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3篇文章
< 1 2 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Effect of competing solutes on arsenic(Ⅴ) adsorption using iron and aluminum oxides 被引量:10
1
作者 Youngran Jeong FAN Maohong +1 位作者 Johannes Van Leeuwen Joshua F. Belczyk 《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Sciences》 SCIE EI CAS CSCD 2007年第8期910-919,共10页
The study focused on the effect of several typical competing solutes on removal of arsenic with Fe2O3 and Al2O3. The test results indicate that chloride, nitrate and sulfate did not have detectable effects, and that s... The study focused on the effect of several typical competing solutes on removal of arsenic with Fe2O3 and Al2O3. The test results indicate that chloride, nitrate and sulfate did not have detectable effects, and that selenium(Ⅳ) (Se(Ⅳ)) and vanadium(Ⅴ) (V(Ⅴ)) showed slight effects on the adsorption of As(Ⅴ) with Fe2O3. The results also showed that adsorption of As(Ⅴ) on A12O3 was not affected by chloride and nitrate anions, but slightly by Se(Ⅳ) and V(Ⅴ) ions. Unlike the adsorption of As(Ⅴ) with Fe2O3, that with Fe2O3 was affected by the presence of sulfate in water solutions. Both phosphate and silica have significant adverse effects on the adsorption of As(Ⅴ) adsorption with Fe2O3 and Al2O3. Compared to the other tested anions, phosphate anion was found to be the most prominent solute affecting the As(Ⅴ) adsorption with Fe2O3 and Al2O3. In general, Fe2O3 has a better performance than Al2O3 in removal of As(Ⅴ) within a water environment where multi competing solutes are present.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DSORPTION arsenic iron oxide aluminum oxide SULFATE selenium(Ⅳ) vanadium( phosphate silica
下载PDF
可见光/亚甲基蓝/抗坏血酸活化分子氧氧化水中的As(Ⅲ)
2
作者 王震华 张弈辉 +1 位作者 张道斌 吴峰 《环境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444-453,共10页
