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单独胸外肺心同步按压复苏法肺通气的研究 被引量:4
1
作者 张天平 张涛 +3 位作者 葛再吉 江洪涛 莫玉玲 张振宇 《中国实用医药》 2010年第33期25-29,共5页
目的探讨心肺复苏术(CPR)中有效的徒手人工通气法。评估不加口对口单独胸外按压CPR肺通气效果。告世人Zhang’sECPC为举世首创成功的不加口对口单独胸外按压的新CPR,能实现有效的肺通气。方法对1982~2007年115例心性猝死行单独胸外肺... 目的探讨心肺复苏术(CPR)中有效的徒手人工通气法。评估不加口对口单独胸外按压CPR肺通气效果。告世人Zhang’sECPC为举世首创成功的不加口对口单独胸外按压的新CPR,能实现有效的肺通气。方法对1982~2007年115例心性猝死行单独胸外肺心同步按压不加口对口通气的ECPC,本法应用全手掌(指)按压胸骨中下段,压幅深(4~6cm),频率慢50~70(80)次/min,每次压胸起到了人工循环兼有效的人工通气的双重作用,潮气量达350ml,其是举世首创成功的不加口对口徒手单独胸外按压CPR,也是人类第一次把徒手高频人工通气法应用于CPR成功的创举。1982年笔者应用ECPC急救首例心性猝死成功。1991年应用ECPC急救复苏一例冠心病心脏骤停,连续单独压胸49min而复活,向世人揭示了ECPC胸外按压本身兼有良好的肺通气作用。1990~1992年张氏实验观测4例亡尸行ECPC,收集每压胸呼出气体测得潮气量为350ml(275~400ml),则ECPC每分肺泡通气量Mv=[潮气量(350ml)-无效腔(150ml)]×压频60/min=12L。大于正常人静息分通气量4.2L的2倍,从实验角度证实了ECPC单独胸外按压的本身可实现有效的肺通气,不必另加口对口通气。1990~1999年张氏举世首先报告应用三个换算公式评估徒手CPR胸外按压人工通气和人工循环效果。包括:①每分肺泡通气量(Mv);②肺通气/血流比率;③自创公式肺换气指数(LAI)。2003年《中国危重病急救医学》发表王丽娟撰文称ECPC为Zhang’sECPC,并报道张氏提出将当今世界徒手CPR发展划分为:①1960年传统胸外心脏按压(T-CPR);②80~90年加口对口的标准胸外按压(ECC);③90年后不加口对口单独胸外肺心同步按压(ECPC)与加口对口的标准心脏按压ECC相结合三个时期的构想。结果我院1982~2007年应用ECPC急救心性猝死115例,33例存活(28.7%)近10年65例配合电除颤,27例存活(41.5%)。ECPC经国内查新属首创1999年获吉林省及松原市科技进步奖。结论 1982年ECPC首创成功开拓了单独胸外按压CPR(ECPC)取得有效肺通气的新时期,其疗效与加口对口标准CPR存活率相仿,而单独胸外按压CPR急救者更乐于采用。张氏指出胸外按压压频>100次/min反不利于推动血流,>80次/min减少了肺通气,故建议修改《国际CPR指南》采用全手掌、深幅(4~6cm),兼顾通气与血流,压频以80次/min较为适宜。而目前应用的标准CPR(ECC)如不加口对口实际即是高频ECPC。Zhang’sECPC为降低人类心性猝死病死率贡献卓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胸外按压 “口对口” 心性猝死 高频人工通气 肺通气
下载PDF
高频振荡通气治疗常规机械通气无效的新生儿ARDS 被引量:8
2
作者 朱玉芳 唐红平 《医学临床研究》 CAS 2011年第1期100-102,共3页
【目的】评价高频振荡通气(high~frequency oscillatory ventilation,HFOV)治疗新生儿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cute respiratory distress syndrome,ARDS)的疗效。【方法】对本院2009年1月至2010年2月30例患ARDS新生儿经常规机械通... 【目的】评价高频振荡通气(high~frequency oscillatory ventilation,HFOV)治疗新生儿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cute respiratory distress syndrome,ARDS)的疗效。【方法】对本院2009年1月至2010年2月30例患ARDS新生儿经常规机械通气(conventional mechanical ventilation,CMV)无效后改HFOV治疗,观察HFOV治疗前后肺功能变化及病情转归。【结果】26例(86.67%)治愈,无好转放弃治疗4例。