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8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Diversity of plant species in arecanut agroforests of south Meghalaya,north-east India
1
作者 H.Tynsong B.K.Tiwari 《Journal of Forestry Research》 SCIE CAS CSCD 2010年第3期281-286,396,共7页
In south Meghalaya, farmers maintain a variety of economically important plant species in arecanut agroforestry systems. We investigated plant species composition of arecanut agroforests of south Meghalaya and encount... In south Meghalaya, farmers maintain a variety of economically important plant species in arecanut agroforestry systems. We investigated plant species composition of arecanut agroforests of south Meghalaya and encountered 160 plants, which included 83 tree species, 22 shrub species, 41 herb species and 14 climber species. The study reveals that arecanut agroforests provide cash income, medicine, timber, fuelwood and edibles for household consumption as well as for sale. We conclude that these agroforestry systems serve as home for many economically important plant species, harbour rich biodiversity and mimic the natural forests both in structural composition as well as ecological and economic function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groforests arecanut DIVERSITY South Meghalaya War Khasi
下载PDF
蚁巢受扰后红火蚁工蚁外出连续性活动的观察
2
作者 钟浩 郝铮 +3 位作者 刘俊彬 杨升院 彭正强 金涛 《热带生物学报》 2024年第4期482-492,共11页
为给红火蚁(Solenopsis invicta)的科学监测和准确防控提供科学依据,本研究采用刻度图示法对海南岛槟榔园生境中的红火蚁工蚁的爬升高度、数量和恢复平静时间等指标进行观察和分析。结果表明,工蚁的数量和爬升高度在受扰后时长到45 s时... 为给红火蚁(Solenopsis invicta)的科学监测和准确防控提供科学依据,本研究采用刻度图示法对海南岛槟榔园生境中的红火蚁工蚁的爬升高度、数量和恢复平静时间等指标进行观察和分析。结果表明,工蚁的数量和爬升高度在受扰后时长到45 s时达到峰值后逐渐降低;通径分析显示受扰后180 s内工蚁在阳面爬升高度与蚁巢体积相关性最高,蚁巢体积和活动测试时长对受扰后15 s工蚁阳面爬升高度、受扰后60 s工蚁阴面爬升高度、受扰后60 s工蚁爬升高度和180 s工蚁爬升高度呈正向促进作用,而蚁巢的高和体积对受扰后60 s工蚁阳面爬升高度呈正向促进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火蚁 工蚁 活动性 槟榔园生境 通径分析
