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外痔剥离术联合铜离子电化学治疗术和后正中位肛门内括约肌部分离断术治疗混合痔的疗效观察
1
作者 陈英 《外科研究与新技术(中英文)》 2024年第3期240-242,共3页
目的探讨在外痔剥离术联合铜离子电化学治疗术的基础上采用后正中位肛门内括约肌部分离断术治疗混合痔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20年3月—2023年8月收治的80例混合痔病例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 目的探讨在外痔剥离术联合铜离子电化学治疗术的基础上采用后正中位肛门内括约肌部分离断术治疗混合痔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20年3月—2023年8月收治的80例混合痔病例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外痔剥离术联合铜离子电化学治疗术,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方法的基础上采用后正中位肛门内括约肌部分离断术,比较两组患者手术前后的肛管功能和术后复发率。结果术前肛管最大收缩压和肛管静息压在两组患者间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个月,观察组上述指标均低于对照组(P<0.05)。术后观察组仅1例复发,对照组有8例复发,观察组复发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外痔剥离术联合铜离子电化学治疗术的基础上采用后正中位肛门内括约肌部分离断术治疗混合痔可以有效改善患者肛管功能,降低术后复发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混合痔 外痔剥离术 铜离子电化学治疗术 后正中位肛门内括约肌部分离断术
下载PDF
中医扩肛加激素注射术联合中药口服治疗耻骨直肠肌综合征的效果
2
作者 贾菲 智建文 +3 位作者 杨祎 陈鑫宇 王松 洪子夫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23年第26期152-156,共5页
目的探讨中医扩肛加激素注射术联合中药口服治疗耻骨直肠肌综合征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20年3月至2022年6月于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肛肠科收治的耻骨直肠肌综合征患者60例,将其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0例。两组均... 目的探讨中医扩肛加激素注射术联合中药口服治疗耻骨直肠肌综合征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20年3月至2022年6月于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肛肠科收治的耻骨直肠肌综合征患者60例,将其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0例。两组均采用微创手术,观察组为中医扩肛加激素注射术式,对照组为耻骨直肠肌部分切断术式,两组术后均给予养血润肠颗粒剂口服3个月。比较两组疗效、术中指标、住院天数、Wexner便秘量化评分主要症状积分、视觉模拟评分、排粪造影肛直角度数和术后并发症情况。结果两组总体疗效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手术时长和住院天数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整体分析发现:不完全排空感、每次排便时间积分的组间比较、时间点比较及交互作用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进一步两两比较,组内比较:两组术后、随访时的不完全排空感、每次排便时间积分均低于术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比较:观察组随访时的不完全排空感、每次排便时间积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整体分析发现:视觉模拟评分组间比较、时间点比较及交互作用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进一步两两比较,组内比较:两组术后第3、7天视觉模拟评分均低于术后第1天,两组术后第7天视觉模拟评分均低于术后第3天,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比较:观察组术后第3、7天视觉模拟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前两组静息时、力排时肛直角度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时两组静息时、力排时肛直角度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时两组力排时肛直角度数均大于术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前、随访时的静息时肛直角度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均未出现肛门失禁、肛门狭窄等并发症。