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5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Angiopep-2修饰纳米颗粒穿越血脑屏障的能力 被引量:5
1
作者 熊志勇 王旋 +3 位作者 张志平 谭松巍 赵洪洋 姜晓兵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304-306,310,共4页
目的研究Angiopep-2修饰纳米颗粒穿越血脑屏障的能力。方法分别制备载香豆素-6和罗丹明B标记的纳米颗粒(NP)和Angiopep-2修饰的纳米颗粒(ANP),将其与脑毛细血管内皮细胞(BCECs)共培养,以荧光显微镜和激光扫描共聚焦显微镜观察BCECs对Ang... 目的研究Angiopep-2修饰纳米颗粒穿越血脑屏障的能力。方法分别制备载香豆素-6和罗丹明B标记的纳米颗粒(NP)和Angiopep-2修饰的纳米颗粒(ANP),将其与脑毛细血管内皮细胞(BCECs)共培养,以荧光显微镜和激光扫描共聚焦显微镜观察BCECs对Angiopep-2修饰纳米粒的摄取能力。体内小鼠尾静脉注射纳米粒,以荧光显微镜观察并比较2种纳米粒在脑组织中的分布情况。结果在荧光显微镜和激光扫描共聚焦显微镜下,BCECs摄取ANP的荧光强度明显强于摄取NP的荧光强度;小鼠体内脑组织摄取的ANP显著多于NP。结论经Angiopep-2修饰的纳米颗粒具有比普通纳米颗粒更强的穿越血脑屏障的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ngiopep-2 纳米颗粒 脑靶向 血脑屏障
下载PDF
Angiopep-2与转铁蛋白共修饰脂质体跨血脑屏障的研究 被引量:6
2
作者 董翔 常庚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0期1083-1087,共5页
目的构建angiopep-2与转铁蛋白共修饰脂质体,并对其跨血脑屏障能力进行评价。方法制备angiopep-2与转铁蛋白(TF)共修饰脂质体(ANG/TF-LPs),考察其粒径、Zeta电位和血清稳定性等理化特征。通过定量细胞摄取实验考察脑内皮bEnd.3细胞对ANG... 目的构建angiopep-2与转铁蛋白共修饰脂质体,并对其跨血脑屏障能力进行评价。方法制备angiopep-2与转铁蛋白(TF)共修饰脂质体(ANG/TF-LPs),考察其粒径、Zeta电位和血清稳定性等理化特征。通过定量细胞摄取实验考察脑内皮bEnd.3细胞对ANG/TF-LPs的摄取效率。构建血脑屏障体外模型,考察不同脂质体的跨血脑屏障能力。结果所制备的ANG/TF-LPs粒径为(93.2±13.5)nm,Zeta电位为(7.55±1.85)mV,且在24h内具有良好的血清稳定性。体外细胞摄取实验表明,bEnd.3细胞对ANG/TF-LPs的摄取效率分别是TF-LPs、ANG-LPs和LPs的2.9倍、2.4倍和4.8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ANG/TF-LPs的跨血脑屏障效率分别是TF-LPs、ANG-LPs和LPs的3.1倍、2.9倍和5.4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ANG/TF-LPs制备工艺简单,经过angiopep-2与转铁蛋白修饰后,脂质体的跨血脑屏障能力显著增强,是一种潜在高效的脑部靶向给药系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ngiopep-2 转铁蛋白 脂质体 脑靶向 血脑屏障
下载PDF
Angiopep-2修饰脂质体的构建及其脑靶向性研究 被引量:1
3
作者 李培育 吴成吉 《中国现代医学杂志》 CAS 2019年第15期12-15,共4页
目的构建Angiopep-2修饰脂质体,并对其理化性质和跨血脑屏障能力进行评价。方法采用薄膜分散法制备Angiopep-2修饰脂质体(AP-LP),研究其理化特征。原代培养脑毛细血管内皮细胞(BCEC),通过定量细胞摄取实验研究BCEC对AP-LP脂质体的摄取... 目的构建Angiopep-2修饰脂质体,并对其理化性质和跨血脑屏障能力进行评价。方法采用薄膜分散法制备Angiopep-2修饰脂质体(AP-LP),研究其理化特征。原代培养脑毛细血管内皮细胞(BCEC),通过定量细胞摄取实验研究BCEC对AP-LP脂质体的摄取率。复制体外模型,观察不同修饰的AP-LP穿过血脑屏障的能力。结果制备的AP-LP粒径为(125.0±15.5)nm,Zeta电位为(8.35±3.64)mV。BCEC对AP-LP脂质体的摄取率是普通脂质体的4.1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P-LP的透过血脑屏障能力是普通脂质体的3.6倍,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AP-LP制备方法简便易行,Angiopep-2修饰脂质体后,脂质体的血脑屏障穿透力增加,靶向性增加,是一种潜在高效的脑部靶向给药系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疾病 angiopep-2 脂质体 分子靶向治疗
下载PDF
Angiopep-2修饰的纳米递药系统和纳米成像系统在胶质瘤诊疗中的应用 被引量:7
4
作者 金莹莹 张家文 《中国医学计算机成像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413-418,共6页