治愈患儿中HFOV治疗2h后,动脉氧分压(PaO2)由HFOV治疗前的(45.54±9.31)mmHg上升为(78.36±12.81)mmHg(P〈0.05),吸氧体积分数(FiO2)由HFOV治疗前(0.60±0.14)降低为(0.49±0.15)(P〈0.05),PaO2/FiO2由(100.32±41.54)增加到(174.32±68.14)(P〈0.05);12h后,动脉二氧化碳分压(PaCO2)由(49.08±12.45)mmHg下降到(40.38±10.81)mmHg(P〈0.05)。【结论】HFOV用于新生儿ARDS疗效好,能较快改善肺氧合功能,减少并发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呼吸窘迫综合征 成人型/治疗 婴儿 新生 疾病 高频通气 呼吸 人工
下载PDF
现场复苏不加口对口单独胸外按压CPR指南的推荐方案
3
作者 张天平 张涛 +6 位作者 葛再吉 梁延成 冯淑华 丁新 王丽娟 莫玉玲 张振宇 《中国实用医药》 2013年第6期10-13,共4页
目的揭示1982年举世首创成功单独胸外心(肺)按压不加口对口通气CPR-ECPC的研创史。推荐方案建议修订《CPR指南》。方法回顾ECPC的研创历史。1982年张天平教授应用ECPC急救首例心性猝死成功。本法以全手掌(指)按压胸骨中下段,压幅深(4~6... 目的揭示1982年举世首创成功单独胸外心(肺)按压不加口对口通气CPR-ECPC的研创史。推荐方案建议修订《CPR指南》。方法回顾ECPC的研创历史。1982年张天平教授应用ECPC急救首例心性猝死成功。本法以全手掌(指)按压胸骨中下段,压幅深(4~6cm),频率慢80(60~80)次/min,每次压胸起到了人工循环兼有效的人工通气的双重作用,潮气量达350ml,它是举世首创成功的不加口对口徒手单独胸外按压CPR,也是人类第一次把徒手高频人工通气法应用于CPR成功的创举。1990年首先公布于世报道于《吉林医学》。1991年应用ECPC急救复苏一例冠心病心脏骤停,连续单独压胸49min而复活,向世人揭示了ECPC胸外按压本身兼有良好的肺通气作用。本法若无有效的肺通气,长达49min的单独按压,血氧从何而来!1990~1992年张氏实验观测4例亡尸行ECPC,收集每压胸呼出气体测得潮气量为350ml(275~400ml),则ECPC每分肺泡通气量Mv=(350ml-无效腔150ml)×压频60/min=12L。大于正常人静息分通气量4.2L的2倍,从实验角度证实了ECPC单独胸外按压的本身可实现有效的肺通气,不必另加口对口通气。95-99年观测4例心性猝死行有效的单独胸外按压,使血氧饱和度上升达90%~98%。说明ECPC同时具有良好的人工循环效果。结果我院1982~2007年应用ECPC急救心性猝死115例,33例存活(28.7%)近10年65例配合电除颤,27例存活(41.5%)。ECPC经国内查新属首创1999年获吉林省科技进步4等奖及松原市科技进步奖。结论不加口对口张氏ECPC的问世为现场复苏开拓一条新途径,为降低人类心性猝死的病死率贡献卓著。它必永载世界医史。张氏指出超快的胸外按压压频大于100次/min反不利于推动血流,大于80次/min减少了肺通气,故他建议应尽快修改《国际CPR指南》现场复苏不加口对口采用全手掌,深幅(4-6cm)按压胸骨中下段,兼顾通气与血流,压频以80次/min为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心同步按压 胸外(心肺)按压 “口对口” 心性猝死 高频人工通气 肺通气
下载PDF
高频通气治疗重症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 被引量:10
4
作者 黄绮薇 张宇鸣 +2 位作者 张国琴 滕国良 裘刚 《中华儿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期7-10,共4页
目的 探讨高频通气 (HFV)治疗重症呼吸窘迫综合征 (RDS)的疗效。方法  2 0例重症RDS患儿的胎龄 (33± 4)周 ,出生体重 (2 1± 0 8)kg ,X线胸片示≥Ⅱ级 ,需机械通气 (CMV)治疗。当所需吸入氧浓度 (FiO2 )≥ 0 8和 (或 )平... 目的 探讨高频通气 (HFV)治疗重症呼吸窘迫综合征 (RDS)的疗效。方法  2 0例重症RDS患儿的胎龄 (33± 4)周 ,出生体重 (2 1± 0 8)kg ,X线胸片示≥Ⅱ级 ,需机械通气 (CMV)治疗。当所需吸入氧浓度 (FiO2 )≥ 0 8和 (或 )平均气道压 (MAP)≥ 11cmH2 O、动脉血氧饱和度 (SaO2 )在 2h内仍 <0 90者 ,改用HFV治疗。用HFV治疗者共 8例。结果  8例用HFV患儿 ,用HFV后 2h内SaO2均≥ 0 90 ,动脉肺泡氧分压比 (a/A)较用HFV前有显著改善 (0 0 8± 0 0 1和 0 18± 0 0 6 ,P <0 0 5 ) ,氧合指数 (OI)较用HFV前明显下降 (33± 11和 14± 4,P <0 0 1) ,FiO2 亦显著下降 (0 90± 0 10和 0 70± 0 2 0 ,P <0 0 5 )。至 8hFiO2 继续下降至 0 6 0± 0 2 0。结论 重症RDS用CMV疗效差者 ,改用HFV可获显效 ,表现为氧合改善快 ,短时间内FiO2 可迅速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频通气 呼吸 人工 呼吸窘迫综合征 婴儿 新生