结论中医扩肛加激素注射术联合中药口服能改善耻骨直肠肌综合征导致的便秘症状,增大肛直角度数,较耻骨直肠肌部分切断术术中出血量少、手术时长和住院天数短、术后痛苦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耻骨直肠肌综合征 便秘 中医扩肛加激素注射术 耻骨直肠肌部分切断术 养血润肠颗粒剂
下载PDF
腹腔镜下直肠乙状结肠部分切除术对Ⅱ~Ⅲ度直肠脱垂治疗效果、肛门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4
3
作者 吴国庆 刘志新 +1 位作者 司宇光 王晓锋 《临床误诊误治》 CAS 2022年第11期73-78,共6页
目的探讨腹腔镜下直肠乙状结肠部分切除术对Ⅱ~Ⅲ度直肠脱垂患者疗效、肛门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9年2月—2021年12月Ⅱ~Ⅲ度直肠脱垂90例,按照手术方案的不同分为腹腔镜组和常规组各45例。腹腔镜组采用腹腔镜下直肠乙状结肠部分切除... 目的探讨腹腔镜下直肠乙状结肠部分切除术对Ⅱ~Ⅲ度直肠脱垂患者疗效、肛门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9年2月—2021年12月Ⅱ~Ⅲ度直肠脱垂90例,按照手术方案的不同分为腹腔镜组和常规组各45例。腹腔镜组采用腹腔镜下直肠乙状结肠部分切除术治疗,常规组采用开腹直肠前切除术治疗。比较2组治疗效果,围术期情况,去甲肾上腺素(NE)、皮质醇(Cor)、前列腺素E_(2)(PGE_(2))水平,肛门功能[直肠最大耐受量、直肠感觉阈值、肛管静息压(ARP)、肛管最大收缩压(AMCP)],Wexner便秘、肛门失禁评分和并发症情况。结果腹腔镜组总有效率与常规组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腹腔镜组术中出血量少于常规组,手术时间、术后排便时间、住院时间短于常规组(P<0.01);腹腔镜组术后1、3、5 d血清NE、Cor、PGE_(2)水平低于常规组(P<0.05);术后3个月,2组直肠最大耐受量、直肠感觉阈值较术前下降,ARP、AMCP较术前升高,且腹腔镜组直肠最大耐受量、直肠感觉阈值低于常规组,ARP、AMCP高于常规组(P<0.05,P<0.01);腹腔镜组并发症总发生率低于常规组(P<0.05)。结论腹腔镜下直肠乙状结肠部分切除术应用于Ⅱ~Ⅲ度直肠脱垂患者的疗效与开腹手术相当,可优化手术,减轻手术应激,促进术后康复,改善肛门功能,降低并发症发生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肠脱垂 腹腔镜 直肠乙状结肠部分切除术 开腹直肠前切除术 治疗效果 肛门功能 手术后并发症
下载PDF
腹腔镜下完全经腹入路部分内括约肌切除术在低位直肠癌保肛手术中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20
4
作者 陈保祥 周燕 +9 位作者 解萧宇 孙孔亮 洪云天 刘波 喻学桥 刘韦成 陈文豪 丁召 钱群 江从庆 《腹部外科》 2019年第4期250-256,共7页
目的探讨腹腔镜下完全经腹入路部分内括约肌切除术(completely abdominal approach partial intersphincteric resection,CAPISR)治疗低位直肠癌的可行性、肿瘤安全性及术后肛门功能。方法回顾性分析武汉大学中南医院实施CAPISR及完全... 目的探讨腹腔镜下完全经腹入路部分内括约肌切除术(completely abdominal approach partial intersphincteric resection,CAPISR)治疗低位直肠癌的可行性、肿瘤安全性及术后肛门功能。方法回顾性分析武汉大学中南医院实施CAPISR及完全经括约肌间切除术(total intersphincteric resection,TISR)病人的临床资料及随访信息,包含手术学指标、肿瘤学指标及肛门功能评分等。结果53例病人纳入研究,CAPISR组31例,TISR组22例,两组病人均顺利完成手术,无围手术期死亡病例。与TISR组相比,CAPISR组手术更快(P=0.003)、术中失血量更少(P=0.000)、住院时间更短(P=0.038),并发症发生率更低(22.6%比72.7%,P=0.000)。所有病例术后标本远、近切缘、环周切缘的病理学检查均为阴性。两组术后标本在肿瘤远切缘长度、淋巴结数量、淋巴结阳性率及TNM分期方面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中位随访时间为16个月,CAPISR组在随访期内无局部复发及转移;TISR组有2例出现转移,总生存率为90.9%。术后肛门功能与术前相比,两组病人术后3、6、12个月时的每日平均排便次数及肛门失禁Wexner评分均显著升高(P<0.05)。与TISR组相比,CAPISR组术后3、6、12个月时的每日排便次数更少,肛门失禁Wexner评分更低(P<0.05)。术后12个月的Kirwan分级表明,两组病人术后1年肛门功能逐渐恢复,控便功能良好,无1例因严重肛门失禁(KirwanⅤ级)行永久性造瘘。CAPISR组病人术后肛门控便能力较TISR组更好(P=0.015)。结论腹腔镜CAPISR手术治疗低位直肠癌安全可行,手术时间短、术中失血量少、恢复快、住院时间短、并发症少,可使低位直肠癌病人在肿瘤根治性切除的同时最大化保留肛门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完全经腹入路 部分内括约肌切除术 低位直肠癌 肛门功能