脑胶质瘤由于浸润性生长的特点以及存在血脑屏障(BBB),用于胶质瘤术前、术中定位诊断的成像效果不佳,常规的手术后放、化疗效果不佳,因此寻找可以穿越血脑屏障并靶向到肿瘤上的显像剂以及新的胶质瘤治疗方法尤为重要。近年来发现一种多... 脑胶质瘤由于浸润性生长的特点以及存在血脑屏障(BBB),用于胶质瘤术前、术中定位诊断的成像效果不佳,常规的手术后放、化疗效果不佳,因此寻找可以穿越血脑屏障并靶向到肿瘤上的显像剂以及新的胶质瘤治疗方法尤为重要。近年来发现一种多肽Angiopep-2,能够通过高表达于血脑屏障和胶质瘤的低密度脂蛋白受体相关蛋白(LRP)介导,靶向血脑屏障和脑胶质瘤细胞,因此可以用Angiopep-2来修饰纳米递药和成像系统,以提高药物疗效和成像效果。本文综述了Angiopep-2的材料特点、血脑屏障的生理特征以及Angiopep-2修饰的纳米递药系统和纳米成像系统在胶质瘤诊疗中的应用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ngiopep-2 血脑屏障 胶质瘤 纳米探针
下载PDF
Angiopep-2修饰的脑靶向多肽胶束的制备及体外评价 被引量:4
5
作者 焦秀秀 胡楚玲 +1 位作者 何美 丁雪鹰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411-416,共6页
目的构建angiopep-2修饰的硫辛酸-聚精氨酸组氨酸(LHRss)多肽纳米胶束并包载抗肿瘤药物多柔比星(DOX)的脑胶质瘤靶向纳米给药系统(LHRss-An/DOX)。方法采用超声乳化法制备包载化疗药物DOX的多肽胶束LHRss-An/DOX,检测复合物的粒径、zet... 目的构建angiopep-2修饰的硫辛酸-聚精氨酸组氨酸(LHRss)多肽纳米胶束并包载抗肿瘤药物多柔比星(DOX)的脑胶质瘤靶向纳米给药系统(LHRss-An/DOX)。方法采用超声乳化法制备包载化疗药物DOX的多肽胶束LHRss-An/DOX,检测复合物的粒径、zeta电位和外观形态;测定载药量和包封率,并对其体外释放特性进行考察;通过体外血脑屏障(BBB)模型考察载药胶束的跨膜转运效率,使用激光扫描共聚焦显微镜观察DOX胞内的分布情况及对脑胶质瘤的靶向性。结果胶束LHRss-An/DOX呈球形,平均粒径为(100.9±8.7)nm,聚合物分散性指数为0.232,电位为(28.8±3.3)m V,最佳药载比为40%,载药量为15.8%,包封率为55.3%,在pH 7.4、pH 5.5和pH 5.5+10 mmol/L DL-二硫苏糖醇(DTT)环境下72 h内的累积释放率分别为(60.3±2.6)%、(84.1±3.9)%和(96.6±2.7)%;LHRss-An/DOX的跨BBB效率分别是LHRss/DOX和游离DOX的2.04和4.27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脑胶质瘤细胞U251摄取LHRss-An/DOX的荧光强度强于LHRss/DOX和游离DOX的荧光强度。结论经过angiopep-2修饰的载药纳米胶束的跨BBB能力及脑胶质瘤的靶向性显著增强,是一种潜在高效的靶向胶质瘤给药系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ngiopep-2 胶束 多柔比星 血脑屏障 靶向
下载PDF
angiopep-2修饰的脑靶向制剂研究进展 被引量:3
6
作者 孙蓉 陈秋颖 +2 位作者 刘振南 张其海 杨宜华 《国际药学研究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510-513,共4页
脑部疾病化学药物治疗的关键是穿透血脑屏障(BBB)。受体介导的胞吞转运是目前递送药物入脑应用广泛且较成熟的策略。在BBB和脑胶质瘤细胞上低密度脂蛋白受体相关蛋白-1(LRP-1)高表达,angiopep-2(ANG)可与LRP-1特异性结合实现脑靶向性,... 脑部疾病化学药物治疗的关键是穿透血脑屏障(BBB)。受体介导的胞吞转运是目前递送药物入脑应用广泛且较成熟的策略。在BBB和脑胶质瘤细胞上低密度脂蛋白受体相关蛋白-1(LRP-1)高表达,angiopep-2(ANG)可与LRP-1特异性结合实现脑靶向性,对脑肿瘤具有双级靶向效应,且靶向效率高于乳铁蛋白和转铁蛋白等靶向分子。本文介绍了ANG的结构与功能,及其在脑靶向制剂中的应用,为脑靶向制剂的研发提供依据,为脑部疾病的治疗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脑屏障 angiopep-2 脑靶向
下载PDF
Angiopep-2修饰的装载不同药物的纳米系统在胶质瘤中的应用 被引量:1
7
作者 苏晓梅 张丹参 《神经药理学报》 2015年第6期57-63,共7页
脑胶质瘤是常见的原发性颅内肿瘤,其难以治愈的主要原因为血脑脊液屏障(blood-cerebrospinal fluid barrier,blood-CSF barrier)的存在阻碍了化疗药物进入脑内,大大降低了有效药物浓度。此外,肉眼可见的肿瘤已经处于中后期,失去了最... 脑胶质瘤是常见的原发性颅内肿瘤,其难以治愈的主要原因为血脑脊液屏障(blood-cerebrospinal fluid barrier,blood-CSF barrier)的存在阻碍了化疗药物进入脑内,大大降低了有效药物浓度。此外,肉眼可见的肿瘤已经处于中后期,失去了最佳的治疗时机。Angiopep-2为低密度脂蛋白受体相关蛋白(low density lipoprotein receptor related protein,LRP)的配体,血脑脊液屏障和胶质瘤细胞表面都高度表达LRP受体。Angiopep-2具有靶向性,将其修饰到装载化疗药物和显像剂的纳米粒子表面,可以实现靶向释药,提高胶质瘤成像效果。该文综述了以Angiopep-2修饰的装载不同药物的纳米系统在胶质瘤中的应用,为胶质瘤的诊断和治疗提供了思路和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ngiopep-2 纳米递药系统 纳米成像系统 脑胶质瘤
