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Aristotle's Account of Philia/Amiability
1
作者 Maria Silvia Vaccarezza 《Journal of Philosophy Study》 2012年第3期195-202,共8页
The purpose of my paper is to show that the virtue which Aristotle calls philia, not in the strong sense of friendship, but in the weaker one of amiability (cf. NE 1126b 10-1 i 27a 12), represents a particular kind ... The purpose of my paper is to show that the virtue which Aristotle calls philia, not in the strong sense of friendship, but in the weaker one of amiability (cf. NE 1126b 10-1 i 27a 12), represents a particular kind of bond, related to the fact of being part of a community, and therefore has a very strong relationship, although the two do not coincide with that kind of friendship which Aristotle calls politike philia (civic friendship). My thesis, then, is that there is a strong relationship, among Aristotelian ethical works, between philia/amiability, like-mindedness (homonoia), and politike philia. The key to discovering this link is the Aristotelian account of social relations: in Aristotle's opinion, the polls is not a commercial alliance, as if it were a public limited company, in which the common good depends on the fact that everyone has a strong economic interest in the company, but is a common life in which citizens are concerned about each other's moral goodness. The link between them is therefore a kind of friendship, which is of course civic and therefore does not presuppose love. In the political context, the knowledge of the nature of the constitution, in fact, is a sufficient condition for there being benevolence towards other citizens. Since philia/amiability shows deep analogies with homonoia as well, for both represent, in different ways, peculiar features of the citizenship, the thesis I want to support is not that philia/amiability, homonoia, and politike philia coincide, but that philia/amiability and homonoia are two different expressions of the same disposition, namely politike philia: according to my view, the former is the expression ofpolitike philia on a relational and moral side, while the latter represents the attitude of the citizens towards each other when implicated in political decision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ristotle nicomachean ethics (NE) philia/amiability philia/friendship civic friendship (politike philia) like-mindedness (homonoia)
下载PDF
