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1篇文章
< 1 2 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Influence of granulocyte-macrophage colonystimulating factor and tumor necrosis factor on anti-hepatoma activities of human dendritic cells 被引量:8
1
作者 Jin Kun Zhang Jin Lun Sun +2 位作者 Hai Bin Chen Yang Zeng Yao Jun Qu 《World Journal of Gastroenterology》 SCIE CAS CSCD 2000年第5期718-720,共3页
INTRODUCTIONDendritic cells (DCs) play a key regulatory role inantitumor immunity,especially in its immuneaccessory role via MHC-Ⅰ molecules.We haverecently reported that DCs were able to enhance thekilling activity ... INTRODUCTIONDendritic cells (DCs) play a key regulatory role inantitumor immunity,especially in its immuneaccessory role via MHC-Ⅰ molecules.We haverecently reported that DCs were able to enhance thekilling activity of Lymphokine and PHA activatedkiller (LPAK) cells in vitro.In the presentstudy,we evaluated the effects of GM-CSF andTNF upon antitumor activities of freshly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endritic cells granulocytemacrophage colony-stimulating FACTOR tumor necrosis FACTOR anti-hepatoma cell activities in vitro peripheral blood
下载PDF
Evaluation of in-vitro antibacterial activity and anti-inflammatory activity for different extracts of Rauvolfia tetraphylla L.root bark 被引量:1
2
作者 B.Ganga Rao P.Umamaheswara Rao +2 位作者 E.Sambasiva Rao T.Mallikarjuna Rao V.S.Praneeth.D 《Asian Pacific Journal of Tropical Biomedicine》 SCIE CAS 2012年第10期818-821,共4页
Objective:To assess the in-vitro antihacterial activity and anti-inflammatory activity of orally administered different extracts(Hydro-alcoholic,methanolic,ethyl acetate and hexane)of Rauvolfia tetraphylla(R.tetraphyl... Objective:To assess the in-vitro antihacterial activity and anti-inflammatory activity of orally administered different extracts(Hydro-alcoholic,methanolic,ethyl acetate and hexane)of Rauvolfia tetraphylla(R.tetraphylla)root bark in Carrageetiaii induced acute inflammation in rats.Methods:In-vitro antibacterial activity was evaluated for extracts against four Gram positive and four Gram negative bacteria by using cylinder plate assay.Hydro-alcoholic extract(70%v/v ethanol)at 200,400 and 800 mg/kg doses and methanolic,ethyl acetate and hexane extracts at doses 100,200 and 400 mg/kg