下载PDF
Application of nanoparticles modified with angiopep-2 in the diagnosis and treatment of glioma
8
作者 SU Xiao-mei ZHANG Dan-shen 《中国药理学与毒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468-468,共1页
OBJECTIVE To review the application of nanoparticles modified with angiopep-2,providing theoretical guidance for the diagnosis and treatment of glioma. METHODS According to domestic and foreign research reports of nan... OBJECTIVE To review the application of nanoparticles modified with angiopep-2,providing theoretical guidance for the diagnosis and treatment of glioma. METHODS According to domestic and foreign research reports of nanoparticles modified with angiopep-2 in recent years,the application in the diagnosis and treatment of glioma was summarized and analyzed. RESULTS Angiopep-2 can be modified to the surface of nanoparticles loaded with imaging agents or chemotherapeutic agents,which can significantly improve the imaging effect of glioma and achieve targeted drug delivery. CONCLUSION Angiopep-2 exhibits a high brain penetration capability in blood brain barrier and in glioma cells. The nanoparticles modified with angiopep-2 can delivery various imaging agents and chemotherapeutic agents to glioma cells,the dual-targeting delivery systems can provide theoretical guidance for the diagnosis and treatment of gliom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ngiopep-2 nanoparticles delivery system nanoparticles imaging system
下载PDF
Neuroprotective effect of Angiopep-2 peptide modified scutellarin-loaded PEGylated PAMAM dendrimer nanoparticles on ischemic stroke by modulating the Toll-like receptors-dependent MyD88/IKK/NF-κB signaling pathway
9
作者 LIU Xin LI Yu-tao +5 位作者 LIU Wei ZHANG Feng-ming CHEN Zeng-zhen ZENG Zhi-yong XU Meng-shu SUN Xiao-jun 《中国药理学与毒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0期1019-1020,共2页
OBJECTIVE The greatest challenge in chemotherapy of ischemic stroke is the construction a suitable delivery system to overcome the poor physicochemical properties of drug and its low permeability across the blood brai... OBJECTIVE The greatest challenge in chemotherapy of ischemic stroke is the construction a suitable delivery system to overcome the poor physicochemical properties of drug and its low permeability across the blood brain barrier(BBB).METHODS In the present study,dendrimer,polyamidoamine(PAMAM),was synthesized as the nano-drug carriers.Angiopep-2,which