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Ascent schedules,acute altitude illness,and altitude acclimatization:Observations on the Yushu Earthquake 被引量:5
1
作者 Wu Tianyi Hou Shike +2 位作者 Li Shuzhi Li Wenxiang Gen Deng 《Engineering Sciences》 EI 2013年第2期17-28,共12页
During the Yushu Earthquake on April 14,2010,a large number of rescuers from sea level or lowlands ascended to the quake areas very rapidly or rapidly less than 24 h. However,Yushu Earthquake is the highest quake in t... During the Yushu Earthquake on April 14,2010,a large number of rescuers from sea level or lowlands ascended to the quake areas very rapidly or rapidly less than 24 h. However,Yushu Earthquake is the highest quake in the world at altitudes between 3 750 m and 4 878 m where is a serious hypoxic environment. A high incidence of acute altitude illness was found in the unacclimatized rescuers;the mountain rescue operation changed as "rescue the rescuers". Lesson from the Yushu Earthquake is that the occurrence of acute altitude illness may be closely related to the ascent schedules. This prompted us to study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ascent rate and the incidence and severity of acute altitude illness;five different groups were compared. The first group was 42 sea level male young soldiers who ascended to quake area very rapidly within 8 h at 4 000 m;the second group was 48 sea level male young soldiers who ascended to 4 000 m rapidly less than 18 h;the third group was 66 acclimatized medical workers from 2 261 m who ascended to 4 000 m rapidly within 12 h;the fourth group was 56 Tibetan medical workers from 2 800 m who ascended to 4 000 m rapidly within 8 h;the fifth group was 50 male sea level workers who ascended to 4 000 m gradually over a period of 4 d.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sea level rescuers ascended to 4 000 m very rapidly or rapidly had the highest incidence of acute mountain sickness (AMS) with the greatest AMS scores and the lowest arterial oxygen saturation (SaO2);the sea level workers ascended to 4 000 m gradually had moderate incidence of AMS with moderate AMS scores and SaO2 values;whereas the acclimatized and adapted rescuers had the lowest incidence of AMS,lowest AMS scores and higher SaO2;especially none AMS occurred in Tibetan rescuers. AMS score is inversely related to the ascent rate (r=-0.24,p< 