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5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肼与苯肼对卤虫Artemia Salina的毒性研究
1
作者 修瑞琴 许永香 +1 位作者 高世荣 郭琪 《解放军预防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1993年第2期107-109,共3页
采用卤虫对肼与苯肼的毒性作用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苯肼的毒性明显大于肼.肼24hLC_(50)值为0.167mg/L(0.153~0.180mg/L),48hLC_(50)值为0.088mg/L(0.068~0.120mg/L),苯肼24hLC_(50)值和48hLC_(50)值分别为0.041mg/L(0.039~0.042mg/L)... 采用卤虫对肼与苯肼的毒性作用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苯肼的毒性明显大于肼.肼24hLC_(50)值为0.167mg/L(0.153~0.180mg/L),48hLC_(50)值为0.088mg/L(0.068~0.120mg/L),苯肼24hLC_(50)值和48hLC_(50)值分别为0.041mg/L(0.039~0.042mg/L),及0.015mg/L(0.0114~0.0202mg/L),结果表明卤虫生物测试技术在海水监测中是一个敏感、快速和廉价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卤虫 苯肼 毒性
下载PDF
Phytochemical Screening and Toxicity Assessment of Imperata cylindrica (L.) P. Beauv. (Poaceae) Raw Extracts with Brine Shrimp (Artemia salina) Lethality Assay
2
作者 Anne Marie Léticia Konan Koffi Julien Golly +2 位作者 Adou Koffi Mathieu Kra Amissa Augustin Adima Essis Esmel Claude Lohoues 《Journal of Biosciences and Medicines》 CAS 2022年第8期153-171,共19页
Background: Herbal medicinal preparations are used as dietary supplements for disease prevention and as alternative/complementary medicine. The growing interest in herbal medicine raises the question of its safety and... Background: Herbal medicinal preparations are used as dietary supplements for disease prevention and as alternative/complementary medicine. The growing interest in herbal medicine raises the question of its safety and efficacy. Numerous recorded cases of intoxication and toxicological studies reveal that medicinal plants can be toxic, which hinders their safe use. Plant intoxications related to a variety of factors include plant organs and many extraction solvents. Little toxicological data on medicinal plants is available. The need to investigate is important for safe use. Imperata cylindrica, a poaceae, is one of the medicinal plants for which few toxicological data are available. Materials & Methods: To expand toxicological data, water, 70% ethanol, and 30% acetone extracts of the leaves and roots, obtained by maceration and reflux methods, were used for phytochemicals molecules qualitative detection and toxicity test by the brine shrimp lethality assay. Results: