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3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Viewing the American Global Strategy from the Atrocity of NATO
1
作者 吕其昌 丁胜 《Contemporary International Relations》 1999年第6期1-8,共8页
On March 24, 1999, depending on its advanced technology and weapons, theS-led North Atlantic Treaty Organization(NATO) circumvented the Unit-ed Nations and brazenly used military forces against the Republic of Yugosla... On March 24, 1999, depending on its advanced technology and weapons, theS-led North Atlantic Treaty Organization(NATO) circumvented the Unit-ed Nations and brazenly used military forces against the Republic of Yugoslavia.The continuous bombing for more than two months has brought unprecedentedcatastrophe to Yugoslavia which used to be called the Garden of Eden. On May8, NATO with the US as leader again violated the UN Charter, internationallaws and the Vienna Diplomatic Convention and flagrantly bombed th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US viewing the american Global Strategy from the Atrocity of NATO
下载PDF
“无辜毒蛇”与“潜在圣徒”:美国儿童观的早期形态
2
作者 蒋玉阳 张斌贤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09-118,共10页
美国儿童观的早期形态是美国早期教育思想和实践的重要观念基础,研究美国早期的儿童观对美国早期教育研究意义重大。已有研究对美国儿童观早期形态的关注较少,且持有标签化的、简单而片面的认识——原罪学说,进而导致了儿童有罪的观念,... 美国儿童观的早期形态是美国早期教育思想和实践的重要观念基础,研究美国早期的儿童观对美国早期教育研究意义重大。已有研究对美国儿童观早期形态的关注较少,且持有标签化的、简单而片面的认识——原罪学说,进而导致了儿童有罪的观念,并由此认为儿童受到了无情的、冷漠的和粗暴的对待。本文通过分析殖民地时期的日记、诗歌、布道文和教理问答等史料中有关美国早期儿童观的内容,重新审视该时期的儿童观,发现殖民地时期儿童观的形成主要归结于新教因素:殖民者不仅根据原罪说推论儿童无辜可爱形象背后的罪恶本性,还认识到儿童成为有形圣徒的可能性,即认为儿童是“无辜毒蛇”与“潜在圣徒”的综合。美国儿童观的早期形态不只有悲观的一面,也有乐观的一面,相应地,教育儿童的方法也不只是冷漠和粗暴的,而且还有通过正面和负面相结合的干预方式。这种看似相互矛盾的儿童观,其根源在于殖民者将强烈的清教使命感加诸儿童,并试图使用一切可能的手段使之成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童观 美国早期史 新教 清教
下载PDF
为知识辩护:赫希社会本位教育思想研究
3
作者 张旭亚 张荣伟 《教育与教学研究》 2024年第2期1-13,共13页
知识是学校教育的前提和基础,社会是学生发展的必然所向。面对美国教育质量和社会公平问题,美国教育学家、语言学家赫希展开了从理论到实践的全方位探索,认为从学校教育的角度来看,提升美国教育质量、促进美国社会公平的关键在于正确认... 知识是学校教育的前提和基础,社会是学生发展的必然所向。面对美国教育质量和社会公平问题,美国教育学家、语言学家赫希展开了从理论到实践的全方位探索,认为从学校教育的角度来看,提升美国教育质量、促进美国社会公平的关键在于正确认识知识之于课程、之于教育、之于社会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对于学生来说,阅读能力的提升需要积累一定的词汇和背景知识,技能的培养需要建基于特定的领域知识,成为有文化的公民需要掌握标准语言和共享知识,同化新知识需要先前知识作为基础,缩小与其他学生之间的差距需要学习以核心知识为“同心圆”的课程。作为一名教育上的保守主义者,赫希的知识观和教育观都建立在社会本位的立场之上。赫希强调,教育要从儿童本位转向社会本位的观点并不意味着对儿童关怀和爱护的缺失,反而正是儿童本位思想中存在着的过于浪漫的发展观造成了美国基础教育课程知识的延迟以及对儿童关爱的错位,剥夺了弱势学生学习知识、改变知识状况的机会,这对弱势学生来说才是真正的不公平。因此,学校必须正视“儿童本位”与“社会本位”之间的辩证关系,在基础教育阶段设置以背景知识、领域知识、共享知识、先前知识、核心知识等为内容的高质量课程体系,让教育实践从知识出发走向社会,培养国家真正需要的、有文化的社会公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赫希 社会本位 教育思想 知识观 核心知识 美国教育