were tested for anti-inflammatory activity in Carrageenan induced rat paw oedema model and paw thickness was measured every one hour up to 6 hrs.Results:All extracts of R.tetraphylla root bark showed good zone of inhibition against tested bacterial strains.In Carrageenan induced inflammation model,hydro-alcoholic and methanolic extract of R.tetraphylla root bark at three different doses produced significant(P<0.00l)reduction when compared to vehicle treated control group and hexane,ethyl acetate extracts.Conclusions:In the present study extracts of R.tetraphylla root bark shows good in-vitro antibacterial activity and in-vivo anti-inflammatory activity in rat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AUVOLFIA tetraphylla ROOT BARK In-vitro antiBACTERIAL activITY Inflammation anti-INFLAMMATORY activITY
下载PDF
Physicochemical properties,antioxidant and anti-inflammatory activities of coumarin-carbonodithioate hybrids
3
作者 Suresh S.Kumbar Kallappa M.Hosamani Arun K.Shettar 《Asian Pacific Journal of Tropical Biomedicine》 SCIE CAS 2018年第4期201-206,共6页
Objective:To study physicochemical properties,antioxidant and anti-inflammatory activities of coumarin-carbonodithioate hybrids.Methods:The substituted 4-bromomethyl coumarins were synthesized in first step by the cyc... Objective:To study physicochemical properties,antioxidant and anti-inflammatory activities of coumarin-carbonodithioate hybrids.Methods:The substituted 4-bromomethyl coumarins were synthesized in first step by the cyclization.Then the reaction of substituted coumarins(a-e)with potassium O-ethyl/methyl carbonodithioate(1)by using absolute ethanol as solvent,afforded coumarin-carbonodithioate(1a-1j)derivatives under microwave irradiation and the conventional method.The spectroscopic analysis was used for the characterization of coumarin derivatives.The title(1a-1j)compounds were confirmed by spectroscopic methods.Antioxidant property was evaluated by using DPPH free radical-scavenging ability assay method and anti-inflammatory activity was evaluated by protein denaturation procedure using diclofenac sodium as a standard.Drug-likeness.In-silico toxicity was predicted with LD_(50)value and bioactivity score was also calculated for all the compounds.Results:All coumarin(1a-1j)compounds exhibited promisingin-vitro antioxidant