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71篇文章
< 1 2 9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苏门六君子”散文的文统与风貌
1
作者 阮忠 《海南热带海洋学院学报》 2024年第1期42-52,共11页
“苏门六君子”是北宋文坛很有意味的现象,他们遭际或同或异,无妨聚集苏轼门下,尚韩步苏,接受欧苏散文范式的影响,为文大体追求自然平易。从文体审视,其论说往往有家国之忧,求为世用而理明辞达;书信与序文以叙引论或论中兼有叙事,平和淡... “苏门六君子”是北宋文坛很有意味的现象,他们遭际或同或异,无妨聚集苏轼门下,尚韩步苏,接受欧苏散文范式的影响,为文大体追求自然平易。从文体审视,其论说往往有家国之忧,求为世用而理明辞达;书信与序文以叙引论或论中兼有叙事,平和淡定;记文虽不乏好说理的特征,却因关乎人生,通脱超然,趣味各生。“苏门六君子”由此造就的散文风貌,尽管为苏轼的散文华章遮蔽,但在古代散文史上仍不乏自身的光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苏门六君子” 散文 艺术风格
下载PDF
论陆佃学术思想及对其散文的影响
2
作者 李岚 《齐齐哈尔高等师范专科学校学报》 2024年第1期49-52,共4页
陆佃作为北宋新党作家,是陆游的祖父,王安石的学生。即便少时苦贫,陆佃却从未放弃求学问道的追求,他致力于经学研究,曾以第三擢进士甲科,显示出扎实的经学功底和冷静的处世态度。他经学著述丰厚且影响深远,学术上主张以《孟子》作为解... 陆佃作为北宋新党作家,是陆游的祖父,王安石的学生。即便少时苦贫,陆佃却从未放弃求学问道的追求,他致力于经学研究,曾以第三擢进士甲科,显示出扎实的经学功底和冷静的处世态度。他经学著述丰厚且影响深远,学术上主张以《孟子》作为解释经典之据,倡言道德性命之学,注重训诂。在学术思想的影响下,陆佃的散文创作也具有鲜明的特征,具有章法严谨、情感真挚、文风朴实等艺术特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陆佃 学术思想 散文理论 艺术特色
下载PDF
论林纾与古文理论的终结
3
作者 张胜璋 《福建理工大学学报》 CAS 2024年第2期114-121,共8页
林纾生逢封建王朝末世,其所论古文,上至先秦,近及清代,梳理诸多概念范畴、渊源流别以至文法技巧,留下数量繁多、见识精到的理论著作与评点文选,形成了一套比较完整的古文理论体系,堪称古文理论的“终结”,为中国古文理论的现代转换研究... 林纾生逢封建王朝末世,其所论古文,上至先秦,近及清代,梳理诸多概念范畴、渊源流别以至文法技巧,留下数量繁多、见识精到的理论著作与评点文选,形成了一套比较完整的古文理论体系,堪称古文理论的“终结”,为中国古文理论的现代转换研究增添了新的实证材料和思想资源。林纾主张博采众长、取法乎上,对桐城派的散文理论而言,其审视与超越的功绩要大于继承与整合。林纾翻译西洋小说并撰写大量序跋作品,强调文学对普通人生、下等社会的关照,主张“于布帛粟米中述情”,参与了中国传统文论的现代化进程。林纾对古文的执守,虽有复古与偏执的弊病,为“五四”后新文化潮流所摒弃,但也有保全国学、传承文化的合理意见和有益思考,值得当今学术界借鉴与反思。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林纾 古文理论 意境 取法 新学 终结
下载PDF
论阮籍赋的主题及艺术特色——兼与前代赋对比
4
作者 刘宁 高榕 《唐都学刊》 2023年第5期63-69,共7页
阮籍赋现存有《鸠赋》《猕猴赋》《东平赋》《亢父赋》《清思赋》《首阳山赋》六篇,作品虽少但文学史价值较高,值得研究。阮籍赋继承了前人赋的创作经验,同时将个人遭际及生活体悟融入其中,凸显了新的特点。阮籍的鸟兽赋摆脱单纯体物赋... 阮籍赋现存有《鸠赋》《猕猴赋》《东平赋》《亢父赋》《清思赋》《首阳山赋》六篇,作品虽少但文学史价值较高,值得研究。阮籍赋继承了前人赋的创作经验,同时将个人遭际及生活体悟融入其中,凸显了新的特点。阮籍的鸟兽赋摆脱单纯体物赋,融入社会性批判,推动了讽刺赋发展;阮籍的都邑赋描写普通的小城邑,改变了以长安、洛阳等大都市为描写对象的都城赋的写作;阮籍的述志赋融入了浓厚的抒情和玄学色彩,使得作品主题更为深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阮籍 主题 艺术特色