本文研究了可见光/亚甲基蓝(MB^(+))/抗坏血酸(H_(2)A)活化分子氧体系(可见光/MB^(+)/H_(2)A体系)氧化水中三价砷(As(Ⅲ))的过程与机理.考察了光照、pH、H_(2)A浓度、MB^(+)浓度、As(Ⅲ)初始浓度及水中常见阴离子和有机质的对As(Ⅲ)氧... 本文研究了可见光/亚甲基蓝(MB^(+))/抗坏血酸(H_(2)A)活化分子氧体系(可见光/MB^(+)/H_(2)A体系)氧化水中三价砷(As(Ⅲ))的过程与机理.考察了光照、pH、H_(2)A浓度、MB^(+)浓度、As(Ⅲ)初始浓度及水中常见阴离子和有机质的对As(Ⅲ)氧化效率的影响,通过自由基抑制实验和溶液光谱变化鉴定了体系中的活性物种及其生成机理.实验结果表明,光照对As(Ⅲ)的氧化有明显促进作用;在pH=8.0—9.5范围内,As(Ⅲ)的氧化随着pH的升高而加快;pH=9.5条件下,H_(2)A剂量的增加对As(Ⅲ)的氧化呈现先促进后趋于稳定的趋势,H_(2)A最佳投加量为300μmol·L^(-1);MB^(+)最佳投加量为5 mg·L^(-1).机理研究表明,H_(2)A和分子氧之间的双电子反应产生的H_(2)O_(2)是可见光/MB^(+)/H_(2)A体系活化分子氧体系中氧化As(Ⅲ)的主要活性物种.MB^(+)经可见光激发后通过促进A·-的产生进而产生H_(2)O_(2).基于同样机制,另外两种噻嗪染料(劳氏紫和天青B)在可见光/H_(2)A体系中也能促进As(Ⅲ)的氧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价砷(As()) 抗坏血酸(H_(2)A) 可见光 亚甲基蓝(MB^(+)) 过氧化氢(H^(2)O_(2))
下载PDF
氢化物发生原子荧光光谱法直接测定水样中砷(Ⅲ)和砷(Ⅴ) 被引量:16
3
作者 马戈 谢文兵 +2 位作者 刘晶 李昕洋 金彦伟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807-809,共3页
建立了氢化物发生原子荧光光谱法直接测定水样中As(Ⅲ)和As(Ⅴ)的方法。无需任何预分离技术,通过直接调节氢化物发生反应的酸度而实现As(Ⅲ)和As(Ⅴ)的形态分离分析。研究了NaBH4、还原剂KI用量以及其他实验条件等对测定结果... 建立了氢化物发生原子荧光光谱法直接测定水样中As(Ⅲ)和As(Ⅴ)的方法。无需任何预分离技术,通过直接调节氢化物发生反应的酸度而实现As(Ⅲ)和As(Ⅴ)的形态分离分析。研究了NaBH4、还原剂KI用量以及其他实验条件等对测定结果的影响,并进行了共存元素的干扰实验。结果表明,砷的检出限为0.026μg·L^-1相对标准偏差在2%左右,回收率为97.5%-103.0%,所建立的分析方法具有很强的适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氢化物原子荧光光谱法 砷()和砷()
下载PDF
载铁(Ⅲ)-配位体交换棉纤维素吸附剂对饮用水中砷(Ⅴ)和氟联合去除的研究 被引量:21
4
作者 赵雅萍 王军锋 陈甫华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4期643-647,共5页
使用新型载铁 ( ) -配位体交换棉纤维素吸附剂 ,通过静态和动态吸附实验 ,研究了饮用水中砷酸钠[砷 ( ) ]和氟化钠 (氟 )联合去除的效果和浓度因素的影响以及吸附剂经过反复吸附 -洗脱再生 -再吸附后性能的稳定性 .结果表明 ,该吸附... 使用新型载铁 ( ) -配位体交换棉纤维素吸附剂 ,通过静态和动态吸附实验 ,研究了饮用水中砷酸钠[砷 ( ) ]和氟化钠 (氟 )联合去除的效果和浓度因素的影响以及吸附剂经过反复吸附 -洗脱再生 -再吸附后性能的稳定性 .结果表明 ,该吸附剂能够高效、高选择性地联合去除高砷 ( )和高氟 .吸附柱的饱和吸附容量可高达 1 5 mg/ g干重 ,反复使用中饱和体积的相对标准偏差小于 0 .5 % ,柱处理出水的各项有关指标均符合我国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 ,特别是砷 ( )的质量浓度低于 0 .0 1 0 mg/ L,符合世界健康组织 ( WHO)推荐的饮用水严格砷标准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载铁()-配位体交换棉纤维素 吸附剂 饮用水 砷(V) 联合去除 水处理
下载PDF
流动注射-氢化物发生-非色散原子荧光光谱法直接测定海水中的砷(Ⅲ)和砷(Ⅴ)的研究 被引量:22
5
作者 侯静 弓振斌 +1 位作者 郭旭明 黄本立 《分析试验室》 CAS CSCD 2000年第6期13-16,共4页
