分析正畸牙槽嵴裂植骨修复单侧完全性唇腭裂的可行性 被引量:9
10
作者 沈悦 马海英 +2 位作者 张彦升 王娟 时炳正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1期1678-1682,共5页
背景:部分唇腭裂患者在9-10岁(尖牙牙根发育1/2-2/3)接受植骨后,矫治效果不能保持;且7-10岁患者植骨前后的治疗程序目前尚不统一。锥形束CT可在不破坏正常组织结构的前提下精确反映组织的微细结构,并通过相配套的计算机软件获得相关测... 背景:部分唇腭裂患者在9-10岁(尖牙牙根发育1/2-2/3)接受植骨后,矫治效果不能保持;且7-10岁患者植骨前后的治疗程序目前尚不统一。锥形束CT可在不破坏正常组织结构的前提下精确反映组织的微细结构,并通过相配套的计算机软件获得相关测量数据。目的:利用锥形束CT测量结果,比较不同顺次的正畸联合牙槽嵴裂植骨治疗单侧完全性唇腭裂的疗效。方法:选择2012至2013年就诊于沧州市人民医院的单侧完全性唇腭裂患者60名,分为3组,各20例。A组患者自体髂骨移植修复牙槽嵴裂植骨治疗后佩戴保持器保持3个月行正畸治疗;B组患者正畸治疗后即刻行自体髂骨移植修复牙槽嵴裂植骨治疗并后期佩戴保持器3个月;C组患者正畸治疗后佩戴保持器3个月后行自体髂骨移植修复牙槽嵴裂植骨治疗,植骨治疗完成后保持器保持3个月。结果与结论:锥形束CT结果显示,C组患者蝶鞍点-鼻根点-上齿槽座点角(SNA)、蝶鞍点-鼻根点-下齿槽座点角(SNB)、上齿槽座点-鼻根点-下齿槽座点角(ANB)、上中切牙切缘与鼻根点-上齿槽座点连线的交角(U1/NA)和U1/NA(L1/NB)与A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B组患者的SNB、L1/NB较A组明显增大(P<0.05);C组与B组比较,SNB、U1/NA明显减小,SNA、L1/NB明显增大(P<0.05)。提示单侧完全性唇腭裂患者牙槽嵴植骨治疗前、治疗后正畸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单纯治疗前或治疗后正畸治疗,并有利于上颌骨矫正后的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腭裂 唇裂 牙槽突 骨移植 组织构建 组织工程 单侧完全性唇腭裂 单侧牙槽嵴裂 锥形束CT 三维测量 颅面形态 正畸矫治 牙槽嵴植骨 稳定性
下载PDF
自体骨联合人工骨在牙槽突裂修复中的应用 被引量:3
11
作者 何祖球 《医学综述》 2013年第13期2488-2490,共3页
目的探讨骨移植修复牙槽突裂的效果。方法 60例牙槽突裂患者在骨裂缺位植入自体骨与人工骨,用海澳口腔修复膜覆盖植骨区唇侧表面。结果 60例患者植入骨术后6个月、1年拍曲面断层全景片,CT扫描,植入骨成骨效果良好,未见明显骨吸收及鼻瘘... 目的探讨骨移植修复牙槽突裂的效果。方法 60例牙槽突裂患者在骨裂缺位植入自体骨与人工骨,用海澳口腔修复膜覆盖植骨区唇侧表面。结果 60例患者植入骨术后6个月、1年拍曲面断层全景片,CT扫描,植入骨成骨效果良好,未见明显骨吸收及鼻瘘发生。结论自体骨与人工骨用于移植修复牙槽突裂,可以提高植骨成活及成骨量,避免骨吸收,保证上颌牙槽突的完整性,从而改善上颌及鼻底的美观;封闭口鼻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体骨 骨移植 牙槽突裂
下载PDF
骨诱导活性材料联合胶原生物膜在牙槽突裂修复中的应用价值分析
12
作者 王斌 《系统医学》 2017年第1期99-101,共3页
