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7篇文章
< 1 2 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Germacranolide sesquiterpenes from Carpesium cernuum and their anti-leukemia activity 被引量:3
1
作者 YAN Chen LONG Qun +8 位作者 ZHANG Yun-Dong BABU Gajendran KRISHNAPRIYA Madhu Varier QIU Jian-Fei SONG Jing-Rui RAO Qing YI Ping SUN Mao LI Yan-Mei 《Chinese Journal of Natural Medicines》 SCIE CAS CSCD 2021年第7期528-535,共8页
In this study,three new germacranolide sesquiterpenes(1–3),together with six related known analogues(4–9)were isolated from the whole plant of Carpesium cernuum.Their structures were established by a combination of ... In this study,three new germacranolide sesquiterpenes(1–3),together with six related known analogues(4–9)were isolated from the whole plant of Carpesium cernuum.Their structures were established by a combination of extensive NMR spectroscopic analysis,HR-ESIMS data,and ECD calculations.The anti-leukemia activities of all compounds towards three cell lines(HEL,KG-1a,and K562)were evaluated in vitro.Compounds 1–3 exhibited moderate cytotoxicity with IC50 values ranging from 1.59 to 5.47μmol·L^(−1).Mechanistic studies indicated that 2 induced apoptosis by decreasing anti-apoptotic protein Bcl-2 and activating the caspase family in K562 cells.These results suggest that compound 2 is a potential anti-leukemia agent.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arpesium cernuum Germacranolides anti-leukemia K562 MAPK
原文传递
Synthesis and Anti-leukemia Evaluation of Tetrahydro-4H-pyrano[3,2-c]pyridines and Corresponding Anti-CD14 Monoclonal Antibody Conjugates
2
作者 SUN Chuan-wen WANG Jing PANG Chun-cheng LI Jing XIAO Di 《Chemical Research in Chinese Universities》 SCIE CAS CSCD 2013年第6期1104-1109,共6页
A series of novel tetrahydro-4H-pyrano[3,2-c]pyridines(3a-3p) were synthesized and found to possess potent antiproliferative activity against leukemia K562 cells in vitro. Preliminary bioassay indicates that compoun... A series of novel tetrahydro-4H-pyrano[3,2-c]pyridines(3a-3p) were synthesized and found to possess potent antiproliferative activity against leukemia K562 cells in vitro. Preliminary bioassay