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Effects of dietary vitamin E on muscle vitamin E and fatty acid content in Aohan fine-wool sheep 被引量:7
1
作者 Kun Liu Suyun Ge +2 位作者 Hailing Luo Dubing Yue Leyan Yan 《Journal of Animal Science and Biotechnology》 SCIE CAS 2013年第4期316-324,共9页
Background: Increasing the polyunsaturated fatty acid (PUFA) content and decreasing the saturated fatty acid (SFA) content of mutton can help to improve its nutritional value for consumers. Several laboratories h... Background: Increasing the polyunsaturated fatty acid (PUFA) content and decreasing the saturated fatty acid (SFA) content of mutton can help to improve its nutritional value for consumers. Several laboratories have evaluated the effects of vitamin E on the fatty acid (FA) composition of muscle in sheep. However, little information is available on wool sheep, even though wool sheep breeds are an important source of mutton, especially in northern China where sheep are extensively farmed. The present study was designed to address the effects of vitamin E on muscle FA composition in male Aohan fine-wool sheep. Methods: Forty-two male Aohan fine-wool lambs (5 mo old) with similar initial body weight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seven groups and fed diets supplemented with 0 (control group), 20, 100, 200, 1,000, 2,000, or 2,400 IU/sheep/d vitamin E for 12 mo. Three lambs from each group were slaughtered to measure vitamin E and FA content in the Iongissimus lumborum (LL) and gluteus medius (GM) muscles. Results: Vitamin E concentrations in the LL and GM increased significantly after 12 mo of vitamin E supplementation (P 〈 0.05). However, this increase did not occur in a dose-dependent manner because the muscle vitamin E concentration was highest in the 200 IU/sheep/d group. Dietary vitamin E supplementation also caused a significant reduction in SFA content and an increase in monounsaturated FA (MUFA) content in the LL and GM (P 〈 0.05). All six doses of vitamin E significantly