目的分析牙槽突裂修复治疗中联合骨诱导活性材料及胶原生物膜的应用价值。方法随机将2011年7月—2015年5月间就诊于贵阳市口腔医院,接受修复治疗的30例牙槽突裂患者分为两组,每组含患者15例。以单纯接受骨诱导活性材料治疗者为对照组,... 目的分析牙槽突裂修复治疗中联合骨诱导活性材料及胶原生物膜的应用价值。方法随机将2011年7月—2015年5月间就诊于贵阳市口腔医院,接受修复治疗的30例牙槽突裂患者分为两组,每组含患者15例。以单纯接受骨诱导活性材料治疗者为对照组,以接受联合骨诱导活性材料及胶原生物膜治疗者为观察组,对两组治疗价值进行分析。结果两组术后1周愈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鼻下点及牙槽嵴顶点骨流失均呈上升趋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术后1、3、6个月观察组鼻下点及牙槽嵴顶点骨流失为(0.55±0.35)、(1.18±0.38)、(2.34±0.61)mm及(0.61±0.35)、(2.68±0.63)、(3.34±0.36)mm均低于对照组的(1.66±0.32)、(3.32±0.37)、(5.32±0.52)mm及(1.32±0.32)、(4.15±0.53)、(5.67±0.53)mm,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骨诱导活性材料联合胶原生物膜可有效的防止牙槽突裂修复治疗中的骨质流失,治疗价值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诱导活性材料 胶原生物膜 牙槽突裂 修复治疗
下载PDF
牙槽突裂植骨疗效的影像学评价方法探讨 被引量:7
13
作者 刘璐玮 马莲 +1 位作者 林久祥 贾绮林 《中华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0期598-602,共5页
目的 提出评价牙槽突裂植骨疗效的三维分级标准,完善Bergland评价系统.方法 本研究选择于2014年1至4月在北京大学口腔医学院&#183;口腔医院就诊的单侧完全性唇腭裂患者40例,均在二期牙槽突裂植骨术后3个月拍摄植骨区牙槽突局部锥形束CT... 目的 提出评价牙槽突裂植骨疗效的三维分级标准,完善Bergland评价系统.方法 本研究选择于2014年1至4月在北京大学口腔医学院&#183;口腔医院就诊的单侧完全性唇腭裂患者40例,均在二期牙槽突裂植骨术后3个月拍摄植骨区牙槽突局部锥形束CT片,提出牙槽突高度分级(H-Ⅰ-H-Ⅳ级)、厚度分级(T-Ⅰ -T-Ⅳ级)、牙槽突综合分级(H+T)及临床成功标准(高度和厚度总分级均为Ⅰ或Ⅱ级时,属于临床成功型).结果 33侧植骨区牙槽突高度为临床成功型(18侧H-Ⅰ级和15侧H-Ⅱ级),牙槽突厚度属于临床成功型(总分级为T-Ⅰ级或T-Ⅱ级)共有25侧.结论 牙槽突裂植骨疗效的三维评价方法能够更全面地评价牙槽突植骨的真实情况,尤其是牙槽突厚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唇裂 腭裂 牙槽突 骨移植
原文传递
新生儿唇腭裂术前矫治方法与技术的临床探讨 被引量:3
14
作者 李健学 姚宏 +3 位作者 吴国锋 田文艳 马东洋 刘红 《现代生物医学进展》 CAS 2014年第13期2487-2490,共4页