has been proved excellent ability to cross the BBB,was exploited as the targeting ligand to conjugate PAMAM via bifunctional polyethylene glycol(PEG).Then scutellarin(STA)was encapsulated into the functionalized nanoparticles(NPs)to formulate Angiopep-2 modified STA-loaded PEG-PAMAM NPs.Ischemic stroke model was established to evaluate the treatment efficacy and protective mechanism of Angiopep-2-STA-PEG-PAMAM NPs.RESULTS The pharmacokinetics and biodistribu-tion demonstrated that Angiopep-2-STA-PEG-PAMAM NPs exhibited significantly higher plasma concentration from 1 h to 10 h after intravenous administration and improve accumulation in brain(4.7-fold)compared with STA solution.Moreover,prolonged elimination half-life(4.8-fold)and lower clearance(3.4-fold)were observed.The brain uptake study of 6-coumarin confirmed that Angiopep-2-PEG-PAMAM NPs possessed better brain targeting efficacy(3.2-fold)than PEG-PAMAM NPs.Angiopep-2-STA-PEG-PAMAM NPs obviously ameliorated infarct volume,neurological deficit,histopathological severity and neuronal apoptosis.In addition,Angiopep-2-STA-PEG-PAMAM NPs markedly inhibited the calcium content and the levels of IL-12p40,IL-13,IL-17 and IL-23.Furthermore,Angiopep-2-STA-PEG-PAMAM NPs significantly decreased the m RNA and protein expressions of HMGB1,TLR2,TLR4,TLR5,My D88,TRIF,TRAM,IRAK-4,TRAF6,IкBα,IKKβand NF-кBp65.CONCLUSION The results suggested that Angiopep-2modified scutellarin-loaded PEG-PAMAM nanocarriers possessed remarkable neuroprotective effects on ischemic stroke through modulation of inflammatory cascades and HMGB1/TLRs/MyD 88-induced NF-κB activation pathway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CUTELLARIN cerebral ischemia angiopep-2 modified PEG-PAMAM nanoparticles brain targeting HMGB1/TLR/MyD 88/IKK/NF-κB pathways neuroprotection
下载PDF
脑靶向肽Angiopep2包载si-WDR4通过磷脂酰肌醇3激酶/蛋白激酶B信号抑制胶质母细胞瘤增殖
10
作者 钱彩华 笪明珍 +1 位作者 李云涛 聂小虎 《中华实验外科杂志》 CAS 2024年第9期1956-1959,共4页
目的 探究脑靶向肽Angiopep2包载si-WDR4对胶质母细胞瘤的影响及其潜在机制.方法 制备Angiopep2/si-RNA,并检测其包封率和摄取率;在体外,分别对U87细胞进行磷酸盐缓冲液(PBS),Angiopep2/si-NC,si-WDR4和Angiopep2/si-WDR4处理,通过实时... 目的 探究脑靶向肽Angiopep2包载si-WDR4对胶质母细胞瘤的影响及其潜在机制.方法 制备Angiopep2/si-RNA,并检测其包封率和摄取率;在体外,分别对U87细胞进行磷酸盐缓冲液(PBS),Angiopep2/si-NC,si-WDR4和Angiopep2/si-WDR4处理,通过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RT-qPCR)检测WDR4的mRNA含量,通过蛋白质印迹法(Western blot)检测WDR4、磷脂酰肌醇3激酶(PI3K)和蛋白激酶B(Akt)的蛋白表达水平,通过细胞计数试剂盒(CCK-8)实验检测U87细胞活力,通过5-乙炔基-2'脱氧尿嘧啶核苷(EdU)染色检测U87细胞的增殖;在体内,通过U87-Luc细胞构建异种原位移植瘤模型,7 d后,分别通过尾静脉注射PBS、Angiopep2/si-NC、si-WDR4和Angiopep2/si-WDR4.