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3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Ureteral-artificial iliac artery fistula:A case report
1
作者 Tao Feng Xing Zhao +3 位作者 Lei Zhu Wei Chen Yan-Lin Gao Jun-Li Wei 《World Journal of Clinical Cases》 SCIE 2022年第34期12711-12716,共6页
BACKGROUND Ureteral-iliac artery fistula is a rare disease resulting from the pathological connection between the ureter and iliac artery,with artificial iliac artery-ureteral fistula being rarer.Iliac artery ureteral... BACKGROUND Ureteral-iliac artery fistula is a rare disease resulting from the pathological connection between the ureter and iliac artery,with artificial iliac artery-ureteral fistula being rarer.Iliac artery ureteral fistula is challenging to diagnose,and the misdiagnosis and mortality rates are high.CASE SUMMARY A case of artificial iliac artery ureteral fistula was reported in this paper.The patient was a 69-year-old male with paroxysmal painless hematuria.The artificial iliac artery ureteral fistula was diagnosed by angiography.The hematuria was stopped after intravascular embolization,and no bleeding occurred after 6 months of follow-up.CONCLUSION Ureteral arterial fistula should be considered when inconspicuous hematuria with previous iliac vessels is encountered in addition to local ureteral surgery history.A rapid endovascular approach is recommended for fistula identificatio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rtificial iliac artery Ureteral fistula Case report
下载PDF
Optimizing prediction models for pancreatic fistula after pancreatectomy:Current status and future perspectives
2
作者 Feng Yang John A Windsor De-Liang Fu 《World Journal of Gastroenterology》 SCIE CAS 2024年第10期1329-1345,共17页
Postoperative pancreatic fistula(POPF)is a frequent complication after pancre-atectomy,leading to increased morbidity and mortality.Optimizing prediction models for POPF has emerged as a critical focus in surgical res... Postoperative pancreatic fistula(POPF)is a frequent complication after pancre-atectomy,leading to increased morbidity and mortality.Optimizing prediction models for POPF has emerged as a critical focus in surgical research.Although over sixty models following pancreaticoduodenectomy,predominantly reliant on a variety of clinical,surgical,and radiological parameters,have been documented,their predictive accuracy remains suboptimal in external validation and across diverse populations.As models after distal