下载PDF
广东省槟榔种植现状及产业发展思考
3
作者 刘帆 刘立云 +1 位作者 周焕起 黄丽云 《农业研究与应用》 2023年第5期75-80,共6页
槟榔是我国传统“四大南药”之首,广东自古有嚼食槟榔的习俗,粤西地区更是具备种植槟榔的气候条件。通过长期跟踪调研,采集分析数据,结合气候条件发现茂名和雷州地区具有推广种植海南槟榔的潜力,为广东槟榔种植业的发展提供科学依据和... 槟榔是我国传统“四大南药”之首,广东自古有嚼食槟榔的习俗,粤西地区更是具备种植槟榔的气候条件。通过长期跟踪调研,采集分析数据,结合气候条件发现茂名和雷州地区具有推广种植海南槟榔的潜力,为广东槟榔种植业的发展提供科学依据和建议。另外,海南槟榔黄化病日趋严重,鲜果产量严重下降,广东粤西地区与海南隔海相望,气候因素差异不大,亦有成功种植的经验,可考虑作为槟榔种质资源保存与规模化种植的后备区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槟榔 广东 种植 产业
下载PDF
火焰原子吸收法测定海南槟榔叶片中金属元素的研究 被引量:27
4
作者 刘立云 王萍 +2 位作者 冯美利 董志国 李杰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2期2989-2992,共4页
严格按照田间采样方法采集海南槟榔园的叶片,分别采用干灰化法和HNO3-HCLO4混合酸消煮法消化槟榔叶片,参考其他植物样品火焰原子吸收法的测定方法,用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了海南槟榔叶片中的K,Ca,Na,Mg,Fe,Mn,Cu,Zn金属元素的含量。... 严格按照田间采样方法采集海南槟榔园的叶片,分别采用干灰化法和HNO3-HCLO4混合酸消煮法消化槟榔叶片,参考其他植物样品火焰原子吸收法的测定方法,用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了海南槟榔叶片中的K,Ca,Na,Mg,Fe,Mn,Cu,Zn金属元素的含量。研究了不同消化方法对测定金属元素含量的影响、仪器的最佳工作条件、干扰考察、并作了方法的准确度和精密度考察。干法消化的加标回收率在98.36%-102.38%之间,RSD在0.42%-2.33%(n=6);湿法消化回收率在99.22%-103.72%之间,RSD0.58%-1.28%(n=6)。干法消化测定的八种金属元素含量稍低于湿法消化测定的含量,八种元素含量的比值在0.970 3-0.993 4之间。文章为槟榔叶片多种金属元素含量的测定提供了可靠的方法,方便了各种金属元素对槟榔的营养作用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 槟榔 金属元素 消化方法
下载PDF
槟榔红色素的提取工艺优化及稳定性研究 被引量:9
5
作者 韩林 张海德 +2 位作者 万婧 江林娟 何婕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1-5,共5页
为探讨槟榔中红色素物质的性质,采用溶剂浸提的方法,对槟榔红色素的提取条件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槟榔红色素采用体积分数70%乙醇溶液提取效果较好,最佳提取工艺为料液比1:40(g/mL)、温度80℃、提取时间4h、pH7.0,该条件下槟榔红色素的... 为探讨槟榔中红色素物质的性质,采用溶剂浸提的方法,对槟榔红色素的提取条件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槟榔红色素采用体积分数70%乙醇溶液提取效果较好,最佳提取工艺为料液比1:40(g/mL)、温度80℃、提取时间4h、pH7.0,该条件下槟榔红色素的提取率为9.82%。该色素在光照及酸性条件下,稳定性较好;碱性条件以及柠檬酸、葡萄糖、苯甲酸钠、山梨酸钾、碳酸氢钠等食品添加剂对其有增色作用。该色素的耐还原能力较好而抗氧化能力较差,当H2O2体积分数为4.0%时,其损失率达13.41%。金属离子Na+、K+、Ca2+、Mg2+对色素的影响不大,而Fe3+、Cu2+、Zn2+对红色素有明显的破坏作用。通过红色素提取物的特征颜色反应,初步判断该色素含有花色苷及黄酮类化合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槟榔 色素 提取 稳定性
