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盎格鲁-凯尔特人群和中国人群2型糖尿病促发因素的对比研究
1
作者 赵德明 Wong J +5 位作者 Molyneaux L Constantino M Gray R Twigg S Yue D 许樟荣 《中国慢性病预防与控制》 CAS 2007年第5期412-415,共4页
目的探讨盎格鲁-凯尔特人和中国人代谢综合征(IR)患病率和2型糖尿病促发因素。方法采用横断面研究,收集1992—2004年澳大利亚阿尔弗雷德王子医院和北京306医院门诊筛查糖尿病病程小于2a的病例资料,1016名盎格鲁-凯尔特人和1514名中国人... 目的探讨盎格鲁-凯尔特人和中国人代谢综合征(IR)患病率和2型糖尿病促发因素。方法采用横断面研究,收集1992—2004年澳大利亚阿尔弗雷德王子医院和北京306医院门诊筛查糖尿病病程小于2a的病例资料,1016名盎格鲁-凯尔特人和1514名中国人,按发病时年龄分层后分析其IR(WHO标准)及其构成因素。结果在盎格鲁-凯尔特早发糖尿病病人中,IR患病率较高,且体质指数(BMI)与发病年龄呈显著负相关(r=-0.300;P<0.01),BMI每增加1kg/m2,发病年龄减小0.5岁。低发病年龄组可见IR患病率增加、甘油三酯(TG)升高以及高密度脂蛋白(HDL)降低;中国人发病年龄与BMI、IR、TG或HDL无关联。结论在凯尔特人中IR是2型糖尿病的重要促发因素,而在中国人中并非如此。提示中国人群中提早发生的beta细胞缺乏是糖尿病发病的更重要的促发因素。2型糖尿病具有异质性,因此,糖尿病的预防需要更多人种特异性的治疗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 2型 代谢综合征 促发假说 盎格鲁-凯尔特人 中国人
下载PDF
澳大利亚神话的戏剧表达——评戴维·威廉森的《唐的聚会》
2
作者 杨保林 刘婕 《兰州交通大学学报》 CAS 2012年第5期16-19,共4页
戴维·威廉森的戏剧创作脱胎于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的"新浪潮"戏剧运动,《唐的聚会》作为这一运动的代表性剧作,不仅完整地呈现了"奥克"形象,而且在戏剧舞台上创造了新的澳大利亚神话。在《唐的聚会》中,威廉森... 戴维·威廉森的戏剧创作脱胎于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的"新浪潮"戏剧运动,《唐的聚会》作为这一运动的代表性剧作,不仅完整地呈现了"奥克"形象,而且在戏剧舞台上创造了新的澳大利亚神话。在《唐的聚会》中,威廉森以现实主义创作风格塑造了"奥克"这一年轻的城市中产阶级的群体形象,宣告了澳大利亚神话从乡村向城市的转变。在客观地表现"奥克"的男性沙文主义特征的同时,威廉森富有洞见地揭露了他们的脆弱心理。《唐的聚会》所体现的"奥克神话"与"丛林神话"实出同源,二者都是以盎格鲁—凯尔特裔白人男性特征为核心的澳大利亚神话的变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澳大利亚神话 “奥克” 盎格鲁—凯尔特裔白人男性 戴维·威廉森 《唐的聚会》
下载PDF
当代澳大利亚文学中的“白色批判” 被引量:2
3
作者 王腊宝 王丽霞 《复旦外国语言文学论丛》 2020年第2期22-28,共7页
当代澳大利亚文学中的"白色批判"立足澳大利亚种族关系中的肤色问题,揭示白色在澳大利亚社会中所享受的特权地位,批判主流社会依据肤色构建起来的种族霸权。作为一种阅读和批评视角,"白色批判"近年来被广泛运用于... 当代澳大利亚文学中的"白色批判"立足澳大利亚种族关系中的肤色问题,揭示白色在澳大利亚社会中所享受的特权地位,批判主流社会依据肤色构建起来的种族霸权。作为一种阅读和批评视角,"白色批判"近年来被广泛运用于澳大利亚文学作品的解读。透过这一视角,传统澳大利亚白人文学将白色与普世人性相联系,宣扬一种白人至上主义,移民文学展示了当代澳大利亚实行的所谓多元文化主义政策不过是白人管理非白人移民的文化策略,土著文学则刻画了新一代土著民对于恢复土著主权的政治诉求。"白色批判"为新世纪的澳大利亚文学批评开拓了新的方向,但在白人主导的澳大利亚文坛,这样的批评范式难免不受到某些抵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澳大利亚文学 白色批判 白人文学 移民文学 土著文学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