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5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大学生心理需要与网络小说成瘾的关系:自我概念清晰性的中介作用
1
作者 何玲 胡洁 何会宁 《宜宾学院学报》 2023年第7期47-53,共7页
为探索基本心理需要对网络小说成瘾的作用机制,本研究检验了自我概念清晰性在两变量关系中的中介作用,采用3种问卷对宜宾市425名大学生进行了调查,结果表明:大学生基本心理需要既可以直接影响网络小说成瘾,也可以通过自我概念清晰性间... 为探索基本心理需要对网络小说成瘾的作用机制,本研究检验了自我概念清晰性在两变量关系中的中介作用,采用3种问卷对宜宾市425名大学生进行了调查,结果表明:大学生基本心理需要既可以直接影响网络小说成瘾,也可以通过自我概念清晰性间接影响网络小说成瘾,即自我概念清晰性在两变量之间起部分中介作用。研究结果验证了自我概念清晰性在基本心理需要与网络小说成瘾间的中介效应,进一步明确了网络小说成瘾的心理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学生 网络小说成瘾 基本心理需要 自我概念清晰性 中介作用
下载PDF
网络女频文空间叙事研究
2
作者 王婉波 《写作》 2023年第1期72-84,共13页
网络女频文通过多样空间叙事,使空间成为作品主旨表达的隐形载体,在激发读者想象力的同时也使其产生强烈共鸣,从而超越空间的一般意义,呈现出颇具寓言性的表达意味。女频文的多样空间书写映射了女性群体的现实境遇,展现了她们对空间的渴... 网络女频文通过多样空间叙事,使空间成为作品主旨表达的隐形载体,在激发读者想象力的同时也使其产生强烈共鸣,从而超越空间的一般意义,呈现出颇具寓言性的表达意味。女频文的多样空间书写映射了女性群体的现实境遇,展现了她们对空间的渴求,表现出女性人格的现代性隐忧,其乌托邦幻想、异托邦建构等成了这个时代青年女性自我慰藉的典型症候。女性由此既满足了自我幻想又实现了象征性抵抗。而女频文自身存在空间与其多样空间叙事一样,蕴含着深层文化心理,女性通过“第三空间”的开拓与赋权建构着女性话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网络女频文 空间叙事 深层文化心理 虚拟美学 乌托邦
下载PDF
旧南方的新主体——凯特·肖邦内战小说的创伤书写 被引量:5
3
作者 董雪飞 田静 《外国语文》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85-91,共7页
肖邦的内战小说通过再现南北战争对南方白人造成的心理创伤和文化创伤,建构了南方作为受害者和牺牲者的新主体形象。在肖邦笔下,种植园和奴隶制的破坏是南北战争对南方白人造成的最大创伤,由此引发社群、家庭、个人情感与身份的危机。... 肖邦的内战小说通过再现南北战争对南方白人造成的心理创伤和文化创伤,建构了南方作为受害者和牺牲者的新主体形象。在肖邦笔下,种植园和奴隶制的破坏是南北战争对南方白人造成的最大创伤,由此引发社群、家庭、个人情感与身份的危机。肖邦为治疗南北战争创伤开出的药方是重建家园和社群的和谐关系,为受伤者提供疗伤的物理和精神空间。肖邦的内战小说主要关注战争对路易斯安那特定阶层和族群的影响,从而构成其地域美学的一个重要维度,在奴隶制、种族和性别问题上均表现出保守主义倾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凯特·肖邦 内战小说 美国南方 心理创伤 文化创伤 治疗方法 地域美学
下载PDF
风格即人——论施蛰存的性格、气质对其创作的影响 被引量:6
4
作者 黄献文 《上海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1999年第2期28-35,共8页