下载PDF
低温及干旱胁迫对槟榔幼苗生理生化特性的影响 被引量:15
6
作者 曹红星 冯美利 +3 位作者 孙程旭 陈思婷 陈良秋 王贵美 《西南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832-835,共4页
以槟榔盆栽幼苗为试验材料,研究低温和干旱胁迫对其生理生化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低温和干旱胁迫处理时间的延长,幼苗受害指数增大,细胞质膜透性、丙二醛含量和脯氨酸含量均有不同程度的升高;SOD酶活性变化趋势出现先上升而后下降... 以槟榔盆栽幼苗为试验材料,研究低温和干旱胁迫对其生理生化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低温和干旱胁迫处理时间的延长,幼苗受害指数增大,细胞质膜透性、丙二醛含量和脯氨酸含量均有不同程度的升高;SOD酶活性变化趋势出现先上升而后下降的现象,POD酶活性整体变化趋势呈"S"形变化,两者可能在逆境处理过程中具有互补作用;槟榔对低温胁迫的反应敏感程度大于干旱胁迫的影响。槟榔对逆境环境(低温和干旱)表现出不同的反应机制,该研究结果对于槟榔品种的引种或栽培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槟榔 低温 干旱胁迫 生理生化特性
下载PDF
胡椒园间作槟榔对胡椒产量及养分利用的影响 被引量:15
7
作者 王灿 杨建峰 +3 位作者 祖超 李志刚 鱼欢 邬华松 《热带作物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7期1191-1196,共6页
胡椒园间作槟榔是海南胡椒间作体系中应用较广的一种模式,为探明其间作优势来源,以海南胡椒优势种植区4个试验点的胡椒单作与胡椒/槟榔模式为研究对象,调查了2009~2011年各点胡椒产量与养分投入状况,测定2011年土壤养分与胡椒植株叶片... 胡椒园间作槟榔是海南胡椒间作体系中应用较广的一种模式,为探明其间作优势来源,以海南胡椒优势种植区4个试验点的胡椒单作与胡椒/槟榔模式为研究对象,调查了2009~2011年各点胡椒产量与养分投入状况,测定2011年土壤养分与胡椒植株叶片养分含量,从而对比了间作模式与胡椒单作模式下胡椒产量、土壤养分状况、肥料产量贡献率和胡椒叶片养分含量的差异。结果表明:在各试验点不同产量水平下,同一地点间作模式的胡椒产量均极显著高于单作。间作模式土壤氮、磷、钾全量含量略低于单作,但未达到显著水平;间作模式土壤速效磷和速效钾含量高于单作,且速效磷差异达到显著水平。在养分投入相同的条件下,间作模式氮、磷、钾肥料偏生产力均极显著高于单作。间作模式下胡椒叶片磷、钾养分含量周年大于单作。上述结果表明胡椒/槟榔间作提高了土壤中速效养分的含量,促进了胡椒对磷、钾等养分的吸收,从而提高了其肥料利用效率,并最终提高胡椒产量。胡椒/槟榔的间作优势可能与二者地下部互作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胡椒 槟榔 间作 地下互作 间作优势
下载PDF
海南槟榔黄化病的病原鉴定研究 被引量:44
8
作者 罗大全 陈慕容 +1 位作者 叶沙冰 蔡希灼 《热带作物学报》 CSCD 2001年第2期43-46,共4页
对海南槟榔黄化病病株组织进行超薄切片电子显微镜观察和四环素族抗菌素注射诊断,结果表明:海南槟榔黄化病病株的叶脉、叶鞘基部呈水渍状的幼嫩花苞组织内的筛管细胞和伴胞部位均发现植原体(Phytoplas mas)。植原体的... 对海南槟榔黄化病病株组织进行超薄切片电子显微镜观察和四环素族抗菌素注射诊断,结果表明:海南槟榔黄化病病株的叶脉、叶鞘基部呈水渍状的幼嫩花苞组织内的筛管细胞和伴胞部位均发现植原体(Phytoplas mas)。植原体的大小为 180~550nm,单位膜厚度为9~13nm。但在健康的槟榔植株的相应组织中未发现上述病菌。经四环素族抗菌素2种药物注射槟榔黄化病病株均可不同程度地抑制病情发展。上述2种鉴定符合对植原体病原的鉴定程序,故可进一步证实植原体(Phytoplasmas)是引起海南槟榔黄化病的一种病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槟榔 黄化病 植原体 四环素族抗菌素 中镜观察 病原鉴定