pancreatectomy continue to be pro-gressively reported,their external validation is eagerly anticipated.Conversely,POPF prediction after central pancreatectomy is in its nascent stage,warranting urgent need for further development and validation.The potential of machine learning and big data analytics offers promising prospects for enhancing the accuracy of prediction models by incorporating an extensive array of variables and optimizing algorithm performance.Moreover,there is potential for the development of personalized prediction models based on patient-or pancreas-specific factors and postoperative serum or drain fluid biomarkers to improve accuracy in identifying individuals at risk of POPF.In the future,prospective multicenter studies and the integration of novel imaging technologies,such as artificial intelligence-based radiomics,may further refine predictive models.Addressing these issues is anticipated to revolutionize risk stratification,clinical decision-making,and postoperative management in patients undergoing pancre-atectomy.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ancreatic fistula PANCREATICODUODENECTOMY Distal pancreatectomy Central pancreatectomy Prediction model Machine learning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下载PDF
血管通路顽固性狭窄病变递进处置策略及临床分析
3
作者 吴限 叶红 +2 位作者 顾春峰 卞雪芹 雒湲 《中国血液净化》 CSCD 2024年第1期57-61,共5页
目的对于动静脉内瘘顽固性狭窄病变,采取递进处置策略进行干预治疗,分析该方案治疗的预后,旨在探讨更为有效合理的动静脉内瘘维护手段。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6月—2021年6月在南京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血液净化中心因高位自体动静脉内瘘... 目的对于动静脉内瘘顽固性狭窄病变,采取递进处置策略进行干预治疗,分析该方案治疗的预后,旨在探讨更为有效合理的动静脉内瘘维护手段。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6月—2021年6月在南京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血液净化中心因高位自体动静脉内瘘(autologous arteriovenous fistula,AVF)头静脉弓狭窄和人工血管动静脉内瘘(arteriovenous graft,AVG)静脉吻合口区域狭窄首次行超声引导经皮腔内血管成形术(percutaneous transluminal angioplasty,PTA)治疗,并采取递进处置策略维护的患者,随访24个月观察内瘘的通畅和再干预情况,另与南京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血液净化中心同类病变单纯以高压球囊维护的随访数据比较得出结论。结果高位AVF头静脉弓狭窄采取递进处置策略维护的患者31例,单纯以高压球囊扩张规律维护的患者16例,随访24个月,两者在再干预次数(t=4.461,P<0.001)、再干预后平均通畅时间(t=3.550,P<0.001)及PTA辅助通畅率(χ^(2)=5.562,P=0.021)方面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AVG静脉吻合口区域狭窄采取递进处置策略维护的患者68例,单纯以高压球囊扩张规律维护的患者58例,随访24个月,两者在再干预次数(t=5.094,P<0.001)及再干预后平均通畅时间(t=3.251,P=0.002)方面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采取递进处置策略,循序渐进地使用各种介入治疗器械以及手术方案处置动静脉内瘘顽固性狭窄病变可以提高PTA的通畅性,减少干预频次,改善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静脉内瘘 头静脉弓 人工血管静脉吻合口 扩张球囊导管 覆膜支架
