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35篇文章
< 1 2 1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AngleⅡ~1类错拔牙矫治前后颏部形态的变化 被引量:10
1
作者 宋丽娟 伍军 《上海口腔医学》 CAS CSCD 2007年第4期399-403,共5页
目的:通过对AngleⅡ1类错拔牙矫治前、后X线头影测量分析,观察矫治前、后颏部形态的变化。方法:从方丝弓矫治的AngleⅡ1类患者治疗前、后的X线侧位片中,随机选取拔除4个第一前磨牙患者(第1组),上颌拔除第一前磨牙、下颌拔除第二前磨... 目的:通过对AngleⅡ1类错拔牙矫治前、后X线头影测量分析,观察矫治前、后颏部形态的变化。方法:从方丝弓矫治的AngleⅡ1类患者治疗前、后的X线侧位片中,随机选取拔除4个第一前磨牙患者(第1组),上颌拔除第一前磨牙、下颌拔除第二前磨牙患者(第2组)以及下颌未经矫治的非拔牙患者(第3组)各15例,经X线头影测量分析,比较矫治前、后拔牙组与非拔牙组颏部形态的变化,对所得数据采用SPSS11.5软件包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拔牙组矫治后,B点处、根尖点处的颏厚度显著减小,第1组分别减小0.60mm(P<0.05)和1.58mm(P<0.01);第2组分别减小0.22mm(P<0.05)和1.16mm(P<0.01);3组颏突度均有增加,分别为1.28mm,1.28mm和0.78mm(P<0.01)。颏弯曲度和颏倾斜度减小,第1组分别减小1.91(P<0.05)和4.69°(P<0.01);第2组分别减小1.76(P<0.05)和4.66°(P<0.01)。非拔牙组矫治后,颏部厚度无明显变化。结论:拔牙矫治伴随下切牙的内收,颏厚度有减小趋势,提示临床上对于颏部厚度偏薄的患者应慎重选择拔牙矫治,以防止不良后果出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ngle^1类错牙合 头影测量 切牙内收
下载PDF
传动直丝弓矫治器治疗AngleⅡ^1类错(牙合)的头影测量分析 被引量:7
2
作者 宋丽娟 薛花 李琥 《口腔医学》 CAS 2016年第3期223-227,共5页
目的采用传动直丝弓技术治疗青少年Angle Ⅱ1类错牙合,通过头影测量分析评价患者的矫治效果。方法选择40例(女24例,男16例)传动直丝弓技术矫治的Angle Ⅱ1类错牙合患者,平均年龄13.2岁。经X线头影测量分析,比较治疗前后软硬组织变化,对... 目的采用传动直丝弓技术治疗青少年Angle Ⅱ1类错牙合,通过头影测量分析评价患者的矫治效果。方法选择40例(女24例,男16例)传动直丝弓技术矫治的Angle Ⅱ1类错牙合患者,平均年龄13.2岁。经X线头影测量分析,比较治疗前后软硬组织变化,对所得数据采用SPSS 19.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患者平均治疗时间12个月,治疗后均获得良好的覆牙合、覆盖及中性磨牙关系,侧貌也得到明显的改善。头影测量显示,U1-SN角、ANB角、U1-RL距、U6-RL距变小,L1-MP角、L1-RL距、L6-RL距变大,其他无显著变化。结论传动直丝弓矫治器利用口内支抗结合细丝轻力,快速倾斜移动牙齿,后期控制转矩并正轴,可快速有效矫治Angle Ⅱ1类错牙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动直丝弓矫治器 angle ^1类错(牙合) 头影测量
下载PDF
不同垂直面型AngleⅡ^1错切牙区颌骨形态结构比较研究 被引量:3
3
作者 何科 任嫒姝 戴红卫 《重庆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4期1361-1363,共3页