increased cis9 tronsl -conjugated linoleic acid (cgtl -CLA) content in the LL compared with the control group (P 〈 0.05). Conclusions: Dietary supplementation with vitamin E increased muscle vitamin E content and improved the nutritional value of mutton by decreasing SFA content and increasing MUFA and c9tl 1-CLA contents in Aohan fine-wool sheep. These effects were greatest in sheep fed a diet containing 200 IU/sheep/d vitamin 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ohan fine-wool sheep Fatty acids MUSCLE Vitamin E
下载PDF
敖汉细毛羊毛囊FGF10、FGF18和FGFR3基因差异表达的研究 被引量:7
2
作者 柳楠 刘鲁梅 +5 位作者 程明 刘开东 于维敏 刘积凤 赵金山 贺建宁 《畜牧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362-372,共11页
本研究旨在解析FGF家族及其受体基因在细毛羊不同部位皮肤、不同时间mRNA和蛋白的表达及与细毛羊毛囊生长发育的关系,为揭示毛囊生长发育的分子机制奠定理论基础。首先通过基因芯片技术,筛选敖汉细毛羊毛囊发育的差异表达基因,并通过qRT... 本研究旨在解析FGF家族及其受体基因在细毛羊不同部位皮肤、不同时间mRNA和蛋白的表达及与细毛羊毛囊生长发育的关系,为揭示毛囊生长发育的分子机制奠定理论基础。首先通过基因芯片技术,筛选敖汉细毛羊毛囊发育的差异表达基因,并通过qRT-PCR对基因芯片结果的准确性进行验证。之后对得到的差异表达基因作进一步分析,可知FGFs家族在颈部和腹部,羊毛毛囊的生长旺盛期和缓慢期之间的mRNA表达量存在差异的有FGF10、FGF18和FGFR3基因。最后通过二维凝胶电泳(2-DE)和质谱技术(MS),对毛囊发育的差异表达蛋白进行筛选,得出FGFs家族蛋白质在颈部和腹部、羊毛毛囊的生长期和缓慢期之间仍存在差异表达的有FGF10、FGF18和FGFR3蛋白。结果显示,FGF10mRNA在腹部表达量高于颈部,推测可能对毛囊的发育具有负调控作用;其蛋白表达量颈部均高于腹部,推测可能促进毛囊生长发育。FGF18在腹部其mRNA表达量旺盛期高于缓慢期,推测其可能维持此处毛囊的不活跃状态;其蛋白在颈部表达量均低于腹部,推测可能对毛囊的生长具有抑制作用。FGFR3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无统一趋势,可能与毛囊的生长发育存在较复杂的关系。综合以上,FGF10、FGF18和FGFR3mRNA和蛋白水平在毛囊生长发育的不同部位和不同时期存在差异表达,这提示它们可能与毛囊的生长发育具有一定的关系,并在不同水平发挥调控作用。研究结果为解析FGFs家族成员调控毛囊生长发育的分子机制奠定理论基础,为进一步加快细毛羊育种提供重要候选基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GFs家族 毛囊 敖汉细毛羊 差异表达
下载PDF
敖汉细毛羊不同部位皮肤毛囊发育及形态结构研究 被引量:16
3
作者 柳楠 王春亮 +4 位作者 贺建宁 程明 刘开东 刘积凤 赵金山 《中国畜牧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7期1-5,共5页
本实验旨在探究敖汉细毛羊毛囊的组织结构与形态发生过程,为细毛羊毛囊发育的分子调控机制研究奠定组织学基础。分别采集胎龄第90、120天的胎儿及出生后1 d和30 d的羔羊体侧部(多毛区)和腹股沟部(少毛区)皮肤组织,制作纵、横切片并显微... 本实验旨在探究敖汉细毛羊毛囊的组织结构与形态发生过程,为细毛羊毛囊发育的分子调控机制研究奠定组织学基础。分别采集胎龄第90、120天的胎儿及出生后1 d和30 d的羔羊体侧部(多毛区)和腹股沟部(少毛区)皮肤组织,制作纵、横切片并显微观察。