The qualitative analysis of the different extracts revealed the presence of alkaloids, polyphenolic compounds, saponins, and polyterpenoids. The toxicity endpoint was lethal concentration 50 (LC<sub>50</sub>). The leaves’ extracts LC<sub>50</sub> was between 489.78 μg/mL and 1066.6 μg/mL. As for the root extracts, the LC<sub>50</sub> was between 341.98 μg/mL and 1530 μg/mL. Discussion: The different compounds’ presence justifies the use of Imperata cylindrica as a medicinal plant. According to Clarkson classification the root extracts are moderately toxic (LC<sub>50</sub>: 168.47 μg/mL), and leaf extracts are weakly toxic (LC<sub>50</sub>: 527.25 μg/mL). The extrapolation made in relation to the Gosselin, Smith, and Hodge scale, allows us to characterize the Imperata cylindrica root and leaf extracts as non-toxic to humans by oral route. Conclusion: This result can be a base for more precise toxicological studie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mperata cylindrica POACEAE Phytochemical Analyses CYTOTOXICITY artemia salina
下载PDF
卤虫(Artemia salina)孵化腺细胞分化时相的免疫细胞化学研究(简报)
3
作者 李凌 樊廷俊 +3 位作者 汪小锋 丛日山 于秋涛 钟其旺 《实验生物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157-164,共8页
动物孵化酶(hatching enzyme,HE)是早期胚胎在特定发育阶段由孵化腺细胞产生和分泌的,在动物早期胚胎孵化中具有关键性作用[1-4].孵化腺细胞(hatching gland cell,HGC)一般为单细胞腺体,是从胚胎发育到特定阶段(孵化前)出现、至胚胎孵... 动物孵化酶(hatching enzyme,HE)是早期胚胎在特定发育阶段由孵化腺细胞产生和分泌的,在动物早期胚胎孵化中具有关键性作用[1-4].孵化腺细胞(hatching gland cell,HGC)一般为单细胞腺体,是从胚胎发育到特定阶段(孵化前)出现、至胚胎孵出后的特定时期消失的一时性细胞(transient type 0fcells)[5-7].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卤虫 孵化酶 孵化腺细胞 免疫细胞化学 分化时相 盐水丰年虫
下载PDF
Hg^(2+)对卤虫无节幼体(Artemia Salina)的急性毒性 被引量:1
4
作者 王作敏 《中国环境监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37-38,共2页
研究了Hg2+对卤虫无节幼体的急性毒性。试验结果表明,卤虫无节幼体在不喂食条件下死亡率对Hg2+的剂量反应关系的离散度较大,相关系数为0 813~0 894,48h-LC50值为0 006~0 016mg L。在喂食条件下,可降低离散度,相关系数提高至0 918~0 9... 研究了Hg2+对卤虫无节幼体的急性毒性。试验结果表明,卤虫无节幼体在不喂食条件下死亡率对Hg2+的剂量反应关系的离散度较大,相关系数为0 813~0 894,48h-LC50值为0 006~0 016mg L。在喂食条件下,可降低离散度,相关系数提高至0 918~0 986,死亡率和Hg2+的剂量反应关系可用线性关系描述,24h-LC50值为0 008~0 020mg 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卤虫 无节幼体 HG^2+ 急性毒性
下载PDF
用卤虫(Artemia salina L.)评价杀虫活性
5
作者 王再强 周红 +2 位作者 韩俊 何月秋 录丽平 《农药》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261-262,275,共3页
