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不同类型胎儿心律失常的围产期处理及结局 被引量:5
1
作者 颜璨 余艳红 +6 位作者 欧阳淑媛 李胜利 姚远 陈琮瑛 文华轩 肖志莲 廖玉媚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987-990,共4页
目的探讨不同类型胎儿心律失常的围产期处理及结局。方法回顾性分析2003年10月2010年12月在深圳市妇幼保健院经超声心动图筛查诊断为胎儿心律失常的病例。结果共筛查胎儿心律失常130例,其中期前收缩59例、窦性心动过缓23例、窦性心动过... 目的探讨不同类型胎儿心律失常的围产期处理及结局。方法回顾性分析2003年10月2010年12月在深圳市妇幼保健院经超声心动图筛查诊断为胎儿心律失常的病例。结果共筛查胎儿心律失常130例,其中期前收缩59例、窦性心动过缓23例、窦性心动过速16例、房室传导阻滞12例、房颤3例、其他心律失常17例。其中12例(9.2%)合并先天性心血管畸形,胎儿心动过缓多见。心律失常不同分类之间的预后有显著性差异(P=0.000)。心律失常分类(P=0.024)、合并先天性心脏病(P=0.000)及胎儿水肿(P=0.008)是胎儿预后不良的危险因素。结论大部分阵发性心律失常胎儿在严密监护保守治疗下,胎儿预后良好,胎儿心动过缓预后较差。胎儿心律失常围生期预后与胎儿心律失常分类、是否伴有心血管或其他畸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胎儿 心律失常 先天性心脏病
下载PDF
稳心颗粒治疗快速性心律失常60例临床观察 被引量:6
2
作者 郝玉明 祖秀光 +1 位作者 刘素云 刘金明 《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 2006年第9期756-757,共2页
目的观察稳心颗粒与普罗帕酮对快速性心律失常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随机选取快速性心律失常病人118例,治疗组60例,口服稳心颗粒,每次1包(9g),每日3次,;对照组58例,口服普罗帕酮150mg,每日3次,两组共观察4周。用药前后做心电图和24h动态... 目的观察稳心颗粒与普罗帕酮对快速性心律失常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随机选取快速性心律失常病人118例,治疗组60例,口服稳心颗粒,每次1包(9g),每日3次,;对照组58例,口服普罗帕酮150mg,每日3次,两组共观察4周。用药前后做心电图和24h动态心电图评价疗效,同时监测药物不良反应。结果治疗组有效率为83.3%,对照组有效率86.2%。稳心颗粒对肝、肾功能无显著影响,不良反应少。结论稳心颗粒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快速性心律失常的中成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稳心颗粒 普罗帕酮 心律失常
下载PDF
四氢巴马汀抗异丙肾上腺素诱发的室性心律失常作用 被引量:4
3
作者 来春林 曾秋棠 +4 位作者 刘福元 毛奕 刘国华 祈爱萍 曹林生 《山西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05年第5期567-570,共4页
目的探讨左旋-四氢巴马汀(L-THP)抗室性心律失常(VA)的作用及机制。方法采用跨室壁单向动作电位记录技术研究L-THP对犬在体三层心肌动作电位时程(APD90)、有效不应期(ERP)和跨室壁复极离散度(TDR)的影响;通过心肌局部给予异丙肾上腺素(I... 目的探讨左旋-四氢巴马汀(L-THP)抗室性心律失常(VA)的作用及机制。方法采用跨室壁单向动作电位记录技术研究L-THP对犬在体三层心肌动作电位时程(APD90)、有效不应期(ERP)和跨室壁复极离散度(TDR)的影响;通过心肌局部给予异丙肾上腺素(Iso)模拟突发交感神经张力增加,观察L-THP对程序电刺激(PES)所致的VA发生率和诱发VA所需的最低Iso浓度的影响。结果L-THP延长三层心肌的APD90和ERP但减少TDR[(18.78±3.19)msvs(10.78±2.11)ms,P<0.01];降低PES对VA的诱发率(21.61%vs6.17%,χ2=14.864 5,P<0.005);增加诱发VA所需要的最低Iso浓度(4.64×10-6mg/mlvs3.59×10-3mg/ml,P<0.001);抑制局部Iso诱发的早期后除极和触发活动所引起的VA。结论L-THP有显著的抗VA作用,是一种有望成为抗VA的中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氢巴马汀 异丙肾上腺素 心律失常 跨室壁复极离散度 早期后除极