indicates that compounds 3a and 3e afford the best activity, the IC50 values of them were 6.93 and 7.51μg/mL, respectively, which were lower than that of the anticancer drug 5-FU(1C50=8.56μg/mL). To reduce the toxicity of compounds 3a-3p to the prolife- ration of normal bematopoietic cells, a tumor targeted CD14 monoclonal antibody(McAb) was used in conjugation with compounds 3a--3p to get conjugates 4a--4p, respectively. The inhibitory activities of conjugates 4a--4p toward K562 cells were discovered to approach those of compounds 3a--3p. In the presence of CD14 McAb, tumor cells were found to be much more susceptible to conjugates 3a--3p than normal hematopoietic cells. Therefore, the toxicity of conjugates 4a--4p to normal hematopoietic cells declined obviously. For example, as for the toxicity of compound 3a compared with that of compound 4a, the value of ICs0 increased from 35.90 μmol/L to 39.52 μmol/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etrahydro-4H-pyrano[3 2-c]pyridine Leukemia K562 cell Anti-CDl4 monoclonal antibody(McAb) Conjugate Inhibitory Toxicity
原文传递
两面针粗生物碱的富集
3
作者 郑朴 徐兴莲 +3 位作者 邓璐璐 李江 范艳华 穆淑珍 《医药导报》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1050-1054,共5页
目的探索两面针对体外人红系白血病细胞(HEL细胞)增殖活性有抑制作用的粗生物碱富集方法,为两面针药材抗肿瘤活性研究提供参考。方法以不同浓度(60%、70%、80%、90%、100%)乙醇对两面针药材的干燥根进行提取,以最高提取率确定最佳提取条... 目的探索两面针对体外人红系白血病细胞(HEL细胞)增殖活性有抑制作用的粗生物碱富集方法,为两面针药材抗肿瘤活性研究提供参考。方法以不同浓度(60%、70%、80%、90%、100%)乙醇对两面针药材的干燥根进行提取,以最高提取率确定最佳提取条件;通过静态、动态吸附实验考察不同类型(HPD 100、XDA-5、D101、HPD 722、HPD 400)大孔树脂对两面针药材的吸附量确定上样量,富集两面针粗生物碱;采用噻唑蓝(MTT)法研究各组粗生物碱对HEL细胞增殖活性的影响。结果两面针药材经5种浓度乙醇提取,其中60%乙醇提取浸膏的得率最高[(11.937±0.002)%];静态、动态吸附实验表明,5种大孔树脂对两面针药材吸附量为1:500(两面针浸膏:大孔树脂);不同型号大孔树脂富集得到的粗生物碱对HEL细胞的增殖活性影响不同,两面针粗生物碱样品浓度为80μg·mL-1时,抑制率分别为(59.62±3.46)%(XDA-5)、(55.81±5.16)%(HPD 100)、(59.33±1.33)%(D101)、(79.63±1.02)%(HPD 722)、(83.97±0.38)%(HPD 400),HPD 400型大孔树脂富集的两面针粗生物碱抑制HEL细胞增殖作用最显著(P<0.01)。结论大孔树脂富集两面针粗生物碱工艺简单、可行,HPD 400型大孔树脂富集的两面针粗生物碱对HEL细胞抑制作用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两面针 粗生物碱 提取与富集 大孔吸附树脂 抗白血病
下载PDF
新型郁金香素A-氧化吲哚-色酮拼接化合物的合成及其抗人白血病细胞活性
4
作者 赵婉婷 石庆辉 +2 位作者 张敏 刘雄利 彭礼军 《合成化学》 CAS 2024年第12期1042-1048,共7页
