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1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The Influence of Indian Culture on American English
1
作者 LI Yuexia 《International English Education Research》 2018年第3期93-97,共5页
Language and culture are inseparable. A language carries cultural message of a nation, which reflects the historical and cultural background of this nation, as well as people's thinking, social behavior and lifestyle... Language and culture are inseparable. A language carries cultural message of a nation, which reflects the historical and cultural background of this nation, as well as people's thinking, social behavior and lifestyle. Culture records the social development and changes while social development and changes in a variety of things and phenomena will get accumulated and reflected in the language. In the collision of Indian culture and American English, Indian culture has left a deep imprint on American English. American English absorbs a large number of Indian vocabulary, including the names of animals, plants, and many other aspects of social life along with compound words. This paper mainly focuses on the influence of Indian culture on American English, and analyses semantic variants from Indian language in American English, including sound, spelling, semantic and syntactical change. With the tolerance of other languages and many borrowed Indian words, American English makes the 17th century become its starting point of continuous development and evolutio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anguage and culture indian culture american English VOCABULARY semantic variants
下载PDF
《缅因森林》中的荒野与印第安人
2
作者 龚秋月 张艺馨 +1 位作者 蔡雨彤 南宫梅芳 《文化创新比较研究》 2024年第27期1-6,共6页
在《缅因森林》中,梭罗对荒野的内在价值进行了高度肯定,其笔下的荒野拥有鲜明的主体性特征及原始色彩,剥离了荒野与人类生存之间的联系;同时他还进一步发掘了荒野外在的精神与文化价值,并提出了建立国家保护区以保存包括印第安人在内... 在《缅因森林》中,梭罗对荒野的内在价值进行了高度肯定,其笔下的荒野拥有鲜明的主体性特征及原始色彩,剥离了荒野与人类生存之间的联系;同时他还进一步发掘了荒野外在的精神与文化价值,并提出了建立国家保护区以保存包括印第安人在内的原始荒野的构想。然而,梭罗构想中“诗化的”与现实中“退化的”的印第安人形象的冲突表明,印第安人身上与荒野相近的原始色彩被梭罗从其日常的荒野生活实际中抽离,被视为原始荒野象征物。该文分析了梭罗的荒野观及其荒野保护思想的传达,在此基础上探讨《缅因森林》中的印第安人形象,旨在为相关研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梭罗 《缅因森林》 荒野 荒野保护 印第安人 生态观念