下载PDF
在阅读中对文学与人生的感知——张叹凤散文随笔创作的一种理论观察
5
作者 冯源 《绵阳师范学院学报》 2023年第9期101-110,共10页
兼有大学教师与作家双重身份的张叹凤,长期以来一直坚持散文随笔的创作,先后在文学期刊和报纸副刊上发表了众多作品,在多家出版社陆续出版了他的多部文集。以其《叹凤楼枕书录》《课堂下的讲述》《白与黄》这三部文集作为理论观察对象,... 兼有大学教师与作家双重身份的张叹凤,长期以来一直坚持散文随笔的创作,先后在文学期刊和报纸副刊上发表了众多作品,在多家出版社陆续出版了他的多部文集。以其《叹凤楼枕书录》《课堂下的讲述》《白与黄》这三部文集作为理论观察对象,逐一分析它们在思想意义方面的呈现和艺术技巧方面的表达,认为作者对中国古典诗词卓有成效的融入,是其散文随笔创作最为显著的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川当代散文 张叹凤 思想呈现 艺术表达
下载PDF
鲁迅作品《野草》的艺术构思机制研究
6
作者 严小军 《黄冈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23年第4期92-95,共4页
鲁迅作品《野草》之所以具有历久弥新的生命力,与作家的艺术构思机制有着很大的关系。探究和分析其在作品创作中的艺术构思机制,有助于正确理解和深入挖掘鲁迅在文学创作中的文本思想及对艺术表现追求的基本倾向。从主题开掘、描写方式... 鲁迅作品《野草》之所以具有历久弥新的生命力,与作家的艺术构思机制有着很大的关系。探究和分析其在作品创作中的艺术构思机制,有助于正确理解和深入挖掘鲁迅在文学创作中的文本思想及对艺术表现追求的基本倾向。从主题开掘、描写方式、艺术手段等方面结合具体文本对《野草》的艺术构思机制进行分析和研究,获得鲁迅在散文诗创作中的独创精神和宝贵经验;明确作家在文学创作中的思想表达和艺术表现方式,可以发挥其独特的艺术构思机制在当代文学创作中的重要价值,推动《野草》研究的继续深入及当代散文诗创作的繁荣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鲁迅散文诗 《野草》 艺术构思机制 描写个别 梦境抒写现实 诗哲融合
下载PDF
明清艺术散文再评价 被引量:1
7
作者 张国俊 张宗涛 《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期111-116,共6页
明清时期,艺术散文理论出现了突破性的进展,其主要表现在以"独抒性灵,不拘格套"为核心的艺术散文理论的确立。"独抒性灵"直接在人的心灵与艺术之间架起了桥梁,强调了散文表现思想感情、观照内宇宙世界的功用,它标... 明清时期,艺术散文理论出现了突破性的进展,其主要表现在以"独抒性灵,不拘格套"为核心的艺术散文理论的确立。"独抒性灵"直接在人的心灵与艺术之间架起了桥梁,强调了散文表现思想感情、观照内宇宙世界的功用,它标志着明清艺术散文从本体的高度确立了表现的艺术本质,构筑起自己的基本理论;"不拘格套"以无形之形为己形,以无法之法为己法,它标志着明清艺术散文从本体的高度确立了以"散"为主的形式特征,构筑起自己的形式理论。理论是自觉的代表,是成熟的标志,明清艺术散文理论的自觉,充分显示出明清艺术散文所抵达的成熟之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艺术散文 散文理论 公安派 性灵派 明清时期
下载PDF
散文意境的特征及其构造 被引量:6
8
作者 陈剑晖 《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53-59,65,共8页