用流动注射 -氢化物发生 -非色散原子荧光光谱法对海水中 As( )和As( )的直接测定进行了研究。氢化物发生的最佳条件为 :KBH4 溶液浓度为 5g·L-1(含 KOH5g· L-1) ,流速 1 0 .0 m L·min-1;样品酸度为 1 .3mol· L-1H... 用流动注射 -氢化物发生 -非色散原子荧光光谱法对海水中 As( )和As( )的直接测定进行了研究。氢化物发生的最佳条件为 :KBH4 溶液浓度为 5g·L-1(含 KOH5g· L-1) ,流速 1 0 .0 m L·min-1;样品酸度为 1 .3mol· L-1HCl,流速 4.2 m L· min-1。对基体 Na Cl,Mg Cl2 ,Ca Cl2 ,Na2 SO4 以及微量共存金属离子 (Cd,Zn,Pb,Cu)的干扰实验结果表明 ,基体和微量共存金属离子对 As( )的测定没有干扰。样品中 As( )的测定用硫脲进行预还原 ,通过总量和As( )含量的差减得到 As( )含量。在优化实验条件下测得方法的检出限(3σ)为 0 .0 8ng· m L-1;7次测定的相对标准偏差为 0 .48%~ 1 .30 % (8.0ng· m L-1标准溶液 )。标准曲线和标准加入法对海水样品测定的对照结果表明 ,两种方法测定结果吻合较好。该方法已应用于近岸海水和大洋海水中 As( )和As( )的直接测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色散原子荧光光谱 海水 测定
下载PDF
As(Ⅴ)存在下阻尼动力学荧光法测定痕量As(Ⅲ) 被引量:4
6
作者 樊静 孔继川 +1 位作者 叶存玲 冯素玲 《分析试验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1期42-45,共4页
基于KBrO3与HCl反应,其产物能使丁基罗丹明B荧光猝灭,在As(Ⅴ)共存时As(Ⅲ)能灵敏抑制该反应,据此建立了测定痕量As(Ⅲ)的新方法.在最佳实验条件下,测定As(Ⅲ)的线性范围为7.7~153.8 ng/mL,方法的检出限为2.9 ng/mL.对30.8和92... 基于KBrO3与HCl反应,其产物能使丁基罗丹明B荧光猝灭,在As(Ⅴ)共存时As(Ⅲ)能灵敏抑制该反应,据此建立了测定痕量As(Ⅲ)的新方法.在最佳实验条件下,测定As(Ⅲ)的线性范围为7.7~153.8 ng/mL,方法的检出限为2.9 ng/mL.对30.8和92.3 ng/mL的As(Ⅲ)标准溶液平行测定11次,其相对标准偏差分别为1.3%和0.62%.并考察了常见物质的干扰情况.该方法用于环境水样中痕量As(Ⅲ)分析,回收率在98%~105%之间.并提出了可能的反应机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阻尼动力学荧光法 丁基罗丹明B As() 环境水样
下载PDF
载铁(Ⅲ)-配位体交换棉纤维吸附剂去除饮用水中砷(Ⅴ)的研究 被引量:4
7
作者 赵雅萍 王军锋 陈甫华 《上海环境科学》 CAS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7期468-471,共4页
通过动态实验,研究了高砷饮用水的不同进水流速和不同砷(Ⅴ)浓度对新型载铁(Ⅲ)-配位体交换棉纤维吸附剂[Fe(Ⅲ)-LECCA]去除砷(Ⅴ)的效果。当1mg/L高砷饮用水,在2.8mL/min的流速下,通过内装Fe(Ⅲ)-LECCA 6.3mL、径高比为1:11的吸附柱时... 通过动态实验,研究了高砷饮用水的不同进水流速和不同砷(Ⅴ)浓度对新型载铁(Ⅲ)-配位体交换棉纤维吸附剂[Fe(Ⅲ)-LECCA]去除砷(Ⅴ)的效果。当1mg/L高砷饮用水,在2.8mL/min的流速下,通过内装Fe(Ⅲ)-LECCA 6.3mL、径高比为1:11的吸附柱时,饮用水出水砷浓度符合世界卫生组织(WHO)规定饮水砷标准(0.01mg/L),流出饮用水的穿透体积为2.4L,饱和点的工作吸附容量高达73.63mg/g。出水中有关各项水质指标均符合我国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5749—8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载铁()-配位体交换棉纤维吸附剂 饮用水 水处理
下载PDF
辽宁地区大米中亚砷酸盐As(Ⅲ)和砷酸盐As(Ⅴ)含量的风险评估 被引量:1
8
作者 韩晓鸥 平小红 +1 位作者 依萍 李延升 《中国粮油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8期146-152,共7页