下载PDF
“适”与“不适”——《不适之地》中移民文化身份困境探析 被引量:3
3
作者 宫玉波 柳青 《山东外语教学》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76-80,共5页
美国印裔女作家茱帕·拉希里的短篇小说集《不适之地》中的同名小说围绕祖孙三代的生活琐事,勾勒出南亚移民及在美国生长的后代的生存状态,凸显出第二代移民在处理根文化和居住地文化时所遭遇的身份认同困境。表象的同化无法掩饰他... 美国印裔女作家茱帕·拉希里的短篇小说集《不适之地》中的同名小说围绕祖孙三代的生活琐事,勾勒出南亚移民及在美国生长的后代的生存状态,凸显出第二代移民在处理根文化和居住地文化时所遭遇的身份认同困境。表象的同化无法掩饰他们内心的漂泊感,而深层的涵化又令人无法企及。于是,这个群体不停地在"适"与"不适"间追寻和重塑自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不适之地》 茱帕·拉希里 印裔美国人 文化身份
下载PDF
当代美国印第安诗歌中的动物形象 被引量:2
4
作者 邹惠玲 陈晓曦 《山东外语教学》 2018年第5期73-81,共9页
当代美国印第安诗歌中栖息着形形色色的动物形象。它们是诗人歌唱的对象,同时也昭示出当代印第安人承袭印第安传统文化的精神信仰和生活态度。本文聚焦于当代印第安诗歌作品中两类具有代表性的动物形象——强悍狂野的熊和亦正亦邪的郊狼... 当代美国印第安诗歌中栖息着形形色色的动物形象。它们是诗人歌唱的对象,同时也昭示出当代印第安人承袭印第安传统文化的精神信仰和生活态度。本文聚焦于当代印第安诗歌作品中两类具有代表性的动物形象——强悍狂野的熊和亦正亦邪的郊狼,探讨当代印第安诗人们如何通过这两类动物形象,传达出印第安人对生命、对自然、对宇宙的独特理解,咏唱出一曲曲关于生命的诗性赞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当代美国印第安诗歌 动物形象 印第安传统文化 印第安宇宙观
下载PDF
印第安传统文化与当代印第安文学 被引量:8
5
作者 刘克东 《英美文学研究论丛》 CSSCI 2009年第2期38-44,共7页
印第安文化源远流长,虽然在历史上饱受军事屠杀、宗教同化和文化入侵的多重洗劫,却依然进发出不朽的魅力,对当代印第安文学产生着深远的影响。本文就口述传统、时空的环形结构、数字"4"等在当代印第安文学中的再现和对当代印... 印第安文化源远流长,虽然在历史上饱受军事屠杀、宗教同化和文化入侵的多重洗劫,却依然进发出不朽的魅力,对当代印第安文学产生着深远的影响。本文就口述传统、时空的环形结构、数字"4"等在当代印第安文学中的再现和对当代印第安作家在思维模式、讲述方式及谋篇布局方面的影响进行了论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印第安传统文化 当代印第安文学 口述传统 环形结构 数字“4”
下载PDF
美国文化的渊源 被引量:5
6
作者 惠敏 《山东外语教学》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8-12,22,共6页
美国的历史虽然短暂,但其文化源远流长。美国的文化是在长期的历史积淀中由多种文化的交汇与互动所形成的多元混合型文化。欧洲文化、美洲印第安人文化、非洲的黑人文化、亚洲文化、拉丁美洲文化(主要是墨西哥文化)以及犹太文化等诸... 美国的历史虽然短暂,但其文化源远流长。美国的文化是在长期的历史积淀中由多种文化的交汇与互动所形成的多元混合型文化。欧洲文化、美洲印第安人文化、非洲的黑人文化、亚洲文化、拉丁美洲文化(主要是墨西哥文化)以及犹太文化等诸多异质文化汇集于北美新大陆,经过碰撞和冲突之后互相融合,共同构成了美国文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美国文化 欧洲文化 美洲印第安人文化 非洲黑人文化 亚洲文化
下载PDF
美国印第安文学中的世界主义理想 被引量:2
7
作者 生安锋 《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126-134,共9页