第28天,通过小动物活体成像检测肿瘤双荧光素酶活性,通过苏木精-伊红(HE)染色检测肿瘤大小.计量资料比较采用t检验.结果 Angiopep2对si-WDR4具有良好的结合能力,在N/P比为3∶1时形成完整复合物,并能够促进肿瘤细胞对si-RNA的摄取;在体外,与Angiopep2/si-NC 比较,Angiopep2/si-WDR4 处理能降低 U87 细胞内 WDR4 的 mRNA(0.21±0.14,t=4.13,P<0.05)和蛋白水平(0.42±0.17,t=3.53,P<0.05),减少 PI3K(0.34±0.19,t=5.17,P<0.05)和 Akt(0.24±0.17,4.26,P<0.05)的表达,降低 U87 细胞活性(52.00±11.33,t=4.59,P<0.05),减少 EdU 阳性细胞数(23.00±7.28,t=12.12,P<0.05);在体内,Angiopep2/si-WDR4 处理后裸鼠脑组织双荧光素酶活性降低(10.02±2.06,t=6.14,P<0.05),肿瘤相对体积减小(0.38±0.17,t=7.42,P<0.05).结论 Angiopep2/si-WDR4能促进肿瘤细胞对si-WDR4的摄取,抑制胶质母细胞瘤的增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胶质母细胞瘤 angiopep2/si-WDR4 细细胞增殖 磷脂酰肌醇3激酶/蛋白激B信号通路
原文传递
Angiopep-2修饰核-壳介孔二氧化硅脂质囊纳米粒的制备及体外评价 被引量:7
11
作者 王国伟 费伟东 +3 位作者 张蓉蓉 郭曼曼 徐骏军 李范珠 《中国药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9期775-783,共9页
目的制备angiopep-2修饰核-壳结构介孔二氧化硅脂质囊纳米粒(ANG-MSN-LP),并进行体外评价。方法采用Stober法制备介孔二氧化硅纳米粒(MSN),改进了溶液吸附法来制备载紫杉醇(PTX)的介孔二氧化硅纳米粒(MSN-PTX),然后以载紫杉... 目的制备angiopep-2修饰核-壳结构介孔二氧化硅脂质囊纳米粒(ANG-MSN-LP),并进行体外评价。方法采用Stober法制备介孔二氧化硅纳米粒(MSN),改进了溶液吸附法来制备载紫杉醇(PTX)的介孔二氧化硅纳米粒(MSN-PTX),然后以载紫杉醇的介孔二氧化硅纳米粒为核,运用自组装和薄膜水化法构建核-壳结构的angiopep-2修饰介孔二氧化硅脂质囊纳米粒(ANG-MSN-LP-PTX),透析袋法考察体外释药特性,噻唑蓝(MTT)法考察载体对人脑微毛细血管内皮细胞(HBMEC)和C6的细胞毒性,建立体外血脑屏障(BBB)模型研究载体对紫杉醇的跨膜转运能力和对C6细胞周期的影响。结果介孔二氧化硅纳米粒粒径为(94.61±3.91)nm[PDI(0.085±0.01)],比表面积(SBET)为425m2·g^-1,孔容积(y。)为0.37cm3·g^-1,孔径3.5nm。介孔二氧化硅纳米粒在紫杉醇的饱和溶液中反复吸附7次时达到平衡,载药量高达11.1%。Angiopep-2修饰介孔二氧化硅脂质囊纳米粒分布均一,无团聚现象,具有明显的核.壳结构,粒径(106.37±3.76)nm[PDI(0.14±0.02)],并且在0~10μg·mL^-1范围内对HBMEC和C6细胞具有良好的安全性和生物相容性。Angiopep-2修饰介孔二氧化硅脂质囊纳米粒体外释药48h内的累积释放率达到75.5%,突释现象降低,具有明显的缓释特性;跨膜血脑屏障转运12h后,对紫杉醇转运率高达10.74%;在细胞周期实验中,使c6细胞滞留在G2-M期细胞数比例为(40.92±6.20)%,显著高于各对照组数倍。结论Angiopep-2修饰介孔二氧化硅脂质囊纳米粒是一种优良的递药载体并有望应用于脑胶质瘤的治疗;反复饱和溶液吸附法可有效提高药物载药量,值得应用和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介孔二氧化硅 angiopep-2 溶液吸附法 血脑屏障 脑胶质瘤 体外评价
原文传递
Angiopep-2修饰的Ag_2S量子点用于近红外二区脑胶质瘤成像 被引量:12
12
作者 徐毅 赵彦 +5 位作者 张叶俊 崔之芬 王丽华 樊春海 高基民 孙艳红 《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393-399,共7页
构建了一种近红外二区成像探针,能对脑部病变进行近红外二区荧光成像.利用脑靶向肽Angiopep-2对Ag_2S量子点进行修饰,Ag_2S量子点和Angiopep-2多肽经EDC和NHS介导,通过氨基和羧基的缩合反应进行连接,采用琼脂糖电泳、动态光散射及透射... 构建了一种近红外二区成像探针,能对脑部病变进行近红外二区荧光成像.利用脑靶向肽Angiopep-2对Ag_2S量子点进行修饰,Ag_2S量子点和Angiopep-2多肽经EDC和NHS介导,通过氨基和羧基的缩合反应进行连接,采用琼脂糖电泳、动态光散射及透射电镜等方法对材料进行表征,并观察了材料对脑胶质瘤细胞U87MG的细胞毒性、材料在该细胞中的分布、摄取以及在实体瘤荷瘤鼠中的分布情况.结果显示,Ag_2S量子点水合粒径约为6 nm,经肽修饰后粒径约为8 nm,表面zeta电位正电性增强,在琼脂糖电泳中,肽修饰后Ag_2S迁移距离较Ag_2S短,表明Angiopep-2多肽修饰到了量子点上.经过细胞实验发现,修饰后的Ag_2S量子点在100μg/m L以下没有细胞毒性,脑胶质瘤U87MG细胞对Angiopep-2多肽修饰的Ag_2S较Ag_2S具有更高的摄取.经过初步的实体瘤动物实验发现,Angiopep-2修饰的Ag_2S能在皮下瘤模型中出现分布和聚集,说明修饰后的Ag_2S量子点具有一定脑胶质瘤细胞的靶向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硫化银量子点 脑靶向 angiopep-2 近红外二区成像