优势骨架天然产物衍生物库的多样性合成是药物化学领域的重要研究方向。基于新的合成策略,以不同取代基的色原酮-氧化吲哚底物(1)和郁金香素A发生Michael加成反应,合成了7个未见文献报道的郁金香素A-氧化吲哚-色酮拼接化合物(3a~3g),产... 优势骨架天然产物衍生物库的多样性合成是药物化学领域的重要研究方向。基于新的合成策略,以不同取代基的色原酮-氧化吲哚底物(1)和郁金香素A发生Michael加成反应,合成了7个未见文献报道的郁金香素A-氧化吲哚-色酮拼接化合物(3a~3g),产率75%~80%,dr>20∶1。化合物3的结构经^(1)H NMR,^(13)C NMR和HR-MS(ESI-TOF)表征,化合物3g的相对构型通过单晶X-射线衍射进行了确定。采用MTT法研究了化合物3对人白血病K562细胞的体外抗肿瘤活性。结果表明:化合物3b,3e和3f对人白血病K562细胞具有一定的抑制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氧化吲哚 郁金香素A 色酮 MICHAEL加成反应 抗人白血病细胞活性
下载PDF
新型双螺环[吡咯啉酮-氧化吲哚-六氢山酮素]拼接化合物的合成及其抗人白血病细胞活性
5
作者 王希瑞 徐客兰 +3 位作者 石庆辉 张敏 刘雄利 邓国栋 《合成化学》 CAS 2024年第10期866-873,共8页
天然产物优势骨架多样性衍生物库的构建是植物化学领域的一个重要课题。本文基于新的方法学策略,以不同取代基的底物色原酮-氧化吲哚合成子(1)和3-烯-2-羰基吡咯烷(2)发生[4+2]环加成反应,合成了10个未见文献报道的双螺环[吡咯啉酮-氧... 天然产物优势骨架多样性衍生物库的构建是植物化学领域的一个重要课题。本文基于新的方法学策略,以不同取代基的底物色原酮-氧化吲哚合成子(1)和3-烯-2-羰基吡咯烷(2)发生[4+2]环加成反应,合成了10个未见文献报道的双螺环[吡咯啉酮-氧化吲哚-六氢山酮素]拼接化合物(3a~3j),产率73%~85%,dr>20∶1。化合物3的结构经^(1)H NMR,^(13)C NMR和HR-MS(ESI-TOF)表征,化合物3j的相对构型通过单晶X-射线衍射进行了确定。采用MTT法研究了化合物3对人白血病细胞(K562)的体外抗肿瘤活性。结果表明:双螺环[吡咯啉酮-氧化吲哚-六氢山酮素]拼接化合物3b,3e,3g和3i对K562具有一定的抑制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六氢山酮素 3-烯-2-羰基吡咯烷 色原酮-氧化吲哚合成子 [4+2]环加成反应 抗人白血病活性
下载PDF
基于CoMFA对氟喹诺酮酰胺衍生物的分子建模与设计
6
作者 冯惠 冯长君 《化学研究与应用》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2857-2862,共6页
基于比较分子力场分析(CoMFA)方法研究25种氟喹诺酮C-3酰胺衍生物抗肿瘤活性(K_(S)、K_(H))的三维定量构效关系(3D-QSAR)。21个化合物组成训练集用于建立预测模型,余下9个化合物(含13号模板分子和新设计4个分子)组建测试集作为模型验证... 基于比较分子力场分析(CoMFA)方法研究25种氟喹诺酮C-3酰胺衍生物抗肿瘤活性(K_(S)、K_(H))的三维定量构效关系(3D-QSAR)。21个化合物组成训练集用于建立预测模型,余下9个化合物(含13号模板分子和新设计4个分子)组建测试集作为模型验证。所建训练集CoMFA模型的交叉验证系数(R_(cv)^(2))、非交叉验证系数(R^(2)),对于K_(S)分别为0.333、0.883,对于K_(H)分别为0.363、0.887,说明所建模型具有较强的稳定性和良好的预测能力。该模型中立体场、静电场的贡献率,对于K_(S)依次为60.3%、39.7%,对于K_(H)依次为60.8%、39.2%,表明影响抗肿瘤活性(K_(S)、K_(H))的主要因素是取代基的疏水性和空间位阻,其次是取代基的库仑力、氢键及配位作用。基于此研究结果,设计了4个具有较高预测活性的新化合物。这些发现不仅为理解氟喹诺酮C-3酰胺衍生物抗肿瘤机理提供了理论基础,也为设计抗肿瘤活性更高的化合物提供了有用信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氟喹诺酮C-3酰胺衍生物 抗肝癌活性(K_(S)) 抗白血病活性(K_(H)) 比较分子力场分析 三维构效关系
下载PDF
WT1多肽乳佐剂疫苗的免疫增强效应及其对急性髓系白血病抗肿瘤效应研究
7
作者 叶演 张泽珑 +8 位作者 朱宝行 刘姝琳 宋振 袁庆鹏 杨赟 李海波 邹全明 曾浩 孙红武 《陆军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1024-1033,共10页