下载PDF
腹腔镜下全经腹入路部分内括约肌切除保肛术的临床疗效观察 被引量:4
5
作者 陈庆矿 赵子民 +3 位作者 郑红红 李建军 郑帅 赵恩宏 《河北医学》 CAS 2021年第5期799-805,共7页
目的:观察腹腔镜下全经腹入路低位直肠癌部分内括约肌切除保肛术的临床疗效及生存质量情况。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至2019年12月,选取181例,依据不同术式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对照组1和对照组2,收集术中及术后恢复情况、肿瘤根治、肛门... 目的:观察腹腔镜下全经腹入路低位直肠癌部分内括约肌切除保肛术的临床疗效及生存质量情况。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至2019年12月,选取181例,依据不同术式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对照组1和对照组2,收集术中及术后恢复情况、肿瘤根治、肛门功能、生存质量评分等情况。结果:观察组比对照组1中肿瘤距肛缘的距离更低(3.72±0.74cm vs 5.67±0.54cm,P<0.05);三组手术指标比较中,观察组与对照组1比对照组2的出血量更少(52.3±28.2mL vs 48.2±20.9mL vs 96.2±27.3mL),手术时间更短(197±6.8min vs 195±5.4min vs 208±10.7min),术后住院时间更短(13.5±4.9d vs 13.1±3.7d vs 17.3±4.7d),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三组并发症方面无统计学意义。三组间肿瘤根治中,患者远端切缘距离、环周切缘、淋巴结清扫等情况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三组生存预后中总的生存率分别为93.3%、90.2%、91.7%(P>0.05),无统计学意义。2组保肛患者术后肛门功能比较显示,对照组1中肛管静息压力、肛管最大收缩压、最大耐受容积、排便次数,术后3个月内相较于观察组恢复较快,排便功能良好率较高(85.2%vs 58.3%,P<0.05);但手术3~6个月后,肛门功能差异并无统计差异(P>0.05)。肿瘤患者生活质量评分中,观察组保肛患者明显高于对照组2中腹壁造口患者(P<0.05);肛门功能逐步恢复,有助于生活质量也逐步提高。结论:腹腔镜下全经腹入路部分内括约肌切除保肛术治疗低位直肠癌患者,术后临床疗效及肛门功能恢复良好,有助于提高患者生存质量,具有一定的安全性及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位直肠癌 部分内括约肌切除术 肛门功能 预后
下载PDF
经肛门局部切除术在早期直肠癌患者中的远期效果观察 被引量:1
6
作者 黎炳尧 伍发时 李传业 《结直肠肛门外科》 2015年第6期398-401,共4页
目的探讨经肛门局部切除术在早期直肠癌患者中的远期治疗效果。方法选取广宁县人民医院肛肠科收治的早期直肠肿瘤患者10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50例,观察组患者采取经肛门局部切除术治疗,对照组患者采取开腹根治术治疗,并且对所... 目的探讨经肛门局部切除术在早期直肠癌患者中的远期治疗效果。方法选取广宁县人民医院肛肠科收治的早期直肠肿瘤患者10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50例,观察组患者采取经肛门局部切除术治疗,对照组患者采取开腹根治术治疗,并且对所有患者进行3年的随访。对比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后并发症、住院时间,评估患者肿瘤复发率、1年生存率、3年生存率及生活质量。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患者(P<0.05),观察组患者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患者(P<0.05),观察组患者的住院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患者(P<0.05),观察组患者与对照组患者的1年生存率与3年生存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的局部复发和远处转移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的生活质量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肛门局部切除术在早期直肠癌患者中能有效缩短患者的住院时间、手术时间,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并且能够取得与开腹手术相同的远期效果,值得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肛门局部切除术 早期直肠癌 远期效果