原文传递
Angiopep-2修饰载盐酸多柔比星脂质体的制备与评价 被引量:3
13
作者 梅丹宇 刘楠 +2 位作者 高会乐 李光慧 蒋新国 《中国药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364-368,共5页
目的研究用靶向功能基Angiopep-2修饰多柔比星(DOX)脂质体,增加药物在脑胶质瘤部位递送。方法薄膜分散法制备空白脂质体,靶向功能基Angiopep-2通过膜材料中DSPE-PEG-MAL连接对其进行修饰,DOX作为模型药物通过pH梯度法装载,制得Angiopep-... 目的研究用靶向功能基Angiopep-2修饰多柔比星(DOX)脂质体,增加药物在脑胶质瘤部位递送。方法薄膜分散法制备空白脂质体,靶向功能基Angiopep-2通过膜材料中DSPE-PEG-MAL连接对其进行修饰,DOX作为模型药物通过pH梯度法装载,制得Angiopep-2修饰脂质体(Dox-AL)。体外实验中,初步考察了大鼠C6细胞对游离DOX、普通DOX脂质体(DOX-NL)和DOX-AL的摄取。C6脑胶质瘤模型小鼠尾静脉注射DOX、DOX-NL和DOX-AL,LC-MS/MS检测小鼠血浆、脑和肿瘤组织DOX浓度。结果 DOX脂质体粒径约为100 nm,包封率99%;大鼠C6细胞对DOX-AL的摄取高于DOX-NL;C6脑胶质瘤模型小鼠iv给予剂量为5 mg.kg-1DOX、DOX-NL和DOX-AL后,3组制剂药物在体内快速分布,较缓慢消除,均符合三室模型。与DOX相比,脂质体制剂能显著延长DOX血液循环时间,增加药物入脑机会;DOX-AL在脑和肿瘤中的AUC0-t分别是DOX-NL的2.92和7.76倍。结论 Angiopep-2修饰的脂质体作为载体可通过受体介导的方式促进药物胶质瘤靶向递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柔比星 脂质体 靶向递送 angiopep-2 C6脑胶质瘤 药动学
原文传递
Angiopep-2修饰的载三氧化二砷介孔二氧化硅脂质囊纳米递药系统的构建及体外评价 被引量:14
14
作者 张燕 费伟东 +3 位作者 陶姣阳 邹佳峰 陆燕平 李范珠 《中草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1289-1297,共9页
目的以聚丙烯酸(polyacrylic acid,PAA)接枝的介孔二氧化硅纳米粒(mesporous silica nanoparticles,MSN)为核(PAA-MSN),采用薄膜水化法自组装形成Angiopep-2(氨基酸残基序列为TFFYGGSRGKRNNFKTEEY)修饰的功能化MSN脂质囊纳米粒(ANG-LP-P... 目的以聚丙烯酸(polyacrylic acid,PAA)接枝的介孔二氧化硅纳米粒(mesporous silica nanoparticles,MSN)为核(PAA-MSN),采用薄膜水化法自组装形成Angiopep-2(氨基酸残基序列为TFFYGGSRGKRNNFKTEEY)修饰的功能化MSN脂质囊纳米粒(ANG-LP-PAA-MSN)。通过Angiopep-2与血脑屏障(blood brain barrier,BBB)和脑胶质瘤细胞上高表达的低密度脂蛋白相关受体1(LRP-1)特异性地识别、结合,旨在增加水溶性药物三氧化二砷(arsenic trioxide,As_2O_3)跨血脑屏障并靶向脑胶质瘤能力。方法采用透射电子显微镜(TEM)、热重分析仪(TGA)等考察递药系统的理化性质和载药量,透析袋法考察其不同pH(pH 6.0、7.4)环境下的释药特征;噻唑蓝(MTT)比色法考察递药系统对人脑微毛细血管内皮细胞(HBMEC)和脑胶质瘤细胞(C6)毒性;通过构建体外BBB细胞模型研究载体对As_2O_3跨膜转运能力的影响。结果该载药纳米粒(ANG-LP-PAA-MSN@As_2O_3)呈圆整的"核-壳"结构,分散性与稳定性良好,载药量为6.32%;PAA接枝后的递药系统突释现象显著改善并表现出pH响应特性;脂质囊包裹以后的递药系统显著提高了生物安全性,同时增加了药物的跨BBB转运率;体外抗肿瘤活性结果表明ANG-PAA-LP-MSN@As_2O_3具有较好的体外抗脑胶质瘤效果。结论该智能靶向递药系统能够有效增加As_2O_3跨BBB转运,增加药物在脑胶质瘤部位的聚集,并实现肿瘤部位pH响应释放药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ngiopep-2 三氧化二砷 脑胶质瘤 PH响应 介孔二氧化硅 脂质囊纳米粒 聚丙烯酸 血脑屏障
原文传递
Angiopep-2修饰白藜芦醇脂质体的处方优化与体外评价 被引量:2
15
作者 于洋 孔亮 +2 位作者 刘婉滢 李沣芮 李学涛 《中草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4期7706-7713,共8页