Does Aristotelian Magnanimity Exclude Women?
2
作者 Mischa Beckett 《Journal of Philosophy Study》 2012年第7期463-474,共12页
This article studies whether Aristotle's understanding of magnanimity excludes women. I examine Aristotle's concept of the biological, moral, and intellectual capacities of women in theory and practice. Although Ari... This article studies whether Aristotle's understanding of magnanimity excludes women. I examine Aristotle's concept of the biological, moral, and intellectual capacities of women in theory and practice. Although Aristotle's biology describes key differences between the sexes, it does not exclude women from magnanimity. While the ethical and political writings also note key differences between men and women, they leave the theoretical possibility of attaining magnanimity open. Practically, the lack of leadership opportunities available to actual women may hinder the development of prudence, leading to an inability to achieve complete virtue and hence magnanimity. Thus, if women are unable to be magnanimous, this is due to practical political and familial arrangements, not to innate feminine defects. This finding provides a unique argument for feminine leadership and political participation. Truly exceptional women may need to actively seek out leadership opportunities and political involvement in order to complete their virtu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ristotle nicomachean ethics POLITICs WOMEN VIRTUE MAGNANIMITY
下载PDF
对亚里士多德勇敢德性的思考
3
作者 白朝元 《西部学刊》 2024年第10期154-157,共4页
在古希腊城邦保卫战频发的背景下,“勇敢”一词逐渐成为城邦精神的基本内核和思想家们探讨的重要范畴。亚里士多德在《尼各马可伦理学》中,第一次对“勇敢”德性思想进行了系统梳理。他在批判苏格拉底“美德即知识”的基础上转向柏拉图... 在古希腊城邦保卫战频发的背景下,“勇敢”一词逐渐成为城邦精神的基本内核和思想家们探讨的重要范畴。亚里士多德在《尼各马可伦理学》中,第一次对“勇敢”德性思想进行了系统梳理。他在批判苏格拉底“美德即知识”的基础上转向柏拉图主义,深信勇敢不仅是对外在威胁的克服,更是对内心深处恐惧的征服,并详细论述了五种与勇敢相类似的公民的勇敢、经验的勇敢、激情的勇敢、乐观者的勇敢和无知者的勇敢并非真正的勇敢,彰显了勇敢的真谛。其思想对于当下培育公民道德仍具有重要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亚里士多德 尼各马可伦理学 勇敢
下载PDF
亚里士多德伦理学是美德伦理学吗——兼谈当代伦理学理论的结构
4
作者 赵永刚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39-43,共5页
美德伦理学是一个当代伦理学概念,它具有当代伦理学的结构。在强意义的"现代假设"(modern as-sumption)下,亚里士多德伦理学不是美德伦理学,在弱意义的现代假设下,它可以是美德伦理学。依据当代伦理学结构来考察古代伦理学是... 美德伦理学是一个当代伦理学概念,它具有当代伦理学的结构。在强意义的"现代假设"(modern as-sumption)下,亚里士多德伦理学不是美德伦理学,在弱意义的现代假设下,它可以是美德伦理学。依据当代伦理学结构来考察古代伦理学是不合理的。当代伦理学结构导致了伦理学理论之间的对立。当代伦理学理论应当互补和融合,以实现在解释道德生活方面的协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亚里士多德伦理学 美德伦理学 现代假设 伦理学结构
下载PDF
亚里士多德的德性观对生态文明建设的启示
5
