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心绞痛患者冠状动脉分叉处病变特点分析 被引量:4
1
作者 惠波 于忠祥 +3 位作者 许文亮 王旭 邵一兵 康维强 《中国循环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8期599-601,共3页
目的:对心绞痛患者应用血管内超声虚拟组织学(IVUS-VH)研究冠状动脉分叉处病变特点,探讨其重构(或称重塑)与临床表现的关系。方法:应用IVUS-VH研究23例不稳定性心绞痛(不稳定性心绞痛组)和18例稳定性心绞痛(稳定性心绞痛组)患者的分叉... 目的:对心绞痛患者应用血管内超声虚拟组织学(IVUS-VH)研究冠状动脉分叉处病变特点,探讨其重构(或称重塑)与临床表现的关系。方法:应用IVUS-VH研究23例不稳定性心绞痛(不稳定性心绞痛组)和18例稳定性心绞痛(稳定性心绞痛组)患者的分叉处病变,测得分叉处病变(目标病变)及其近端参考段的外弹力膜面积、管腔面积,计算斑块面积和重塑指数。结果:稳定性心绞痛组的病变处斑块面积、外弹力膜面积、斑块负荷及重塑指数分别小于不稳定性心绞痛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结论:稳定性心绞痛患者分叉处病变与相对的血管收缩(收缩性重构)有关,而不稳定性心绞痛与相对的血管扩张(扩张性重构)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叉处病变 心绞痛 重构 血管内超声虚拟组织学
下载PDF
低频高能量超声消融冠状动脉内粥样斑块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4
2
作者 宋耀明 何作云 黄岚 《中国动脉硬化杂志》 CAS CSCD 2003年第1期57-59,共3页
评价血管内低频高能量超声对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消融作用。将 3 0例冠状动脉血管狭窄≥ 75 %的冠心病患者分为超声消融组及经皮腔内冠状动脉成形术组 ,测量消融及冠状动脉球囊成形术前后靶血管的狭窄程度变化 ,检测手术前后心肌型... 评价血管内低频高能量超声对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消融作用。将 3 0例冠状动脉血管狭窄≥ 75 %的冠心病患者分为超声消融组及经皮腔内冠状动脉成形术组 ,测量消融及冠状动脉球囊成形术前后靶血管的狭窄程度变化 ,检测手术前后心肌型肌酸激酶、心电图ST段及运动试验的改变。结果发现 ,术前二组病变血管狭窄程度无明显差异 ( 85 .8%± 5 .4%比 84.6%± 5 .5 % ,P <0 .0 5 )。超声组消融后狭窄为 43 .0 %± 15 .5 % ,较术前狭窄降低 43 .5 %± 17.8% (P <0 .0 5 ) ,5例消融后残余狭窄 <3 0 %。消融术后患者ST段均明显上移 ,运动试验指标与术前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 (P <0 .0 1) ,术后各时相点心肌型肌酸激酶与术前比较无明显变化。经皮腔内冠状动脉成形术组术后狭窄较术前明显降低 ( 2 0 .9%± 2 .9%比 84.6%± 5 .5 % ,P <0 .0 1) ,与超声组比较差异显著 (P <0 .0 5 )。超声组与经皮腔内冠状动脉成形术组术后运动试验结果无显著差异。结果提示 ,低频高能量超声能有效地裂解粥样硬化斑块 ,降低斑块所致冠状动脉的狭窄程度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频高能量超声 消融 冠状动脉 粥样斑块 疗效 冠心病
下载PDF
不稳定型心绞痛早期使用辛伐他汀临床疗效观察 被引量:6
3
作者 罗健康 李平 《中国现代医学杂志》 CAS CSCD 2004年第3期123-124,共2页
目的 探讨不稳定型心绞痛 (UA)早期使用辛伐他汀对其急性严重心血管事件发生率及血脂的影响。方法 将 86例UA患者随机分为辛伐他汀治疗组 (n =4 5 )和常规治疗对照组 (n =4 1) ,观察用药前后心血管事件发生率及血脂的变化情况。结果... 目的 探讨不稳定型心绞痛 (UA)早期使用辛伐他汀对其急性严重心血管事件发生率及血脂的影响。方法 将 86例UA患者随机分为辛伐他汀治疗组 (n =4 5 )和常规治疗对照组 (n =4 1) ,观察用药前后心血管事件发生率及血脂的变化情况。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 ,治疗组心血管事件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 (P <0 .0 5 ) ,治疗组用药后总胆固醇 (TC)及低密度脂蛋白 (LDL -C)比用药前明显降低 (P <0 .0 1)。结论 UA患者早期使用辛伐他汀可显著降低心血管事件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UA辛伐他汀 心血管事件