下载PDF
115例糖尿病患者自主神经功能与心律失常的关系 被引量:6
4
作者 杨春丽 郭玲 《遵义医学院学报》 2005年第5期423-424,共2页
目的探讨糖尿病患者自主神经功能与与心律失常的关系。方法采用24h动态心电图对115例糖尿病患者的心率变异性和心律失常进行检测。结果糖尿病患者严重的心律失常如Lown’s≥3级的室性心律失常及房性心律失常(短阵房速、房颤)随SDNN(24h... 目的探讨糖尿病患者自主神经功能与与心律失常的关系。方法采用24h动态心电图对115例糖尿病患者的心率变异性和心律失常进行检测。结果糖尿病患者严重的心律失常如Lown’s≥3级的室性心律失常及房性心律失常(短阵房速、房颤)随SDNN(24h内全部正常R-R间期的标准差)降低而明显增加。结论SDNN明显降低的糖尿病患者,其心脏严重受累,心脏自主神经功能下降,发生心源性猝死的危险性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 自主神经功能 心律失常
下载PDF
心室按需起搏与房室顺序生理性起搏对过缓性心律失常患者远期疗效的比较 被引量:1
5
作者 芮世宝 《皖南医学院学报》 CAS 2008年第4期268-269,共2页
目的:观察心室按需起搏器(VVI)与房室顺序生理性起搏器(DDD)对过缓性心律失常治疗的远期疗效。方法:过缓性心律失常患者203例,按不同起搏方式分为心室按需起搏组(141例)与房室顺序生理性起搏组(62例)。研究终点:①在每次预定的随访中,... 目的:观察心室按需起搏器(VVI)与房室顺序生理性起搏器(DDD)对过缓性心律失常治疗的远期疗效。方法:过缓性心律失常患者203例,按不同起搏方式分为心室按需起搏组(141例)与房室顺序生理性起搏组(62例)。研究终点:①在每次预定的随访中,以标准12导联心电图,动态心电图及心电监护诊断房颤;②卒中;③心力衰竭;④死亡。患者出院后1、3、6个月定期随访,以后每隔半年随访一次,分析起搏和感知功能。每例患者至少有一份ECG,部分患者做Holter,了解有无术后阵发性及持续性房颤的发生,对已形成AF患者行心脏多普勒检查以了解有无左心房附壁血栓形成。结果:VVI组与DDD组比较,房颤发生率分别为47例(33.33%)与3例(4.84%),有显著统计学差异(P<0.05)。心衰发生率分别为17例(12.06%)和1例(1.62%),有显著统计学差异(P<0.05)。VVI组脑栓塞发生3例,DDD组无发生;VVI组死亡4例,DDD组死亡1例。结论:双腔起博(DDD)可有效减少房颤与心衰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过缓性心律失常 心脏起博 房颤 心衰
下载PDF
心率震荡不同指标对急性心肌梗死风险的预测价值
6
作者 王红宇 曾秋棠 +2 位作者 董京 王瑞英 汪红霞 《山东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08年第7期693-696,共4页
目的研究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窦性心率震荡(HRT)的各个指标对预后的预测价值。方法选择AMI患者110例,测量HRT的3个参数:震荡斜率起始时间(TT)、震荡初始(TO)和震荡斜率(TS)及其他指标。结果①随访患者93例,平均随访(18.70±12.65... 目的研究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窦性心率震荡(HRT)的各个指标对预后的预测价值。方法选择AMI患者110例,测量HRT的3个参数:震荡斜率起始时间(TT)、震荡初始(TO)和震荡斜率(TS)及其他指标。结果①随访患者93例,平均随访(18.70±12.65)个月,发生终点事件者20例;②事件组TT、TO高于非事件组,TS低于非事件组(P<0.05),事件组HRT较非事件组明显减弱;③单因素及多因素分析均表明,TT与TO、TS结合时对再发心脏事件的优势比最强(OR单=8.632;OR多=6.056,P<0.01)。结论TT与TO、TS结合对AMI后再发心脏事件的预测价值最大,HRT可作为其有效预测因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律失常 窦性 心肌梗塞 震荡斜率起始时间 震荡斜率 预后
下载PDF
牵张激活性离子通道对膨胀大鼠心室电生理的影响
7
作者 熊昊 范璟 《华中医学杂志》 2007年第2期117-118,共2页
