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4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Towards the East:Iran’s Foreign Policy in Ahmadinejad Era—Based on James Rosenau’s Continuity Theory
1
作者 Amir Hossein Askari Mohammad Zarei 《International Relations and Diplomacy》 2020年第6期240-250,共11页
The article seeks to examine the East Look Policy(ELP)in Iran’s Foreign Policy(IFP)(2005-2013).We believe that states,due to different factors,may adopt different policies in their FP.So,the main research question is... The article seeks to examine the East Look Policy(ELP)in Iran’s Foreign Policy(IFP)(2005-2013).We believe that states,due to different factors,may adopt different policies in their FP.So,the main research question is:Why did Iranian state adopt ELP in its FP in duration of Mahmoud Ahmadinejad era?With regard to the question,our hypothesis is“there are some factors in Iran’s internal environment that we called them micro-level factors and some variable in external environment that we called them macro-level variables in formation of ELP in IFP”.To prove this hypothesis,we use James Rosenau’s foreign policy theory that has been stood on two micro-and macrolevel analysis to examination of FP of any state.Regarding Rosenau’s theory,there are four factors on micro-level include:individual of policy-maker,his/her role in political system,social values,and governmental structure.In addition,in macro-level,there are some variables,such as the logic of anarchy,the action of other states(especially US),and nuclear sanctions imposed by the US and Western nation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James Rosenau’s continuity theory the east Look policy foreign policy of the Islamic Republic of Iran Mahmoud Ahmadinejad
下载PDF
Regional Stability for National Survival: Iran's Foreign Policy Towards the Southern Caucasus and Central Asia in the Post-Soviet Era
2
作者 Noemi Maria Rocca 《International Relations and Diplomacy》 2017年第9期544-553,共10页
This paper focuses on Iran's foreign policy towards the Caucasus and Central Asia regions in the post-Soviet Union era, using a theoretical approach which stresses the importance of historical and geographical contex... This paper focuses on Iran's foreign policy towards the Caucasus and Central Asia regions in the post-Soviet Union era, using a theoretical approach which stresses the importance of historical and geographical contextualization for the analysis of foreign policy. The article's main argument is that Iranian foreign policy towards these