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2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The dependence of response spectrum on the tectonic ambient shear stress field
1
作者 李保昆 陈培善 白彤霞 《Acta Seismologica Sinica(English Edition)》 CSCD 2005年第3期313-321,378,共10页
It has been analyzed the influence of the tectonic ambient shear stress value on response spectrum based on the previous theory. Based on the prediction equation BJF94 presented by the famous American researchers, CLB... It has been analyzed the influence of the tectonic ambient shear stress value on response spectrum based on the previous theory. Based on the prediction equation BJF94 presented by the famous American researchers, CLB20, a new prediction formula is proposed by us, where it is introduced the influence of tectonic ambient shear stress value on response spectrum. BJF94 is the prediction equation, which mainly depends on strong ground motion data from western USA, while the prediction equation SEA99 is based on the strong ground motion data from exten-sional region all over the world. Comparing these two prediction equations in detail, it is found that after BJF94′s prediction value lg(Y) minus 0.16 logarithmic units, the value is very close to SEA99′s one. This case demonstrates that lg(Y) in extensional region is smaller; the differences of prediction equation are mainly owe to the differences of tectonic ambient shear stress value. If the factor of tectonic ambient shear stress value is included into the pre-diction equation, and the magnitude is used seismic moment magnitude to express, which is universal used around the world, and the distance is used the distance of fault project, which commonly used by many people, then re-gional differences of prediction equation will become much less, even vanish, and it can be constructed the uni-versal prediction equation proper to all over the world. The error in the earthquake-resistant design in China will be small if we directly use the results of response spectrum of USA (e.g. BJF94 or SEA99).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cceleration response spectrum tectonic ambient shear stress field prediction equation of re-sponse spectrum seismic moment magnitude distance of fault project
下载PDF
Dynamic variation of ambient shear stress field before and after three strong earthquakes in Yunnan
2
作者 王绍晋 龙晓帆 《Acta Seismologica Sinica(English Edition)》 CSCD 1999年第2期165-174,共10页
A method calculating relative shear stress values in seismic source areas using data of seismic wave is used in thispaper which is introduced by PEI-SHAN CHEN, based on a rupture model studying seismic rupture process... A method calculating relative shear stress values in seismic source areas using data of seismic wave is used in thispaper which is introduced by PEI-SHAN CHEN, based on a rupture model studying seismic rupture process fromtheory of fracture mechanics. The shear stress values τ0 in mid-small earthquakes occurred in 1986~June of 1997in Yunnan and its adjacent areas are used to trace the variation process of ambient shear stress field before andafter three strong earthquakes in Yunnan and China-Myanmar border areas.