下载PDF
阿托伐他汀对不稳定性心绞痛患者血清炎性因子水平的影响 被引量:8
4
作者 苗青 杨菲 《血栓与止血学》 2012年第2期66-68,共3页
目的探讨阿托伐他汀对不稳定性心绞痛(UA)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对血清炎性因子hs-CRP、MMP-9和TIMP-1的影响。方法不稳定性心绞痛患者7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36例)和对照组(34例)。对照组给予阿司匹林、倍他乐克、硝酸异山梨酯、低相对分子质... 目的探讨阿托伐他汀对不稳定性心绞痛(UA)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对血清炎性因子hs-CRP、MMP-9和TIMP-1的影响。方法不稳定性心绞痛患者7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36例)和对照组(34例)。对照组给予阿司匹林、倍他乐克、硝酸异山梨酯、低相对分子质量肝素等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阿托伐他汀20 mg,1次/d,两组疗程均为2周。观察两组的临床疗效及治疗前后血清hs-CRP、MMP-9和TIMP-1水平变化。结果治疗组的总有效率为91.4%,对照组为71.0%,两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呈显著性(P<0.05)。治疗后治疗组的hs-CRP和MMP-9水平较对照组明显下降(P<0.05或P<0.01);TIMP-1水平较对照组显著升高(P<0.05)。结论阿托伐他汀在治疗UA患者方面具有良好疗效,这可能与其降低血清hs-CRP和MMP-9水平,及提高TIMP-1水平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托伐他汀 不稳定性心绞痛 炎性因子
下载PDF
中西医结合治疗变异型心绞痛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3
5
作者 林楠 尹小星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2011年第3期671-672,共2页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变异型心绞痛的临床疗效。方法:将变异型心绞痛患者67例随机分为治疗组34例和对照组33例,两组均予常规西药治疗,治疗组同时加服中药汤剂,1个月后观察两组患者心绞痛疗效;生化指标(hs-CRP、LDL-C)和内皮素(ET)的...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变异型心绞痛的临床疗效。方法:将变异型心绞痛患者67例随机分为治疗组34例和对照组33例,两组均予常规西药治疗,治疗组同时加服中药汤剂,1个月后观察两组患者心绞痛疗效;生化指标(hs-CRP、LDL-C)和内皮素(ET)的变化及治疗后6个月两组患者相关心脏事件的发生率等。结果:治疗组心绞痛疗效优于对照组;在改善生化指标(hs-CRP、LDL-C)和内皮素(ET)方面,治疗组亦显示了良好效果;另外,降低了相关心脏事件的发生率。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变异型心绞痛较单纯西药治疗具有更好的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变异型心绞痛 中西医结合疗法
下载PDF
心绞痛样胸痛误诊为冠心病分析 被引量:3
6
作者 王光公 王丽霞 田军 《中国误诊学杂志》 CAS 2002年第9期1289-1290,共2页
目的 探讨心绞痛样胸痛误诊为冠心病的原因。方法 分析了连续 16 2例因胸痛诊断为冠心病 ,接受冠状动脉造影患者的临床表现、医疗费用及误诊原因。结果 接受冠动脉造影前 ,16 2例中有 5 0例被误诊为冠心病。其中 X综合征 18例 ,β受... 目的 探讨心绞痛样胸痛误诊为冠心病的原因。方法 分析了连续 16 2例因胸痛诊断为冠心病 ,接受冠状动脉造影患者的临床表现、医疗费用及误诊原因。结果 接受冠动脉造影前 ,16 2例中有 5 0例被误诊为冠心病。其中 X综合征 18例 ,β受体高敏征 12例 ,心神经症 8例 ,扩张型心肌病 2例 ,肥厚型心肌病 2例 ,肌桥 1例 ,肌桥并肥厚型心肌病 1例 ,心肌炎 1例 ,主动脉瓣关闭不全 1例 ,其他 4例。结论 胸痛误诊为冠心病的主要原因是未进行必要的检查 ,有经济能力的心绞痛样胸痛患者应该尽早接受冠状动脉造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绞痛样胸痛 误诊 冠心病 心绞痛 病理生理学 诊断