散文意境即"文境"与诗歌意境即"诗境"既有共性又存在着差异,但过去对这种差异缺乏研究。从造境与写境、凝炼集中与松散随意、单维视角与多维视角三方面分析这种差异;从真实与真诚、生命的灌注以及灵趣三个视角探讨... 散文意境即"文境"与诗歌意境即"诗境"既有共性又存在着差异,但过去对这种差异缺乏研究。从造境与写境、凝炼集中与松散随意、单维视角与多维视角三方面分析这种差异;从真实与真诚、生命的灌注以及灵趣三个视角探讨散文意境的构造。以往一直强调的散文应以追求意境为上,以及认为只有借景抒情的作品才有意境的观点,其实是对散文意境的误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散文意境 特征 构造
下载PDF
从精致表现自我到抒发客观实感——解放区散文家何其芳的艺术命运 被引量:3
9
作者 江震龙 《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03年第6期90-97,共8页
本文借用社会心理学的角色概念与理论 ,分析、阐释解放区散文家何其芳散文创作的艺术命运 ,发现他的角色意识是从美文的创造者、抒写自我者 ,经过展示苦难者与评判现实者 ,最后转变成讴歌光明、赞颂将领、嘲讽敌人、自我贬损的文艺工作... 本文借用社会心理学的角色概念与理论 ,分析、阐释解放区散文家何其芳散文创作的艺术命运 ,发现他的角色意识是从美文的创造者、抒写自我者 ,经过展示苦难者与评判现实者 ,最后转变成讴歌光明、赞颂将领、嘲讽敌人、自我贬损的文艺工作者 ,角色意识的转变造成他以创作杂文、报告文学为主 ,自我抒情散文逐渐萎缩 ,注重抒发对客观事物的实感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何其芳 角色 解放区散文 艺术命运
下载PDF
美的感悟、传译与创造——以刘士聪《落花生》英译文为例谈散文翻译 被引量:15
10
作者 张保红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学报》 2010年第3期15-20,共6页
综合考量译者主体与文本审美构成的相互作用,从叙事口吻、情感的流动轨迹、文意贯通的艺术、译文精美性的再创造以及人物形象的塑造角度研析了刘士聪《落花生》英译文的翻译艺术,以阐明美的感悟、传译与创造之于散文翻译的意义与价值。
关键词 落花生 散文翻译 美的感悟 传译与创造
下载PDF
论20世纪中国艺术家散文 被引量:2
11
作者 王兆胜 《广播电视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2年第1期7-10,共4页
艺术家散文尽管与作家散文、学者散文和报人散文等样式有不可分割的联系 ,但它仍然有其自身的独特特征。这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 :一是取法于自然 ,而后反观世俗人生 ;二是更具有个性风采和自由精神 ;三是注重性灵和感悟的表达方法。作者... 艺术家散文尽管与作家散文、学者散文和报人散文等样式有不可分割的联系 ,但它仍然有其自身的独特特征。这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 :一是取法于自然 ,而后反观世俗人生 ;二是更具有个性风采和自由精神 ;三是注重性灵和感悟的表达方法。作者还对 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0世纪 中国 艺术家散文 自然 个性 自由 性灵 感悟 文学评论 艺术手法
下载PDF
清代骈林巨子,常州文派宗匠——洪亮吉骈文创作艺术与文学史地位探论 被引量:1
12
作者 路海洋 《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89-94,共6页
