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Spatial phylogenetics of the Chinese angiosperm flora provides insights into endemism and conservation 被引量:9
1
作者 Xiao-Xia Zhang Jian-Fei Ye +9 位作者 Shawn W.Laffan Brent D.Mishler Andrew H.Thornhill Li-Min Lu Ling-Feng Mao Bing Liu You-Hua Chen An-Ming Lu Joseph T.Miller Zhi-Duan Chen 《Journal of Integrative Plant Biology》 SCIE CAS CSCD 2022年第1期105-117,共13页
The flora of China is well known for its high diversity and endemism. Identifying centers of endemism and designating conservation priorities are essential goals for biodiversity studies.However, there is no comprehen... The flora of China is well known for its high diversity and endemism. Identifying centers of endemism and designating conservation priorities are essential goals for biodiversity studies.However, there is no comprehensive study from a rigorous phylogenetic perspective to understand patterns of diversity and endemism and to guide biodiversity conservation in China. We conducted a spatial phylogenetic analysis of the Chinese angiosperm flora at the generic level to identify centers of neo-and paleoendemism. Our results indicate that:(i) themajority of grid cells in China with significantly high phylogenetic endemism(PE) were located in the mountainous regions;(ii) four of the nine centers of endemism recognized, located in northern and western China, were recognized for the first time;(iii) arid and semiarid regions in Northwest China were commonly linked to significant PE, consistent with other spatial phylogenetic studies worldwide;and(iv) six highpriority conservation gaps were detected by overlaying the boundaries of China’s nature reserves on all significant PE cells. Overall, we conclude that the mountains of southern and northern China contain both paleo-endemics(ancient relictual lineages) and neo-endemics(recently diverged lineages). The areas we highlight as conservation priorities are important for broad-scale planning, especially in the context of evolutionary history preservatio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ategorical analysis of neo-and paleo-endemism Chinese angiosperm flora conservation priority phylogenetic endemism phylogenetic diversity spatial phylogenetics
原文传递