[目的]以卤虫(Artemia salina L.)为模式生物对化合物的药理活性进行初步评价。对10种不同作用机制的14种杀虫剂进行了生物筛选试验。[结果]14种供试杀虫剂中有13种对卤虫有显著的毒杀效果,作用于以γ-氨基丁酸为神经递质传导系统的化... [目的]以卤虫(Artemia salina L.)为模式生物对化合物的药理活性进行初步评价。对10种不同作用机制的14种杀虫剂进行了生物筛选试验。[结果]14种供试杀虫剂中有13种对卤虫有显著的毒杀效果,作用于以γ-氨基丁酸为神经递质传导系统的化合物及蜕皮激素类似物效果最为显著。[结论]用卤虫筛选杀虫剂活性的方法简便,对多种作用机制的杀虫剂灵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卤虫 模式生物 杀虫活性 评价
原文传递
Comparison of the Artemia salina and Artemia fransiscana bioassays for toxicity of Indian medicinal plants
6
作者 Thangapandi Veni Thambusamy Pushpanathan 《Journal of Coastal Life Medicine》 2014年第6期453-457,共5页
Objective:To evaluate leaves extract of Azima tetracantha and Gmelina asiatica for lethality to brine shrimp larvae(Artemia salina and Artemia fransiscana).Methods:The plant materials were extracted based on polarity ... Objective:To evaluate leaves extract of Azima tetracantha and Gmelina asiatica for lethality to brine shrimp larvae(Artemia salina and Artemia fransiscana).Methods:The plant materials were extracted based on polarity gradients of petroleum ether,benzene,chloroform,acetone,ethanol and methanol.The extracts were investigated for their cytotoxic potential.Results:In the brine shrimp lethality assay of all extracts,exception of acetone,ethanol and petroleum ether extracts Gmelina asiatica displayed 100%mortality at 1000μg/mL by Artemia salina and Artemia fransiscana.Chloroform extract was the most potent and presented the highest percentage of mortality with the lowest LC_(50)values by both assay too.Conclusions:The results of the present study suggest the presence of photochemical possessing cytotoxic agent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rtemia salina CYTOTOXICITY Brine shrimp Indian medicinal plant
原文传递
EFFECT OF ARTIFICIAL REGULATIONS OF ARTEMIA n-3 HUFA CONTENT ON GROWTH AND SURVIVAL OF BLACK SEABREAM (SPARUS MACROCEPHLUS) LARVAE
7
作者 刘镜恪 《Chinese Journal of Oceanology and Limnology》 SCIE CAS CSCD 1998年第2期173-176,共4页
The requirement for dietary n-3 HUFA (highly unsaturated fatty acid ) for growth and survival of black seabream (Sparus macrocephalus) larvae was tested using Artemia with various levels of n-3 HUFA. Four tueatments w... The requirement for dietary n-3 HUFA (highly unsaturated fatty acid ) for growth and survival of black seabream (Sparus macrocephalus) larvae was tested using Artemia with various levels of n-3 HUFA. Four tueatments with