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re exists abackground of high values in ambient shear stress field. In the development process of a strong earthquake, theambient shear stress field in and nearby its potential source area increases obviously, for a long time, experiences aprocess of multiple down - up - down - up. The pattern of dynamic variation of ambient shear stress field hasreflected the multi-source fields of seismogenesis in and nearby Yunnan. There exist multi-increased areas of ambient shear slress fields synchronously in southwest, northwest. west and east of Yunnan, and three strong eathquakes of magnitude about 7 occurred in the most obviously increased areas of ambient shear stress field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mbient shear stress field dynamic variation before and after strong earthquakes YUNNAN
下载PDF
A comparison of tectonic ambient shear stress value in China with that in western USA
3
作者 陈培善 白彤霞 李保昆 《Acta Seismologica Sinica(English Edition)》 CSCD 2002年第5期503-509,共7页
A method is proposed to estimate average tectonic ambient shear stress value for a region. Thus the average stress values of 19 regions in western USA, and 43 regions (each region is 1010) in Chinese mainland and its ... A method is proposed to estimate average tectonic ambient shear stress value for a region. Thus the average stress values of 19 regions in western USA, and 43 regions (each region is 1010) in Chinese mainland and its surroundings have been obtained. The data of 15 993 earthquakes are from the Internet Centroid Moment Tensor solution made by Harvard University from 1997 to 1999. The results demonstrate that there are highest average stress values in the regions of south California of USA and its off coast sea, reach to 12.0 MPa and 13.7 MPa respectively, then gradually decrease toward north, south, and east. The lowest value is 8.7 MPa and 63% of highest value. The average stress values in northern Xinjiang and in the Chayu region of Tibet are 17.2 and 12.9 MPa respectively. They are highest values in China and higher than USAs. The average stress value in North China, Yunnan, Sichuan, Taiwan is similar to south California of USA. The average stress value in South-North seismic zone is about 13 MPa, a little higher than south California. The distribution of average stress value for two important regions provides basic data for geology. These results are useful to research earthquake activity background and attenuation relation of strong ground motion parameters (e.g. peak acceleration and response spectr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verage tectonic ambient shear stress value comparison of average stress value Chinese mainland and its surroundings western USA
下载PDF
Discrimination between nuclear explosions and earthquakes based on consideration of tectonic ambient shear stress values 被引量:2
4
作者 陈培善 成瑾 白彤霞 《地震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3期246-249,共4页