and anti-inflammatory properties in comparison to standard drugs.All tested compounds were used for evaluating their physicochemical properties as set by Lipinski rule.It was observed that the synthesized compounds followed rule of five,indicating more'drug-like'nature.Conclusions:All the screened coumarin-carbonodithioates display promising in vitro antioxidant and antiinflammatory activities.From the physicochemical properties of coumarin derivatives,it is found that none of the compounds violate the Lipinski rule and they fall well in the range of rule of five.It is concluded that the coumarin-carbonodithioate hybrids act with more'drug-like'natur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hysicochemical properties Coumarin-carbonodithioates In vitro antioxidant activity In vitro anti-inflammatory activity
下载PDF
沙旋覆花石油醚部位洗脱组分的体外抗肿瘤活性研究
4
作者 赵婷婷 高瑞娟 +2 位作者 郭君婷 叶斯木·塔拉甫别克 刘桂花 《化学与生物工程》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23-27,33,共6页
采用CCK-8法从沙旋覆花中筛选出具有抗肿瘤活性的石油醚部位洗脱组分,研究了其对人食管癌细胞Eca109增殖的抑制作用,并通过4′,6-二脒基-2-苯基吲哚(DAPI)染色法探究了其对Eca109细胞抑制作用的方式。结果表明,沙旋覆花石油醚部位洗脱组... 采用CCK-8法从沙旋覆花中筛选出具有抗肿瘤活性的石油醚部位洗脱组分,研究了其对人食管癌细胞Eca109增殖的抑制作用,并通过4′,6-二脒基-2-苯基吲哚(DAPI)染色法探究了其对Eca109细胞抑制作用的方式。结果表明,沙旋覆花石油醚部位洗脱组分(除23^(#)外)对Eca109细胞具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其中71^(#)组分的抑制作用最强,对Eca109细胞的IC_(50)值为8.19μg·mL^(-1);沙旋覆花石油醚部位洗脱组分可通过诱导细胞裂亡和凋亡发挥抗食管癌作用,为后续开展旋覆花属植物抗食管癌活性成分筛选与药效评价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沙旋覆花 石油醚部位 体外抗肿瘤活性 CCK-8法
下载PDF
黄果茄果甾体成分及其体外抗炎活性 被引量:1
5
作者 刘艳 孟欣 +6 位作者 许振鹏 潘娟 管伟 郝智超 王达圣 匡海学 杨炳友 《中成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0期3277-3289,共13页
目的研究黄果茄Solanum xanthocarpum Schrad.et Wendl果实中甾体成分及其体外抗炎活性。方法黄果茄果70%乙醇提取物采用硅胶、ODS、MCI、大孔树脂、制备HPLC进行分离纯化,根据理化性质及波谱数据鉴定所得化合物的结构。通过LPS诱导的RA... 目的研究黄果茄Solanum xanthocarpum Schrad.et Wendl果实中甾体成分及其体外抗炎活性。方法黄果茄果70%乙醇提取物采用硅胶、ODS、MCI、大孔树脂、制备HPLC进行分离纯化,根据理化性质及波谱数据鉴定所得化合物的结构。通过LPS诱导的RAW 264.7巨噬细胞炎症模型评估其体外抗炎活性。结果从中分离得到31个甾体。化合物1~8、10、13、26、30~31对NO的抑制活性较高,IC_(50)值在30~50μmol/L之间。结论化合物1、30为首次从茄科植物中分离得到,化合物2~8、16~17、31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化合物1~8、10、13、26、30~31具有抗炎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果茄 甾体 分离鉴定 体外抗炎活性
下载PDF
藤茶总黄酮肠道代谢产物及其体外抗肝癌活性的研究
6
作者 林珠灿 苗航 +3 位作者 罗花彩 刘冬雪 陈达炜 郭素华 《井冈山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3年第5期73-78,共6页
