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5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冠状动脉支架术后进口氯吡格雷(波立维)与国产氯吡格雷(泰嘉)抗血小板治疗的对照研究
被引量:
20
1
作者
卢春山
周志强
+8 位作者
柳景华
郭成军
方冬平
郝蓬
赵东辉
李果
何东方
马克娟
张英川
《中国介入心脏病学杂志》
2009年第2期67-70,共4页
目的比较冠状动脉支架术后进口氯吡格雷(波立维)和国产氯吡格雷(泰嘉)抗血小板治疗的可行性和有效性。方法收集2007年7月至2008年8月在北京安贞医院行冠状动脉支架术患者264例,计算机随机分为波立维组(n=144)及泰嘉组(n=120)。波立维组...
目的比较冠状动脉支架术后进口氯吡格雷(波立维)和国产氯吡格雷(泰嘉)抗血小板治疗的可行性和有效性。方法收集2007年7月至2008年8月在北京安贞医院行冠状动脉支架术患者264例,计算机随机分为波立维组(n=144)及泰嘉组(n=120)。波立维组所有病例均采用标准阿司匹林、波立维两联抗血小板治疗;泰嘉组患者接受标准阿司匹林、泰嘉两联抗血小板治疗。氯吡格雷抵抗(CR)定义为氯吡格雷治疗24 h后血小板聚集率(PAR)降低<10%。CR患者在标准两联治疗基础上增加剂量(阿司匹林剂量不变,波立维或泰嘉加量)。研究主要终点为随访1年时的心性死亡、非致死性心肌梗死(MI)、靶血管重建(TVR)、卒中。次要终点为随访1年时的出血事件、外周动脉闭塞及因不良反应停药。结果两组临床基线资料、冠状动脉造影及PCI结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随访1年时,波立维组心性死亡、非致死性MI、脑卒中发生率(分别为0.67%、1.20%、0.67%)与泰嘉组(分别为0.82%、1.64%、0.82%)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波立维组出血事件发生率、靶血管重建率、外周动脉闭塞发生率(分别为0.67%、3.48%、0.67%)与泰嘉组(分别为0.82%、3.28%、0.82%)比较差异亦无统计学意义(P=0.613,P=0.958,P=0.857)。Kaplan-Meier生存分析显示波立维组与泰嘉组累积风险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521)。波立维组及泰嘉组CR患者分别为5例和4例。两组CR患者PAR在两联治疗基础上增加剂量治疗后分别为(78.2%±11.9%,76.2%±10.5%)显著低于单纯应用两联标准抗血小板治疗分别为(80.8%±13.2%,81.8%±12.2%,P<0.001)。结论PCI术后接受波立维或泰嘉及阿司匹林二联抗血小板治疗可有效地减少主要心脑血管事件发生率,根据PAR检测结果调整抗血小板治疗方案可能更有利于改善CR患者的长期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小板
阿司匹林
波立维
泰嘉
血管成形术
经腔
经皮冠状动脉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后抑郁症的相关因素研究
被引量:
13
2
作者
王凯
陈士萍
《中国心血管病研究》
CAS
2013年第2期118-120,共3页
目的探讨行PCI治疗的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患者伴发抑郁症的相关危险因素。方法连续入选我院2011年4-11月行PCI的ACS患者128例,分别于PCI术前2天和术后2周进行抑郁评分。术后2周HAMD≥7分的患者分入抑郁组,〈7分的患者分入非抑郁组...
目的探讨行PCI治疗的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患者伴发抑郁症的相关危险因素。方法连续入选我院2011年4-11月行PCI的ACS患者128例,分别于PCI术前2天和术后2周进行抑郁评分。术后2周HAMD≥7分的患者分入抑郁组,〈7分的患者分入非抑郁组。结果抑郁组共43例,发生率为33.59%。Logistic多因素分析表明,文化程度高、冠脉病变严重是PCI术后发生抑郁症的相关危险因素。结论PCI术后有较高比例的患者伴发抑郁症。文化程度高、冠脉病变严重患者抑郁发生率较高,二者为抑郁症的相关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冠脉综合征
血管形成术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
抑郁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缺血后适应对急性心肌梗死再灌注心肌的保护作用
被引量:
8
3
作者
胡少东
郝恒剑
许骥
《中国医药》
2012年第5期540-542,共3页
目的 探讨缺血后适应对急性心肌梗死(AMI)再灌注心肌的保护作用.方法 选择发病12 h内AMI患者140例,完全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70例.研究组于开通闭塞血管1 min内,实施闭塞1 min-再灌注1 min的方法,重复闭塞-再灌注程序4次后持...
