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2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美军事新闻报道的趋近化对比——以美国核潜艇南海碰撞事故报道为例
1
作者 邱晋 崔梦晨 《重庆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4年第2期107-116,共10页
以中美主流媒体对2021年美国核潜艇“康涅狄格”号在南海发生碰撞事故的相关报道为语料,基于趋近化理论,从空间、时间和价值趋近化三个维度,对比分析不同立场媒体就同一事件报道所采用的话语策略。中美主流媒体从各自国家利益和意识形... 以中美主流媒体对2021年美国核潜艇“康涅狄格”号在南海发生碰撞事故的相关报道为语料,基于趋近化理论,从空间、时间和价值趋近化三个维度,对比分析不同立场媒体就同一事件报道所采用的话语策略。中美主流媒体从各自国家利益和意识形态出发,将不同的趋近化策略运用于同一军事事件的新闻构建,营造符合自身利益所需的舆论环境,并由此影响甚至操纵受众的认知、立场和情感意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军事新闻报道 美国核潜艇南海碰撞事故 中美主流媒体 趋近化理论
下载PDF
批判与破解:美国主流媒体中的中国共产党认知(1930—1937)
2
作者 徐宇 《山东行政学院学报》 2024年第2期29-34,共6页
1930年至1937年间,美国主流媒体聚焦中国共产党与苏俄、中国农民、国民党、西方国家等不同主体间关系展开报道,形成对中国共产党的基本认知,却在诸多方面存在误读。这种误读深受信息接收偏差、意识形态偏见及民族心理的影响。尽管这一... 1930年至1937年间,美国主流媒体聚焦中国共产党与苏俄、中国农民、国民党、西方国家等不同主体间关系展开报道,形成对中国共产党的基本认知,却在诸多方面存在误读。这种误读深受信息接收偏差、意识形态偏见及民族心理的影响。尽管这一时期美国主流媒体对中国共产党的认知已成历史,但相对固化的价值观念和意识形态仍影响当前他们对中国共产党的认知与判断。在国际传播中,我们要立足具体实际,塑造独立自主的政党形象;彰显初心使命,展现执政为民的政党形象;展示大党魄力,构建担当有为的政党形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共产党 国际形象 美国主流媒体 国际传播
下载PDF
中美军事类新闻报道中的态度资源对比研究——以美核潜艇南海碰撞事故报道为例
3
作者 邱晋 崔梦晨 《东莞理工学院学报》 2023年第4期71-77,共7页
本研究以中美主流媒体对2021年美核潜艇“康涅狄格”号在南海发生碰撞事故的相关报道为语料,运用评价理论子系统态度资源剖析不同立场媒体就同一事件报道所体现的态度资源异同及其动因。研究结果表明:两者态度资源总数相似且都避免使用... 本研究以中美主流媒体对2021年美核潜艇“康涅狄格”号在南海发生碰撞事故的相关报道为语料,运用评价理论子系统态度资源剖析不同立场媒体就同一事件报道所体现的态度资源异同及其动因。研究结果表明:两者态度资源总数相似且都避免使用过多的情感资源。中方倾向于使用裁决资源评价美方行为,而美方则使用更多的鉴赏资源向受众展示其军事实力。中美双方态度资源使用的差异体现了新闻话语“客观性”背后隐藏的不同政治立场和意识形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军事类新闻报道 美核潜艇南海碰撞事故 中美主流媒体 态度资源
下载PDF
“他者化”的陷阱:英美主流媒体上的中国崛起(1990—2019)
4
作者 董军 《中国新闻传播研究》 2023年第1期143-157,共15页
20世纪90年代以来,以《纽约时报》《泰晤士报》为代表的英美主流媒体,对中国崛起的他者化书写,主要通过三种方式完成:(一)浪漫化他者。浪漫化他者,生成于对他者的异域化想象,具有明显的理想主义色彩。在报道中,这种浪漫化书写主要表现为... 20世纪90年代以来,以《纽约时报》《泰晤士报》为代表的英美主流媒体,对中国崛起的他者化书写,主要通过三种方式完成:(一)浪漫化他者。浪漫化他者,生成于对他者的异域化想象,具有明显的理想主义色彩。在报道中,这种浪漫化书写主要表现为,将中国崛起描绘为一个超越性的新生力量或帮助自身摆脱困境的希望所在。(二)刻板化他者。相比对他者的“浪漫化”改造,“刻板化他者”充斥着明显的“他者嫌恶”情结。在这个过程中,刻板印象发挥了重要的形塑作用。在报道中,重新激活西方历史上有关东方和中国的固有成见,是其最为惯用的伎俩。(三)异己化他者。出于稳固自我身份的需求,他者被故意建构为一个具有威胁与挑战意象的“异己”存在。面对上述书写,我们既要看到这些叙事背后折射出来的西方想象,更要看到其背后的合作机制与利益选择,我们的自我认知以及与西方现代性的对话才不会受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崛起 他者化 英美主流媒体