美国印第安文学一方面饱含着对民族文化传统的坚守和复兴意图,但另一方面,优秀的作家们又清醒地意识到,狭隘而保守的民族主义是没有出路的。他们因而在经历寻觅个体的文化认同而不得的痛苦之后,认清了这样一个事实:返回纯粹的印第安民... 美国印第安文学一方面饱含着对民族文化传统的坚守和复兴意图,但另一方面,优秀的作家们又清醒地意识到,狭隘而保守的民族主义是没有出路的。他们因而在经历寻觅个体的文化认同而不得的痛苦之后,认清了这样一个事实:返回纯粹的印第安民族文化已经不再可能,民族的融合和文化的杂糅已经成为不争的现实。人们所能希冀的,不是将历史倒退到白人侵入美洲之前的纯粹印第安世界,而是以包容的心态去对待各个文明,包括白人的主流文明,以开放的心态去面对世界的发展和变化,以世界主义的心态去拥抱不同文明、不同意识形态和人类的未来。立足全球化发展的大趋势和世界文化交流速度不断加快、交流程度不断加深的现状,结合当代主要美国印第安作家如莫马迪、西尔科、阿莱克西等人的艺术创作及其反映出的文化诉求和文化理解,指出加强文化交流和文化包容度的必要性,并认为一个包容开放、尊重差异的人类文化共同体是建构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基石和灵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印第安文学 民族文化 文化交流 世界主义 人类文化共同体
下载PDF
复活的克斯卡埃多与死去的耶稣——从《羽蛇》看劳伦斯的“文化拯救”策略 被引量:2
8
作者 席战强 《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123-127,共5页
在劳伦斯的小说《羽蛇》中,"死去的耶稣"象征着已经衰落的西方文明,"复活的克斯卡埃多"象征着古老的印第安文明。小说真实地书写了墨西哥在西方文明统治下造成的社会生态和精神生态危机,实则是整个西方现代社会的... 在劳伦斯的小说《羽蛇》中,"死去的耶稣"象征着已经衰落的西方文明,"复活的克斯卡埃多"象征着古老的印第安文明。小说真实地书写了墨西哥在西方文明统治下造成的社会生态和精神生态危机,实则是整个西方现代社会的危机。舍弃耶稣而迎接克斯卡埃多,体现了作者解决生态危机的一种"文化拯救"策略。劳伦斯的"文化拯救"策略与他对当时西方现代人的生存状态的认知有关,也与他倡导的"血性哲学"有关,同时也与他对西方基督教文明的反感和厌恶有着莫大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劳伦斯 羽蛇 印第安文化 社会生态 精神生态 文化拯救
下载PDF
北美印第安人对美国英语与文化的影响 被引量:2
9
作者 张玉芳 《青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0年第6期111-113,共3页
北美印第安人对美国英语与文化的形成功不可没。他们对早期的欧洲移民做出了很大的贡献,曾教他们种植农作物,开发森林,捕捉猎物,发展生产等。北美印第安人在帮助欧洲移民度过难关的同时,将自己的土著语汇传授给了他们。从美国英语中的... 北美印第安人对美国英语与文化的形成功不可没。他们对早期的欧洲移民做出了很大的贡献,曾教他们种植农作物,开发森林,捕捉猎物,发展生产等。北美印第安人在帮助欧洲移民度过难关的同时,将自己的土著语汇传授给了他们。从美国英语中的很多地名、农作物及用具、动植物等语汇及其他文化现象,如图腾文化中可以体现出印第安人对美国英语和文化的巨大影响,极大地丰富和充实了美国语言与文化,为美国英语与文化的形成注入了土著民族的力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北美印第安人 贡献 美国英语与文化
下载PDF
复调叙事的后殖民因素——以路易斯·厄德里克小说《爱药》为例 被引量:2
10
作者 夏宗凤 《沈阳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7年第2期215-218,共4页
以路易斯·厄德里克的代表作《爱药》为例,以文化阐释和叙事考察相结合为手段,从叙述的声音、视角。
关键词 路易斯·厄德里克 后殖民理论 印第安文化 叙事策略
下载PDF
《死神来迎接大主教》的生态视角解读 被引量:1
11
作者 陈妙玲 吴菲祺 李频 《湛江师范学院学报》 2007年第2期54-57,共4页
薇拉.凯瑟在《死神来迎接大主教》中通过对印第安人建筑风格、风俗习惯、宗教传统、生活方式的描述,再现与大自然融为一体的印第安文化,传播印第安人尊重大地的深层道德,为今天工业化社会缓和文明与自然的紧张关系提供了借鉴,促使人们... 薇拉.凯瑟在《死神来迎接大主教》中通过对印第安人建筑风格、风俗习惯、宗教传统、生活方式的描述,再现与大自然融为一体的印第安文化,传播印第安人尊重大地的深层道德,为今天工业化社会缓和文明与自然的紧张关系提供了借鉴,促使人们深刻思考人在自然界的地位以及人与自然的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薇拉·凯瑟 《死神来迎接大主教》 印第安文化 人与自然
