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马岛战争视角下英美“特殊关系”的特质及启示
1
作者 郭琰 洪邮生 《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20-128,共9页
通过对1982年英阿马岛战争进行案例分析,发掘美国在这场危机中的立场转变与英美两国的深度合作,对英美“特殊关系”的特质有更深刻的理解。在英阿马岛战争中,美国的公开立场虽表现为由中立逐渐转向偏袒英国,然偏袒英国的态度可能发生在... 通过对1982年英阿马岛战争进行案例分析,发掘美国在这场危机中的立场转变与英美两国的深度合作,对英美“特殊关系”的特质有更深刻的理解。在英阿马岛战争中,美国的公开立场虽表现为由中立逐渐转向偏袒英国,然偏袒英国的态度可能发生在更早的时期。两国对于马岛战争的处理显示了在战争中形成并不断发展的“特殊关系”的稳固性。独特的血缘联系与文化渊源、共同的利益追求、多向度的精英层级合作,可以解释马岛战争中美国“弃阿亲英”的选择,亦显示了英美“特殊关系”的特质所在。而英美两国在马岛战争及其他国际事务上的同气连枝,亦给中国在面对类似问题之时提供了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英美关系 英美“特殊关系” 马岛战争 美国外交
下载PDF
血缘文化情结:二战时期英美“特殊关系”的助搏器
2
作者 王贞 《河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129-136,共8页
英美"特殊关系"强调英美关系的特殊性,强调两国间的关系有别于与第三国的关系。促成二战时英美"特殊关系"形成的因素,除了历史大背景、国家利益之外,两国在种族血缘文化方面的共相是不可忽视的另一深层次因素。这... 英美"特殊关系"强调英美关系的特殊性,强调两国间的关系有别于与第三国的关系。促成二战时英美"特殊关系"形成的因素,除了历史大背景、国家利益之外,两国在种族血缘文化方面的共相是不可忽视的另一深层次因素。这一因素深深地影响了两国领导人及其各自智囊决策层,影响了美国民众的援英舆论倾向,在英美"特殊关系"的形成中起了推波助澜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英美“特殊关系” 血缘文化情结 盎格鲁-撤克逊主义 第二次世界大战
下载PDF
美英“特殊关系”的构建与冷战的起源(1944-1950) 被引量:2
3
作者 田建明 《史学集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110-117,共8页
冷战起源是冷战史研究中的基本问题之一。美英'特殊关系'的设想(1944-1945)、迅速发展(1946-1947)和正式确立(1948-1950)三个阶段中的发展及其与苏联外交政策的战略互动,推动着冷战逐渐变为现实。美英'特殊关系'的形成... 冷战起源是冷战史研究中的基本问题之一。美英'特殊关系'的设想(1944-1945)、迅速发展(1946-1947)和正式确立(1948-1950)三个阶段中的发展及其与苏联外交政策的战略互动,推动着冷战逐渐变为现实。美英'特殊关系'的形成和发展离不开植根于历史和现实中的战略基础——两国深厚的历史文化渊源,以及最高决策层之间密切的个人友谊网络;盎格鲁—撒克逊民族的恐惧感与冷战思维的发展;基于对外在威胁的相同理解而产生的捍卫资本主义政治经济体系的共同责任感与战略利益。冷战的起源伴随着全球规模的势力均衡的形成,然而,新的势力均衡对美英两国有着截然不同的意义。美英'特殊关系'是无形的,而冷战是有形的。无形的'特殊关系'推动着冷战的发展,有形的冷战也考验着无形的'特殊关系'。美英'特殊关系'的构建在无形之中构成了有形冷战起源的决定性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美英“特殊关系” 冷战起源 势力均衡 NSC-68文件
下载PDF
杜勒斯与第二次中东战争时的英美关系
4
作者 史莹 《大庆师范学院学报》 2007年第3期134-137,共4页
苏伊士运河危机引发了第二次中东战争,英美"特殊关系"也由此遭到了战后以来最严重的损害,可以说,苏伊士运河危机是英美关系的一个转折点。英国人认为,杜勒斯要对英美关系的破坏负主要责任。杜勒斯在中东的大战略是要使激进的... 苏伊士运河危机引发了第二次中东战争,英美"特殊关系"也由此遭到了战后以来最严重的损害,可以说,苏伊士运河危机是英美关系的一个转折点。英国人认为,杜勒斯要对英美关系的破坏负主要责任。杜勒斯在中东的大战略是要使激进的阿拉伯民族主义得到缓和,说服英法不要在中东地区使用武力,如此才能有效地遏制前苏联扩张主义的野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杜勒斯 第二次中东战争 英美关系 巴勒斯坦问题 巴格达条约
下载PDF
英国盎格鲁-撒克逊时期的政教关系
5
作者 张建辉 《内蒙古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114-118,共5页
英国盎格鲁-撒克逊时期是英国初步形成的时期,基督教的传入对英国产生了深远影响,国家和教会在共同利益的基础上,互相合作,互相支持,达到了互利和双赢,使英吉利民族增强了凝聚力。这是英国在宗教改革中没有像某些大陆国家那样因宗教改... 英国盎格鲁-撒克逊时期是英国初步形成的时期,基督教的传入对英国产生了深远影响,国家和教会在共同利益的基础上,互相合作,互相支持,达到了互利和双赢,使英吉利民族增强了凝聚力。这是英国在宗教改革中没有像某些大陆国家那样因宗教改革而发生分裂,甚至走向内战的原因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英国 盎格鲁-撒克逊时期 政教关系
下载PDF
展颜消宿怨——二战后英德和解缘由探析
6
作者 滕琳 《廊坊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2年第1期68-70,共3页