On the basis of fracture mechanics earthquake rupture model, the relations between source parameters and (0, the value of tectonic ambient shear stress in the place where the earthquake occurs, have been derived. Thus... On the basis of fracture mechanics earthquake rupture model, the relations between source parameters and (0, the value of tectonic ambient shear stress in the place where the earthquake occurs, have been derived. Thus, we can calculate a large number of values of tectonic ambient shear stress or values of background stress in the place where the earthquake occurs. If nuclear explosions are treated as earthquakes in the calculation, we find that (0 values of nuclear explosions have about 20 MPa, which is obviously higher than average (0 values of earthquakes with the same magnitude. This result can be used to discriminate nuclear explosions from earthquake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构造环境剪应力场 地震 核爆炸 应力场水平 震源参数
下载PDF
Ambient tectonic shear stress field in Southern California and seismic hazard regions 被引量:1
5
作者 陈培善 肖磊 +1 位作者 白彤霞 成瑾 《Acta Seismologica Sinica(English Edition)》 CSCD 1998年第2期20-29,共10页
ccording to the fracture mechanics rupture model of earthquakes put forward by us, several equations to compute tectonic ambient shear stress value τ0 have been derived [equations (1), (2), (3), (5)].τ0 values for i... ccording to the fracture mechanics rupture model of earthquakes put forward by us, several equations to compute tectonic ambient shear stress value τ0 have been derived [equations (1), (2), (3), (5)].τ0 values for intermediate and small earthquakes occurred in Chinese mainland and Southern California have been calculated by use of these equations. The results demonstrate that the level and distribution of τ0 are closely related to the location where large earthquakes will occur, i.e. the region with higher level of τ0 will be prone to occur large earthquakes and the region with lower level will usually occur small earthquakes. According to the spatial distribution of τ0 , the seismic hazard regions or the potential earthquake source regions can in some degree be determined. According to the variation of τ0 with time, the large earthquake occurrence time can be roughly estimated. According to the distribution of τ0 in Southern California and variation with time, three high stress level regions are determined, one (Goldfield area) of them is the present seismic hazard regio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ectonic ambient shear stress field Southern California seismic hazard region potential earthquake source region
下载PDF
前震特征及其识别研究 被引量:27
6
作者 王林瑛 陈佩燕 +1 位作者 吴忠良 白彤霞 《地震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171-177,共7页
分析了中国大陆地区1970年以来117次中强地震(东部MS≥5.5, 西部MS≥6.0), 其中有直接前震的地震11次, 占9%; 有广义前震的地震63次, 占51%. 直接前震与主震的时间间隔优势分布在30天以内, 空间距离50 km以内, 震级差在1级以上. 利用辽... 分析了中国大陆地区1970年以来117次中强地震(东部MS≥5.5, 西部MS≥6.0), 其中有直接前震的地震11次, 占9%; 有广义前震的地震63次, 占51%. 直接前震与主震的时间间隔优势分布在30天以内, 空间距离50 km以内, 震级差在1级以上. 利用辽宁数字地震资料, 得到了1999年11月29日和2000年1月15日岫岩MS5.6和5.1地震前的直接前震具有较高的剪应力背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接前震 广义前震 环境剪应力
下载PDF
“霍山地震窗”小震序列运动学参数时变特征研究 被引量:28
7
作者 陈宇卫 张军 +2 位作者 庆梅 王行舟 章兵 《地震》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26-32,共7页
利用安徽及邻近地区的数字化地震资料,详细研究了“霍山地震窗口”小震序列的构造环境背景应力和视应力变化特征。结果表明,环境应力值和视应力值不仅能反映震“源”区的应力背景强弱,在距未来强震震中比较远的特殊构造部位,即素有“地... 利用安徽及邻近地区的数字化地震资料,详细研究了“霍山地震窗口”小震序列的构造环境背景应力和视应力变化特征。结果表明,环境应力值和视应力值不仅能反映震“源”区的应力背景强弱,在距未来强震震中比较远的特殊构造部位,即素有“地震活动穴位”的地震窗口的小地震,同样能较客观反映出孕震区附近应力环境的信息,在华东中强地震前后应力状态的差异性是显著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霍山地震窗口 环境应力 视应力 华东地区中强震