目的 评价Wilm瘤基因1(Wilms’ tumor gene1, WT1)多肽联合AddaVax^(TM)乳佐剂疫苗的稳定性、安全性、免疫增强效应及其对急性髓系白血病抗肿瘤效应。方法 用MALDI-TOF-MS飞行时间质谱评价该佐剂疫苗中WT1多肽的稳定性;将C57BL/6雌性小... 目的 评价Wilm瘤基因1(Wilms’ tumor gene1, WT1)多肽联合AddaVax^(TM)乳佐剂疫苗的稳定性、安全性、免疫增强效应及其对急性髓系白血病抗肿瘤效应。方法 用MALDI-TOF-MS飞行时间质谱评价该佐剂疫苗中WT1多肽的稳定性;将C57BL/6雌性小鼠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成3组:PBS组、WT1组和WT1+AddaVax^(TM)组,使用免疫剂量为抗原50μg/只、佐剂50μg/只,按照第0、14、28天肌肉注射免疫程序进行免疫。用HE染色评价疫苗肌肉注射小鼠脏器组织毒性;用ELISA检测细胞因子水平;ELISpot检测脾细胞分泌IFN-γ细胞数量;流式细胞术检测疫苗促体外骨髓来源树突状细胞(bone marrow-derived dendritic cells, BMDCs)成熟和促淋巴细胞活化及H-2Db WT1四聚体检测特异性CD8+T细胞比例;用C1498-mWT1稳转细胞株构建小鼠白血病肿瘤模型后,评价其预防与治疗的抗肿瘤效应。结果 WT1多肽可在疫苗中稳定存在,对小鼠肌肉注射未发生明显的脏器组织变化;对小鼠肌肉注射WT1+AddaVax^(TM)疫苗后,与WT1组相比,WT1+AddaVax^(TM)组可诱导高水平的Th1细胞免疫应答γ干扰素(IFN-γ)、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及其Th17免疫应答白介素17A(IL-17A)(P<0.05);与WT1组相比,WT1+AddaVax^(TM)组促进脾淋巴细胞分泌IFN-γ的细胞数量增加(P<0.01),促进BMDCs成熟的标志物CD40^(+)/CD11c^(+)、CD86^(+)CD80^(+)/CD11c^(+)细胞比例增加(P<0.05),促进淋巴细胞中CD4^(+)/CD3^(+)T、CD69^(+)/CD8^(+)T细胞比例增加(P<0.05)及其特异性CD8+T细胞比例增加(P<0.05);利用C1498-mWT1小鼠急性髓系白血病皮下荷瘤模型的抗肿瘤效应中,WT1+AddaVax^(TM)组中位生存期相比于WT1组小鼠延长了6 d。在第50天时,WT1多肽+AddaVax^(TM)组小鼠生存率为28.5%,其他组小鼠全部死亡(P<0.05)。结论 WT1多肽联合AddaVax^(TM)乳佐剂疫苗具有良好的免疫学和明显抗肿瘤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WT1多肽 AddaVax^(TM)乳佐剂 急性髓系白血病 免疫应答 抗肿瘤效应
下载PDF
载柔红霉素球形B细胞淋巴瘤-2基因反义硫代磷酸寡脱氧核苷酸纳米药物的构建及抗白血病的疗效研究
8
作者 肖鹏君 刘佳乐 +1 位作者 孔佑鹏 刘兰霞 《生物医学工程与临床》 CAS 2024年第5期595-601,共7页
目的设计合成一种新型的自载体球形核苷酸纳米药物用于白血病联合治疗,并对其形貌、理化性质、药物缓释行为及体内外疗效进行研究。方法利用化学反应偶联1,3-二亚麻酸甘油酯(1,3-dilinolenin)和B细胞淋巴瘤-2基因(Bcl-2)反义硫代磷酸寡... 目的设计合成一种新型的自载体球形核苷酸纳米药物用于白血病联合治疗,并对其形貌、理化性质、药物缓释行为及体内外疗效进行研究。方法利用化学反应偶联1,3-二亚麻酸甘油酯(1,3-dilinolenin)和B细胞淋巴瘤-2基因(Bcl-2)反义硫代磷酸寡脱氧核苷酸(G3139),通过自组装的方式形成具有纳米囊结构的球形核苷酸,并包载化学治疗药物——柔红霉素(DNR),以此构建联合治疗球形核苷酸自载体纳米药物(DBD NP)。通过琼脂糖凝胶电泳检测分子间偶联情况;利用马尔文纳米粒度仪和透射电子显微镜测定其粒径、电位、形貌和稳定性;通过酶标仪检测DBD纳米药物的缓释行为;利用激光共聚焦扫描显微镜观察DBD NP的摄取情况;通过小动物活体成像仪和流式细胞仪研究DBD NP对白血病模型大鼠的治疗效果。结果DBD NP是粒径为140.5 nm球形纳米颗粒,电位为(-26.34±2.66)mV。在模拟血液环境中DBD NP在7 d内具有良好的稳定性,且能持续缓释药物DNR,到第5天累计释放药物量达到76.53%±2.01%。在LT12细胞的摄取实验中,DBD NP组DNR的荧光强度为71.03×10^(5),约是游离DNR组的8倍,表明该纳米颗粒能够显著提高白血病细胞的药物摄取量。动物实验进一步证实DBD NP可显著提高药物的治疗效果,相比游离DNR组,其杀伤白血病细胞的能力提高了2~4倍,将荷瘤大鼠生存期从23 d延长到29 d。结论球形核苷酸纳米颗粒DBD NP能够显著提高药物治疗白血病的效果,延缓大鼠白血病的发病进程,是一种具有一定潜力的新型纳米药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球形核苷酸 纳米递送系统 自载体 B细胞淋巴瘤 G3139 抗白血病