下载PDF
不稳定型心绞痛与稳定型心绞痛血浆组织因子途径变化的观察
7
作者 彭雯 张秀娥 +1 位作者 成蓓 管思明 《中国误诊学杂志》 CAS 2002年第9期1296-1297,共2页
目的 观察不稳定型心绞痛和稳定型心绞痛患者体内组织因子 (TF)途径的变化 ,反映不同程度冠心病血管内的促凝活性。方法 实验分 3组 ,不稳定型心绞痛 (n=19) ,稳定型心绞痛 (n=2 3)和对照组 (n=2 0 )。用双夹心EL ISA法分别测定其血浆... 目的 观察不稳定型心绞痛和稳定型心绞痛患者体内组织因子 (TF)途径的变化 ,反映不同程度冠心病血管内的促凝活性。方法 实验分 3组 ,不稳定型心绞痛 (n=19) ,稳定型心绞痛 (n=2 3)和对照组 (n=2 0 )。用双夹心EL ISA法分别测定其血浆 TF抗原水平。结果 不稳定型心绞痛 (UAP)组血浆 TF抗原水平高于稳定型心绞痛 (SAP)组和对照组 (35 .2 3± 12 .15 ,2 7.6 5± 10 .37,2 5 .36± 13.2 4 pg/ml,P<0 .0 1)。SAP组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无显著意义。结论 血浆 TF抗原水平在 UAP患者中是增高的 ,血液呈现高凝状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不稳定型心绞痛 稳定型心绞痛 组织因子 凝血致活酶 血液
下载PDF
利用红毛菜生物学特性覆盖采集单孢子苗
8
作者 黄春恺 《海洋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9-10,共2页
利用红毛菜(Bangiafusco-purpurea)在适宜环境条件下所放散的单孢子为苗种来源,适时把子帘(空白帘)2~8层重叠于已长出红毛菜的母帘之上采集单孢子苗。当子帘附苗量达700~1000株/cm时,可以分苗养殖。
关键词 红毛菜(angia fusco-purpurea) 单孢子苗 重帘采苗法
下载PDF
尿激酶溶栓加肝素抗凝治疗不稳定性心绞痛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3
9
作者 孙晓莉 霍鹏飞 +1 位作者 马丕勇 李秀荣 《吉林医学》 CAS 2001年第1期27-28,共2页
目的 :为探讨尿激酶溶栓加肝素抗凝治疗不稳定性心绞痛的疗效 ,观察对心绞痛缓解、心电图及左心功能的影响 ,并与常规抗心绞痛治疗进行比较。方法 :随机分二组 ,治疗组 5 9例病人 ,采用尿激酶加肝素治疗 ;对照组 5 6例病人 ,常规抗心绞... 目的 :为探讨尿激酶溶栓加肝素抗凝治疗不稳定性心绞痛的疗效 ,观察对心绞痛缓解、心电图及左心功能的影响 ,并与常规抗心绞痛治疗进行比较。方法 :随机分二组 ,治疗组 5 9例病人 ,采用尿激酶加肝素治疗 ;对照组 5 6例病人 ,常规抗心绞痛治疗。结果 :治疗组心绞痛缓解率、心电图及左心功能改善均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 :尿激酶溶栓加肝素抗凝 ,可迅速控制心绞痛 ,使心电图及左心功能得到改善 ,无并发症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不稳定性心绞痛 尿激酶 肝素 抗凝疗法 治疗
下载PDF
清热活血汤对不稳定性心绞痛患者内皮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5
10
作者 刘昕 叶穗霖 +1 位作者 何皓颋 李荣 《长春中医药大学学报》 2019年第5期885-887,共3页
目的研究清热活血方对不稳定性心绞痛患者内皮功能的影响。方法纳入116例热毒血瘀型不稳定性心绞痛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58例,清热活血方+西药)及对照组(58例,西药),比较2组患者治疗前及服用中药后1周、2周后一氧化氮(NO)、内皮素(ET)... 目的研究清热活血方对不稳定性心绞痛患者内皮功能的影响。方法纳入116例热毒血瘀型不稳定性心绞痛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58例,清热活血方+西药)及对照组(58例,西药),比较2组患者治疗前及服用中药后1周、2周后一氧化氮(NO)、内皮素(ET)、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及可溶性细胞间黏附分子1(s ICAM-1)的水平,观察治疗前及治疗2周后硝酸酯类药物停减率,以探究清热活血汤对患者内皮功能的影响及用药安全性。结果治疗2周后,研究组硝酸酯类药物停减率明显下降。2组患者经治疗后ET、超敏C反应蛋白及s ICAM-1均较治疗前下降(P<0.05),研究组下降更为明显(P<0.01)。2组患者治疗后NO水平明显升高(P<0.05),研究组升高更明显(P<0.01)。在药物安全性方面,2组均无明显药物不良反应事件发生。结论清热活血汤安全有效保护不稳定性心绞痛患者内皮功能,能够减少不良心血管事件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清热活血方 热毒血瘀 不稳定性心绞痛 内皮功能