目的:评价新生儿唇腭裂术前进行鼻-牙槽突-腭畸形矫治方法的疗效。方法:对28例单双侧唇腭裂新生儿进行术前鼻-牙槽突-腭畸形矫治治疗,在面部确定基点,利用数码相机拍射照片,通过image-Pro Plus5.1软件测量相关距离及角度,测量治疗前后... 目的:评价新生儿唇腭裂术前进行鼻-牙槽突-腭畸形矫治方法的疗效。方法:对28例单双侧唇腭裂新生儿进行术前鼻-牙槽突-腭畸形矫治治疗,在面部确定基点,利用数码相机拍射照片,通过image-Pro Plus5.1软件测量相关距离及角度,测量治疗前后的鼻小柱倾斜度、鼻小柱长度、鼻孔宽度和鼻孔高度。治疗前后取上颌石膏模型进行牙槽骨裂隙宽度的测量,比较矫治治疗前后腭部裂隙最大处及牙槽突裂隙的变化。结果:鼻小柱倾斜度平均减小27.11°,鼻孔宽度平均减小4.39 mm(单)或5.29 mm(双),鼻孔高度平均增加2.56 mm(单)或3.57 mm(双),牙槽突裂隙平均减少3.18 mm,腭部裂隙最大处平均减少5.77 mm。治疗前后的各项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鼻塌陷畸形程度也得到显著改善。结论:术前进行鼻-牙槽突-腭畸形矫治治疗可为唇腭裂患者手术治疗创造有利条件,提高其整复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生儿 术前矫治 唇腭裂序列治疗
原文传递
骨移植术在修复腭裂牙槽突裂畸形中的应用 被引量:5
15
作者 徐卫 李祖兵 《临床口腔医学杂志》 2001年第4期269-270,共2页
目的 探讨骨移植术在修复腭裂牙槽突裂中的意义。方法 对 16例行植骨术的病例进行初步分析 ,探讨手术适应症、方法、效果评价、供骨区选择及术前术后处理等问题。结果 术区严密缝合是植骨成功的关键 ;植骨前后应接受正畸治疗 ;供骨... 目的 探讨骨移植术在修复腭裂牙槽突裂中的意义。方法 对 16例行植骨术的病例进行初步分析 ,探讨手术适应症、方法、效果评价、供骨区选择及术前术后处理等问题。结果 术区严密缝合是植骨成功的关键 ;植骨前后应接受正畸治疗 ;供骨区选择应根据患者年龄、裂隙大小及需骨量等来决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移植 腭裂 牙槽突裂 矫正
原文传递
替牙晚期双侧腭裂患者牙槽突植骨术前正畸的临床效果 被引量:3
16
作者 翟佳羽 陈柯 +5 位作者 陈亦阳 黎凡 邓利琴 叶金梅 张颖 王洪涛 《中华医学美学美容杂志》 2015年第2期99-102,共4页
目的 探讨尖牙已萌出的双侧腭裂患者牙槽突植骨术前正畸的临床效果.方法 收集双侧腭裂患者,其中双侧恒尖牙已完全萌出的25例(试验组);双侧尖牙皆未萌出的56例(对照组).对患者做术前正畸治疗,之后行牙槽突植骨术.术后6个月拍摄全景... 目的 探讨尖牙已萌出的双侧腭裂患者牙槽突植骨术前正畸的临床效果.方法 收集双侧腭裂患者,其中双侧恒尖牙已完全萌出的25例(试验组);双侧尖牙皆未萌出的56例(对照组).对患者做术前正畸治疗,之后行牙槽突植骨术.术后6个月拍摄全景片和上颌前部的咬合片,采用Bergland标准评价植骨效果.Ⅰ型、Ⅱ型为植骨成功,Ⅲ型、Ⅳ型为植骨失败.对术后X线片做测量分析,并据此判定植骨的分型.结果 植骨术后试验组Ⅰ型、Ⅱ型20例,成功率为80.0%;对照组Ⅰ型、Ⅱ型53例,成功率为94.6%,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植骨成功的患者中,试验组Ⅰ型12例,占总成功例数60.0%,对照组Ⅰ型48例,占总成功例数90.6%,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在植骨失败的患者中,试验组Ⅳ型4例,占总失败例数的80.0%,对照组Ⅳ型0例,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于尖牙已完全萌出的双侧腭裂患者,通过适当的、认真细致的术前正畸和牙槽突植骨术治疗,可取得比较好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侧腭裂 牙槽突 正畸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