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9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从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菌中检出质粒介导的AmpC DHA-1型β内酰胺酶基因(英文) 被引量:2
1
作者 王煜 李振华 《中国现代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6期2273-2277,共5页
目的了解产质粒介导AmpC酶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菌的耐药性和基因型。方法收集2002年1月-2004年5月间我院呼吸科临床标本中分离的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菌共110株,用酶提取物三维试验检测AmpC酶;用等电聚焦电泳、耐药质粒电转化试验... 目的了解产质粒介导AmpC酶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菌的耐药性和基因型。方法收集2002年1月-2004年5月间我院呼吸科临床标本中分离的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菌共110株,用酶提取物三维试验检测AmpC酶;用等电聚焦电泳、耐药质粒电转化试验、聚合酶链反应(PCR)及测序确定AmpC酶基因型。结果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菌中AmpC酶检出率分别为9.30%和4.48%。药敏试验显示产酶株对头孢西丁全部耐药,对第三代头孢菌素、酶抑制剂、氨曲南、阿米卡星及环丙沙星均有不同程度耐药,对头孢吡肟及亚胺培南较敏感。7株产AmpC酶菌株中有5株通过电转化试验可将头孢西丁耐药性传递给受体菌,经PCR扩增和测序证实为质粒介导DHA-1型AmpC酶。结论我院临床分离的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菌中已经出现产质粒介导AmpC酶菌株,其耐药性能够水平传播,给临床抗感染治疗带来重大威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质粒 ampc 大肠埃希菌 肺炎克雷伯菌 基因
下载PDF
阴沟肠杆菌AmpC β-内酰胺酶由诱导型转变为组成型的机制 被引量:1
2
作者 涂婉 赵虎 《复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189-193,共5页
目的研究质粒传播和ampD基因突变两种机制对阴沟肠杆菌AmpC β-内酰胺酶由诱导型转变为组成型的影响作用和比率。方法收集医院感染患者标本,将诱导型阴沟肠杆菌和其转变后的组成型阴沟肠杆菌分为一组。对每组细菌的质粒ampC基因和染色质... 目的研究质粒传播和ampD基因突变两种机制对阴沟肠杆菌AmpC β-内酰胺酶由诱导型转变为组成型的影响作用和比率。方法收集医院感染患者标本,将诱导型阴沟肠杆菌和其转变后的组成型阴沟肠杆菌分为一组。对每组细菌的质粒ampC基因和染色质ampD基因进行扩增、测序和序列比对。结果195例感染拟似诱导型阴沟肠杆菌患者中,25例(12.82%)的菌株转变为组成型。其中,10组菌株的阳性转变为单纯的质粒传播所致,10组为单纯的ampD基因突变所致,1组既有质粒传播又存在ampD基因突变,另外4组则两者全无。12株转变的组成型阴沟肠杆菌ampD基因存在有意义的突变位点,其中7株存在移码突变,另外5株为点突变。结论阴沟肠杆菌由诱导型转变为组成型已经达到较高的比率,质粒传播和染色质突变均为引起这种转变的重要原因。质粒介导的AmpC酶已经跨种、跨区域传播,染色质ampD基因的突变率也远远高于其自然突变率,这两种机制均应在临床医疗中得到足够的重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mpcΒ-内酰胺酶 组成型 质粒传播 染色质突变 ampD基因
下载PDF
DHA-1型质粒AmpC酶调控因子AmpR基因检测 被引量:1
3
作者 多丽波 栾英 +1 位作者 张联博 李垚 《中国实验诊断学》 2007年第9期1146-1148,共3页