目的制备离体心脏灌流模型,观察急性牵张左室对离体心脏电生理的作用,揭示牵张激活性离子通道在心脏机械电反馈中的作用。方法45只大鼠分为3组:不牵张组、牵张组及牵张加链霉素组,每组15只。离体灌流大鼠心脏的同时,将一自制乳胶球囊经... 目的制备离体心脏灌流模型,观察急性牵张左室对离体心脏电生理的作用,揭示牵张激活性离子通道在心脏机械电反馈中的作用。方法45只大鼠分为3组:不牵张组、牵张组及牵张加链霉素组,每组15只。离体灌流大鼠心脏的同时,将一自制乳胶球囊经左心耳置入左心室。急性膨胀球囊牵张左室,记录并分析实验各组心律失常的出现频率和种类。结果牵张组可出现室性早搏、室性心动过速等心律失常;而牵张加链霉素组仅出现室性早搏,且两组心律失常的发生率有明显差异。结论链霉素作为牵张激活性离子通道阻断剂,能明显减少急性膨胀心室所致心律失常的发生,提示牵张激活性离子通道在急性膨胀心室致心律失常的发生中发挥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牵张激活性离子通道 心律失常 膨胀
下载PDF
参附益心颗粒治疗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室性心律失常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1
8
作者 卢露 顾建成 +1 位作者 王月茹 赵涛 《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 2012年第7期773-774,共2页
目的观察参附益心颗粒治疗充血性心力衰竭(CHF)室性心律失常(VA)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选择心功能Ⅱ级~Ⅳ级的CHF合并VA的住院患者105例,随机分为两组。A组56例,给予参附益心颗粒每次6g~12g,3次/日。B组49例,给予胺碘酮,第一周为每... 目的观察参附益心颗粒治疗充血性心力衰竭(CHF)室性心律失常(VA)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选择心功能Ⅱ级~Ⅳ级的CHF合并VA的住院患者105例,随机分为两组。A组56例,给予参附益心颗粒每次6g~12g,3次/日。B组49例,给予胺碘酮,第一周为每次0.2g,3次/日,之后逐渐减量至每次0.2g,1次/日,观察期4周。在试验开始和第四周末分别检测动态心电图和其他实验室检查,并观察试验期内两组出现的副反应。结果两组控制VA的总有效率分别是83.33%和84.44%(P>0.05);副反应的发生率则分别是7.41%和20.00%(P<0.05)。结论参附益心颗粒可以控制CHF合并VA,其临床疗效初步判断与胺碘酮相仿,但副反应的发生率则显著低于后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力衰竭 室性心律失常 参附益心颗粒 胺碘酮 副反应
下载PDF
胺碘酮联合红花治疗慢性心力衰竭合并室性心律失常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4
9
作者 周斌 吴静 《国外医药(抗生素分册)》 CAS 2013年第2期86-87,共2页
目的探讨胺碘酮联合红花治疗慢性心力衰竭合并室性心律失常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入组的60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均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加用胺碘酮及红花,对照组加用酒石酸美托洛尔和红花,比较二者临床疗效。结果对... 目的探讨胺碘酮联合红花治疗慢性心力衰竭合并室性心律失常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入组的60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均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加用胺碘酮及红花,对照组加用酒石酸美托洛尔和红花,比较二者临床疗效。结果对照组患者总有效率为60.00%,明显低于观察组的9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均未发现严重药物不良反应。结论胺碘酮联合红花治疗慢性心力衰竭合并室性心律失常能有效降低心室率、临床疗效显著、安全性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力衰竭 室性心律失常 胺碘酮 美托洛尔 红花
