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R值和统计分布检验的年度地震危险区个数评估
1
作者 苑争一 姜祥华 刘琦 《中国地震》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88-97,共10页
针对年度地震危险区划定的个数问题开展了一些尝试性研究,旨在从统计学角度给出危险区个数的最佳估值,对年度地震预测实践给出一定参考意见.通过R值评分算法反推出年度地震危险区个数的估算公式,同时改进了传统聚类算法用于识别空间距... 针对年度地震危险区划定的个数问题开展了一些尝试性研究,旨在从统计学角度给出危险区个数的最佳估值,对年度地震预测实践给出一定参考意见.通过R值评分算法反推出年度地震危险区个数的估算公式,同时改进了传统聚类算法用于识别空间距离较近的地震"丛集区",在此基础上分别统计中国大陆地区1950-2019年满足目标震级的年度地震发生个数、地震"丛集区"和"孤立发生地震"的个数之和,最后进行多种统计分布模型拟合与检验,结合置信区间确定危险区个数的合理上限.结果表明,由两种统计结果得出的年度危险区个数的参考值也略有差别,第一种基于中国大陆地区东部(107°E以东)M_(S)5.5、西部(107°E以西)M_(S)6.0以上地震年度发生率的危险区个数参考值为9个,适用于稍大震级的判定;第二种基于中国大陆地区年度M_(S)5.0以上地震"丛集区"识别结果的危险区个数参考值为13个,与目前中国地震台网中心使用的个数一致,对判定年度M_(S)5.0以上地震具有较好的应用实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年度地震危险区 预测效能评价 R值检验 统计检验
下载PDF
基于R值评分的年度地震预报能力评价 被引量:38
2
作者 马宏生 刘杰 +1 位作者 吴昊 李杰飞 《地震》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31-37,共7页
针对中国大陆东、西部地震活动水平的差异,以东经107°为界用二种方案进行地震预报效能检验的R值评分。第一种方案用西部5.5级、东部5.0级为检验震级下限;第二种方案以西部6.0级、东部5.0级为检验震级下限。结果表明第一种方案更为... 针对中国大陆东、西部地震活动水平的差异,以东经107°为界用二种方案进行地震预报效能检验的R值评分。第一种方案用西部5.5级、东部5.0级为检验震级下限;第二种方案以西部6.0级、东部5.0级为检验震级下限。结果表明第一种方案更为科学,13年来中国大陆地震预报效能检验平均的R值约为0.26。进一步考虑不同危险区预报震级与实际发生地震震级间的差异,文中还分震级档计算了相应的R值评分。结果显示,我国目前对6.0级左右地震的预测水平较其他震级档更为成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震预报 预报评分 年度地震危险区 地震活动
下载PDF
基于中国大陆5级以上地震重复性的年度地震预测及其效能检验 被引量:5
3
作者 周龙泉 张晓东 刘杰 《中国地震》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311-320,共10页
对中国大陆1971年以来发生的5级以上地震年度重复的空间特征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当中国大陆发生1个5级以上地震后,下一年度在该地震震中周围某一半径范围内,再次发生5级以上地震的概率非常高。利用统计研究结果,根据某一年发生的5级... 对中国大陆1971年以来发生的5级以上地震年度重复的空间特征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当中国大陆发生1个5级以上地震后,下一年度在该地震震中周围某一半径范围内,再次发生5级以上地震的概率非常高。利用统计研究结果,根据某一年发生的5级以上地震对下一年度进行地震预测,并对预测效能进行R值检验。文中还对1990年以来基于地震重复性的年度地震预测R值和我国实际年度地震预测R值进行比较,结果表明该方法是一种有效的年度地震预测方法,可以作为我国年度地震危险区的划分依据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震重复性 年度地震预测 R值评分 年度地震危险区
下载PDF
1998~2012年云南地区地震预测情况回顾与总结 被引量:2
4
作者 刘丽芳 苏有锦 +1 位作者 毛玉平 秦嘉政 《地震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407-417,553,共11页
通过总结云南省1998 ~2012年度地震趋势研究报告中云南地区地震趋势和地震重点危险区的判定情况,给出了年度最大地震活动强度、危险区地震对应情况和地震危险区预测面积的统计分析结果,以期得到云南地区年度地震预测情况的系统认识.
关键词 地震活动强度 年度地震趋势 地震危险区判定 云南地区
下载PDF
Retrospection on the Conclusions of Earthquake Tendency Forecast before the Wenchuan M_S8.0 Earthquake
5
作者 Liu Jie Guo Tieshuan +2 位作者 Yang Liming Su Youjin Li Gang 《Earthquake Research in China》 2009年第2期119-133,共15页
The reason for the failure to forecast the Wenchuan M_S8.0 earthquake is under study, based on the systematically collection of the seismicity anomalies and their analysis results from annual earthquake tendency forec... The reason for the failure to forecast the Wenchuan M_S8.0 earthquake is under study, based on the systematically collection of the seismicity anomalies and their analysis results from annual earthquake tendency forecasts between the 2001 Western Kunlun Mountains Pass M_S8.1 earthquake and the 2008 Wenchuan M_S8.0 earthquake.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earthquake tendency estimation of Chinese Mainland is for strong earthquakes to occur in the active stage, and that there is still potential for the occurrence of a M_S8.0 large earthquake in Chinese Mainland after the 2001 Western Kunlun Mountains Pass earthquake. However the phenomena that many large earthquakes occurred around Chinese Mainland, and the 6-year long quietude of M_S7.0 earthquake and an obvious quietude of M_S5.0 and M_S6.0 earthquakes during 2002~2007 led to the distinctly lower forecast estimation of earthquake tendency in Chinese Mainland after 2006. The middle part in the north-south seismic belt has been designated a seismic risk area of strong earthquake in recent years, but, the estimation of the risk degree in Southwestern China is insufficient after the Ning’er M_S6.4 earthquake in Yunnan in 2007. There are no records of earthquakes with M_S≥7.0 in the Longmenshan fault, which is one of reasons that this fault was not considered a seismic risk area of strong earthquakes in recent year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震 研究 预报 预测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