从施蛰存的女性气质、感伤性格和内倾型人格三个方面论述作家个性对创作的影响。丹纳说, 社会把 “特征印在艺术家心上, 艺术家把特征印在作品上”。社会生活是文艺创作的唯一源泉, 这是颠扑不破的大前提。然而面对同一社会生活, ... 从施蛰存的女性气质、感伤性格和内倾型人格三个方面论述作家个性对创作的影响。丹纳说, 社会把 “特征印在艺术家心上, 艺术家把特征印在作品上”。社会生活是文艺创作的唯一源泉, 这是颠扑不破的大前提。然而面对同一社会生活, 作家的创作为何又千差万别? 这就不全是社会因素所能解释得了的。本文试图分析施蛰存的性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学评论 心理特征 小说 施蛰存
下载PDF
电影的文献价值与艺术品位——谈新生代电影的成败 被引量:5
5
作者 曲春景 《上海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2003年第2期42-46,共5页
电影魅力在于物像的仿真性与叙事的虚构性之间所形成的张力场。新生代影片在“物像”和“叙事”上均遵循逼近“真实”的原则,影片执着于对“个体意识”的真实表达,具有一定的文化意义。但放逐了电影的想象空间和审美功能,与观众的观影... 电影魅力在于物像的仿真性与叙事的虚构性之间所形成的张力场。新生代影片在“物像”和“叙事”上均遵循逼近“真实”的原则,影片执着于对“个体意识”的真实表达,具有一定的文化意义。但放逐了电影的想象空间和审美功能,与观众的观影心理形成内在矛盾,影片及其文化意义在客观上成为一种无法与观众交流的独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物象的真实性 叙事的虚构性 电影本质 文化意义 观影心理
下载PDF
穿越时空编织现代女性白日梦——穿越小说的女性心理症候分析 被引量:23
6
作者 郭名华 赵玲 《萍乡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08年第5期81-84,共4页
穿越小说是近来盛行的一个网络小说门类。穿越小说是现代女性穿越时空编织出来的女性生活、情感、事业的白日梦。本文从三方面分析了穿越小说所展现的现代女性心理的症候。一是容貌使现代女性在现实生活中遭遇很多无奈;二是现代女性沉... 穿越小说是近来盛行的一个网络小说门类。穿越小说是现代女性穿越时空编织出来的女性生活、情感、事业的白日梦。本文从三方面分析了穿越小说所展现的现代女性心理的症候。一是容貌使现代女性在现实生活中遭遇很多无奈;二是现代女性沉迷于穿越小说的虚拟世界中,逃遁现实情感的空洞乏味;三是现代女性自立自强追求事业的梦想,也在穿越小说中得到演绎。穿越小说给我们带来了现代女性的对美丽、对情感、对事业方面的思考,引人深思。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穿越小说 女性白日梦 女性心理症候
下载PDF
从《新儿女英雄传》到《铁道游击队》——浅析红色英雄传奇小说的文化意识 被引量:5
7
作者 巩璠 《图书与情报》 CSSCI 2006年第4期117-121,共5页
文章通过对《新儿女英雄传》和《铁道游击队》的文本分析,试图阐释红色英雄传奇小说背后的文化意蕴,指出战争文化、战争美学与战争文化心理对于这一时期红色英雄传奇的影响,反之红色英雄传奇小说宣扬了特殊历史条件下的战争文化心理,并... 文章通过对《新儿女英雄传》和《铁道游击队》的文本分析,试图阐释红色英雄传奇小说背后的文化意蕴,指出战争文化、战争美学与战争文化心理对于这一时期红色英雄传奇的影响,反之红色英雄传奇小说宣扬了特殊历史条件下的战争文化心理,并将其所承载的新的国民意识传达给了民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色英雄 传奇小说 战争文化心理 文学军事化 文化军事化
下载PDF
犯罪心理学视野下的台港新武侠小说 被引量:1
8
作者 赵小琪 吴冰 《华文文学》 2008年第3期30-36,共7页