研究藤茶总黄酮口服给药后大鼠肠道代谢的产物及其体外抗肝癌活性。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高分辨质谱(UPLC-HRMS)联用技术分析总黄酮在大鼠肠道中的代谢产物,并以MTT法检测代谢产物对肝癌细胞HepG2增殖的抑制活性。通过UPLC-HRMS测定,总... 研究藤茶总黄酮口服给药后大鼠肠道代谢的产物及其体外抗肝癌活性。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高分辨质谱(UPLC-HRMS)联用技术分析总黄酮在大鼠肠道中的代谢产物,并以MTT法检测代谢产物对肝癌细胞HepG2增殖的抑制活性。通过UPLC-HRMS测定,总黄酮在大鼠粪便中检测到6个代谢产物。其主成分二氢杨梅素主要通过硫酸化、去羟基化、甲基化、还原去羟基化等反应发生代谢转化;其他成分杨梅苷、杨梅素则分别发生水解、去羟基化反应生成相应的代谢产物;这些代谢产物对HepG2细胞增殖有较好抑制作用,在不同作用时间点(48 h、72 h),其IC50分别是179.58、103.24μg/mL。藤茶总黄酮口服后在大鼠肠道中可发生多种代谢反应,其代谢产物具有体外抗肝癌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藤茶总黄酮 肠道代谢产物 体外抗肝癌
下载PDF
新疆疏花蔷薇果不同极性部位的体外抗肿瘤活性研究 被引量:1
7
作者 张珊滋 王春燕 +4 位作者 丁文欢 贺元 李安林 郭瑛 田莉 《化学与生物工程》 CAS 2023年第2期25-29,36,共6页
采用CCK-8法研究了新疆疏花蔷薇果30%乙醇部位(E1)、50%乙醇部位(E2)、70%乙醇部位(E3)、90%乙醇部位(E4)、水部位(E5)对人胃癌细胞MGC-803、人食管癌细胞Eca-109、人肺癌细胞NCI-H1299及A549、小鼠腹水瘤细胞S180、人慢性髓原白血病细... 采用CCK-8法研究了新疆疏花蔷薇果30%乙醇部位(E1)、50%乙醇部位(E2)、70%乙醇部位(E3)、90%乙醇部位(E4)、水部位(E5)对人胃癌细胞MGC-803、人食管癌细胞Eca-109、人肺癌细胞NCI-H1299及A549、小鼠腹水瘤细胞S180、人慢性髓原白血病细胞K562、人组织细胞淋巴瘤细胞U937和人乳腺癌细胞MCF-7体外增殖的抑制作用。结果表明,与空白对照组相比,疏花蔷薇果不同极性部位对各肿瘤细胞的体外增殖均具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其中E1对各肿瘤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最明显,对MGC-803细胞的抑制作用尤为显著,IC50值为(19.63±0.36)μg·mL^(-1);E3对U937细胞的增殖有一定抑制作用,IC50值为(69.06±1.14)μg·mL^(-1);E4对Eca-109细胞的增殖有一定抑制作用,IC50值为(58.06±3.63)μg·mL^(-1);E5对K562细胞的增殖有明显的抑制作用,IC50值为(30.04±2.68)μg·mL^(-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疏花蔷薇果 提取物 体外抗肿瘤活性 CCK-8法
下载PDF
负载紫檀芪的岩藻多糖-小麦醇溶蛋白纳米颗粒的制备及体外抗肝癌活性研究
8
作者 杨丽 许为东 +1 位作者 陈晨 周伟 《中国粮油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2期106-113,共8页
紫檀芪是一种具有多种生物活性的疏水性天然产物,因低溶解度和光不稳定性而限制了其在实际中的应用。通过pH驱动法制备了具岩藻多糖涂层的小麦醇溶蛋白纳米颗粒,确定了小麦醇溶蛋白与岩藻多糖的最优质量比为8∶1,以该纳米颗粒为载体包... 紫檀芪是一种具有多种生物活性的疏水性天然产物,因低溶解度和光不稳定性而限制了其在实际中的应用。通过pH驱动法制备了具岩藻多糖涂层的小麦醇溶蛋白纳米颗粒,确定了小麦醇溶蛋白与岩藻多糖的最优质量比为8∶1,以该纳米颗粒为载体包封了紫檀芪,确定了紫檀芪与小麦醇溶蛋白的最优质量比为1∶10,最终制得的紫檀芪-小麦醇溶蛋白-岩藻多糖纳米颗粒呈近似球形,粒径为(122.34±1.08)nm,PDI为0.188±0.001,Zeta电位为(-27.73±0.44)mV,包封率为(94.09±1.60)%,载药率为(8.36±0.14)%,在pH为3.0~8.0的溶液和NaCl浓度为0~20 mmol/L的溶液中具良好的稳定性,长期储存稳定性良好,光照稳定性显著强于游离的紫檀芪;红外实验表明小麦醇溶蛋白、紫檀芪、岩藻多糖三者之间主要通过静电吸引、氢键和疏水作用结合。HepG2细胞的MTT实验和凋亡实验表明,与游离紫檀芪相比,紫檀芪-小麦醇溶蛋白-岩藻多糖纳米颗粒具有显著提高的体外抗肝癌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醇溶蛋白纳米颗粒 岩藻多糖 紫檀芪 pH驱动法 体外抗肝癌活性
下载PDF
基于网络药理学研究荔枝叶的抗炎机制及实验验证 被引量:1
9