下载PDF
基于人工智能及音频技术监测动静脉内瘘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
4
作者 王凡立 徐元恺 +1 位作者 张丽红 杨艳丽 《中国血液净化》 CSCD 2024年第2期125-129,共5页
血液透析是终末期肾病主要的肾脏替代治疗方式,自体动静脉内瘘(arteriovenous fistula,AVF)是各大指南推荐的首选血管通路。但反复的AVF失功不仅影响患者生存质量,亦增加巨大的经济、社会负担。因此对AVF功能及时评估并适时给予干预措... 血液透析是终末期肾病主要的肾脏替代治疗方式,自体动静脉内瘘(arteriovenous fistula,AVF)是各大指南推荐的首选血管通路。但反复的AVF失功不仅影响患者生存质量,亦增加巨大的经济、社会负担。因此对AVF功能及时评估并适时给予干预措施至关重要。而相较于物理检查,人工智能因其可以实现检查结果的精确量化、诊疗同质化及远程诊疗而成为研究热点。本文主要对AVF声学特征、声学特征提取方法以及机器学习方法的选择、AVF人工智能监测系统的开发3个方面的研究进展做综述,以期梳理研究脉络,探索临床研究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VF 人工智能 机器学习 音频
下载PDF
基于机器学习及音频技术监测动静脉内瘘功能的可行性分析
5
作者 王凡立 杨艳丽 +8 位作者 徐元恺 阮琳 李文 刘永亮 孙利军 雷营 刘小明 赵培楠 张丽红 《中国血液净化》 CSCD 2024年第9期701-705,共5页
目的探讨采用基于机器学习及音频技术分析自体动静脉内瘘(arteriovenous fistula,AVF)的听诊数据从而实现监测AVF功能的可行性。方法选择河北医科大学第一医院肾内科收治的AVF狭窄且需要行经皮腔内血管成形术(percutaneous transluminal... 目的探讨采用基于机器学习及音频技术分析自体动静脉内瘘(arteriovenous fistula,AVF)的听诊数据从而实现监测AVF功能的可行性。方法选择河北医科大学第一医院肾内科收治的AVF狭窄且需要行经皮腔内血管成形术(percutaneous transluminal angioplasty,PTA)治疗的患者共50名,分别在PTA前和PTA后使用无线电子听诊器记录AVF的听诊数据,利用音频技术将音频文件转换为频谱图并提取出声学特征,然后利用MATLAB软件中的30余种分类学习器对提取出的声学特征进行分析构建出评估AVF功能的模型,比较这些模型的性能。结果将从50名患者中获得的100个音频文件纳入研究。在PTA前后AVF的频谱图对比中,PTA前的频谱图显示出更大的高频振幅(Z=-4.721,P<0.001)。PTA前最高频与最低频的差值更大(Z=-6.169,P<0.001)。在利用30余种分类学习器建立的模型中高效线性支持向量机(support vector machine,SVM)、粗略高斯SVM建立的模型性能最好(AUC=0.892、0.882),5折交叉验证后准确度达81.11%;而二次判别、三次k近邻法(k-nearest neighbor,kNN)、中神经网络、双层神经网络构建的模型测试准确度最高可达90%。结论基于频谱的机器学习模型可以预测AVF的显著性狭窄,因此将其用于AVF功能的监测是可行的。且高效线性SVM、粗略高斯SVM构建的模型,在本次可行性研究中性能最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静脉内瘘 血管成形术 机器学习 音频 人工智能
下载PDF
预防血液透析病人人工血管内瘘失功审查指标的制定及障碍因素分析
6
作者 官梦蓉 王李胜 +2 位作者 刘晓琴 李进 向钰姣 《全科护理》 2024年第13期2547-2550,共4页
目的:开展审查预防维持性血液透析病人人工血管内瘘(AVG)失功的证据总结,制定循证护理审查指标,分析其临床应用的障碍因素及促进因素,为临床工作提供参考。方法:首先确定循证问题,然后进行文献检索、证据提取,最后制定审查指标,根据基... 目的:开展审查预防维持性血液透析病人人工血管内瘘(AVG)失功的证据总结,制定循证护理审查指标,分析其临床应用的障碍因素及促进因素,为临床工作提供参考。方法:首先确定循证问题,然后进行文献检索、证据提取,最后制定审查指标,根据基线审查结果分析障碍因素,制定对策。结果:本研究共纳入17条最佳证据,制定14条审查指标,11条审查指标依从率<60%,其中4条审查指标依从率为0。障碍因素为科室尚无AVG维护宣教视频、无专业的血管通路团队和通路联络员,AVG病人未进行建档、护士对超声使用不够熟练、临床工作繁忙、护士对上机前的物理诊疗不够重视、上机穿刺未佩戴无菌手套及消毒待干时间不够、护士对压力监测不够重视、病人对AVG维护及预防失功的意识不强。结论:预防维持性血液透析病人人工血管内瘘失功审查指标与临床实践区别较大,临床工作人员,应结合科室实际情况分析障碍因素,提出合理的干预措施,促进证据转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液透析 人工血管内瘘 审查指标 循证护理
下载PDF
人工动静脉内瘘狭窄的防治
7
作者 杨洁敏 毛景松 《血管与腔内血管外科杂志》 2024年第9期1103-1108,共6页