原文传递
高频振荡通气治疗新生儿气胸及潮气肺功能随访 被引量:10
5
作者 王伏东 吴明赴 +1 位作者 符明凤 刘凤 《中华妇幼临床医学杂志(电子版)》 CAS 2016年第6期633-639,共7页
目的探讨高频振荡通气(HFOV)治疗新生儿气胸的疗效及其对婴儿期呼吸道疾病和潮气肺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2012年1月至2015年6月,扬州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需进行机械通气治疗的22例新生儿气胸患儿为研究对象。根据机械通气治疗策略不同,... 目的探讨高频振荡通气(HFOV)治疗新生儿气胸的疗效及其对婴儿期呼吸道疾病和潮气肺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2012年1月至2015年6月,扬州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需进行机械通气治疗的22例新生儿气胸患儿为研究对象。根据机械通气治疗策略不同,将其分为常频机械通气(CMV)组(n=12,使用常频呼吸机治疗)及HFOV组(n=10,使用高频呼吸机治疗)。回顾性分析2组患儿临床资料,并对存活患儿进行定期随访至校正年龄达12个月时。比较2组患儿胸腔闭式引流、机械通气治疗、吸高浓度氧及用氧总时间,以及住院时间等;机械通气治疗前(0h)及治疗后不同时间点(8、24、48h)血气分析及氧合功能指标差异;校正年龄达12个月时潮气肺功能参数及呼吸道疾病随访结果。2组患儿性别构成比、胎龄、体重、分娩方式等一般临床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果①HFOV组患儿胸腔闭式引流、机械通气治疗及吸高浓度氧时间均较CMV组短,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新生儿用氧总时间、住院时间、支气管肺发育不良(BPD)发生率、颅内出血发生率及病死率分别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②机械通气治疗前(0h),2组患儿pH值、动脉血氧分压(PaO_2)、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_2)、氧合指数(OI)、动脉血氧分压/肺泡氧分压比值(PaO_2/PAO_2)及呼吸指数(RI)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机械通气治疗后8、24及48h,HFOV组患儿pH值、PaO_2及PaO_2/PAO_2水平均高于CMV组,PaCO_2、OI及RI水平则均低于CMV组,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除CMV组治疗后8h的PaCO_2水平与该组治疗前(0h)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外,2组患儿治疗后8、24及48h,其余各指标分别与本组治疗前(0h)比较,均显著改善,并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③2组存活并随访的19例患儿在校正年龄达12个月时,潮气肺功能参数每分通气量(MV)、呼吸频率(RR)、潮气量(TV)、达峰时间比(TPEF/TE)及达峰容积比(VPEF/VE)比较,以及任何原因住院率、上呼吸道感染次数构成比、下呼吸道感染次数构成比、呼吸道感染住院率及支气管扩张剂使用率分别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HFOV治疗可以有效改善新生儿气胸患儿的血气分析指标和氧合功能参数,缩短胸腔闭式引流、机械通气治疗及吸高浓度氧时间,对婴儿期潮气肺功能及呼吸道疾病的影响与CMV比较,无明显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频通气 气胸 呼吸 人工 呼吸功能试验 婴儿 新生