下载PDF
根据构造环境应力场预测峰值水平加速度 被引量:12
8
作者 陈培善 李保昆 白彤霞 《地球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4期502-517,共16页
在分析了对峰值加速度 PGA 的影响因素之后,我们发现构造环境剪应力场参数τ_0对 PGA起了重要的作用,将τ_0引入 PGA 的预测公式中,同时考虑了 PGA 对频率的依赖性。大地震的PGA 的优越频率 f_a 较低,小地震的 f_a 较高.因此,小地震的... 在分析了对峰值加速度 PGA 的影响因素之后,我们发现构造环境剪应力场参数τ_0对 PGA起了重要的作用,将τ_0引入 PGA 的预测公式中,同时考虑了 PGA 对频率的依赖性。大地震的PGA 的优越频率 f_a 较低,小地震的 f_a 较高.因此,小地震的衰减系数较大,PGA 衰减较快。基于上述两点改进,提出了新的 PGA 预测公式。在该公式中,构造环境应力场、震级、距离和场地条件是预测将来强地面运动的重要变量。此公式有很大的适用范围,可以用于大地震(矩震级 M_w=6—7.8),也可以用于较小地震(M_w=3—6)的 PGA 预测;在考虑了世界各个地区不同的构造环境应力值水平以后,新预测公式可以应用于世界不同地区(例如美国加州和中国华北、西南等)。用实际观测资料检验结果表明,预测效果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峰值 加速度预测 构造环境应力 衰减系数 地震
下载PDF
青岛崂山地区环境应力与视应力变化分析 被引量:11
9
作者 郑建常 张永仙 +2 位作者 潘元生 吴永加 万连初 《地震》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123-130,共8页
利用青岛市地震监测中心数字台网的地震波形记录,选取震级下限为ML1.0,计算了2003~2004年崂山地震序列过程中青岛地区地震视应力吼δapp和环境剪应力τ0值的变化,结果表明,崂山地震序列的中等地震发生前相近震级小震所反映出来的... 利用青岛市地震监测中心数字台网的地震波形记录,选取震级下限为ML1.0,计算了2003~2004年崂山地震序列过程中青岛地区地震视应力吼δapp和环境剪应力τ0值的变化,结果表明,崂山地震序列的中等地震发生前相近震级小震所反映出来的应力增强变化并不明显,2003年以来青岛地区背景应力场也不存在明显的趋势性变化。对青岛崂山地震序列中261个小震的数字化波形记录计算分析后发现,环境剪应力τ0值和视应力吼δapp值与震级明显相关,并且相同震级的地震事件所计算出二者的变化与地震序列的活动状态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境应力 视应力 崂山序列 青岛地区
下载PDF
中国强地震动位移衰减关系的研究 被引量:6
10
作者 陈培善 李保昆 白彤霞 《地球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4期495-507,共13页
根据断裂力学破裂模式,发现峰值地震动加速度(PGA)、速度(PGV)和位移(PGD)均对构造环境剪应力场量值了τ0有强烈的依赖性.本文把了τ0值定量地引入到PGD的预测方程中,并同时考虑得到了PGD的优势频率fd对震级的依赖性.基于以上... 根据断裂力学破裂模式,发现峰值地震动加速度(PGA)、速度(PGV)和位移(PGD)均对构造环境剪应力场量值了τ0有强烈的依赖性.本文把了τ0值定量地引入到PGD的预测方程中,并同时考虑得到了PGD的优势频率fd对震级的依赖性.基于以上两点改进,从理论上寻出了PGD的预测方程(CLB98d).用观测资料验证了此方程可用于震中距△=10─250km范围内的Mw=4─7.2地震.世界不同地区的τ0值会有差异,但对PGD的预测方程影响不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构造环境 剪应力场 峰值 地震动位移 建筑
下载PDF
新疆伽师强震群震源应力环境分析 被引量:10
11
作者 赵翠萍 顾瑾平 白彤霞 《中国地震》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3期289-298,共10页
本文基于能量辐射系数 (Ag)和环境剪应力 (τ0 )讨论了伽师强震群发生的应力环境背景。 1988年以来 11年的环境剪应力τ0 值表明 ,伽师震群发生在相对低的应力环境下 ,1992年以来 8年的能量辐射系数Ag 值显示震源区介质强度较弱 ,震中... 本文基于能量辐射系数 (Ag)和环境剪应力 (τ0 )讨论了伽师强震群发生的应力环境背景。 1988年以来 11年的环境剪应力τ0 值表明 ,伽师震群发生在相对低的应力环境下 ,1992年以来 8年的能量辐射系数Ag 值显示震源区介质强度较弱 ,震中位于介质性质发生变化的过渡区。同时 ,震源区 (喀什 )能量辐射系数Ag 自 1994年 5月起系统性地降低 ,较好地显示了 1996年 3月 19日至 1998年 8月 2 7日期间震源区发生的 10次强震前 (包括 1996年 3月 19日阿图什6 9级地震 )震源区介质性质的前兆性异常变化 ,本文由此对伽师强震群的成因进行了讨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能量辐射系数 环境剪应力 伽师强震群 应力环境 新疆
下载PDF
汶川8.0级地震环境剪应力特征研究 被引量:3
12
作者 田秀丰 尹志文 +2 位作者 张璇 潘章容 张卫东 《地震工程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527-533,共7页
基于甘肃强震固定台和流动观测记录的汶川8.0级地震主震及余震加速度资料,选用三分向记录均完整的87次地震(震级范围为3.0~8.0级),根据用位错理论二维断裂模式推导的震源峰值加速度与环境剪应力关系式计算汶川地震序列的环境剪应力值,... 基于甘肃强震固定台和流动观测记录的汶川8.0级地震主震及余震加速度资料,选用三分向记录均完整的87次地震(震级范围为3.0~8.0级),根据用位错理论二维断裂模式推导的震源峰值加速度与环境剪应力关系式计算汶川地震序列的环境剪应力值,探讨其环境剪应力场特征。结果表明,环境剪应力和矩震级有较好的相关性,3~5级地震对应的应力值多在3~6 MPa,5~6级多在6~9 MPa,6~7级多在9MPa以上,且环境剪应力对震源深度也有较强的依赖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汶川地震 环境剪应力 加速度记录
下载PDF
反应谱对构造环境剪应力场的依赖性 被引量:2
13
作者 李保昆 陈培善 白彤霞 《地震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292-300,355,共9页