新武侠小说以奇幻的想象构筑了一个理想的江湖世界,注入了对武侠文化的全新思考。然而新武侠小说在延续中国"侠"文化的同时,仍难摆脱美化暴力的致命局限。新武侠小说中影响犯罪心理产生的因素主要包括主体犯罪因素和非主体犯... 新武侠小说以奇幻的想象构筑了一个理想的江湖世界,注入了对武侠文化的全新思考。然而新武侠小说在延续中国"侠"文化的同时,仍难摆脱美化暴力的致命局限。新武侠小说中影响犯罪心理产生的因素主要包括主体犯罪因素和非主体犯罪因素两大类,犯罪行为的发生则是一个内外因相结合的互动过程,而现实世界和武侠世界对犯罪行为之所以有截然不同的看法,主要源于两个世界的定罪规则和标准不同。在武侠小说中与其说没有世俗的法律,毋宁说是江湖潜规则替换了法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犯罪心理学 新武侠小说 犯罪心理产生因素 内外化机制 审判心理
下载PDF
从唐太宗六月四日事的演变看文学书写的趋俗心理 被引量:1
9
作者 李蕊芹 许见军 《信阳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5年第5期114-118,共5页
六月四日事最初进入文学领域是作为唐太宗入冥的原因,是整个故事的核心和主体。随着历史的发展和文学的演进,六月四日事在后世的文学书写中主要体现为两个系统:一是融入唐太宗入冥故事,并在与梦斩泾河龙故事的博弈中逐渐淡化出故事重心... 六月四日事最初进入文学领域是作为唐太宗入冥的原因,是整个故事的核心和主体。随着历史的发展和文学的演进,六月四日事在后世的文学书写中主要体现为两个系统:一是融入唐太宗入冥故事,并在与梦斩泾河龙故事的博弈中逐渐淡化出故事重心;一是在明清历史演义中作为不可回避并浓墨书写的篇章,但随着故事本身政治神秘色彩和伦理道德色彩的丧失,其艺术感染力也逐渐衰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唐太宗入冥 文学书写 历史演义 趋俗心理
下载PDF
梅勒的《森林中的城堡》:一个新历史主义文本 被引量:1
10
作者 石雅芳 《英美文学研究论丛》 CSSCI 2008年第2期243-255,共13页
本文把诺曼·梅勒的最后一部小说《森林的城堡》作为一个新历史主义文本进行解读,试图在一个跨文本和跨领域及多维度的张力中来审读和思考这个文本。文章首先交代了梅勒写希特勒的意义,并指出是作家的犹太人身份、二战的经历以及强... 本文把诺曼·梅勒的最后一部小说《森林的城堡》作为一个新历史主义文本进行解读,试图在一个跨文本和跨领域及多维度的张力中来审读和思考这个文本。文章首先交代了梅勒写希特勒的意义,并指出是作家的犹太人身份、二战的经历以及强烈的社会与历史责任感,驱使他用小说的形式去探索这个希特勒邪恶灵魂中的邪恶种子。其次笔者就文本中的艺术虚构与历史真实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分析,试图发现新历史主义文本是否可以通过跨越/模糊文本界限而更好地揭示出世界之真谛。最后笔者把研究的目光放在了文本采用的视角上,试图揭示它与神学、心理学以及血统论的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历史 虚构 神学 心理学 血统
下载PDF
自尊与自卑:鲁迅小说人物形象心理内涵 被引量:1
11
作者 王吉鹏 宋凡 《连云港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12年第3期36-39,共4页
鲁迅,作为心理现实主义大师,其小说的诸多人物形象或自卑于自己的社会地位低微,在自我的幻想中保持和维护他们的自尊;或由于深受封建夫权的侵害而有所反抗,却又盲目寄希望于封建势力的"公正"来维护自己的自尊;或自恃清高,忠... 鲁迅,作为心理现实主义大师,其小说的诸多人物形象或自卑于自己的社会地位低微,在自我的幻想中保持和维护他们的自尊;或由于深受封建夫权的侵害而有所反抗,却又盲目寄希望于封建势力的"公正"来维护自己的自尊;或自恃清高,忠于旧主子,对新政权消极对抗以遁世态度维护自尊。《孔乙己》中孔乙己的自尊和自卑心理实质是自卑于社会地位的卑微而盲目自尊;《阿Q正传》中阿Q的精神胜利法实则是出于维护自尊和对自卑的补偿;《离婚》中爱姑实际是维护自己表面的自尊而心虚护短;《采薇》中的伯夷和叔齐是一种忠于商朝旧政权,同周武王的新政权不合作的盲目自尊,实质是一种失败者的自卑的表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鲁迅小说 人物形象 自尊 自卑 心理内涵
下载PDF
爱伦·坡哥特式小说的心理描写艺术 被引量:2