结果表明:敖汉细毛羊毛囊结构包括结缔组织鞘、外根鞘、内根鞘、毛干和毛球部;在胎龄90 d时,体侧部初级毛囊可见皮脂腺原细胞及次级毛囊毛芽,在胎龄120 d时,毛囊形成角质化毛干并穿出体表,再分化次级毛囊发生;出生后1 d和30 d时,穿出体表毛干进一步增多,体侧部初级毛囊密度,在胎龄120 d时低于胎龄90 d时(P<0.01),出生后1 d时低于胎龄120 d时(P<0.05),次级毛囊密度,在胎龄120 d时高于胎龄90 d时(P<0.01),出生后1 d时低于胎龄120 d时(P<0.01),出生后1 d和30 d时差异不显著(P>0.05),S/P比值,在胎龄120 d时高于胎龄90 d时(P<0.01),生后30 d时高于出生后1 d时(P<0.01),对腹股沟部皮肤分析显示,其毛囊密度很低。结果可为了解细毛羊毛囊形态结构变化及筛选与毛密度相关的差异基因提供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敖汉细毛羊 毛囊 形态 体侧部 腹股沟部
下载PDF
敖汉细毛羊小肠可吸收氨基酸适宜模式的研究 被引量:1
4
作者 刘志友 孙海洲 +9 位作者 李志明 宗泽君 李胜利 赵秀英 凌树理 张海鹰 珊丹 李志国 照日格图 潘翔磊 《动物营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474-480,共7页
选用9只体况良好,体重35~45 kg的1.5周岁敖汉细毛羊半同胞羯羊,安装永久性瘤胃瘘管、十二指肠近端瘘管和同肠末端瘘管进行试验,试验采用随机区组试验设计,3个试验组为在基础日粮条件下的3种十二指肠氨基酸灌注模式,分别为M_(100)、M_(8... 选用9只体况良好,体重35~45 kg的1.5周岁敖汉细毛羊半同胞羯羊,安装永久性瘤胃瘘管、十二指肠近端瘘管和同肠末端瘘管进行试验,试验采用随机区组试验设计,3个试验组为在基础日粮条件下的3种十二指肠氨基酸灌注模式,分别为M_(100)、M_(85)+H_(15)和M_(70)+H_(30),旨在寻找出一种相对平衡的有利于羊毛纤维生长的敖汉细毛羊小肠可吸收氨基酸适宜模式。试验结果显示,改善小肠可吸收氨基酸模式,可明显提高敖汉细毛羊的产毛性能。在本试验条件下,敖汉细毛羊小肠可吸收氨基酸适宜模式接近M_(70)+H_(3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适宜氨基酸模式 小肠 敖汉细毛羊
下载PDF
敖汉细毛羊体侧部与腹股沟部皮肤免疫基因的差异表达研究 被引量:1
5
作者 赵金山 李和刚 +2 位作者 刘开东 柳楠 李金泉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12年第30期14731-14733,14740,共4页
[目的]从免疫基因中挖掘调控羊毛性状的候选主效基因。[方法]利用芯片技术,检测敖汉细毛羊体侧部与腹股沟部皮肤免疫基因的差异表达。[结果]差异倍数在2.0以上的免疫基因共46个,并对其中6个基因进行了实时定量PCR验证,其结果表明芯片数... [目的]从免疫基因中挖掘调控羊毛性状的候选主效基因。[方法]利用芯片技术,检测敖汉细毛羊体侧部与腹股沟部皮肤免疫基因的差异表达。[结果]差异倍数在2.0以上的免疫基因共46个,并对其中6个基因进行了实时定量PCR验证,其结果表明芯片数据和实时定量PCR验证结果相符率达66.67%,说明芯片数据是可靠的。[结论]免疫赦免机制可能参与羊毛的生长调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敖汉细毛羊 毛囊 免疫基因 差异表达
下载PDF
敖汉细毛羊体侧部与腹股沟部皮肤免疫基因的差异表达研究(英文)
6
作者 赵金山 李和刚 +2 位作者 刘开东 柳楠 李金泉 《Agricultural Science & Technology》 CAS 2012年第12期2475-2479,共5页
[目的]从免疫基因中挖掘调控羊毛性状的候选主效基因。[方法]利用芯片技术,检测敖汉细毛羊体侧部与腹股沟部皮肤免疫基因的差异表达。[结果]差异倍数在2.0以上的免疫基因共46个,并对其中6个基因进行了实时定量PCR验证,其结果表明芯片数... [目的]从免疫基因中挖掘调控羊毛性状的候选主效基因。[方法]利用芯片技术,检测敖汉细毛羊体侧部与腹股沟部皮肤免疫基因的差异表达。[结果]差异倍数在2.0以上的免疫基因共46个,并对其中6个基因进行了实时定量PCR验证,其结果表明芯片数据和实时定量PCR验证结果相符率达66.67%,说明芯片数据是可靠的。[结论]免疫赦免机制可能参与羊毛的生长调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敖汉细毛羊 毛囊 免疫基因 差异表达
