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少腹逐瘀汤含药血清对子宫内膜异位症在位内膜分泌Ang-1、Ang-2和Tie-2的影响 被引量:10
1
作者 杨东霞 匡海学 +1 位作者 丛慧芳 赵锐 《中国医药指南》 2012年第6期208-209,共2页
目的研究少腹逐瘀汤含药血清对子宫内膜异位症在位内膜分泌Ang-1、Ang-2和Tie-2的影响。方法实验分为少腹逐瘀汤含药血清高剂量组、低剂量组及空白对照组。收集接收手术治疗的子宫内膜异位症病人的在位子宫内膜组织,经体外分离、培养,... 目的研究少腹逐瘀汤含药血清对子宫内膜异位症在位内膜分泌Ang-1、Ang-2和Tie-2的影响。方法实验分为少腹逐瘀汤含药血清高剂量组、低剂量组及空白对照组。收集接收手术治疗的子宫内膜异位症病人的在位子宫内膜组织,经体外分离、培养,以实时荧光定量PCR分析不同浓度少腹逐瘀汤含药血清对在位内膜细胞表达Ang-1、Ang-2和Tie-2的影响。结果少腹逐瘀汤含药血清能剂量依赖性抑制在位内膜细胞表达Ang-1、Ang-2和Tie-2。结论少腹逐瘀汤含药血清可抑制体外培养的子宫内膜异位症在位内膜细胞Ang-1、Ang-2和Tie-2的分泌,提示少腹逐瘀汤对于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可能具有一定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宫内膜异位症 在位内膜 少腹逐瘀汤 ang-1ang-2tie-2
下载PDF
Ang-1、Ang-2及Tie-2在前列腺癌中的表达 被引量:3
2
作者 来震 姜立刚 刘立峰 《中国老年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4期4955-4956,共2页
很多细胞因子参与癌症的发生发展,其中参与血管新生的血管生成素(Ang)在肿瘤中的作用愈发明显。研究表明〔1〕在大多数癌组织中Ang-1,Ang-2及其受体Tie-2的表达激活,具有调控肿瘤新生血管形成及重建的作用。本文探讨前列腺癌组织中An... 很多细胞因子参与癌症的发生发展,其中参与血管新生的血管生成素(Ang)在肿瘤中的作用愈发明显。研究表明〔1〕在大多数癌组织中Ang-1,Ang-2及其受体Tie-2的表达激活,具有调控肿瘤新生血管形成及重建的作用。本文探讨前列腺癌组织中Ang-1、Ang-2及其受体Tie-2与前列腺癌血管生成的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ng-1 ang-2 tie-2 促血管生成素 前列腺癌
下载PDF
大肠癌组织中Ang-1、Ang-2及受体Tie-2的表达及意义 被引量:4
3
作者 闫巍中 温春阳 +3 位作者 张继红 王爱平 王彩芹 史忠新 《吉林医学》 CAS 2011年第13期2501-2505,共5页
目的:旨在研究促血管生成素-1(Ang-1)、促血管生成素-2(Ang-2)和促血管生成素受体(Tie-2)在大肠癌中的表达,分析Ang-1、Ang-2和Tie-2的表达与大肠癌的组织学分化程度的关系,探讨三者在大肠癌进展中的作用,为大肠癌的临床治疗提供新的靶... 目的:旨在研究促血管生成素-1(Ang-1)、促血管生成素-2(Ang-2)和促血管生成素受体(Tie-2)在大肠癌中的表达,分析Ang-1、Ang-2和Tie-2的表达与大肠癌的组织学分化程度的关系,探讨三者在大肠癌进展中的作用,为大肠癌的临床治疗提供新的靶点。方法:应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64例大肠癌组织中的Ang-1、Ang-2和Tie-2的表达;RT-PCR检测Ang-1、Ang-2和Tie-2mRNA在大肠癌组织中的的表达。结果:Ang-1、Ang-2与Tie-2在癌组织高、中、低分化程度上的表达呈现为肿瘤的分化程度越低,蛋白与RNA表达越明显(P<0.05)。结论:Ang-1、Ang-2及Tie-2的表达程度与大肠癌的进展呈正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ng-1 ang-2 tie-2 血管新生 大肠癌
下载PDF
整合素α6β1与Ang-1/Tie-2对脑缺血血管神经再生的研究 被引量:7
4
作者 张涓 吕姣姣 +1 位作者 李豪 张彦玲 《现代中医药》 CAS 2018年第4期122-129,共8页