regions in the last 25 years, although the result of a complex and multi-layered decision-making process, has been led by two unifying long-term objectives: regional stability and national security. In order to demonstrate this argument, the article undertakes a factual analysis focusing on the role Iran played during the main regional conflicts that have occurred since the Soviet Union's collapse in Central Asia and the Caucasus, as well as the diplomatic re-engagement Iran has been building with the countries of these two regions after the end of the Iran nuclear deal. Standard interpretations of Iran's foreign policy define it as a player with hegemonic ambitions whose foreign policy is mainly led by ideological factors. This paper assumes that foreign policy's analysis needs time and space contextualization. Once historical and geographical factors are taken into account----of which the most important are Iran's proximity to Russia and Afghanistan along with its international diplomatic isolation due to nuclear sanctions--then Iran's foreign policy in Central Asia and the Caucasus appears to be that of a regional power interested in maintaining the existing status quo. Stability and territorial integrity in these two regions in fact are seen by Teheran as necessary conditions for Iran's own territorial integrity and internal security. The paper is based on both secondary and primary sources, most of them official statements, all in the public domai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ranian foreign policy Iran nuclear deal Central asia's and Caucasus geopolitics
下载PDF
The Belt and Road Initiatives and China's Middle East Energy Policy
3
作者 Xuming Qian 《International Relations and Diplomacy》 2016年第10期611-616,共6页
The paper analyses the roots of the Belt and Road Initiative as well as China's Middle East Energy Policy in an age of great transformation. China's rapidly progressed economic growth leading to a dramatic increase ... The paper analyses the roots of the Belt and Road Initiative as well as China's Middle East Energy Policy in an age of great transformation. China's rapidly progressed economic growth leading to a dramatic increase in China's energy demand in recent years. The Middle East countries play a critical role in the international energy markets. Stable relations with the Middle East countries become increasingly important for Chinese energy security, and the continued development. The protection of these relations lies at the core of the Belt and Road Initiative. Within