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美洲大蠊提取物对肝纤维化大鼠NF-κB和α-SMA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6
1
作者 刘丽辉 李武 +5 位作者 马得宏 陈一晖 王宏图 张禄 徐雪美 冉慧粉 《重庆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7期2152-2154,共3页
目的探讨美洲大蠊提取物(APA)对实验性肝纤维化组织中核转录因子-κB(NF-κB)和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A)表达的影响,并观察APA的抗纤维化疗效。方法采用四氯化碳复制大鼠肝纤维化模型,同时用0.5g/kg的APA灌胃治疗,测定血清中丙氨酸氨... 目的探讨美洲大蠊提取物(APA)对实验性肝纤维化组织中核转录因子-κB(NF-κB)和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A)表达的影响,并观察APA的抗纤维化疗效。方法采用四氯化碳复制大鼠肝纤维化模型,同时用0.5g/kg的APA灌胃治疗,测定血清中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清蛋白(Alb)水平。免疫组化测定肝组织中NF-κB和α-SMA表达的水平,并以光镜观察肝病理组织学改变,进行炎性活动度分级及纤维化分期。结果 APA可以降低血清中ALT、AST和肝组织中NF-κB、α-SMA的水平,APA组和三七丹参组与模型组相比血清中Alb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用药后的肝脏细胞变性坏死及纤维化程度明显降低。结论 APA具有一定的抗纤维化作用,机制可能与其抑制肝组织中NF-κB和α-SMA的表达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硬化 美洲大蠊提取物 大鼠 核转录因子-ΚB Α-平滑肌肌动蛋白
下载PDF
美洲大蠊提取液对慢性难愈合创面Ⅰ/Ⅲ型胶原蛋白调控研究 被引量:11
2
作者 李文华 伍伟明 +3 位作者 刘筱 杨敏 周雯婷 曾娟妮 《湖南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18年第3期250-253,共4页
目的观察美洲大蠊提取液对大鼠慢性难愈合创面组织中Ⅰ/Ⅲ型胶原蛋白的表达,探讨其促愈机制。方法将48只SPF大鼠随机分为急性创面对照组,慢性创面模型组、贝复济阳性组及美洲大蠊实验组,药物干预5、7、11 d后分批留取创面组织并处死,运... 目的观察美洲大蠊提取液对大鼠慢性难愈合创面组织中Ⅰ/Ⅲ型胶原蛋白的表达,探讨其促愈机制。方法将48只SPF大鼠随机分为急性创面对照组,慢性创面模型组、贝复济阳性组及美洲大蠊实验组,药物干预5、7、11 d后分批留取创面组织并处死,运用PCR方法测定创面组织中Ⅰ/Ⅲ型胶原蛋白m RNA的表达。结果Ⅰ、Ⅲ型胶原在各组中的表达趋势曲线一致,第5天,对照组表达最高,模型组最低,从第5天开始,美洲大蠊实验组中Ⅰ、Ⅲ型胶原中表达呈上升趋势并高于阳性组,第7天达到高峰后逐渐稳定下降,第11天略低于阳性组(P<0.01)。结论美洲大蠊提取液能有效提高大鼠难愈合创面前中期Ⅰ/Ⅲ型胶原蛋白的表达从而促进创面愈合,并在后期能有效降低胶原蛋白的过度表达而减少瘢痕形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美洲大蠊提取液 慢性难愈合创面 Ⅰ型胶原蛋白 Ⅲ型胶原蛋白
下载PDF
美洲大蠊提取液对慢性难愈合创面细胞凋亡、蛋白聚糖及透明质酸表达的调控机制研究 被引量:5
3
作者 曾娟妮 李文华 +5 位作者 刘筱 杨敏 周雯婷 刘越飞 沈咏梅 何永恒 《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7期1226-1231,共6页