下载PDF
辛伐他汀对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纤溶活性的影响
11
作者 郑德志 王秀珍 刘学义 《医学理论与实践》 2008年第2期133-134,共2页
目的:通过辛伐他汀对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血浆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t-PA与纤溶酶原激活抑制剂-1(PAI-1)的影响,来探讨其对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纤溶活性的影响。方法:61例不稳定性心绞痛患者随机分为2组:常规治疗组30例,辛伐他汀治疗组31例... 目的:通过辛伐他汀对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血浆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t-PA与纤溶酶原激活抑制剂-1(PAI-1)的影响,来探讨其对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纤溶活性的影响。方法:61例不稳定性心绞痛患者随机分为2组:常规治疗组30例,辛伐他汀治疗组31例,比较其在治疗前、后t-PA、PAI-1的活性水平的变化。结果:辛伐他汀治疗后PAI-1降低,差异有显著性;t-PA活性呈上升趋势,但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辛伐他汀可明显改善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血浆纤溶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不稳定型心绞痛(UAP) 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t-PA) 纤溶酶原激活抑制剂-1(PAI-1)
下载PDF
临床风险积分、心肌梗死溶栓试验血流分级和联合风险积分对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预后评估价值的比较 被引量:5
12
作者 钟斌 刘增长 +4 位作者 苏立 兰先彬 陈运清 凌智瑜 殷跃辉 《中华心血管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30-35,共6页
目的比较临床风险积分、心肌梗死溶栓试验(TIMI)血流分级以及联合应用临床风险积分和TIMI血流分级(简称:联合风险积分)对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预后的评估价值。方法选择2004年12月至2006年6月在本院住院并接受冠状动脉造影或... 目的比较临床风险积分、心肌梗死溶栓试验(TIMI)血流分级以及联合应用临床风险积分和TIMI血流分级(简称:联合风险积分)对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预后的评估价值。方法选择2004年12月至2006年6月在本院住院并接受冠状动脉造影或支架置入的ACS患者,分别用临床风险积分、TIMI血流分级和联合风险积分进行预后评估。以心原性死亡和非心原性死亡为一级终点;以非致命性卒中、心力衰竭、再发心肌梗死和心绞痛为二级终点。绘制受试者工作特性曲线(ROC),比较这3种方法的预后评估价值。结果入选ACS患者206例,失访11例(5.34%)。平均年龄(67.57±9.88)岁,男性135例(69.2%)。平均随访(11.41±5.33)个月,8例达到一级终点,17例达到二级终点。临床风险积分、TIMI血流分级和联合风险积分较好拟合本组患者总事件和一级终点的分布。对总事件的评估:临床风险积分曲线下面积(AUC)=0.67,P=0.006;TIMI血流分级AUC=0.68,P=0.004;联合风险积分AUC=0.73,P〈0.001。经配对比较,发现临床风险积分与TIMI血流分级、TIMI血流分级与联合风险积分和临床风险积分与联合风险积分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对一级终点的评估,临床风险积分AUC=0.64,P=0.19;TIMI血流分级AUC=0.73,P=0.028;联合风险积分AUC=0.76,P=0.014。