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1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Official and Private Porcelain Kilns of Ancient China
1
《China Today》 2001年第7期40-47,共8页
关键词 Official and Private Porcelain kilns of ancient China
下载PDF
古丝绸之路的邢窑文化传播及其现实启迪
2
作者 张志强 《邢台学院学报》 2024年第3期27-33,共7页
邢窑制品作为古丝绸之路的重要流通物品,承载着大量的历史回音和文化内涵。邢窑的历史底蕴与文化价值主要包括三方面:邢窑是中国唐代北方白瓷的代表和烧制中心;邢窑将唐代瓷器的烧制技术推向全新高度;邢窑制品种类丰富且工艺精湛。通过... 邢窑制品作为古丝绸之路的重要流通物品,承载着大量的历史回音和文化内涵。邢窑的历史底蕴与文化价值主要包括三方面:邢窑是中国唐代北方白瓷的代表和烧制中心;邢窑将唐代瓷器的烧制技术推向全新高度;邢窑制品种类丰富且工艺精湛。通过邢窑制品是古代“丝绸之路”上的重要流通商品、古代“丝绸之路”文化交流对邢窑瓷器的影响两个方面论述古丝绸之路的邢窑文化传播。基于此,提出加强古丝绸之路视域下邢窑白瓷研究,促进新时代语境下邢窑文化产业的发展,加强“一带一路”视域下邢窑文化的传播等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古丝绸之路 邢窑白瓷 文化传播 现实启迪
下载PDF
华北唐宋古瓷窑兴起的自然条件:煤系地层出露
3
作者 刘婕 梁汉东 《中国煤炭地质》 2024年第1期12-17,共6页
为探究华北唐宋著名古瓷窑兴起的自然条件及其实质,收集了54个华北唐宋著名古瓷窑址,综合煤田地质学、地理学和考古学等展开探讨。空间分析揭示这些古瓷窑址均坐落在石炭纪—二叠纪煤系地层边缘出露区,整体呈现“东密西疏”的分布格局... 为探究华北唐宋著名古瓷窑兴起的自然条件及其实质,收集了54个华北唐宋著名古瓷窑址,综合煤田地质学、地理学和考古学等展开探讨。空间分析揭示这些古瓷窑址均坐落在石炭纪—二叠纪煤系地层边缘出露区,整体呈现“东密西疏”的分布格局。煤系地层出露不仅暴露了煤而且暴露了煤的共伴生矿产——煤系高岭岩;此煤系高岭岩经历百万年级的自然暴露,在空气和水的持续作用下发生了地球化学风化作用,逐渐形成含水凝胶态的高龄泥。研究显示,煤系地层天然出露为泛华北唐宋古瓷窑兴起提供了自然条件,实质是利用天然可塑性的高龄泥直接制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系地层 唐宋古瓷窑 天然出露 高岭泥 风化地球化学
下载PDF
中国古代铸铁退火技术研究综述
4
作者 孙旭东 黄兴 《广西民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24年第2期60-67,86,共9页
铸铁退火工艺可显著改善铸铁机械性能,拓展铁器应用范围,在中国古代生铁制钢技术体系中发挥承上启下的作用,是铁器时代开启的重要因素。20世纪50年代开始,自然科学方法的引入让古代钢铁史研究从文献学、类型学跨越到材料学。20世纪80年... 铸铁退火工艺可显著改善铸铁机械性能,拓展铁器应用范围,在中国古代生铁制钢技术体系中发挥承上启下的作用,是铁器时代开启的重要因素。20世纪50年代开始,自然科学方法的引入让古代钢铁史研究从文献学、类型学跨越到材料学。20世纪80年代,随着铁器考古工作大规模的开展,发现多处大型古代冶铁遗址,再加上一些新兴科技手段与考古研究的深入结合,研究者对古代铸铁退火技术有了充分认识。