下载PDF
美国情报文化研究:一个基本框架 被引量:1
4
作者 高金虎 陈震 王祥宇 《情报杂志》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13,共13页
[研究目的]梳理情报文化的生成机理,阐述美国情报文化的主要内容。[研究方法]该文梳理了美国情报文化的发展脉络,剖析了美国情报文化的生成机理,并从情报观、情报协调、情报分析、安全与反情报、情报谋略等角度,剖析了美国情报文化的主... [研究目的]梳理情报文化的生成机理,阐述美国情报文化的主要内容。[研究方法]该文梳理了美国情报文化的发展脉络,剖析了美国情报文化的生成机理,并从情报观、情报协调、情报分析、安全与反情报、情报谋略等角度,剖析了美国情报文化的主要内容,从而为情报文化乃至兵学文化的研究提供一个基本范式。[研究结论]情报文化是影响情报工作的重要因素,它有效解释了各国情报工作之间的差异。情报文化具有恒久稳定性,但国家安全环境的变化、国家对外战略取向的改革、灾难性的情报失误、审时度势的决策者的出现,都会重塑情报文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情报文化 兵学文化 情报观 国家安全情报 美国情报工作
下载PDF
“Alone” VS. “Lonely”:Eudora Welty's Idyllic View on Life inDeath of a Traveling Salesman
5
作者 刘现合 木拉提.吐尔别克 《海外英语》 2013年第18期183-184,共2页
In Death of a Traveling Salesman,Eudora Welty's idyllic view on life in the countryside,her nostalgic feelings for the loss of the American Southern tradition,and her protest against the industrialization of the c... In Death of a Traveling Salesman,Eudora Welty's idyllic view on life in the countryside,her nostalgic feelings for the loss of the American Southern tradition,and her protest against the industrialization of the city life are demonstrated by compar ing the"alone"of the couple in the countryside and the"lonely"of R. J. Bowman as a traveling salesman in the city.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UDORA WELTY idyllic view INDUSTRIALIZATION Americ
下载PDF
Investigation of Ralph Waldo Emerson, Henry David's and Herman Melville's Views of Nature
6
作者 邓璐瑶 《海外英语》 2018年第8期177-178,共2页
This paper is aimed at interpreting Ralph Waldo Emerson, Henry David Thoreau and Herman Melville's view of nature clearly by briefly analyzing their representative works. And this paper is composed of four parts. ... This paper is aimed at interpreting Ralph Waldo Emerson, Henry David Thoreau and Herman Melville's view of nature clearly by briefly analyzing their representative works. And this paper is composed of four parts. Chapter Ⅰ will make a detailed analysis of Emerson's view of nature and make a further investigation of his view by analyzing his work Nature.Chapter Ⅱ is about Thoreau's view of nature and his attitude to nature through his work Walden. Chapter Ⅲ firstly makes a brief introduction of Melville's view of nature and then interprets it by explaining the symbolic meaning of main characters' names in his famous work Moby-Dick. And the last chapter makes a simple comparison among their views of nature to give a further understanding of the view of nature in American Literatur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MERSON THOREAU MELVILLE view of nature american Literature