Artemia differing in theirn-3 HUFA were prepared by feeding them various oil emulsions .The results indicated that dietary n-3 HUFA significantly influences fish n-3 HUFA levels and are necessary for good growth and survival of black seabream larvae . The proper value of n-3 HUFA level and DHA, EPA level in Artemia should be 4.273% and 0.873% (wet weight) for good growth and survival in black seabream larvae respectively.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rtemia (artemia salina ) HUFA black seabream LARVAE GROWTH and SURVIVAL
全文增补中
赤潮异弯藻毒性及毒性来源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50
8
作者 颜天 周名江 +4 位作者 傅萌 于仁诚 王云峰 李钧 谭志军 《海洋与湖沼》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期50-55,共6页
以一种标准实验生物卤虫ArtemiasalinaLeach为实验材料 ,初步研究了一种鱼毒性赤潮藻———赤潮异弯藻Heterosigmaakashiwo的毒性及其来源。结果表明 ,赤潮异弯藻能强烈抑制卤虫的运动能力 ,0 .1、1 .5、6和 2 4h时 ,赤潮异弯藻对卤虫... 以一种标准实验生物卤虫ArtemiasalinaLeach为实验材料 ,初步研究了一种鱼毒性赤潮藻———赤潮异弯藻Heterosigmaakashiwo的毒性及其来源。结果表明 ,赤潮异弯藻能强烈抑制卤虫的运动能力 ,0 .1、1 .5、6和 2 4h时 ,赤潮异弯藻对卤虫运动的半影响浓度分别为 1 .5× 1 0 4 、7.5× 1 0 3、4.5× 1 0 3、3× 1 0 3cells/ml,但在较低浓度 3× 1 0 3cells/ml的赤潮异弯藻中 ,经过48h,卤虫的运动能力能够恢复到正常水平。通过对该藻各组分 :藻液 (algalculture)、藻细胞悬浮液 (re suspendedcells)、去藻过滤液 (cell freemedium)、藻细胞内容物 (cellcontents)和藻细胞碎片 (cellfragments)的毒性比较 ,发现藻液、藻细胞悬浮液和藻细胞碎片对卤虫的活力有显著抑制作用 ,而去藻过滤液及藻细胞内容物无影响 ,结合致毒途径藻细胞结构 ,可以推断毒性物质来源于藻细胞表面。经苯酚硫酸法和紫外可见光范围的吸收扫描 ,结合该藻藻的细胞结构报道结果 ,分离到的毒性组分推断为多糖类物质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赤潮异湾藻 卤虫 毒性 作用机制 细胞结构
下载PDF
4种裸子植物内生真菌抗肿瘤菌株的筛选 被引量:31
9
作者 张永杰 王建锋 +2 位作者 黄耀坚 郑忠辉 苏文金 《厦门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6期804-809,共6页
使用组织块法 ,从罗汉松、南方红豆杉、三尖杉及银杏中分离到 112株植物内生真菌 ;为得到高活性抗肿瘤菌株 ,我们使用卤虫 (ArtemiaSailina)模型进行初筛 ,得到 39株 (LD50 >8)高活性菌株 (占总分离菌株的 34 .8% ) ,利用MTT法对具... 使用组织块法 ,从罗汉松、南方红豆杉、三尖杉及银杏中分离到 112株植物内生真菌 ;为得到高活性抗肿瘤菌株 ,我们使用卤虫 (ArtemiaSailina)模型进行初筛 ,得到 39株 (LD50 >8)高活性菌株 (占总分离菌株的 34 .8% ) ,利用MTT法对具有杀卤虫活性的菌株进行复筛 ,结果显示 9株菌株 (占总分离菌株的 8.0 % ) ,对KB或HL 6 0细胞具有显著的抑制作用 (ID50 为 80~ 72 90 ) .罗汉松、南方红豆杉、三尖杉内生真菌的抗肿瘤活性菌株分别占各分离菌株的 7.4%、11.1%、8.3% ,这显示了药用裸子植物内生真菌在抗肿瘤生物活性物质的研究与应用中具有重要的价值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裸子植物 抗肿瘤菌株 植物内生真菌 菌株筛选 卤虫 MTT法
下载PDF
苯酚、苯胺对两种海洋生物的急性毒性研究 被引量:22
10
作者 高会 张硕慧 +3 位作者 熊德琪 刘娜 公维民 王倩 《海洋环境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A01期33-36,共4页