下载PDF
抗癌青黄汤、羟基脲片结合治疗慢性髓系白血病的疗效分析
9
作者 马洁 《智慧健康》 2024年第11期90-92,共3页
目的观察对慢性髓系白血病患者使用抗癌青黄汤、羟基脲片治疗的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3月—2023年5月本院收治的48例慢性髓系白血病患者为研究对象,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24例。其中,对照组采用羟基脲片治疗,实验组则采用羟基脲... 目的观察对慢性髓系白血病患者使用抗癌青黄汤、羟基脲片治疗的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3月—2023年5月本院收治的48例慢性髓系白血病患者为研究对象,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24例。其中,对照组采用羟基脲片治疗,实验组则采用羟基脲片+抗癌青黄汤治疗,对比两组治疗效果、安全性、血清学指标、症候变化分数。结果治疗前,两组骨髓中不成熟粒细胞水平、白细胞计数、症候变化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症候变化、骨髓中不成熟粒细胞水平、白细胞计数比较,实验组优于对照组,安全性、疗效比较,实验组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慢性髓系白血病患者在接受羟基脲片联合抗癌青黄汤的综合治疗后,其病症控制效果及安全性得到了显著提升。该治疗方案有助于患者及早缓解各类不适症状,有效降低病情炎症因子水平,进而显著提高生存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癌青黄汤 羟基脲片 慢性髓系白血病 临床效果 安全性
下载PDF
树突状细胞介导的抗白血病效应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9
10
作者 陈虎 楼晓 +8 位作者 江岷 胡亮钉 俞志勇 徐晨 李渤涛 宁红梅 李欲航 冯凯 刘广贤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2005年第3期412-416,共5页
肿瘤的免疫治疗作为恶性肿瘤综合治疗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受到了广泛的关注。树突状细胞(DC)是已知的功能最强的抗原呈递细胞,不仅能够激活自体的抗肿瘤免疫,同样能够提高异体免疫组织的抗肿瘤效应。为了探讨外周血来源的DC体外培养... 肿瘤的免疫治疗作为恶性肿瘤综合治疗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受到了广泛的关注。树突状细胞(DC)是已知的功能最强的抗原呈递细胞,不仅能够激活自体的抗肿瘤免疫,同样能够提高异体免疫组织的抗肿瘤效应。为了探讨外周血来源的DC体外培养扩增和临床治疗的可行性和安全性,分析DC免疫治疗对于急性非淋巴细胞白血病自体骨髓移植患者长期生存的影响,利用CS3000Plus采集13例急性非淋巴细胞白血病自体骨髓移植后的病人的外周血单个核细胞,经过2周的体外培养后行DC免疫治疗,治疗后长期随访观察其无病生存时间。结果表明,无一例发现有与DC免疫治疗相关的严重不良反应;KaplanMeier生存分析结果为:DC组5年生存率为75.52%,非DC组5年生存率为45.71%,DC组在累计生存率上明显优于非DC组。结论:外周血来源的DC体外培养和临床治疗是安全可行的,急性非淋巴细胞白血病病人在自体骨髓移植术后应用DC免疫治疗延长了其无病生存时间,提高了长期生存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树突状细胞 抗白血病效应 自体骨髓移植 免疫治疗 细胞治疗
下载PDF
白介素21对树突状细胞诱导的CTL抗白血病作用的影响 被引量:5
11
作者 赵明峰 翟文静 +7 位作者 邓琦 李玉明 耿丽 杨莉 吕海容 林雪梅 刘鹏江 李敬兰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2009年第3期627-632,共6页