目的比较研究不同垂直面型AngleⅡ1错切牙区颌骨形态结构特征。方法随机选择2009年1月至2011年1月本院正畸科收治的恒牙初期AngleⅡ1错患者121例,测量比较不同垂直面型组治疗前的头颅定位侧位片,包括线距、角度、面积、比值等。结果... 目的比较研究不同垂直面型AngleⅡ1错切牙区颌骨形态结构特征。方法随机选择2009年1月至2011年1月本院正畸科收治的恒牙初期AngleⅡ1错患者121例,测量比较不同垂直面型组治疗前的头颅定位侧位片,包括线距、角度、面积、比值等。结果 (1)线距:低角者前牙区牙槽骨与基骨厚、颌骨高度低,中切牙根尖点到唇舌(腭)侧骨皮质板的距离较远;高角则相反。(2)角度:上颌相对于前颅底平面及腭平面、下颌相对于下颌平面,低角者前牙区牙槽骨及切牙比高角者更唇倾。(3)面积:不同垂直面型,上下颌切牙区颌骨面积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4)比值:某一垂直面型上下颌切牙区颌骨高度的代偿方向一致,但代偿量不同,上颌大于下颌。结论不同垂直面型颌骨形态结构不同,治疗方法、预后及注意事项也有所不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错 安氏 切牙 颌骨形态 头影测量
下载PDF
功能矫治器治疗AngleⅡ类错畸形 被引量:1
4
作者 陈安勇 黄宁 米方林 《四川医学》 CAS 2011年第1期82-83,共2页
目的探讨功能矫治器在AngleⅡ类错畸形中的治疗效果及临床应用。方法对25例AngleⅡ类错畸形采用activator功能矫治器进行治疗并对其评价。结果除1例14岁的患者无效外,余均有明显效果。结论适应证的选择和治疗时机的把握以及患者的... 目的探讨功能矫治器在AngleⅡ类错畸形中的治疗效果及临床应用。方法对25例AngleⅡ类错畸形采用activator功能矫治器进行治疗并对其评价。结果除1例14岁的患者无效外,余均有明显效果。结论适应证的选择和治疗时机的把握以及患者的配合是治疗成功的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功能性活动矫治器 正畸学 安氏类错
下载PDF
导板与直丝弓矫治器相结合治疗AngleⅡ类低角型错 被引量:2
5
作者 蔡红端 蔡亚华 陈永辉 《中外医学研究》 2016年第34期8-9,共2页
目的:探讨平面导板或斜面导板在直丝弓矫治技术治疗AngleⅡ低角型错中的应用。方法:选取AngleⅡ低角型错畸形患者20例为研究对象,采用上颌平面导板或斜面导板与直丝弓矫治技术相结合的治疗方法,比较治疗前后X线头影测量的变化。结果... 目的:探讨平面导板或斜面导板在直丝弓矫治技术治疗AngleⅡ低角型错中的应用。方法:选取AngleⅡ低角型错畸形患者20例为研究对象,采用上颌平面导板或斜面导板与直丝弓矫治技术相结合的治疗方法,比较治疗前后X线头影测量的变化。结果:矢状方向上,下颌骨位置前移,SNB、ANB、L6-Ptm明显改善;垂直方向上,MP-SN、MP-FH、L6-MP明显增加,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AngleⅡ低角型错畸形治疗中,采用上颌平面导板或斜面导板与直丝弓矫治技术相结合的治疗方法,可获得满意的面部下1/3外形,有利合关系纠正,并缩短矫治疗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平面导板 斜面导板 直丝弓矫治技术 angle类低角型错[牙合]
下载PDF
AngleⅡ^1治疗牙弓改变在模型和头颅侧位片的相关性
6
作者 许潾于 张端强 石勰 《福建医科大学学报》 2007年第6期539-542,共4页