下载PDF
胺碘酮联合酒石酸美托洛尔治疗慢性心衰合并室性心律失常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7
10
作者 黄秀芬 李如成 王自毫 《临床医学工程》 2010年第2期65-66,共2页
目的探讨胺碘酮联合酒石酸美托洛尔治疗慢性心衰合并室性心律失常的临床效果。方法将2007年1月~2009年1月间在我院住院治疗的慢性心衰合并室性心律失常104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两组采用抗心衰药物治疗,治疗组同时给予盐酸胺碘酮... 目的探讨胺碘酮联合酒石酸美托洛尔治疗慢性心衰合并室性心律失常的临床效果。方法将2007年1月~2009年1月间在我院住院治疗的慢性心衰合并室性心律失常104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两组采用抗心衰药物治疗,治疗组同时给予盐酸胺碘酮治疗。结果治疗后各组心率、射血分数、QT离散度均有明显改善,治疗前后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在心率、射血分数和QT离散度方面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6.15%,对照组为76.92%,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期间两组均无严重窦性心动过缓、心功能恶化、室性心律失常加重或猝死病例。结论胺碘酮联合酒石酸美托洛尔治疗慢性心衰合并室性心律失常的临床效果好,未见毒副作用,值得临床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胺碘酮 酒石酸美托洛尔 慢性心衰 室性心律失常
下载PDF
血液净化患者发生心律失常的原因分析以及护理对策 被引量:1
11
作者 曹翠英 《当代医学》 2012年第24期121-122,共2页
目的探讨血液净化患者发生心律失常的原因及护理对策。方法回顾性分析收治的57例维持性血液净化(MHD)患者临床资料,分析其2776次透析中249次心律失常的诊疗及护理过程。结果 57例患者血液净化过程中心律失常发生率为8.97%,心律失常以心... 目的探讨血液净化患者发生心律失常的原因及护理对策。方法回顾性分析收治的57例维持性血液净化(MHD)患者临床资料,分析其2776次透析中249次心律失常的诊疗及护理过程。结果 57例患者血液净化过程中心律失常发生率为8.97%,心律失常以心房纤颤(34.5%)、室性期前收缩(26.9%)和房性期前收缩(15.7%)最为常见;透析龄5年以上患者心律失常发生率10.2%显著高于透析龄5年以下患者5.2%(P<0.01)。心律失常发生诱因中以合并冠心病、高血压及脱水过快过多导致血压突变密切相关,三者占75.5%。经及时治疗并给予积极的心理护理、病情护理与饮食指导,抢救成功率93.6%,无患者死亡。结论血液净化患者心律失常与冠心病、高血压及脱水过快导致血压突变过多密切相关,有效的治疗及积极的心理护理、病情护理与饮食指导可有效预防和减少心率失常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液净化 心律失常 护理
下载PDF
老年患者心律失常昼夜变化及其临床意义 被引量:1
12
作者 李美婷 黄志钢 《临床医学工程》 2010年第7期11-12,共2页
目的探讨老年患者期前收缩及心脏停搏的昼夜变化规律,为指导临床治疗提供依据。方法选择200例老年心律失常患者,分心脏病组与非心脏病组各100例,行24小时动态心电图监测。其中心脏病组中室性期前收缩组51例为A组,室上性期前收缩组49例为... 目的探讨老年患者期前收缩及心脏停搏的昼夜变化规律,为指导临床治疗提供依据。方法选择200例老年心律失常患者,分心脏病组与非心脏病组各100例,行24小时动态心电图监测。其中心脏病组中室性期前收缩组51例为A组,室上性期前收缩组49例为B组;非心脏病组亦按此分为A组(54例)和B组(46例)。比较各组昼夜期前收缩频度(个/小时,x±s)和心脏停搏阵数的差异。结果心脏病B组(室上性期前收缩)昼夜频度无显著性差异,A组(室性期前收缩)昼夜频度有显著性差异。非心脏病A组和B组昼夜期前收缩频度有显著性差异。心脏停搏阵数92.3%以上发生在夜间。结论植物神经活性对老年患者的期前收缩有重要影响,尤其在非器质性心脏病患者中更重要。推测心律失常的昼夜变化规律对临床治疗有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律失常 老年患者 24小时动态心电图
下载PDF