0.001). Additionally,acute altitude illness is significantly influenced by altitude acclimatization. The ascent rate is inversely re- lated to the period of altitude acclimatization whereas the time of perfect recovered from AMS is positively correlated to the time taken to acclimatize. Generally,the best means of preventing acute altitude illness is slow and gradual ascent to high altitude,as this allows time for establishing altitude acclimatization and tolerance to the hypoxic environment. However,during an emergency circumstance,such as mountain rescue operation,the rescuers must rapidly ascend to high altitude,so a series of preventive strategies including pre-acclimatization,using some prophylactic drugs and oxygen supplementary are sorely necessary. 展开更多
关键词 Yushu Earthquake ascent rate acute altitude illness high altitude acclimatization preventive strategies
下载PDF
传感器网络拓扑控制-ASCENT算法
2
作者 刘旭 高中业 +1 位作者 刘兆雨 邓祺盛 《数码设计》 2019年第7期37-37,共1页
ASCENT算法[1]的前提是节点密度足够大,有一个CSMA,MAC协议或TDMA,MAC协议支持。ASCENT算法与STEM算法都属于节点唤醒机制,它们之间也存在着比较大的差别。ASCENT算法偏重于均衡网络中骨干节点的数量,保障数据通路的顺畅。当一个节点接... ASCENT算法[1]的前提是节点密度足够大,有一个CSMA,MAC协议或TDMA,MAC协议支持。ASCENT算法与STEM算法都属于节点唤醒机制,它们之间也存在着比较大的差别。ASCENT算法偏重于均衡网络中骨干节点的数量,保障数据通路的顺畅。当一个节点接收到数据时,如果存在严重的丢包率,则向该数据源的方向向该相邻节点发送帮助消息;从该相邻节点接收到帮助请求或从该相邻节点检测到丢包率高时,该节点唤醒,它会主动成为一个活动节点来帮助该相邻节点转发数据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scent 丢包率 活动节点 数据包
下载PDF
利用探空气球升速判定敦煌夏季白天边界层高度的分析 被引量:9
3
作者 惠小英 高晓清 +2 位作者 韦志刚 侯旭宏 王超 《高原气象》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614-619,共6页
大气边界层高度是表征大气边界层的一个重要参数。利用2009年8月20~23日在甘肃敦煌进行的9次探空试验资料,分析了位温和探空气球的上升速度随高度的变化特征。结果表明,探空气球的上升速度也可以作为大气边界层高度的判定指标。通过分... 大气边界层高度是表征大气边界层的一个重要参数。利用2009年8月20~23日在甘肃敦煌进行的9次探空试验资料,分析了位温和探空气球的上升速度随高度的变化特征。结果表明,探空气球的上升速度也可以作为大气边界层高度的判定指标。通过分析用位温与探空气球上升速度所定的边界层高度,得到敦煌盛夏的边界层高度最高可达到4 300m,平均为3 500m左右;有云时边界层高度较晴天低;边界层高度的日变化上午比下午低。理论分析表明,边界层内的湍流减小了对气球的拖曳力,使得探空气球的上升速度较快,而边界层以上由于湍流作用减弱,气球的上升速度小于边界层内的上升速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敦煌探空 气球上升速度 边界层高度 位温
下载PDF
湘东北幕阜山含绿帘石花岗闪长岩岩浆的上升速率:岩相学和矿物化学证据 被引量:12
4
作者 邹慧娟 马昌前 王连训 《地质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366-378,共13页