下载PDF
敖汉细毛羊DKK1基因重组质粒的构建及其在成纤维细胞中表达量的研究 被引量:12
7
作者 张梦瑶 杨峰 +5 位作者 刘开东 程明 王国义 刘积凤 柳楠 贺建宁 《中国畜牧兽医》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131-139,共9页
本研究旨在构建敖汉细毛羊DKK1基因的重组质粒,并对其转染成纤维细胞后基因的表达量变化进行研究。试验采集敖汉细毛羊肱二头肌提取基因组DNA,参照GenBank中DKK1基因序列设计1对引物,PCR扩增获得DKK1基因片段,连接到pEASYTM-T1载体,构建... 本研究旨在构建敖汉细毛羊DKK1基因的重组质粒,并对其转染成纤维细胞后基因的表达量变化进行研究。试验采集敖汉细毛羊肱二头肌提取基因组DNA,参照GenBank中DKK1基因序列设计1对引物,PCR扩增获得DKK1基因片段,连接到pEASYTM-T1载体,构建pEASYTM-T1-DKK1重组质粒并转化大肠杆菌(E.coli)DH5α感受态细胞,提取质粒进行酶切鉴定,鉴定正确后构建PmaxGFP-DKK1重组质粒,转化大肠杆菌(E.coli)DH5α感受态细胞;对敖汉细毛羊的成纤维细胞进行分离培养,并将构建的重组质粒PmaxGFP-DKK1转染成纤维细胞,利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检测DKK1基因在成纤维细胞中的表达量变化。结果显示,经酶切、测序鉴定发现,重组质粒PmaxGFP-DKK1构建成功,大小为3 956bp,并成功瞬时转染成纤维细胞,转染细胞后DKK1基因的表达量明显升高,且转染组的表达量极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试验成功构建了敖汉细毛羊DKK1基因重组质粒,并成功转染成纤维细胞,为进一步研究DKK1基因的功能奠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敖汉细毛羊 DKK1基因 成纤维细胞 转染 实时荧光定量PCR 表达
下载PDF
敖汉细毛羊Hoxa5、BMPR1B基因互作研究 被引量:2
8
作者 张梦瑶 杨峰 +3 位作者 刘积凤 刘开东 贺建宁 柳楠 《华北农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229-238,共10页
旨在构建敖汉细毛羊Hoxa5、BMPR1B基因的质粒及共转染成纤维细胞后,通过基因表达量变化研究两基因的互作。以敖汉细毛羊为研究对象,采集40日龄的胎羊。首先,通过RNA的提取反转录成cDNA,参照GenBank中Hoxa5、BMPR1B基因序列信息分别设计... 旨在构建敖汉细毛羊Hoxa5、BMPR1B基因的质粒及共转染成纤维细胞后,通过基因表达量变化研究两基因的互作。以敖汉细毛羊为研究对象,采集40日龄的胎羊。首先,通过RNA的提取反转录成cDNA,参照GenBank中Hoxa5、BMPR1B基因序列信息分别设计1对引物,通过PCR反应扩增获得Hoxa5、BMPR1B基因片段,将得到的Hoxa5、BMPR1B基因分别连接到pEASYTM-T1载体,构建pEASYTM-T1-Hoxa5、pEASYTM-T1-BMPR1B重组质粒并转化大肠杆菌(E.coli)DH5α感受态细胞,提取质粒进行酶切鉴定。鉴定正确后构建pcDNA3.1-Hoxa5、pcDNA3.1-BMPR1B重组质粒,转化大肠杆菌(E.coli)DH5α感受态细胞。其次,对敖汉细毛羊的成纤维细胞进行分离培养,并将构建的质粒pcDNA3.1-Hoxa5、pcDNA3.1-BMPR1B共转染成纤维细胞,利用荧光定量PCR技术和Western Blot技术检测Hoxa5、BMPR1B基因单转染和共转染在成纤维细胞中表达量的变化。结果显示,经酶切、测序鉴定质粒pcDNA3.1-Hoxa5、pcDNA3.1-BMPR1B构建成功,并且共转染成纤维细胞BMPR1B基因的表达量明显下降,Hoxa5基因的表达量明显升高且共转染组的表达量极显著地高于单转染组(P<0.01)。成功构建了敖汉细毛羊Hoxa5、BMPR1B基因的质粒,并且成功共转染成纤维细胞,Hoxa5基因的表达量明显升高,BMPR1B基因的表达量明显下降,因而Hoxa5基因抑制了BMPR1B基因的表达,BMPR1B基因促进了Hoxa5基因的表达,结果可为进一步研究其功能奠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敖汉细毛羊 成纤维细胞 Hoxa5 BMPR1B 基因互作 质粒构建 RT-PCR WESTERN BLOT