作者 谢文亮 王丽婷 《韩山师范学院学报》 2016年第5期55-59,共5页
当前人类面临生态危机,如何建设生态文明成为一个重要课题。将亚里士多德的德性观运用于生态文明建设,通过道德德性培育良好的习惯,促进生态文明价值观和社会风气的形成;通过理智德性实现科学的生态文明发展观与实践观的结合;道德德性... 当前人类面临生态危机,如何建设生态文明成为一个重要课题。将亚里士多德的德性观运用于生态文明建设,通过道德德性培育良好的习惯,促进生态文明价值观和社会风气的形成;通过理智德性实现科学的生态文明发展观与实践观的结合;道德德性与理智德性两者在公正德性下的合一保障生态文明建设的顺利进行,并实现最高的善,即生态文明的终极关怀与终极目标:人们幸福地生活在一个与自然和谐的生态环境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危机 尼各马可伦理学 生态文明 道德德性 理智德性
下载PDF
从《尼各马可伦理学》看亚里士多德的友爱观 被引量:5
6
作者 杨柳 《浙江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7年第6期59-62,共4页
《尼各马可伦理学》是西方伦理学史上的第一部伦理学专著,亚里士多德在此书中着重阐述了他关于友爱的看法。亚里士多德认为,友爱不仅是某种德性,也是生活中最必需的东西;友爱主要有三种不同的类型,即善的友爱、快乐的友爱和实用的友爱;... 《尼各马可伦理学》是西方伦理学史上的第一部伦理学专著,亚里士多德在此书中着重阐述了他关于友爱的看法。亚里士多德认为,友爱不仅是某种德性,也是生活中最必需的东西;友爱主要有三种不同的类型,即善的友爱、快乐的友爱和实用的友爱;友爱是联系城邦的纽带。亚里士多德关于友爱的思想是西方近现代伦理思想的主要渊源和重要内容之一,对于我国新时期的道德建设和社会发展也有一定的启示和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亚里士多德 《尼各马可伦理学》 友爱 城邦
下载PDF
论《尼各马可伦理学》中的真与善——兼论一种本体论的伦理学 被引量:1
7
作者 杜海涛 《湖南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4年第4期111-115,共5页
人的功能性,是亚里士多德伦理学体系中的论证主线。这条主线贯穿着幸福、德性、善等重要原则的论证,由此其伦理学可称为本体论伦理学。本体论伦理学一直面临着事实和价值无法统一的困境。但亚里士多德对善的定义不仅是价值性的,而且还... 人的功能性,是亚里士多德伦理学体系中的论证主线。这条主线贯穿着幸福、德性、善等重要原则的论证,由此其伦理学可称为本体论伦理学。本体论伦理学一直面临着事实和价值无法统一的困境。但亚里士多德对善的定义不仅是价值性的,而且还包含着事实性的意义,最终善作为终极目的,不仅代表一种价值取向,也同样出于人的卓越的自然性目的,这使他的伦理学具有较完整的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亚里士多德 《尼各马可伦理学》 本体论伦理学 自然主义
下载PDF
“品格习得”的伦理学辩护——以《尼各马可伦理学》为参照
8
作者 李国祥 于洪波 《山东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6年第6期105-114,共10页
任何社会都试图把儿童培养成具有优秀品格的公民,其结果衍生出诸多有关"品格习得"的伦理学流派。以《尼各马可伦理学》为基本参照,通过与其他哲学流派的比较分析,可梳理出"品格习得"的基本脉络。亚里士多德认为,人... 任何社会都试图把儿童培养成具有优秀品格的公民,其结果衍生出诸多有关"品格习得"的伦理学流派。以《尼各马可伦理学》为基本参照,通过与其他哲学流派的比较分析,可梳理出"品格习得"的基本脉络。亚里士多德认为,人类在本性上是一种志趋优良的动物。"品格习得"需要以早期习惯之养成为基础,在实践活动中通过慎思与反思逐渐形成实践智慧,最终在道德自觉的引领下通过立德修善,获得社会性、趋善性、理性、情感乃至欲望的和谐统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品格习得” 亚里士多德 《尼各马可伦理学》 伦理学辩护
下载PDF
《尼各马可伦理学》中“幸福”概念的三个特征及其指向
9
作者 王新明 王晓庆 《武夷学院学报》 2015年第7期20-23,共4页
幸福是伦理学的一个重要范畴,被亚里士多德视为人的终极追求。亚里士多德的幸福观贯穿于他的伦理学说和政治学说之中,要了解亚里士多德对幸福的理解,就必须将《尼各马可伦理学》和《政治学》视为一个整体来加以研究。亚里士多德认为伦... 幸福是伦理学的一个重要范畴,被亚里士多德视为人的终极追求。亚里士多德的幸福观贯穿于他的伦理学说和政治学说之中,要了解亚里士多德对幸福的理解,就必须将《尼各马可伦理学》和《政治学》视为一个整体来加以研究。亚里士多德认为伦理学的幸福概念具有终极性、自足性、实践性三个特征,依据幸福的这三个特征,他考察了人类的三种主要的生活方式,并最终将沉思生活视为最幸福的生活方式。要明白亚里士多德何以单独将静观沉思视为人的终极目的和幸福,就需要从幸福的三个特征中,去领会亚里士多德眼中的幸福及其指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亚里士多德 伦理学 幸福 生活方式
下载PDF
论友爱的现代性启示--基于亚里士多德《尼各马可伦理学》视角探究 被引量:1
10