下载PDF
海南省槟榔主要病害调查研究 被引量:14
9
作者 朱辉 余凤玉 +3 位作者 覃伟权 吴多扬 马子龙 刘立云 《江西农业学报》 CAS 2009年第10期81-85,89,共6页
2007-2009年在海南省琼海、万宁、陵水、三亚、屯昌、文昌等地槟榔主要种植区,对目前槟榔生产上的主要病害种类及其发生情况进行了调查研究。结果共采集到槟榔病害标本140余份,对主要病害病原进行分离培养,并在显微镜下以形态特征为主... 2007-2009年在海南省琼海、万宁、陵水、三亚、屯昌、文昌等地槟榔主要种植区,对目前槟榔生产上的主要病害种类及其发生情况进行了调查研究。结果共采集到槟榔病害标本140余份,对主要病害病原进行分离培养,并在显微镜下以形态特征为主进行鉴定,共鉴定出8种主要病害,其中危害最严重的病害为黄化病,其它7种病害为炭疽病、细菌性条斑病、藻斑病、煤烟病、大茎点霉叶斑病、镰刀菌根腐病和生理性黄化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南省 槟榔 病害调查 鉴定
下载PDF
槟榔黄化病病原研究及防控中存在的问题及展望 被引量:13
10
作者 唐庆华 宋薇薇 +2 位作者 于少帅 牛晓庆 覃伟权 《植物保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6-11,共6页
槟榔黄化病是一种由植原体引起的毁灭性病害,现已成为严重制约中国海南槟榔产业健康发展的瓶颈。本文详细介绍了黄化病病原研究方面的进展并分析了存在的问题和争议,归纳了防控中存在的问题;预测了中国槟榔产业发展前景及槟榔黄化病发... 槟榔黄化病是一种由植原体引起的毁灭性病害,现已成为严重制约中国海南槟榔产业健康发展的瓶颈。本文详细介绍了黄化病病原研究方面的进展并分析了存在的问题和争议,归纳了防控中存在的问题;预测了中国槟榔产业发展前景及槟榔黄化病发展趋势,进而对政府、科研院所、高等院校、企业和农户5方提出了建议。最后,对槟榔黄化病治理作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槟榔 黄化病 植原体 综合治理
下载PDF
海南槟榔园土壤养分含量变化研究 被引量:7
11
作者 卢丽兰 甘炳春 +2 位作者 魏建和 许明会 王旭东 《西北农业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1期178-185,共8页
以海南不同生长条件下槟榔种植园土壤为材料,分析了不同产量水平、不同生长年限以及正常结果与黄化槟榔土壤氮、磷、钾等养分含量变化。结果表明,槟榔园土壤养分含量皆处于较低水平。槟榔土壤养分含量随槟榔产量降低而下降。槟榔土壤有... 以海南不同生长条件下槟榔种植园土壤为材料,分析了不同产量水平、不同生长年限以及正常结果与黄化槟榔土壤氮、磷、钾等养分含量变化。结果表明,槟榔园土壤养分含量皆处于较低水平。槟榔土壤养分含量随槟榔产量降低而下降。槟榔土壤有机质、全氮、全磷和全钾平均含量随着槟榔生长年限增加而有所下降,高产组槟榔土壤全氮、有机质减少量比低产组的偏低,高产组槟榔土壤全磷和全钾减少量比低产组的偏高;而槟榔土壤碱解氮、速效磷、速效钾平均含量随着槟榔生长年限增加而有所上升,高产组槟榔土壤碱解氮增加量比低产组的偏高,高产组槟榔土壤速效磷和速效钾增加比低产组的偏低,除了全氮含量差异表现不明显,黄化槟榔土壤有机质、全磷、全钾、碱解氮、速效磷、速效钾平均含量比正常结果槟榔土壤和对照土壤的低。此外,黄化(重)槟榔土壤有机质、全磷、全钾、碱解氮、速效磷和速效钾平均含量比黄化(轻)的低。槟榔土壤中氮、磷、钾和有机质含量高低对槟榔产量有很大影响,低含量的氮磷钾和有机质等养分的土壤可能会导致槟榔黄化病发生和恶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槟榔土壤 有机质