下载PDF
敖汉细毛羊BMP4基因质粒的构建及在成纤维细胞中表达量的研究 被引量:1
9
作者 张梦瑶 杨峰 +4 位作者 刘开东 刘积凤 柳楠 贺建宁 薛明 《华北农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227-234,共8页
旨在构建敖汉细毛羊BMP4基因的质粒及转染成纤维细胞后研究基因表达量的变化。以30日龄的敖汉细毛羊胚胎为研究对象。首先,通过RNA的提取反转录成cDNA参照GenBank中BMP4基因序列信息设计1对引物,通过PCR反应扩增获得BMP4基因片段、将得... 旨在构建敖汉细毛羊BMP4基因的质粒及转染成纤维细胞后研究基因表达量的变化。以30日龄的敖汉细毛羊胚胎为研究对象。首先,通过RNA的提取反转录成cDNA参照GenBank中BMP4基因序列信息设计1对引物,通过PCR反应扩增获得BMP4基因片段、将得到的BMP4基因连接到pEASYTM-T1载体,构建pEASYTM-T1-BMP4重组质粒并转化大肠杆菌(E.coli)DH5α感受态细胞提取质粒进行酶切鉴定。鉴定正确后构建pcDNA3.1-BMP4重组质粒,转化大肠杆菌(E.coli)DH5α感受态细胞;其次对敖汉细毛羊的成纤维细胞进行分离培养,并将重组pcDNA3.1-BMP4表达载体转染成纤维细胞,后检测BMP4基因在mRNA和蛋白水平上表达量的变化。结果显示:pcDNA3.1-BMP4构建成功后转染成纤维细胞BMP4基因的mRNA和蛋白表达量均显著上升,且转染组的表达量极显著地高于对照组(P<0.01)。成功构建了敖汉细毛羊BMP4基因的质粒,并且成功转染成纤维细胞,基因在细胞中过表达,结果可为进一步研究其功能奠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敖汉细毛羊 成纤维细胞 质粒构建 BMP4基因转染 RT-PCR Western Blot
下载PDF
BAD基因在敖汉细毛羊发情不同时期卵巢表达规律及对生殖激素的影响 被引量:1
10
作者 张梦瑶 巨安庆 +4 位作者 杨峰 刘开东 王国义 柳楠 贺建宁 《中国畜牧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41-45,49,共6页
本实验研究旨在探究BAD基因在敖汉细毛羊中的不同发情时期卵巢中表达量的变化规律以及对生殖激素的影响,为探讨其与绵羊发情的关系奠定基础。首先利用放射免疫方法测定敖汉细毛羊血液中促卵泡激素(FSH)、促黄体生成素(LH)、雌二醇(E_2)... 本实验研究旨在探究BAD基因在敖汉细毛羊中的不同发情时期卵巢中表达量的变化规律以及对生殖激素的影响,为探讨其与绵羊发情的关系奠定基础。首先利用放射免疫方法测定敖汉细毛羊血液中促卵泡激素(FSH)、促黄体生成素(LH)、雌二醇(E_2)和孕激素(P_4)的浓度,然后利用qRT-PCR检测乏情期、发情前期、发情间期和发情期卵巢BAD基因的表达量变化。结果表明:卵巢中BAD基因在发情前期的表达量极显著高于乏情期、发情期和发情间期(P<0.01),在发情期的表达量极显著高于乏情期和发情间期(P<0.01),乏情期和发情间期的表达量基本相同(P>0.05);E_2和LH浓度在BAD基因表达量最高的发情前期维持较高水平,P_4的浓度维持较低水平。综上可知,BAD基因的表达可能促进了E_2和LH浓度升高,抑制了P_4产生,进而影响细毛羊发情,可为绵羊发情的研究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敖汉细毛羊 BAD基因 卵巢 发情
下载PDF
Smad2基因在敖汉细毛羊不同发情时期卵巢中的表达分析 被引量:1
11
作者 李倩 李兰兰 +3 位作者 栾兆进 王国义 柳楠 贺建宁 《中国畜牧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7期31-34,75,共5页
Smad2基因是Smads蛋白家族的成员之一,Smad家族中的信号分子对绵羊的繁殖、卵泡发育有重要影响。本实验选取24只3~4岁健康空怀敖汉细毛羊,采用荧光定量PCR、蛋白免疫印迹和免疫组织化学技术,测定Smad2基因在绵羊不同发情时期(乏情期、... Smad2基因是Smads蛋白家族的成员之一,Smad家族中的信号分子对绵羊的繁殖、卵泡发育有重要影响。本实验选取24只3~4岁健康空怀敖汉细毛羊,采用荧光定量PCR、蛋白免疫印迹和免疫组织化学技术,测定Smad2基因在绵羊不同发情时期(乏情期、发情间期、发情前期、发情期)的表达量并分析其在卵泡中表达规律。结果表明:Smad2基因m RNA和蛋白均在绵羊发情前期表达量最高,m RNA水平极显著高于乏情期、发情间期和发情期(P<0.01);而发情前期蛋白水平极显著高于乏情期和发情期(P<0.01),虽高于发情间期,但差异不显著(P>0.05);Smad2蛋白主要在卵巢颗粒细胞、卵泡膜细胞以及卵母细胞表达。据此,Smad2基因可能会促进敖汉细毛羊的发情启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敖汉细毛羊 发情 SMAD2基因 表达规律