目的检测DHA-1型质粒AmpC酶诱导性耐药调控因子AmpR基因。方法以我院临床分离产DHA-1型质粒AmpC酶的4株大肠埃希菌和10株肺炎克雷伯菌为研究对象,采用聚合酶链反应(PCR),用特异性引物扩增Am-pR调节因子全编码基因,并将一株肺炎克雷伯菌A... 目的检测DHA-1型质粒AmpC酶诱导性耐药调控因子AmpR基因。方法以我院临床分离产DHA-1型质粒AmpC酶的4株大肠埃希菌和10株肺炎克雷伯菌为研究对象,采用聚合酶链反应(PCR),用特异性引物扩增Am-pR调节因子全编码基因,并将一株肺炎克雷伯菌AmpR基因克隆到pET-22b(+)载体质粒中测序。结果所有实验菌株AmpR基因检测阳性,重组子AmpR基因测序表明与摩根摩根菌染色体上AmpR基因同源性达99.8%。结论产DHA-1型质粒AmpC酶肺炎克雷伯菌、大肠埃希菌的质粒上存在调控因子AmpR基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质粒 ampc 调节基因AmpR 序列分析
下载PDF
鲍曼不动杆菌耐药性分析及AmpC β-内酰胺酶基因研究
4
作者 李艳明 刘一凡 +4 位作者 简子娟 刘文恩 李艳华 谷秀梅 彭婉婵 《临床与病理杂志》 CAS 2014年第1期41-46,共6页
目的:了解临床标本分离的鲍曼不动杆菌(Acinetobacter baumannii,Ab)对常见抗生素的耐药现状并研究Ab中质粒及染色体介导的AmpCβ- 内酰胺酶基因的分布特点。方法:应用VITEK 2微生物分析系统对中南大学湘雅医院2010年11月至2011年4月临... 目的:了解临床标本分离的鲍曼不动杆菌(Acinetobacter baumannii,Ab)对常见抗生素的耐药现状并研究Ab中质粒及染色体介导的AmpCβ- 内酰胺酶基因的分布特点。方法:应用VITEK 2微生物分析系统对中南大学湘雅医院2010年11月至2011年4月临床标本进行分离培养、鉴定和药物敏感性分析,采用PCR扩增方法对173株非重复Ab blaMOX,blaCMY 2,blaDHA,blaACC,blaACT 1,blaFOX,blaADC六种耐药基因进行分析。结果:173株临床分离菌株对第一、三代头孢菌素,青霉素,磺胺类复合制剂及呋喃妥因的耐药率均超过70%;对喹诺酮类药物中左旋氧氟沙星、环丙沙星耐药率分别为23.7%和89.0%;对氨基糖苷类抗生素耐药率为58.4%~85.5%;对氨曲南的耐药率为51.4%;对碳青霉烯类、第四代头孢菌素及β- 内酰胺/β- 内酰胺酶抑制剂复合物耐药率为8.7%~89.6%(其中耐药率最低的为头孢哌酮/舒巴坦)。173株Ab中携带blaADC基因的为154株(89.0%),且产blaADC基因的菌株对头孢曲松、庆大霉素、妥布霉素、复方新诺明、环丙沙星、亚胺培南的耐药率高于不产blaADC基因的菌株,两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未扩增出blaMOX,blaCMY 2,blaDHA,blaACC,blaACT 1,blaFOX五种耐药基因。结论:头孢哌酮/舒巴坦可作为治疗Ab感染的推荐药物。产ADC型AmpCβ- 内酰胺酶是Ab菌株对头孢曲松、庆大霉素、妥布霉素、复方新诺明、环丙沙星、亚胺培南耐药的重要原因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鲍曼不动杆菌 ampc 耐药基因
下载PDF
铜绿假单胞菌产AmpC β-内酰胺酶及外膜孔蛋白OprD_2基因缺失分析 被引量:5
5
作者 徐伟红 徐斌 +3 位作者 姚怡婷 黄明敏 张骏 赵虎 《检验医学》 CAS 2016年第4期309-313,共5页
目的了解临床分离的铜绿假单胞菌中产Amp Cβ-内酰胺酶(简称Amp C酶)及外膜孔蛋白Opr D_2基因缺失的情况。方法采用三维试验检测Amp C酶,聚合酶链反应(PCR)检测外膜孔蛋白Opr D_2基因和Amp C酶结构基因amp C,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63株... 目的了解临床分离的铜绿假单胞菌中产Amp Cβ-内酰胺酶(简称Amp C酶)及外膜孔蛋白Opr D_2基因缺失的情况。方法采用三维试验检测Amp C酶,聚合酶链反应(PCR)检测外膜孔蛋白Opr D_2基因和Amp C酶结构基因amp C,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63株铜绿假单胞菌中Amp C酶阳性14株(22.22%);Opr D_2基因阳性22株(Opr D_2基因缺失率65.08%);amp C基因阳性62株(93.94%)。铜绿假单胞菌对氨苄西林、氨苄西林-舒巴坦、头孢替坦、头孢曲松和头孢唑啉的耐药率达100.00%。