The Belt and Road Initiative, Chinese Middle East energy policy proceeds according to the energy cooperation framework known as "1+2+3", which seeks to build a reliable China-Arab strategic cooperative relationship based on long-term friendship. To avoid over dependence on the energy resources of the Middle East, China will also continue to search for other overseas energy sources and protect transportation channels. Despite risks and challenges associated with energy imports from the Middle East, China has cultivated strong relations with states in the region and will develop these economic ties further in the coming year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he Belt and Road Initiative Middle east China's foreign policy China-Arab relations
下载PDF
冷战时期美国对东南亚区域合作的政策选择——从东约(SEATO)到东盟(ASEAN) 被引量:1
4
作者 喻常森 《东南亚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51-58,共8页
受冷战的影响,20世纪50-70年代的东南亚区域合作经历了由外源型向内生型的方式转换。外来因素不仅塑造了东南亚区域主义基本样式,决定了区域合作的性质,而且极大地影响了区域合作的发展进程和方向。在众多的外部因素中,域外大国,尤其是... 受冷战的影响,20世纪50-70年代的东南亚区域合作经历了由外源型向内生型的方式转换。外来因素不仅塑造了东南亚区域主义基本样式,决定了区域合作的性质,而且极大地影响了区域合作的发展进程和方向。在众多的外部因素中,域外大国,尤其是西方阵营的主导性国家——美国的外交政策发挥着关键作用。冷战时期,美国对东南亚区域合作的政策也经历了由积极介入、强力主导到施加间接影响的转变,主要体现在对东约(SEATO)和东盟(ASEAN)这两个不同性质的区域合作组织采取不同的政策。本文即选取这两个区域组织为案例,通过对史料的解读,分析冷战时期美国对东南亚不同类型的区域组织采取不同政策的原因和政策实施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东南亚 区域合作 美国 外交政策 东约 东盟
下载PDF
影响日韩关系的两重因素:美国政策与领土问题 被引量:1
5
作者 李若愚 《日本研究》 2023年第2期46-56,共11页
冷战爆发后,美国分别于1951年和1953年与日韩两国签订了安保条约。由于美国主导的对日片面媾和没能解决日韩建交的问题,美日安保与美韩安保迟迟难以形成遏制社会主义阵营的合力。在阻碍日韩建交的诸多因素中,两国围绕竹岛(韩国称独岛)... 冷战爆发后,美国分别于1951年和1953年与日韩两国签订了安保条约。由于美国主导的对日片面媾和没能解决日韩建交的问题,美日安保与美韩安保迟迟难以形成遏制社会主义阵营的合力。在阻碍日韩建交的诸多因素中,两国围绕竹岛(韩国称独岛)的领土争端是最为棘手的问题。虽然美国依仗本国在同盟关系中的优势地位插手日韩领土争端促成两国建立邦交关系的做法一时收到成效,但源自外压的“搁置争议”不断从内部消耗着日韩之间的战略互信,使得日韩关系始终处于脆弱的状态。尹锡悦政权下日韩关系的改善同样只能掩盖两国间的固有矛盾而无法将其彻底消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日韩关系 日韩领土争端 美国的东亚政策
下载PDF
China’s Developing Foreign Policy Initiatives towards Major International Issues
6
作者 Gaafar Karar Ahmed 《Asian Journal of Middle Eastern and Islamic Studies》 2008年第2期30-46,I0006,I0005,共19页
Since 2006,it has become clearer that China is adopting a new approach to dealing with major international issues,such as the North Korea and Iran nuclear issues and the Darfur crisis in western Sudan.In all these iss... Since 2006,it has become clearer that China is adopting a new approach to dealing with major international issues,such as the North Korea and Iran nuclear issues and the Darfur crisis in western Sudan.In all these issues China has