下载PDF
利用同源重组构建BMP6、BMPR1B真核表达载体及共转染成纤维细胞表达的研究
12
作者 荣恒 张梦瑶 +1 位作者 贺建宁 柳楠 《华北农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195-201,共7页
旨在构建敖汉细毛羊BMP6、BMPR1B基因的过表达载体,而后将其导入成纤维细胞,分析转染后两基因mRNA、蛋白表达量的变化及基因间相互作用对毛囊的影响。选择40日龄敖汉细毛羊胎羊,采集组织样品,提取RNA后反转录成cDNA,通过PCR反应后利用S... 旨在构建敖汉细毛羊BMP6、BMPR1B基因的过表达载体,而后将其导入成纤维细胞,分析转染后两基因mRNA、蛋白表达量的变化及基因间相互作用对毛囊的影响。选择40日龄敖汉细毛羊胎羊,采集组织样品,提取RNA后反转录成cDNA,通过PCR反应后利用SoSo试剂盒将纯化的目的片段与表达载体pcDNA3.1连接。酶切鉴定正确后,转至大肠杆菌DH5α感受态细胞,振荡培养并挑取单菌落扩大培养。提取质粒后将pcDNA3.1-BMP6、pcDNA3.1-BMPR1B单、共转染至成纤维细胞中。转染后测定表达量的变化并探究两基因间的作用关系。结果表明,共转染成纤维细胞后BMPR1B基因及BMPR1B蛋白的表达量均较单转染组极显著升高(P<0.01),而BMP6基因及BMP6蛋白的表达量与单转染组无显著差异(P>0.05)。因此,BMP6基因促进了BMPR1B基因的表达,BMPR1B基因对BMP6基因的表达几乎没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敖汉细毛羊 同源重组技术 成纤维细胞 RT-PCR Western Blot
下载PDF
转化生长因子βⅠ型受体基因在敖汉细毛羊不同组织及发情时期卵巢中的表达分析
13
作者 于顺雨 刘开东 +3 位作者 栾兆进 王国义 柳楠 贺建宁 《中国畜牧兽医》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7期1941-1946,共6页
试验旨在探究转化生长因子βⅠ型受体(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beta receptorⅠ,TGF-βRⅠ)基因在敖汉细毛羊中的组织表达情况,以及在不同发情时期卵巢中表达量的变化规律,为探讨其与绵羊发情的关系奠定基础。以24只季节性发情的敖... 试验旨在探究转化生长因子βⅠ型受体(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beta receptorⅠ,TGF-βRⅠ)基因在敖汉细毛羊中的组织表达情况,以及在不同发情时期卵巢中表达量的变化规律,为探讨其与绵羊发情的关系奠定基础。以24只季节性发情的敖汉细毛羊为研究对象,分为乏情期、发情间期、发情前期和发情期4组,每组6只。首先利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其发情期甲状腺、下丘脑、垂体、卵巢、肾上腺、心脏、肝脏、脾脏、肺脏、肾脏、胰腺、肌肉12个组织中TGF-βRⅠ基因的表达情况,其次对4个不同发情时期卵巢TGF-βRⅠ基因的表达量变化进行研究。结果显示,TGF-βRⅠ在各组织中均有表达,在卵巢和甲状腺中表达量最高,极显著高于其他组织(P<0.01);在下丘脑、垂体、胰腺、肾上腺、脾脏和肺脏组织表达量较高,显著高于心脏、肝脏、肾脏和肌肉组织(P<0.05)。卵巢中TGF-βRⅠ基因在发情前期表达量最高,极显著高于其他3个时期(P<0.01),发情间期表达量最低,极显著低于其他3个时期(P<0.01)。综上所述,卵巢组织中TGF-βRⅠ基因在发情前期时可能对排卵前卵泡的成熟起促进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敖汉细毛羊 TGF-βRⅠ基因 卵巢 季节性发情
下载PDF
敖汉细毛羊皮肤毛囊形态发育观察 被引量:1
14