临床研究结果表明,脑缺血后的血管新生可改善缺血组织的血供,也可明显促进神经功能的恢复,但神经血管再生相互联系的调控机制亟待进一步的深入研究。整合素α6β1可通过介导细胞粘附影响内皮细胞迁移、血管管型结构的生成及维持血管稳... 临床研究结果表明,脑缺血后的血管新生可改善缺血组织的血供,也可明显促进神经功能的恢复,但神经血管再生相互联系的调控机制亟待进一步的深入研究。整合素α6β1可通过介导细胞粘附影响内皮细胞迁移、血管管型结构的生成及维持血管稳定性等来调控血管及神经再生;Ang-1/Tie2信号通路参与血管生成的最后阶段,促进损伤神经功能的恢复,在血管新生、神经再生中发挥重要的作用。活血化瘀类中药通过血管生成素和整合素通路干预可促进血管生成,提高脑血流量,改善神经功能。通过查阅近年来国内外有关的文献,分析整合素α6β1与Ang-1/Tie2通路在脑卒中后血管及神经再生中的作用及中医药的干预,旨在为临床脑缺血性疾病的治疗提供新的思路和靶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缺血 整合素α6β1 ang-1/tie-2 血管生成 神经再生 活血化瘀
下载PDF
CO中毒小鼠脑内血管内皮系统Ang-1、Ang-2和Tie-2表达的动态研究
5
作者 王晓婷 张志清 +4 位作者 王晓红 张静 孙利丽 汪怡新 王苏平 《大连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11年第6期546-550,共5页
[目的]观察CO中毒小鼠脑海马区血管内皮系统Ang-1、Ang-2和Tie-2表达的变化规律,探讨CO中毒对小鼠脑血管内皮系统的影响。[方法]采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测定空气对照组和CO中毒组小鼠(各48只)在不同时间点脑海马区Ang-1、Ang-2... [目的]观察CO中毒小鼠脑海马区血管内皮系统Ang-1、Ang-2和Tie-2表达的变化规律,探讨CO中毒对小鼠脑血管内皮系统的影响。[方法]采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测定空气对照组和CO中毒组小鼠(各48只)在不同时间点脑海马区Ang-1、Ang-2及Tie-2的mRNA相对表达量。[结果]与对照组比较,CO中毒后脑血管内皮系统Ang-1、Ang-1和Tie-2 mRNA表达均呈双峰性增高,双峰分别在CO中毒后3 d(7.02±0.11、7.67±0.22和8.73±0.07,P<0.05)和7 d(6.60±0.367、.99±0.06和7.69±0.05,P<0.05)。CO组的Ang-2/Ang-1比值在6 h达到第一高峰(1.55±0.07,与对照组比较P<0.05)2,d到达低谷,随后比值缓慢上升于第7天达到第二个高峰(1.24±0.10,与对照组比较P<0.05),14 d恢复正常。[结论]CO中毒后,小鼠脑内血管内皮Ang/Tie-2系统mRNA水平表达呈双峰性增高,第二个高峰可能与迟发性脑病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O中毒 血管内皮系统 ang-1 ang-2 tie-2
下载PDF
鼻咽血管纤维瘤中Ang-1、Ang-2及其受体Tie-2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6
作者 吴贤敏 李志春 +4 位作者 张声 易自翔 林功标 陈晓云 陈建福 《浙江医学》 CAS 2011年第9期1275-1277,1281,共4页
目的 观察促血管生成素Ang-1、Ang-2及其受体Tie-2在鼻咽血管纤维瘤(JNA)中的表达情况,探讨其与鼻咽血管纤维瘤扩展性生长的关系.方法 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并比较Ang-1、Ang-2、Tie-2蛋白及CD34在30例JNA(JNA组)、20例鼻咽部慢性炎... 目的 观察促血管生成素Ang-1、Ang-2及其受体Tie-2在鼻咽血管纤维瘤(JNA)中的表达情况,探讨其与鼻咽血管纤维瘤扩展性生长的关系.方法 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并比较Ang-1、Ang-2、Tie-2蛋白及CD34在30例JNA(JNA组)、20例鼻咽部慢性炎症组织(对照组)中的表达情况.结果 JNA组Ang-1、Ang-2及Tie-2阳性表达率分别为80%(24/30)、76.67%(23/30)、100%(30/30),对照组分别为80%(16/20)、30%(6/20)、45%(9/20),两组患者Ang-1阳性表达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JNA组Ang-2及Tie-2阳性表达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均P<0.01).