采用标准试验方法,研究了苯酚、苯胺对藻类、卤虫急性毒性,得出苯酚、苯胺对小球藻的24-96hEC50为82.9- 110.74mg/L,44.40-61.08mg/L,并且在48-72h之间毒性作用最强;苯酚、苯胺对卤虫的48hLC50分别为27.88mg/L和0.794mg/L。对... 采用标准试验方法,研究了苯酚、苯胺对藻类、卤虫急性毒性,得出苯酚、苯胺对小球藻的24-96hEC50为82.9- 110.74mg/L,44.40-61.08mg/L,并且在48-72h之间毒性作用最强;苯酚、苯胺对卤虫的48hLC50分别为27.88mg/L和0.794mg/L。对各剂量反应方程进行了X2检验,均符合精度。卤虫对两种物质的敏感性远大于小球藻,可以考虑其用于海水的生物监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球藻 卤虫 苯酚 苯胺
下载PDF
塔玛亚历山大藻和赤潮异弯藻对黑褐新糠虾和卤虫的急性毒性作用 被引量:16
11
作者 颜天 谭志军 +3 位作者 李钧 于仁诚 王云峰 周名江 《海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76-81,共6页
以黑褐新糠虾和卤虫为实验材料,研究了两种典型有毒有害赤潮藻,塔玛亚历山大藻和赤潮异弯藻的毒性.结果表明塔玛亚历山大藻和赤潮异弯藻都能影响糠虾的存活,在96h内塔玛亚历山大藻和赤潮异弯藻对糠虾的半致死浓度分别约为7000和450000个... 以黑褐新糠虾和卤虫为实验材料,研究了两种典型有毒有害赤潮藻,塔玛亚历山大藻和赤潮异弯藻的毒性.结果表明塔玛亚历山大藻和赤潮异弯藻都能影响糠虾的存活,在96h内塔玛亚历山大藻和赤潮异弯藻对糠虾的半致死浓度分别约为7000和450000个/cm3;在24h内塔玛亚历山大藻和赤潮异弯藻对卤虫存活没有显著影响,而赤潮异弯藻能对卤虫的活力产生强烈的抑制作用,0 1,1 5,5和24h的半抑制浓度分别为15000,7500,4500,3000个/cm3,但在赤潮异弯藻较低浓度为3000个/cm3时,经过48h卤虫的运动能力能够恢复到正常水平.结果表明,这两种有害藻对同一种生物的毒性大小存在差异,而这两种甲壳类生物对同一种有害藻的反应也不相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塔玛亚历山大藻 赤潮异弯藻 黑褐新糠虾 卤虫 急性毒性
下载PDF
美洲鲥鱼苗种规模化养殖技术研究——Ⅰ稚鱼培育 被引量:22
12
作者 吴文化 王斌 +2 位作者 师伟 吴日德 孙大江 《水产学杂志》 CAS 2004年第2期61-64,共4页
用经过营养强化的卤虫作为开口饵料 ,采用配合饲料驯化养殖 ,水温控制在 1 8~2 0℃ ,经 30d培育 ,鲥鱼稚鱼规模化培育成活率达到 74 6% ,敏感期培育成活率达81 7%。稚鱼体质健壮 ,规格整齐 ,个体差异小 ,平均体长 3 8cm ,平均体重 0 ... 用经过营养强化的卤虫作为开口饵料 ,采用配合饲料驯化养殖 ,水温控制在 1 8~2 0℃ ,经 30d培育 ,鲥鱼稚鱼规模化培育成活率达到 74 6% ,敏感期培育成活率达81 7%。稚鱼体质健壮 ,规格整齐 ,个体差异小 ,平均体长 3 8cm ,平均体重 0 47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育成 稚鱼培育 成活率 鲥鱼 鱼苗 规模化养殖 苗种 美洲 平均 技术研究
下载PDF
赤潮的生物毒性评价初步研究——生物毒性测试方法在一次胶州湾赤潮中的应用 被引量:7
13
作者 颜天 谭志军 +4 位作者 李钧 张永山 于仁诚 王云峰 周名江 《海洋环境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3期5-8,50,共5页
在 2 0 0 0 0 7 2 5~ 30发生于青岛胶州湾 ,面积约 10km2 的赤潮过程中 ,于 2 0 0 0 0 7 2 6和 2 7日分别采集赤潮现场海水 ,以三种标准毒性实验生物黑褐新糠虾 (Neomysisawatschensis) ,卤虫 (Artemiasalina)和ICR品系小白鼠为实验... 在 2 0 0 0 0 7 2 5~ 30发生于青岛胶州湾 ,面积约 10km2 的赤潮过程中 ,于 2 0 0 0 0 7 2 6和 2 7日分别采集赤潮现场海水 ,以三种标准毒性实验生物黑褐新糠虾 (Neomysisawatschensis) ,卤虫 (Artemiasalina)和ICR品系小白鼠为实验动物 ,对胶州湾这次赤潮进行了初步的毒性研究。结果表明 :现场采集的赤潮海水和实验室经f/ 2培养后的藻液对卤虫有急性毒性作用 ,2 4h卤虫幼体的存活率分别为 83 %和 73 % ,对小白鼠的毒性均在相当于STX 0 .87~ 1.8μg/L的范围内 ,而对糠虾没有明显影响。本文同时分析了赤潮现场海水中的藻类组成与数量 ,探讨了此次赤潮的毒性来源和致毒机制 ,提出了对赤潮进行生物毒性评价的观点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赤潮 生物毒性 黑褐新糠虾 卤虫 小白鼠 评价 测试方法 胶州湾 海洋污染
下载PDF
三唑磷对四种水生生物的毒性及安全评价研究 被引量:31
14
作者 周常义 池信才 +2 位作者 黄成 陈维权 严重玲 《台湾海峡》 CAS CSCD 2003年第3期319-324,共6页