洪亮吉学识宏博、天才绝特,所作骈文篇什宏富、风格众多而艺术上乘。洪氏骈文的艺术成就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即语言上的句雕字琢、工于属对,典故运用上的浑融无迹,句式调配上的骈散交融和篇章安排上的曲尽抑扬。由于骈文创作成就卓越,... 洪亮吉学识宏博、天才绝特,所作骈文篇什宏富、风格众多而艺术上乘。洪氏骈文的艺术成就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即语言上的句雕字琢、工于属对,典故运用上的浑融无迹,句式调配上的骈散交融和篇章安排上的曲尽抑扬。由于骈文创作成就卓越,洪亮吉获得了当时和后世的一致肯定及大力推崇;并且经由他的示范,还出现了效仿其骈文风格而自成一派的"常州体",一脉绵延直至清末,影响可谓深远。要之,洪亮吉称得上是有清一代的骈林巨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清代 洪亮吉 骈文 艺术成就 常州体
下载PDF
散文意境的传译——基于格式塔意象模型研究 被引量:1
13
作者 舒舟 何大顺 《西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8年第5期106-109,共4页
意境迁移在散文翻译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格式塔意象和意境具有相似的美学成分,且二者都是由个体意象组成,这使得格式塔意象模型得以运用于意境传译。意境传递过程为:原文本中的意境─心理审美意境─目标文本中的意境。从意境模型中... 意境迁移在散文翻译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格式塔意象和意境具有相似的美学成分,且二者都是由个体意象组成,这使得格式塔意象模型得以运用于意境传译。意境传递过程为:原文本中的意境─心理审美意境─目标文本中的意境。从意境模型中可得出结论:意境是检验个体意象翻译的标准。在不损害整体意境的前提下,个别意象的微观调整可使译文"最接近,最自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意境 格式塔意象 散文翻译
下载PDF
李白研究述略 被引量:3
14
作者 詹福瑞 《西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9年第1期33-41,共9页
20世纪至今,李白研究在文集版本校注与整理、诗文系年、诗歌选本编选、概述性研究、身世生平、思想性格、艺术成就、诗歌接受、经典化研究、普及著作及赏析文章等方面有了长足发展,取得了一系列具有创造性的学术成就。既有传统基础性研... 20世纪至今,李白研究在文集版本校注与整理、诗文系年、诗歌选本编选、概述性研究、身世生平、思想性格、艺术成就、诗歌接受、经典化研究、普及著作及赏析文章等方面有了长足发展,取得了一系列具有创造性的学术成就。既有传统基础性研究方面超越往昔的成果,也有在现代学术思想指引下研究新领域的开拓,还有普及类著作和赏析性文章的繁荣:这些学术成就从多方面推动了李白研究的发展与进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李白 版本 生平事迹 诗文系年 艺术成就 诗歌接受 经典化
下载PDF
侯方域家世背景与散文创作 被引量:3
15
作者 牟利锋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8年第6期98-102,共5页
明末清初,侯方域与魏禧、汪琬三家并举,其文章历来为人们所称道。一般认为,三家文章仍带明人习气,才情多而学识少,文章畅达有余而深厚不足。相对而言,侯方域因为后来《桃花扇》的渲染,他的"文章才情"更为后来学者所熟悉,但其&... 明末清初,侯方域与魏禧、汪琬三家并举,其文章历来为人们所称道。一般认为,三家文章仍带明人习气,才情多而学识少,文章畅达有余而深厚不足。相对而言,侯方域因为后来《桃花扇》的渲染,他的"文章才情"更为后来学者所熟悉,但其"遗民心态"却往往被大家所忽视。本文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之上,从易代之际的社会环境出发,依托侯方域自身的家世以及阅历,从公子性情、名士风流与遗民心态等方面,力图完整呈现侯方域文章创作的背景及其艺术特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侯方域 散文 家世背景 艺术特色
下载PDF
浅析散文翻译中的意境重构 被引量:2
16