作者 李晨冉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8年第3期23-26,共4页
亚里士多德将友爱分为有用的友爱、快乐的友爱及善的友爱,认为友爱具有相互性、相似性及需要共同生活等特征。这要求我们从理论上和实践上重新审视既有的友爱观,排除各种误解及偏见,重构适应社会主义和谐发展要求的友爱观。对亚里士多... 亚里士多德将友爱分为有用的友爱、快乐的友爱及善的友爱,认为友爱具有相互性、相似性及需要共同生活等特征。这要求我们从理论上和实践上重新审视既有的友爱观,排除各种误解及偏见,重构适应社会主义和谐发展要求的友爱观。对亚里士多德友爱观的梳理及探讨,将有助于在形成正确的友爱观的基础上,在从自我身心和谐到人际和谐再到社会和谐的逐级拓展中营造友好的社会氛围,有利于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播社会中友爱正能量,促进社会的和谐稳定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友爱 德性 亚里士多德 尼各马可伦理学
下载PDF
从《尼各马科伦理学》看亚里士多德的友爱观
11
作者 白旭 《钦州学院学报》 2013年第10期86-89,共4页
在亚里士多德的伦理学思想中,"友爱"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他把友爱分为善的友爱、快乐的友爱和有用的友爱。在《尼各马科伦理学》中以彼时代的视角来体悟友爱,将有助于人们理解亚里士多德时代的友爱以及对友爱的运用建立一个... 在亚里士多德的伦理学思想中,"友爱"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他把友爱分为善的友爱、快乐的友爱和有用的友爱。在《尼各马科伦理学》中以彼时代的视角来体悟友爱,将有助于人们理解亚里士多德时代的友爱以及对友爱的运用建立一个比较完整的框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尼各马科伦理学 友爱 亚里士多德
下载PDF
亚里士多德德性论及其对我国当前道德教育的启示——基于亚里士多德《尼各马可伦理学》解读
12
作者 刘春梅 《鸡西大学学报(综合版)》 2014年第3期49-51,共3页
《尼格马可伦理学》具有丰富的德性伦理学思想,在文本研究的基础上详细阐述亚里士多德道德德性和理智德性的具体内容。党的十八大报告明确提出要全面提高公民道德素质,亚里士多德非常重视实践在德性中的作用,道德实践在提高个体道德修... 《尼格马可伦理学》具有丰富的德性伦理学思想,在文本研究的基础上详细阐述亚里士多德道德德性和理智德性的具体内容。党的十八大报告明确提出要全面提高公民道德素质,亚里士多德非常重视实践在德性中的作用,道德实践在提高个体道德修养的意义上举足轻重,其思想对我国当前道德教育的方式、方法和理念都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德性论 道德教育 亚里士多德 《尼格马可伦理学》
下载PDF
超越血气——亚里士多德论德性友爱
13
作者 唐远 《汕头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23年第11期29-35,94,共8页
在《尼各马可伦理学》中,亚里士多德系统地论述了友爱的谱系学,以德性友爱为最高点,并阐述了德性友爱的意义。德性友爱面临的最大挑战是,两个无所缺乏的好人在什么意义上还相互需要。学术界有一种颇具启发性的观点,从血气和德性竞赛的... 在《尼各马可伦理学》中,亚里士多德系统地论述了友爱的谱系学,以德性友爱为最高点,并阐述了德性友爱的意义。德性友爱面临的最大挑战是,两个无所缺乏的好人在什么意义上还相互需要。学术界有一种颇具启发性的观点,从血气和德性竞赛的角度解释这个问题。然而血气和竞赛的进路无法解释德性友爱在友爱体系中的特别位置,在亚里士多德看来,对他人最深的需要是一种高于血气和政治的哲学性的需要,以相互沉思的方式完成。这一内涵赋予了德性友爱最高的意义,折射出全书哲学高于政治的立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亚里士多德 尼各马可伦理学 友爱 德性 柏拉图
下载PDF
略论亚里士多德的勇敢观
14
作者 廖春阳 《丽江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18年第2期64-69,74,共7页
亚里士多德眼中的勇敢, 是以高尚为目的, 并以正确的形式、在正确的时间勇敢地面对可怕事物,是怯懦和鲁莽的中道,以及恐惧和信心方面的适度.亚里士多德为了进一步厘清勇敢这一德性的含义, 又讨论了勇敢与五种类勇敢之间的异同, 它们分... 亚里士多德眼中的勇敢, 是以高尚为目的, 并以正确的形式、在正确的时间勇敢地面对可怕事物,是怯懦和鲁莽的中道,以及恐惧和信心方面的适度.亚里士多德为了进一步厘清勇敢这一德性的含义, 又讨论了勇敢与五种类勇敢之间的异同, 它们分别是公民的勇敢、 经验的勇敢、 愤怒的勇敢、乐观的勇敢和无知的勇敢.此外,在勇敢和快乐与痛苦的关系问题上, 勇敢与痛苦之间呈现出更高的相关性, 这主要表现在勇敢者需要更多地面对痛苦, 并且勇敢的过程往往伴随着痛苦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勇敢 中道 逻各斯 亚里士多德 《尼各马可伦理学》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