目的对AngleⅡ1错病例在矫治后头颅侧位片及模型的测量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了解在模型和头颅侧位片上牙弓变化的相关性。方法选择17~31岁AngleⅡ1错患者20例,对其治疗前后头颅侧位片和牙模型的19项指标进行可重复测量的方差分析... 目的对AngleⅡ1错病例在矫治后头颅侧位片及模型的测量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了解在模型和头颅侧位片上牙弓变化的相关性。方法选择17~31岁AngleⅡ1错患者20例,对其治疗前后头颅侧位片和牙模型的19项指标进行可重复测量的方差分析。结果治疗前后上下颌牙弓长度、磨牙间宽度在模型上的变化有统计学意义。头颅侧位片表现上下切牙内收,磨牙前移。下颌切牙压低,磨牙有一定程度的伸长。牙弓长度变化在模型及X线头影测量上具有相关性(P<0.01)。结论(1)正畸治疗后牙齿位置在头颅侧位片上变化与模型上实际变化呈正相关;(2)X线头影测量分析一些间接测量的项目,在某些情况下与牙、颌、面的实际情况有一定的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错[牙合] 安氏 牙模型 测颅法 头部 正畸学 矫正
下载PDF
Twin-block矫治器矫治AngleⅡ类1分类错畸形的探讨
7
作者 窦伟 雍敏 陆迅 《宁夏医学院学报》 2006年第4期291-293,共3页
目的 介绍Twin—block矫治器制作要点,比较应用Twin—block矫治器矫治AngleⅡ类1分类错[牙合]畸形患者矫治前后牙及骨骼的变化。方法 选择生长发育以下颌后缩为主的AndeⅡ类1分类错[牙合]畸形患者8例,磨牙均为远中关系,男5例,女3例... 目的 介绍Twin—block矫治器制作要点,比较应用Twin—block矫治器矫治AngleⅡ类1分类错[牙合]畸形患者矫治前后牙及骨骼的变化。方法 选择生长发育以下颌后缩为主的AndeⅡ类1分类错[牙合]畸形患者8例,磨牙均为远中关系,男5例,女3例,平均年龄(10±1.6)岁,采用Twin—block矫治器矫治10~11个月,测量矫治前后X线头颅侧位定位片各项指标的变化。结果 矫治10~11个月后,患者面型明显改善,磨牙为中性关系,上前牙前突减小,覆盖关系正常。X线头影测量的结果,牙齿的改变主要是角U1-L1增大,平均增大7.25°;U1-NA角减小,平均小5.5°;L6-MP的增大,平均增大3.68mm,颌骨的改变,主要是角SAB增大,平均增大4°;角ANB减小,平均减小4.5°。结论 Twin—block矫治器矫治可使上下牙槽骨得到改建,并诱导下颌功能性前移,促进下颌生长发育,从而协调上下颌关系,改善面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win—block矫治器 angle类1分类错[牙合]畸形 下颌骨
下载PDF
AngleⅡ类错患者髁突表面积与体积三维重建测量 被引量:1
8
作者 杨珊 何科 +1 位作者 任嫒姝 戴红卫 《重庆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6期2706-2708,共3页
目的运用锥束CT(CBCT)测量AngleⅡ类错患者髁突的表面积和体积,探讨AngleⅡ类错患者髁突形态大小的特点。方法选择该院正畸科就诊患者中年龄为20~28岁的AngleⅡ类错患者66例(男33例,女33例)进行CBCT检查,运用Mimics10.0软件对左... 目的运用锥束CT(CBCT)测量AngleⅡ类错患者髁突的表面积和体积,探讨AngleⅡ类错患者髁突形态大小的特点。方法选择该院正畸科就诊患者中年龄为20~28岁的AngleⅡ类错患者66例(男33例,女33例)进行CBCT检查,运用Mimics10.0软件对左、右两侧髁突进行三维重建,测量其表面积与体积,计算髁突形态指数。并与AngleⅠ类错患者髁突大小进行比较。结果 AngleⅡ类错患者男性的髁突体积与表面积均大于女性(P<0.05)。AngleⅡ类错患者右侧髁突的体积与表面积均大于左侧。AngleⅡ类错患者髁突的体积与表面积均小于AngleⅠ类错患者(P<0.05)。髁突形态指数在各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AngleⅡ类错患者的髁突大小与性别和髁突位置有关。且AngleⅡ类错患者髁突小于AngleⅠ类错患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错 安氏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下颌骨髁状突 成像 三维