作者 张蓊荟 沈晓红 《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6年第6期85-87,共3页
意境重构是散文翻译的重要因素,可以作为散文翻译批评的一个尺度。在散文翻译时,应注意从解读和表达两个阶段进行意境的重构。
关键词 散文 翻译 意境重构
下载PDF
王维散文艺术特质探析 被引量:2
17
作者 吴秋梅 张洪 《重庆与世界(学术版)》 2013年第10期58-60,70,共4页
盛唐时期山水田园派诗人王维的散文虽不如他的诗歌成就斐然,但却具有独特的艺术特质:体现出盛唐散文由骈入散、骈散相间的过渡色彩,以诗意入文境,题材的多样和体式的创新,以及以佛语入文等,在盛唐散文史上独放异彩。
关键词 王维 散文 艺术特质
下载PDF
论欧阳修散文的艺术精神 被引量:1
18
作者 尹砥廷 《吉首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66-70,共5页
欧阳修的人品、人格、气质和思想,在其散文创作中凝聚成了独具风神的艺术精神:一、以天下为己任的进取精神。欧公积极以文干政,关心民瘼,惠爱百姓,具有浓重的忧国忧民和悲悯生命的忧患意识。这既出自于欧公学"古道"的自觉行... 欧阳修的人品、人格、气质和思想,在其散文创作中凝聚成了独具风神的艺术精神:一、以天下为己任的进取精神。欧公积极以文干政,关心民瘼,惠爱百姓,具有浓重的忧国忧民和悲悯生命的忧患意识。这既出自于欧公学"古道"的自觉行动和刚劲有为的天性,也与当时的社会背景和宋代士大夫特有的文化心态有关,所以发而为文,具有一种情感奔泻、气韵流走、议论剀切的艺术张力,将舍我其谁的精神充分表达出来。二、疾恶如仇的批判精神。欧公以笔代戈,讨伐奸邪,揭发小人伎俩,为伸张正义,甚至将矛头直指皇上。这出自欧阳修的凛然正气,也来源于他的文学艺术观念,所以他的散文总是具有"议论争煌煌"的特殊韵味。三、文学上的革新精神。欧公为清扫五代侈丽文风,提出了一系列的革新理论,团结了一批革新力量,同时身体力行,创作了大量的平易质直的散文,并将散文的艺术精神融入诗歌、辞赋、骈文创作之中,从而成了"一世学者宗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欧阳修散文 艺术精神
下载PDF
简析姜夔词的意境有无问题 被引量:1
19
作者 刘辉成 《青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7年第5期91-94,共4页
姜夔的词有无意境,历来众说纷纭。本文从"在场"的理论角度审视姜词。结论是:其词只有"在"而少"场",意境的缺失在所难免。姜词表现出来的奇矍冷峻的风格是值得肯定的,但不能把风格等同于意境。
关键词 姜夔词 意境 在场 风格
下载PDF
诗词和散文翻译中的意境传达 被引量:1
20
作者 王涛 《长春金融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11年第2期92-94,共3页
诗词和散文翻译在整个文学翻译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意境的完善传达是衡量诗词、散文翻译成功与否的关键因素。在英汉诗词、散文的互译过程中,译者受到中西方文化差异的制约。因此,充分了解原作的时代背景,理解并剖析其结构、语法、... 诗词和散文翻译在整个文学翻译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意境的完善传达是衡量诗词、散文翻译成功与否的关键因素。在英汉诗词、散文的互译过程中,译者受到中西方文化差异的制约。因此,充分了解原作的时代背景,理解并剖析其结构、语法、修辞等信息,能够有效帮助译者身临其境地感受原作者的思维方式和内心情感,从而产生等效的译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诗词散文 翻译 意境 传达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9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