目的:探讨美洲大蠊提取液在慢性创面修复中细胞凋亡基因及细胞基质中透明质酸与蛋白聚糖的表达机制。方法:60只Wistar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模型组、美洲大蠊提取液实验组、贝复济阳性组(n=15),造模成功后使用相应试剂换药,各组于第3天、... 目的:探讨美洲大蠊提取液在慢性创面修复中细胞凋亡基因及细胞基质中透明质酸与蛋白聚糖的表达机制。方法:60只Wistar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模型组、美洲大蠊提取液实验组、贝复济阳性组(n=15),造模成功后使用相应试剂换药,各组于第3天、第8天、第15天、第20天随机取3只大鼠麻醉后取造模区创面组织,应用Real-Time PCR检测凋亡基因bcl-2/bax、Caspase-3 mRNA的2-△△CT表达差异,Western blot检测蛋白聚糖及透明质酸灰度值。结果:bax、caspase3 mRNA中,模型组表达高于阳性组、实验组及对照组,对照组最低(P <0.01),实验组与阳性组比较统计差异不明显;Bcl-2 mRNA中,对照组表达高于模型组、阳性组及实验组,模型组表达较低,阳性组及实验组两者表达均高于模型组(P <0.01);实验组的透明质酸与蛋白聚糖表达高于模型组(P <0.01)。结论:美洲大蠊提取液可优化细胞凋亡机制,有效调控蛋白聚糖及透明质酸的表达,从而促进慢性创面的愈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美洲大蠊提取液 慢性创面 细胞凋亡 蛋白聚糖 透明质酸 调控机制
下载PDF
美洲大蠊提取液对溃疡性结肠炎大鼠模型结肠黏膜MUC2,IL-6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1
4
作者 何小姣 奚再兴 +2 位作者 原皓 卢燕 白秀慧 《潍坊医学院学报》 2012年第1期59-62,共4页
目的 观察美洲大蠊提取液灌肠对2,4,6-三硝基苯磺酸诱导的大鼠溃疡性结肠炎的疗效和对肠黏膜MUC2,IL-6表达的影响.方法 30只健康雄性Wistar大鼠随机选取8只设为对照组,其余22只用TNBS建立UC模型后,随机处死6只,镜下观察结肠变化,确定造... 目的 观察美洲大蠊提取液灌肠对2,4,6-三硝基苯磺酸诱导的大鼠溃疡性结肠炎的疗效和对肠黏膜MUC2,IL-6表达的影响.方法 30只健康雄性Wistar大鼠随机选取8只设为对照组,其余22只用TNBS建立UC模型后,随机处死6只,镜下观察结肠变化,确定造模成功,剩余16只随机分为实验组和模型组,每组8只.实验组给予ACA 5ml/kg保留灌肠,模型组、对照组给予等容积生理盐水保留灌肠,1次/d,连续10d.灌肠10d后计算疾病活动指数、大体形态及组织学损伤评分,实时荧光RT-PCR、免疫组化SP法检测结肠IGF-1,TGF-β的表达.结果 与模型组相比,实验组的DAI、组织学损伤评分显著改善,结肠组织中MUC2 mRNA的表达上升,而IL-6 mRNA表达降低(P〈0.05).MUC2,IL-6阳性率比较,P〈0.05.结论 美洲大蠊提取液对TNBS诱导的UC大鼠有较好的治疗作用,可能机制之一是上调结肠黏膜MUC2并下调IL-6的表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肠炎 溃疡性 美洲大蠊提取液 黏蛋白2 白细胞介素6
下载PDF
美洲大蠊提取液对溃疡性结肠炎大鼠结肠IL-4,bFGF表达的影响
5
作者 卢燕 原皓 +3 位作者 何小姣 白秀慧 赵雪曼 王鹤鸣 《潍坊医学院学报》 2012年第1期32-34,共3页
目的 通过观察美洲大蠊提取液(ACE)对溃疡性结肠炎(UC)大鼠的疗效及结肠黏膜中白细胞介素4(IL-4)、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表达的影响,从抗炎及黏膜修复方面阐明ACE治疗UC的作用机制.方法 2,4,6-三硝基苯磺酸(TNBS)灌... 目的 通过观察美洲大蠊提取液(ACE)对溃疡性结肠炎(UC)大鼠的疗效及结肠黏膜中白细胞介素4(IL-4)、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表达的影响,从抗炎及黏膜修复方面阐明ACE治疗UC的作用机制.方法 2,4,6-三硝基苯磺酸(TNBS)灌肠法制备UC模型.将36只健康雄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10只与TNBS组26只.造模第3天随机处死TNBS组大鼠6只,观察造模效果.将TNBS组剩余的20只大鼠随机分为模型组与实验组,每组10只.实验组于第3天起给予ACE治疗,模型组与对照组给予等量生理盐水.