对照组CD34呈低阳性表达、JNA组呈强阳性表达,微血管密度(MVD)分别为17.6007±3.03881、14.0267±2.9315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Ang-2在JNA组不同年龄、性别间的表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而在Ⅲ+Ⅳ期的阳性表达率(90%)明显高于Ⅰ+Ⅱ期(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肿瘤周边组织中Ang-1的表达与Ang-2的表达呈负相关(P<0.05),Ang-2蛋白的表达与MVD呈正相关(P<0.05).结论 Ang-1与Ang-2在JNA外周组织血管生成中相互拮抗,Ang-2可能决定JNA外周组织血管生成和肿瘤扩展性生长.当Ang-2高表达而Ang-1低表达时,促进JNA外周组织的血管生成;反之则抑制JNA外周组织血管生成.推测Angs及其受体系统在JNA外周组织血管生成和肿瘤扩展性生长中的调节作用是以Ang-2的作用为主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鼻咽血管纤维瘤 ang-1 ang-2 tie-2 免疫组化
下载PDF
基于“痰、瘀、虚”病机理论的化痰活血扶正方相关药组对肝纤维化大鼠Ang-1、Ang-2/Tie-2信号通路的影响 被引量:2
7
作者 郑保平 韩立民 +2 位作者 林唐唐 唐杨 刘海华 《辽宁中医杂志》 CAS 2019年第8期1734-1736,1794,共4页
目的:通过观察化痰活血扶正方拆方后的相关药组对肝纤维化大鼠模型Ang-1、Ang-2/Tie-2信号通路的影响探讨其相关作用机制。方法:选择雄性SD大鼠90只,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秋水仙碱组、低中高剂量化痰组、低中高剂量活血化瘀组、低... 目的:通过观察化痰活血扶正方拆方后的相关药组对肝纤维化大鼠模型Ang-1、Ang-2/Tie-2信号通路的影响探讨其相关作用机制。方法:选择雄性SD大鼠90只,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秋水仙碱组、低中高剂量化痰组、低中高剂量活血化瘀组、低中高剂量扶正组、低中高剂量化痰活血扶正组。除正常组外,其余各组大鼠均用10%CCl4橄榄油溶液按3 mL/kg剂量皮下注射,每周2次,共8周,复制大鼠肝纤维化模型。造模开始次日,各低、中、高剂量组分别按照0. 25,0. 5,1. 0 g/kg剂量,每日1次、予10 mL/kg体质量不同浓度的药物灌胃,阳性药物组给予秋水仙碱0. 05 mg/kg体重灌胃,每日1次,用药8周。PCR观察治疗前后的Ang-1mRNA,Ang-2mRNA,Tie-2mRNA,HE染色后光镜下观察其病理变化。结果:干预后,模型组的Ang-1mRNA、Tie-2mRNA的表达较正常组升高,有统计学意义(P <0. 05);模型组的Ang-2mRNA较正常组减低,结果有统计学意义(P <0. 05)、FD、TD、TZ、TG、QD、QZ、QG组的Ang-1mRNA表达降低,与模型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 <0. 05);XD、FG、QZ组的Ang-2mRNA表达虽然较模型组有所升高,但无统计学意义(P> 0. 05);XD、XG、TD、TZ、TG、QD、QZ、QG组的Tie-2mRNA表达降低,与模型组相比有统计学意义(P <0. 05);各中药治疗的大鼠病理组织学较模型组均有不同程度的改善。结论:化痰活血扶正方相关药组能够减轻肝纤维化大鼠模型的肝纤维化改变及进程,其机制可能与调控Ang-1、Ang-2/Tie-2 mRNA的表达,延缓乃至阻断肝窦毛细血管化的形成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纤维化 化痰活血扶正方 ang-1 ang-2 tie-2
下载PDF
Ang-1和Tie-2在血管生成中的作用及中医药干预研究进展 被引量:9
8
作者 胡夏晓 张文倩 +1 位作者 刘炳男 周霞 《中医药临床杂志》 2018年第8期1391-1394,共4页
血管内皮细胞的生成、稳定及其生理、病理改变受血管内皮生长因子的影响,同时有赖于促血管生成素的调控。研究促血管生成素的功能有利于阐释血管病变的发生机制,为疑难病症的诊治提供新的临床思路。近年来国内外对其作用及其机制的各种... 血管内皮细胞的生成、稳定及其生理、病理改变受血管内皮生长因子的影响,同时有赖于促血管生成素的调控。研究促血管生成素的功能有利于阐释血管病变的发生机制,为疑难病症的诊治提供新的临床思路。近年来国内外对其作用及其机制的各种研究越来越多,论文就其在血管生成方面的作用及中医药干预作系统总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ng-1 tie-2 血管生成 中医药干预 研究进展
下载PDF