下载PDF
从边缘到主流:华裔美国妇女社会地位的上升历程 被引量:8
5
作者 刘卓 杨大伟 《辽宁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71-75,共5页
从19世纪30年代至今,华裔妇女移民美国已有一百七十多年的历史。在经历了漫长而艰辛的挣扎之后,她们依靠着自己的努力逐渐由社会边缘跻身主流社会。本文借鉴令狐萍在其著作《金山谣:美国华裔妇女史》中将华裔美国妇女的移民史划分为三... 从19世纪30年代至今,华裔妇女移民美国已有一百七十多年的历史。在经历了漫长而艰辛的挣扎之后,她们依靠着自己的努力逐渐由社会边缘跻身主流社会。本文借鉴令狐萍在其著作《金山谣:美国华裔妇女史》中将华裔美国妇女的移民史划分为三个时期的方法,将华裔美国妇女从社会边缘到开始跻身主流社会的历程也划分为三个时期,并着重从女性主体意识和美国多元文化的发展过程等方面来阐释这一历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华裔美国妇女 主流社会 女性主体意识 多元文化
下载PDF
英美主流报刊关于“中国梦”的话语建构研究 被引量:21
6
作者 钱毓芳 黄晓琴 《天津外国语大学学报》 2016年第4期15-21,80,共7页
长期以来西方话语体系掌握了塑造中国形象的霸权,使中国始终处于"沉默的他者"状态中。西方话语框架已成为世界理解中国的障碍和阻力。本研究运用语料库和批判话语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对文本进行主题词、搭配以及检索行分析,观... 长期以来西方话语体系掌握了塑造中国形象的霸权,使中国始终处于"沉默的他者"状态中。西方话语框架已成为世界理解中国的障碍和阻力。本研究运用语料库和批判话语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对文本进行主题词、搭配以及检索行分析,观察英美主流报刊围绕"中国梦"话语轨迹,通过社会情境分析辨别、解读与阐释这些话语,以揭示西方媒体围绕"中国梦"的话语表征,以及这些表征所反映的意识形态特征,从而为"中国梦"的话语体系建构策略提出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梦 英美主流报刊 话语建构 批判话语分析
下载PDF
从态度系统看美国主流媒体对中国经济形象的构建——一项基于语料库的批评话语研究 被引量:19
7
作者 马嫣 《浙江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101-107,共7页
语料库方法与批评话语分析结合是进行话语构建的一种有效研究途径。基于Fairclough三维分析框架,以James Martin评价理论中的态度系统为描写层,通过分析COCA语料库中主题词的评价意义分布特征,发现美国主流媒体对中国经济形象较为负面... 语料库方法与批评话语分析结合是进行话语构建的一种有效研究途径。基于Fairclough三维分析框架,以James Martin评价理论中的态度系统为描写层,通过分析COCA语料库中主题词的评价意义分布特征,发现美国主流媒体对中国经济形象较为负面的构建,并解释了话语背后的历史因素、意识形态和权力利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态度系统 美国主流媒体 中国经济形象构建 语料库 批评话语分析
下载PDF
对峙与融合——论《喜福会》的叙事魅力 被引量:6
8
作者 高玉华 张愉 《世界文学评论(长江文艺出版社)》 2007年第2期148-150,共3页