本研究利用风险评估理论,结合辽宁地区大米的抽样调查检验,评估辽宁地区大米中亚砷酸盐As(Ⅲ),砷酸盐As(Ⅴ)对我国居民健康状况的潜在危险。采用液相色谱-ICP-MS联用方法测定大米中亚砷酸盐As(Ⅲ),砷酸盐As(Ⅴ)的含量。运用风险评估软件... 本研究利用风险评估理论,结合辽宁地区大米的抽样调查检验,评估辽宁地区大米中亚砷酸盐As(Ⅲ),砷酸盐As(Ⅴ)对我国居民健康状况的潜在危险。采用液相色谱-ICP-MS联用方法测定大米中亚砷酸盐As(Ⅲ),砷酸盐As(Ⅴ)的含量。运用风险评估软件RISK@7.5建立该地区大米中亚砷酸盐As(Ⅲ),砷酸盐As(Ⅴ)风险评估模型。通过模型可以推断出辽宁地区大型商场,小型农贸市场大米中亚砷酸盐As(Ⅲ)检出1种的平均概率小于4%,砷酸盐As(Ⅴ)检出1种的平均概率小于3%,辽宁地区大米中亚砷酸盐As(Ⅲ),砷酸盐As(Ⅴ)均处于安全水平,为促进当地食品安全,保护人民健康及有关部门食品安全的风险管理提供依据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效液相色谱 ICP-MS 大米 砷酸盐As() 亚砷酸盐As() 风险评估
下载PDF
Effectively arsenic(Ⅴ)and fluoride removal in geothermal water using magnetic Fe_(3)O_(4)@MgO nanoparticles
9
作者 Qiangying Zhang Xin Tan Tao Yu 《Chinese Chemical Letters》 SCIE CAS CSCD 2023年第5期286-291,共6页
High residual concentration of arsenic and fluoride is a tricky problem to be solved in the process of reinjection after geothermal water utilization.We develop a method to simultaneously remove As(V)and F-from geothe... High residual concentration of arsenic and fluoride is a tricky problem to be solved in the process of reinjection after geothermal water utilization.We develop a method to simultaneously remove As(V)and F-from geothermal water using magnetic Fe_(3)O_(4)@MgO adsorbent,fabricated via a one-step method.The effects of pH,contact time,adsorbent dose and temperature on the removal efficiency were investigated systematically.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Fe_(3)O_(4)@MgO composite has a wide range of pH(2-11),ultrafast removal dynamics(As(V):2 min;F-:30 min),and high removal efficiency(As(V):99.9%;F-:96.6%).The adsorption kinetics follows the pseudo-secondorder kinetics model,and the adsorption isotherm model fits Freundlich.The adsorption capacity of As(V)and F-can reach 123 and 98.4 mg/g,respectively.The exchange of As(V)and F-with Mg-hydroxyl groups hydrolysis by MgO was determined the adsorption mechanism.The Fe_(3)O_(4)@MgO adsorbent was capable of achieving the adsorption efficiency as high as 99.9%for As(V)and 97.3%for F-in real geothermal water,respectively.Hence,the proposed Fe_(3)O_(4)@MgO composite exhibited as an excellent adsorbent for the remediation of As-and F-contaminated geothermal water.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e_(3)O_(4)@MgO adsorbent Geothermal water arsenic() FLUORIDE Removal