目的 探讨缺血后适应对急性心肌梗死(AMI)再灌注心肌的保护作用.方法 选择发病12 h内AMI患者140例,完全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70例.研究组于开通闭塞血管1 min内,实施闭塞1 min-再灌注1 min的方法,重复闭塞-再灌注程序4次后持续灌注,观察2组肌酸激酶(CK)及肌酸激酶同工酶的峰值、心电图ST段变化、心肌梗死溶栓试验(TIMI)血流分级、心肌充血分级,并行心脏彩色多普勒超声测定左心室功能.结果 治疗后,研究组CK峰值明显低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1634±522) U/L比(2476±619) U/L,P<0.05];TIMI血流分级≤2级者所占比例明显低于对照组[5.7% (4/70)比20.0% (14/70),P<0.05];心肌灌注Blush分级≤2级的构成比明显低于对照组(11.4%比22.9%,P<0.05);1个月和6个月研究组左心室射血分数较对照组明显改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1个月:(54.0±14.0)%比(50.0±9.0)%,6个月:(56.0±12.0)%比(52.0±11.0)%,均P <0.05)].结论 缺血后适应可改善梗死相关血管的血流灌注,同时也可以改善心肌组织水平灌注,减少无再流发生,减轻心肌损伤.缺血后适应操作简单,具有临床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肌梗死
血管成形术
经皮
经腔
心肌再灌注
缺血后适应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直接经皮腔内冠状动脉成形术治疗急性心肌梗塞
被引量:
3
4
作者
江隆福
游卫华
+2 位作者
梁岩
潭白桦
王文尚
《中国介入心脏病学杂志》
1997年第4期165-166,共2页
1995年8月至1996年10月急性心肌梗塞(AMI)胸痛后1.0~6.0小时(平均3.6±1.2小时)入院患者28例行直接经皮腔内冠状动脉成形术(PTCA),结果:25例(89.3%)血管再通,再通血管残留狭窄平均为14.5%±10.3%(0%~4...
1995年8月至1996年10月急性心肌梗塞(AMI)胸痛后1.0~6.0小时(平均3.6±1.2小时)入院患者28例行直接经皮腔内冠状动脉成形术(PTCA),结果:25例(89.3%)血管再通,再通血管残留狭窄平均为14.5%±10.3%(0%~40%),血管再通距胸痛发病时间平均为5.6±2.2小时(3~9小时),23例再通存活患者中1例(4.3%)发生梗塞后早期(起病后30天内)心绞痛,认为直接PTCA在AMI治疗中占有重要位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肌梗塞
血管成形术
经腔
经皮冠状动脉
治疗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血管缝合器在老年PCI患者中的应用评价
5
作者
陈阳
李瑾
+3 位作者
朱毅
邱朝晖
史凯蕾
陆鹏云
《老年医学与保健》
CAS
2007年第5期275-276,共2页
目的本文对331例经股动脉行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后,应用血管缝合器缝合股动脉,评价老年PCI患者术后采用血管缝合器止血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PCI术后采用血管缝合器缝合股动脉331例。老年组(≥65岁)211例,平均年龄74.0±5.1岁;...