contributed positively and has demonstrated a high degree of cooperation with other major powers in order to solve these problems.On the Iran and Korean nuclear issues,China has encouraged these countries to respect the nuclear non-proliferation regime while using her influence in Sudan to push the Sudanese government to accept the deployment of the United Nations-African Union forces in Darfur.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hina’s foreign policy China and the Middle east
原文传递
东亚和拉美外汇储备累积的实证比较研究 被引量:2
7
作者 王三兴 杜厚文 《经济经纬》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40-44,共5页
通过对东亚和拉美的外汇储备累积问题进行研究,得出全球产业转移所导致的贸易规模扩大和经常帐户盈余积累等实际因素是新兴市场外汇储备增长的主要决定因素的结论。东亚比拉美有更多外汇储备的原因是两个地区发展模式的差异所致,东亚依... 通过对东亚和拉美的外汇储备累积问题进行研究,得出全球产业转移所导致的贸易规模扩大和经常帐户盈余积累等实际因素是新兴市场外汇储备增长的主要决定因素的结论。东亚比拉美有更多外汇储备的原因是两个地区发展模式的差异所致,东亚依附于重商主义的出口导向战略不仅能够增加出口,且获得经常帐户盈余的稳定性也要强于拉美。但东亚的新兴工业化经济体在外汇储备积累上却表现出了一定的预防性动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汇储备 东亚 拉美
下载PDF
美国多边主义东亚新政策剖析 被引量:9
8
作者 顾静 《东南亚研究》 CSSCI 2011年第6期48-55,共8页
奥巴马就任美国总统以来对东亚政策进行大调整,出台了多边主义东亚新政策。东亚由此出现原生性地区多边主义与美国东亚多边主义并行发展的局面。内容上,美国的多边主义东亚新政策是在新形势下对其原有双边主义东亚政策的适应性调整。其... 奥巴马就任美国总统以来对东亚政策进行大调整,出台了多边主义东亚新政策。东亚由此出现原生性地区多边主义与美国东亚多边主义并行发展的局面。内容上,美国的多边主义东亚新政策是在新形势下对其原有双边主义东亚政策的适应性调整。其在实践中表现为:将双边同盟关系合并或扩展成以美日同盟为核心的各种三边合作机制,在与包括东盟在内的东亚各行为体建立或加强双边友好合作关系的基础上构建各种小多边合作机制,以及选择通过成员资格具有开放性的"东亚峰会"机制加入东亚一体化。实质上,这一新政策与双边主义东亚政策一样是美国用以维持其东亚领导地位的工具。尽管美国的加入使东亚一体化的力量格局趋于平衡,但其带有很强的应对中国实力上升的色彩和将东亚一体化消解入亚太地区一体化中的意图,使东亚局势更加复杂和不确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东亚 多边主义 美国东亚政策
下载PDF
改变与延续:奥巴马政府的东亚政策与东亚一体化 被引量:4
9
作者 陈奕平 《东南亚研究》 CSSCI 2009年第5期34-43,共10页
本文旨在探讨奥巴马政府的东亚政策及其对东亚一体化的影响。作者认为:奥巴马政府的东亚政策可以用"安全"、"繁荣"、"人权"和"环保"四个词来概括,在安全和经贸方面大体会延续前任政府的政策,... 本文旨在探讨奥巴马政府的东亚政策及其对东亚一体化的影响。作者认为:奥巴马政府的东亚政策可以用"安全"、"繁荣"、"人权"和"环保"四个词来概括,在安全和经贸方面大体会延续前任政府的政策,在环保和人权方面会进行一定的变革,在经贸方面也会和以往有所不同。总体而言,奥巴马的东亚政策对东亚一体化既有积极的一面,但也必须认识到其消极的一面。最后,针对美国的关注与担忧及如何推动东亚一体化,本文提出了一些政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奥巴马政府 东亚政策 东亚一体化 美国 中国
下载PDF
从“东向政策”评估冷战后印度对外战略的调整 被引量:1
10
作者 代兵 刘鹏辉 《学术探索》 北大核心 2017年第7期55-59,共5页
"东向政策"的施行表明冷战后印度的对外战略正经历着深度的调整。这一调整涉及印度地缘政治身份的重新定位、对"不结盟"外交传统的继承与发展以及对外战略布局的规划。同时,印度的对华政策也在新的时代背景下具有... "东向政策"的施行表明冷战后印度的对外战略正经历着深度的调整。这一调整涉及印度地缘政治身份的重新定位、对"不结盟"外交传统的继承与发展以及对外战略布局的规划。同时,印度的对华政策也在新的时代背景下具有对立与合作并存的双重属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东向”政策 印度 对外战略 亚太 中国
下载PDF
欧盟对外战略转变及其东亚安全政策新动向 被引量:5
11
作者 王振玲 《东南亚研究》 CSSCI 2022年第6期96-113,156,共19页