原文传递
厌氧水稻土中水溶性As(Ⅲ)和As(Ⅴ)的测定方法研究
10
作者 李荣华 曲东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79-83,共5页
 针对现行土壤污染物环境标准和分析方法都是用总砷表示,而对水溶性砷研究较少的现状,选择蠕动注射方法添加还原剂KBH4-NaOH溶液,通过控制样品溶液pH,对As( )和As( )进行了分步还原,用硝酸银-聚乙烯醇-乙醇溶液作吸收液来吸收还原生成...  针对现行土壤污染物环境标准和分析方法都是用总砷表示,而对水溶性砷研究较少的现状,选择蠕动注射方法添加还原剂KBH4-NaOH溶液,通过控制样品溶液pH,对As( )和As( )进行了分步还原,用硝酸银-聚乙烯醇-乙醇溶液作吸收液来吸收还原生成的AsH3,分光光度法在400nm波长下测定吸收液的吸光度,求算As( )和As( )含量。用这种方法对模拟环境砷污染水样和厌氧水稻土中As( )和As( )的测定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砷质量浓度为0~0.5mg/L时,吸光度和砷质量浓度符合朗伯-比尔定律,标准溶液测定的相对误差为-3.60%~2.20%,检测限为0.6μg;环境水样测定的As回收率为97.14%~103.4%,与Ag-DDC标准方法比较无显著差异;水稻土中总砷和As( )的回收率分别为98.36%~102.8%及56.02%~65.34%;对22种无机离子的干扰试验测定表明,在容许量内无干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厌氧水稻土 分光光度法 砷污染 As() As()
下载PDF
间隙进样氢化物还原体系-原子荧光法测定水样中的砷(Ⅲ)、砷(Ⅴ)及总砷 被引量:3
11
作者 施凤宁 《云南环境科学》 2006年第B06期167-169,共3页
提出了测定水样中As(Ⅲ)、As(Ⅴ)、总As的原子荧光法:用邻苯二甲酸氢钾-NaOH缓冲溶液控制pH5.5时测定As(Ⅲ);用抗坏血酸、碘化钾及硫脲预还原As(Ⅴ)后测定样品中的总As;用差减法求出As(Ⅴ)。该方法线性范围宽,检出限小,灵敏度、精密度... 提出了测定水样中As(Ⅲ)、As(Ⅴ)、总As的原子荧光法:用邻苯二甲酸氢钾-NaOH缓冲溶液控制pH5.5时测定As(Ⅲ);用抗坏血酸、碘化钾及硫脲预还原As(Ⅴ)后测定样品中的总As;用差减法求出As(Ⅴ)。该方法线性范围宽,检出限小,灵敏度、精密度较高、干扰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子荧光法 水样监测 As() As() 总As
下载PDF
生物炭-锰氧化物复合材料吸附砷(Ⅲ)的性能研究 被引量:29
12
作者 于志红 黄一帆 +3 位作者 廉菲 谢丽坤 刘爽 宋正国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155-161,共7页
以生物炭为对照,采用吸附试验,考察了炭-锰复合材料和生物炭对砷(Ⅲ)的吸附性能,应用Langmuir、Freundlich方程和吸附动力学方程分析了其对砷(Ⅲ)的吸附特征,并结合不同时间、吸附剂加入量及p H条件下对砷的吸附效果来探讨其吸附性能。... 以生物炭为对照,采用吸附试验,考察了炭-锰复合材料和生物炭对砷(Ⅲ)的吸附性能,应用Langmuir、Freundlich方程和吸附动力学方程分析了其对砷(Ⅲ)的吸附特征,并结合不同时间、吸附剂加入量及p H条件下对砷的吸附效果来探讨其吸附性能。结果表明,生物炭与炭-锰复合材料对砷(Ⅲ)的吸附均较迅速,在30 min内对砷(Ⅲ)的吸附即可达到最大,且吸附过程较符合准二级动力学方程(R2>0.99)。利用粒子分散模型进行拟合,发现炭-锰复合材料和生物炭吸附过程符合多过程吸附模型,炭-锰复合材料对砷的吸附能力明显提高,最大吸附容量从11.41 mg·g-1(生物炭)增加到20.08 mg·g-1(炭-锰复合材料),其吸附机制可能是炭-锰复合材料中的锰氧化物增加了复合材料表面的吸附位点;p H在3~7的范围内对复合材料吸附砷的影响作用不大。实验结果表明,炭-锰复合材料是一种很有发展前景的功能吸附材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炭-锰复合材料 砷() 吸附
下载PDF
羟基磷灰石/蔗渣炭复合吸附剂的制备及其对As(Ⅴ)的吸附机理 被引量:8
13
作者 梁美娜 王敦球 +3 位作者 朱义年 肖瑜 朱宗强 唐沈 《环境科学研究》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607-614,共8页