产Amp C酶的菌株对亚胺培南、庆大霉素、头孢吡肟的耐药率分别为42.85%、64.29%和57.14%,不产Amp C酶的菌株分别为30.61%、6.12%和14.29%,二者对庆大霉素和头孢吡肟的耐药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对亚胺培南的耐药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6株Opr D_2缺失合并产Amp C酶的铜绿假单胞菌对亚胺培南、头孢他啶、头孢吡肟的耐药率分别为100.00%、66.67%和55.56%,8株Opr D_2正常表达合并产Amp C酶的菌株分别为0.00%、25.00%和37.50%,二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铜绿假单胞菌多重耐药可能是由多种机制共同控制的,应加强铜绿假单胞菌产酶的监测及耐药基因的分子流行病学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铜绿假单胞菌 ampc Β-内酰胺酶 OprD2基因 ampc基因
下载PDF
小檗碱诱导产ACT-1型AmpC酶大肠埃希菌蛋白质组学研究 被引量:2
6
作者 司徒瑞儒 徐剑 何卓雄 《现代医药卫生》 2013年第21期3221-3222,共2页
目的研究小檗碱诱导前后产AmpC酶大肠埃希菌的蛋白质谱变化,找出有价值的靶位。方法提取经小檗碱诱导前后的产ACT-1型AmpC酶国内以大肠埃希菌的全菌蛋白,经双向凝胶电泳技术分析、Blue silver法染色、凝胶图像分析,MALDI-TOF-MS质谱比... 目的研究小檗碱诱导前后产AmpC酶大肠埃希菌的蛋白质谱变化,找出有价值的靶位。方法提取经小檗碱诱导前后的产ACT-1型AmpC酶国内以大肠埃希菌的全菌蛋白,经双向凝胶电泳技术分析、Blue silver法染色、凝胶图像分析,MALDI-TOF-MS质谱比较等步骤,找出诱导前后的差异蛋白质。结果诱导前后共有8个差异性蛋白,其中外膜蛋白Ⅱ、AmpC-β-内酰胺酶、转座酶的表达明显上调,而磷酸转移酶系统的葡萄糖特异性组分ⅡA蛋白、甘油磷酰基二酯酶、抗碲酸盐蛋白、硫醇过氧化物酶、细胞分裂蛋白FtsZ等蛋白表达下调。结论该研究筛选出的差异性蛋白与产ACT-1型AmpC酶大肠埃希菌机制相关,可为医学界研发和选择抗菌药物提供有价值的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檗碱 Β内酰胺酶类 基因 大肠杆菌 微生物敏感性试验 ampc
下载PDF
耐头孢西丁革兰阴性杆菌高产AmpC酶发生率及基因型与耐药性研究 被引量:16
7
作者 冯福英 胡望平 +3 位作者 杨湘越 张亚彬 胡辛兰 郭容英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601-604,共4页
目的了解耐头孢西丁革兰阴性杆菌高产AmpC酶发生率及基因型分布和耐药性。方法对155株无重复耐头孢西丁革兰阴性杆菌,用酶提取物三维试验检测AmpC酶;ATB药敏试验板和K-B法检测产酶株的药物敏感性;质粒转化试验定位耐药基因;PCR扩增AmpC... 目的了解耐头孢西丁革兰阴性杆菌高产AmpC酶发生率及基因型分布和耐药性。方法对155株无重复耐头孢西丁革兰阴性杆菌,用酶提取物三维试验检测AmpC酶;ATB药敏试验板和K-B法检测产酶株的药物敏感性;质粒转化试验定位耐药基因;PCR扩增AmpC酶与ESBLs基因及其序列测定确定其基因型。结果高产AmpC酶的发生率为23.2%;自2株肺炎克雷伯菌和5株大肠埃希菌中检出DHA-1、CMY-2和CMY-22型AmpC酶,5株大肠埃希菌还分别同时携带TEM-1型广谱酶和TEM-144、CTX-M-27和CTX-M-14型超广谱β-内酰胺酶;CMY-22型和TEM-144型β-内酰胺酶是国内外首次报道,获得美国GenBank登录号分别为DQ256079和DQ256080。结论加强耐头孢西丁革兰阴性杆菌高产AmpC酶的监测,治疗相关菌感染以亚胺培南和美罗培南为首选;福州发现DHA-1、CMY-2和CMY-22型AmpC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mpc 革兰阴性杆菌 基因 耐药性
下载PDF
多重耐药阴沟肠杆菌β-内酰胺酶编码基因的研究 被引量:19
8
作者 张永利 顾怡明 +3 位作者 张杰 俞云松 周志慧 杜小玲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CAS CSCD 2004年第5期481-484,共4页