下载PDF
论福克纳小说对经典印第安形象的突破
12
作者 冯溢 刘薇 《东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550-554,共5页
19世纪白人文学经典中的印第安形象可大致分为"高贵的野人"和"卑劣的野人"两种,这些形象均是对印第安形象的扭曲,使殖民主义对印第安人民的驱赶、杀戮和压迫合法化。20世纪美国白人作家福克纳在他的约克纳帕塔法世... 19世纪白人文学经典中的印第安形象可大致分为"高贵的野人"和"卑劣的野人"两种,这些形象均是对印第安形象的扭曲,使殖民主义对印第安人民的驱赶、杀戮和压迫合法化。20世纪美国白人作家福克纳在他的约克纳帕塔法世系小说中刻画了身份不同、性格各异的印第安人物。然而,与一些20世纪的美国白人作家不同,福克纳笔下的印第安形象与白人文学经典中的印第安形象有着本质区别。在很大程度上,他突破了"高贵的野人"和"卑劣的野人"两种传统的印第安形象,用他刻画的印第安形象,唤起印第安民族的觉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福克纳 印第安形象 印第安文化
下载PDF
《珍珠》中蕴含的印第安生态文化解读 被引量:2
13
作者 张明兰 《鸡西大学学报(综合版)》 2011年第6期100-102,共3页
《珍珠》在讲述印第安人生存斗争的故事中,再现与大自然融为一体的印第安文化,传播印第安人尊重大地的深层道德,为今天工业化社会缓和文明与自然的紧张关系提供了借鉴,促使人们深刻思考人在自然界的位置,建立人类与自然界的新型生态关系。
关键词 《珍珠》 印第安生态文化 人与自然
下载PDF
爱与战争——论美国印第安女诗人乔伊·哈玖的民族责任与平衡策略 被引量:1
14
作者 付玉群 《西南科技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8年第2期42-47,共6页
乔伊·哈玖是当代美国印第安文学之翘楚。在以欧裔白人为中心的后工业时代,哈玖在民族文化的记忆与焦虑中,以文为武,在诗歌中极力张扬传统印第安传统文化,呼吁民族崛起抗争,以图民族生存与文化传承;同时在其诗歌中,哈玖倡导非暴力... 乔伊·哈玖是当代美国印第安文学之翘楚。在以欧裔白人为中心的后工业时代,哈玖在民族文化的记忆与焦虑中,以文为武,在诗歌中极力张扬传统印第安传统文化,呼吁民族崛起抗争,以图民族生存与文化传承;同时在其诗歌中,哈玖倡导非暴力的、和平的、包容的民族平衡策略,以求更大范围的共鸣与同盟,体现出强烈的诗人责任与民族责任,极具人文精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乔伊·哈玖 印第安文学 诗歌 民族责任
下载PDF
重塑印第安新形象——美国当代印第安作家谢尔曼·阿莱克西述评 被引量:2
15
作者 刘克东 《天津外国语学院学报》 2010年第3期59-64,共6页
阿莱克西是美国目前最受欢迎的作家之一。他借用并解构流行文化中有关印第安人的思维定势和刻板形象,重塑当代印第安人的新形象。他边缘化了白人人物,使印第安角色重新回到文化的中心。他跨越多种界限,自由地穿梭于多种文体与文化之间。
关键词 印第安文学 谢尔曼·阿莱克西 人物形象 流行文化 解构
下载PDF
印第安文学与多元文化的融合 被引量:1
16
作者 杨爱英 《江苏技术师范学院学报》 2013年第5期47-49,共3页
印第安人作为北美最早的居民,创造了辉煌的印第安文学传统。当代美国印第安女作家路易丝·厄德里奇的《爱之药》探讨了回归印第安文化传统、追寻族裔文化身份的主题,这也是贯穿当代美国印第安作家作品的主题。《爱之药》分析了深受... 印第安人作为北美最早的居民,创造了辉煌的印第安文学传统。当代美国印第安女作家路易丝·厄德里奇的《爱之药》探讨了回归印第安文化传统、追寻族裔文化身份的主题,这也是贯穿当代美国印第安作家作品的主题。《爱之药》分析了深受主流社会影响的当代印第安人困顿混乱的生活状态,为现代化进程中的印第安种族指出生存的必由之路,即维护族裔文化,回归部落传统,正视社会现实,融入多元文化。从印第安文学的复兴及其发展现状来看,美国印第安文学必将成为多元文化中重要的组成部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路易丝·厄德里奇 《爱之药》 印第安文学 多元文化
下载PDF
厄德里克《痕迹》的深层生态视角解读 被引量:1
17