桃红四物汤对药物致不完全流产早孕大鼠的血管生成及Ang-1,Ang-2,Tie-2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31
9
作者 梁杰 尹登科 +5 位作者 李白坤 刘竹青 李珊珊 陈孟夏 王晓宇 彭代银 《中国中药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1期3731-3735,共5页
目的:观察桃红四物汤对药物致早孕大鼠不完全流产模型的大鼠子宫微血管密度,血清中促血管生成素1(Ang-1)和促血管生成素2(Ang-2)含量及子宫组织中酪氨酸激酶受体(Tie-2)表达的影响。方法:SD早孕大鼠采用灌胃米索前列醇(100μg·kg-1... 目的:观察桃红四物汤对药物致早孕大鼠不完全流产模型的大鼠子宫微血管密度,血清中促血管生成素1(Ang-1)和促血管生成素2(Ang-2)含量及子宫组织中酪氨酸激酶受体(Tie-2)表达的影响。方法:SD早孕大鼠采用灌胃米索前列醇(100μg·kg-1)和米非司酮(8.3 mg·kg-1)造成不完全流产大鼠模型,随机分为模型组(等容量蒸馏水)、阳性药物益母草颗粒组(4.3 g·kg-1)、桃红四物汤高、中、低剂量组(18.0,9.0,4.5 g·kg-1),受孕大鼠作为正常对照组(等容量蒸馏水)。连续灌胃7 d后腹主动脉取血及大鼠子宫组织,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血清中Ang-1和Ang-2的含量,采用免疫组化检测子宫组织的Tie-2及微血管密度(MVD)CD34的表达情况。结果:桃红四物汤显著增加药物流产后大鼠子宫的血管微密度,显著升高血清中Ang-1,Ang-2的含量,并使子宫组织中Tie-2的表达显著增加。结论:桃红四物汤有明显的促进不完全流产早孕大鼠子宫血管新生作用,作用机制可能与调节血清中Ang-1和Ang-2的浓度及子宫组织中Tie-2的表达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桃红四物汤 MVD ang-1 ang-2 tie-2
原文传递
高血压患者循环内皮祖细胞改变与Ang-1/Tie-2表达的关系研究 被引量:4
10
作者 冯晓 张邢炜 +2 位作者 潘峰 楼洪萍 陈兆军 《中华全科医学》 2014年第8期1275-1277,共3页
目的研究Ang-1/Tie-2在高血压患者外周血中内皮祖细胞的表达及其调控意义。方法选择医院2012年原发性高血压患者30例为观察组,正常体检人群30例为对照组。测定外周血中内皮祖细胞数量和增殖活性,RT-PCR法和Western-blot法检测Ang-1/Tie-... 目的研究Ang-1/Tie-2在高血压患者外周血中内皮祖细胞的表达及其调控意义。方法选择医院2012年原发性高血压患者30例为观察组,正常体检人群30例为对照组。测定外周血中内皮祖细胞数量和增殖活性,RT-PCR法和Western-blot法检测Ang-1/Tie-2表达。结果观察组内皮祖细胞数量和增殖活性为(6.17±0.89)×103/L和0.78±0.25,低于对照组(6.94±1.12)×103/L和1.14±0.36(P<0.05)。观察组内皮祖细胞Ang-1和Tie-2的OD值分别为1.65±0.97和4.32±0.84,均低于对照组2.37±1.52和5.02±1.18(P<0.05);观察组内皮祖细胞Ang-1和Tie-2的蛋白表达分别为0.06±0.02和0.09±0.04,均低于对照组0.21±0.05和0.20±0.03(P<0.05)。结论高血压患者内皮祖细胞数量减少,活性减弱,且内皮祖细胞上Ang-1/Tie-2表达下降,提示Ang-1/Tie-2通路的下调可能影响内皮祖细胞的修复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血压 内皮祖细胞 ang-1 tie-2
原文传递
血管生成素-1对SW1116细胞的作用及其机制
11
作者 张继红 任立群 +2 位作者 李相军 尹丽 温春阳 《中国老年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100-102,共3页