目的 了解北京朝阳医院临床分离的多重耐药阴沟肠杆菌的 β-内酰胺酶编码基因。方法 对 12株临床分离的多重耐药的阴沟肠杆菌进行琼脂稀释法药敏试验、改良三维试验法和聚合酶链反应克隆测序。结果  12株阴沟肠杆菌对多种抗生素耐药 ... 目的 了解北京朝阳医院临床分离的多重耐药阴沟肠杆菌的 β-内酰胺酶编码基因。方法 对 12株临床分离的多重耐药的阴沟肠杆菌进行琼脂稀释法药敏试验、改良三维试验法和聚合酶链反应克隆测序。结果  12株阴沟肠杆菌对多种抗生素耐药 ,改良三维试验法证实同时产生 Am p C酶和 ESBL s;其中 ,9株 ESBL s编码基因PCR结果阳性 ,分别为 SHV- 2、SHV- 12、CTX- M- 3和 CTX- M- 14型 ESBL s;对另外 3株进行粗酶等电点测定发现 ,存在 7.89和 8.0等电点条带 ,并被克拉维酸抑制 ;12株细菌 am p D和 amp C基因 PCR扩增均呈阳性 ,将 6株耐药菌进行 amp D基因的克隆测序发现均存在羧基端可疑的突变位点。结论  12株多重耐药的阴沟肠杆菌同时产生≥ 1种的 ESBL s及高产 Am p C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阴沟肠杆菌 ampc ESBLS 聚合酶链反应 基因
下载PDF
铜绿假单胞菌质粒型AmpC酶DHA基因的发现 被引量:21
9
作者 李智山 邓三季 +1 位作者 杨燕 赵建忠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253-255,共3页
目的测定35株同时耐头孢他啶、头孢噻肟、头孢西丁、氨曲南铜绿假单胞菌质粒型AmpC酶DHA。 方法 用PCR法对铜绿假单胞菌质粒型AmpC酶DHA基因进行检测,并对阳性产物作PCR产物直接DNA测 序。结果35株铜绿假单胞菌DHA基因扩增结果2株呈阳性... 目的测定35株同时耐头孢他啶、头孢噻肟、头孢西丁、氨曲南铜绿假单胞菌质粒型AmpC酶DHA。 方法 用PCR法对铜绿假单胞菌质粒型AmpC酶DHA基因进行检测,并对阳性产物作PCR产物直接DNA测 序。结果35株铜绿假单胞菌DHA基因扩增结果2株呈阳性,其中1株测得序列为DHA-Ⅰ型。结论表明我 国同时耐头孢他啶、头孢噻肟、头孢西丁、氨曲南铜绿假单胞菌也已获得DHA基因,AmpC酶DHA基因可通过 转化、接合等方式转移给其他同种或不同种菌且易于传播,因此加强监控以防DHA基因在国内某些地区的革兰 阴性菌中流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铜绿假单胞菌 质粒型 ampc酶DHA基因 发现
下载PDF
耐头孢西丁革兰阴性杆菌高产AmpC酶发生率及其基因型和耐药性 被引量:7
10
作者 冯福英 胡望平 +4 位作者 杨湘越 张亚彬 兰小鹏 胡辛兰 郭容英 《中国人兽共患病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363-367,共5页
目的了解耐头孢西丁革兰阴性杆菌高产AmpC酶发生率及其基因型分布和耐药性状况。方法收集2004年9月-2005年3月分离自南京军区福州总院、福建省立医院、解放军476医院、福州?第二医院住院患者155株耐头孢西丁无重复革兰阴性杆菌,采用酶... 目的了解耐头孢西丁革兰阴性杆菌高产AmpC酶发生率及其基因型分布和耐药性状况。方法收集2004年9月-2005年3月分离自南京军区福州总院、福建省立医院、解放军476医院、福州?第二医院住院患者155株耐头孢西丁无重复革兰阴性杆菌,采用酶提取物三维试验检测AmpC酶;API药敏试验板和K-B法测定高产AmpC酶菌株对抗菌药物的敏感性;质粒转化试验定位耐药基因;PCR通用引物扩增AmpC酶与ESBLs基因及其序列测定,确定其基因亚型。结果在155株菌中有36株高产AmpC酶,高产AmpC酶发生率23.2%,分布在13种菌种中,其中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鲍氏不动杆菌和阴沟肠杆菌的发生率,分别为29.3%、13.9%、6/10、2/6。在36株高产AmpC酶菌株中检测出DHA-1型2株(肺炎克雷伯菌)、CMY-2型4株(大肠埃希菌),新发现基因CMY-22型1株(大肠埃希菌,GenBank登录号:DQ256079),5株携带CMY基因的大肠埃希菌分别同时带有TEM-1型广谱酶,TEM-144(新发现基因,GenBank登录号:DQ256080)、CTX-M-27、和CTX-M-14超广谱β-内酰胺酶。高产AmpC酶菌株耐药性严重,且呈多重耐药,但对亚胺培南和美罗培南的敏感率>87%。结论耐头孢西丁革兰阴性杆菌高产AmpC酶发生率较高,菌种分布较宽,耐药性强,治疗相关菌造成的感染应以亚胺培南和美罗培南为首选药物。福州地区临床分离株发现产DHA-1型AmpC酶肺炎克雷伯菌、产CMY-2型和CMY-22型AmpC酶大肠埃希菌。CMY-2型和CTX-M-27型为中国大陆首次报告,CMY-22型和TEM-144型为国内外首次发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mpc 革兰阴性杆菌 基因 耐药性