下载PDF
肌激动器矫治AngleⅡ类1分类错前后颌面部硬组织的变化分析 被引量:3
9
作者 孙莉莉 陈敏 王建国 《武警医学院学报》 CAS 2007年第3期281-284,共4页
【目的】评价肌激动器矫治AngleⅡ类1分类错治疗前后颌面部硬组织变化情况,探讨其作用机理和效果。【方法】对30例处于生长发育高峰期的AngleⅡ类1分类错畸形的患者用肌激动器矫治,对矫治前后X线头影测量片的17个硬组织测量项目进... 【目的】评价肌激动器矫治AngleⅡ类1分类错治疗前后颌面部硬组织变化情况,探讨其作用机理和效果。【方法】对30例处于生长发育高峰期的AngleⅡ类1分类错畸形的患者用肌激动器矫治,对矫治前后X线头影测量片的17个硬组织测量项目进行分析,对比治疗前后硬组织测量指标的变化。【结果】通过早期的功能矫治治疗,大多数患者在治疗后X线头影测量指标接近正常值范围。下颌骨长度增加,上切牙内收,前牙覆盖减少。【结论】大多数患者在矫治后X线头影测量值接近正常,下颌骨长度增加,但部分患者仍需进行二期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肌激动器 angle 类1分类错殆 头影测量
下载PDF
改良式方丝弓技术矫治成人AngleⅡ类1分类错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2
10
作者 何明宜 聂丽萍 +3 位作者 何明弟 古贵刚 唐兴娅 朱明 《中国美容医学》 CAS 2007年第4期497-500,共4页
目的:总结AngleII类1分类成人错畸形的矫治资料、评估疗效、探讨矫治程序。方法:选择就诊的AngleII类1分类错畸形成年患者42例,均采用方丝弓矫治器。矫治中针对成人的生理特点,以轻力作为原则,以滑动力学机制快速移动牙齿,并在术前... 目的:总结AngleII类1分类成人错畸形的矫治资料、评估疗效、探讨矫治程序。方法:选择就诊的AngleII类1分类错畸形成年患者42例,均采用方丝弓矫治器。矫治中针对成人的生理特点,以轻力作为原则,以滑动力学机制快速移动牙齿,并在术前术后作X线投影测量分析比较。结果:42例安氏Ⅱ类1分类错合患者,平均治疗时间为22.6月,矫治完成后均达到理想的侧貌外形,前牙覆、覆盖正常,后牙尖窝关系良好。X线头影测量结果:U1-SN角、U1-NA距、L1-MP距有高度显著性变化,L1-MP角、L1-NB距、U1-PP距有显著性变化。结论:将轻力、滑动技术运用于成人错畸形的矫治中,可缩短临床操作时间,简化治疗程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成人 安氏类1分类错袷 方丝弓矫治器 轻力 滑动技术
下载PDF
AngleⅡ类错牙合畸形患者牙弓宽度的测量分析 被引量:7
11
作者 徐建平 沈佩明 《上海口腔医学》 CAS CSCD 2005年第6期597-600,共4页
目的:比较分析AngleⅡ类错牙合畸形患者牙弓宽度及其牙弓形态特点。方法:选择AngleⅡ1类错牙合畸形患者(平均年龄15.6岁)、AngleⅡ2类错牙合畸形患者(平均年龄15.8岁)和对照组AngleⅠ类轻度错牙合畸形患者(平均年龄16.2岁)的原始模型各4... 目的:比较分析AngleⅡ类错牙合畸形患者牙弓宽度及其牙弓形态特点。方法:选择AngleⅡ1类错牙合畸形患者(平均年龄15.6岁)、AngleⅡ2类错牙合畸形患者(平均年龄15.8岁)和对照组AngleⅠ类轻度错牙合畸形患者(平均年龄16.2岁)的原始模型各40副,测量每副模型的上下尖牙、第一前磨牙、第二前磨牙、第一磨牙之间的距离,计算上、下颌对应牙弓宽度差;对各组各项牙弓宽度和牙弓宽度差进行t检验。