目的 制备Angiopep-2(Ang)修饰的白藜芦醇(resveratrol,Res)脂质体(Ang-Lip/Res),并对其进行处方优化和体外脑靶向性研究。方法 采用薄膜分散法制备Ang-Lip/Res,利用Box-Benhken响应面法对影响其包封率的3因素(磷脂的质量浓度、磷脂与... 目的 制备Angiopep-2(Ang)修饰的白藜芦醇(resveratrol,Res)脂质体(Ang-Lip/Res),并对其进行处方优化和体外脑靶向性研究。方法 采用薄膜分散法制备Ang-Lip/Res,利用Box-Benhken响应面法对影响其包封率的3因素(磷脂的质量浓度、磷脂与药物的质量比、磷脂与胆固醇的质量比)进行优化处方最佳制备工艺并验证脂质体的包封率;采用磺酰罗丹明B蛋白法考察脂质体对小鼠神经细胞的毒性;采用流式细胞仪和荧光显微镜探究细胞摄取情况;构建体外血脑屏障模型,比较白藜芦醇脂质体(Res-Lip)跨越血脑屏障的能力。结果 Ang-Lip/Res的最优处方:磷脂的质量浓度为4.4 mg/mL,磷脂与白藜芦醇的质量比为11∶1,磷脂与胆固醇的质量比为5.5∶1。按照最佳处方,以磷脂、胆固醇、DSPE-PEG2000及DSPE-PEG2000-Ang为膜材制备的Ang-Lip/Res包封率为(93.28±1.35)%。细胞毒实验结果表明,50μmol/L浓度以内,AngLip/Res对小鼠神经细胞N2a和bEnd.3无明显毒性;体外细胞摄取实验结果表明,与非靶向Res-Lip相比,Ang的修饰明显增加了bEnd.3细胞对脂质体的摄取,提高了脂质体体外BBB渗透率。结论 成功制备Ang-Lip/Res,可进一步应用于防治脑部疾病的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藜芦醇 angiopep-2 脂质体 细胞摄取 体外靶向性
原文传递
Angiopep-2修饰载神经毒素介孔二氧化硅脂质囊纳米粒的制备及其体内外评价 被引量:1
16
作者 陶成浩 郑红月 +4 位作者 姚文栋 汤红霞 马瑞 诸佳珍 李范珠 《中国现代应用药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467-471,共5页
目的制备Angiopep-2(ANG)修饰的载神经毒素(neurotoxin,NT)介孔二氧化硅脂质囊纳米粒(mesoporous silica nanoparticles,MSN)(ANG-LP-MSN-NT),并进行体内外评价。方法利用改进的Stober法制备介孔二氧化硅纳米粒,然后运用薄膜水化法制备A... 目的制备Angiopep-2(ANG)修饰的载神经毒素(neurotoxin,NT)介孔二氧化硅脂质囊纳米粒(mesoporous silica nanoparticles,MSN)(ANG-LP-MSN-NT),并进行体内外评价。方法利用改进的Stober法制备介孔二氧化硅纳米粒,然后运用薄膜水化法制备ANG-LP-MSN-NT。考察其形态、粒径、Zeta电位、载药量和包封率;通过小角粉末衍射、氮气吸-脱附法等技术对其进行表征;透析袋法考察其体外释药特性;热板法和醋酸扭体法考察其镇痛效果。结果制备的MSN比表面积为557 m^2?g^(-1),孔径和孔容积(V_p)分别为2.94 nm和0.58 cm^3?g^(-1)。ANG-LP-MSN-NT分布均一,无团聚现象,粒径为(123.37±3.76)nm(PDI 0.20±0.02),Zeta电位为(-16.57±1.59)m V,载药量与包封率分别为(10.75±0.54)%与(91.82±3.12)%。ANG-LP-MSN-NT较MSN-NT体外突释降低,缓释特性明显;药效学实验结果表明ANG-LP-MSN-NT起效快、最大镇痛效应优于其他组别。结论ANG-LP-MSN-NT解决了二氧化硅易团聚、易突释的问题,且更有利于NT在脑部富集,发挥更好的镇痛效果,该纳米递药系统作为神经毒素载体在镇痛方面具有较好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毒素 angiopep-2 介孔二氧化硅脂质囊纳米粒 体内外评价
原文传递
angiopep-2修饰的载FITC标记的神经毒素纳米粒的制备及体外释放研究 被引量:1
17
作者 李武超 闫李丽 +2 位作者 陈晓劼 李范珠 朱志红 《中国中药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9期4171-4178,共8页
为制备angiopep-2修饰的载异硫氰酸荧光素(FITC)标记的神经毒素纳米粒(ANG-NPs/FITC-NT),该实验以一定比例m PEG-PLA和ANG-PEG-PLA为载体,以异硫氰酸荧光素标记的神经毒素(FITC-NT)为药物,采用复乳/溶剂挥发法制备纳米粒。以粒径和包封... 为制备angiopep-2修饰的载异硫氰酸荧光素(FITC)标记的神经毒素纳米粒(ANG-NPs/FITC-NT),该实验以一定比例m PEG-PLA和ANG-PEG-PLA为载体,以异硫氰酸荧光素标记的神经毒素(FITC-NT)为药物,采用复乳/溶剂挥发法制备纳米粒。以粒径和包封率为综合指标,考察不同超声功率和超声时间组合对工艺的影响;采用透析法研究其在PBS缓冲液(p H7. 4,6. 5)中的体外释药特性。结果表明制备的ANG-NPs/FITC-NT,最佳工艺为超声功率90 W、超声时间30 s;透射电镜下可见纳米粒外形良好,平均粒径(123. 9±0. 5) nm,Zeta电位(-10. 5±0. 5) m V,包封率(68. 1±0. 4)%,载药量(0. 82±0. 01)%;在PBS缓冲液(p H 7. 4,6. 5)中的体外释药行为均符合Ritger-Peppas方程,分别为ln Q=0. 508 8lnt-2. 285 0,r=0. 961 5(p H7. 4)及ln Q=0. 449 9lnt-1. 855 3,r=0. 970 3(p H 6. 5)。实验结果证明复乳/溶剂挥发法制备的纳米粒,包封率较高,粒径均匀,具有体外缓释特性,可能会成为NT脑内递药的良好载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ngiopep-2 FITC 神经毒素 纳米粒 马来酰亚胺基封端聚乙二醇-聚乳酸嵌段共聚物 体外释放
原文传递
Angiopep-2用于脑靶向递药系统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
18