谭恩美的《喜福会》因其感人至深的主题、丰富的中华文化内涵和新颖独特的叙事手法而赢得广大读者的热切关注。她在作品中调动多种西方现代叙事技巧,如叙事零散和多角度集体叙事,和中国传统文化元素,如楔子、麻将等,多方位展示了华裔女... 谭恩美的《喜福会》因其感人至深的主题、丰富的中华文化内涵和新颖独特的叙事手法而赢得广大读者的热切关注。她在作品中调动多种西方现代叙事技巧,如叙事零散和多角度集体叙事,和中国传统文化元素,如楔子、麻将等,多方位展示了华裔女性在美国主流文化背景下所面临的困境。本文拟通过分析该作品独具匠心的叙事手法,即西方现代叙事技巧和中华传统文化的巧妙结合,突出该作品独特的叙事魅力以及这种叙事手法与全书主题的内在联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喜福会》 叙事手法 美国主流文化 中国传统文化
下载PDF
英美主流媒体新闻报道中的浙江形象研究 被引量:6
9
作者 焦俊峰 《浙江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6年第1期49-57,共9页
英美主流媒体的新闻报道对提高浙江的国际关注度、塑造并传播浙江的国际形象有着重要的影响。文章以4家英国主流报纸媒体和2家美国主流报纸媒体报道"浙江(Zhejiang)"的新闻语篇为研究对象,从媒体关注度、媒体报道的主题特征... 英美主流媒体的新闻报道对提高浙江的国际关注度、塑造并传播浙江的国际形象有着重要的影响。文章以4家英国主流报纸媒体和2家美国主流报纸媒体报道"浙江(Zhejiang)"的新闻语篇为研究对象,从媒体关注度、媒体报道的主题特征分析了浙江报道的宏观分布特征,并从形容词、名词和动词使用特征探讨了浙江报道的微观话语特征,结合批评话语分析理论,解读了英美主流报纸媒体中的浙江形象,对中国省、市区域的国际形象研究进行了初步探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英美主流报纸媒体 英语新闻 浙江报道 浙江形象
下载PDF
《纽约时报》对汤姆·海登形象的重塑 被引量:2
10
作者 谢文玉 《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71-76,共6页
汤姆·海登是美国20世纪60年代学生运动代表人物。运动结束后,美国主流媒体《纽约时报》对其形象加以重塑,体现了媒体与主流意识形态的高度一致性。
关键词 汤姆·海登 美国主流媒体 《纽约时报 》形象重塑
下载PDF
政府应该创造主流化经济———由罗斯福新政中建立麻梭浅滩水电工程的效果推导 被引量:2
11
作者 邱询旻 《辽宁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2年第4期19-23,共5页
在网络经济时代 ,企业的竞争力的一个重要表现是看其是否能够创造“主流化”经济。作者创造性地把“主流化”从微观引申到宏观经济领域。对于政府与市场 ,作者不是停留于政府是否干预经济的无休止争论上 ,而是从美国经济发展中 ,具体讲... 在网络经济时代 ,企业的竞争力的一个重要表现是看其是否能够创造“主流化”经济。作者创造性地把“主流化”从微观引申到宏观经济领域。对于政府与市场 ,作者不是停留于政府是否干预经济的无休止争论上 ,而是从美国经济发展中 ,具体讲是通过罗斯福新政中建立麻梭浅滩水电工程及其经济社会效果 ,推导出—政府也应该创造和推进“主流化”经济。而且 ,适应世界经济发展和国际竞争的需要 ,作者提出有必要从迅猛发展的信息网络中 ,从人才的聚合效应上 ,从制度均衡的效果上创造“主流化”经济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主流化 美国经济 制度均衡
下载PDF
美国主流媒体涉华新冠疫情新闻评论标题的批评隐喻分析 被引量:1
12
作者 袁红梅 汪少华 《浙江外国语学院学报》 2022年第5期28-36,共9页
本文对2020年1月22日至2月29日美国主流媒体涉华新冠疫情新闻评论的标题进行了批评隐喻分析。研究发现,极少数评论标题中的概念隐喻(“疫情防控是战争/考试”)较为客观地建构了全球疫情现实和中国形象(“战友”和“同场考生”);绝大部... 本文对2020年1月22日至2月29日美国主流媒体涉华新冠疫情新闻评论的标题进行了批评隐喻分析。研究发现,极少数评论标题中的概念隐喻(“疫情防控是战争/考试”)较为客观地建构了全球疫情现实和中国形象(“战友”和“同场考生”);绝大部分概念隐喻(“疫情防控是征程/比赛”“国家是人”“病毒是容器中的物质”)歪曲疫情真相、抹黑中国形象,催生了读者对中国的负面情感与偏见。对华污名化话语是美国主流媒体和政府固守冷战思维遏制中国、维护美国霸权的产物,也暴露出西方媒体的新种族主义倾向。面对美国主流媒体肆意抹黑中国形象,中国媒体从中国文化价值观的角度对美方的操控性话语进行再架构,同时基于西方受众价值观和文化背景建构疫情,激发情感共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美国主流媒体 涉华新冠疫情 新闻评论标题 批评隐喻分析