结果:AngleⅡ1类错牙合畸形患者上颌牙弓宽度较AngleⅠ类轻度错牙合畸形患者狭窄,但差异无显著性(P>0.05),AngleⅡ1类错牙合畸形患者下颌牙弓宽度与AngleⅠ类轻度错牙合畸形患者无显著差异(P>0.05);AngleⅡ2类错牙合畸形患者上颌中、后牙弓宽度和下颌牙弓宽度较AngleⅠ类轻度错牙合畸形患者的牙弓宽度窄,差异有显著性(P<0.05);AngleⅡ1类错牙合畸形患者下颌牙弓宽度比AngleⅡ2类错牙合畸形患者下颌牙弓宽大,差异有显著性(P<0.05);AngleⅡ1类错牙合畸形患者上下颌宽度差小于AngleⅠ类轻度错牙合畸形患者,尖牙、第二前磨牙处差异有显著性(P<0.05);AngleⅡ2类错牙合畸形患者上下颌牙弓宽度差与AngleⅠ类轻度错牙合畸形患者无显著差异(P>0.05);AngleⅡ1类错牙合畸形患者上下颌牙宽度差比AngleⅡ2类错牙合畸形患者小,尖牙处宽度差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AngleⅡ1、AngleⅡ2错牙合畸形患者上颌牙弓以及AngleⅡ2错牙合畸形患者下颌牙弓宽度发育均有不足,治疗中可适当进行扩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ngle类错[牙合]畸形 模型测量 牙弓宽度
下载PDF
青少年AngleⅡ~1错患者颅面特征的Steiner分析
12
作者 李惠 李京 《中国现代医生》 2013年第8期32-33,共2页
目的探讨青少年AngleⅡ1错患者的错机制、颅面形态特征及发育规律。方法随机抽取在枣庄市口腔医院就诊的青少年AngleⅡ1错患者79例为研究对象,对每位患者拍摄头颅定位侧位X线片,将X线片扫描入电子计算机,通过Winceph7.0 X线头影测... 目的探讨青少年AngleⅡ1错患者的错机制、颅面形态特征及发育规律。方法随机抽取在枣庄市口腔医院就诊的青少年AngleⅡ1错患者79例为研究对象,对每位患者拍摄头颅定位侧位X线片,将X线片扫描入电子计算机,通过Winceph7.0 X线头影测量软件系统进行定点、描图,使用Steiner分析法对颅面部的相关点、线、角进行测量,并将所得的各项测量数据与正常标准值进行比较。结果青少年AngleⅡ1错患者与正常进行比较,SNB、ANB、SND、1-NA(mm)、1-NA、1-1(-)、GoGn-SN、SL(mm)的8项测量值与正常值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枣庄地区青少年AngleⅡ1错患者上颌基本正常,下颌相对上颌明显后缩,上切牙前突,上下切牙位置明显唇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少年 angle1 颅面结构
下载PDF
MBT联合上颌斜导板矫治AngleⅡ~1类错的临床研究
13
作者 潘秋华 余雪纷 胡莎莎 《中国现代医生》 2010年第28期19-20,共2页
目的探讨AAngleⅡ^1类矫治效果。方法运用改良MBT联合上颌斜导板,对30例AngleⅡ^1类错[牙合]患者拔除4个第一前磨牙进行矫治。结果治疗后磨牙Ⅰ类关系,前牙覆胎覆盖关系正常。结论运用该方法对AngleⅡ^1类错[牙合]矫正取得满意疗效。
关键词 MBT矫治器 上颌斜面导板 angle1类错
下载PDF
微螺钉种植体支抗用于Angle氏Ⅱ类牙颌畸形治疗中的效果探析 被引量:6
14
作者 谢珲 王海斌 《新疆医学》 2017年第6期654-655,664,共3页
目的探讨微螺钉种植体支抗用于Angle氏Ⅱ类牙颌畸形患者治疗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我院于2015年2月-2016年2月接收的68例Angle氏Ⅱ类牙颌畸形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抽取表法将患者分为两组。其中给予传统支抗治疗的组别为对照... 目的探讨微螺钉种植体支抗用于Angle氏Ⅱ类牙颌畸形患者治疗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我院于2015年2月-2016年2月接收的68例Angle氏Ⅱ类牙颌畸形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抽取表法将患者分为两组。