近年来,随着国际格局的急剧变化,欧盟开始经历战略觉醒,对外战略发生明显转变,强调战略自主并宣示参与地缘政治竞争。在这一背景下,欧盟的东亚安全政策在延续以往特征的同时出现新动向:第一,继续强调价值观等规范性目标和有效的多边主... 近年来,随着国际格局的急剧变化,欧盟开始经历战略觉醒,对外战略发生明显转变,强调战略自主并宣示参与地缘政治竞争。在这一背景下,欧盟的东亚安全政策在延续以往特征的同时出现新动向:第一,继续强调价值观等规范性目标和有效的多边主义手段,呈现“有原则”的安全行为体特征。第二,提出承担“海上安全提供者”的责任,在加强安全政策的务实性和可操作性的同时,鼓励成员国加大参与南海等地区的“航行自由行动”,加强海军外交和海军部署,为其海上安全行为体身份提供一定程度的硬实力保障。第三,宣示第三方立场,在中美之间寻求平衡,为提升自身影响力谋求战略空间。中国需要警惕欧盟战略和政策转向带来的周边环境变化,加大与欧盟的接触和合作,争取其在具体政策领域保持相对中立的立场而不会完全倒向美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欧盟 对外战略 东亚安全政策 战略自主 地缘政治 印太
下载PDF
东亚和西方高校外语教育规划的研究与实践 被引量:2
12
作者 程京艳 《语言战略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14-23,共10页
西方国家宏观外语教育政策一般只涵盖外语课程标准和测试标准,高校拥有较大自主权,其微观外语教育政策在内容与目标上不一定与国家宏观政策一致;而东亚国家宏观外语教育政策一般比较全面且具强制性,高校往往注重对宏观政策的执行。受语... 西方国家宏观外语教育政策一般只涵盖外语课程标准和测试标准,高校拥有较大自主权,其微观外语教育政策在内容与目标上不一定与国家宏观政策一致;而东亚国家宏观外语教育政策一般比较全面且具强制性,高校往往注重对宏观政策的执行。受语言政策研究范式的影响,西方研究比较关注“人”,即不同层面政策相关主体的语言信念、语言实践及其产生的主观能动作用,未来的研究会更深入地探索高校外语教育政策形成与实施过程,不同政策主体的主观能动作用及其与语言管理的有机结合,如何引导公众的外语认知能力,以及如何从语言管理的角度分析外语教育的方方面面等;在东亚高校虽然对宏观政策的分析执行以及重大语言问题的研究仍占主导地位,但在后现代主义的影响下,围绕着不同政策主体的语言信念、态度和主观能动性的微观实证研究也已逐渐兴起。宏观、中观和微观层面的外语教育规划研究是一个整体,在关注宏观政策的同时亟待加强微观层面实证研究。研究者作为学术性政策的研究主体,需与决策者角色区别开来,才能提升研究的客观性和可信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语教育规划 语言政策 宏观政策 微观政策 西方与东亚比较
下载PDF
“巨文岛事件”与英国东北亚政策 被引量:1
13
作者 郭海燕 《安徽史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97-108,共12页
"甲申政变"之后,辅佐谁来保护朝鲜,是英国制定东北亚外交政策的焦点。朝鲜"背清亲俄"、日本不断挑战中朝宗藩关系、《天津条约》的撤兵造成朝鲜半岛即将出现政权、军事真空局面,导致中国在政治、军事两方面掌控朝... "甲申政变"之后,辅佐谁来保护朝鲜,是英国制定东北亚外交政策的焦点。朝鲜"背清亲俄"、日本不断挑战中朝宗藩关系、《天津条约》的撤兵造成朝鲜半岛即将出现政权、军事真空局面,导致中国在政治、军事两方面掌控朝鲜的力度空前薄弱,加剧了域内域外国家对朝鲜主导权的争夺。为了防止朝鲜半岛的动荡局势向着于己国不利的方向演变,维护在远东地区的战略格局,1885年3月,英国精心策划了一个"由中国保护朝鲜"和"有一打算"的外交计策,并于1885年4月在防御"英俄战争"的大义名分下,占领了巨文岛。由此,开始了近两年的辅佐"中国保护朝鲜"的外交活动,最后如愿获得了一个在中国宗主权掌控下的相对稳固的东北亚局势。可以说,巨文岛事件是在英国军事力量支持下,中英联手巩固东亚宗藩体制的外交事件,英国是这一事件的最大赢家,中国是最大的受益者。而英国高调渲染占领巨文岛的大义名分和辅佐"中国保护朝鲜"的真实用意,如同一枚硬币的两面,反映了巨文岛事件的复杂性、多面性。1885年以后,在强化宗藩体制的过程中,以遏制日本和朝鲜进一步破坏中国宗主权为目的的英国外交活动发挥了关键作用,巨文岛事件是其中的重要历史拐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英国占领巨文岛 宗主权危机 《天津条约》 英国东北亚政策 辅佐中国
下载PDF
美国南亚政策调整下的中印关系研究 被引量:1
14
作者 卫灵 《中国浦东干部学院学报》 2015年第4期78-84,共7页
美国南亚政策的制定是依据其战略利益的需要而不断调整的。在地区层面,采用力量制衡手段应对所谓挑战,确保其战略优势,是美国的一贯做法。奥巴马政府推出"亚太再平衡"战略后,不断提升对印关系,今年1月奥巴马再次访问印度,成... 美国南亚政策的制定是依据其战略利益的需要而不断调整的。在地区层面,采用力量制衡手段应对所谓挑战,确保其战略优势,是美国的一贯做法。奥巴马政府推出"亚太再平衡"战略后,不断提升对印关系,今年1月奥巴马再次访问印度,成为美国历史上首位两度访印的总统。美印强化关系在美印均引起较大反响,且舆论直接指向中国。本文分析了阻碍中印关系顺利发展的主要因素,说明美对印政策对中印关系影响的非关键性,中印关系的本质属性以及印度和美国对华政策的基本特性等,提出在历史问题和当前复杂国际因素影响下,推进中印关系的基本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印关系 美印关系 南亚政策 增强互信
下载PDF
外交关系委员会与美国卷入东南亚冲突和战争
15
作者 金龙云 《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160-166,共7页