原文传递
持续气道正压通气用于小儿气管异物取出术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2
6
作者 卢贵明 廖锡强 +2 位作者 李卫明 林云雁 赵崇汉 《中国基层医药》 CAS 2011年第2期185-187,共3页
目的观察人工通气加持续气道正压(CPAP)的方法在小儿气管异物取出术中的临床效果,探讨其可行性和安全性。方法60例在静脉复合全麻下行气管异物取出术的患儿,随机分为A组和B组,每组30例。A组采用人工通气加持续气道正压的通气方法... 目的观察人工通气加持续气道正压(CPAP)的方法在小儿气管异物取出术中的临床效果,探讨其可行性和安全性。方法60例在静脉复合全麻下行气管异物取出术的患儿,随机分为A组和B组,每组30例。A组采用人工通气加持续气道正压的通气方法,即在麻醉诱导完3min置入支气管镜,经支气管镜侧孔连接麻醉机行人工通气,同时给予高流量(10-15L/min)新鲜气流以保持持续气道正压;B组采用高频喷射通气(HFJV),频率为60-100次/min。若术中SpO2〈90%,则退出支气管镜予面罩通气,氧合改善后再行取异物。入室后监测MAP、HR、ECG、SpO2和PETCO2,定时采血测定PaO2和PaCO2等。记录入室即时(T0)、入镜即时(T1)、入镜后5min((T2)、入镜后10min(T3)及术毕(T4)时MAP、HR、SpO2、PaO2和PaCO2值。观察两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记录其退镜率和术毕插管率。结果两组患儿一般情况和MAP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HR在麻醉后比入室时明显下降(P〈0.01),但差异元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SpO2和PaO2在麻醉后均比入室时明显升高(P〈0.01),同时A组PaO2在入镜后不同时段均明显高于B组(P〈0.05)。两组PaCO2在入镜后逐渐升高,但A组升高幅度明显低于B组(P〈0.05或0.01)。两组退镜率和插管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但B组总退镜和插管次数略高于A组。结论人工通气加持续气道正压的通气方法用于小儿气管异物取出术安全可行,可控性较好,呼吸功能影响小,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通气 高频喷射 无创正压通气 气管异物 儿童
原文传递
不同机械通气模式治疗早产儿呼吸窘迫综合征所致低碳酸血症的情况分析及防治措施 被引量:6
7
作者 彭好 陈夜 《中国基层医药》 CAS 2019年第7期834-837,共4页
目的探讨不同机械通气模式治疗早产儿呼吸窘迫综合征所致低碳酸血症的情况分析及防治措施。方法选择遂宁市中心医院新生儿病房2014年4月至2017年10月收治的行机械通气治疗的早产儿呼吸窘迫综合征患儿302例,依据机械通气模式不同分为三组... 目的探讨不同机械通气模式治疗早产儿呼吸窘迫综合征所致低碳酸血症的情况分析及防治措施。方法选择遂宁市中心医院新生儿病房2014年4月至2017年10月收治的行机械通气治疗的早产儿呼吸窘迫综合征患儿302例,依据机械通气模式不同分为三组,常频通气组(n=66)采用气管插管常频机械通气;持续气道正压通气(CPAP)组(n=149)采用经鼻CPAP;高频通气组(n=87)采用气管插管高频振荡通气。比较三组低碳酸血症发生情况及其防治方法。结果302例患儿中,共发生低碳酸血症52例,发生率17.2%。高频通气组低碳酸血症发生率为37.9%(33/87),常频通气组低碳酸血症发生率为21.2%(14/66),CPAP组低碳酸血症发生率为3.4%(5/149),三组低碳酸血症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7.013,P=0.000)。结论早产儿应慎重选择有创机械通气,尤其是高频通气,不同通气模式并发低碳酸血症均可通过及时调节相应的呼吸机参数来防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通气机 机械 呼吸 人工 连续气道正压通气 高频通气 婴儿 早产 呼吸窘迫综合征 新生儿 低碳酸血症
原文传递
早产儿应用高频振荡通气和常频机械通气并发症发生率的Meta分析 被引量:7
8
作者 陈海山 王明义 谢雪娴 《中华新生儿科杂志(中英文)》 CAS 2018年第4期291-297,共7页