在冶铁遗址中发现具有退火功能的炉窑,其形制与烘范窑相似。研究者通过模拟古代温度开展实验,借助理论分析汉代球墨铸铁的退火工艺。综合已有研究,宜在最大限度地复原古代的条件下开展铸铁退火模拟实验,从工艺、成本、效果等综合研究古代铸铁退火生产流程,这对加深对铸铁退火工艺的认识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古代铸铁退火 古代退火炉窑 古代铸铁退火燃料 冶金模拟实验
下载PDF
南阳古陶瓷发展及现状研究——基于周边博物馆与古窑址的考察
5
作者 丁二宝 刘楠楠 +3 位作者 杨孟丽 刘晓明 杨静 孙晓岗 《中国陶瓷》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62-69,共8页
以分析南阳古陶瓷发展与研究现状为目的,对南阳邓窑遗址古瓷片及附近制瓷原料进行采集,探究邓窑陶瓷器呈色与原料特征;对南阳博物馆与淅川博物馆陶瓷器分布地点进行统计分析,探究南阳古陶瓷发展与传播路径。结果表明:汉以前,陶器生产地... 以分析南阳古陶瓷发展与研究现状为目的,对南阳邓窑遗址古瓷片及附近制瓷原料进行采集,探究邓窑陶瓷器呈色与原料特征;对南阳博物馆与淅川博物馆陶瓷器分布地点进行统计分析,探究南阳古陶瓷发展与传播路径。结果表明:汉以前,陶器生产地区主要以淅川为主,其他地区为辅,陶器类型由多元化特征向一元化特征变化;唐之后,陶瓷器制作主要以内乡邓窑为主,南召窑等其他窑口为辅,陶瓷器质量参差不齐,但种类丰富;采集的青釉瓷片a*值在4.85至-5.82间波动,b*值基本大于0,整体釉色偏黄;A、B、D类原料均属于低温熔剂类原料,其中D类原料可单独制备黑釉;C类原料富铁,可配合A、B类原料烧制青瓷;邓窑瓷器的运输路线主要有三条,分别为内乡汤堰河至丹江运输线、内乡汤堰河至刁河运输线、内乡至南召关路古道运输至鲁山、许昌及开封等运输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阳古陶瓷 邓窑陶瓷 淅川古陶瓷 运输路线
下载PDF
“格古要论·古窑器论·大食窑”体现的中外陶瓷交流
6
作者 汤浩淳 《陶瓷》 CAS 2024年第3期67-71,共5页
《格古要论》是一部专门品鉴器物的古代著作,其中《古窑器论》按窑口分类描述陶瓷外观特征,记载新贵阶级品鉴真雁优劣的标准,反映元末明初国内陶瓷特色,亦涉猎部分国外窑口,如大食窑。《古窑器论》所述陶瓷多为宋元时期,此时我国对外贸... 《格古要论》是一部专门品鉴器物的古代著作,其中《古窑器论》按窑口分类描述陶瓷外观特征,记载新贵阶级品鉴真雁优劣的标准,反映元末明初国内陶瓷特色,亦涉猎部分国外窑口,如大食窑。《古窑器论》所述陶瓷多为宋元时期,此时我国对外贸易繁荣,华瓷出口直接影响其他地区陶瓷生产,催生出极具当地特色的陶瓷,后经贸易返销至中国,对中国社会产生影响。根据《大食窑》原文描述,寻找与之相符的文献记载及文物证据,探究其中的联系和影响,论证此时期的中外陶瓷交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格古要论》 《大食窑》 陶瓷贸易 相互影响 中外陶瓷交流
下载PDF
社区文化遗产西村窑的图形符号转换研究
7
作者 王跃儒 李琨 《丝网印刷》 2024年第11期11-14,共4页
以广东省非物质文化遗产西村窑作为研究对象,从西村窑的造型、纹饰、色调三方面进行提取,作为广雅社区文化遗产的环境图形符号转换基础,尝试为广雅古文化创新街提供新的改造思路和参考。
关键词 西村窑 社区文化遗产 图形符号 广雅古文化街
下载PDF
建盏的古韵新风及釉色的鉴别
8