外交关系委员会秉持为美国国家利益服务的目的,对东南亚战略地位的认识较为深刻,所进行的持续研究具有前瞻性;它为美国介入东南亚冲突和战争作了理论上的准备,并在美国逐步卷入越南战争的问题上扮演着重要推手的角色;它后来又重新评估... 外交关系委员会秉持为美国国家利益服务的目的,对东南亚战略地位的认识较为深刻,所进行的持续研究具有前瞻性;它为美国介入东南亚冲突和战争作了理论上的准备,并在美国逐步卷入越南战争的问题上扮演着重要推手的角色;它后来又重新评估对越政策,设计出政治解决越南战争的方案,成为推动越南战争政治解决的强大助力。外交关系委员会对美国外交决策的影响由此可见一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美国外交决策 外交关系委员会 东南亚冲突 越南战争
下载PDF
变动中的东亚地缘政治与美国东亚政策的演变
16
作者 贾春阳 《攀登(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0年第3期35-40,共6页
近年来,伴随着中国的快速发展和东亚地缘政治格局的变化,美国加快了向东亚转移战略力量的步伐,这一动向值得中国关注。本文通过对近代以来东亚地缘政治格局的变化进行分析,系统梳理了美国东亚政策的来龙去脉及其主线,并对美国东亚政策... 近年来,伴随着中国的快速发展和东亚地缘政治格局的变化,美国加快了向东亚转移战略力量的步伐,这一动向值得中国关注。本文通过对近代以来东亚地缘政治格局的变化进行分析,系统梳理了美国东亚政策的来龙去脉及其主线,并对美国东亚政策的未来走向进行了预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东亚 地缘政治 美国 东亚政策
下载PDF
美国重返东亚:政策与影响
17
作者 张振江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学报》 2013年第5期5-9,共5页
近几年来,美国对亚太地区的政策出现了重大的调整,奥巴马政府相继在外交、军事和经济方面明显加强了美国的存在与主导。本文描述了美国重返东亚政策的出台及其所取得的成就,之后分析这一政策的出台背景与原因,然后预测和分析该战略未来... 近几年来,美国对亚太地区的政策出现了重大的调整,奥巴马政府相继在外交、军事和经济方面明显加强了美国的存在与主导。本文描述了美国重返东亚政策的出台及其所取得的成就,之后分析这一政策的出台背景与原因,然后预测和分析该战略未来的可能发展及其挑战和问题,最后重点分析该战略对中国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美国外交 东亚 中国 中美关系
下载PDF
近世初期东亚海域纷争中日本的策略——从平山常陈事件的再考察出发
18
作者 王来特 《日本研究》 2015年第2期71-79,共9页
平山常陈事件是基督教新教国和天主教国在对日本贸易的竞争中促发的事件。该事件反映出17世纪初东亚海域纷乱斗争的时局和区域秩序多极化的状况。在此背景下,德川日本虽然有扩张的意欲,但并未继续采取丰臣秀吉时的强硬对外战争路线,而... 平山常陈事件是基督教新教国和天主教国在对日本贸易的竞争中促发的事件。该事件反映出17世纪初东亚海域纷乱斗争的时局和区域秩序多极化的状况。在此背景下,德川日本虽然有扩张的意欲,但并未继续采取丰臣秀吉时的强硬对外战争路线,而是以保障对外贸易的稳定为主要目的,有意避免卷入国外的政治及军事冲突。德川初期日本对东亚海域纷争中各方势力的应对策略正是在这一前提下展开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平山常陈事件 东亚海域 朱印船 秩序多极化 对外政策
下载PDF
浅析东北亚安全机制建构中的美国因素
19
作者 刘雪颖 《哈尔滨学院学报》 2009年第11期62-65,共4页
美国因素对于东北亚安全机制的建构有着重要的影响。作为朝核危机的当事国以及六方会谈的与会国,美国的参与将使东北亚地区安全利益关系更加复杂化,对东北亚安全合作机制的建构有很多制约,也有很多积极作用。在东北亚安全机制建构的路... 美国因素对于东北亚安全机制的建构有着重要的影响。作为朝核危机的当事国以及六方会谈的与会国,美国的参与将使东北亚地区安全利益关系更加复杂化,对东北亚安全合作机制的建构有很多制约,也有很多积极作用。在东北亚安全机制建构的路径选择中,既要尊重美国在东北亚地区的历史存在与合理利益,也要坚决维护本地区与中国自身的安全利益,使地区利益、中国利益与美国利益达到一种合理的平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美国因素 六方会谈 东北亚 安全机制
下载PDF
东南亚地缘政治在印度东进政策中的考量
20
作者 卢红飚 《湖北第二师范学院学报》 2009年第12期46-49,共4页
在印度后冷战时期的外交战略部署中,大国关系是印度首先关注的焦点,美国、俄罗斯与中国则是其关键对象。印度主要通过军事防务的互动和经济贸易的合作来完成其东进政策以及与东南亚关系的构建。而中国在印度与东南亚国家关系中所扮演的... 在印度后冷战时期的外交战略部署中,大国关系是印度首先关注的焦点,美国、俄罗斯与中国则是其关键对象。印度主要通过军事防务的互动和经济贸易的合作来完成其东进政策以及与东南亚关系的构建。而中国在印度与东南亚国家关系中所扮演的角色,被印度视为假想敌和拦路虎。因此自推出东进政策以来,印度已明显拉近与东南亚地区之间的互动联系,在可见的未来,印度与东南亚之间的双边关系应仍将朝向正面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印度 外交关系 东进政策 东南亚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