作者 祁金丽 梁洁 +5 位作者 黄冬芳 陈辉华 韦金玉 胡珏 刘星晨 黄团心 《世界中医药》 CAS 2023年第8期1064-1071,共8页
目的:采用网络药理学分析方法研究荔枝叶的抗炎作用机制,并进行体外细胞实验验证。方法:通过查阅文献查找荔枝叶化学成分,借助中药系统药理学数据库与分析平台(TCMSP)及SwissADME五项原则筛选出活性成分;基于Pubchem数据库、Swiss Targe... 目的:采用网络药理学分析方法研究荔枝叶的抗炎作用机制,并进行体外细胞实验验证。方法:通过查阅文献查找荔枝叶化学成分,借助中药系统药理学数据库与分析平台(TCMSP)及SwissADME五项原则筛选出活性成分;基于Pubchem数据库、Swiss Target Prediction数据库预测各成分靶点;并利用Disgenet数据库获取炎症基因;采用Venny2.1.0数据库获得成分靶点与炎症基因的交集靶点作为潜在抗炎靶点,并将其输入STRING 11.0数据库获取蛋白质-蛋白质相互作用(PPI)网络图;使用DAVID 6.8数据库对抗炎靶点基因进行基因本体(GO)富集分析和京都基因和基因组百科全书(KEGG)通路富集分析;采用Cytoscape 3.8.0软件构建荔枝叶“活性成分-抗炎靶点-通路”网络图。通过CCK-8法检测荔枝叶醇提物对RAW264.7细胞活性的影响;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法检测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的含量;蛋白质印迹检测环氧合酶-2(COX-2)蛋白表达。结果:从荔枝叶中筛选到9个活性成分,潜在抗炎靶点47个,127种GO生物功能,68条KEGG信号通路,涉及肿瘤坏死因子(TNF)信号通路、缺氧诱导因子1(HIF-1)信号通路等与炎症相关通路。细胞实验表明荔枝叶醇提物浓度为12.5,25,50μg/mL对小鼠腹腔巨噬细胞(RAW264.7)没有毒性,可降低脂多糖诱导RAW264.7细胞导致的TNF-α、IL-6的释放量,对COX-2蛋白的表达也有抑制作用。结论:构建的“成分-靶点-通路”网络结构图揭示了荔枝叶通过多成分、多靶点、多通路协同作用达到抗炎作用,为进一步阐明荔枝叶抗炎作用机制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荔枝叶 抗炎 网络药理学 体外细胞实验 中药 活性成分 靶点 通路
下载PDF
葛根水提液及葛根发酵液的体外抗氧化及抗衰老功效评价 被引量:24
10
作者 吴迪 刘平平 +3 位作者 李萌 王昌涛 赵丹 张佳婵 《食品工业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2期285-290,294,共7页
本实验以葛根为研究对象,通过水提取法及微生物发酵法得到葛根水提液(pueraria water extracts,PWE)及葛根发酵液(pueraria fermentation broth,PFB),对其进行有效成分的提取、化学水平清除1,1-二苯基-2-三硝基苯肼(DPPH)自由基能力测... 本实验以葛根为研究对象,通过水提取法及微生物发酵法得到葛根水提液(pueraria water extracts,PWE)及葛根发酵液(pueraria fermentation broth,PFB),对其进行有效成分的提取、化学水平清除1,1-二苯基-2-三硝基苯肼(DPPH)自由基能力测定以及细胞水平过氧化氢酶(catalase,CAT)活力、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lutathione peroxidase)活力、基质金属蛋白酶1(matrix metalloproteinase-1,MMP-1)酶活力和I型胶原(Collagen I,COL I)含量分析。结果表明,葛根水提液、葛根发酵液中主要的活性成分为黄酮类物质,葛根水提液黄酮含量为(3.47±0.23) mg/mL,葛根发酵液黄酮含量为(4.80±0.32) mg/mL;二者均具有较为明显的DPPH自由基清除能力,葛根发酵液清除率DPPH自由基的IC50为2.98 mg/mL,葛根水提液清除率DPPH自由基的IC50为3.51 mg/mL,在质量浓度在2.67~4.44 mg/mL间,相同质量浓度下葛根发酵液清除DPPH的作用更为显著(p<0.05);葛根水提液、葛根发酵液在0.05~5.00 mg/mL范围内,对人皮肤成纤维细胞均未表现出强烈的细胞毒性,细胞活力均在85%以上;两种样品刺激细胞后,细胞中过氧化氢酶活力、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活力显著(p<0.05)增高,其中葛根水提液比葛根发酵液作用效果更为显著(p<0.05),两种样品刺激细胞后,均能降低细胞内MMP-1的含量,增加细胞中I型胶原的含量,而葛根发酵液相较于葛根水提液,降低MMP-1含量及增加I型胶原含量的作用更为显著(p<0.05)。综上,葛根发酵液的抗氧化性及抗衰老功效强于葛根水提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葛根 发酵 体外实验 抗氧化活性 抗衰老活性
下载PDF