目的探讨血管生成素-1(Angiopoietin-1,Ang-1)蛋白对无血清DMEM培养基培养的结肠癌细胞(SW 1116)存活率的影响及其与PI3-′k inase/Akt通路的关系。方法将不同浓度的Ang-1蛋白作用于SW 1116细胞,用MTT法检测细胞增殖,根据实验结果选定An... 目的探讨血管生成素-1(Angiopoietin-1,Ang-1)蛋白对无血清DMEM培养基培养的结肠癌细胞(SW 1116)存活率的影响及其与PI3-′k inase/Akt通路的关系。方法将不同浓度的Ang-1蛋白作用于SW 1116细胞,用MTT法检测细胞增殖,根据实验结果选定Ang-1蛋白的后续实验浓度,设计出SW 1116细胞增殖抑制模型,分别向该模型中加入Ang-1及LY294002,应用免疫印记法分析相关蛋白(Tie-2、PI3K、Akt)的变化。结果 Ang-1组与无血清DMEM培养基组比较,Tie-2、PI3K、Akt三种蛋白在SW 1116细胞中的表达均增强,但仅Tie-2的表达有显著差异(P<0.01),LY294002组三种蛋白的表达均减弱(P<0.01,P<0.05)。结论较低浓度(0.05 mg/L)的Ang-1蛋白在结肠癌细胞中即有抗凋亡作用,且随着浓度的增加抗凋亡作用逐渐加强,当高于0.2 mg/L时,作用逐渐减弱,其诱导凋亡的机制可能与Tie-2/PI3-′k inase/Akt调节的通路有关,应用该途径的抑制剂LY294002可抑制结肠癌细胞的生长,实现抗肿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ng-1 SW1116 增殖 tie-2 PI3-′kinase Akt LY294002
下载PDF
血管生成素-1对HCT-8细胞的作用及其可能机制的研究
12
作者 张继红 温春阳 +3 位作者 于晓艳 李相军 尹丽 任立群 《中国实验诊断学》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45-47,共3页
目的观察血管生成素-1(Angiopoietin-1,Ang-1)蛋白对无血清DMEM培养基培养的结肠癌细胞(HCT-8)存活率的影响,探讨其与PI3-’kinase/Akt通路的关系。方法将不同浓度(0、0.05、0.2、0.4、0.82、.0 mg/L)的Ang-1蛋白作用于HCT-8细胞,用MTT... 目的观察血管生成素-1(Angiopoietin-1,Ang-1)蛋白对无血清DMEM培养基培养的结肠癌细胞(HCT-8)存活率的影响,探讨其与PI3-’kinase/Akt通路的关系。方法将不同浓度(0、0.05、0.2、0.4、0.82、.0 mg/L)的Ang-1蛋白作用于HCT-8细胞,用MTT法检测细胞增殖,根据实验结果选定Ang-1蛋白的后续实验浓度,加入Ang-1及LY294002,应用Western blotting蛋白免疫印记法分析相关蛋白(Tie-2、PI3K、Akt)的变化。结果 Ang-1(0.05、0.2、0.4、0.82、.0 mg/L)+DMEM组与无血清DMEM培养基组比较,Tie-2、PI3K、Akt三种蛋白在HCT-8细胞中的表达均增强(P<0.01,P<0.01,P<0.01),DMEM+Ang-1+LY294002组三种蛋白的表达均减弱(P>0.05,P<0.01,P<0.01)。结论较低浓度(0.05 mg/L)的血管生成素-1蛋白在结肠癌细胞中即有抗凋亡作用,并且随着剂量的增加抗凋亡作用平稳,其诱导凋亡的机理可能与Tie-2/PI3-’kinase/Akt调节的通路有关,应用该途径的抑制剂LY294002可抑制结肠癌细胞的生长,实现抗肿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ng-1 HCT-8 抗凋亡 tie-2 PI3’-kinase Akt LY294002
下载PDF
血管生成素-1、血管生成素-2及Tie-2表达在乳腺癌血管生成中的作用 被引量:1
13
作者 陈冬波 张兰胜 +3 位作者 贾晓民 王保庆 凌桂琴 张世强 《中华实验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1期1998-1999,共2页
血管生成素(Ang)在机体和肿瘤血管生成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其中Ang-1、Ang-2与它们的共同受体Tie-2与血管生成密切相关。血管生成不仅为肿瘤细胞的生长提供了营养,并为肿瘤的浸润和转移提供了通路。
关键词 血管生成素-1 tie-2 血管生成素-2 乳腺癌 肿瘤血管生成 ang-1 ang-2 浸润和转移
原文传递
针康法调控Ang/Tie-2信号通路相关因子表达对脑缺血大鼠血管新生的影响
14
作者 童明月 兰崴 +2 位作者 李梦醒 陈健 唐巍 《时珍国医国药》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0期2550-2554,共5页