二战后,面对积年宿怨,英国却以惊人的宽大态度推动着对德和解政策。其中主要有三方面的因素:第一,战后国际格局发生了重大变化,美苏超级大国对峙局面形成,英国对德政策是体系作用下的结果;第二,在经济、政治和国家安全角度上,英德拥有... 二战后,面对积年宿怨,英国却以惊人的宽大态度推动着对德和解政策。其中主要有三方面的因素:第一,战后国际格局发生了重大变化,美苏超级大国对峙局面形成,英国对德政策是体系作用下的结果;第二,在经济、政治和国家安全角度上,英德拥有广泛而深层次的共同利益;第三,英国的精英阶层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为和解做了重要的舆论准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和解 英德关系 两极格局 英国精英阶层 欧洲联合
下载PDF
全球视角下17世纪初英国在日本的扩张及其挫折
7
作者 肖飞燕 《全球史评论》 2023年第1期154-173,381-382,共22页
17世纪初以东印度公司为殖民先锋的英国将触角延伸至东北亚的日本,建立商馆,开启了对日的通商贸易。然而,英国人在日本经营仅仅勉强维持了十年就戛然而止,此后英日关系进入漫长的休眠状态,直至19世纪中叶双边关系才得以恢复。17世纪初... 17世纪初以东印度公司为殖民先锋的英国将触角延伸至东北亚的日本,建立商馆,开启了对日的通商贸易。然而,英国人在日本经营仅仅勉强维持了十年就戛然而止,此后英日关系进入漫长的休眠状态,直至19世纪中叶双边关系才得以恢复。17世纪初英国在日拓殖的夭折,不仅由于处于起步阶段的英国东印度公司自身的羸弱和日本对外政策的保守,也缘于其面临来自荷兰东印度公司、老牌帝国西葡在日势力的强势竞争。与这些外国势力之间在经济、外交、社会、军事等多重且多维的竞争关系当中,英国人始终处于下风而受到压制,最终于1623年选择主动退出。此后英国人返航日本的努力又屡屡受挫,致使英日关系的重启直到两百多年后的幕末时期才得以实现。虽然有此挫折,但英国并没有放弃在东亚扩张的野心,而是逐渐转向了海禁日渐松弛的清朝。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英国东印度公司 荷兰东印度公司 德川幕府 英日关系
原文传递
英美海上霸权转移的历史考察 被引量:2
8
作者 胡杰 《历史教学(下半月)》 CSSCI 2012年第7期53-58,共6页
英美海上霸权的转移,始于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的英美海权之争时期。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英国在美国海洋资源的支持下赢得了战争,而美国也在二战中崛起为世界最大的海权强国。战后英国顺应历史潮流,主动将海洋霸主地位让渡给美国,并通... 英美海上霸权的转移,始于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的英美海权之争时期。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英国在美国海洋资源的支持下赢得了战争,而美国也在二战中崛起为世界最大的海权强国。战后英国顺应历史潮流,主动将海洋霸主地位让渡给美国,并通过借助美国力量成功地维护了英国海洋大国地位,由此也进一步深化了英美特殊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上霸权转移 英美海洋联盟 借力美国 英美特殊关系
原文传递
重构英美特殊关系:解读“9·11”后英国对美政策 被引量:3
9
作者 刘建飞 《欧洲》 CSSCI 北大核心 2002年第6期9-15,共7页
“9·11”后,英国工党政府积极配合美国进行反恐战争,主要是出于本国利益的需要。英国要借反恐之机,进一步发展英美特殊关系,这既有利于抬高英国的国际地位,发挥其联结欧盟和美国的“枢纽”作用,又有助于英国实施“挟美制欧”战略,... “9·11”后,英国工党政府积极配合美国进行反恐战争,主要是出于本国利益的需要。英国要借反恐之机,进一步发展英美特殊关系,这既有利于抬高英国的国际地位,发挥其联结欧盟和美国的“枢纽”作用,又有助于英国实施“挟美制欧”战略,使其在融入欧洲过程中取得较大的主导权。积极参加反恐战争、发展英美特殊关系,与工党的社会民主主义价值观及“第三条道路”理念并不矛盾,工党的行为完全可以从社会民主主义理论中得到解释。英国的对美政策完全服从于英国的国家利益,当英美两国的国家利益发生矛盾时,英国会站在同美国不同的立场上,实行自己的政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英美特殊关系 工党 英国对美政策
原文传递
从协调到胁迫:苏伊士运河基地危机中的美国对英外交政策及其影响(1952—1954)
10
作者 肖文超 《军事历史研究》 CSSCI 2018年第4期89-98,共10页
冷战初期,由于英国对中东地缘政治秩序的影响已经呈现衰退之势,引起了苏联和美国对中东事务的高度觊觎。为了主控中东、遏制苏联和实现全球战略,美国力图取代英国在中东的位置。1952年苏伊士运河基地危机的爆发为美国插手中东事务提供... 冷战初期,由于英国对中东地缘政治秩序的影响已经呈现衰退之势,引起了苏联和美国对中东事务的高度觊觎。为了主控中东、遏制苏联和实现全球战略,美国力图取代英国在中东的位置。1952年苏伊士运河基地危机的爆发为美国插手中东事务提供了新机会。为了迫使英国撤军苏伊士运河基地,美国的调停政策经历了由协调到胁迫的转变,最终迫使英国和埃及于1954年达成了《苏伊士运河基地协定》。《苏伊士运河基地协定》的缔结,不但深刻地暴露了英美两国在中东地区战略利益上的矛盾与分歧,而且对未来英美关系和中东和平进程的发展走向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苏伊士运河基地危机 外交调停 英美关系 中东和平进程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