红景天提取物清除O_2^-·和·OH的体外实验研究 被引量:23
11
作者 文镜 贺素华 +3 位作者 张博成 杨剑锋 常平 郭豫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219-223,共5页
为了探讨红景天抗氧化保健作用以及为研究其抗氧化机理,用高效液相色谱法确定了红景天提取物中红景天苷的含量;采用邻苯三酚自氧化法、黄嘌呤-黄嘌呤氧化酶-鲁米诺法观察了红景天对超氧阴离子自由基(O_2^-)的清除作用;用水杨酸捕获法、... 为了探讨红景天抗氧化保健作用以及为研究其抗氧化机理,用高效液相色谱法确定了红景天提取物中红景天苷的含量;采用邻苯三酚自氧化法、黄嘌呤-黄嘌呤氧化酶-鲁米诺法观察了红景天对超氧阴离子自由基(O_2^-)的清除作用;用水杨酸捕获法、丙二醛确定法、Phen-CuSO4-VC-H2O2-DNA法检测了红景天清除羟自由基·OH的效果。结果表明,红景天提取物能够减少邻苯三酚自氧化中间产物的生成、对体系中由黄嘌呤氧化酶催化黄嘌呤产生O_2^-·诱导鲁米诺发光有一定抑制作用。在水杨酸捕获法中红景天提取物半数清除体系中·OH的浓度(IC50)约为130μg/ml。用丙二醛法确定红景天提取物浓度为300μg/ml时,对体系中·OH抑制程度达到最大。在Phen-CuSO4-VC-H2O2-DNA体系中随着红景天提取物浓度的增加,DNA损伤产物发光峰较空白对照组明显后移且峰高明显降低。不同方法体外测定结果一致表明红景天提取物具有清除O_2^-·和·O H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景天 抗氧化体外实验 自由基
下载PDF
芦荟多糖的纯化工艺与体外抗肿瘤活性 被引量:20
12
作者 皮文霞 丁辉 +1 位作者 程爱斌 谭仁祥 《中国天然药物》 SCIE CAS CSCD 2007年第6期425-427,共3页
目的:研究芦荟多糖的提取、纯化工艺及体外抗肿瘤活性,为芦荟的产业化开发提供实验依据。方法:采用水提醇沉,三氯乙酸法除蛋白,DEAE-52离子交换色谱分离。用Sephacryl S-400凝胶柱层析纯化并确定芦荟多糖的相对分子量,HPLC法检测纯度,G... 目的:研究芦荟多糖的提取、纯化工艺及体外抗肿瘤活性,为芦荟的产业化开发提供实验依据。方法:采用水提醇沉,三氯乙酸法除蛋白,DEAE-52离子交换色谱分离。用Sephacryl S-400凝胶柱层析纯化并确定芦荟多糖的相对分子量,HPLC法检测纯度,GC法鉴别单糖组成及分子摩尔比。以MTT法观察其体外抗肿瘤活性等。结果:从中华芦荟(Aloe vera L.var. chinesis(Haw.)Berger.)凝胶冻干粉中提取分离得到纯多糖AVP,经HPLC检测为单一对称峰,相对分子量为86000,由甘露糖和葡萄糖组成,摩尔比为10.3∶1.0。AVP对人肝癌细胞(SMMC-7721)、人胃癌细胞(BGC-823)及人肺癌细胞(A549)的增殖均有抑制作用。结论:该法分离的芦荟多糖AVP纯度好,收率高达3.6%,可用于进一步的研究和开发,提高芦荟的资源利用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芦荟多糖 纯化工艺 HPLC检测 体外抗肿瘤活性
下载PDF
玉米须多糖的制备及体外抗氧化活性研究 被引量:10
13
作者 郭晓强 何钢 +3 位作者 杨轶浠 赵琦 吴连刚 苟小军 《四川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767-771,共5页
以水提醇沉法制备玉米须粗多糖,二乙胺基乙基纤维素(DEAE)离子交换柱层析法进行分离,分离组分采用高效凝胶渗透色谱法(HPGPC)测定其相对分子质量,并以清除1,1-二苯基-2-苦基肼(DPPH)自由基、邻苯三酚自氧化产生的超氧阴离子以及Fenton... 以水提醇沉法制备玉米须粗多糖,二乙胺基乙基纤维素(DEAE)离子交换柱层析法进行分离,分离组分采用高效凝胶渗透色谱法(HPGPC)测定其相对分子质量,并以清除1,1-二苯基-2-苦基肼(DPPH)自由基、邻苯三酚自氧化产生的超氧阴离子以及Fenton反应生成的羟基自由基等方法研究其体外抗氧化活性.实验结果表明,在提取温度100℃、提取时间2 h和料液比10∶150实验条件下玉米须粗多糖的提取率为3.03%;分离纯化得到中性和酸性多糖组分各一个,对应的重均分子量分别为364 754.0 Da和184 926.9 Da;多糖浓度为2.0 mg/mL时,中性多糖对1,1-二苯基-2-苦基肼自由基、超氧阴离子以及羟基自由基的清除率分别为4.158%、47.7%和43.8%,酸性多糖组分的相应清除率分别为-3.89%、53.2%和43.3%.玉米须中性多糖对1,1-二苯基-2-苦基肼自由基有微弱清除作用,而酸性多糖对自由基的生成具有很小的促进作用;两者都对超氧阴离子和羟基自由基具有一定的清除作用,但均低于维生素C.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须多糖 提取 分离 体外抗氧化活性
下载PDF
HPLC测定三拗汤不同煎液中甘草酸的含量及体外抗菌作用比较 被引量:13
14
作者 杨翀 梁光义 +3 位作者 贺祝英 曹佩雪 田维毅 柴立 《中国中药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1期1031-1034,共4页