目的 观察电针联合康复训练对缺血性脑卒中大鼠脑内血管新生相关因子的表达影响,研究在不同时间节段、不同干预方法下,局灶性脑缺血大鼠缺血侧神经功能恢复与血管新生的情况差异,并探讨可能存在的作用机制。方法 将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 目的 观察电针联合康复训练对缺血性脑卒中大鼠脑内血管新生相关因子的表达影响,研究在不同时间节段、不同干预方法下,局灶性脑缺血大鼠缺血侧神经功能恢复与血管新生的情况差异,并探讨可能存在的作用机制。方法 将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电针组、康复组、针康组。采用Zea Longa颈外动脉线栓法建立右侧大脑中动脉缺血(MCAO)模型。电针组、针康组于术后4 h即给予电针百会、风府、心俞、内关,每日1次,共治疗14 d。康复组、针康组于术后4 h即给予康复治疗,每日1次,共治疗14 d。干预结束后,检测各组大鼠神经损害严重程度(mNSS),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缺血侧脑组织微血管密度(MVD),Western blot法、免疫组化和RT-PCR法分别检测大鼠脑缺血半暗带周围组织Ang-1、Tie-2的相对表达水平。结果 (1)与假手术组比较,模型组大鼠术后3、7、14 d的mNSS评分均高于假手术组(P<0.01);缺血侧脑组织Ang-1、Tie-2的相对表达量均显著升高(P<0.01,P<0.05);CD34阳性细胞表达高于假手术组(P<0.01或P<0.05)。(2)与模型组比较,电针组、康复组术后4h mNS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3、7、14d评分均低于模型组(P<0.01),针康组mNSS评分均低于模型组(P<0.01);大鼠缺血侧脑组织Ang-1、Tie-2的相对表达量均显著增高(P<0.01,P<0.05);三组CD34阳性细胞表达明显升高(P<0.01)。(3)与电针组、康复组比较,针康组干预4h、3d时mNSS评分无明显差异(P>0.05),干预7d、14d评分低于电针组与康复组(P<0.05或P<0.01);Ang-1、Tie-2的相对表达量显著增高(P<0.05,P<0.01);CD34阳性细胞表达高于其余两组,有明显差异(P<0.05或P<0.01)。(4)电针组与康复组相比,Ang-1mRNA的表达于干预7d时两组无明显差异(P>0.05),干预3d、14d时电针组低于康复组(P<0.05);CD34阳性表达量于3d时无明显差异(P>0.05),干预7d、14d时康复组高于电针组有差异(P<0.05或P<0.01)。结论 电针、康复训练、针康法均可促进MCAO大鼠神经功能损伤修复,增加损伤侧血流供应,恢复脑组织功能,发挥脑保护作用,且联合疗法优于单纯电针疗法与康复疗法,这可能与针康法干预Ang/Tie-2信号通路相关因子Ang-1、Tie-2表达,介导脑缺血后的血管新生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针 康复训练 ang-1 tie-2 血管新生
原文传递
黄芪多糖对拟缺血损伤内皮祖细胞保护作用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2
15
作者 任丽宏 尹利明 姚定国 《浙江临床医学》 2014年第6期883-885,887,共4页
目的通过动物实验,评价黄芪多糖对拟缺血内皮祖细胞的保护作用。方法采用凝血酶损伤内皮祖细胞复制大鼠部分缺血损伤模型,不同浓度黄芪多糖预干预内皮祖细胞24h、凝血酶损伤8h后,用四甲基偶氮唑盐染色法检测细胞活性,蛋白印迹法和... 目的通过动物实验,评价黄芪多糖对拟缺血内皮祖细胞的保护作用。方法采用凝血酶损伤内皮祖细胞复制大鼠部分缺血损伤模型,不同浓度黄芪多糖预干预内皮祖细胞24h、凝血酶损伤8h后,用四甲基偶氮唑盐染色法检测细胞活性,蛋白印迹法和聚合酶链反应检测内皮祖细胞在蛋白及基因水平表达的变化。结果凝血酶损伤后,与正常对照组相比,凝血酶损伤组细胞活性明显下降,Ang-1及其受体表达下降(P〈0.05);与凝血酶损伤组比较,黄芪多糖各组细胞活性上升, Ang-1及其受体表达上调(P〈0.01);黄芪多糖各剂量组间呈剂量依赖。结论凝血酶可诱导内皮祖细胞损伤,黄芪多糖可抑制凝血酶所致体外培养的EPCs的损伤,对内皮祖细胞有保护作用,其机制与增加Ang-1及其受体表达有关,为缺血性疾病提供了新的治疗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芪多糖 凝血酶 内皮祖细胞 ang-1 tie-2
下载PDF
氢溴酸樟柳碱注射液改善急性大面积脑梗死后脑血管储备功能的临床研究
16
作者 闫芳 马乾坤 +2 位作者 刘晓洋 姜晓锋 姚勇 《医药论坛杂志》 2023年第8期31-34,共4页