作者 吴周福 《陶瓷研究》 2024年第3期145-147,共3页
建盏独特的釉色,如庄重的乌金釉、变幻的曜变釉,以及温润的柿红釉和清新的茶绿釉,蕴含着丰富的中国传统美学思想,展现了工匠们对自然规律的深刻把握和文人雅士的审美理想。本文将探讨当代建盏在保持传统特质的基础上,呈现出的创新。
关键词 建窑 建盏 艺术风格 古韵今风
下载PDF
中国古代瓷用窑具的分类研究 被引量:1
9
作者 桑月侠 郑乃章 +1 位作者 陈猛 吴军明 《中国陶瓷》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0期70-78,共9页
窑具是我国古代陶瓷手工业生产过程中遗留下来的主要遗存,其作为主要的生产工具蕴涵着丰富的历史信息,反映了当时陶瓷业发展技术水平,具有极高的研究价值。本文通过查阅我国新中国成立以来古代陶瓷窑址相关发掘报告,对古窑址出土的主要... 窑具是我国古代陶瓷手工业生产过程中遗留下来的主要遗存,其作为主要的生产工具蕴涵着丰富的历史信息,反映了当时陶瓷业发展技术水平,具有极高的研究价值。本文通过查阅我国新中国成立以来古代陶瓷窑址相关发掘报告,对古窑址出土的主要窑具在不同地区和不同时代分布状况进行分析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匣具不仅具有垫烧具的增加装窑率和支烧具的提高窑位的双重机能,还具有保护器物不受火焰、气氛、落渣损伤的功能;匣具在地区分布和使用时代上超越了垫烧具和支烧具成为我国古代窑址中的典型窑具,对于匣具的进一步研究有助于更深入了解古代陶瓷器物的装烧方式以及窑具的演变规律,具有极高的科学史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古窑址 主要窑具 典型匣具 统计分析
下载PDF
两宋时期将乐地区窑业技术交流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1
10
作者 余蕾希 《三明学院学报》 2023年第4期38-45,共8页
将乐地处闽西北地区,临近赣东北及浙南,三个区域自古以来就关系密切。两宋时期是将乐地区古瓷窑业发展的兴盛期,窑业技术的交流传播也更加活跃。北宋时期将乐窑产品以青白瓷为主,窑炉为斜坡式龙窑,产品的风格、装饰技法、窑具等在一定... 将乐地处闽西北地区,临近赣东北及浙南,三个区域自古以来就关系密切。两宋时期是将乐地区古瓷窑业发展的兴盛期,窑业技术的交流传播也更加活跃。北宋时期将乐窑产品以青白瓷为主,窑炉为斜坡式龙窑,产品的风格、装饰技法、窑具等在一定程度上受到景德镇地区影响;南宋时期将乐窑产品以青瓷为主,窑炉则以分室龙窑占据主流,在产品制作工艺、窑炉等方面更多受到龙泉窑的影响。两宋时期将乐地区窑业技术的交流不同时期受不同窑口影响,技术传播路径呈沿水路传播的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将乐窑 古瓷窑业 两宋时期 窑业技术交流
下载PDF
“中华民国”时期瓷业历程 被引量:1
11
作者 裴霞敏 《陶瓷研究》 2023年第2期144-146,共3页
近代“中华民国”时期,连年战争时局动荡不安,尽管连年战乱,但也依旧有一批有识之士在努力力求改变和革新,他们不断壮大发展中,也取得一定程度上的成就。从工艺技术角度而言,“中华民国”瓷器从胎、釉、颜料和烧造技术都发展的很好。从... 近代“中华民国”时期,连年战争时局动荡不安,尽管连年战乱,但也依旧有一批有识之士在努力力求改变和革新,他们不断壮大发展中,也取得一定程度上的成就。从工艺技术角度而言,“中华民国”瓷器从胎、釉、颜料和烧造技术都发展的很好。从艺术角度上来看,文人画派用瓷代纸,将传统瓷与现代瓷区分开,也挽救了晚清瓷。从教育角度来看,“中华民国”先后成立了陶瓷职业学校,这一壮举一举打破了父传子,师传徒,为景德镇乃至中国陶瓷界培养了一批专业人才。可以这样说“中华民国”时期在我国陶瓷史上起到了一个里程碑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华民国” 御窑厂 古月轩