本文研究了三唑磷对小球藻、卤虫、南美白对虾、泥蚶四种水生生物的急性毒性作用 ,结果显示 ,三唑磷对小球藻的 4 8h的EC50 为 2 4 μg dm3,72h的EC50 为1 5μg dm3;对卤虫的 2 4hLC50 为 1 .6 4mg dm3,4 8hLC50 为 0 .8mg dm3;对南美... 本文研究了三唑磷对小球藻、卤虫、南美白对虾、泥蚶四种水生生物的急性毒性作用 ,结果显示 ,三唑磷对小球藻的 4 8h的EC50 为 2 4 μg dm3,72h的EC50 为1 5μg dm3;对卤虫的 2 4hLC50 为 1 .6 4mg dm3,4 8hLC50 为 0 .8mg dm3;对南美白对虾仔虾的 4 8hLC50 为 3.2 μg dm3,96hLC50 为 1 .1 μg dm3;对泥蚶的 4 8hLC50 为 2 1 .0mg dm3,96hLC50 为 1 0 .2mg dm3.三唑磷对小球藻、卤虫、南美白对虾为高毒农药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生生物 毒性 安全评价 三唑磷 海洋生物化学 小球藻 卤虫 南美白对虾
下载PDF
米氏凯伦藻对褶皱臂尾轮虫、卤虫和黑褐新糠虾存活的影响 被引量:10
15
作者 孙科 颜天 +1 位作者 周名江 何建宗 《海洋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9期76-81,共6页
初步研究了一株米氏凯伦藻对褶皱臂尾轮虫(Brachionus plicatilis)、卤虫(Artemia salina)幼体和黑褐新糠虾(Neomysis awatschensis)的毒性效应和机制。研究发现米氏凯伦藻(Karenia mikimotoi)在较低密度下就能明显减少轮虫的种群数量,2... 初步研究了一株米氏凯伦藻对褶皱臂尾轮虫(Brachionus plicatilis)、卤虫(Artemia salina)幼体和黑褐新糠虾(Neomysis awatschensis)的毒性效应和机制。研究发现米氏凯伦藻(Karenia mikimotoi)在较低密度下就能明显减少轮虫的种群数量,24hEC50仅为20个/mL左右;该藻的各组分毒性比较结果显示,只有藻液和细胞重悬液有这种毒害作用,而去藻过滤液和藻细胞破碎液的影响不明显,表明这种毒害作用可能是由于活的藻细胞引起的;在米氏凯伦藻中卤虫和黑褐新糠虾的存活数量也明显下降。结果表明,米氏凯伦藻赤潮可能通过直接影响存活从而对浮游动物产生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米氏凯伦藻(Karenia mikimotoi) 褶皱臂尾轮虫(Brachionus plicatilis) 卤虫(artemia salina) 黑褐新糠虾(Neomysis awatschensis) 种群数量 存活
下载PDF
重金属与有机磷农药二元混合物对卤虫联合毒性的评价及预测 被引量:19
16
作者 吴宗凡 刘兴国 王高学 《生态毒理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602-608,共7页
重金属和有机磷农药污染物在水域环境中普遍存在。以卤虫(Artemiasalina)为受试生物,采用固定浓度比法,研究了重金属Zn、Cd与辛硫磷和敌百虫2种农药以毒性单位比为4∶1、3∶2、1∶1、2∶3和1∶4构成的二元混合体系对卤虫的联合毒性,采... 重金属和有机磷农药污染物在水域环境中普遍存在。以卤虫(Artemiasalina)为受试生物,采用固定浓度比法,研究了重金属Zn、Cd与辛硫磷和敌百虫2种农药以毒性单位比为4∶1、3∶2、1∶1、2∶3和1∶4构成的二元混合体系对卤虫的联合毒性,采用等效线图解法判定毒物间的相互作用类型。同时,基于单一化合物的浓度-效应曲线,运用浓度加和(CA)和独立作用(IA)2种模型对不同配比二元混合物的联合毒性进行预测。结果表明,Zn-Cd混合物联合毒性随Zn比例的增加而增强。低Zn比例的混合物(1∶4、2∶3)表现为拮抗效应,中、高Zn比例的混合物(1∶1、3∶2和4∶1)为加和效应。5种不同配比的有机磷农药混合物均表现为加和效应。金属-农药混合物则均为拮抗作用。模型预测结果表明,CA能够较好地预测辛硫磷与敌百虫二元混合物的联合毒性,而IA则更适用于对金属-农药混合物联合毒性的预测。以上结果表明,混合体系中各组分的比例是影响联合毒性的因素之一,毒性评估时应该充分考虑其影响。CA及IA模型同样适用于评估和预测包含相同或完全独立作用机制组分的混合物对非单细胞生物体(如卤虫)的联合毒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联合毒性 毒性预测 浓度加和 独立作用 卤虫
下载PDF
环境生物测试技术对沉积物的毒性评价研究 被引量:6
17
作者 修瑞琴 许永香 +3 位作者 高世荣 任改英 郑静 郭琪 《卫生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4年第1期14-17,共4页