血管通路异常所导致的并发症是引起慢性肾脏病衰竭期患者病死率升高的主要原因之一。人工动静脉内瘘(AVG)因相对容易放置和用于早期透析治疗,被认为是血液透析中较常用的血管通路途径,但部分患者在植入后一段时间内表现为内瘘成熟性失败... 血管通路异常所导致的并发症是引起慢性肾脏病衰竭期患者病死率升高的主要原因之一。人工动静脉内瘘(AVG)因相对容易放置和用于早期透析治疗,被认为是血液透析中较常用的血管通路途径,但部分患者在植入后一段时间内表现为内瘘成熟性失败,主要原因是静脉吻合口处新生内膜增生引起静脉狭窄,甚至血栓形成。AVG狭窄是AVG形成常见的血管通路功能障碍,因此,早期预防、早期识别和早期干预AVG狭窄是保证患者血液透析顺利进行的一项重要的工作内容。本文主要针对AVG狭窄的早期预防、早期识别和早期干预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动静脉内瘘 狭窄 治疗 预防
下载PDF
高位人工动静脉内瘘在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中的应用效果及对心功能的影响
8
作者 董加宝 谢莹莹 +1 位作者 帅建炜 田德名 《血管与腔内血管外科杂志》 2024年第8期1006-1010,共5页
目的探讨高位人工动静脉内瘘在维持性血液透析(MHD)患者中的应用效果及对患者心功能的影响。方法收集2017年1月至2021年6月于马鞍山十七冶医院治疗的100例MHD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手术方法的不同将患者分为观察组(n=55,采用改良高位人工... 目的探讨高位人工动静脉内瘘在维持性血液透析(MHD)患者中的应用效果及对患者心功能的影响。方法收集2017年1月至2021年6月于马鞍山十七冶医院治疗的100例MHD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手术方法的不同将患者分为观察组(n=55,采用改良高位人工动静脉内瘘进行治疗)和对照组(n=45,采用常规头静脉与桡动脉吻合动静脉内瘘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相关指标,手术前后心功能指标[心输出量(CO)、心脏指数(CI)、射血分数(LVEF)]、手术前后血流动力学指标[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心率(HR)]及术后内瘘相关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手术时间短于对照组患者,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的手术成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两组患者的CO、CI及LVEF水平均高于本组术前,且观察组患者的CO、CI及LVEF水平均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两组患者的SBP、DBP均高于本组术前,HR低于本组术前,且观察组患者的SBP、DBP均高于对照组患者,HR低于对照组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内瘘相关并发症总发生率为10.91%(6/55),低于对照组患者的28.89%(13/4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23)。结论同常规头静脉与桡动脉吻合动静脉内瘘相比,高位人工动静脉内瘘的效果更佳,可缩短MHD患者的手术时间,减少术中出血量,改善患者的心功能和血流动力学,降低术后内瘘相关并发症的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位人工动静脉内瘘 维持性血液透析 心功能 血流动力学
下载PDF
维持性血液透析病人人工血管内瘘自我管理的最佳证据总结
9
作者 唐惠军 朱妍 +3 位作者 鄢建军 张仲华 马骏 王李胜 《全科护理》 2024年第21期3979-3983,共5页
目的:总结维持性血液透析病人人工血管内瘘(AVG)自我管理的相关证据。方法:系统检索国内外相关指南库、肾内科相关专业网站及国内外相关医学数据库中有关维持性血液透析病人AVG相关文献,文献类型包括指南、专家共识、临床决策、证据总... 目的:总结维持性血液透析病人人工血管内瘘(AVG)自我管理的相关证据。方法:系统检索国内外相关指南库、肾内科相关专业网站及国内外相关医学数据库中有关维持性血液透析病人AVG相关文献,文献类型包括指南、专家共识、临床决策、证据总结、系统评价等,检索时限从建库至2023年11月30日。由循证团队进行文献纳入、质量评价、证据提取及推荐强度进行汇总。结果:本研究共纳入文献15篇,其中指南8篇,专家共识1篇,临床决策3篇,系统评价2篇,证据总结1篇。从健康教育、AVG的监测与体格检查、日常维护、并发症识别和质量持续改进5个方面形成27条推荐意见。结论:总结维持性血液透析病人AVG自我管理相关证据,可为临床病人对AVG自我管理提供参考,从而提高AVG远期通畅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液透析 人工血管内瘘 自我管理 证据总结 循证护理
下载PDF
血液透析人工血管动静脉内瘘术及术后闭塞的治疗 被引量:16
10
作者 吴巍巍 刘昌伟 +3 位作者 刘暴 叶炜 陈宇 姜涛 《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324-327,共4页