下载PDF
论古窑遗址的发掘保护与云南陶瓷史研究
12
作者 马佳 《陶瓷研究》 2023年第4期19-21,共3页
云南陶瓷史是中国陶瓷史的组成部分。云南陶瓷史研究中存有历史文献缺少与古窑遗址发掘滞后两个难点。古窑遗址的发掘和保护是云南陶瓷史研究的基础与关键。青花瓷器的断代、陶瓷生产工艺、生产组织方式、技艺文化的交流与互动都在很大... 云南陶瓷史是中国陶瓷史的组成部分。云南陶瓷史研究中存有历史文献缺少与古窑遗址发掘滞后两个难点。古窑遗址的发掘和保护是云南陶瓷史研究的基础与关键。青花瓷器的断代、陶瓷生产工艺、生产组织方式、技艺文化的交流与互动都在很大程度上依赖古窑遗址的考古发掘及遗物研究。相关部门应高度重视,投入人力与物力,组织科学考古发掘,并在有条件的基础上,建立考古遗址公园,促进地方文旅的深度发展,加强古窑遗址的保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云南 陶瓷史 古窑遗址
下载PDF
岭南博罗印纹陶古窑文化的挖掘与传承
13
作者 余小伦 谭晓珊 +1 位作者 余乐晴 邓科军 《陶瓷研究》 2023年第6期21-23,共3页
博罗园洲梅花墩古窑遗址与博罗龙溪银岗古窑遗址都是在博罗境内,两古窑址距离不到10公里。是历经考古发掘得以验证的岭南春秋时期具有代表性的,生产以几何纹印陶器为主的核心窑口。就制作工艺和生产技术而言,该窑不仅器型种类多,生产数... 博罗园洲梅花墩古窑遗址与博罗龙溪银岗古窑遗址都是在博罗境内,两古窑址距离不到10公里。是历经考古发掘得以验证的岭南春秋时期具有代表性的,生产以几何纹印陶器为主的核心窑口。就制作工艺和生产技术而言,该窑不仅器型种类多,生产数量大,产品质量好。在生产工具的先进、纹样的丰富、龙窑烧制技术的运用乃至原始青釉瓷的出品,均以超越以往的制陶水平,说明梅花墩古窑各项工艺技术在当时居于领先位置。它在岭南古陶瓷研究中所呈现出的学术价值以及文化意义,影响了人们对先秦时期岭南文明状态的重新认识,并由此证明,百越时期的东江流域,已迈入稻作农耕文化的新阶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博罗印纹陶 古窑文化 挖掘与传承
下载PDF
中国原始制陶工艺概念的文化内涵
14
作者 段长锦 《红河学院学报》 2023年第3期128-131,共4页
文章力图把握中国原始制陶工艺概念与先民思维方式之间的内在联系,挖掘工艺概念的文化解释力和涵盖力,从研究工艺概念的视角来梳理中国古代文化的典型思想特征与发展脉络。将与制陶工艺概念相关的古文字作为典型形式来进行研究,探讨概... 文章力图把握中国原始制陶工艺概念与先民思维方式之间的内在联系,挖掘工艺概念的文化解释力和涵盖力,从研究工艺概念的视角来梳理中国古代文化的典型思想特征与发展脉络。将与制陶工艺概念相关的古文字作为典型形式来进行研究,探讨概念之间的联系。通过对这种典型形式和深层结构的深入研究,拓展陶瓷工艺文化的外延,加深对中国古代工艺文化与中国古代思想文化之间的深层联系的认知。这种研究对于中国原始文化研究、原始制陶工艺研究、中国古代思想文化研究有深刻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原始陶器 工艺概念 古文字
下载PDF
GIS支持下的古窑址与地理环境关系研究——以福建省为例 被引量:11