目的本文对331例经股动脉行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后,应用血管缝合器缝合股动脉,评价老年PCI患者术后采用血管缝合器止血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PCI术后采用血管缝合器缝合股动脉331例。老年组(≥65岁)211例,平均年龄74.0±5.1岁;对照组(<65岁)120例,平均年龄55.4±5.8岁。观察两组间的血管缝合成功率、血管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两组共331例,缝合成功310例,总成功率93.7%。其中老年组211例,缝合成功194例(占91.9%);对照组120例,缝合成功116例(占96.7%),两组间的缝合成功率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血管并发症两组间也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老年PCI患者术后使用血管缝合器是安全的,并能有效预防出血并发症,建议在老年PCI病人中推广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科缝合器
血管成形术
经腔
经皮冠状动脉
老年人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冠状动脉支架术后进口氯吡格雷(波立维)与国产氯吡格雷(泰嘉)抗血小板治疗的对照研究
被引量:
20
1
作者
卢春山
周志强
柳景华
郭成军
方冬平
郝蓬
赵东辉
李果
何东方
马克娟
张英川
机构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心内科
河北省承德钢铁集团总医院
出处
《中国介入心脏病学杂志》
2009年第2期67-70,共4页
文摘
目的比较冠状动脉支架术后进口氯吡格雷(波立维)和国产氯吡格雷(泰嘉)抗血小板治疗的可行性和有效性。方法收集2007年7月至2008年8月在北京安贞医院行冠状动脉支架术患者264例,计算机随机分为波立维组(n=144)及泰嘉组(n=120)。波立维组所有病例均采用标准阿司匹林、波立维两联抗血小板治疗;泰嘉组患者接受标准阿司匹林、泰嘉两联抗血小板治疗。氯吡格雷抵抗(CR)定义为氯吡格雷治疗24 h后血小板聚集率(PAR)降低<10%。CR患者在标准两联治疗基础上增加剂量(阿司匹林剂量不变,波立维或泰嘉加量)。研究主要终点为随访1年时的心性死亡、非致死性心肌梗死(MI)、靶血管重建(TVR)、卒中。次要终点为随访1年时的出血事件、外周动脉闭塞及因不良反应停药。结果两组临床基线资料、冠状动脉造影及PCI结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随访1年时,波立维组心性死亡、非致死性MI、脑卒中发生率(分别为0.67%、1.20%、0.67%)与泰嘉组(分别为0.82%、1.64%、0.82%)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波立维组出血事件发生率、靶血管重建率、外周动脉闭塞发生率(分别为0.67%、3.48%、0.67%)与泰嘉组(分别为0.82%、3.28%、0.82%)比较差异亦无统计学意义(P=0.613,P=0.958,P=0.857)。Kaplan-Meier生存分析显示波立维组与泰嘉组累积风险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521)。波立维组及泰嘉组CR患者分别为5例和4例。两组CR患者PAR在两联治疗基础上增加剂量治疗后分别为(78.2%±11.9%,76.2%±10.5%)显著低于单纯应用两联标准抗血小板治疗分别为(80.8%±13.2%,81.8%±12.2%,P<0.001)。结论PCI术后接受波立维或泰嘉及阿司匹林二联抗血小板治疗可有效地减少主要心脑血管事件发生率,根据PAR检测结果调整抗血小板治疗方案可能更有利于改善CR患者的长期预后。
关键词
血小板
阿司匹林
波立维
泰嘉
血管成形术
经腔
经皮冠状动脉
Keywords
Blood platelets
Aspirin
PLAVIX
Clopidogrel bisulfate
angioplasty
, transluminal,
percutaneons coronary
分类号
R543.3 [医药卫生—心血管疾病]
R654.2 [医药卫生—外科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后抑郁症的相关因素研究
被引量:
13
2
作者
王凯
陈士萍
机构
赤峰学院附属医院心内科
出处
《中国心血管病研究》
CAS
2013年第2期118-120,共3页
文摘
目的探讨行PCI治疗的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患者伴发抑郁症的相关危险因素。方法连续入选我院2011年4-11月行PCI的ACS患者128例,分别于PCI术前2天和术后2周进行抑郁评分。术后2周HAMD≥7分的患者分入抑郁组,〈7分的患者分入非抑郁组。结果抑郁组共43例,发生率为33.59%。Logistic多因素分析表明,文化程度高、冠脉病变严重是PCI术后发生抑郁症的相关危险因素。结论PCI术后有较高比例的患者伴发抑郁症。文化程度高、冠脉病变严重患者抑郁发生率较高,二者为抑郁症的相关危险因素。
关键词
急性冠脉综合征
血管形成术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
抑郁
Keywords
Acute
coronary
syndrome
angioplasty
percutaneons coronary
intervention
Depression
分类号
R543.3 [医药卫生—心血管疾病]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缺血后适应对急性心肌梗死再灌注心肌的保护作用
被引量:
8
3
作者
胡少东
郝恒剑
许骥
机构
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心脏科
出处
《中国医药》
2012年第5期540-542,共3页
基金
首都医科大学基础-临床科研合作基金项目(2006JL13)
文摘
目的 探讨缺血后适应对急性心肌梗死(AMI)再灌注心肌的保护作用.方法 选择发病12 h内AMI患者140例,完全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70例.研究组于开通闭塞血管1 min内,实施闭塞1 min-再灌注1 min的方法,重复闭塞-再灌注程序4次后持续灌注,观察2组肌酸激酶(CK)及肌酸激酶同工酶的峰值、心电图ST段变化、心肌梗死溶栓试验(TIMI)血流分级、心肌充血分级,并行心脏彩色多普勒超声测定左心室功能.结果 治疗后,研究组CK峰值明显低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1634±522) U/L比(2476±619) U/L,P<0.05];TIMI血流分级≤2级者所占比例明显低于对照组[5.7% (4/70)比20.0% (14/70),P<0.05];心肌灌注Blush分级≤2级的构成比明显低于对照组(11.4%比22.9%,P<0.05);1个月和6个月研究组左心室射血分数较对照组明显改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1个月:(54.0±14.0)%比(50.0±9.0)%,6个月:(56.0±12.0)%比(52.0±11.0)%,均P <0.05)].结论 缺血后适应可改善梗死相关血管的血流灌注,同时也可以改善心肌组织水平灌注,减少无再流发生,减轻心肌损伤.缺血后适应操作简单,具有临床应用前景.