下载PDF
响应面法优化槟榔中多酚提取工艺条件的研究 被引量:10
12
作者 普义鑫 周文化 +2 位作者 蒋爱民 张海德 任洪浩 《中国农学通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2期334-338,共5页
采用响应曲面法,建立了温度,甲醇浓度,料液比,对槟榔多酚提取率影响的二次多项回归模型。验证了模型的有效性。响应曲面分析表明,随着温度和甲醇浓度的增加,槟榔多酚提取率呈先上升,后下降趋势,随着温度和料液比的增加槟榔多酚提取率逐... 采用响应曲面法,建立了温度,甲醇浓度,料液比,对槟榔多酚提取率影响的二次多项回归模型。验证了模型的有效性。响应曲面分析表明,随着温度和甲醇浓度的增加,槟榔多酚提取率呈先上升,后下降趋势,随着温度和料液比的增加槟榔多酚提取率逐渐增加。随着甲醇浓度和料液比的增加,槟榔多酚提取率也是呈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但二者交互作用不显著,提取温度是影响多酚提取率的主要因素,其次为料液比和甲醇浓度。综合优化得出提取温度为65.7℃,甲醇浓度为62%,料液比为1︰23.5g/mL,此时槟榔多酚提取率为11.23mg/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响应曲面 槟榔 多酚 提取率
下载PDF
干旱胁迫对槟榔幼苗生理生化特性的影响 被引量:14
13
作者 陈思婷 孙程旭 +3 位作者 曹红星 冯美利 陈良秋 张木炎 《江西农业学报》 CAS 2009年第10期70-72,共3页
以槟榔盆栽幼苗为试验材料,研究干旱胁迫对其生理生化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干旱胁迫处理时间的延长,细胞质膜透性、丙二醛含量和脯氨酸含量均有不同程度的升高;SOD酶活性呈现先上升而后下降的变化趋势,POD酶活性整体变化趋势呈&quo... 以槟榔盆栽幼苗为试验材料,研究干旱胁迫对其生理生化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干旱胁迫处理时间的延长,细胞质膜透性、丙二醛含量和脯氨酸含量均有不同程度的升高;SOD酶活性呈现先上升而后下降的变化趋势,POD酶活性整体变化趋势呈"S"形变化,两者可能在逆境处理过程中具有互补作用。槟榔对逆境(干旱)表现出不同的反应机制,该研究结果对于槟榔品种的引种或栽培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槟榔 干旱胁迫 生理生化特性
下载PDF
胡椒与槟榔间作对群体养分吸收利用的影响 被引量:7
14
作者 祖超 李志刚 +3 位作者 王灿 鱼欢 邬华松 杨建峰 《热带作物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1期2014-2020,共7页
选用胡椒与槟榔种子苗为材料,比较胡椒与槟榔间作和二者单作条件下,胡椒与槟榔的根系形态、地上部和根系的养分浓度和含量、养分吸收和利用效率、地上部和根系生物量的差异。结果表明:胡椒与槟榔间作显著提高了胡椒根系有效形态及地上... 选用胡椒与槟榔种子苗为材料,比较胡椒与槟榔间作和二者单作条件下,胡椒与槟榔的根系形态、地上部和根系的养分浓度和含量、养分吸收和利用效率、地上部和根系生物量的差异。结果表明:胡椒与槟榔间作显著提高了胡椒根系有效形态及地上部氮、磷、钾、钙和镁的养分含量,胡椒对磷的利用效率和地上部生物量均表现出明显的间作优势。分析胡椒根系形态参数与养分效率相关关系,发现胡椒的根长密度、比根长和比表面积与磷的利用效率显著正相关,其中比根长对磷利用效率提升的贡献率达94%,胡椒/槟榔体系显著提高了胡椒的这3个根形态参数和生物量,所以,胡椒/槟榔体系通过改变胡椒根系形态,增加了对养分的吸收量和利用效率,从而提升了胡椒的生物量。间作还提高了槟榔根系氮和磷的养分含量,提高了槟榔对氮和磷的利用效率。间作体系中槟榔对氮和磷的利用效率增加,有利于提高槟榔抵抗病虫的能力,还可以改善槟榔黄化现状和防止其发生。可见,间作体系通过改变胡椒和槟榔的根形态,提升了二者对养分的吸收利用效率和胡椒生物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间作 胡椒 槟榔 养分 根形态