出露于扬子地块东南缘的幕阜山复式岩体侵位年龄约为145Ma。该复式岩体的花岗闪长岩及其暗色微粒包体都含有独特的岩浆绿帘石。这些绿帘石呈自形晶,普遍发育熔蚀结构,部分具褐帘石核。微粒包体及花岗闪长岩中绿帘石的Ps值((100Fe3+/(Fe3... 出露于扬子地块东南缘的幕阜山复式岩体侵位年龄约为145Ma。该复式岩体的花岗闪长岩及其暗色微粒包体都含有独特的岩浆绿帘石。这些绿帘石呈自形晶,普遍发育熔蚀结构,部分具褐帘石核。微粒包体及花岗闪长岩中绿帘石的Ps值((100Fe3+/(Fe3++Al))均集中在26~28,TiO2含量小于0.2%,为典型的岩浆成因。岩相学的观察显示,主岩与包体中角闪石与绿帘石为同期产物,其后依次结晶的是黑云母、斜长石等矿物。利用角闪石全铝压力计,获得的花岗闪长岩主岩和包体的结晶压力大约为4.05kbar。黑云母矿物化学资料表明,花岗闪长岩和微粒包体的黑云母形成时氧逸度在NNO缓冲附近,结合实验岩石学成果,这一条件下绿帘石与斜长石共存的压力值应不低于8.5kbar。由于岩浆绿帘石的熔解时间与熔蚀宽度具有一定的函数关系,通过统计岩浆绿帘石的最大熔蚀宽度,本文估算幕阜山花岗闪长岩岩浆的上升速率超过170m/year,暗示岩体可能以裂隙的方式上升。根据花岗闪长岩体条带状分布的特征,可反映岩浆上升时该区正处于北东向拉张的构造环境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岩浆绿帘石 扬子地块 岩浆上升速率 花岗闪长岩
下载PDF
基于Radon变换的昆虫上升下降率提取算法及实验验证 被引量:7
5
作者 胡程 张天然 王锐 《信号处理》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1072-1078,共7页
昆虫上升下降率是反映昆虫在迁飞过程中的运动方向与运动速率的重要指标。由于现行垂直昆虫雷达存在距离分辨率低、目标检测关联算法不完善等问题,昆虫上升下降率的提取较为复杂。本文提出一种基于Radon变换的昆虫上升下降率提取算法,... 昆虫上升下降率是反映昆虫在迁飞过程中的运动方向与运动速率的重要指标。由于现行垂直昆虫雷达存在距离分辨率低、目标检测关联算法不完善等问题,昆虫上升下降率的提取较为复杂。本文提出一种基于Radon变换的昆虫上升下降率提取算法,该算法通过脉冲多普勒积累与恒虚警检测实现了雷达快时间/慢时间一维距离像矩阵到二值化航迹矩阵的转换,再利用Radon变换将二值化航迹矩阵中昆虫航迹跟踪与拟合问题转化为参数域的峰值检测问题,避免了传统雷达多目标关联中存在的目标运动过程易受背景影响、算法运算量大等问题,直接实现了从目标检测结果到昆虫上升下降率的提取。通过对实测数据的处理,验证了该算法的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上升下降率 昆虫雷达 昆虫检测 RADON变换
下载PDF
三艘全海深载人潜水器阻力性能初步研究(英文) 被引量:8
6
作者 李浩 李志伟 崔维成 《船舶力学》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2期1411-1425,共15页
目前,国际上正在开发的3艘全海深载人潜水器各自采用了不同的水动力设计思想。文章用计算流体力学方法对三艘载人潜水器的水动力特点进行了深入分析和综合比较。DEEPSEA CHALLENGE和Deepsearch潜水器采用了鱼雷外形来减小阻力而Deep Fli... 目前,国际上正在开发的3艘全海深载人潜水器各自采用了不同的水动力设计思想。文章用计算流体力学方法对三艘载人潜水器的水动力特点进行了深入分析和综合比较。DEEPSEA CHALLENGE和Deepsearch潜水器采用了鱼雷外形来减小阻力而Deep Flight Challenger通过安装水翼来提高航行速度。这两种方法都能满足提高下潜、上浮速度的要求。文中的研究将有益于全海深载人潜水器研发工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海深 载人潜水器 水动力性能 下潜、上浮时间 计算流体动力学
下载PDF
快速上浮脱险训练对心率和心率变异性的影响 被引量:1
7
作者 肖磊 何静文 +9 位作者 徐静舟 王浩 苏彤 徐淑雨 方以群 王楠 许骥 付国举 汪洁滢 唐云翔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553-558,共6页
目的探讨快速上浮脱险训练过程中参训人员心率及心率变异性的变化规律,分析上浮脱险训练所致个体应激的特点,为有效开展快速上浮脱险训练心理保障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全程记录某部参加3、5、10 m快速上浮脱险训练128名官兵的心电数据... 目的探讨快速上浮脱险训练过程中参训人员心率及心率变异性的变化规律,分析上浮脱险训练所致个体应激的特点,为有效开展快速上浮脱险训练心理保障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全程记录某部参加3、5、10 m快速上浮脱险训练128名官兵的心电数据,比较不同训练阶段[训练前、训练中(进舱、关盖、注水、开盖、出舱)、训练后]和不同训练深度(3、5、10 m)参训人员心率及心率变异性时域指标(全程窦性心搏R-R间期的标准差)和频域指标[总功率(TP)、低频段(LF)、高频段(HF)、LF/HF)]的差异。结果3 m训练深度时参训人员的主观紧张程度高于5 m和10 m训练深度(P均<0.01),注水阶段参训人员的主观紧张程度高于其他各训练阶段(P均<0.01),出舱时参训人员的主观紧张程度低于其他各训练阶段(P均<0.05)。3 m训练深度时参训人员进舱阶段的心率高于5 m训练深度(P<0.05);随着训练深度的增加,参训人员训练后心率逐渐升高(P<0.05);在各训练深度,参训人员在注水、开盖、出舱3个阶段的心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各训练深度,训练前、中、后参训人员的心率变异性指标均呈下降趋势(P均<0.001)。结论心率和心率变异性能够较好地反映快速上浮脱险训练过程中参训人员的生理和心理状态,为未来的应激干预提供了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快速上浮脱险训练 心率 心率变异性 生理学应激 心理学应激