作者采用5种环境生物测试技术对化工沉积物的毒性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化工沉积物对卤虫(海洋生物)、美丽猛水蚤(河口生物)、大型水蚤(淡水生物)及斑马鱼都有一定毒性,其中斑马鱼胚胎仔鱼对化工沉积物的毒性最敏感。作者指出5... 作者采用5种环境生物测试技术对化工沉积物的毒性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化工沉积物对卤虫(海洋生物)、美丽猛水蚤(河口生物)、大型水蚤(淡水生物)及斑马鱼都有一定毒性,其中斑马鱼胚胎仔鱼对化工沉积物的毒性最敏感。作者指出5种环境生物测试技术都可以用来评价沉积物的毒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沉积物 卤虫 猛水蚤 斑马鱼 毒性
下载PDF
高原盐湖盐藻和卤虫资源的开发和利用 被引量:24
18
作者 印象初 印红 +2 位作者 周可新 张道川 施鉴屏 《盐湖研究》 CSCD 2001年第1期4-8,共5页
叙述了我国高原盐湖的名称、地理位置、面积、水深、海拔和盐湖类型等基本情况 ;盐湖中盐藻和卤虫的种类、生物学和生态学特性。
关键词 盐湖 盐藻 卤虫 高原 生态学特征 开发 利用 经济价值
下载PDF
有毒亚历山大藻对卤虫存活率和摄食率的影响 被引量:5
19
作者 吴振兴 邹迎麟 +2 位作者 朱明远 王宗灵 王丹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2期3942-3947,共6页
研究了有毒亚历山大藻对卤虫存活率和摄食率两方面的影响,得出以下结论:在卤虫存活率实验中,有毒亚历山大藻在2000cells/ml的密度下,对卤虫具有致死效应,卤虫在24-168h内全部死亡;在摄食实验中,有毒亚历山大藻对卤虫的摄食产生... 研究了有毒亚历山大藻对卤虫存活率和摄食率两方面的影响,得出以下结论:在卤虫存活率实验中,有毒亚历山大藻在2000cells/ml的密度下,对卤虫具有致死效应,卤虫在24-168h内全部死亡;在摄食实验中,有毒亚历山大藻对卤虫的摄食产生明显的抑制作用,卤虫对有毒藻的平均摄食率明显低于无毒藻组和混合实验组。在加入无毒藻东海原甲藻的混合培养状态下。卤虫存活率上升,30-60min摄食率增加,东海原甲藻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减轻塔玛亚历山大藻对卤虫的毒害作用。有毒藻产生的PSP毒素并非导致卤虫死亡的主要原因,毒害作用可能与出现在卤虫体外的黏附物质有关。通过对3个不同生长期卤虫的研究发现,后无节幼体卤虫对有毒亚历山大藻的毒害作用最为敏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亚历山大藻 卤虫 存活率 摄食率 东海原甲藻 PSP
下载PDF
臭氧在卤虫卵孵化中的应用效果研究 被引量:5
20
作者 宫小明 刘淇 +1 位作者 王群 李健 《海洋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6期68-71,共4页
This study investigated the effect of different ozone concentration on the hatching rate of Artemia salina cysts and the survival rate of hatched nauplii. In the same time we have done some researches on the disinfect... This study investigated the effect of different ozone concentration on the hatching rate of Artemia salina cysts and the survival rate of hatched nauplii. In the same time we have done some researches on the disinfect effect of ozone . The result indicates that low ozone concentration can increase the hatching rate of Artemia salina cysts, the concentration about 0.87mg/L is the best level for hatching,and the safe concentration to hatch Artemia salina nauplius is under 0.60 mg/L. According to the curve of ozone declining in seawater, we suggest that using the concentration 0.8~0.9 mg/L to treat the incubation water should increase the rates of hatch Artemia salina cysts and be safe to Artemia salina nauplii.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臭氧 卤虫卵 孵化 应用效果 成活率 杀菌效果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