造模第13天,对大鼠行疾病活动指数(DAI)评分,处死大鼠,收集标本,行结肠大体形态评分及组织学损伤评分,分别用免疫组织化学法及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观察大鼠结肠黏膜中IL-4,bFGF的表达.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与模型组DAI评分、结肠大体形态评分、组织学损伤评分均升高,而实验组比模型组显著改善(P〈0.05);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与模型组IL-4表达显著降低,而实验组又比模型组显著升高(P〈0.01).与对照组相比,模型组、实验组bFGF表达显著升高,而实验组又比模型组显著升高(P〈0.01).结论 ACE对UC大鼠疗效显著,其作用机制之一可能是通过上调结肠黏膜IL-4,bFGF的表达来抗炎及促进黏膜的修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肠炎 溃疡性 美洲大蠊提取液 白细胞介素4 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
下载PDF
美洲大蠊提取液对创面愈合中TGF-β1通路中Smad6、Smad9表达的影响及超微病理结构观察 被引量:11
6
作者 杨敏 耿越飞 +2 位作者 沈咏梅 周雯婷 曾娟妮 《中华中医药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7期3266-3269,共4页
目的:探索美洲大蠊提取液作用大鼠难愈合创面的生长优势及可能调控机制。方法:将造模成功后的大鼠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空白组、模型组、实验组、对照组,应用免疫组化观察Smad6、Smad9的表达;应用HE染色观察细胞病理形态;应用透射电镜观... 目的:探索美洲大蠊提取液作用大鼠难愈合创面的生长优势及可能调控机制。方法:将造模成功后的大鼠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空白组、模型组、实验组、对照组,应用免疫组化观察Smad6、Smad9的表达;应用HE染色观察细胞病理形态;应用透射电镜观察细胞超微结构。结果:第20天时,与模型组、空白组、对照组比较,实验组Smad6表达显著下降,Smad9表达显著上升(P<0.05)。病理形态显示,实验组细胞炎性渗出、水肿明显,炎性反应进程迅速;透射电镜显示,实验组较模型组、对照组细胞结构连接紧密,线粒体数量增加(P<0.05)。结论:在TGF-β1通路中,美洲大蠊提取液可能通过下调Smad6,上调Smad9表达,加速创面细胞病理炎性反应进程,促进细胞线粒体、内质网、桥粒等的增生与分化,促进创面愈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MAD6 Smad9 美洲大蠊提取液 慢性难愈合创面 超微结构 病理结构
原文传递
美洲大蠊提取物制备工艺初步研究 被引量:1
7
作者 刘成成 曾晓宁 +1 位作者 马文静 何韶衡 《江苏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4期1613-1615,共3页
目的开发一种标准化的美洲大蠊提取物制备方法。方法通过单因素实验观察不同盐离子浓度、pH和提取时间对美洲大蠊提取物蛋白提取的影响,采用正交设计试验对提取工艺进行优化。结果各因素对美洲大蠊蛋白提取效率影响大小的顺序为:盐浓度&... 目的开发一种标准化的美洲大蠊提取物制备方法。方法通过单因素实验观察不同盐离子浓度、pH和提取时间对美洲大蠊提取物蛋白提取的影响,采用正交设计试验对提取工艺进行优化。结果各因素对美洲大蠊蛋白提取效率影响大小的顺序为:盐浓度>时间>pH。其中,盐浓度对提取物中蛋白浓度的影响最大(P<0.05)。美洲大蠊提取物的最佳提取条件为:提取液为磷酸盐缓冲液,盐浓度为0.4mol/L,pH为8.0,提取时间为6h。结论成功开发出一种美洲大蠊提取物的标准化提取方法,为研究美洲大蠊过敏机制及其诊断与治疗提供了有利工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美洲大蠊 过敏原提取物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