以甘蔗渣为原料,采用水热合成法制备羟基磷灰石/蔗渣炭复合吸附剂——HBA,通过静态吸附试验研究HBA对As(Ⅴ)的吸附特性,并采用红外光谱和X射线光电子能谱对吸附前后的HBA进行表征,探讨其吸附As(Ⅴ)的机理.结果表明:HBA的比表面积为89.52... 以甘蔗渣为原料,采用水热合成法制备羟基磷灰石/蔗渣炭复合吸附剂——HBA,通过静态吸附试验研究HBA对As(Ⅴ)的吸附特性,并采用红外光谱和X射线光电子能谱对吸附前后的HBA进行表征,探讨其吸附As(Ⅴ)的机理.结果表明:HBA的比表面积为89.52 m^2/g,pH_(zpc)(零点电荷)=7.2,HBA上的羟基磷灰石的分子式为Ca_(10)(PO_4)_6(OH)_2.HBA吸附As(Ⅴ)的效果最佳pH为5.0~9.0.Langmuir等温吸附模型适合拟合HBA对As(V)的吸附等温线,25℃时Langmuir最大吸附量为6.76 mg/g,是蔗渣炭对As(Ⅴ)最大吸附量的20多倍.红外光谱分析表明,HBA含有的=C=O、—OH、—COOH等含氧官能团,可为化学吸附提供充足的吸附位点和提高HBA的吸附能力.XPS分析表明,HBA表面的含氧官能团[如羧基(—O—C=O,532.2 eV)、羟基(—OH,530.6 e V)]参与了吸附反应,羟基磷灰石能提高HBA吸附As(Ⅴ)的能力,被吸附到HBA表面上的As主要以AsO_4^(3-)和HAsO_4^(2-)形态存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羟基磷灰石 蔗渣炭 吸附 机理
下载PDF
荧光猝灭法测定痕量砷Ⅲ 被引量:10
14
作者 冯素玲 唐安娜 樊静 《分析化学》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1期1315-1317,共3页
根据在稀盐酸介质中 ,碘酸钾可与As 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生成I2 ,I2 与荧光试剂吡咯红Y作用 ,使其荧光猝灭 ,提出了一种新的测定痕量As 的荧光分析法。该方法的线性范围为 2 4.0~ 2 48μg L ,检出限为 14.1μg L ,方法用于自来水、尿液... 根据在稀盐酸介质中 ,碘酸钾可与As 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生成I2 ,I2 与荧光试剂吡咯红Y作用 ,使其荧光猝灭 ,提出了一种新的测定痕量As 的荧光分析法。该方法的线性范围为 2 4.0~ 2 48μg L ,检出限为 14.1μg L ,方法用于自来水、尿液、血清及合成样中痕量As 的测定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荧光猝灭法 砷() 吡咯红Y 测定 痕量分析 自来水 血清 尿液
下载PDF
浮石负载纳米零价铁去除水相中的砷(Ⅴ) 被引量:9
15
作者 杨艺琳 周孜迈 +4 位作者 邓文娜 孙艳秋 王悦 柳听义 王中良 《环境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598-607,共10页
废水中的砷是最具毒性的环境污染物之一.为了更好地利用纳米零价铁(Nanoscale Zero-Valent Iron,NZVI)修复水体污染,本文进行了浮石负载NZVI去除水相中As(Ⅴ)的研究.利用环境扫描电镜(SEM)和透射电子显微镜(TEM)对浮石负载纳米零价铁(P-... 废水中的砷是最具毒性的环境污染物之一.为了更好地利用纳米零价铁(Nanoscale Zero-Valent Iron,NZVI)修复水体污染,本文进行了浮石负载NZVI去除水相中As(Ⅴ)的研究.利用环境扫描电镜(SEM)和透射电子显微镜(TEM)对浮石负载纳米零价铁(P-NZVI)的形态和粒度进行表征分析,根据批试验和间歇试验探究反应条件对去除效果的影响,并通过对照P-NZVI与As(Ⅴ)溶液反应前后的样品的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结合XPS Fe2p和XPS As3d窄轨道图谱,探讨P-NZVI对水相中As(Ⅴ)的去除机理.研究结果表明,制备所得NZVI颗粒平均粒径30.6 nm,分散在浮石表面.利用BET-N2法检测得到P-NZVI的比表面积为32.2 m^2·g^(-1)(NZVI含量0.28 g,质量比7.7%).P-NZVI对As(Ⅴ)的去除率随初始pH值、反应温度、As(Ⅴ)初始质量浓度的升高而降低,反应符合准一级和准二级动力学方程.初始As(Ⅴ)浓度为100 mg·L^(-1)时,P-NZVI的平衡时吸附量为35.7 mg·g^(-1).P-NZVI对As(Ⅴ)的去除机理包括吸附、沉淀和共沉淀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浮石-纳米零价铁 As() 水体砷污染 去除机理