目的 研究氢溴酸樟柳碱注射液对急性大面积脑梗死后脑血管储备功能的改善作用。方法 将2021年1月—2022年9月河南省人民医院收治的60例急性大面积脑梗死患者随机划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共30例,依据《中国急性缺血性脑卒中诊治指南2... 目的 研究氢溴酸樟柳碱注射液对急性大面积脑梗死后脑血管储备功能的改善作用。方法 将2021年1月—2022年9月河南省人民医院收治的60例急性大面积脑梗死患者随机划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共30例,依据《中国急性缺血性脑卒中诊治指南2018》给予常规治疗,所有患者均未使用溶栓和取栓治疗,观察组30例,在给予常规治疗的基础上,予以氢溴酸樟柳碱注射液应用,治疗剂量参考说明书,2 mg/次,1次/d, 14 d为一个疗程。所有患者治疗前后均进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血管生成素Ang-1及其受体Tie-2、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FGF-2的表达量检测,对比两组临床效果、美国国立卫生院神经功能缺损量表(NIHSS)评分、四组检测数据的变化及治疗安全性。结果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NIHSS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与对照组的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血管生成素Ang-1及其受体Tie-2、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FGF-2的表达量检测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氢溴酸樟柳碱注射液治疗急性大面积脑梗死具有较好的治疗效果,能够改善脑梗死后脑血管的储备功能,是有效且安全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大面积脑梗死 氢溴酸樟柳碱注射液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血管生成素ang-1及其受体tie-2 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FGF-2 NIHSS评分
原文传递
Angiogenesis effect of Astragalus polysaccharide combined with endothelial progenitor cells therapy in diabetic male rat following experimental hind limb ischemia 被引量:13
17
作者 Tu Sheng Shao Anwen +2 位作者 Ren Lihong Chen Tin Yao Dingguo 《Chinese Medical Journal》 SCIE CAS CSCD 2014年第11期2121-2128,共8页
Background Diabetes mellitus (DM) is a common disease accompanied with a high incidence of hind limb ischemia (HLI).In recent years,numerous studies demonstrated that endothelial progenitor cells (EPCs) are invo... Background Diabetes mellitus (DM) is a common disease accompanied with a high incidence of hind limb ischemia (HLI).In recent years,numerous studies demonstrated that endothelial progenitor cells (EPCs) are involved in angiogenesis and maintenance of vascular integrity following HLI.On the other side,it has been proved that Astragalus polysaccharide (APS) could promote angiogenesis.In the present study,we aimed to evaluate the effect of APS and EPCs on enhancing angiogenesis after experimental HLI caused by femoral artery ligation in rats with streptozotocin (STZ)-induced diabetes.Methods Rats (n=110) were randomly assigned to the following groups:sham group,ischemia group,APS