下载PDF
海南主栽槟榔品种鲜果性状评价 被引量:13
15
作者 黄丽云 刘立云 +1 位作者 李艳 李杰 《热带作物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313-316,共4页
以3个海南主栽槟榔品种鲜果为试材,测定单果重、果形指数、槟榔碱、纤维量等8个经济性状,结合物性测定及口感鉴定进行综合评价分析。结果表明:(1)热研1号鲜果果形好,重要品质指标如槟榔碱和不溶性膳食纤维分别为0.51%和15.30%,与其它两... 以3个海南主栽槟榔品种鲜果为试材,测定单果重、果形指数、槟榔碱、纤维量等8个经济性状,结合物性测定及口感鉴定进行综合评价分析。结果表明:(1)热研1号鲜果果形好,重要品质指标如槟榔碱和不溶性膳食纤维分别为0.51%和15.30%,与其它两个品种差异达极显著水平;(2)热研1号和本地种在果肉的质构分析中各项指标均差异不显著,台湾种在粘附性、内聚性和弹性等指标中与其它两个品种差异达极显著水平。结合硬度指标,表明台湾种鲜食口感不及其它两个品种;(3)通过感官评价鉴定,热研1号和海南本地种比台湾种的甜度高,但同时咀嚼热研1号槟榔具有强烈的兴奋作用,果实质地较软,较适宜用作加工青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槟榔品种 鲜果 性状评价
下载PDF
海南岛槟榔根部及茎部病害调查及病原鉴定 被引量:12
16
作者 李增平 罗大全 +1 位作者 王友祥 朱朝华 《热带作物学报》 CSCD 2006年第3期70-76,共7页
在2003 ̄2005年间对海南省儋州、澄迈、琼山、文昌、陵水、琼海、万宁、保亭、琼中、五指山、白沙、三亚、乐东等13个市(县)的部分槟榔园内发生的槟榔根部及茎部病害进行了调查与病原鉴定。共调查到海南岛槟榔茎腐及根腐病害及附生植物6... 在2003 ̄2005年间对海南省儋州、澄迈、琼山、文昌、陵水、琼海、万宁、保亭、琼中、五指山、白沙、三亚、乐东等13个市(县)的部分槟榔园内发生的槟榔根部及茎部病害进行了调查与病原鉴定。共调查到海南岛槟榔茎腐及根腐病害及附生植物6类21种。其中真菌病害8种,非侵染性病害4种,地衣类3种,附生蕨类植物4种,寄生植物病害1种,病原未明病害1种(丛枝病)。其中能引起槟榔全株枯死的病因有2类12种,真菌8种,非侵染性病因4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南岛 槟榔病害 根腐病 茎腐病 病害种类
下载PDF
海南槟榔炭疽病病原菌的鉴定 被引量:6
17
作者 朱辉 宋薇薇 +2 位作者 余凤玉 刘丽 覃伟权 《江西农业学报》 CAS 2015年第1期28-31,共4页
研究了海南槟榔炭疽病的症状及其病原菌的形态特征、致病性,并分析了病原菌的rDNA-ITS序列。结果表明:从海南槟榔的5个主要栽培区采集的26份病样中均获得了相似的分离物;病原菌分生孢子长卵圆形或圆柱形,大小为(12.0~21.3)μm... 研究了海南槟榔炭疽病的症状及其病原菌的形态特征、致病性,并分析了病原菌的rDNA-ITS序列。结果表明:从海南槟榔的5个主要栽培区采集的26份病样中均获得了相似的分离物;病原菌分生孢子长卵圆形或圆柱形,大小为(12.0~21.3)μm ×(3.5~6.0)μm,经回接后形成的症状与田间典型症状一致;病原菌在系统进化树上与胶孢炭疽菌处在同一分支,同源性达100%。综合该病原菌的形态特征、致病性和rDNA-ITS区段的分析结果,将海南槟榔炭疽病的病原鉴定为胶孢炭疽菌( Colletotrichum gloeosporioide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槟榔 炭疽病 病原菌 鉴定 rDNA-ITS序列
下载PDF
槟榔营养特性与营养诊断方法的研究 被引量:22
18
作者 张少若 招康赛 +2 位作者 杜海群 彭芳 林绍岳 《热带作物学报》 CSCD 1990年第1期69-80,共12页
