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青蒿丛生芽诱导影响因素的研究(英文) 被引量:9
1
作者 耿飒 姬生栋 +3 位作者 袁金云 卢龙斗 叶和春 李国凤 《中草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5期566-572,共7页
目的 对影响青蒿丛生芽诱导因素进行基础性研究。方法 把常规的植物组织培养技术应用于调控青蒿中次生代谢产物青蒿素的生物合成代谢。结果 青蒿的基因型 ,激素和基本培养基对丛生芽的发生有显著影响 ,而光强在 10 0 0~ 6 0 0 0 lx... 目的 对影响青蒿丛生芽诱导因素进行基础性研究。方法 把常规的植物组织培养技术应用于调控青蒿中次生代谢产物青蒿素的生物合成代谢。结果 青蒿的基因型 ,激素和基本培养基对丛生芽的发生有显著影响 ,而光强在 10 0 0~ 6 0 0 0 lx和温度在 2 0℃~ 30℃对丛生芽的发生影响不大 ;在 5种基因型的青蒿中 ,0 2 5丛生芽的诱导率最高 ;诱导丛生芽的激素组合是 6 - BA2 .0 mg/ L 和 NAA0 .15 mg/ L;另外 ,离子在青蒿丛生芽的诱导和青蒿素的生物合成过程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结论 组织培养条件下 ,青蒿丛生芽的诱导及青蒿素的生物合成可以通过理化因子有效地进行调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蒿 丛生芽 诱导率 青蒿素
下载PDF
野生黄花蒿土壤的养分状况与微生物特征 被引量:19
2
作者 罗世琼 黄建国 袁玲 《土壤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868-879,共12页
黄花蒿是提取青蒿素的唯一原料植物,广泛分布于我国西南地区。为探索野生黄花蒿的耐瘠机理,提高人工种植黄花蒿的产量品质,研究了野生黄花蒿土壤的养分状况与微生物特性,以及它们与黄花蒿产量品质的关系。结果表明,在野生黄花蒿生长的... 黄花蒿是提取青蒿素的唯一原料植物,广泛分布于我国西南地区。为探索野生黄花蒿的耐瘠机理,提高人工种植黄花蒿的产量品质,研究了野生黄花蒿土壤的养分状况与微生物特性,以及它们与黄花蒿产量品质的关系。结果表明,在野生黄花蒿生长的不同样地中,土壤养分、pH、酶活性和微生物量差异显著,说明黄花蒿耐瘠耐肥,具有广泛的生态适应性。利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共检测出24种土壤微生物标记性磷脂脂肪酸(PLFAs),包括代表细菌的19种11~19碳PLFAs,代表放线菌的10Me18∶0,代表真菌的18∶2ω6,9、18∶1ω9c和18∶1ω9t,以及代表线虫的20∶0,PLFAs总含量均表现出细菌>放线菌>真菌的现象。在黄花蒿根际土壤中,pH显著低于非根际土壤,但有机质、碱解氮、有效磷、速效钾,蔗糖酶、脲酶和磷酸酶活性,微生物碳氮量,PLFAs总含量,微生物群落的多样性和均匀度指数等显著高于非根际土壤。此外,在野生黄花蒿根际土壤中,微生物PLFAs总含量与黄花蒿植株生物量、青蒿酸和青蒿素产量呈极显著正相关,微生物生物量碳氮与青蒿酸和青蒿素产量呈显著或极显著正相关。说明黄花蒿根际土壤适合多种微生物生长繁殖,种群丰富,密度高,酶活性强,提高了土壤养分的有效性,有益于野生黄花蒿适应不同的土壤条件,根际土壤微生物显著影响野生黄花蒿生长及其有效成分的含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野生黄花蒿 青蒿素 土壤 养分 微生物
下载PDF
抗疟新药青蒿素研究现状 被引量:1
3
作者 张亚 《陕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S1期128-130,共3页
青蒿素是目前治疗疟疾的特效药.本文对国内外有关青蒿素的化学合成和测定方法的研究现状进行了比较详尽的综述.
关键词 青蒿素 化学合成 测定方法
下载PDF
从青蒿素的发现过程看中医药经验记载的特性
4
作者 严金海 何祉谕 黄毅 《医学与社会》 2013年第1期50-51,73,共3页
屠呦呦因发现青蒿素而获得拉斯克临床医学奖,标志着中医药走向世界。回顾青蒿素的发现过程可以发现,中医药经验记载的可靠性,需要通过现代科学技术的理念和方法加以检验。检验的结果表明,相关经验记载的不确定性程度较高。
关键词 中医药 经验 青蒿素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