其中给予传统支抗治疗的组别为对照组,给予微螺钉种植体支抗治疗的组别为观察组,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上中切牙凸距改变量、上中切牙倾角改变量显著大于对照组,治疗时间和第一磨牙位移动显著小于对照组,数据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为8.82,%,对照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4.71%,数据比较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Angle氏Ⅱ类牙颌畸形患者采用微螺钉种植体支抗治疗方法,具有显著的治疗效果,且安全性较高,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螺钉种植体支抗 angle 牙颌畸形
下载PDF
高角Ⅱ类开[牙合]患者上下颌前牙根长及中切牙冠根形态的锥形束CT研究
15
作者 任庆源 包丽娜 +1 位作者 周梦娇 伍春兰 《口腔疾病防治》 2024年第3期196-201,共6页
目的探讨高角Ⅱ类前牙开[牙合]患者的上下颌前牙牙根长度及中切牙冠根形态,为临床正畸治疗提供参考。方法本研究已通过单位伦理委员会审查批准,并获得患者知情同意。对81例高角Ⅱ类患者(前牙开[牙合]40例、正常覆[牙合]41例)正畸治疗前... 目的探讨高角Ⅱ类前牙开[牙合]患者的上下颌前牙牙根长度及中切牙冠根形态,为临床正畸治疗提供参考。方法本研究已通过单位伦理委员会审查批准,并获得患者知情同意。对81例高角Ⅱ类患者(前牙开[牙合]40例、正常覆[牙合]41例)正畸治疗前的锥形束CT(cone-beam computed tomography,CBCT)图像进行分析,运用Dolphin软件对上下颌前牙的牙根长度以及中切牙冠根形态进行研究,并行统计学分析。结果高角Ⅱ类开患者(开[牙合]组)与高角Ⅱ类正常覆患者(正常覆[牙合]组)的上颌尖牙和侧切牙牙根长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开[牙合]组上颌中切牙(11.12±1.37)mm、下颌中切牙(10.15±1.09)mm、下颌侧切牙(11.27±1.15)mm和下颌尖牙(12.81±1.48)mm的牙根长度均较正常覆[牙合]组短且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另一方面,开[牙合]组的上颌中切牙冠根成角(1.10°±3.62°)显著小于正常覆[牙合]组(4.53°±2.30°)(P<0.01),而开[牙合]组的下颌中切牙冠根成角与正常覆[牙合]组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高角Ⅱ类开[牙合]患者的上下颌中切牙、下颌侧切牙和下颌尖牙牙根均较高角Ⅱ类正常覆[牙合]患者短,高角Ⅱ类开[牙合]患者上颌中切牙牙冠长轴相对于牙根长轴偏唇侧,冠根成角较小,利于开[牙合]患者的前牙转矩控制或内收移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角 类错[牙合] 正畸 前牙开[牙合] 前牙 牙根长度 冠根形态 锥形束CT
下载PDF
Ⅱ类高角患者矫治后颅面结构变化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15
16
作者 王峰 段银钟 +1 位作者 刘岚 毕惠贤 《实用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4期335-337,共3页