目的:考察用合煎、分煎方法制备的三拗汤汤剂中甘草酸含量的变化,比较体外抗菌作用。方法:建立高效液相色谱方法,采用Agilent Zorbax SB C_(18)色谱柱(4.6 mm×250 mm,5μm),以乙腈-0.2%乙酸(35:65)为流动相,流速1mL·min^(-... 目的:考察用合煎、分煎方法制备的三拗汤汤剂中甘草酸含量的变化,比较体外抗菌作用。方法:建立高效液相色谱方法,采用Agilent Zorbax SB C_(18)色谱柱(4.6 mm×250 mm,5μm),以乙腈-0.2%乙酸(35:65)为流动相,流速1mL·min^(-1),检测波长254 nm,分析三拗汤合煎液和分煎液样品中甘草酸的含量。采用稀释法体外测试三拗汤不同煎液对常见菌种的最低抑菌浓度(MIC)和最低杀菌浓度(MBC)。结果:三拗汤合煎液中甘草酸的平均含量大于分煎液中甘草酸的平均含量。三拗汤合煎液对绿脓杆菌有抑菌作用,而分煎液没有;合煎液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抑菌作用略大于分煎液。结论:与分煎液比较,合煎液中甘草酸的含量较高,抑菌作用较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拗汤 甘草酸 合煎 分煎 HPLC 体外抗菌
下载PDF
不同提取方法对红芪多糖体外抗氧化活性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21
15
作者 寇宁 李磊强 +1 位作者 李钦 程卫东 《食品工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5期100-103,108,共5页
红芪多糖(HPS)是中药红芪中的主要成分。本文分别采用微波辅助、超声辅助及常规热水浸提从红芪中提取HPS,经脱蛋白、冷冻干燥后得到三种方法提取的红芪多糖HPS-M、HPS-C和HPS-H。红外光谱分析表明,HPS-M、HPS-C、HPS-H具有多糖的特征吸... 红芪多糖(HPS)是中药红芪中的主要成分。本文分别采用微波辅助、超声辅助及常规热水浸提从红芪中提取HPS,经脱蛋白、冷冻干燥后得到三种方法提取的红芪多糖HPS-M、HPS-C和HPS-H。红外光谱分析表明,HPS-M、HPS-C、HPS-H具有多糖的特征吸收峰;GPC测定结果显示,HPS-M、HPS-C、HPS-H的重均分子量分别为6.29×105、4.56×105、5.13×105,多分散性分别为3.42、3.22、2.31。HPS-H、HPS-M、HPS-C清除羟自由基、超氧自由基、DPPH自由基及还原力测定的体外抗氧化活性实验表明,HPS-M的体外抗氧化活性要显著高于HPS-C、HPS-H,因此,未来可考虑微波辅助法作为红芪多糖提取的首选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芪 多糖 体外抗氧化活性
下载PDF
[Ln(Phen)_2(5-Fu)_3(NO_3)](NO_3)_2的合成、表征及体外抗肿瘤活性研究 被引量:9
16
作者 钟文远 胡智兴 +3 位作者 陈顺方 纪舒昱 周轶平 李玛琳 《药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1期997-1000,共4页
目的研究稀土元素的生物化学作用和无机、有机抗肿瘤药物的协同作用。方法用稀土硝酸盐、邻菲罗啉(Phen)、氟尿嘧啶(5-Fu)合成了7种稀土配合物。用MTT,SRB法进行体外抗肿瘤活性研究。结果经过元素分析、摩尔电导率测定、差热分析、红外... 目的研究稀土元素的生物化学作用和无机、有机抗肿瘤药物的协同作用。方法用稀土硝酸盐、邻菲罗啉(Phen)、氟尿嘧啶(5-Fu)合成了7种稀土配合物。用MTT,SRB法进行体外抗肿瘤活性研究。结果经过元素分析、摩尔电导率测定、差热分析、红外光谱测定和核磁共振谱测定,初步确定配合物化学式为[Ln(Phen)2(5-Fu)3(NO3)](NO3)2。配合物对K562(人粒细胞白血病细胞株)、CA(人肝癌细胞株)、SGC-7901(人胃癌细胞株)、HCT(人结肠癌细胞株)、GLC-82(人肺癌细胞株)和CNE(人鼻咽癌细胞株)增殖有很强的抑制作用。结论配合物产生了抗肿瘤协同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邻菲罗啉 5-氟尿嘧啶 配合物 抗肿瘤活性 体外
下载PDF
三黄方抗内毒素活性的谱效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15
17
作者 邓翀 张艺 +2 位作者 孟宪丽 王张 范刚 《时珍国医国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525-527,共3页