下载PDF
早期低位直肠癌行经肛局部扩大全层切除术对疗效及预后的影响
7
作者 马琳 方云鹤 林艳 《昆明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15年第10期103-106,共4页
目的探讨早期低位直肠癌行经肛局部扩大全层切除术对疗效及预后的影响.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法,选取2012年4月至2014年10月在青岛第八人民医院接受治疗的40例早期低位直肠癌患者的临床资料,按照治疗方式的不同将患者分为2组,对照组和观察... 目的探讨早期低位直肠癌行经肛局部扩大全层切除术对疗效及预后的影响.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法,选取2012年4月至2014年10月在青岛第八人民医院接受治疗的40例早期低位直肠癌患者的临床资料,按照治疗方式的不同将患者分为2组,对照组和观察者,每组各2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传统经腹根治术,观察组患者采用经肛局部扩大全层切除术;观察2组患者术后远处转移率、局部复发率、生存率、住院时间、手术时间以及并发症等,分析2组患者治疗效果和预后.结果观察组患者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并发症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患者5例患局部复发,无1例远处转移,对照组有4例并发症,1例局部复发,无1例远处转移;观察组患者3 a内生存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5 a内生存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早期低位直肠癌行经肛局部扩大全层切除术具有较好的治疗效果,不仅创伤小、花费低,安全高效,而且有利于提高患者预后生活质量,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早期低位直肠癌 经肛局部扩大全层切除术 疗效 预后
下载PDF
肛裂切除加外括约肌部分切断术治疗慢性肛裂的临床效果 被引量:9
8
作者 张建虎 赵献明 《中国社区医师》 2017年第4期77-77,79,共2页
目的:探讨肛裂切除加外括约肌部分切断术治疗慢性肛裂的临床疗效。方法:收治慢性肛裂患者132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给予传统肛裂切除术治疗,观察组给予肛裂切除加外括约肌部分切断术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 目的:探讨肛裂切除加外括约肌部分切断术治疗慢性肛裂的临床疗效。方法:收治慢性肛裂患者132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给予传统肛裂切除术治疗,观察组给予肛裂切除加外括约肌部分切断术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并发症总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肛裂切除加外括约肌部分切断术治疗慢性肛裂的疗效显著,并发症较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肛裂 肛裂切除术 外括约肌部分切断术
下载PDF
超低位直肠癌行纵向部分括约肌切除术和经内外括约肌间切除术后肛门功能及生活质量比较 被引量:15
9
作者 丛进春 陈春生 +2 位作者 马明星 夏志秀 刘鼎盛 《中国普外基础与临床杂志》 CAS 2014年第3期305-312,共8页
目的比较纵向部分括约肌切除术(PLRAS)和经内外括约肌间切除术(ISR)后直肠癌患者的肛门功能和生活质量。方法将99例超低位直肠癌患者按照手术方式的不同分为PLRAS组(n=23)和ISR组(n=76)。于术后6、12及24个月,采用Saito功能问卷和Wexne... 目的比较纵向部分括约肌切除术(PLRAS)和经内外括约肌间切除术(ISR)后直肠癌患者的肛门功能和生活质量。方法将99例超低位直肠癌患者按照手术方式的不同分为PLRAS组(n=23)和ISR组(n=76)。于术后6、12及24个月,采用Saito功能问卷和Wexner评分量表评估术后的肛门功能,采用欧洲癌症研究与治疗组织开发的特为结直肠肿瘤患者而设的生活质量核心量表(EORTC-QLQ-CR29)评估术后的生活质量,并进行组间比较。