group,EPCs group and APS+EPCs group.APS,EPCs or an equal volume of vehicle was administered intramuscularly after HLI induction,and 6 rats were assessed by angiography at 28 days after induction of HLI,6 rats were sacrificed at the same time point to take histological studies,biochemical tests were also performed at that point in the rest rats.Results APS or EPCs treatment induced an increase,respectively,in the protein expression of 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 (VEGF) (36.61%,61.59%),VEGF receptor-1 (VEGFR-1) (35.50%,57.33%),VEGFR-2 (31.75%,41.89%),Angiopoietin-1 (Ang-1) (37.57%,64.66%) and Tie-2 (42.55%,76.94%) (P 〈0.05),after HLI injury.And combined therapy of APS and EPCs enhanced the effort of angiogenesis after HLI induction in diabetic rats,through elevating protein expression of VEGF (99.67%),VEGFR-1 (105.33%),VEGFR2 (72.05%),Ang-1 (114.30%) and Tie-2 (111.87%) (P〈0.05).Similarly,mRNA expression of VEGF,VEGFR-1,VEGFR2,Ang-1,Tie-2 also show similar trends as well as protein expression (P〈0.05).Conclusion APS or EPCs could enhance angiogenesis,and the combined treatment leads to better effort,at least,partially via VEGFNEGFR and Ang-1/Tie-2 signaling pathway.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stragalus polysaccharide ANGIOGENESIS endothelial progenitor cell hind limb ischemia diabetes mellitus 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 ang-1/tie-2 signaling
原文传递
肾苏Ⅲ修复损伤足细胞改善血管通透性的机制研究
18
作者 赵焕东 李洁 杨洪涛 《中医学报》 CAS 2016年第11期1746-1749,共4页
目的:通过观察中药复方肾苏Ⅲ调控血管生成素对损伤足细胞的修复作用,阐明其防治作用的关节调节点及可能的机制。方法:采用Real-time PCR、Western Blot检测方法,对肾苏Ⅲ干预前后足细胞中血管生成素(Angiopoietin,Ang)-1、Ang-2、Tie-2... 目的:通过观察中药复方肾苏Ⅲ调控血管生成素对损伤足细胞的修复作用,阐明其防治作用的关节调节点及可能的机制。方法:采用Real-time PCR、Western Blot检测方法,对肾苏Ⅲ干预前后足细胞中血管生成素(Angiopoietin,Ang)-1、Ang-2、Tie-2 mRNA进行检测。结果:48 h后肾苏Ⅲ治疗组与模型组比较,Ang-1、Ang-2 mRNA、蛋白表达量显著增加;Tie-2蛋白表达量明显减少。结论:肾苏Ⅲ通过调节Ang-1、Ang-2/Tie-2mRNA及蛋白表达量,对不成熟的血管网进行重塑,增强管状结构与附近组织及细胞的黏附,维持血管的完整性,促进和维持血管成熟稳定、降低血管通透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苏Ⅲ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ang-1 ang-2 tie-2 足细胞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