下载PDF
儿科临床分离株中质粒介导喹诺酮类药物耐药基因qnr在产ESBLs或AmpC酶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菌中的流行 被引量:10
11
作者 韩晨曦 王爱华 +10 位作者 杨永弘 陆权 王艺 陈沅 邓力 邓秋莲 张泓 王传清 刘岚 徐樨巍 沈叙庄 《中国感染与化疗杂志》 CAS 2009年第6期430-435,共6页
目的了解质粒介导喹诺酮类药物耐药基因qnr在儿科临床分离产ESBLs或AmpC酶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菌中的流行情况与分布特点。方法琼脂稀释法测定抗生素MIC;PCR检测喹诺酮类药物耐药基因qnrA、qnrB和qnrS及相应ESBLs和AmpC酶基因;接合... 目的了解质粒介导喹诺酮类药物耐药基因qnr在儿科临床分离产ESBLs或AmpC酶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菌中的流行情况与分布特点。方法琼脂稀释法测定抗生素MIC;PCR检测喹诺酮类药物耐药基因qnrA、qnrB和qnrS及相应ESBLs和AmpC酶基因;接合试验检测qnr基因是否可通过质粒转移;肠杆菌基因间重复一致序列-聚合酶链反应(ERIC-PCR)检测qnr阳性菌株的同源性。结果702株儿科临床分离产ESBLs或AmpC酶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菌共检出含qnr基因菌株99株(14.1%),其中qnrA、qnrB和qnrS的检出率分别为1.1%(8株)、4.0%(28株)和9.5%(67株),其中3株菌同时含有qnrA和qnrB,1株含qnrB和qnrS。在99株qnr阳性菌株中,有88株(88.9%)检测到至少1种bla基因。20株qnr阳性菌株通过接合试验传递成功。相对于受体菌,接合子对环丙沙星的MIC提高了2~125倍。ERIC-PCR显示99株qnr阳性菌株有不同的DNA条带,提示其可能属于不同的克隆株。结论在702株儿科临床分离产ESBLs或AmpC酶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菌中,质粒介导喹诺酮类药物耐药基因qnr携带率为(14.1%),qnrS为最流行的亚型。88.9%的qnr阳性株携带1种或1种以上bla基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肠埃希菌 肺炎克雷伯菌 喹诺酮类药物耐药基因 超广谱Β内酰胺酶 ampc QNR
下载PDF
儿童感染革兰阴性杆菌中产AmpC酶的基因型分析 被引量:3
12
作者 刘岚 郑玉强 +2 位作者 谢伟 景春梅 赵昕 《中国药房》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1期1635-1637,共3页
目的:研究儿童常见革兰阴性杆菌ampC基因和AmpC酶发生率,分析其产酶与非产酶菌株对抗生素的耐药性。方法:对2002年~2004年我院临床分离的革兰阴性杆菌4022株进行细菌鉴定,K-B法进行药敏试验;选择确认的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I... 目的:研究儿童常见革兰阴性杆菌ampC基因和AmpC酶发生率,分析其产酶与非产酶菌株对抗生素的耐药性。方法:对2002年~2004年我院临床分离的革兰阴性杆菌4022株进行细菌鉴定,K-B法进行药敏试验;选择确认的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I。S)菌108株,用聚合酶链反应(PCR)扩增ampC基因;用酶粗提物头孢西丁三维试验检测AmpC酶菌,对产酶株与非产酶株的药敏进行对比分析。结果:108株ESBLs菌中检出70株ampC基因阳性株(占64.8%),7株细菌产AmpC酶(占6.5%)。产AmpC酶菌株对头孢他啶、头孢曲松钠、氧哌嗪青霉素、氨苄青霉素、氨曲南的耐药率分别为85.7%、85.7%、71.4%、79.4%、79.4%;非产AmpC酶菌株对头孢曲松钠、氧哌嗪青霉素、庆大霉素、氨苄青霉素、氨曲南的耐药率分别为50.8%、55.6%、55.6%、70.3%、54.0%;2种菌株对亚胺培南的耐药率都最低,环丙沙星次之。结论:ampC基因检出率明显高于产AmpC酶,而产AmpC酶菌对常见抗生素的耐药性高于非产AmpC酶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革兰阴性杆菌 ampc基因 ampc Β内酰胺酶 耐药性