目的系统评价早产儿应用高频振荡通气(high frequency oscillatory ventilation,HFOV)和常频机械通气(conventional mechanical ventilation,CMV)的并发症发生率。方法检索PubMed、Embase、Cochrane图书馆、中国知网、万方、维普... 目的系统评价早产儿应用高频振荡通气(high frequency oscillatory ventilation,HFOV)和常频机械通气(conventional mechanical ventilation,CMV)的并发症发生率。方法检索PubMed、Embase、Cochrane图书馆、中国知网、万方、维普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关于早产儿应用HFOV和CMV的随机对照研究,检索时间为建库至2018年1月,对文献进行筛选和质量评价,应用Stata 15.0统计软件进行Meta分析,比较应用两种通气方式的并发症发生率。结果共纳入18篇文献,3 888例早产儿,其中HFOV组1 910例,CMV组1 978例。Meta分析结果显示,两组住院期间死亡率及气漏综合征、早产儿视网膜病、脑室内出血、≥3级脑室内出血、脑室周围白质软化、坏死性小肠结肠炎、需药物或手术治疗的动脉导管未闭发生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HFOV组支气管肺发育不良(RR=0.90,95%CI 0.83~0.98)、≥2期早产儿视网膜病(RR=0.78,95%CI 0.63~0.96)、肺出血(RR=0.63,95%CI 0.47~0.85)发生率均低于CMV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亚组分析,20世纪80年代、90年代、21世纪00年代、10年代的研究分别比较,呼吸机压力控制和容量控制分别比较,HFOV组和CMV组住院期间死亡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当前证据表明,与CMV相比,早产儿应用HFOV可能降低支气管肺发育不良、≥2期早产儿视网膜病及肺出血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呼吸 人工 高频通气 通气机 机械 并发症 婴儿 早产
原文传递
高频振荡通气联合多巴酚丁胺应用于新生儿持续性肺动脉高压的临床效果观察 被引量:3
9
作者 陈婷甜 《中国基层医药》 CAS 2018年第24期3207-3210,共4页
目的探究高频振荡通气联合多巴酚丁胺应用于新生儿持续性肺动脉高压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选取2015年4月至2017年4月东阳市人民医院收治的新生儿持续性肺动脉高患儿62例为研究对象,按照按照病例号单号双号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每组... 目的探究高频振荡通气联合多巴酚丁胺应用于新生儿持续性肺动脉高压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选取2015年4月至2017年4月东阳市人民医院收治的新生儿持续性肺动脉高患儿62例为研究对象,按照按照病例号单号双号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每组纳入31例,试验组采用高频振荡通气联合多巴酚丁胺治疗,对照组采用常频机械通气联合多巴酚丁胺治疗,观察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血氧饱和度(SpO2)、氧合指数(OI)、C反应蛋白(CRP)、脑钠肽(BNP)、D-二聚体(D-D)、肺动脉压(PAP)、体循环收缩压(SBP)、吸氧时间、呼吸机治疗时间以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试验组患儿的治疗效果(96.77%)比对照组(76.41%)高(χ^2=5.16,P=0.02);试验组SpO2为(93.03±14.06)%,对照组为(82.15±13.8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06,P=0.00);试验组OI为(17.35±1.46),对照组为(57.36±15.3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4.43,P=0.00);试验组CRP为(2.62±0.63)mg/L,对照组为(3.69±0.72)mg/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