作者 王春亮 贺建宁 +3 位作者 程明 刘开东 刘积凤 柳楠 《黑龙江畜牧兽医》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44-46,286,共4页
为了研究敖汉细毛羊毛囊的组织结构与形态发育过程,进而为解析细毛羊毛囊发育的分子调控机制奠定组织学基础,试验采用组织学和显微观测的方法,分析敖汉细毛羊胎龄为第90,120天的胎儿,及出生后1天和1个月时的羔羊体侧部皮肤的组织学特性... 为了研究敖汉细毛羊毛囊的组织结构与形态发育过程,进而为解析细毛羊毛囊发育的分子调控机制奠定组织学基础,试验采用组织学和显微观测的方法,分析敖汉细毛羊胎龄为第90,120天的胎儿,及出生后1天和1个月时的羔羊体侧部皮肤的组织学特性。结果表明:在胎龄90天时,体侧的初级毛囊可见次级毛囊毛芽;胎龄120天时,部分毛囊发生角质化,初级毛囊周围可见成对的皮脂腺及之间的汗腺导管和竖毛肌;出生后1天时和出生1个月时,大部分毛囊都已形成角质化毛干,皮脂腺、汗腺、竖毛肌等进一步发育成熟。与胎龄120天时相比,出生后1个月时的毛囊纤维直径显著增大(P<0.05)。出生后1个月和出生后1天时次级毛囊纤维直径差异不显著(P>0.0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敖汉细毛羊 毛囊 形态变化 纤维直径 体侧部
原文传递
利用BLUP模型和MTDFREML法对敖汉细毛羊产毛性状遗传参数估计 被引量:1
15
作者 李莉 达赖 +1 位作者 杜文虎 荣威恒 《畜牧与饲料科学》 2015年第12期85-87,共3页
对敖汉细毛羊的产毛性状进行分析,运用动物模型BLUP法(最佳线性无偏预测法)和MTDFREML法(多性状非求导约束最大似然法)计算产毛量、剪毛后体重、毛长度、纤维直径的遗传力。结果表明,产毛量、剪毛后体重、毛长度和纤维直径的遗传力分别... 对敖汉细毛羊的产毛性状进行分析,运用动物模型BLUP法(最佳线性无偏预测法)和MTDFREML法(多性状非求导约束最大似然法)计算产毛量、剪毛后体重、毛长度、纤维直径的遗传力。结果表明,产毛量、剪毛后体重、毛长度和纤维直径的遗传力分别为0.12、0.12、0.16和0.12。提示产毛量、剪毛后体重、毛长度、纤维直径4个性状都属于中等遗传力性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产毛性状 遗传参数估计 敖汉细毛羊
下载PDF
敖汉细毛羊5月龄公羔舍饲行为观测
16
作者 闫乐艳 岳度兵 +1 位作者 罗海玲 宗泽君 《生态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1期2299-2304,共6页
于2007年8月,采用焦点取样和连续记录方法,对全舍饲情况下5月龄敖汉细毛羊公羔的行为进行了昼夜连续观察。结果表明:敖汉细毛羊公羔,全天用于反刍的时间最长,达(519.37±14.27)min;而采食、走动、站立和休息时间分别为(326.43±... 于2007年8月,采用焦点取样和连续记录方法,对全舍饲情况下5月龄敖汉细毛羊公羔的行为进行了昼夜连续观察。结果表明:敖汉细毛羊公羔,全天用于反刍的时间最长,达(519.37±14.27)min;而采食、走动、站立和休息时间分别为(326.43±5.44)、(94.67±10.41)、(98.18±12.97)和(357.69±14.91)min。敖汉细毛羊公羔的行为具有昼夜节律性,用于采食、反刍时间均为夜间大于白天(P<0.01);而走动(P<0.01)、休息(P<0.01)和站立(P>0.05)时间则是白昼大于夜间。反刍与采食时间比为1.59∶1.00,昼夜反刍总食团数为(581.83±45.57)个。对于该品种绵羊行为的了解有助于提高其在舍饲条件下的管理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行为 敖汉细毛羊 公羔 舍饲
原文传递
消化能和粗蛋白进食水平对敖汉细毛羊羊毛生长长度的影响 被引量:8
17
作者 顾立伟 富俊才 宗泽君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73-80,共8页