目的评估聚四氟乙烯人工血管建立透析通路的通畅率,总结人工血管动静脉内瘘闭塞的治疗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2003年3月至2008年12月在北京协和医院血管外科行上臂人工血管襻式造瘘术的30例血液透析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平均随访时间(28.7... 目的评估聚四氟乙烯人工血管建立透析通路的通畅率,总结人工血管动静脉内瘘闭塞的治疗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2003年3月至2008年12月在北京协和医院血管外科行上臂人工血管襻式造瘘术的30例血液透析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平均随访时间(28.7±17.6)个月(8~78个月)。围手术期死亡率为0。1年初级通畅率为70.0%,累积次级通畅率为90.0%;2年初级通畅率为56.7%,累积次级通畅率为80.0%。术后并发症包括人工血管初期闭塞13例(43.3%),静脉端吻合口狭窄1例(3.3%),人工血管感染2例(6.7%),肢体肿胀10例(33.3%)。共行修复手术24例次,包括单纯取栓术12例次,取栓加人工血管补片静脉端吻合口成型4例次,同时行动静脉端吻合口成型2例次,吻合口球囊扩张2例次,取栓失败后再次于对侧肢体行人工血管动静脉内瘘1例次,人工血管取出3例次。结论人工血管动静脉内瘘是自身血管条件差的尿毒症期患者重要的透析备选途经,针对不同病因治疗人工血管闭塞可延长人工血管的使用寿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血管 血液透析 动静脉内瘘
下载PDF
158例次人工血管动静脉内瘘术后并发症与长期通畅率 被引量:12
11
作者 王超 傅麒宁 +4 位作者 冉坤 胡良柱 董俊秀 石勇胜 刘杨东 《中国血管外科杂志(电子版)》 2017年第1期15-20,共6页
目的评价终末期肾病患者采用人工血管建立动静脉内瘘(AVG)的长期通畅率、术后并发症及处理。方法对2012年4月至2016年7月在本中心行AVG术的155例患者的病例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观察术后并发症的情况和统计术后初级通畅率、辅助初级通... 目的评价终末期肾病患者采用人工血管建立动静脉内瘘(AVG)的长期通畅率、术后并发症及处理。方法对2012年4月至2016年7月在本中心行AVG术的155例患者的病例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观察术后并发症的情况和统计术后初级通畅率、辅助初级通畅率及次级通畅率。结果本组患者共建立158例次AVG,技术成功率为100%。围术期死亡率为0,平均随访时间18.9(3~56)个月。初级通畅期平均13.6(1~37)个月,1年初级通畅率为72.13%,1年辅助初级通畅率为83.61%,1年次级通畅率为98.36%。2年初级通畅率为43.10%,2年辅助初级通畅率为44.83%,2年次级通畅率为93.10%。随访期间内,149例患者术后出现不同程度的肢体肿胀,3.2周左右消退。55例患者发生内瘘狭窄(121例次),38例患者血栓形成(61例次)。38例患者和15例患者分别出现Ⅰ期和Ⅱ期窃血综合征。假性动脉瘤4例,感染2例。结论 AVG术后并发症整体可控,经过积极处理也具有较高的次级通畅率,是无法建立AVF时重要的替代选择。但是AVG长期初级通畅率目前并不高,随访维护成本较高,AVG术前应对患者和家属进行充分告知,使其对AVG有合理的预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液透析 人工血管 动静脉内瘘
下载PDF
细节优化护理对血液透析患者人造血管内瘘及自我效能的影响 被引量:40
12
作者 赵春慧 李平 +2 位作者 孔庆华 生华 马慧 《中国血液净化》 2015年第8期499-502,共4页
目的探讨细节优化护理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人造血管内瘘及自我效能的影响。方法将40例行人造血管内瘘术的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模式,观察组则在护理细节和评估心理状态后进行针对性心... 目的探讨细节优化护理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人造血管内瘘及自我效能的影响。方法将40例行人造血管内瘘术的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模式,观察组则在护理细节和评估心理状态后进行针对性心理护理,1年后对人造血管内瘘的阻塞率、并发症发生率及自我效能感量表评分进行比较。结果实施细节优化护理1年后,观察组患者人造血管内瘘阻塞率、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250,P<0.05),观察组患者自我效能感量表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8.095,P<0.05)。结论细节优化护理不仅延长了人造血管内瘘的使用寿命保证了血液透析的充分性,而且明显提升患者全面效能感和处理问题的自信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节优化护理 血液透析 人造血管内瘘 自我效能
下载PDF
彩色多普勒超声监测人工动静脉内瘘的应用价值 被引量:14