下载PDF
哈尔滨地区肺炎克雷伯菌质粒型AmpC酶基因型检测及耐药性分析 被引量:4
13
作者 张文莉 张凤民 +4 位作者 付英梅 许建丰 陈小贝 马佳毓 刘树林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477-480,共4页
目的确定哈尔滨地区临床分离产质粒型AmpC酶肺炎克雷伯菌基因型别,分析其耐药表型与基因的关系。方法收集临床分离头孢西丁抑菌环直径≤18mm的肺炎克雷伯菌,用6组PCR特异引物检测AmpC酶基因型别。结果231株肺炎克雷伯菌中,63株头孢西丁... 目的确定哈尔滨地区临床分离产质粒型AmpC酶肺炎克雷伯菌基因型别,分析其耐药表型与基因的关系。方法收集临床分离头孢西丁抑菌环直径≤18mm的肺炎克雷伯菌,用6组PCR特异引物检测AmpC酶基因型别。结果231株肺炎克雷伯菌中,63株头孢西丁抑菌环直径≤18mm,其中产AmpC酶菌26株,占11.3%;PCR检测ACT、DHA和CIT型分别为13、8、5株,有5株菌同时产ACT型和DHA型AmpC酶,未检测到ACC、MOX和FOX型存在;AmpC阳性株对头孢西丁、头孢噻肟、头孢他啶、阿莫西林/克拉维酸、环丙沙星、阿米卡星、亚胺培南的耐药率分别是76.9%、70.2%、53.8%、50.0%、57.7%、38.5%、7.7%。结论哈尔滨地区产AmpC酶主要为ACT、DHA和CIT型,AmpC阳性株对头孢西丁和三代头孢菌素耐药性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炎克雷伯菌 ampc 耐药基因
下载PDF
产ESBLs并高产AmpC酶肺炎克雷伯氏杆菌中整合子的基因研究 被引量:4
14
作者 陆思静 刘又宁 +1 位作者 管希周 王睿 《中国临床药理学与治疗学》 CAS CSCD 2005年第2期150-153,共4页
目的 :观察 4株从临床分离产超广谱内 β内酰胺酶 (ESBLs)及AmpC酶肺炎克雷伯氏杆菌的多重耐药情况 ,分析其中整合子的存在 ,对整合子的特性进行研究 ,探讨整合子基因盒表达对肺炎克雷伯杆菌耐药表型的影响。方法 :采用微量稀释法测定... 目的 :观察 4株从临床分离产超广谱内 β内酰胺酶 (ESBLs)及AmpC酶肺炎克雷伯氏杆菌的多重耐药情况 ,分析其中整合子的存在 ,对整合子的特性进行研究 ,探讨整合子基因盒表达对肺炎克雷伯杆菌耐药表型的影响。方法 :采用微量稀释法测定复方新诺明等 15种抗菌药物对细菌的最低抑菌浓度 (MIC)。PCR技术检测整合子基因 ,DNA测序研究整合子插入耐药基因盒情况。结果 :这 4株菌对多种抗菌素耐药。其中 1株存在整合子 (扩增片段 2 0 0 0bp左右 ) ,携有dhfrXII和aadA2基因。结论 :4株菌中仅 1株存在整合子结构 ,尽管产ESBLs和AmpC酶基因未位于整合子的基因盒上 ,但整合子参与多重耐药的产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整合子 基因盒 多重耐药 肺炎克雷伯氏杆菌 Β内酰胺酶 ampc
下载PDF
高产AmpC酶大肠埃希菌的分子生物学研究 被引量:2
15
作者 多丽波 刘晶 +1 位作者 张联博 栾英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7期786-789,共4页