作者 张明兰 《江苏技术师范学院学报》 2013年第3期41-46,共6页
面对白人社会及其文化的侵蚀,坚守传统文化,心怀万物平等观念,视自我为人类共同体、大地共同体一份子的印第安人,达到了人性与自然世界之本性的相融相合,实现的是深层生态学提倡的"生态自我",而切断了与自然、部落文化的关联... 面对白人社会及其文化的侵蚀,坚守传统文化,心怀万物平等观念,视自我为人类共同体、大地共同体一份子的印第安人,达到了人性与自然世界之本性的相融相合,实现的是深层生态学提倡的"生态自我",而切断了与自然、部落文化的关联,被西方文化同化的印第安人实现的是非生态的"小我",从而导致身份危机;印、白两种文化对土地和自然解读的巨大差异是导致印第安社会环境危机和生存危机的深层根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痕迹》 深层生态学 生态自我 自我实现 印第安文化
下载PDF
美国人类学的发展源流与特点
18
作者 王勤美 尹建东 《长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6年第2期149-155,共7页
为研究美国人类学的发展渊源与特点,通过对博厄斯及其弟子提出的考古、体质、生态、文化人类学4个学科架构的论述,发现美国人类学自诞生之初就深受德国自然科学经验主义和人文哲学的影响,强调文化精神或民族气质,关注文化的历史性以及... 为研究美国人类学的发展渊源与特点,通过对博厄斯及其弟子提出的考古、体质、生态、文化人类学4个学科架构的论述,发现美国人类学自诞生之初就深受德国自然科学经验主义和人文哲学的影响,强调文化精神或民族气质,关注文化的历史性以及文化与环境的互动,形成独特的美国人类学"文化研究传统";美国人类学发展中的"科学性与艺术性"之争,引发了民族志表述危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美国人类学 考古 体质 生态 “文化研究传统” “文化特殊论”
下载PDF
白人到来前北美印第安人社会的疾病生态及其意义
19
作者 丁见民 《安徽史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5-16,共12页
在白人到来前相当长的时期内,印第安人社会疾病较少,印第安人身体相对健康。但是随着农业的发展和居住模式从游牧到定居的转变,土著社会中各种疾病开始增多,印第安人健康状况逐渐恶化。至哥伦布到来前夕,印第安人社会已经充斥着各种疾病... 在白人到来前相当长的时期内,印第安人社会疾病较少,印第安人身体相对健康。但是随着农业的发展和居住模式从游牧到定居的转变,土著社会中各种疾病开始增多,印第安人健康状况逐渐恶化。至哥伦布到来前夕,印第安人社会已经充斥着各种疾病,并非是很多学者所说的毫无疾病的"伊甸园"。白人到来前北美印第安人社会的疾病生态对白人到来之后的外来传染病入侵美洲具有重要的意义。印第安人已有的疾病削弱了土著民族的健康状况,导致外来传染病会产生更高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大大加剧了该群体的疾病负荷。这一时期土著民族的疾病生态成为白人到来后外来传染病入侵、印第安人人口大量死亡、土著社会遭受严重打击的重要因素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人到来前的北美 美国印第安人 疾病生态
下载PDF
论《沙丘花园》中鬼舞的文化抵抗策略
20
作者 赵丽 《烟台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68-75,共8页
在《沙丘花园》中,西尔科对土著文化身份的诉求建构在传统文化之上。在后殖民语境下,土著传统文化则是作者进行文化抵抗的有效策略。作者将土著文化表征之一的鬼舞,刻画成书写身份话语的精神之源,在与主流文化的较衡中,彰显其存在的价... 在《沙丘花园》中,西尔科对土著文化身份的诉求建构在传统文化之上。在后殖民语境下,土著传统文化则是作者进行文化抵抗的有效策略。作者将土著文化表征之一的鬼舞,刻画成书写身份话语的精神之源,在与主流文化的较衡中,彰显其存在的价值与意义。另外,小说中虚实结合的历史叙述方式,又直接切中美国历史书写的问题所在,表明作者意在探寻重建文化历史身份的可行性。与此同时,作者还将鬼舞转化为文化大同的符码,以体现其政治理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莱斯利 马蒙 西尔科 《沙丘花园》 美国印第安文化 鬼舞 文化抵抗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