关键词
心肌梗死
血管成形术
经皮
经腔
心肌再灌注
缺血后适应
Keywords
Myocardial infarction
angioplasty
, transluminal,
percutaneons
,
coronary
Myocardial reperfusion
Ischemic postconditioning
分类号
R541.4 [医药卫生—心血管疾病]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直接经皮腔内冠状动脉成形术治疗急性心肌梗塞
被引量:
3
4
作者
江隆福
游卫华
梁岩
潭白桦
王文尚
机构
广东茂名市人民医院
出处
《中国介入心脏病学杂志》
1997年第4期165-166,共2页
文摘
1995年8月至1996年10月急性心肌梗塞(AMI)胸痛后1.0~6.0小时(平均3.6±1.2小时)入院患者28例行直接经皮腔内冠状动脉成形术(PTCA),结果:25例(89.3%)血管再通,再通血管残留狭窄平均为14.5%±10.3%(0%~40%),血管再通距胸痛发病时间平均为5.6±2.2小时(3~9小时),23例再通存活患者中1例(4.3%)发生梗塞后早期(起病后30天内)心绞痛,认为直接PTCA在AMI治疗中占有重要位置。
关键词
心肌梗塞
血管成形术
经腔
经皮冠状动脉
治疗
Keywords
Myocardial infraction
percutaneons
transluminal
coronary
angioplasty
分类号
R542.220.5 [医药卫生—心血管疾病]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血管缝合器在老年PCI患者中的应用评价
5
作者
陈阳
李瑾
朱毅
邱朝晖
史凯蕾
陆鹏云
机构
复旦大学附属华东医院心内科
出处
《老年医学与保健》
CAS
2007年第5期275-276,共2页
文摘
目的本文对331例经股动脉行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后,应用血管缝合器缝合股动脉,评价老年PCI患者术后采用血管缝合器止血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PCI术后采用血管缝合器缝合股动脉331例。老年组(≥65岁)211例,平均年龄74.0±5.1岁;对照组(<65岁)120例,平均年龄55.4±5.8岁。观察两组间的血管缝合成功率、血管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两组共331例,缝合成功310例,总成功率93.7%。其中老年组211例,缝合成功194例(占91.9%);对照组120例,缝合成功116例(占96.7%),两组间的缝合成功率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血管并发症两组间也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老年PCI患者术后使用血管缝合器是安全的,并能有效预防出血并发症,建议在老年PCI病人中推广使用。
关键词
外科缝合器
血管成形术
经腔
经皮冠状动脉
老年人
Keywords
Snrgical staplers
angioplasty
,
transluntinal
,
percutaneons coronary
Aged
分类号
R541.4 [医药卫生—心血管疾病]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冠状动脉支架术后进口氯吡格雷(波立维)与国产氯吡格雷(泰嘉)抗血小板治疗的对照研究
卢春山
周志强
柳景华
郭成军
方冬平
郝蓬
赵东辉
李果
何东方
马克娟
张英川
《中国介入心脏病学杂志》
2009
2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后抑郁症的相关因素研究
王凯
陈士萍
《中国心血管病研究》
CAS
2013
13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缺血后适应对急性心肌梗死再灌注心肌的保护作用
胡少东
郝恒剑
许骥
《中国医药》
2012
8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直接经皮腔内冠状动脉成形术治疗急性心肌梗塞
江隆福
游卫华
梁岩
潭白桦
王文尚
《中国介入心脏病学杂志》
1997
3
下载PDF
职称材料
5
血管缝合器在老年PCI患者中的应用评价
陈阳
李瑾
朱毅
邱朝晖
史凯蕾
陆鹏云
《老年医学与保健》
CAS
2007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