13
作者 高艳波 赵凯军 +3 位作者 葛立本 费丹 李海英 梁雪 《中国实验诊断学》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225-226,共2页
目的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对终末期肾功能不全透析患者人工动静脉内瘘的监测价值。方法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测52例人工动静脉内瘘的功能。结果52例终末期肾功能不全患者38例人工动静脉内瘘通畅,14例出现并发症。结论彩色多普勒超声作为... 目的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对终末期肾功能不全透析患者人工动静脉内瘘的监测价值。方法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测52例人工动静脉内瘘的功能。结果52例终末期肾功能不全患者38例人工动静脉内瘘通畅,14例出现并发症。结论彩色多普勒超声作为一种无创性的检查方法,对于透析患者人工动静脉内瘘血管通路的监测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彩色多普勒超声 终末期肾功能不全 人工动静脉内瘘
下载PDF
股动脉-大隐静脉人造血管内瘘在血液透析中的应用 被引量:4
14
作者 叶蔚蔚 张彬娥 +1 位作者 章巧庆 王剑 《解放军护理杂志》 CSCD 2015年第16期48-50,共3页
目的:探讨股动脉-大隐静脉人造血管内瘘在血液透析中的应用及护理。方法回顾性分析并总结2012年1月至2014年8月在丽水市中心医院实施股动脉-大隐静脉人造血管内瘘的14例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14例患者中,血液透析使用股... 目的:探讨股动脉-大隐静脉人造血管内瘘在血液透析中的应用及护理。方法回顾性分析并总结2012年1月至2014年8月在丽水市中心医院实施股动脉-大隐静脉人造血管内瘘的14例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14例患者中,血液透析使用股动脉-大隐静脉人造血管内瘘通路的时间为3~28个月,透析3次/周,共透析1500多例次,透析时血流量均达250~300 ml/min;其中12例患者使用上述通路至今,透析情况良好。结论细致周到的护理,有利于预防采用人造血管内瘘行血液透析患者发生血栓形成和感染等并发症,提高了透析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股动脉-大隐静脉 人造血管动静脉内瘘 血液透析
下载PDF
不同血管制作动-静脉内瘘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3
15
作者 钟伟强 杨铁城 +3 位作者 余林权 杨永铭 刘冠贤 谭志明 《中国修复重建外科杂志》 CAS CSCD 2000年第1期4-6,共3页
目的 对自体血管动静脉内瘘、同种异体血管和聚四氟乙烯人造血管制作动静脉内瘘的通畅率和并发症发生率进行比较。方法 对自体血管动静脉内瘘、同种异体血管和聚四氟乙烯人造血管制作动静脉内瘘6 个月,1 、3 和5 年通畅率进... 目的 对自体血管动静脉内瘘、同种异体血管和聚四氟乙烯人造血管制作动静脉内瘘的通畅率和并发症发生率进行比较。方法 对自体血管动静脉内瘘、同种异体血管和聚四氟乙烯人造血管制作动静脉内瘘6 个月,1 、3 和5 年通畅率进行随访,并对其并发症的发生率进行比较,行统计学方法处理。结果 自体血管动静脉内瘘的并发症发生率最低,与同种异体血管移植制作动静脉内瘘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同种异体血管制作动静脉内瘘通畅率最高,与自体血管动静脉内瘘比较无统计学意义( P> 0-05);聚四氟乙烯人造血管搭桥制作动静脉内瘘通畅率最低,且并发症发生率最高,与自体血管动静脉内瘘比较有统计学意义( P< 0-01) 。结论 自体血管和同种异体血管动静脉内瘘通畅率高,并发症发生率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静脉内瘘 自体血管 同种异体血管 临床研究
下载PDF
e-flow技术评价尿毒症患者人工动静脉内瘘的价值 被引量:2
16
作者 关莹 南瑞霞 +4 位作者 黄利 万映 陈蝶 冼少荣 柏雪菲 《中国现代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116-118,共3页
目的探讨超声e-flow血流显像技术评价终末期肾病患者人工动静脉内瘘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患有终末期肾病并行人工动静脉内瘘的115例患者,应用e-flow血流显像技术辅以彩色多普勒(CDFI),观察内瘘是否通畅及是否合并相关并发症。结果超声... 目的探讨超声e-flow血流显像技术评价终末期肾病患者人工动静脉内瘘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患有终末期肾病并行人工动静脉内瘘的115例患者,应用e-flow血流显像技术辅以彩色多普勒(CDFI),观察内瘘是否通畅及是否合并相关并发症。结果超声e-flow技术显示,79例人工动静脉内瘘血流通畅,10例狭窄,18例血栓形成,8例静脉瘤样扩张。e-flow显像技术能同时清晰显示血流和邻近背景组织,与CDFI结合可提高异常图像显示率。结论 e-flow显像技术对监测终末期肾病人工动静脉瘘具有良好的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flow 动静脉内瘘 彩色多普勒