旨在研究消化能和粗蛋白进食水平对敖汉细毛羊羊毛生长长度的影响。采用2因素5水平的随机区组试验设计,将125只2~3岁成年敖汉细毛羊(空怀母羊)分为25个处理组,每组5只羊,分别设计进食85%、100%、115%、130%、145%的维持需要消化能为每k... 旨在研究消化能和粗蛋白进食水平对敖汉细毛羊羊毛生长长度的影响。采用2因素5水平的随机区组试验设计,将125只2~3岁成年敖汉细毛羊(空怀母羊)分为25个处理组,每组5只羊,分别设计进食85%、100%、115%、130%、145%的维持需要消化能为每kg代谢体重0.549MJ和维持需要粗蛋白为每kg代谢体重3.576g,6个月饲养期,测定羊毛生长长度。结果表明:在85%~145%的维持需要范围内,消化能进食水平与羊毛生长长度存在3次函数回归关系(R>0.99),2个拐点都位于100%和130%维持消化能水平附近,从85%提高至100%维持需要时,羊毛生长长度呈显著提高,平均提高10.70%。从100%提高至130%维持需要时,羊毛生长长度无显著提高。从130%提高至145%维持需要时,羊毛生长长度平均提高4.58%。粗蛋白进食水平与羊毛生长长度存在二次函数回归关系(R>0.86),在不同消化能进食水平下,粗蛋白进食水平从85%提高至115%时,羊毛生长长度均有明显提高,平均提高7.71%;从115%提高至145%时,羊毛生长长度无明显变化。敖汉细毛羊空怀母羊羊毛生长对能量的需求以满足其维持需求为宜,对粗蛋白的需求以维持需求的115%为宜。在本试验设定的处理水平范围内,消化能和粗蛋白进食水平对羊毛生长长度的影响无显著互作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敖汉细毛羊 羊毛纤维长度 消化能 粗蛋白
原文传递
Smad1基因在敖汉细毛羊发情不同时期卵巢中的表达规律研究 被引量:3
18
作者 李兰兰 栾兆进 +3 位作者 刘开东 王国义 柳楠 贺建宁 《黑龙江畜牧兽医》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1期93-96,294,共5页
为了探索Smad1 mRNA及其蛋白在敖汉细毛羊不同发情时期卵巢中表达量的变化规律,试验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免疫组化方法分析绵羊不同繁殖状态下(乏情期、发情间期、发情前期、发情期)Smad1基因在卵巢中mRNA表达量的变化规律及卵巢中该... 为了探索Smad1 mRNA及其蛋白在敖汉细毛羊不同发情时期卵巢中表达量的变化规律,试验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免疫组化方法分析绵羊不同繁殖状态下(乏情期、发情间期、发情前期、发情期)Smad1基因在卵巢中mRNA表达量的变化规律及卵巢中该基因蛋白的表达,并进行图像分析。结果表明:发情期Smad1基因表达量最高,极显著高于其他三个时期(P<0.01);发情前期Smad1基因表达量显著高于乏情期和发情间期(P<0.05)。在绵羊不同发情时期Smad1蛋白主要表达于乏情期原始卵泡、次级卵泡的颗粒细胞、发情间期次级卵泡的卵泡膜细胞,在发情前期与发情期卵泡中未见表达。卵巢中Smad1基因可能促进黄体溶解,对卵泡发育、卵子的成熟以及释放起作用,与绵羊发情的启动有一定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敖汉细毛羊 卵巢 Smad1基因 实时荧光定量PCR 免疫组化
原文传递
敖汉细毛羊毛囊细胞系的建立及鉴定
19
作者 杨峰 柳楠 +1 位作者 李和刚 赵金山 《黑龙江畜牧兽医》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0期101-104,291,共5页
为了研究敖汉细毛羊毛囊细胞的培养方法,建立敖汉细毛羊毛囊细胞系,保存毛囊细胞便于后续细胞水平毛囊相关基因的深入研究,试验采用胰蛋白酶消化法对初生40日龄以内的敖汉细毛羊皮肤组织进行原代培养,通过原代培养、细胞传代、冷冻保存... 为了研究敖汉细毛羊毛囊细胞的培养方法,建立敖汉细毛羊毛囊细胞系,保存毛囊细胞便于后续细胞水平毛囊相关基因的深入研究,试验采用胰蛋白酶消化法对初生40日龄以内的敖汉细毛羊皮肤组织进行原代培养,通过原代培养、细胞传代、冷冻保存、复苏等方式成功分离并纯化出敖汉细毛羊毛囊细胞,然后对细胞进行了形态学观察,冻存、复苏活力检测,生长动力学分析,核型分析和微生物污染检测等分析。结果表明:原代毛囊细胞经胰蛋白酶消化及差速离心分离培养出毛囊细胞,冻存前细胞活力为94.19%,冻存1个月复苏后细胞活力为91.96%。细胞生长呈S型,经历潜伏期、指数生长期和平台期三个阶段。细胞的细菌、真菌、病毒和支原体检测均为阴性。试验成功分离了敖汉细毛羊毛囊细胞并建立了敖汉细毛羊毛囊细胞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敖汉细毛羊 毛囊细胞 细胞培养 生物学特征 胰蛋白酶消化法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