下载PDF
锆铁复合氧化物颗粒对As(Ⅴ)的去除研究 被引量:5
16
作者 张艳素 豆小敏 +2 位作者 于新 赵蓓 伦小秀 《环境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8期1396-1404,共9页
系统研究了锆铁氧化物颗粒吸附剂(GZI)对As(Ⅴ)的去除性能,考察了反应时间、溶液pH、初始As(Ⅴ)浓度、共存离子等反应条件的影响.同时评价了吸附后材料的脱附性能及动态处理后材料的安全性.实验结果显示,初始浓度低于20 m.gL-1时,5 h后... 系统研究了锆铁氧化物颗粒吸附剂(GZI)对As(Ⅴ)的去除性能,考察了反应时间、溶液pH、初始As(Ⅴ)浓度、共存离子等反应条件的影响.同时评价了吸附后材料的脱附性能及动态处理后材料的安全性.实验结果显示,初始浓度低于20 m.gL-1时,5 h后As(Ⅴ)在GZI吸附剂上达到平衡,初始浓度为50 m.gL-1时,24 h内As(Ⅴ)在GZI吸附剂上未达到平衡.吸附过程符合准二级速率方程,吸附开始3.0 h内,吸附主要受颗粒内扩散控制.在pH 3.0—9.0的范围内,As(Ⅴ)在GZI表面吸附不受pH影响,显示出良好的pH适用性,意味着在地下水常见的pH范围内,吸附效率不受pH影响.在pH=7.0时,As(Ⅴ)平衡浓度为13.8 m.gL-1时,该颗粒吸附剂对As(Ⅴ)的去除容量为20.75 m.gg-1,优于多数已报道的颗粒除砷吸附剂.共存离子实验结果显示,HCO-3、F-、腐殖酸对As(Ⅴ)的去除存在不同程度影响,其余共存离子在中性pH条件下对As(Ⅴ)去除影响不大.碱液脱附实验表明,3.0%的NaOH适合于对吸附后的GZI进行脱附.对使用后的吸附剂颗粒进行的TCLP测试证实其是惰性的、可以安全填埋.以上结果显示GZI吸附剂是一种能应用于实际处理的除砷吸附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s() 锆铁复合氧化物 吸附 颗粒吸附剂
下载PDF
腐植酸及pH对生物炭-铁锰氧化物复合材料吸附As(Ⅲ)的影响机理 被引量:8
17
作者 林丽娜 黄青 +2 位作者 廉菲 刘仲齐 宋正国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387-393,共7页
采用振荡平衡法,研究不同用量和不同添加顺序的腐植酸(Humic acid,HA)对生物炭-铁锰氧化物复合材料(F1M4BC25)吸附As(Ⅲ)性能的影响及其机理。结果表明:添加不同浓度的HA对F1M4BC25吸附As(Ⅲ)的性能存在明显差异,与未添加HA相比,添加5 m... 采用振荡平衡法,研究不同用量和不同添加顺序的腐植酸(Humic acid,HA)对生物炭-铁锰氧化物复合材料(F1M4BC25)吸附As(Ⅲ)性能的影响及其机理。结果表明:添加不同浓度的HA对F1M4BC25吸附As(Ⅲ)的性能存在明显差异,与未添加HA相比,添加5 mg·L^(-1)的HA时最大吸附容量(Qm)为8.39 mg·g-1,增加了5.00%;添加10、50 mg·L^(-1)的HA时,Qm分别为7.59、5.25 mg·g-1,分别降低了5.00%和34.3%。不同HA添加顺序对F1M4BC25吸附As(Ⅲ)的性能有较大影响,Qm顺序为:后添加HA(5.82 mg·g-1)>同时添加(5.20 mg·g-1)>先添加HA(3.30 mg·g-1)。在初始pH=3时,F1M4BC25对As(Ⅲ)吸附能力高于pH=6时。两种pH条件下吸附平衡后溶液的pH值均增大,初始pH=3时增幅大于初始pH=6时;两种pH条件下DOC浓度大小顺序均为:后添加HA>同时添加>先添加HA。研究表明,低浓度HA以及弱酸性条件有利于F1M4BC25对水体中As(Ⅲ)的去除,高浓度HA能够与As(Ⅲ)产生竞争吸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腐植酸 生物炭-铁锰氧化物 As()
下载PDF
N2气氛下煅烧的黄铁矿对As(Ⅲ)的吸附作用 被引量:3
18
作者 史亚丹 陈天虎 +2 位作者 李平 杨燕 彭书传 《岩石矿物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363-370,共8页