在以前理论工作的基础上,导出了构造环境剪应力值对反应谱的影响.在美国知名学者Boore等建立的预测公式BJF94的基础上,提出了新的预测公式CLB20.在CLB20中引进了应力场量值τ0对SA的影响项.BJF94主要是基于美国西部的强震观测资料作出... 在以前理论工作的基础上,导出了构造环境剪应力值对反应谱的影响.在美国知名学者Boore等建立的预测公式BJF94的基础上,提出了新的预测公式CLB20.在CLB20中引进了应力场量值τ0对SA的影响项.BJF94主要是基于美国西部的强震观测资料作出的经验预测公式,而SEA99是基于全球张性地区的强震观测资料作出的预测公式.我们把两者的预测结果进行了全面的比较,发现BJF94的预测值lg(Y)减去0.16个对数单位后,与SEA99的预测值十分接近.这说明张性地区的lg(Y)较小;地区性差异主要表现在构造环境剪应力场的差异上.如果这个因素在预测公式中能得到适当体现,同时预测公式中的震级标度都用全球统一的矩震级,距离都使用多数人倾向使用的断层投影距,那么预测公式的地区性差异将大大减轻,以至最后消失,有可能构造出全球适用的预测公式.我们的抗震设计直接引用美国研究者发表的反应谱衰减结果(例如BJF94和SEA99),不会导致太大的误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加速度反应谱 构造环境剪应力场 反应谱预测公式 矩震级 断层投影距
下载PDF
关中陕南地区一些小地震震源参数和环境剪应力的研究 被引量:3
14
作者 孟智民 张春芳 李少睿 《华北地震科学》 2003年第2期37-42,共6页
对2001年9月~2002年6月间发生在关中陕南地区42次小地震,利用数字地震记录资料,进行了波谱分析和震源参数的测定,并分析了环境剪应力分布特征。结果显示关中陕南地区环境剪应力处于较低水平,应力值3.3×105~32.2×105Pa之间,... 对2001年9月~2002年6月间发生在关中陕南地区42次小地震,利用数字地震记录资料,进行了波谱分析和震源参数的测定,并分析了环境剪应力分布特征。结果显示关中陕南地区环境剪应力处于较低水平,应力值3.3×105~32.2×105Pa之间,西部12×105~32×105Pa略高于东部8×105~17×105Pa,中部最低。西部有两个应力值较高区,一个是宝鸡、眉县、凤翔附近区域较高值区,应力值20×105~32×105Pa,另一个是留坝、凤县附近区域较高值区,应力值20×105~37×105Pa之间。东部的较高值区是高陵、耀县、三原附近地区,应力值在16×105~18×105Pa之间,该区域曾发生1998年1月5日泾阳MS4.8级地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关中陕南 小地震 震源参数 环境剪应力
下载PDF
中国与美国西部平均构造剪应力值的比较 被引量:1
15
作者 陈培善 白彤霞 李保昆 《地震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5期479-486,共8页
提出了一种估计一个地区平均构造剪应力值的方法.用这种方法,选取哈佛大学公布的1977~1999年共15 993次地震的矩张量数据,估计了美国西部19个地区、中国和邻区43个地区(每个地区为10°X10°范围)的平均环境剪应力值.结果表明... 提出了一种估计一个地区平均构造剪应力值的方法.用这种方法,选取哈佛大学公布的1977~1999年共15 993次地震的矩张量数据,估计了美国西部19个地区、中国和邻区43个地区(每个地区为10°X10°范围)的平均环境剪应力值.结果表明,美国西部南加州西部海域和南加州应力最高,达13.7和12.0MPa,然后向北、向南和向东逐渐递减,但最小也达8.7MPa,是最高值的63%.中国新疆西北部地区和西藏察隅地区应力水平最高,达17.2和12.9MPa,比美国高.中国的华北、云南、四川、台湾和美国南加州的应力水平差不多.中国南北地震的应力水平为13MPa左右,比南加州略高.两个重要地区的平均剪应力值分布图,提供了地学的基本数据.这些结果可为研究地震活动的大背景提供依据,对研究强地面运动参数(如峰值加速度及反应谱等)的衰减关系也是有用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 平均构造剪应力值 美国 地震带 地过 峰值加速度 反应谱
下载PDF
福建中、北部环境剪应力动态分析 被引量:1
16
作者 沈金瑞 陈菁 +2 位作者 叶雯燕 沈健健 周娟 《世界地理研究》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99-107,共9页
根据环境剪应力理论,利用中小地震震源参数计算福建中、北部环境剪应力值。在Arc-View平台上,对该地区环境剪应力分布特征、动态变化进行综合分析,发现福建中、北部环境剪应力在时间上存在模糊的强弱周期交替,空间上南强北弱,沿海强内地... 根据环境剪应力理论,利用中小地震震源参数计算福建中、北部环境剪应力值。在Arc-View平台上,对该地区环境剪应力分布特征、动态变化进行综合分析,发现福建中、北部环境剪应力在时间上存在模糊的强弱周期交替,空间上南强北弱,沿海强内地弱,具有成带性,受NE向长乐—东山断裂带、滨海断裂带和NW向台中—晋江断裂带、南日岛—沙县断裂带控制;空间动态变化具有从东向西迁移和以泉州海外乌丘屿附近、厦门海外两区域为中心向周边往复迁移的特点。福建中、北部地区环境剪应力值较低,未来2年是强地震弱发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福建中 北部 环境剪应力 GIS 地震
下载PDF
广西及邻区环境剪应力场基本特征与未来地震危险区预测研究 被引量:3
17
作者 杨仕升 李柳英 +1 位作者 莫敬业 李耿民 《地震》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81-88,共8页
利用广西台网30多年地震观测资料,根据P波初动半周期和地震震级资料测定环境剪应力的方法,测算了广西及邻区大量中小地震震源的相对剪切应力强度值,据此分析了广西及邻区环境剪应力场总体特征,给出了8次中强地震前后一年的环境剪应力值... 利用广西台网30多年地震观测资料,根据P波初动半周期和地震震级资料测定环境剪应力的方法,测算了广西及邻区大量中小地震震源的相对剪切应力强度值,据此分析了广西及邻区环境剪应力场总体特征,给出了8次中强地震前后一年的环境剪应力值,对环境剪应力值的区域特点进行了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境剪应力场 中强地震 P波 地震危险区 强度
下载PDF
广西地区中强地震前后环境应力场的时空演变特征 被引量:3
18
作者 杨仕升 李柳英 +4 位作者 莫敬业 安琳 李耿民 吴时平 王林 《西北地震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4期326-330,337,共6页
应用P波初动半周期和地震震级资料测定环境应力值的方法,利用广西台网30多年地震观测记录资料,测算了广西及其邻区大量中、小地震震源处的相对剪切应力强度值.在此基础上研究了广西地区8个中强地震序列主震前后环境应力值的时空变化特征.