本研究探讨白介素21(IL-21)对树突状细胞(DC)诱导的CTL抗白血病的体外作用。以不同细胞因子诱导培养急性白血病(AL)患者缓解期外周血单个核细胞产生DC,自体AL细胞RNA作为抗原负载DC,与自体T淋巴细胞共培养诱导白血病特异性CTL产生;用LD... 本研究探讨白介素21(IL-21)对树突状细胞(DC)诱导的CTL抗白血病的体外作用。以不同细胞因子诱导培养急性白血病(AL)患者缓解期外周血单个核细胞产生DC,自体AL细胞RNA作为抗原负载DC,与自体T淋巴细胞共培养诱导白血病特异性CTL产生;用LDH释放法检测CTL杀伤自体AL细胞的作用,并检测CTL产生IFN-γ和TNF-α的变化。实验共分2组:实验组,在DC-CTL共培养过程中加用IL-21(200ng/ml);对照组,不加IL-21。同时对IL-21单独作用培养后成熟DC,检测其表面抗原表达变化以及诱导同种混合淋巴细胞反应能力。结果表明:对照组和实验组的CTL产生率分别为:(56.73±10.21)%,(73.43±18.01)%(p<0.01);培养上清中IFN-γ和TNF-α分别为:(154.91±67.20)ng/L,(310.62±141.15)ng/L(p<0.01)和(8.77±5.09)μg/L,(15.25±6.56)μg/L(p<0.01)。在效靶比为20∶1时,两组对自体AL细胞的杀伤作用分别为(50.22±5.07)%,(75.38±9.47)%(p<0.01);IL-21作用后的成熟DC的CD1a、CD83、CD86、CD80和HLA-DR表达没有明显变化;诱导同种混合淋巴细胞反应能力亦没有明显不同。结论:IL-21可促进DC诱导的CTL增殖、增加IFN-γ和TNF-α产生从而增强其抗白血病作用;IL-21对成熟DC表面抗原表达及其免疫功能无明显影响;提示IL-21在白血病免疫治疗中发挥一定的作用,具有潜在的临床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介素21 树突状细胞 CTL细胞 抗白血病作用
下载PDF
G-CSF诱导移植物抗白血病效应治疗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后复发白血病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6
12
作者 何学鹏 杨凯 +7 位作者 陈鹏 刘兵 张媛 王芳 郭智 刘晓东 楼金星 陈惠仁 《医学综述》 2015年第14期2656-2658,共3页
目的探讨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CSF)诱导移植物抗白血病效应治疗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后复发白血病的临床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选取2011年7月至2013年2月在北京军区总医院血液科行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后复发的白血病患者40例,其中急... 目的探讨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CSF)诱导移植物抗白血病效应治疗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后复发白血病的临床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选取2011年7月至2013年2月在北京军区总医院血液科行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后复发的白血病患者40例,其中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二次缓解10例、急性髓系白血病二次缓解16例、急性髓系白血病三次缓解4例、混合细胞白血病6例,加速期慢性髓系白血病4例,予G-CSF动员后,供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输注,每次输注细胞量逐级增加,每次输注间隔4周。观察供者输注外周血单个核细胞的疗效,并随访并发症情况。结果再次完全缓解24例,未缓解16例。输注后,发生Ⅰ--Ⅱ度急性移植物抗宿主病6例,慢性移植物抗宿主病29例,未发生并发症5例。结论 G-CSF诱导移植物抗白血病效应治疗对白血病复发有较好的疗效,不良反应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 抗白血病 异基因 复发
下载PDF
IL-6/IL-6R系统介导靶向治疗白血病策略 被引量:7
13
作者 崔建武 奚永志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2001年第2期184-187,共4页
导向杀伤是治疗白血病的必然趋势 ,而IL 6 IL 6R系统是细胞因子 受体导向治疗的重要部分。IL 6R在很多肿瘤细胞上都有表达 ,如多发性骨髓瘤、前列腺癌、白血病等。本文简要综述了IL 6R的表达、IL
关键词 白细胞介素6 IL-6R IL-6重组毒素融合蛋白 抗白血病效应 白血病 靶向治疗
下载PDF
雷公藤红素抗白血病作用研究进展 被引量:5