下载PDF
评价理论下对胡锦涛主席访美新闻的话语分析 被引量:5
13
作者 刘纯 《西南石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1年第6期94-99,8,共6页
政治新闻一直是话语分析者关注的领域,从定量分析到定性分析,从用词、句式到语篇功能、人际意义等均有较多研究,其中以批评性话语分析为主要分析方法,通过情态、及物性、转换等系统功能语法的分析工具揭露意识形态和霸权等。但语言的元... 政治新闻一直是话语分析者关注的领域,从定量分析到定性分析,从用词、句式到语篇功能、人际意义等均有较多研究,其中以批评性话语分析为主要分析方法,通过情态、及物性、转换等系统功能语法的分析工具揭露意识形态和霸权等。但语言的元功能分析无法触及说话者在语言背后的情感、态度和判断,因此,Martin的评价理论提供了新的尝试。基于其评价理论体系,以2011年1月18日至20日胡锦涛主席访美为背景,英美主流新闻媒体在线报道为语料,尝试从说话者的情感、态度和判断研究入手,挖掘新闻背后的政治目的、意图或立场。这对CDA从词汇、小句层面分析发展到篇章、社会层面研究具有一定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政治新闻 英美主流新闻媒体 批评性话语分析 元功能分析 系统功能语法 胡锦涛主席访美 MARTIN
下载PDF
英美主流媒体“中国梦”话语批评分析 被引量:1
14
作者 肖静玲 张文国 《黑河学院学报》 2017年第2期176-177,共2页
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中国梦"是国家发展和社会经济发展的指导思想。"中国梦"思想理念提出后,西方国家新闻媒体和相关信息传播平台对"中国梦"思想理念发表了批评话语,尤为突出的是英美两国英语新闻报道。对... 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中国梦"是国家发展和社会经济发展的指导思想。"中国梦"思想理念提出后,西方国家新闻媒体和相关信息传播平台对"中国梦"思想理念发表了批评话语,尤为突出的是英美两国英语新闻报道。对政治事件相关英语新闻报道批评语言进行深入分析,可以对西方新闻话语中所蕴含的意识形态和政治状态进行探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梦” 英美主流媒体 批评性话语分析
下载PDF
雅皮士文化对美国主流文化发展的促进作用 被引量:1
15
作者 范丽军 《长春大学学报》 2014年第7期928-930,953,共4页
作为一个多民族文化融合的国家,美国的文化发展虽呈现出多元性,同时以基督教文化为代表的传统文化一直是美国社会的主流文化。由于经济、教育和思想层面上的一系列变化,20世纪80年代,雅皮士文化在美国悄然出现。雅皮士思想相对前卫,受... 作为一个多民族文化融合的国家,美国的文化发展虽呈现出多元性,同时以基督教文化为代表的传统文化一直是美国社会的主流文化。由于经济、教育和思想层面上的一系列变化,20世纪80年代,雅皮士文化在美国悄然出现。雅皮士思想相对前卫,受过高等教育,有着较为体面的职业,追求消费和享受。雅皮士是一个特定历史条件下亚文化的发展顺应社会主流文化的表现形式。由于雅皮士具有显著的进取精神、现实精神和竞争精神,因此,他们的出现对于美国主流文化的发展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雅皮士文化 美国主流文化 促进作用
下载PDF
菲利普·罗斯的文学创作:祛魅 被引量:1
16
作者 李俊宇 《上海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5年第1期68-73,共6页