目的考察三黄方制剂化学指纹图谱与体外抗内毒素活性的相关性,为提高三黄方制剂质量标准提供依据。方法采用HPLC建立12个厂家三黄方制剂的化学指纹图谱,并采用动态浊度法测定其不同稀释度的抗内毒素活性;运用多元线性回归、双变量相关... 目的考察三黄方制剂化学指纹图谱与体外抗内毒素活性的相关性,为提高三黄方制剂质量标准提供依据。方法采用HPLC建立12个厂家三黄方制剂的化学指纹图谱,并采用动态浊度法测定其不同稀释度的抗内毒素活性;运用多元线性回归、双变量相关分析、主成分分析统计分析指纹图谱和体外抗内毒素活性的相关性。结果小檗碱、黄芩苷、大黄酸、大黄素、大黄酚、大黄素甲醚等化学成分和体外抗内毒素活性相关。结论可以以黄芩苷、大黄素、大黄酚、大黄酸、大黄素甲醚为指标,对三黄方质量进行控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黄方 指纹图谱 体外抗内毒素活性 谱效学
下载PDF
落叶松脂醇体外抗肿瘤作用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5
18
作者 丁艺雪 李膺 +2 位作者 陈旖湛 陈津 张如松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2012年第2期420-422,I0017,共4页
目的:通过体外细胞培养技术考察落叶松脂醇(laricircsinol,以下称LA)对肿瘤细胞的增殖抑制及诱导凋亡作用。方法:采用MTT比色法、生长曲线法考察LA对肿瘤细胞增殖抑制率,荧光显微镜观察LA作用PC-3细胞后的细胞形态,流式细胞术检测LA对P... 目的:通过体外细胞培养技术考察落叶松脂醇(laricircsinol,以下称LA)对肿瘤细胞的增殖抑制及诱导凋亡作用。方法:采用MTT比色法、生长曲线法考察LA对肿瘤细胞增殖抑制率,荧光显微镜观察LA作用PC-3细胞后的细胞形态,流式细胞术检测LA对PC-3、KB、NB4、B16肿瘤细胞的凋亡率。结果:LA对4种肿瘤细胞均有较强的细胞毒作用,IC50分别为(0.32±0.04)、(3.92±0.09)、(0.59±0.05)、(2.17±0.11)μg.mL-1;生长曲线法结果表明LA对PC-3细胞的抑制作用呈显的著量-效关系,且在一定剂量范围内呈显著的时-效关系;荧光显微镜观察结果表明给药组细胞的细胞核改变和凋亡小体的形成;流式细胞术检测结果表明随LA浓度的增加细胞凋亡率增加,呈显著的量-效关系。结论:LA对多种肿瘤细胞均有抑制作用,诱导细胞凋亡是其作用机制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落叶松脂醇 体外 抗肿瘤作用 凋亡
下载PDF
五脉绿绒蒿总黄酮及其中苜蓿素的体外抗氧化活性 被引量:12
19
作者 王志旺 张扬 +2 位作者 程芳 郭玫 马骏 《中国老年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2期4381-4383,共3页
目的研究五脉绿绒蒿总黄酮和苜蓿素的体外抗氧化作用。方法采用体外实验研究五脉绿绒蒿总黄酮与不同剂量苜蓿素的化学抗氧化作用(包括对羟基自由基和超氧阴离子的清除作用)以及动物组织抗氧化作用(包括对大鼠肝匀浆脂质过氧化的抑制作... 目的研究五脉绿绒蒿总黄酮和苜蓿素的体外抗氧化作用。方法采用体外实验研究五脉绿绒蒿总黄酮与不同剂量苜蓿素的化学抗氧化作用(包括对羟基自由基和超氧阴离子的清除作用)以及动物组织抗氧化作用(包括对大鼠肝匀浆脂质过氧化的抑制作用和对H2O2诱导的红细胞氧化溶血的保护作用)。结果五脉绿绒蒿总黄酮和苜蓿素可清除羟基自由基与超氧阴离子;抑制大鼠肝匀浆自发性与VitC-Fe2+诱导性脂质过氧化产物丙二醛(MDA)的生成;减少H2O2诱导的红细胞氧化溶血。结论五脉绿绒蒿总黄酮和苜蓿素具有清除自由基及抗脂质过氧化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五脉绿绒蒿总黄酮 苜蓿素 抗氧化 自由基
下载PDF
HPLC测定三拗汤不同煎液中麻黄碱的含量并比较其体外的抗菌作用 被引量:13
20
作者 梁光义 杨翀 +3 位作者 周静宜 曹佩雪 蔡琨 靳凤云 《华西药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131-133,共3页
目的考察用合煎、分煎两种方法制备的三拗汤中盐酸麻黄碱含量的变化并比较其体外抗菌作用。方法含量测定用HPLC法,采用Agilent Zorbax SB-C18色谱柱(250 mm×4.6 mm,5μm),以甲醇-0.1%磷酸(8:92)为流动相,流速1 m.lmin-1,检测波长20... 目的考察用合煎、分煎两种方法制备的三拗汤中盐酸麻黄碱含量的变化并比较其体外抗菌作用。方法含量测定用HPLC法,采用Agilent Zorbax SB-C18色谱柱(250 mm×4.6 mm,5μm),以甲醇-0.1%磷酸(8:92)为流动相,流速1 m.lmin-1,检测波长207 nm。采用稀释法体外测试三拗汤不同煎液对常见菌种的最低抑菌浓度和最低杀菌浓度。结果合煎液中盐酸麻黄碱的平均含量高于分煎液。合煎液对绿脓杆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抑菌作用略大于分煎液。结论与分煎液比较,合煎液中麻黄碱的含量较高,抑菌作用较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拗汤 盐酸麻黄碱 合煎 分煎 高效液相色谱法 体外抗菌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