经配对比较,P值分别是0.451、0.784和0.204。对二级终点的评估,临床风险积分AUC=0.67,P=0.018;TIMI血流分级AUC=0.64,P=0.052;联合风险积分AUC=0.69,P=0.009。经配对比较,P值依次是0.734、0.470和0.667。三种方法对一、二级终点的评估价值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临床风险积分、TIMI血流分级和联合风险积分对ACS总事件评估价值相似。联合风险积分不仅对总事件评估有预测价值,而且对一级终点和二级终点也有预测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肌梗死 心绞痛 危险性评估 TIMI血流分级 预后
原文传递
递增式康复护理路径在冠心病患者中的应用 被引量:9
13
作者 任玉娇 周焕芳 +4 位作者 卢回芬 朱丽萍 钱茜 朱锋 严静静 《国际护理学杂志》 2018年第18期2452-2455,共4页
目的探讨递增式康复护理路径在冠心病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该院2016年1月~2017年1月收治的冠心病患者9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5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用递增式康复护理路径,比较两组的心功... 目的探讨递增式康复护理路径在冠心病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该院2016年1月~2017年1月收治的冠心病患者9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5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用递增式康复护理路径,比较两组的心功能、生活质量及心血管不良事件等。结果观察组患者护理后6个月的HR低于对照组,LVEF高于对照组,LVEDD小于对照组,生活质量优于对照组,6min步行距离大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患者心绞痛复发、严重心律失常、缺血性心力衰竭等心血管不良事件的发生率低于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递增式康复护理路径能改善冠心病患者的心功能和生活质量,提高运动耐力,减少心血管不良事件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递增式康复护理路径 冠心病 心功能 心绞痛
原文传递
应用Lorenz-RR散点图的密度分布及面积计算评价冠心病患者的心率变异性 被引量:6
14
作者 刘耿星 熊玉琴 +3 位作者 林宛华 张丽君 林敏 张丽娟 《中国心脏起搏与心电生理杂志》 2017年第6期525-528,共4页
目的采用散点图的面积计算和密度分布评价冠心病稳定性心绞痛患者的心率变异性。方法提取入选对象的动态心电图原始RR间期数据做为试验组(A组),设置同年龄段的非冠心病人群动态心电数据做为对照组(B组)。用Matlab软件构建RR间期的Lorenz... 目的采用散点图的面积计算和密度分布评价冠心病稳定性心绞痛患者的心率变异性。方法提取入选对象的动态心电图原始RR间期数据做为试验组(A组),设置同年龄段的非冠心病人群动态心电数据做为对照组(B组)。用Matlab软件构建RR间期的Lorenz-RR散点图,计算两相距100 ms的心率的均等线与散点图头端围成的面积S_1,两相距100ms心率的均等线与散点图围成的最大面积S_2及散点图的总面积S;用Matlab软件构筑散点的密度分布图,并划分为高密度区(H),中间密度区(M),低密度区(L),计算各密度区所占的百分比。用上述指标(S1,S2,S,H,M,L)来评价患者的心率变异性。结果 A组S低于B组[(66 983±19 097)ms^2 vs(106 140±25 120)ms^2,P<0.05],A组S_2低于B组[(7 579±1 705)ms^2 vs(9 173±1 453)ms2,P<0.05];A组的散点图M密度区所占比例(M/H+M+L)低于B组[(10.83±4.84)%vs(14.76±3.77)%,P<0.05]。结论结合散点图的密度分布和面积计算对冠心病心绞痛患者的心率变异性具有一定的评估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血管病学 心率变异性 散点图 稳定性心绞痛 自主神经系统 冠心病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