四川被子植物区系特征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39
2
作者 李仁伟 张宏达 杨清培 《云南植物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4期403-414,共12页
四川地区被子植物区系 188科 1493属 8711种及 12 5 2变种 ,全球 5 0 %以上的科都有代表 ,与毗邻地区及世界植物区系有着广泛而密切的联系。区系古老而原始 ,珍稀孑遗类群丰富 ;单型或少种的科属众多 ,含 10 0种以上的大科和大属也十分... 四川地区被子植物区系 188科 1493属 8711种及 12 5 2变种 ,全球 5 0 %以上的科都有代表 ,与毗邻地区及世界植物区系有着广泛而密切的联系。区系古老而原始 ,珍稀孑遗类群丰富 ;单型或少种的科属众多 ,含 10 0种以上的大科和大属也十分繁茂 ;含 5种以下的属占76 89% ,但占总属数约 2 2 6 4 %的多种属和大属是区系的主体 ,包含区系总种数的 6 3 2 8%。科的分布类型有明显热带性质 ,属、种的分布类型反映出典型的亚热带属性。优势现象明显 ,特有类群和表征类群丰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川 被子植物区系 区系特征 统计分析
下载PDF
崇明东滩鸟类自然保护区被子植物区系研究 被引量:16
3
作者 左本荣 陈坚 +2 位作者 胡山 陈德辉 袁峻峰 《上海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3年第1期77-82,共6页
报道了崇明东滩鸟类自然保护区被子植物名录、植物区系组成成分及特点,并将其与奉贤地区滩涂和九段沙湿地的植物区系进行了比较,分析讨论了东滩植物区系的形成原因及其影响因子,为保护区的生物多样性研究及其保护提供了基础资料。
关键词 被子植物 区系 崇明东滩
下载PDF
河北省临城小天池森林区被子植物区系 被引量:14
4
作者 李瑞国 李海燕 《生态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4期164-167,共4页
河北省临城小天池森林区属华北植物分布区 ,有被子植物 88科、30 1属、5 5 5种 (包括1 4变种 )。含 1 0种以上的优势科有 1 4科、30 5种。表征科有 7科 ,中国特有属 5属 6种 ;河北特有植物 7种。该植物区系的组成和地理成分分析表明 ,... 河北省临城小天池森林区属华北植物分布区 ,有被子植物 88科、30 1属、5 5 5种 (包括1 4变种 )。含 1 0种以上的优势科有 1 4科、30 5种。表征科有 7科 ,中国特有属 5属 6种 ;河北特有植物 7种。该植物区系的组成和地理成分分析表明 ,被子植物主要以北温带成分为主 (共计有 98属、2 2 1种 ,占总属数的 37 6 9%、总种数的 4 6 92 % ) ;其次是旧大陆温带和泛热带成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临城小天池 被子植物 植物区系
下载PDF
甘肃被子植物中国特有属研究 被引量:7
5
作者 崔治家 陆毛珍 +1 位作者 陈学林 廉永善 《草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0期30-38,共9页
甘肃位于秦岭山地、黄土高原、青藏高原和蒙新高原的交接地带,气候类型多样、区系成分复杂。在甘肃被子植物区系中分布有中国特有属57个,含72种1亚种6变种,隶属于38科,其数量为黄河流域以北各省区之首。研究对廉永善等1997年所提出的甘... 甘肃位于秦岭山地、黄土高原、青藏高原和蒙新高原的交接地带,气候类型多样、区系成分复杂。在甘肃被子植物区系中分布有中国特有属57个,含72种1亚种6变种,隶属于38科,其数量为黄河流域以北各省区之首。研究对廉永善等1997年所提出的甘肃中国特有类群分布区亚型划分进行了修订,对甘肃被子植物中国特有属在各分布亚型中属的数量、属型结构及所含种的数量进行了研究,并对特有类群的地理分布进行了探索。结果表明:亚热带区系成分在甘肃被子植物中国特有属中占有很重要的位置,计24属,占特有属数的42.1%。在各分布区亚型所含属种数量的统计中,华中成分和横断山成分分别位居第一和第二,是甘肃中国特有属组成的主要成员,分别为15属和13属,占26.3%和22.8%。单种属(包括单型属和甘肃仅分布1种的少型属至多型属)是甘肃中国特有属的主体,占甘肃中国特有属的82.5%。文县无疑是甘肃被子植物中国特有属及所含种的分布多度中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肃 被子植物 中国特有属 分布区亚型 分布中心 生活型
下载PDF
广西被子植物科的区系地理成分分析 被引量:9
6
作者 苏志尧 刘蔚秋 +1 位作者 廖文波 张宏达 《中山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1996年第S2期70-75,共6页