12
作者 何劲虹 《西昌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2年第4期45-48,共4页
坡的哥特式小说的独创性在于着重表现人物内心活动的丰富性,尤其是多层次地描写被扭曲的人的心理活动,摆脱了传统的哥特式小说道德教诲的内容。他的哥特式小说心理描写艺术的特点主要表现在梦幻、背景、动物、灵肉等方面并且他的小说艺... 坡的哥特式小说的独创性在于着重表现人物内心活动的丰富性,尤其是多层次地描写被扭曲的人的心理活动,摆脱了传统的哥特式小说道德教诲的内容。他的哥特式小说心理描写艺术的特点主要表现在梦幻、背景、动物、灵肉等方面并且他的小说艺术对后世产生了极大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爱伦·坡 哥特式小说 心理描写 艺术
下载PDF
从《娇红记》看孟称舜的情爱观 被引量:2
13
作者 李伟 《河西学院学报》 2006年第4期47-49,共3页
孟称舜在剧本《娇红记》中通过展现“同心子”观的产生、实践和结局这一完整的过程而揭示其情爱观的进步性。由于个体差异与文化背景的差别而使得同属临川派系的孟称舜与汤显祖的作品呈现不同风格,表现出不同的思想情趣,关于这一点在其... 孟称舜在剧本《娇红记》中通过展现“同心子”观的产生、实践和结局这一完整的过程而揭示其情爱观的进步性。由于个体差异与文化背景的差别而使得同属临川派系的孟称舜与汤显祖的作品呈现不同风格,表现出不同的思想情趣,关于这一点在其文中则着力于对情与理关系的设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同心子观 临川派 情与理
下载PDF
非虚构创作训练体系是一种认知治疗——以李华《写出心灵深处的故事:非虚构创作指南》为例 被引量:1
14
作者 黄红英 《广西科技师范学院学报》 2016年第6期19-23,共5页
李华所著《写出心灵深处的故事》为教师和读者们提供了非虚构写作训练的方法和途径。通过解析李华写作工坊中隐含的完全出于自发的认知行为治疗,探索以心理疗愈为目的的写作工坊的可行性。在创意写作全球化态势与本土化创生的推动下,以... 李华所著《写出心灵深处的故事》为教师和读者们提供了非虚构写作训练的方法和途径。通过解析李华写作工坊中隐含的完全出于自发的认知行为治疗,探索以心理疗愈为目的的写作工坊的可行性。在创意写作全球化态势与本土化创生的推动下,以非虚构创作训练的方式教给大家心理疗愈中实用且易操作的治疗方法,达到大道无形的疗愈效果,同时收获优质且具启发性的非虚构作品,是一项一举多得的创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创意写作 非虚构 心理疗愈 认知治疗
下载PDF
以意外和机遇构建的富贵之梦——论市民暴富心理与晚明白话短篇小说中的发迹变泰故事 被引量:1
15
作者 王言锋 《赣南师范学院学报》 2005年第5期71-74,共4页
明中叶以来,由于商品经济得到前所未有的发展,社会上形成了尚利好货的价值观,特别在市民阶层表现得更为突出,而暴富心理就是这种价值观影响下的一个较为典型的社会心理。这一心理在明中叶以后的白话短篇小说中也得到了充分的体现,作品... 明中叶以来,由于商品经济得到前所未有的发展,社会上形成了尚利好货的价值观,特别在市民阶层表现得更为突出,而暴富心理就是这种价值观影响下的一个较为典型的社会心理。这一心理在明中叶以后的白话短篇小说中也得到了充分的体现,作品写了相当多的发迹变泰的故事,尤其热衷于那些因偶然因素或凭意外机遇而暴富的故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说 白话短篇小说 暴富心理
下载PDF
黑暗的心——《一桶蒙特亚白葡萄酒》的心理解析 被引量:1
16
作者 张伟 《海外英语》 2016年第2期170-171,共2页