结果①吻合口狭窄:与ISR组比较,在术后6个月,PLRAS组的吻合口狭窄程度较重(P<0.001);在术后12个月时改善并不明显,狭窄程度仍较ISR组重(P=0.003);在术后24个月,2组患者的吻合口狭窄程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230)。②Saito功能问卷结果:术后6个月时,PLRAS组存在排便截断(P=0.016)、存在排便困难(P=0.008)及能分辨排气和排便(P<0.001)患者的比例均较ISR组高;在术后12个月,PLRAS组能分辨排气和排便患者的比例仍较ISR组高(P=0.017);在术后24个月,2组间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③Wexner得分结果:各时点2组患者的Wexn er得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④生活质量:在术后6个月,PLRAS组患者的会阴部疼痛得分(P=0.031)和性交困难得分(P=0.006)均高于ISR组,而排气失禁(P=0.003)、排便失禁(P=0.043)和女性性功能(P=0.023)得分均低于ISR组;在术后12个月,PLRAS组患者的排气失禁(P=0.012)和女性性功能(P=0.017)得分均低于ISR组,而性交困难(P=0.012)得分高于ISR组;在术后24个月,2组患者各项得分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PLRAS术后12个月内的肛门狭窄情况和对女性性功能的影响均较ISR术更为严重,但到术后24个月,其可达到同ISR术相似的肛门功能和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纵向部分括约肌切除术 经内外括约肌间切除术 直肠癌 肛门功能 生活质量
原文传递
纵向部分括约肌切除术治疗超低位直肠癌12例分析
10
作者 夏志秀 丛进春 陈春生 《中国实用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327-330,共4页
目的探讨纵向部分括约肌切除术治疗超低位直肠癌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04年1月至2008年4月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行纵向部分括约肌切除术治疗超低位直肠癌12例病人的临床资料,采用向量测压来评价其临床疗效。结果中位随访35.... 目的探讨纵向部分括约肌切除术治疗超低位直肠癌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04年1月至2008年4月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行纵向部分括约肌切除术治疗超低位直肠癌12例病人的临床资料,采用向量测压来评价其临床疗效。结果中位随访35.5个月,均未出现局部复发,仅1例在术后24个月出现远处转移并行左半肝切除。向量测压结果显示术后最大静息压和收缩压明显升高,而静息向量容积和收缩向量容积明显降低,不均衡指数在静息状态和收缩状态均显著升高。所有指标随着时间的推移逐渐趋于正常。结论超低位直肠癌病人采用纵向部分括约肌切除术能够获得足够的根治性和可接受的肛门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纵向部分括约肌切除术 超低位直肠癌 根治性 肛门功能
原文传递
不同内括约肌切除方案对低位直肠癌患者术后肛门功能影响的研究 被引量:2
11
作者 郭志刚 《临床医学》 CAS 2017年第6期26-28,共3页
目的探讨部分内括约肌切除术和全内括约肌切除保肛术对低位直肠癌患者术后肛门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2年1月至2014年7月低位直肠癌行部分内括约肌切除术患者40例为部分切除组,同期行全内括约肌切除保肛术的患者36例为全部切除组。门... 目的探讨部分内括约肌切除术和全内括约肌切除保肛术对低位直肠癌患者术后肛门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2年1月至2014年7月低位直肠癌行部分内括约肌切除术患者40例为部分切除组,同期行全内括约肌切除保肛术的患者36例为全部切除组。门诊随访1年,于术后1、3、6、12个月进行肛门功能评价;术后6个月进行生活质量评价。结果术后1、3、6、12个月部分切除组患者肛门功能良好率均显著高于全部切除组(P<0.05或P<0.01)。两组社会功能、疼痛、睡眠紊乱、总健康状况和情感功能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其他项目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部分内括约肌切除术可保留低位直肠癌患者肿瘤对侧部分括约肌和齿状线,最大限度避免了肛门失禁,有助于改善和提高患者术后肛门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肛门括约肌间切除术 部分 完全 肛门功能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