对广西被子植物区系科的组成和地理成分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广西被子植物区系地理成分多样,而以热带科及热带至亚热带科占优势,两者合计占总科数的53.7%;世界科和亚世界科、热带至温带科、温带科以及亚洲特有科分别占19.... 对广西被子植物区系科的组成和地理成分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广西被子植物区系地理成分多样,而以热带科及热带至亚热带科占优势,两者合计占总科数的53.7%;世界科和亚世界科、热带至温带科、温带科以及亚洲特有科分别占19.4%,12.0%,9.7%以及5.1%,这种复杂的地理成分是与广西的纬度地带性相适应的.该区被子植物的优势科分属于各类成分,而其表征科则大部分为热带亚热带科.表明在科级水平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被子植物 植物区系 地理成分
下载PDF
再论华夏植物区系的起源 被引量:32
7
作者 张宏达 《中山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1994年第2期1-9,共9页
在古生代时期,中国古陆上存在着由于海侵所分割的华夏、康滇、杨子、华北、松江、塔里木、唐古拉、广西、北越等陆块。它们的北面有准噶尔大兴安地槽,西部有昌都地槽和藏南地槽。中生代之后,燕山运动和印度支那运动相继出现,海水从... 在古生代时期,中国古陆上存在着由于海侵所分割的华夏、康滇、杨子、华北、松江、塔里木、唐古拉、广西、北越等陆块。它们的北面有准噶尔大兴安地槽,西部有昌都地槽和藏南地槽。中生代之后,燕山运动和印度支那运动相继出现,海水从华夏等古陆之间退出,形成了联成一体的华夏古陆。自泥盆纪以来,在华夏各古陆出现了11群的种子碳,组成了古生代的华夏植物区系,它们当中的大羽羊齿类Gigantopterides及舌羊齿类Glos-sopterides到了二迭纪达到了全盛的时期。它们都和被子植物有较密切的联系,可归入前被子植物。中生代初期,华夏古陆及北美已出现了和现代被子植物一脉相联的原始被子植物,如北美三迭纪的Sanmiguelialewisii,福建晚二迭纪的心叶大羽羊齿Gigantopteris?cordata,到了侏罗纪,在华夏古陆已存在着许多现代仍然继续生存的昆栏树属Trochodendron、水青树属Tetracentron,木兰属Magnolia、荑花序类,鼠李科及禾本科等,进到白垩纪早期,现代被子植物各个钢、目和科已遍布于全球,最后,在福建龙岩找到的心叶大羽羊齿Gigan-topteris?cordataYabeetO?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华夏范畴 古生代 被子植物
下载PDF
江西三清山被子植物调查研究 被引量:12
8
作者 臧敏 卞新民 《亚热带植物科学》 2003年第3期38-41,49,共5页
三清山有被子植物1 602种(包括变种、变型),隶属691属148科,其中双子叶植物1 300种544属122科,单子叶植物302种147属26科。本文主要分析三清山被子植物区系特征及珍稀濒危物种保护。
关键词 被子植物 植物区系 珍稀濒危植物 三清山 江西省
下载PDF
洱海流域湿地水生被子植物区系研究 被引量:7
9
作者 张桂彬 杨青 +4 位作者 杨东 常锋毅 韩庆香 刘帆 李伟 《水生态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1-8,共8页
2009年开展了洱海流域水生被子植物区系研究,共发现38科、76属、100种。从科、属、种3个层面看,热带类群占显著优势,这与洱海流域所处的气候带相一致。世界分布种多为建群种和优势种。对比以前的调查结果,洱海流域水生植物资源显著退化... 2009年开展了洱海流域水生被子植物区系研究,共发现38科、76属、100种。从科、属、种3个层面看,热带类群占显著优势,这与洱海流域所处的气候带相一致。世界分布种多为建群种和优势种。对比以前的调查结果,洱海流域水生植物资源显著退化,物种多样性显著下降,特别是特有种和珍稀濒危物种匮乏,仅有1种;外来入侵种呈进一步扩大趋势。针对以上特点,预测洱海流域水生被子植物未来从数量和种类上将进一步减少,入侵种危害程度将进一步扩大,对流域的生态保护迫在眉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湿地 水生被子植物 植物区系 洱海流域
下载PDF
新疆玛依湖保护区被子植物区系与多样性特点 被引量:3
10
作者 马占仓 刘建 +2 位作者 张欢 王睿 阎平 《石河子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346-351,共6页