目的研究医院临床分离的大肠埃希菌高产AmpC酶的流行情况和分子生物学特性。方法利用药敏试验常规纸片扩散法,以头孢西丁抑菌环直径≤17mm为标准筛选可疑产AmpC酶的大肠埃希菌株;三维实验确证AmpC酶;对AmpC酶阳性的菌株,采用多重PCR技... 目的研究医院临床分离的大肠埃希菌高产AmpC酶的流行情况和分子生物学特性。方法利用药敏试验常规纸片扩散法,以头孢西丁抑菌环直径≤17mm为标准筛选可疑产AmpC酶的大肠埃希菌株;三维实验确证AmpC酶;对AmpC酶阳性的菌株,采用多重PCR技术进行质粒AmpC酶的筛选并测序确定基因型别;对多重PCR阴性的大肠埃希菌进行染色体ampC启动子和衰减子的克隆、测序,分析其基因突变的特点。结果临床分离的586株大肠埃希菌中,头孢西丁抑菌环直径≤17mm的有10株占1.70%,酶粗提取物三维实验全部为阳性;其中4株大肠埃希菌质粒多重PCR阳性(0.07%),为DHA-1型质粒AmpC酶;6株为染色体突变高产AmpC酶(1.02%),启动子、衰减子基因克隆测序与大肠埃希菌K12比较,具有基因多态性的特点。结论分离的大肠埃希菌持续高产AmpC酶的耐药机制是获得DHA-1型质粒AmpC酶或染色体ampC启动子、衰减子基因突变导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肠埃希菌 ampc 医院感染 抗菌药物 耐药基因
下载PDF
产AmpC酶阴沟肠杆菌的基因分析及其耐药性 被引量:1
16
作者 胡莹 杜艳 陈端 《微生物学免疫学进展》 2005年第3期41-44,共4页
探讨昆明地区阴沟肠杆菌的耐药性及与结构基因ampC和调节基因ampD的相关性。通过K-B法检测阴沟肠杆菌的药敏情况,头孢西丁三维试验检测AmpC酶,PCR法扩增ampC和ampD基因。结果显示74株阴沟肠杆菌经头孢西丁三维试验检测,产AmpC酶的有17株... 探讨昆明地区阴沟肠杆菌的耐药性及与结构基因ampC和调节基因ampD的相关性。通过K-B法检测阴沟肠杆菌的药敏情况,头孢西丁三维试验检测AmpC酶,PCR法扩增ampC和ampD基因。结果显示74株阴沟肠杆菌经头孢西丁三维试验检测,产AmpC酶的有17株,检出率为22.3%,而且产酶菌株抗生素敏感率低于非产酶菌株。ampC基因扩增阳性率为89.2%(66/74);64株ampD基因阳性率为86.5%(64/74)。实验证实昆明地区产酶阴沟肠杆菌耐药状况严重,与结构基因ampC和调节基因ampD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阴沟肠杆菌 ampc 耐药性 基因
下载PDF
宁波地区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菌质粒AmpC酶基因检测 被引量:2
17
作者 陈洁 毛雄英 +2 位作者 王卫华 汪丽 吕婉飞 《现代实用医学》 2007年第2期101-102,114,共3页
目的了解近三年宁波地区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菌临床分离株中质粒AmpC酶基因流行状态。方法用K-B法对临床分离的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菌作耐药表型分析,对可能产生Am-pC酶的菌株通过聚合酶链反应(PCR)检测AmpC酶基因,然后用三维试... 目的了解近三年宁波地区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菌临床分离株中质粒AmpC酶基因流行状态。方法用K-B法对临床分离的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菌作耐药表型分析,对可能产生Am-pC酶的菌株通过聚合酶链反应(PCR)检测AmpC酶基因,然后用三维试验予以证实。结果140株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菌中,质粒AmpC酶基因阳性率2004、2005和2006年分别为4.4%(2/45)、8.6%(3/35)和13.3%(8/60);其中2004、2005年所检出的均为DHA基因型,2006年分别从2株大肠埃希菌和1株肺炎克雷伯菌中检出ACT-1基因。结论宁波地区临床分离的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菌中质粒AmpC酶基因的流行率有增长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肠埃希菌 肺炎克雷伯菌 质粒 ampc 基因
下载PDF
二家医院肺炎克雷伯菌连续分离株质粒AmpC基因研究
18
作者 郁敏 钱小毛 +1 位作者 黄支密 王继东 《中国优生与遗传杂志》 2006年第11期24-25,共2页