下载PDF
中国新时代的美国诗歌史研究与中国知识创建
7
作者 刘东霞 《外国语文研究》 2023年第6期43-51,共9页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美国诗歌史研究的理论探索与编撰实践相互激发,推动了新时代美国诗歌史研究的新发展。本文从学术史和中美学术互鉴的视角总结新时代中国的美国诗歌史研究成果及其历史编纂观。本文认为,新时代中国学者基于学术与政...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美国诗歌史研究的理论探索与编撰实践相互激发,推动了新时代美国诗歌史研究的新发展。本文从学术史和中美学术互鉴的视角总结新时代中国的美国诗歌史研究成果及其历史编纂观。本文认为,新时代中国学者基于学术与政治互渗、中西互鉴与中国自主相结合的历史编纂观,在美国文学史框架下的诗歌史、诗歌专题史和诗歌专门史等方面的探索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创建了富有中国特色的美国诗歌史知识和话语,为新时代中国自主知识创建提供了注脚和范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新时代 美国诗歌史研究 历史编纂观 中国知识创建
下载PDF
美国智库对中国全球治理观的认知、影响及应对——以“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为例 被引量:2
8
作者 祝尚珍 吴志远 《智库理论与实践》 2023年第1期102-115,共14页
[目的/意义]“人类命运共同体”是中国处理国际关系和创新全球治理的重要指导原则,体现了对“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深刻把握,也蕴含着对于解决纷繁全球性问题的“中国智慧”。随着中国全球治理观的不断深化,“人类命运共同体”在国际社... [目的/意义]“人类命运共同体”是中国处理国际关系和创新全球治理的重要指导原则,体现了对“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深刻把握,也蕴含着对于解决纷繁全球性问题的“中国智慧”。随着中国全球治理观的不断深化,“人类命运共同体”在国际社会上获得了广泛关注。智库作为影响美国政治政策制定的重要力量,其对于“人类命运共同体”的认知不可避免会影响到美国的对华政策。[方法/过程]本文以11家美国智库为样本,选取了26篇智库研究报告进行分析。总体而言,美国历届政府对“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态度从温和回应到相对激进,并有保持下去的态势,美国智库和美国政界始终保持密切联系,在“人类命运共同体”的认知上更是保持一致,零和思维以及意识形态性逐渐突显。这不可避免地影响到美国对华政策的制定,包括美国在内的国际舆论以及“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国际影响力。[结果/结论]基于此,本研究提出了完善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的多维立体格局、积极逆向转化负面评价、完善话语与叙事体系,以及主动运用共情传播扩大影响力的应对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美国智库 中国全球治理观 人类命运共同体 对外传播
下载PDF
延安时期英美人士中共观的形成、论域及价值
9
作者 王悦 《山东行政学院学报》 2023年第3期62-70,共9页
英美人士对延安时期中国共产党的认识源自其延安期间的亲身经历。通过与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接触,以及和延安人民共同生活,他们在中国共产党的本质属性、红军及其长征、中国共产党意识形态、党同人民的“鱼水关系”、中国共产党的未来走向... 英美人士对延安时期中国共产党的认识源自其延安期间的亲身经历。通过与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接触,以及和延安人民共同生活,他们在中国共产党的本质属性、红军及其长征、中国共产党意识形态、党同人民的“鱼水关系”、中国共产党的未来走向等方面形成了基本认识,这些认识构成了延安时期英美人士中共观的主要内容。随着延安时期英美人士对中国共产党的总体看法在全世界广泛传播,国际社会对中国共产党和中国革命有了初步了解。延安时期英美人士的中共观对于中国共产党在国际社会塑造真实的中国共产党形象,增强对外宣传主动权,构建友好同盟身份发挥了积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延安时期 英美人士 中共观 中国共产党 对外宣传主动权
下载PDF
中美民众民主价值观比较——基于第六波和第七波世界价值观调查数据分析
10