近年来位于克拉玛依市的玛依湖在玛纳斯河流域各类水源的补给下其周边湿地出现扩展趋势,湿地外围的荒漠植被也出现恢复的迹象,2017年克拉玛依市政府正式启动以玛依湖为中心的湿地-荒漠生态保护区建设计划。理清区内植物种类是保护区建... 近年来位于克拉玛依市的玛依湖在玛纳斯河流域各类水源的补给下其周边湿地出现扩展趋势,湿地外围的荒漠植被也出现恢复的迹象,2017年克拉玛依市政府正式启动以玛依湖为中心的湿地-荒漠生态保护区建设计划。理清区内植物种类是保护区建设的基础,可为保护区核心区和缓冲区设立以及生态保护策略等提供重要参考。通过野外调查、标本的采集鉴定,对新疆玛依湖保护区被子植物组成、区系与地理成分、生活型和生态型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显示:本保护区被子植物共计31科70属102种(不含种下级别),藜科、十字花科、禾本科、菊科、豆科为优势科,5科所含属数和种数占区内物种总数的54.28%和49.04%;该区70属被子植物可划分为8个分布区类型和8个亚型,以地中海区、西亚至中亚分布及其变型为主,与北温带分布及其变型和泛(全)热带分布联系紧密,旧世界(旧大陆)温带分布及其变型稍有渗入,具典型的温带荒漠性质和特点;该区被子植物生活型较为丰富,以一、二年生草本和多年生草本为主;生态型以中生植物和旱生植物为主。凭证标本存于石河子大学植物标本室(SHI)。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被子植物 物种组成 区系地理 玛依湖
下载PDF
福建被子植物分布新记录Ⅵ 被引量:5
11
作者 安昌 陈鸣 +2 位作者 庄怡雪 孟静 杨成梓 《亚热带植物科学》 2019年第3期291-294,共4页
在福建省武夷山市与浦城县开展的第四次中药资源普查中,整理鉴定出福建省新记录植物6 种,即牯岭野豌豆Vicia kulingana、九龙山紫菀Aster jiulongshanensis、黔岭淫羊藿Epimedium leptorrhizum、柔弱黄芩Scutellaria tenera、薄叶新耳草... 在福建省武夷山市与浦城县开展的第四次中药资源普查中,整理鉴定出福建省新记录植物6 种,即牯岭野豌豆Vicia kulingana、九龙山紫菀Aster jiulongshanensis、黔岭淫羊藿Epimedium leptorrhizum、柔弱黄芩Scutellaria tenera、薄叶新耳草Neanotis hirsuta、五叶红梅消Rubus parvifolius var. toapiensis,其中五叶红梅消为中国大陆新分布变种。6 种植物的发现进一步丰富了福建省植物生态多样性,为其植物区系研究提供新资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福建 被子植物 新记录 植物志 植物多样性
下载PDF
四川省格西沟国家自然保护区草本植物区系研究 被引量:1
12
作者 张小芳 马东源 +4 位作者 谢登峰 施岁康 李八斤 杨楠 杨孔 《四川林业科技》 2019年第4期84-89,共6页
在对四川省格西沟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进行详细考察的基础上,结合文献资料,分析了格西沟保护区野生草本植物区系特征。结果表明:1.四川格西沟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草本植物多样性较高,类型丰富,保护区内有草本植物56科,305属,794种;2.格西沟自... 在对四川省格西沟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进行详细考察的基础上,结合文献资料,分析了格西沟保护区野生草本植物区系特征。结果表明:1.四川格西沟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草本植物多样性较高,类型丰富,保护区内有草本植物56科,305属,794种;2.格西沟自然保护区内草本植物地理分布类型较为丰富,涉及种子植物所有属的分布类型(15个),其中温带分布类型所占比例最大,占总属数的64.91%,其次为世界成分和热带成分,分别占16.72%和11.80%;从科的分布类型来看,本保护区草本植物涉及种子植物12个科的分布类型,其中温带分布和世界广布占比最大,各占总科数的14.29%,其次为泛热带分布和东亚及北美间断分布型,各占总科数的12.50%和10.71%,体现了该保护区草本植物较为明显的温带性质;3.保护区内草本植物除所含单种科属较多外,还含有大量的特有种和特色草本资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格西沟自然保护区 草本被子植物 区系
下载PDF
岭峰自然保护区被子植物区系研究 被引量:1
13
作者 王雪松 许铁军 魏力 《林业科技情报》 2011年第3期18-19,共2页
根据野外标本采集并结合相关文献鉴定,对黑龙江省大兴安岭岭峰自然保护区被子植物区系进行了初步研究,结果表明:岭峰自然保护区自然分布的被子植物有577种,隶属74科270属。
关键词 岭峰自然保护区 被子植物 区系
下载PDF
中药基原植物基于APGⅣ系统的分类变动整理
14
作者 朱娜 朱忠华 《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52-158,共7页