目的 :探讨Ⅱ类高角患者矫治中应注意的问题。方法 :采用Tweed Merrifield骨骼测量法对 14例安氏Ⅱ类高角病例治疗前后组织改变进行头影测量分析比较。结果 :( 1)FMIA及Z角在治疗后增加并具有显著差异 (P <0 .0 5 ) ;( 2 )ANB治疗后... 目的 :探讨Ⅱ类高角患者矫治中应注意的问题。方法 :采用Tweed Merrifield骨骼测量法对 14例安氏Ⅱ类高角病例治疗前后组织改变进行头影测量分析比较。结果 :( 1)FMIA及Z角在治疗后增加并具有显著差异 (P <0 .0 5 ) ;( 2 )ANB治疗后减小 ,SNB增大且治疗前后具有显著差异 (P <0 .0 5 ) ;( 3)牙合平面角 (OP FH)治疗前后无显著差异 (P >0 .0 5 )。结论 :治疗过程中 ,我们成功地控制了 :( 1)面部垂直向的生长 ;( 2 )牙合平面的旋转 ;( 3)下切牙直立于基骨上。取得了良好的治疗结果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颅面结构 临床研究 类高角 安氏类错He 口腔正畸 矫治机制
下载PDF
Twin-block矫治器早期矫治安氏Ⅱ类1分类错的临床效果 被引量:14
17
作者 马文盛 刘健敏 +2 位作者 卢海燕 左艳萍 董福生 《华西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295-298,共4页
目的研究Twin-block矫治器治疗快速生长期安氏Ⅱ类1分类错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30名快速生长期安氏Ⅱ类1分类错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治疗组18例采用Twin-block矫治器治疗,对照组12例未作矫治。治疗组治疗前后、对照组观察开始和结... 目的研究Twin-block矫治器治疗快速生长期安氏Ⅱ类1分类错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30名快速生长期安氏Ⅱ类1分类错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治疗组18例采用Twin-block矫治器治疗,对照组12例未作矫治。治疗组治疗前后、对照组观察开始和结束时分别拍摄头颅侧位片,采用Pancherz分析法进行分析。结果与对照组相比,治疗组ANB角、前牙覆盖、磨牙关系、下颌基骨位置、髁突位置和下颌长度的变化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上颌基骨位置的变化无统计学意义(P>0·05)。前牙覆盖减小和磨牙关系改善主要来源于骨骼效应。结论Twin-block矫治器治疗生长快速期安氏Ⅱ类1分类错患者,可有效改善前牙覆盖和磨牙关系。这种改善包括骨骼效应和牙齿效应,其中下颌骨矢状方向的生长较为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win—block矫治器 早期矫治 安氏类错袷 头影测量
下载PDF
口腔正畸结合修复治疗安氏Ⅱ类错畸形的临床效果 被引量:16
18
作者 马艳 周丽荣 +4 位作者 施优灵 杨磊 鲍玮玮 曲幸辉 庞光明 《广西医学》 CAS 2016年第7期925-928,共4页
目的观察口腔正畸结合修复治疗安氏Ⅱ类错畸形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安氏Ⅱ类错畸形患者78例,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39例,对照组给予常规修复治疗,治疗组给予口腔正畸结合修复治疗。比较两组手术前后的SNA角和SNB角... 目的观察口腔正畸结合修复治疗安氏Ⅱ类错畸形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安氏Ⅱ类错畸形患者78例,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39例,对照组给予常规修复治疗,治疗组给予口腔正畸结合修复治疗。比较两组手术前后的SNA角和SNB角、菌斑指数及探诊深度,以及术后的生活质量评分。结果所有患者均顺利完成治疗,患者面型得到明显改善,上下牙咬合关系良好且稳。手术前后两组的SNA角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SNB角明显大于术前(P<0.05)。