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卵巢癌患者外周血T淋巴细胞核仁形成区嗜银蛋白的研究 被引量:3
1
作者 张月存 董白桦 +2 位作者 罗霞 王立水 江森 《现代妇产科进展》 CSCD 2004年第5期362-364,共3页
目的 :研究卵巢癌患者外周血T淋巴细胞核仁形成区嗜银蛋白 (AgNORs)与卵巢癌的临床特点及生物学行为的关系。方法 :以卵巢癌患者 36例为研究组 ;以良性卵巢肿瘤患者 17例及健康妇女 2 0例为对照组。利用KL型肿瘤免疫图像分析系统计数T... 目的 :研究卵巢癌患者外周血T淋巴细胞核仁形成区嗜银蛋白 (AgNORs)与卵巢癌的临床特点及生物学行为的关系。方法 :以卵巢癌患者 36例为研究组 ;以良性卵巢肿瘤患者 17例及健康妇女 2 0例为对照组。利用KL型肿瘤免疫图像分析系统计数T淋巴细胞核仁银染面积与细胞核面积比值 (integratedsquare ,IS)。结果 :卵巢浆液性腺癌、子宫内膜样腺癌、粘液性腺癌及未分化腺癌的IS均值分别为 9.31± 1.96 %、7.4 1± 0 .39%、7.98± 2 .95 %、6 .78± 0 .70 % ;高分化、中分化、低分化卵巢癌患者IS均值分别为 9.6 6±1.85 %、8.37± 1.95 %、8.16± 2 .0 5 % ;Ⅰ期、Ⅱ期、Ⅲ期及Ⅳ期卵巢癌患者的IS均值分别为 8.80± 1.35 %、10 .6 5± 0 .96 %、9.12± 1.6 3%、6 .0 1± 0 .4 5 % ;良性卵巢肿瘤及健康妇女的IS均值分别为 9.0 9± 1.83%、9.6 3± 1.5 2 %。不同组织学类型、不同分化级别卵巢癌患者其外周血T淋巴细胞AgNORs表达差异无显著性 (P >0 .0 5 )。Ⅳ期卵巢癌与Ⅰ、Ⅱ、Ⅲ期卵巢癌及对照组患者的外周血T淋巴细胞AgNORs表达有高度显著性差异 (P <0 .0 1)。结论 :Ⅳ期卵巢癌患者较Ⅰ、Ⅱ、Ⅲ期卵巢癌及对照组患者外周血T淋巴细胞rD NA转录活性及细胞免疫功能明显降低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卵巢肿瘤 淋巴细胞 核仁组成区 嗜银蛋白
下载PDF
良性与恶性疾病胃粘膜活检标本核仁组成区嗜银蛋白的研究 被引量:3
2
作者 王要军 孙自勤 +3 位作者 权启镇 张霞 戴益民 于峻基 《中国冶金工业医学杂志》 1996年第1期1-2,共2页
本文采用嗜银染色技术研究正常、炎症和不典型增生胃粘膜以及胃癌和癌旁粘膜(距癌1cm内)组织核仁组成区嗜银蛋白(AgNOR)的变化。结果表明,轻、中、重度不典型增生组织AgNOR数量相差显著(P<0.05或0.01),... 本文采用嗜银染色技术研究正常、炎症和不典型增生胃粘膜以及胃癌和癌旁粘膜(距癌1cm内)组织核仁组成区嗜银蛋白(AgNOR)的变化。结果表明,轻、中、重度不典型增生组织AgNOR数量相差显著(P<0.05或0.01),胃癌组织AgNOR数量高于胃良性病变,不同分化程度的癌组织AgNOR计数无统计学差异,癌旁组织与正常、炎症胃粘膜组织AgNOR计数无差异。作者认为,AgNOR计数有助于鉴别胃良、恶性组织,提高胃镜活检小组织病理诊断的正确率,AgNOR与肿瘤组织分化程度无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粘膜 嗜银蛋白 活组织检查 胃肿瘤 病理学
下载PDF
AgNOR染色在淋巴结病变针吸细胞学定量诊断中的应用 被引量:2
3
作者 高菊兴 刘桂娟 《临沂医学专科学校学报》 2001年第4期263-265,共3页
目的  探讨 Ag NOR染色技术在淋巴结病变针吸细胞学涂片染色效果及对淋巴结病变定量诊断的价值。方法  应用胶银染色法 ,对 2 0 8例淋巴结病变针吸细胞学涂片进行 Ag NOR染色 ,油镜下行 Ag NOR颗粒计数和形态、分布观察。结果  Ag NO... 目的  探讨 Ag NOR染色技术在淋巴结病变针吸细胞学涂片染色效果及对淋巴结病变定量诊断的价值。方法  应用胶银染色法 ,对 2 0 8例淋巴结病变针吸细胞学涂片进行 Ag NOR染色 ,油镜下行 Ag NOR颗粒计数和形态、分布观察。结果  Ag NOR颗粒均值在 81例淋巴结转移癌为( 8.84± 3.1 2 ) ;30例非霍奇金病 ( NHL)为 ( 9.42± 2 .78) ;1 1例霍奇金病 ( HL)为 ( 4 .69± 1 .0 8) ;34例慢性淋巴结炎为 ( 1 .32± 0 .2 8) ;2 8例淋巴结结核为 ( 1 .46± 0 .34) ;2 4例增生性淋巴结炎为 ( 2 .2 6± 0 .45 )。良恶性淋巴结病变细胞 Ag NOR颗粒数之间存在高度显著性差异 ( P <0 .0 1 ) ,并且二者之间的 Ag NOR颗粒大小及分布亦呈现明显的不同。结论  Ag NOR染色技术是定量鉴别良恶淋巴结病变 ,尤其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肿瘤 淋巴结 AGNOR染色 针吸细胞学 定量诊断 淋巴结转移癌