本文通过对海南岛西部(热作两院)、中部(屯昌)、东部(定安、琼海)正常槟榔园的土壤和叶片营养状况的调查和分析,研究海南岛不同地区正常槟榔树的营养特性和营养诊断方法。其结果表明:(1)各地区土壤类型和肥力特点虽有差异,但正常槟榔树... 本文通过对海南岛西部(热作两院)、中部(屯昌)、东部(定安、琼海)正常槟榔园的土壤和叶片营养状况的调查和分析,研究海南岛不同地区正常槟榔树的营养特性和营养诊断方法。其结果表明:(1)各地区土壤类型和肥力特点虽有差异,但正常槟榔树营养状况除火山灰土壤的镁含量偏高外,其他养分含量没有地域性的变化。(2)槟榔叶片养分含量,除镁素外都存在月份间的不同变化和差异。(3)叶片不同着生部位(叶序),对叶片养分含量有一定影响,总的趋向是低部位(老叶)的氮、磷、钾含量都低于高部位,而钙含量则相反。(4)同一小叶,其不同分段养分分布不均匀,氮、钙含量叶片末端>中段>基部,钾含量则相反;磷和镁在不同叶序的小叶中分布规律不一致。(5)根据多点调查和分析结果,初步确定槟榔正常结果树养分含量的适宜范围为氮2.50—3.00%,磷0.22—0.24%,钾0.80—1.00%,钙0.40—0.55%,镁0.24—0.28%;槟榔正常幼树为氮2.50—2.70%,磷0.17—0.23%,钾0.70—0.95%,钙0.40—0.50%,镁0.18—0.24%。应用叶序间养分含量梯度,能对氮、钾做出更准确的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槟榔树 营养特性 营养诊断
下载PDF
槟榔内生真菌的分离与初步鉴定 被引量:5
19
作者 宋薇薇 牛晓庆 +3 位作者 余凤玉 朱辉 唐庆华 覃伟权 《江西农业学报》 CAS 2017年第6期66-69,74,共5页
为了解槟榔内生真菌的多样性,采用组织块培养法从槟榔根、叶、花中分离纯化得到47株内生真菌,同时对这些菌株进行了r DNA-ITS序列扩增和系统发育分析。结果表明:所得内生真菌分属于8个属,包括青霉属(Penicillium)、镰孢属(Fusarium)、... 为了解槟榔内生真菌的多样性,采用组织块培养法从槟榔根、叶、花中分离纯化得到47株内生真菌,同时对这些菌株进行了r DNA-ITS序列扩增和系统发育分析。结果表明:所得内生真菌分属于8个属,包括青霉属(Penicillium)、镰孢属(Fusarium)、叶点霉属(Phyllosticta)、弯孢霉属(Curvularia)、黑孢属(Nigrospora)、炭疽菌属(Colletotrichum)、枝顶孢属(Acremonium)和突脐蠕孢属(Exserohilum)。其中,青霉属(Penicillium)和镰孢属(Fusarium)为优势菌属,这2个属的内生菌株数分别占分离菌株总数的31.91%和27.6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槟榔 内生真菌 分离 鉴定 rDNA-ITS序列 系统发育分析
下载PDF
多聚酶链式反应检测海南槟榔黄化病 被引量:17
20
作者 罗大全 陈慕容 +1 位作者 叶沙冰 刘志昕 《热带农业科学》 2002年第6期13-16,共4页
应用多聚酶链式反应(PCR)技术检测海南槟榔黄化病。结果表明:槟榔黄化型黄化病病株样品分别用2组植原体(Phytoplasmas)通用引物(R16mF/R16mR2、R16mF2/R16R2和1067/1068)测定,均出现特异的PhytoplasmasDNA谱带,呈阳性结果;而健康植株相... 应用多聚酶链式反应(PCR)技术检测海南槟榔黄化病。结果表明:槟榔黄化型黄化病病株样品分别用2组植原体(Phytoplasmas)通用引物(R16mF/R16mR2、R16mF2/R16R2和1067/1068)测定,均出现特异的PhytoplasmasDNA谱带,呈阳性结果;而健康植株相应组织样品(对照)和其它样品则均未出现上述谱带,呈阴性反应。因此,黄化型的槟榔黄化病病株组织内存在植原体,植原体是导致槟榔发生黄化型黄化病的病原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聚酶链式反应 海南槟榔 黄化病 检测 PCR 植原体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