14
作者 杨京 张晓玲 马世平 《药学与临床研究》 2016年第3期248-252,共5页
雷公藤红素是药学界研究的一个热点药物,其在抗白血病方面的作用得到越来越广泛的重视。本文查阅了近年来国内外有关雷公藤红素的文献,对雷公藤红素在抗白血病方面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关键词 雷公藤红素 白血病 诱导凋亡
下载PDF
HSP90抑制剂在急性髓细胞白血病治疗中的最新研究进展 被引量:5
15
作者 邹彬镔 石庆之 《基础医学与临床》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270-273,共4页
热休克蛋白90(HSP90)是许多癌基因下游蛋白的分子伴侣,参与多重致癌途径,涉及急性髓细胞白血病(AML)的发生和不良预后。HSP90抑制剂是当前AML分子靶向治疗研究药物之一,通过抑制HSP90同时实现对多重致癌信号通路的调控发挥抗白血病作用。
关键词 急性髓细胞白血病 HSP90抑制剂 抗白血病 分子靶向治疗
下载PDF
油茶皂苷通过内质网应激途径诱导Jurkat细胞凋亡的研究 被引量:6
16
作者 马丽媛 李林 +4 位作者 江玉 史丽颖 冯宝民 王永奇 唐玲 《中成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430-434,共5页
目的探讨油茶皂苷在体外诱导人白血病细胞Jurkat凋亡的作用及作用机制。方法将1~4μg/mL的油茶皂苷作用于人白血病Jurkat细胞,应用细胞计数考察油茶皂苷对细胞增殖的影响;用Western blot方法分析油茶皂苷对caspase-3、PARP、Bipc、hop... 目的探讨油茶皂苷在体外诱导人白血病细胞Jurkat凋亡的作用及作用机制。方法将1~4μg/mL的油茶皂苷作用于人白血病Jurkat细胞,应用细胞计数考察油茶皂苷对细胞增殖的影响;用Western blot方法分析油茶皂苷对caspase-3、PARP、Bipc、hop、Perk、ATF6和IRE1蛋白表达的影响。结果油茶皂苷(1~4μg/mL)对Jurkat细胞的增殖产生明显的剂量依赖性抑制作用。免疫印迹结果显示,油茶皂苷可以使caspase-3激活,增加Cleaved PARP的表达量,而诱导Jurkat细胞发生凋亡;其作用机制是通过下调Bip和chop的表达,触发Perk、ATF6和IRE1 3个内质网应激跨膜蛋白而产生细胞凋亡的。结论 1~4μg/mL油茶皂苷具有抑制人白血病细胞增殖和诱导其凋亡的作用,其作用机制参与了细胞凋亡的内质网应激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茶皂苷 抗肿瘤 人白血病Jurkat细胞株 内质网应激
下载PDF
DC细胞刺激γδT细胞的抗白血病作用 被引量:1
17
作者 梁辉 侯著法 +2 位作者 余金妹 王昀 王华 《上海第二医科大学学报》 CSCD 2002年第2期97-100,共4页
目的研究γδT细胞的体外生存期和抗白血病活性。 方法对外周血采集物用GM -CSF +IL -4进行培养 ,使其分化和扩增为树突状细胞 (dendriticcells,DC) ;然后用DC和细胞因子IL - 2刺激其CD4 + T细胞扩增后 ,协同DC共同刺激γδT细胞扩增 ... 目的研究γδT细胞的体外生存期和抗白血病活性。 方法对外周血采集物用GM -CSF +IL -4进行培养 ,使其分化和扩增为树突状细胞 (dendriticcells,DC) ;然后用DC和细胞因子IL - 2刺激其CD4 + T细胞扩增后 ,协同DC共同刺激γδT细胞扩增 ,再与多种白血病细胞株进行混合培养 ,进而用MTT比色法研究抗白血病能力。 结果γδT细胞能在体外长期大量扩增。扩增的γδT细胞对多种白血病细胞株具有杀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树突状细胞 ΓΔT细胞 抗白血病效应 急性白血病 免疫疗法
下载PDF
急性白血病抗凝纤溶异常的临床意义 被引量:4
18
作者 孔晋星 佟力 +1 位作者 石洪琼 许云敏 《血栓与止血学》 2008年第1期18-21,共4页