下载PDF
人工血管建立动静脉内瘘的术后观察和护理 被引量:5
17
作者 刘金玲 张智辉 +1 位作者 艾文佳 林少芒 《中国实用医药》 2016年第33期171-172,共2页
目的总结肾功能衰竭尿毒症患者行人工血管动静脉内瘘手术后的临床护理方法。方法对35例肾功能衰竭尿毒症患者行人工血管动静脉内瘘手术,术后进行密切观察及精心护理。观察患者临床疗效。结果 35例患者中,术后3个月内血管通畅率100%,3个... 目的总结肾功能衰竭尿毒症患者行人工血管动静脉内瘘手术后的临床护理方法。方法对35例肾功能衰竭尿毒症患者行人工血管动静脉内瘘手术,术后进行密切观察及精心护理。观察患者临床疗效。结果 35例患者中,术后3个月内血管通畅率100%,3个月后血栓形成3例,6个月后血栓形成5例,均行手术取栓术,术后血管通畅。2例感染患者经治疗痊愈。3周后均可在人工血管进行临床穿刺行血液透析治疗。结论人工血管动静脉内瘘通路对于自身血管条件差或无法再做自体血管造瘘的患者是非常理想的一条血液透析通路,而术后早期需要做好细致的观察和护理,后期则需要医护患三方共同协作对其进行维护,保证其通畅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血管 动静脉内瘘 肾功能衰竭 尿毒症 护理
下载PDF
40例鼻烟窝部人工动静脉内瘘术的手术效果分析 被引量:2
18
作者 王沂芹 柏健鹰 +4 位作者 陈枫 唐建英 李慧 郭小霞 袁发焕 《局解手术学杂志》 2009年第3期155-156,共2页
目的观察40例鼻烟窝部动静脉内瘘术的效果。方法选择腕关节下鼻烟窝部桡动脉和头静脉做为自体动静脉内瘘的吻合血管,采用外科血管缝合法或钛轮钉动静脉内瘘吻合法。结果40例人工内瘘术中,钛轮钉动静脉内瘘吻合6例(15%),外科血管缝合法34... 目的观察40例鼻烟窝部动静脉内瘘术的效果。方法选择腕关节下鼻烟窝部桡动脉和头静脉做为自体动静脉内瘘的吻合血管,采用外科血管缝合法或钛轮钉动静脉内瘘吻合法。结果40例人工内瘘术中,钛轮钉动静脉内瘘吻合6例(15%),外科血管缝合法34例(85%),吻合成功率100%。术后第2天发生内瘘堵塞2例,内瘘成功率95%。结论鼻烟窝动静脉内瘘制作简便,保留了近端血管以备重建内瘘,能满足常规血透的血流量,可以作为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的首选的永久性血管通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液透析 人工动静脉内瘘 鼻烟窝
下载PDF
前臂人工血管透析通路应用的并发症分析及对策 被引量:2
19
作者 陈元庄 胡女元 +1 位作者 马滚韶 冼翠华 《中国现代医生》 2013年第16期159-160,共2页
目的探讨前臂以人工血管动静脉内瘘术建立永久性血液透析通路的并发症及处理方法。方法自2008年2月~2012年8月,对48例尿毒症患者以e-PTFE人工血管行前臂动静脉内瘘术建立永久性血液透析通路,对其术后出现的并发症进行临床分析。结果手... 目的探讨前臂以人工血管动静脉内瘘术建立永久性血液透析通路的并发症及处理方法。方法自2008年2月~2012年8月,对48例尿毒症患者以e-PTFE人工血管行前臂动静脉内瘘术建立永久性血液透析通路,对其术后出现的并发症进行临床分析。结果手术均成功建立内瘘,术后并发症16例,发生率达33.3%,分别为人工血管栓塞10例,心功能衰竭2例,肿胀手综合征2例,血清肿1例,假性动脉瘤1例。结论前臂人工血管透析通路有一定的并发症,积极正确地处理有利于延长人工血管内瘘的使用寿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血管 血管通路 动静脉内瘘 并发症
下载PDF
肾透析患者桡动脉-头静脉人工造瘘通道阻塞的溶栓再通术 被引量:1
20
作者 屈国林 陈肇一 +4 位作者 伦利德 徐家兴 邓京京 吕春燕 杨淑惠 《放射学实践》 2003年第9期650-651,共2页
目的 :探讨血液透析患者自体血管瘘道 (桡动脉与头静脉侧端吻合 )阻塞后用SP微导管的同轴导管技术微创的处理方法。方法 :总结 5例内瘘闭塞的肾透析患者 ,行血管造影诊断及介入溶栓治疗。其中 4例右侧、1例左侧桡动脉 头静脉人工造瘘堵... 目的 :探讨血液透析患者自体血管瘘道 (桡动脉与头静脉侧端吻合 )阻塞后用SP微导管的同轴导管技术微创的处理方法。方法 :总结 5例内瘘闭塞的肾透析患者 ,行血管造影诊断及介入溶栓治疗。其中 4例右侧、1例左侧桡动脉 头静脉人工造瘘堵塞 ,经皮右股动脉或肱动脉穿刺插管 ,送入headhunt经左或右锁骨下动脉至人工造瘘的桡动脉阻塞端 ,再送入SP微导管进行血栓溶栓术及导丝穿刺血栓松解术。全过程 2~ 4h ,实际溶栓时间 5 0min~ 2h。结果 :4例患者再通术成功 ,1例因狭窄而未通 ,无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 :采用SP微导管的同轴导管技术行肾透析患者的桡动脉 肘正中静脉人工内瘘阻塞的溶栓及血栓松解术简便、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桡动脉 头静脉 人工造瘘通道阻塞 溶栓再通术 血液透析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