6.22,P=0.00);试验组BNP为(6.19±1.06)ng/L,对照组为(8.34±1.63)ng/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6.15,P=0.00);试验组D-D为(7.62±1.97)mg/L,对照组为(15.72±2.81)mg/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3.14,P=0.00);试验组PAP为(27.65±5.06)mmHg,对照组为(33.52±4.62)mmHg,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76,P=0.00);试验组SBP为(71.62±6.35)mmHg,对照组为(65.22±6.58)mmHg,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5.29,P=0.00);试验组吸氧时间为(9.96±5.63)d,对照组为(7.21±3.45)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23,P=0.02);试验组呼吸机治疗时间为(18.42±5.52)d,对照组为(13.65±4.12)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85,P=0.00);试验组并发症发生率(22.58%)较对照组(6.45%)低(χ^2=6.71,P=0.00)。结论采用高频振荡通气联合多巴酚丁胺进行治疗新生儿持续性肺动脉高压效果更好,值得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血压 肺性 高频通气 呼吸 人工 C反应蛋白质 多巴酚丁胺 婴儿 新生
原文传递
高频振动排痰对重症肺炎机械通气患儿呼吸道清理应用效果观察 被引量:2
10
作者 廉爱芳 王凯红 田艳荣 《社区医学杂志》 CAS 2022年第12期698-701,共4页
目的探讨高频振动排痰在重症肺炎机械通气患儿呼吸道清理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8-07-01-2020-09-01焦作市妇幼保健院收治的89例重症肺炎机械通气患儿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n=45)和对照组(n=44)。对照组给予人工... 目的探讨高频振动排痰在重症肺炎机械通气患儿呼吸道清理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8-07-01-2020-09-01焦作市妇幼保健院收治的89例重症肺炎机械通气患儿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n=45)和对照组(n=44)。对照组给予人工扣背排痰,观察组给予高频振动排痰,对比干预后2组患者相关指标、呼吸功能、氧合状态。采用SPSS 22.0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干预后,观察组排痰量为(50.12±4.28)mL,高于对照组的(35.67±7.14)mL,F=11.548,P<0.001;机械通气时间为(87.52±11.20)h,短于对照组的(120.47±10.25)h,F=14.469,P<0.001;用力肺活量为(3.68±0.82)L,高于对照组的(3.06±0.63)L,F=3.993,P<0.001;第1秒用力呼出量为(2.60±0.72)L,高于对照组的(2.15±0.67)L,F=3.051,P=0.003;呼气流量峰值动态顺应性(Cydn)水平为(35.12±1.86)mL/cm H_(2)O,高于对照组的(27.83±3.24)mL/cm H_(2)O,F=12.979,P<0.001;二氧化碳分压(PaCO_(2))水平为(32.62±9.63)mm Hg,低于对照组的(44.79±7.54)mm Hg,F=6.628,P<0.001;氧合指数(PaO_(2)/FiO_(2))为(370.21±26.37)mm Hg,高于对照组的(311.58±40.29)mm Hg,F=8.103,P<0.001。结论高频振动排痰应用于重症肺炎机械通气患儿排痰及改善呼吸功能和氧合状态效果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频振动排痰 人工扣背排痰 重症肺炎机械通气 呼吸道清理 氧合状态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