两组术后的菌斑指数均明显高于术前(P<0.05),而探诊深度低于术前(P<0.05),但两组的菌斑指数及探诊深度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6个月治疗组的功能限制、躯体疼痛、生理障碍、心理不适、心理障碍、社交障碍及身体残障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口腔正畸结合修复治疗安氏Ⅱ类错畸形能有效调整咬合功能,改善侧貌形态,从而提高术后总体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性错[牙合] 安氏类错牙合畸形 口腔正畸 修复治疗 咬合功能 生活质量
下载PDF
成人安氏Ⅱ类错正畸人群正中关系位与最大牙尖交错位不调的研究 被引量:11
19
作者 邓潇 万哲 +3 位作者 何姝姝 Peter Wamalwa 陈嵩 张智轶 《华西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48-52,共5页
目的横向调查安氏Ⅱ类错畸形正畸人群中正中关系(CR)位与最大牙尖交错(MI)位不一致的比例及严重程度,为制定临床治疗计划提供参考。方法选取符合纳入标准的安氏Ⅱ类错患者80例,以及个别正常人50例。使用双手法配合负荷试验取得所有受检... 目的横向调查安氏Ⅱ类错畸形正畸人群中正中关系(CR)位与最大牙尖交错(MI)位不一致的比例及严重程度,为制定临床治疗计划提供参考。方法选取符合纳入标准的安氏Ⅱ类错患者80例,以及个别正常人50例。使用双手法配合负荷试验取得所有受检者CR位的咬合记录,使用Panadent架将所有受检者的牙科模型在CR位上架并进行分析。采用髁突位置测量仪(CPI)测量并记录每个受检者CR位与MI位的髁突位置在三维方向上的差异。结果 1)安氏Ⅱ类错组有74例患者存在CR-MI不调,阳性率为92.50%;个别正常组仅有5例,阳性率为10.00%,二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2)安氏Ⅱ类错组中,55例的CR-MI不调类型为一致性不调,占74例CR-MI不调患者的74.32%。3)安氏Ⅱ类错组与个别正常组的干扰大多数位于后牙区,分别占91.25%和66.00%。结论进行正畸治疗前有必要分析安氏Ⅱ类错畸形患者CR-MI的一致性,以制定出正确的治疗计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正中关系位 安氏类错 髁突位置测量仪
下载PDF
不同垂直骨面型安氏Ⅱ~1类错的软组织侧貌特征 被引量:19
20
作者 赵艳红 王春玲 +2 位作者 刘东旭 魏福兰 朱鲲 《上海口腔医学》 CAS CSCD 2006年第5期469-472,共4页
目的:探讨安氏Ⅱ1类错不同垂直骨面型患者软组织的侧貌特征。方法:随机选取安氏Ⅱ1类错牙合低角型、均角型、高角型女性成年患者各28例,共84例,年龄18~23岁,平均20.3岁。选取矫治前X线头颅侧位片,进行头影测量,采用SPSS12.0统计软件... 目的:探讨安氏Ⅱ1类错不同垂直骨面型患者软组织的侧貌特征。方法:随机选取安氏Ⅱ1类错牙合低角型、均角型、高角型女性成年患者各28例,共84例,年龄18~23岁,平均20.3岁。选取矫治前X线头颅侧位片,进行头影测量,采用SPSS12.0统计软件包进行单因素方差分析和独立样本t检验。结果:一系列指标随着面高的增加呈现出有规律的变化趋势。侧貌突度及上、下唇突度依次明显增大,而面下部深度逐渐由过深变浅,同时上下唇弧的弧度由大变小、弧形由深变浅、由过于弯曲趋于过直立,尤其是低角组颏唇沟过凹陷而高角组过平坦。结论:垂直骨面型对安氏Ⅱ1类错牙合的软组织侧貌特征尤其是唇颏部形态有着显著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安氏^1类错(牙合) 软组织侧貌 垂直骨面型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