作者 唐凯 《北方论丛》 2023年第1期62-70,共9页
基于第六波和第七波世界价值观调查数据,进行中美两国民众民主价值观对比,研究发现中国民众无论在民主重视度还是民主满意度方面都要高于美国民众,且从第六波调查到第七波调查有稳步提升。美国民众更注重“自由”价值,中国民众更注重“... 基于第六波和第七波世界价值观调查数据,进行中美两国民众民主价值观对比,研究发现中国民众无论在民主重视度还是民主满意度方面都要高于美国民众,且从第六波调查到第七波调查有稳步提升。美国民众更注重“自由”价值,中国民众更注重“平等”价值,造成这种分歧的原因与两国意识形态、历史文化和现实国情密切相关。中美两国民众民主价值观比较不仅可以深化对民主价值观的把握,同时也有利于找准西方社会诟病和攻击中国民主的缘由,从而进行有针对性的回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民众 美国民众 民主 “自由型”民主观 “平等型”民主观
下载PDF
杰斐逊对美国早期高等科学教育的推动及影响
11
作者 张鹏 《教育史研究》 2023年第3期116-128,共13页
重视高等科学教育是杰斐逊教育哲学的核心,也是其科学进步观的外延。他认为科学进步不仅可以改善经济社会,增进人们的幸福与健康,而且有助于维护共和政治,促进人的思想解放。杰斐逊希望高等院校的科学教育能使年轻一代从国王、贵族和牧... 重视高等科学教育是杰斐逊教育哲学的核心,也是其科学进步观的外延。他认为科学进步不仅可以改善经济社会,增进人们的幸福与健康,而且有助于维护共和政治,促进人的思想解放。杰斐逊希望高等院校的科学教育能使年轻一代从国王、贵族和牧师控制的旧知识和权力结构中解放出来,看到科学之光的普遍传播所带来的巨大进步,最终为新生美国未来各个方面的改善提供人才及智力基础。西点军校与弗吉尼亚大学的创建是他尝试将启蒙科学应用于美国高等教育发展过程中的有形成果。这些实践基本实现了杰斐逊对高等科学教育的构想,对此后美国高等教育和经济社会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不过,杰斐逊没能摆脱时代的局限性,他的科学教育思想及实践也带有种族主义偏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科学教育 托马斯·杰斐逊 科学进步观 美国早期高等教育转型
下载PDF
新实用主义知识观作用下的美国大学本科教学改革新趋势 被引量:11
12
作者 王玲 《外国教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42-47,共6页
自20世纪60年代开始,新实用主义哲学在美国学术界逐渐兴起,新实用主义不仅使得实用主义思想重新获得生机,而且促进了美国知识观的革命性转变:一种有别于古典实用主义知识观、更不同于欧洲传统知识观的新知识观被确立了起来。在这种新知... 自20世纪60年代开始,新实用主义哲学在美国学术界逐渐兴起,新实用主义不仅使得实用主义思想重新获得生机,而且促进了美国知识观的革命性转变:一种有别于古典实用主义知识观、更不同于欧洲传统知识观的新知识观被确立了起来。在这种新知识观的作用下,美国大学的教学改革呈现出了新的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美国 新实用主义 知识观 本科教学改革 新趋势
下载PDF
文与时的对话——菲利普·罗斯早期批评思想概观 被引量:4
13
作者 金万锋 李增 《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156-158,共3页
身处美国20世纪六、七十年代风云际会、复杂多变的社会格局,菲利普·罗斯敏锐地意识到文学创作与历史语境之间的互动,指出在日益复杂的后工业时代,美国犹太作家在保存民族苦难记忆的同时,更应通过自我展示、自我伸张的方式宣示自身... 身处美国20世纪六、七十年代风云际会、复杂多变的社会格局,菲利普·罗斯敏锐地意识到文学创作与历史语境之间的互动,指出在日益复杂的后工业时代,美国犹太作家在保存民族苦难记忆的同时,更应通过自我展示、自我伸张的方式宣示自身的存在。唯如此,才能使美国犹太人不再成为各种偏见的受害者,真正成为多元社会的平等一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菲利普·罗斯 批评思想 历史语境 美国犹太文学
下载PDF
从英语中禁忌语的应用看英美社会的文化价值观 被引量:6
14
作者 袁瑛 《理论观察》 2005年第4期101-103,共3页
语言禁忌作为一定社会的文化现象,其背后蕴藏着一个民族深厚的文化内涵。英语中的禁忌语也能从社会生活层面反映英美社会的文化价值观。本文就从英语禁忌语在交际和社会生活方面的运用,分类阐述禁忌语的诸方面的内容。
关键词 英语 禁忌语 英美社会 文化价值观
下载PDF
《美国膝》中的视角和身体 被引量:2
15
作者 董晓烨 肖谊 《外国语文》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57-61,共5页
徐忠雄的《美国膝》探讨了当代亚裔试图解除自身的身份危机,建立个人与其文化属性的联系的过程。本论文从叙事视角和叙事内容入手,探讨《美国膝》的叙事特征、作家的叙事动机和作品的现实意义。本文认为通过叙事视角的灵活转换和身体叙... 徐忠雄的《美国膝》探讨了当代亚裔试图解除自身的身份危机,建立个人与其文化属性的联系的过程。本论文从叙事视角和叙事内容入手,探讨《美国膝》的叙事特征、作家的叙事动机和作品的现实意义。本文认为通过叙事视角的灵活转换和身体叙事的隐喻意义,徐忠雄在《美国膝》一书中建构了叙述者的叙述权威,在彰显亚裔男性的"命名权和发言权"的同时,探讨亚裔男性和女性在新的时代共建"亚裔美国感性"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美国膝》 视角 身体 叙事动机