作者 翁丹芳 鲁晟 葛双敏 《药学进展》 CAS 2021年第2期153-160,共8页
随着社会的发展,脑部疾病已成为影响人类生活质量和健康的重要因素。一般给药系统很难穿透血脑屏障抵达病变部位,但靶向递药系统的出现,实现了药物在脑内递释,从而达到治疗的效果。Angiopep是一类能与低密度脂蛋白受体结合介导穿透血脑... 随着社会的发展,脑部疾病已成为影响人类生活质量和健康的重要因素。一般给药系统很难穿透血脑屏障抵达病变部位,但靶向递药系统的出现,实现了药物在脑内递释,从而达到治疗的效果。Angiopep是一类能与低密度脂蛋白受体结合介导穿透血脑屏障的相关肽家族,其中angiopep-2可用于药物脑靶向递送,改善药物转运及精准作用于病变部位。简介angiopep-2的生物学性质及转运形式,重点介绍其穿透血脑屏障和靶向递药的治疗作用研究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ngiopep-2 靶向药物 血脑屏障 脑稳态 脂蛋白受体
原文传递
Angiopep-2修饰红景天苷/淫羊藿苷脂质体的处方优化及对N2a细胞主动靶向性的考察
19
作者 张新悦 严德康 +2 位作者 耿宏侠 王宇佳 李学涛 《现代中药研究与实践》 CAS 2022年第2期57-62,共6页
目的优化Angiopep-2修饰的红景天苷/淫羊藿苷脂质体的处方,评价N2a细胞的主动靶向性。方法采用薄膜分散法和硫酸铵水化法制备Angiopep-2修饰的红景天苷/淫羊藿苷脂质体,利用Box-Benhken响应面法对影响其包封率的三因素(红景天苷用量、... 目的优化Angiopep-2修饰的红景天苷/淫羊藿苷脂质体的处方,评价N2a细胞的主动靶向性。方法采用薄膜分散法和硫酸铵水化法制备Angiopep-2修饰的红景天苷/淫羊藿苷脂质体,利用Box-Benhken响应面法对影响其包封率的三因素(红景天苷用量、胆固醇用量、超声温度)进行优化,并验证脂质体的包封率。考察脂质体对N2a细胞的主动靶向性。结果确定最优处方为磷脂33 mg、胆固醇6 mg、红景天苷1.0 mg、淫羊藿苷1.0 mg、超声温度60℃,经验证实验,脂质体中红景天苷的包封率为(90.85±1.83)%,淫羊藿苷的包封率为(92.59±1.20)%,且经Angiopep-2修饰过的脂质体对N2a细胞主动靶向性显著增强。结论经最优处方制备的脂质体,药物的包封率较高,且具有良好的主动靶向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脂质体 红景天苷 淫羊藿苷 angiopep-2 处方优选 主动靶向性
原文传递
靶向脑胶质瘤的Ang外泌体递送系统的构建 被引量:1
20
作者 曹正聪 王炜中 +6 位作者 贾博 邹骋 刘骁 贺维 顾锦涛 张阔 张伟 《山西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23年第1期24-31,共8页
目的构建可以精准靶向胶质母细胞瘤(glioblastoma,GBM)的外泌体。方法构建靶向GBM的Ang-Lamp2b-HA质粒,将Ang-Lamp2b-HA质粒和对照pcDNA3.1载体质粒分别转染入HEK293T细胞后提取工程化外泌体Ang-exo和对照未修饰外泌体Unmod-exo,使用蛋... 目的构建可以精准靶向胶质母细胞瘤(glioblastoma,GBM)的外泌体。方法构建靶向GBM的Ang-Lamp2b-HA质粒,将Ang-Lamp2b-HA质粒和对照pcDNA3.1载体质粒分别转染入HEK293T细胞后提取工程化外泌体Ang-exo和对照未修饰外泌体Unmod-exo,使用蛋白免疫印迹技术观察两组外泌体标志蛋白表达情况,使用扫描电镜和纳米颗粒分析仪观察两组外泌体形态学表征。建立基于Transwell系统的bEnd.3/LN229体外血脑屏障模型,上下腔室分别接种bEnd.3细胞和LN229细胞,生成完整屏障后,分别在上腔室中加入已染色的Ang-exo和Unmod-exo,通过共聚焦激光扫描显微镜观察两组外泌体在下腔室中胶质瘤细胞荧光强度,验证Ang-exo穿透血脑屏障能力和靶向的能力。已染色的Ang-exo和Unmod-exo外泌体分别通过尾静脉注射入荷瘤小鼠模型,通过活体动物成像和离体器官成像观察两组外泌体在荷瘤小鼠体内荧光分布变化,验证其穿透血脑屏障能力和靶向效果。将Ang-exo与生理盐水分别尾静脉注射入健康小鼠体内,观察比较器官变化情况,对比血液生物化学和炎性因子指标差异。结果转染Ang-Lamp2b-HA质粒和对照pcDNA3.1载体质粒的HEK293T细胞分别产生分泌Ang-exo和Unmod-exo,两组外泌体外形和粒径大小无明显差异。经过体外血脑屏障模型功能鉴定,与Unmod-exo组相比,Ang-exo组穿透血脑屏障的数目明显较高(P<0.05)。与Unmod-exo组相比,Ang-exo组脑部肿瘤区域的荧光强度较高(P<0.05)。与生理盐水组比较,Ang-exo组小鼠血液学指标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碱性磷酸酶(ALP)、血尿素氮(BUN)和肌酐(Cr)等肝肾损伤标志物水平,γ干扰素(IFN-γ)、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白细胞介素1β(IL-1β)等血清炎性细胞因子水平,脑、心、肺、肝、脾和肾等器官均无明显变化(P>0.05)。结论Ang-exo可以精准靶向GBM,是一种可靠的药物运载平台,为GBM治疗药物的递送提供了新的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胶质母细胞瘤 外泌体 angiopep-2肽 血脑屏障 靶向递送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