祛魅是美国犹太作家菲利普·罗斯创作上的一个重要特征。罗斯通过描写犹太青年的反叛行为,揭示了犹太人心理层面上的祛魅,表达了犹太人对犹太传统的复杂情感。罗斯采用揭示、嘲讽、戏谑、颠覆、解构等作为其文学祛魅的方式;既祛犹... 祛魅是美国犹太作家菲利普·罗斯创作上的一个重要特征。罗斯通过描写犹太青年的反叛行为,揭示了犹太人心理层面上的祛魅,表达了犹太人对犹太传统的复杂情感。罗斯采用揭示、嘲讽、戏谑、颠覆、解构等作为其文学祛魅的方式;既祛犹太传统与犹太主流话语之魅,又祛美国主流文化价值之魅,是罗斯文学祛魅之特点;而还原人真实、本来的面目,实现人的彻底解放与自由,是罗斯文学祛魅之目的。罗斯的创作彰显了其人道主义精神实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菲利普·罗斯 祛魅 文学创作 犹太传统 美国主流文化
下载PDF
天堂树——美国华裔的移民象征 被引量:1
17
作者 杨述伊 《吉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07年第3期66-68,共3页
本文通过对小说《天堂树》主人公陈雨津祖辈的移民经历的探讨,揭示了美国华裔自我身份的变化,首次指出了社会成员具备多重身份的事实,从而在本质上刻画了美国华商及少数族裔融入主流社会的过程。
关键词 天堂树 美国华裔 身份 主流社会
下载PDF
美国犹太文学的发展与特色 被引量:1
18
作者 罗小云 《英语研究》 2016年第2期48-57,共10页
犹太文学在美国的发展既秉承民族的传统又带有新大陆的特色。早期作家主要叙述家族移民经历和艰苦创业;在第二阶段更多考虑与美国文化的冲突和在同化问题上的分歧,他们既要保持传统又要承受主流文化的影响;当代作家基本摆脱身份困扰... 犹太文学在美国的发展既秉承民族的传统又带有新大陆的特色。早期作家主要叙述家族移民经历和艰苦创业;在第二阶段更多考虑与美国文化的冲突和在同化问题上的分歧,他们既要保持传统又要承受主流文化的影响;当代作家基本摆脱身份困扰,所选择的创作主题具有普适性,足以成为美国主流文化代言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美国犹太文学 传统 身份 主流文化
下载PDF
抗战时期美国主流报刊上的中国形象及其现实启示
19
作者 阎瑾 《北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0年第6期33-39,151,共8页
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后,美国主流报刊大量报道中国抗日战争,宣传中国及其抗战主张。这其中既有美国对华友好人士对中国形象的“他塑”,又有中国政府和民间人士对本国形象的“自塑”。二者结合,使中国的新形象在美国大放异彩。这一形塑过程... 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后,美国主流报刊大量报道中国抗日战争,宣传中国及其抗战主张。这其中既有美国对华友好人士对中国形象的“他塑”,又有中国政府和民间人士对本国形象的“自塑”。二者结合,使中国的新形象在美国大放异彩。这一形塑过程不但影响了美国民众和政府对中国形象的认知轨迹,同时也符合中美两国的利益和战略需求,给当今中国形象传播带来了一定的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美国主流报刊 中国抗战 他塑 自塑
下载PDF
美国主流文化中的少数民族文化思考——论莫里森小说中的民族文化意识 被引量:1
20
作者 汪涛 《湛江师范学院学报》 2006年第5期39-41,共3页
美国著名黑人女作家莫里森的小说中所体现的对后殖民时代美国少数族裔的文化生存问题,是美国少数民族裔作家们的一个重要思考方向。莫里森小说中展现出的非裔美国黑人在美国这个多元文化熔炉中坚守黑人文化传统的意义,以及在白人主流文... 美国著名黑人女作家莫里森的小说中所体现的对后殖民时代美国少数族裔的文化生存问题,是美国少数民族裔作家们的一个重要思考方向。莫里森小说中展现出的非裔美国黑人在美国这个多元文化熔炉中坚守黑人文化传统的意义,以及在白人主流文化冲击下的黑人文化的觉醒,并最终寻找到在跨民族思维下少数族裔文化生存的策略,充分展示了美国文化的丰富多样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美国主流文化 黑人文化 莫里森 文化生存 多元文化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