目的:被子植物系统发育研究组(APG)Ⅳ系统是目前最新的被子植物分类系统,基于DNA序列的APG系统能更自然地反映植物的系统发育及演化关系,其在国外的植物科学研究和教学中已得到广泛认可和应用。通过APGⅣ系统与传统植物分类系统变动的对... 目的:被子植物系统发育研究组(APG)Ⅳ系统是目前最新的被子植物分类系统,基于DNA序列的APG系统能更自然地反映植物的系统发育及演化关系,其在国外的植物科学研究和教学中已得到广泛认可和应用。通过APGⅣ系统与传统植物分类系统变动的对比,梳理2020年版《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收载的中药基原植物分类地位的变化。方法:查阅国内外文献,按照APGⅣ系统里被子植物的基本类群的ANA基部支群、木兰类分支与金粟兰目、单子叶植物、真双子叶植物的基部类群、超蔷薇类分支、超菊类分支,分别对《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收载的中药基原植物分类地位的变化进行整理。结果:2020年版《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约有72种中药,涉及到76种基原植物对照APGⅣ系统要进行科等级变动;原属于传统双子叶植物纲的22种中药,其涉及到26种基原植物,被放置于APGⅣ系统的单子叶植物和真双子叶植物分化之前出现的类群。结论:基本上理清了药典的中药基原植物在APGⅣ系统分类地位的变动,有利于进行中药基原植物的研究查阅国内外的文献,有利于我国中药在国际上进行交流活动,为我国高校《植物学》和《药用植物学》的教材修订提供参考,也将为日后我国药典内容的更新奠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系统发育研究组(APG)Ⅳ 中药 被子植物 《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 《中国植物志》 基原植物 分类地位
原文传递
澳大利亚被子植物区系的特征 被引量:1
15
作者 王跃华 孙必兴 崔明昆 《云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1996年第2期109-113,共5页
简要介绍了澳大利亚被子植物区系的成分构成,主要代表科、属、及其种数;对其区系特征、特有类群、干旱适应及与其它地区植物区系成分的关系等问题进行了分析,并对其起源问题进行了初步探讨.
关键词 被子植物 澳大利亚 类群 植物区系
原文传递
中国吉林大拉子组的时代探讨 被引量:11
16
作者 张光富 《地层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381-386,T0003-T0004,共8页
大拉子组是我国东北地区早白垩世的典型层位,但该组的具体地质年代一直存在不同的看法。根据最近发现的植物化石材料,通过对大拉子组被子植物优势属的地质分布以及与国内外被子植物群的对比研究,发现大拉子组与北美Potomac带B中部的被... 大拉子组是我国东北地区早白垩世的典型层位,但该组的具体地质年代一直存在不同的看法。根据最近发现的植物化石材料,通过对大拉子组被子植物优势属的地质分布以及与国内外被子植物群的对比研究,发现大拉子组与北美Potomac带B中部的被子植物群较为相似,结合孢粉、昆虫、叶肢介、介形虫及鱼化石等其他生物化石证据,认为吉林大拉子组的地质时代很可能为阿尔必中期或晚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拉子组 被子植物群 早白垩世 吉林 中国
原文传递
中国-巴基斯坦喀喇昆仑公路沿线植物区系 被引量:8
17
作者 海鹰 阿布力米提.阿布都卡迪尔 +4 位作者 曾雅娟 陈济丁 王云 陶双成 周剑 《干旱区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545-549,共5页
2009年9月对中巴喀喇昆仑公路沿线分布的植物和植被进行了考察,经初步整理和统计,该地区共有野生维管束植物52科223属489种。其中,蕨类植物1科1属1种,裸子植物2科2属5种,被子植物49科220属483种。对222属488种种子植物的地理成分分析表... 2009年9月对中巴喀喇昆仑公路沿线分布的植物和植被进行了考察,经初步整理和统计,该地区共有野生维管束植物52科223属489种。其中,蕨类植物1科1属1种,裸子植物2科2属5种,被子植物49科220属483种。对222属488种种子植物的地理成分分析表明,该地区植物分布区类型有10个正型13个变型。其中,北温带分布有86属227种,占该地区植物总属、种数的45.75%和61.36%,表明温带属性是该地区植物区系的基本特点。同时,该地区植物区系与地中海-西亚-中亚及旧世界温带交流最多,其次与热带有一定的交流,而与温带亚洲和东亚交流很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物区系 地理成分 维管束植物 裸子植物 被子植物 喀喇昆仑公路 中国-巴基斯坦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