15
作者 谢立华 李颖翀 +1 位作者 王洪镇 赵寒冰 《文物保护与考古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100-105,共6页
为了研究福建省古窑址的分布和演变,以福建省南朝至宋元时期窑址分布为例,建立了古窑址分布地理信息系统,运用GIS的空间叠置、缓冲区、坡度和高程模型等分析方法,分析了古窑址与地理环境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从南朝至宋元时期福建省窑... 为了研究福建省古窑址的分布和演变,以福建省南朝至宋元时期窑址分布为例,建立了古窑址分布地理信息系统,运用GIS的空间叠置、缓冲区、坡度和高程模型等分析方法,分析了古窑址与地理环境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从南朝至宋元时期福建省窑址发展经历了从起步到发展再到鼎盛的整个过程;各个时期窑址发展情况不一,侧重点不同;水源、坡度和高程是古人选择窑址时考虑的重要地理环境因素;古窑址大部分分布在距河流4千米以内,坡度小于15度,海拔400米以下区域。此外,GIS技术具有传统考古学无法比拟的优势,为考古学研究提供了一种重要参考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IS 古窑址 地理环境 空间分析
下载PDF
历代耀州窑釉料渊源关系的初步分析 被引量:7
16
作者 李国霞 高正耀 +8 位作者 赵维娟 李融武 谢建忠 郭敏 冯松林 禚振西 范东宇 张颖 柴之芳 《文物保护与考古科学》 2004年第3期1-6,共6页
耀州窑是我国古代著名瓷窑。为了探讨历代耀州窑釉料之间的渊源关系 ,用中子活化分析 (NAA)技术测定古耀州瓷釉样品和耀州窑博物馆附近粘土矿样品中 2 9种元素的含量 ,将这批NAA数据进行模糊聚类分析 ,得到动态模糊聚类分析图。结果表... 耀州窑是我国古代著名瓷窑。为了探讨历代耀州窑釉料之间的渊源关系 ,用中子活化分析 (NAA)技术测定古耀州瓷釉样品和耀州窑博物馆附近粘土矿样品中 2 9种元素的含量 ,将这批NAA数据进行模糊聚类分析 ,得到动态模糊聚类分析图。结果表明 :唐代的黑瓷釉原料产地非常集中 ,矿料成分单纯。宋代青瓷釉料配方比较稳定 ,五代青瓷具有承前启后的作用。金代月白釉料成分和宋代青瓷釉料接近。唐三彩蓝釉料与其他耀州瓷釉料来源明显不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古耀州窑 釉料 微量元素 渊源关系 中子活化分析 模糊聚类分析
下载PDF
寺龙口青瓷的SRXRF研究与统计分析 被引量:4
17
作者 范东宇 冯松林 +7 位作者 冯向前 雷勇 徐清 张颖 黄宇营 何伟 权奎山 沈岳明 《核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0期833-836,共4页
本文采用同步辐射X荧光对浙江寺龙口越窑的 80块古瓷样品进行了分析 ,样品中V、Ni、Zn和Mn具有一定的年代变化规律性。实验数据的统计分析结果表明 ,越窑古瓷中元素含量具有一定的年代和产地特征 。
关键词 寺龙口青瓷 SRXRF 越窑青瓷 同步辐射X荧光分析 考古 陶瓷
下载PDF
武昌青山窑古瓷制作工艺的科学总结 被引量:6
18
作者 陈尧成 郭演仪 +2 位作者 田海峰 陈文学 贺中香 《中国陶瓷》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3期41-45,共5页