目的了解不同医院间肺炎克雷伯菌连续分离株质粒AmpC基因存在情况和耐药性。方法应用聚合酶链反应(PCR)法对耐药的肺炎克雷伯菌连续分离株进行AmpC酶DHA和ACT-1基因检测和分析。结果PCR结果显示A院44株肺炎克雷伯菌中DHA基因阳性4株(9.1... 目的了解不同医院间肺炎克雷伯菌连续分离株质粒AmpC基因存在情况和耐药性。方法应用聚合酶链反应(PCR)法对耐药的肺炎克雷伯菌连续分离株进行AmpC酶DHA和ACT-1基因检测和分析。结果PCR结果显示A院44株肺炎克雷伯菌中DHA基因阳性4株(9.1%);B院25株肺炎克雷伯菌中DHA基因阳性8株(32.0%),ACT-1基因二家均为阴性,二家医院DHA基因检出率有明显差别(P<0.05)。结论质粒型AmpC酶基因可通过转化、接合等方式转移给其他同种或不同种菌,易于传播。二家医院DHA基因检出率有明显差别,并均己有流行的迹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菌耐药 肺炎克雷伯菌 ampc酶基因
下载PDF
多重耐药阴沟肠杆菌流行状况及耐药机制的研究 被引量:63
19
作者 顾怡明 张杰 +2 位作者 俞云松 周志慧 杜小玲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CAS CSCD 2004年第12期1321-1324,共4页
目的了解多重耐药阴沟肠杆菌的流行状况及耐药机制。方法58株临床分离的对第三代头孢菌素耐药的阴沟肠杆菌进行琼脂稀释法药敏试验、表型筛选法和聚合酶链反应克隆测序。结果58株阴沟肠杆菌表型筛选结果显示,高产AmpC酶株、单产ESBLs株... 目的了解多重耐药阴沟肠杆菌的流行状况及耐药机制。方法58株临床分离的对第三代头孢菌素耐药的阴沟肠杆菌进行琼脂稀释法药敏试验、表型筛选法和聚合酶链反应克隆测序。结果58株阴沟肠杆菌表型筛选结果显示,高产AmpC酶株、单产ESBLs株和同时产AmpC酶和ESBLs株的检出率分别为65.52%、13.79%和20.69%;58株阴沟肠杆菌对多种抗菌药物耐药,高产AmpC酶菌株、单产ESBLs菌株和同时产AmpC酶和ESBLs菌株对头孢哌酮/舒巴坦的敏感率分别为55.3%、87.5%和16.7%;对哌拉西林/他唑巴坦的敏感率分别为28.9%、50%和8.3%;对头孢吡肟的敏感率分别为97.4%、37.5%和16.7%;对亚胺培南的敏感率均为100%;58株临床分离株ESBLs编码基因的测序结果显示,分别为SHV2、SHV2a、SHV12、CTXM14和CTXM3型ESBLs;58株临床分离株的ampD基因PCR扩增显示49株阳性,占84.48%,对其中8株进行克隆测序,均存在可疑的羧基端突变位点。结论产生AmpC酶和ESBLs是阴沟肠杆菌对头孢菌素耐药的主要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阴沟肠杆菌 ampc 超广谱Β-内酰胺酶 耐药性 基因分析
下载PDF
41株大肠埃希菌和克雷伯菌耐药性的研究 被引量:5
20
作者 杨俊钧 严子禾 《东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2012年第4期467-470,共4页
目的:了解我院临床分离的大肠埃希菌和克雷伯菌的耐药性及耐药机制。方法:以双纸片确证试验、三维试验对头孢西丁耐药的大肠埃希菌和克雷伯菌测定产β-内酰胺酶(ESBLs)及C类头孢菌素酶(p-AmpC)的情况;K-B法测定受检菌对15种抗菌药物的... 目的:了解我院临床分离的大肠埃希菌和克雷伯菌的耐药性及耐药机制。方法:以双纸片确证试验、三维试验对头孢西丁耐药的大肠埃希菌和克雷伯菌测定产β-内酰胺酶(ESBLs)及C类头孢菌素酶(p-AmpC)的情况;K-B法测定受检菌对15种抗菌药物的耐药性;采用聚合酶链反应(PCR)分析ESBLs和p-AmpC基因型。结果:41株头孢西丁(FOX)耐药的受检菌中共检出产ESBLs 29株,阳性率为70.7%;产p-AmpC 19株,阳性率为46.3%。药敏试验结果显示,产酶组对一~三代头孢均存在不同程度的耐药(43.8%~93.8%),耐药率明显高于非产酶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所有细菌对头孢匹美的敏感性近70%,对亚胺培南全部敏感。基因检测结果提示,FOX耐药大肠埃希菌和克雷伯菌ESBLs基因型以TEM和SHV为主,分别占61%和39%;DHA和ACT型p-AmpC检出率分别为41.5%和51.2%。结论:我院临床分离的大肠埃希菌和克雷伯菌为多重耐药菌,ESBLs及p-AmpC基因携带率较高。碳青霉烯类抗生素亚胺培南可作为治疗产ESBLs和AmpC菌感染的有效药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mpc 超广谱Β-内酰胺酶 耐药性 基因型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