下载PDF
甲状腺乳头状腺瘤和乳头状腺癌的AgNOR定量研究
4
作者 王祖乾 向桂书 王有模 《泸州医学院学报》 1993年第2期81-83,共3页
应用AgNOR染色技术对甲状腺乳头状腺瘤和乳头状腺癌活检标本进行细胞核内Ag-NOR的定量研究。结果表明两组细胞核内AgNOR均数以及大颗粒和不规则型颗粒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提示乳头状腺瘤与乳头状腺癌的关系较密切。我们倾向于把甲状腺... 应用AgNOR染色技术对甲状腺乳头状腺瘤和乳头状腺癌活检标本进行细胞核内Ag-NOR的定量研究。结果表明两组细胞核内AgNOR均数以及大颗粒和不规则型颗粒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提示乳头状腺瘤与乳头状腺癌的关系较密切。我们倾向于把甲状腺乳头状腺瘤视为甲状腺的交界性肿瘤或O级甲状腺癌以便尽早处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状腺肿瘤 腺瘤 腺癌 AGNOR染色
下载PDF
针吸细胞学检查在深部肿瘤切除术快速诊断中的应用研究
5
作者 姜在兴 高菊兴 +2 位作者 朱晓云 刘学建 姚少波 《临沂医学专科学校学报》 2001年第3期179-181,共3页
目的  探讨细针抽吸细胞学检查在深部肿瘤术中快速诊断中的价值。方法  对临床上手术探查或手术治疗的 116例深部肿瘤患者采用 2 0~ 30ml空针 ,9号注射针头 ,对手术中暴露的肿瘤组织进行直视下抽吸 ,抽吸物涂片自然干燥后 ,进行瑞 -... 目的  探讨细针抽吸细胞学检查在深部肿瘤术中快速诊断中的价值。方法  对临床上手术探查或手术治疗的 116例深部肿瘤患者采用 2 0~ 30ml空针 ,9号注射针头 ,对手术中暴露的肿瘤组织进行直视下抽吸 ,抽吸物涂片自然干燥后 ,进行瑞 -姬氏和AgNOR染色 ,油镜下进行细胞学综合诊断。结果 116例肿瘤患者经术中单纯细胞学形态学诊断为恶性肿瘤 6 5例 (5 6 .0 % ) ,良性肿瘤 5 1例 (44.0 % )。与AgNOR染色结果结合后 ,其术中细胞学诊断为恶性肿瘤 78例(6 7.2 % ) ,良性肿瘤 38例 (32 .8% )。细胞学诊断良恶性肿瘤的准确性显著高于术中组织学快速诊断结果 ,与术后病理组织学诊断结果完全相符 5 6例 (48.3% ) ,基本相符 6 0例 (5 1.7% ) ,未出现假阳性和假阴性诊断结果 ,总阳性符合率为 10 0 %。结论  术中针吸细胞学诊断结果准确率高 (达10 0 % ) ,诊断时间短 (0 .5h左右 ) ,并且针吸创伤小 ,其并发症和假阴性均低于活检。针吸细胞学检查是用于深部器官、组织肿瘤诊断和鉴别诊断的重要手段 ,可为临床及时对深部器官、组织肿瘤的正确治疗提供重要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针吸细胞诊断学 核仁组成区嗜银蛋白染色 肿瘤 外科手术 术中 快速诊断
下载PDF
涎腺混合瘤包膜浸润组织核仁组成区嗜银蛋白的定量研究
6
作者 刘西林 陈子平 《中国冶金工业医学杂志》 1996年第1期3-4,共2页
本文应用银染法对8例有包膜浸润而形态学上不能诊断为恶性的混合瘤的核仁组成区嗜银蛋白(AgNOR)进行了定量分析,并与无包膜浸润的混合瘤及恶性混合瘤进行对照研究。结果显示,包膜浸润组织的AgNOR颗粒数与其主体瘤无显著... 本文应用银染法对8例有包膜浸润而形态学上不能诊断为恶性的混合瘤的核仁组成区嗜银蛋白(AgNOR)进行了定量分析,并与无包膜浸润的混合瘤及恶性混合瘤进行对照研究。结果显示,包膜浸润组织的AgNOR颗粒数与其主体瘤无显著性差异(P>0.05),而与无浸润者及恶性混合瘤相比均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其颗粒数更接近于恶性混合瘤。作者认为,混合瘤的包膜浸润属潜在恶性行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混合瘤 涎腺混合瘤 嗜银蛋白 核仁组成区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