微量As(Ⅲ)是水中较难去除的毒性物质,天然黄铁矿对水中As(Ⅲ)的去除能力低于磁黄铁矿.将黄铁矿在氮气下高温煅烧使其转变为由磁黄铁矿构成的多孔结构化材料,具有较高的比表面积和表面化学反应活性,在地下水As(Ⅲ)去除方面具有潜... 微量As(Ⅲ)是水中较难去除的毒性物质,天然黄铁矿对水中As(Ⅲ)的去除能力低于磁黄铁矿.将黄铁矿在氮气下高温煅烧使其转变为由磁黄铁矿构成的多孔结构化材料,具有较高的比表面积和表面化学反应活性,在地下水As(Ⅲ)去除方面具有潜在的应用前景.考察了煅烧温度、煅烧时间、pH值以及溶解氧对去除水中As(Ⅲ)的影响.结果表明黄铁矿煅烧生成的单斜磁黄铁矿对As(Ⅲ)具有最佳去除效果,最佳煅烧条件为600℃煅烧1 h;在水溶液有溶解氧条件下煅烧黄铁矿去除As(Ⅲ)的适宜p H值范围较宽(4~10),而在水溶液缺少溶解氧条件下适宜pH值则变为7~10;煅烧黄铁矿在有氧水溶液中对As(Ⅲ)的吸附比缺氧水溶液中的吸附效果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煅烧黄铁矿 As() 除砷
下载PDF
三氧化二砷洗脱支架对犬冠状动脉支架术后内膜平滑肌细胞及Ⅲ型胶原的影响 被引量:4
19
作者 赵军礼 孙宝贵 +5 位作者 温沁竹 张建军 金炜 薛吉祥 张彩凤 刘少稳 《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636-639,共4页
目的探讨不同剂量三氧化二砷(As2O3)控释洗脱支架对犬冠状动脉支架术后内膜平滑肌细胞(SMC)和Ⅲ型胶原的影响及安全性。方法制作聚甲基丙烯酸丁酯/纳米二氧化硅-聚乳酸/乙醇酸双涂层As2O3控释洗脱支架,As2O3剂量分别为0(对照组)、1.6μg... 目的探讨不同剂量三氧化二砷(As2O3)控释洗脱支架对犬冠状动脉支架术后内膜平滑肌细胞(SMC)和Ⅲ型胶原的影响及安全性。方法制作聚甲基丙烯酸丁酯/纳米二氧化硅-聚乳酸/乙醇酸双涂层As2O3控释洗脱支架,As2O3剂量分别为0(对照组)、1.6μg/mm2(小剂量组)、2.4μg/mm2(中剂量组)和3.2μg/mm2(大剂量组)。支架、血管以1.3∶1比例随机置入24只犬冠状动脉回旋支或前降支,单纯涂层支架为对照组(各组6只)。术后4周处死,分析支架置入段血管组织形态学变化,免疫组化法检测SMC及Ⅲ型胶原的表达。结果各组光镜下未见内膜下出血及中膜、外膜坏死,无附壁血栓及炎性细胞浸润,药物组尤其是大剂量组SMC及Ⅲ型胶原免疫组化阳性表达明显弱于对照组;扫描电镜显示各组内皮完整。组织形态学分析结果显示:大、中、小剂量组新生内膜面积、管腔面积狭窄率均明显小于对照组(P<0.01),平均管腔直径显著大于对照组(P<0.01);小剂量组与大、中剂量组各指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大、中剂量组各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As2O3控释洗脱支架安全可行,通过减少SMC和Ⅲ型胶原表达呈剂量依赖性抑制犬冠状动脉支架置入后内膜增生,具有显著的防治再狭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氧化二砷 支架 平滑肌细胞 型胶原
下载PDF
荧光猝灭法测定水样中痕量砷(Ⅲ) 被引量:3
20
作者 范彩玲 李鑫 +2 位作者 高歧 范天祥 夏百根 《理化检验(化学分册)》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7期794-795,797,共3页
用巯基棉对砷(Ⅲ)富集分离后,基于试剂7-(2,4-羟基-5-羧基苯偶氮)-8-羟基喹琳-5-磺酸(DHCBAQS)与砷(Ⅲ)反应的荧光性能,快速测定水样中痕量砷。在试验条件下,于激发波长和发射波长296,396nm波长处,pH为9.0时,荧光试剂... 用巯基棉对砷(Ⅲ)富集分离后,基于试剂7-(2,4-羟基-5-羧基苯偶氮)-8-羟基喹琳-5-磺酸(DHCBAQS)与砷(Ⅲ)反应的荧光性能,快速测定水样中痕量砷。在试验条件下,于激发波长和发射波长296,396nm波长处,pH为9.0时,荧光试剂呈现强荧光,砷(Ⅲ)的存在,使荧光强度下降,其下降强度与砷(Ⅲ)浓度呈线性关系,线性范围为0.5~6μg·L^-1,检出限(3S/N)为0.2μg·L^-1。用于3种不同水样中砷(Ⅲ)的测定,测得方法的相对标准偏差均小于3%,用标准加入法测得其回收率在102%~108%之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荧光光度法 荧光猝灭 砷() 荧光试剂 水样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