目的观察急性白血病(AL)患者抗凝纤溶指标的变化以探索其在AL诊断、治疗及预后判断中的意义。方法采用STA-R全自动血凝仪对58例急性白血病患者血浆中抗凝血酶(AT)活性、抗纤溶酶(AP)活性及纤溶酶原(PLG)活性定量检测,并将结果与正常对... 目的观察急性白血病(AL)患者抗凝纤溶指标的变化以探索其在AL诊断、治疗及预后判断中的意义。方法采用STA-R全自动血凝仪对58例急性白血病患者血浆中抗凝血酶(AT)活性、抗纤溶酶(AP)活性及纤溶酶原(PLG)活性定量检测,并将结果与正常对照组进行比较。结果对照组与患者组各期(治疗前、治疗中、复发期)AT、AP、PLG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H=25.509,P<0.05),与缓解期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出血组高于无出血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急淋组与急非淋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急性白血病患者存在抗凝纤溶功能异常,抗凝纤溶功能异常是导致AL出血的重要原因,可随病情好转逐渐改善,AT、aP、PLG在指导治疗和判断预后中具有重要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血病 抗凝血酶 抗纤溶酶 纤溶酶原
下载PDF
WT1多肽疫苗对荷人单核细胞白血病SCID小鼠的抗肿瘤免疫效应 被引量:2
19
作者 李静 张王刚 +4 位作者 钟波 白菊 刘海燕 王慧渊 耿妍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690-695,共6页
目的 研究WT1多肽疫苗对荷人单核细胞白血病重度联合免疫缺陷(SCID)小鼠的抗肿瘤免疫效应。方法 对SCID小鼠腹腔注射人外周血淋巴细胞(PBL)后24h,皮下接种THP1细胞,建立SCID小鼠荷人单核细胞白血病模型,随机分组,每组8只。空白对照组的... 目的 研究WT1多肽疫苗对荷人单核细胞白血病重度联合免疫缺陷(SCID)小鼠的抗肿瘤免疫效应。方法 对SCID小鼠腹腔注射人外周血淋巴细胞(PBL)后24h,皮下接种THP1细胞,建立SCID小鼠荷人单核细胞白血病模型,随机分组,每组8只。空白对照组的疫苗成分为不完全弗氏佐剂,辅助T细胞表位组的疫苗成分为辅助T细胞表位和不完全弗氏佐剂,WT1多肽组的疫苗成分为WT1多肽、辅助T细胞表位和不完全弗氏佐剂。当肿瘤体积约为100mm3时,开始腹腔注射疫苗成分,疫苗接种14d后处死SCID小鼠。采用乳酸脱氢酶法检测小鼠脾细胞特异性CTL杀伤活性,肿瘤组织HE染色后镜下观察组织学特点,利用流式细胞仪检测外周血CD3^+/CD4^+T细胞、CD3^+/CD8^+T细胞及CD4^+CD25^+T细胞水平,应用ELISA方法检测血清中免疫球蛋白、IL-2、IFN-γ、TGF-β及IL-10水平。结果 实验成功建立荷人单核细胞白血病SCID小鼠模型,各组中所有动物均成瘤;WT1组小鼠脾细胞对THP1细胞的CTL活性高于辅助T细胞表位组和空白对照组(P<0.05);WT1组小鼠的肿瘤平均体质量及体积均明显低于辅助T细胞表位组和空白对照组(P<0.05);WT1组肿瘤组织HE染色显示肿瘤细胞变性坏死,存活的肿瘤细胞减少;WT1组小鼠外周血CD3^+/CD4^+T细胞、CD3^+/CD8^+T细胞、IgG、IFN-γ和IL-2水平均明显高于辅助T细胞表位组和空白对照组(P<0.05);外周血CD4^+/CD25^+Treg细胞、TGF-β和IL-10水平均明显低于辅助T细胞表位组和空白对照组(P<0.05)。结论 WT1多肽疫苗可在荷人单核细胞白血病SCID小鼠体内产生抗肿瘤免疫效应,有效杀伤白血病细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WT1多肽疫苗 单核细胞白血病 抗肿瘤免疫效应 SCID小鼠
下载PDF
染料木黄酮对人白血病K562细胞凋亡及增殖的影响 被引量:2
20
作者 杨涛 王宏伟 +1 位作者 朱镭 张丽 《临床医药实践》 2008年第6期413-415,共3页
目的:观察染料木黄酮(GEN)对人白血病细胞增殖及凋亡的影响,探讨其抗白血病的可能性。方法:不同浓度(10、20、30、40、50 mg/L),不同时间(6、12、24、48、72 h)染料木黄酮作用后,甲基噻唑基四唑(MTT)法检测K562细胞(慢性髓细胞性白血病... 目的:观察染料木黄酮(GEN)对人白血病细胞增殖及凋亡的影响,探讨其抗白血病的可能性。方法:不同浓度(10、20、30、40、50 mg/L),不同时间(6、12、24、48、72 h)染料木黄酮作用后,甲基噻唑基四唑(MTT)法检测K562细胞(慢性髓细胞性白血病细胞株)及人外周血单个核细胞增殖;DNA断裂梯带电泳、Annexin-V/PI双染色流式细胞仪分析检测GEN诱导K562细胞凋亡的作用。结果:GEN可有效地抑制肿瘤细胞增殖,而对正常细胞毒性较小(PBM-CIC50=35.5 mg/L和K562 IC50=13.2 mg/L),抑制作用呈明显的时间、剂量—效应关系(P<0.05);GEN体外能够诱导K562细胞凋亡,诱导作用呈时间、剂量依赖关系(P<0.05);结论:GEN具有抗白血病细胞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染料木黄酮 白血病 增殖 凋亡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