桂枝甘草汤治疗心律失常现状探讨 被引量:15
13
作者 王永霞 原双兴 《中华中医药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457-459,共3页
心律失常是临床中常见的疾病,中医学将其归属于心悸、怔忡、眩晕、虚劳、厥证等范畴。临床中广泛应用抗心律失常药,但其疗效并不乐观,中医从整体观辨证论治着手,取得了很好的疗效。文章通过桂枝甘草汤大量的临床观察和实验研究,探讨其... 心律失常是临床中常见的疾病,中医学将其归属于心悸、怔忡、眩晕、虚劳、厥证等范畴。临床中广泛应用抗心律失常药,但其疗效并不乐观,中医从整体观辨证论治着手,取得了很好的疗效。文章通过桂枝甘草汤大量的临床观察和实验研究,探讨其在治疗心律失常方面的作用及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桂枝甘草汤 心律失常 药理研究 临床应用
原文传递
远程实时心电监测仪与常规心电图在心血管疾病中的监测和对比分析 被引量:20
14
作者 孙筱璐 关键 +1 位作者 王莉 王国干 《中华心律失常学杂志》 2010年第4期274-278,共5页
目的通过对远程实时心电监测仪进行性能测试和临床应用研究,旨在评价远程监测仪记录心电信号的准确性、安全性和有效性,并探讨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人选2008年4月至2008年12月北京阜外心血管病医院194例住院患者。所有受试者均进行远... 目的通过对远程实时心电监测仪进行性能测试和临床应用研究,旨在评价远程监测仪记录心电信号的准确性、安全性和有效性,并探讨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人选2008年4月至2008年12月北京阜外心血管病医院194例住院患者。所有受试者均进行远程实时心电监测仪(心电手机)及常规12导联心电图监测,分为远程心电图组及常规心电图组。对两组进行心电图诊断及时间和幅度参数的比较。结果远程心电图组胸前导联的图形质量及基线稳定性相对优于肢体导联。经比较远程心电图组心律失常检出率高(P〈0.05),共识别出心律失常266例,其中,快速心律失常135例,缓慢心律失常131例,最常见心律失常依次是室性早搏(18.7%),一度房室阻滞(13.9%)及心房颤动(13.5%)。两组仪器所测得正常心电图组在心率、P波、PR间期、QRS时限、QT间期等参数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参数相关良好;V2、V3、V5及I导联进行P波振幅、QRS波振幅、QRS综合压代数和压差及T波振幅等参数之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远程实时心电监测仪心电信号记录准确,能够检测出常见的心律失常及恶性室性心律失常,对心律失常的诊断符合率高,使用可靠、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远程心电监测 远程心电图 实时 心电手机 心律失常
原文传递
步长稳心颗粒治疗心律失常50例临床疗效观察 被引量:18
15
作者 杨书慧 姜鹏 李东波 《实用心脑肺血管病杂志》 2010年第1期26-27,共2页
目的观察步长稳心颗粒治疗心律失常的临床效果。方法将100例心律失常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50例,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复方丹参片,3片/次,3次/d;治疗组50例,在常规治疗的基础加用步长稳心颗粒,1袋/次,3次/d,疗程均为6周。结果治疗... 目的观察步长稳心颗粒治疗心律失常的临床效果。方法将100例心律失常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50例,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复方丹参片,3片/次,3次/d;治疗组50例,在常规治疗的基础加用步长稳心颗粒,1袋/次,3次/d,疗程均为6周。结果治疗组患者心律失常消失或减少为92%,对照组为65%,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步长稳心颗粒对各种原因引起的心律失常均有显著的治疗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步长稳心颗粒 心律失常 治疗结果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