埃德加·爱伦·坡是19世纪美国浪漫主义时期重要的诗人、短篇小说家和文学评论家。爱伦·坡的恐怖小说以美的幻灭、心灵的恐怖为主题探寻隐藏在人类心灵深处的秘密。该文以弗洛伊德的心理结构理论和人格系统理论为理论基础... 埃德加·爱伦·坡是19世纪美国浪漫主义时期重要的诗人、短篇小说家和文学评论家。爱伦·坡的恐怖小说以美的幻灭、心灵的恐怖为主题探寻隐藏在人类心灵深处的秘密。该文以弗洛伊德的心理结构理论和人格系统理论为理论基础分析爱伦·坡的恐怖小说代表作《一桶蒙特亚白葡萄酒》,试图解密人类无意识状态下黑暗、罪恶的心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一桶蒙特亚白葡萄酒》 恐怖小说 心理分析
下载PDF
俄罗斯小说文体的演变与发展——19世纪三四十年代俄罗斯长篇小说
17
作者 朱宪生 《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4年第4期65-70,共6页
本文立足于19世纪初俄罗斯文学背景,探讨了俄罗斯长篇小说文体最初的演变和发展的历程,分析了普希金、莱蒙托夫和果戈理的长篇小说在文体上的形态和特性,论述了他们的代表作品在俄罗斯长篇小说文体演变和发展过程中的作用和意义。
关键词 俄罗斯 小说文体 文体演变 文体发展 19世纪 三四十年代 长篇小说
下载PDF
乡梦焕彩笔:废名小说创作心理轨迹考辩
18
作者 杨亚林 《河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66-71,共6页
废名多变的艺术创作中有着可以把握的心理轨迹:他早期小说在乡土回忆的眷恋和"哀愁"中暗示了对现代都市生活的不满,《桥》从艺术精神和观念上接近传统,将诗的意境、禅的理趣和诗歌的构思方式消弥了人生短暂、韶华易逝的苦闷,... 废名多变的艺术创作中有着可以把握的心理轨迹:他早期小说在乡土回忆的眷恋和"哀愁"中暗示了对现代都市生活的不满,《桥》从艺术精神和观念上接近传统,将诗的意境、禅的理趣和诗歌的构思方式消弥了人生短暂、韶华易逝的苦闷,从而获得美的永恒,最后废名重回乡土,儒家文化的济世品格和道德完善的君子理想终于与民族国家的现代性想象发生了深层的联系。在对故乡黄梅乡土人生持续不变地感受、观察和思考中,他演绎了个人探求传统文化现代化的道路的心理轨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废名小说创作 心理轨迹 考辩
下载PDF
中国古代小说戏曲中“负心汉”社会心理探析
19
作者 李瑛 李姝 《哈尔滨学院学报》 2017年第3期86-88,共3页
中国古代小说和戏曲同属于叙事文学的范畴,它们在题材方面相互关联、相互借鉴,其中的许多故事都是围绕着男女情感、婚恋来展开描写。流传较广、给人留下较为深刻印象的是关于女子和"负心汉"的婚恋故事,这些故事往往都有着广... 中国古代小说和戏曲同属于叙事文学的范畴,它们在题材方面相互关联、相互借鉴,其中的许多故事都是围绕着男女情感、婚恋来展开描写。流传较广、给人留下较为深刻印象的是关于女子和"负心汉"的婚恋故事,这些故事往往都有着广泛而深刻的社会文化背景。故事中男女双方虽然都曾拥有真挚的感情,但因为纷繁复杂的原因,多数以悲剧收尾。文章以较有代表性的古代小说戏曲为例,把社会与心理结合起来,从社会心理层面,对"负心汉"负心原因进行探究与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古代戏曲小说 负心汉 社会心理
下载PDF
江盈科“小说”试论
20
作者 黄水平 张金锋 《德州学院学报》 2012年第5期41-44,共4页
江盈科"小说"在思想内容上主要表现为政治批判与民生关怀具有特定的人格追求、性情和处世价值,反映了命运无常、畏祸全身、安命与报应等心态和价值认识,以及他作为公安文人特有的"自适"、"真我"等精神追... 江盈科"小说"在思想内容上主要表现为政治批判与民生关怀具有特定的人格追求、性情和处世价值,反映了命运无常、畏祸全身、安命与报应等心态和价值认识,以及他作为公安文人特有的"自适"、"真我"等精神追求和人格意识;在艺术上,其"小说"以反讽、虚拟为主要表现手法,融合事、理,追求独立完整的故事情节和谐谑、幽默、俚俗的艺术风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江盈科 小说 思想内容 心态 价值 艺术追求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