关键词 应力场 环境剪应力 中强地震 变化特征
下载PDF
霍山皖33井水位与“霍山窗”小震活动关系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1
19
作者 孙盼盼 张军 +2 位作者 刘泽民 陶月潮 李军辉 《华南地震》 2011年第2期79-85,共7页
分析了霍山皖33井水位变化与"霍山窗"地震活动的关系:首先采用差分法和从属函数等方法对水位数据进行处理,提取了水位的短期异常,结果表明该井水位异常对霍山以及周边地区的中小地震有较好的反映;其次,通过对该井水位与"... 分析了霍山皖33井水位变化与"霍山窗"地震活动的关系:首先采用差分法和从属函数等方法对水位数据进行处理,提取了水位的短期异常,结果表明该井水位异常对霍山以及周边地区的中小地震有较好的反映;其次,通过对该井水位与"霍山窗"小震活动性的对比研究,发现该地区小地震在水位低值时活跃。参考该地区的环境剪应力,我们认为霍山皖33井水位变动与区域应力场变化有一定的准同步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霍山皖33井 水位 霍山窗 小震活动 环境剪应力
下载PDF
由环境应力值寻找地震危险区的尝试 被引量:13
20
作者 陈培善 陈海通 《地震地磁观测与研究》 1992年第6期1-11,共11页
作者根据位错理论,采用二维矩形破裂模式,在导出了平均震源速度谱的基础上,导出了用地震波计算环境剪应力τ_0的公式。计算了1987—1991年中国和邻区大约1000多次4级以上中强地震的环境剪应力值τ_0,并把τ_0≥10MPa的地震看作是高剪应... 作者根据位错理论,采用二维矩形破裂模式,在导出了平均震源速度谱的基础上,导出了用地震波计算环境剪应力τ_0的公式。计算了1987—1991年中国和邻区大约1000多次4级以上中强地震的环境剪应力值τ_0,并把τ_0≥10MPa的地震看作是高剪应力值地震。自1987—1991年5年内,我国及邻区共发生M_s≥6.0的强震45次,和160余次高剪应力中强地震(M=4.0-5.0,τ_0≥10MPa),大约有1/4的强震和1/3的高应力值地震发生在台湾地区。说明台湾地区是一个高地震活动区和高应力值地区。新疆的喀什—乌恰—乌什地区也是高地震活动区和高应力值地区。我们对发生在其地区的强震,向前追溯了环境应力值τ_0的变化。发现有11个强震事件(约占全部事件80%)在震前1—5年内,在以强震为圆心,半径为200km范围内(个别略远),均有1—2个或多个高应力值地震出现。说明当高应力值地震发生时,该地区环境应力在增高,它可以作为将要发生强震的前兆。据此,推测了今后3年内大陆强震发生的可能地区是:①中印缅三国边境地区;②西藏波密地区;③青海北部到宁夏北部地区;④新疆伊宁地区;⑤纵贯新青藏90°E±2°线地带;⑥晋北忻州地区;⑦苏北及黄海地区;⑧山东长岛地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境剪应力 地震危险区 速度谱 地震破裂模式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