下载PDF
卡佛笔下的美国——解读卡佛的《大教堂》 被引量:9
16
作者 邱小轻 《四川外语学院学报》 2001年第1期56-59,共4页
卡佛的短篇小说集《大教堂》构造了一个非常独特、复杂多变的世界。要读懂这个世界 ,就必须弄清楚卡佛的小说观以及他所使用的象征手法。从分析他的作品着手 ,通过讨论他的小说观及作品中具有象征意义的事物 ,解读他的世界以及他在这个... 卡佛的短篇小说集《大教堂》构造了一个非常独特、复杂多变的世界。要读懂这个世界 ,就必须弄清楚卡佛的小说观以及他所使用的象征手法。从分析他的作品着手 ,通过讨论他的小说观及作品中具有象征意义的事物 ,解读他的世界以及他在这个世界真正想要传达的信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卡佛的小说观 象征手法 美国梦 不确定性
下载PDF
从海明威到美国生态文学——由海明威的《老人与海》谈起 被引量:1
17
作者 于立新 张伯成 《白城师范学院学报》 2006年第5期44-46,共3页
海明威的《老人与海》引发了美国在现代工业文明发展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关于环境伦理思想的变迁,这一变化过程也反映到美国的文学作品中,以至于形成了生态文学这一关注自然、生态,以生态批评为己任的文学流派,并逐渐成为当代生态伦理思... 海明威的《老人与海》引发了美国在现代工业文明发展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关于环境伦理思想的变迁,这一变化过程也反映到美国的文学作品中,以至于形成了生态文学这一关注自然、生态,以生态批评为己任的文学流派,并逐渐成为当代生态伦理思想的重要来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明威 生态观 环境伦理学 美国生态文学
下载PDF
田纳西·威廉斯家庭剧新识 被引量:1
18
作者 晏微微 《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学报》 CSSCI 2016年第1期106-111,共6页
田纳西·威廉斯表现家庭生活的剧作被指"缺乏道德感",有人又称之为"道德家"。这种矛盾的评判或许与威廉斯剧作对伦理道德的独特表现有关。威廉斯的家庭剧既改变了传统的"以爱情、责任和义务为基础的两性... 田纳西·威廉斯表现家庭生活的剧作被指"缺乏道德感",有人又称之为"道德家"。这种矛盾的评判或许与威廉斯剧作对伦理道德的独特表现有关。威廉斯的家庭剧既改变了传统的"以爱情、责任和义务为基础的两性、代际伦理关系"的描写向度,也不是像批判现实主义剧作那样明确地"谴责以金钱、以物质主义价值观为主导的商品社会的生活方式和道德观念",而是对家庭伦理中的善与恶进行新的探索。在表现形式上,他扬弃了道德谴责的传统模式,追求隐晦曲折的情致,他呼吁建立尊重个人选择、有利于个体发展的新的家庭伦理关系,发扬关怀社会弱势群体的人文情怀和伦理精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田纳西·威廉斯 家庭剧 伦理观
下载PDF
当代印度尼西亚的中国观演变 被引量:9
19
作者 许利平 《南洋问题研究》 CSSCI 2013年第2期9-16,31,共9页
当代印尼中国观的演变对中国和印尼的双边关系乃至中国与周边国家关系产生重要影响。冷战结束以来,印尼的中国观从负面向正面方向演变。这种演变与印尼自身的民主改革、中国国力的提升与中国和印尼战略伙伴关系的确立密切相关。未来印... 当代印尼中国观的演变对中国和印尼的双边关系乃至中国与周边国家关系产生重要影响。冷战结束以来,印尼的中国观从负面向正面方向演变。这种演变与印尼自身的民主改革、中国国力的提升与中国和印尼战略伙伴关系的确立密切相关。未来印尼的中国观将受到投资因素、跨国人口流动因素和美国因素等影响。而密切政治对话、强化社会人文交流和有序引导中国企业的投资将是保证未来印尼的中国观正向走向的关键举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观 民主改革 战略伙伴关系 美国因素
下载PDF
中国大学生对美国对外政策的看法 被引量:1
20
作者 陈生洛 《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学报》 CSSCI 2002年第5期5-10,共6页
美国对外政策给中国大学生留下的基本印象就是美国人爱管闲事、喜欢插手别国内部事务 ,他们认为美国这样做的主要目的是为了实现和维持自己的世界霸权 ,导致美国推行这种对外政策的主要原因是美国综合国力的强大及其一国独大的特殊地位... 美国对外政策给中国大学生留下的基本印象就是美国人爱管闲事、喜欢插手别国内部事务 ,他们认为美国这样做的主要目的是为了实现和维持自己的世界霸权 ,导致美国推行这种对外政策的主要原因是美国综合国力的强大及其一国独大的特殊地位。大多数大学生对美国外政策的态度是既反感又无奈。今天中国大学生对美国对外政策的看法既有进步性 ,也有局限性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大学生 美国观 美国对外政策 霸权主义 民族主义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