地处长江中游的湖北,在历史上还没有发掘过瓷窑,在中国古陶瓷的考古和科技史上一直是空白点,直到1989年才在武昌青山窑揭开了一个一千多年前的瓷器生产地.本文对新发现的青山窑五代至北宋白瓷、影青和青瓷样品作了系统的科学研究,从而发... 地处长江中游的湖北,在历史上还没有发掘过瓷窑,在中国古陶瓷的考古和科技史上一直是空白点,直到1989年才在武昌青山窑揭开了一个一千多年前的瓷器生产地.本文对新发现的青山窑五代至北宋白瓷、影青和青瓷样品作了系统的科学研究,从而发现:(1)青山窑瓷器样品胎的化学组成是以高硅(69.7~75.3%)、高钾(2.8~4.5%)和低铝(18.8~22.1%)为特征,这与北方的高铝质瓷胎有明显区别,其组成属南方瓷胎系统.青山窑白瓷是由精选的细白泥配制,选稍白的细胎泥制影青瓷,而青瓷胎是由不加挑选的胎泥制作.(2)青山窑瓷釉组成的SiO_2/Al_2O_3比(4.08~4.85)比较接近,主要差异是氧化钙的加入量.影青、青瓷样品和五代白瓷的釉属钙质釉,而北宋白瓷釉属钙碱釉.青山窑瓷釉是由釉土加石灰和草木灰配制而成.(3)青山窑白瓷、影青和青瓷都是在龙窑中由匣钵、垫饼和支柱作窑具,一匣一器烧制而成.其中白瓷烧成温度为1251~1291℃,胎致密,气孔率低(0.3~08%),烧成质量属样品中最好;影青瓷烧成温度为1240~1250℃,胎致密,烧成质量居中;青瓷烧成温度为1230~1280℃,烧成质量不及白瓷和影青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山窑 古瓷 工艺 陶瓷 瓷器
下载PDF
一种历史生命记忆的日常生活还原叙事——关于《古炉》的对话 被引量:18
19
作者 贾平凹 韩鲁华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1年第1期63-72,共10页
不论从何种角度讲,"文化大革命"作为当代中国的一种历史记忆,都是应当面对的。就当代中国文学而言,虽然对于这段历史有着诸多的叙述,但是,这其间仍然存在着进行历史艺术叙事的空间,需要作家用自己的艺术创造,去建构起更为逼... 不论从何种角度讲,"文化大革命"作为当代中国的一种历史记忆,都是应当面对的。就当代中国文学而言,虽然对于这段历史有着诸多的叙述,但是,这其间仍然存在着进行历史艺术叙事的空间,需要作家用自己的艺术创造,去建构起更为逼近历史状态的叙事形态。当代文学大家贾平凹的长篇新作《古炉》,对此做出了自己的生命记忆的历史叙事。其间涉及到了诸多引发人们思考的问题。本文以对话的形式,解析着这部作品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古炉》 生命记忆 历史还原 日常生活叙事 文化大革命
下载PDF
慈溪越窑和洪州窑瓷片的X荧光分析研究 被引量:7
20
作者 梁宝鎏 王建平 +1 位作者 权奎山 陈铁梅 《文物保护与考古科学》 2001年第2期8-14,共7页
用能量色散型X荧光分析仪测量了慈溪寺龙口等6个越窑窑址和洪州窑4个窑址出土瓷片胎釉的化学组成。在两地均观察到近距离窑址出土瓷胎间化学组成的差异,观察到越窑瓷釉配方的稳定性和南宋晚期时的明显进步,提出了洪州青瓷中铁含量从东... 用能量色散型X荧光分析仪测量了慈溪寺龙口等6个越窑窑址和洪州窑4个窑址出土瓷片胎釉的化学组成。在两地均观察到近距离窑址出土瓷胎间化学组成的差异,观察到越窑瓷釉配方的稳定性和南宋晚期时的明显进步,提出了洪州青瓷中铁含量从东汉到晚唐的马鞍形变化,可能反映洪州窑在晚唐的衰落和低铁原料的不易获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越窑 洪州窑 古青瓷 X荧光分析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