下载PDF
大同新生代火山岩浆的快速喷发——来自橄榄石地幔捕掳晶的证据 被引量:1
8
作者 潘荣昊 朱磊 +3 位作者 王思佳 王觊晨 吴佳怡 侯通 《岩石矿物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519-536,共18页
量化研究幔源岩浆从源区运移至喷发或者侵位的时间尺度,对理解基性岩浆作用具有重要意义。然而,对于岩浆的喷发和就位的时间尺度研究仍缺乏有效的约束,位于我国华北克拉通北部山西大同新生代火山岩群是理想的研究地区。本文以该火山群~0... 量化研究幔源岩浆从源区运移至喷发或者侵位的时间尺度,对理解基性岩浆作用具有重要意义。然而,对于岩浆的喷发和就位的时间尺度研究仍缺乏有效的约束,位于我国华北克拉通北部山西大同新生代火山岩群是理想的研究地区。本文以该火山群~0.2 Ma喷发的神泉寺碱性玄武岩为研究对象,重点研究其中携带的地幔橄榄石捕掳晶来约束喷发前的时间尺度。通过对其开展详细的矿物化学研究,发现地幔捕掳晶核部的Fo值高达97.7,为极富镁橄榄石,结合其极低的Ca、Mn和Ni含量特征,认为它们捕获自被交代的地幔橄榄岩。另外,地幔橄榄石捕掳晶发育明显的CaO成分环带,表明其在地壳岩浆系统内经历了复杂的岩浆演化过程。地幔橄榄石捕掳晶反应边宽度变化很大,说明它们在源区被捕获时及在运移过程中经过了多次破碎过程。橄榄石捕掳晶最边缘的Fo值为70左右,平衡计算表明它们在边部已与主岩浆(碱性玄武岩)达到平衡。Fe-Mg元素扩散计时结果显示,橄榄石地幔捕掳晶仅在岩浆中滞留了几个月的时间。对于40~70 km的岩石圈地幔厚度来说,岩浆平均上升速率最快可能超过500 m/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同火山群 碱性玄武岩 橄榄石捕掳晶 Fe-Mg元素扩散计时 快速喷发 岩浆上升速率
下载PDF
不同海拔驻地人群进驻高原急性高原反应发病情况比较 被引量:3
9
作者 董建文 石自福 +2 位作者 李宇 于航 周其全 《西北国防医学杂志》 CAS 2015年第8期520-522,共3页
目的:调查两组不同驻地人群进驻同一海拔高原急性高原反应的发生情况。方法:依据《急性高原反应的诊断和处理原则》制定急性高原反应症状调查表,原驻地1 420 m和500 m两组2 249名官兵快速进驻海拔2 900、3 300、4 300 m驻训地后15 d,... 目的:调查两组不同驻地人群进驻同一海拔高原急性高原反应的发生情况。方法:依据《急性高原反应的诊断和处理原则》制定急性高原反应症状调查表,原驻地1 420 m和500 m两组2 249名官兵快速进驻海拔2 900、3 300、4 300 m驻训地后15 d,由医生现场指导填写症状调查表,调查两组人群进驻高原1~15 d期间急性高原反应累计发生情况,并进行急性高原反应症状评分及分度。结果:急性高原反应发生率受原驻地海拔高度、进驻高度、组训模式和进驻方式的影响。阶梯式进驻,随着进驻海拔增高,急性高原反应发生率有降低趋势。但在同一海拔高原,原驻地海拔越低,进驻高原后急性高原反应发生率越高。结论:原驻地海拔高度较低的人群,进驻高原后急性高原反应发生率较高;而科学组训和阶梯式进驻高原可以降低急性高原反应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原 阶梯式 急性高原反应 发生率
下载PDF
干旱区外排土场表土毛细试验研究
10
作者 张子光 薛飞 +4 位作者 李海潮 白继元 马力 毕银丽 彭苏萍 《煤炭工程》 北大核心 2021年第S01期71-75,共5页
为了提高干旱区外排土场灌溉水的利用效率,通过重构包气带毛细层,来改善土壤毛细作用程度,使储存在表土下部浅层的水分得以通过毛细作用及时提供给植物根部,并且利用试验获得毛细水上升高度与上升时间的规律来确定合理的灌溉频率,以红... 为了提高干旱区外排土场灌溉水的利用效率,通过重构包气带毛细层,来改善土壤毛细作用程度,使储存在表土下部浅层的水分得以通过毛细作用及时提供给植物根部,并且利用试验获得毛细水上升高度与上升时间的规律来确定合理的灌溉频率,以红沙泉露天煤矿外排土场表土为例,通过室内物理实验,探究并获得土壤毛细作用湿润锋最大上升高度,上升速率及其他参数。通过软件建模分析出土壤水力特征曲线,并计算出毛细最大上升高度。研究结果显示:土壤毛细作用发生初期,湿润锋向上移动速度较快,2h内快速降至较低速度,在第17d毛细水上升至最大高度73.6cm,为重构干旱区外排土场表层及植被修复提供基础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干旱区 外排土场 毛细试验 毛细水上升高度 上升速率 灌溉频率
下载PDF
徐州地区非饱和粉土毛细特性试验研究 被引量:1
11
作者 杨默涵 王照腾 +2 位作者 王亮亮 罗涛 朱前龙 《路基工程》 2023年第3期73-77,共5页
以江苏新沂地区粉土为研究对象,开展两种不同初始压实系数0.89、0.92的粉土室内毛细水上升高度试验,得到毛细水上升高度与时间的关系及毛细水上升稳定后含水率与高度的关系。研究表明:粉土中毛细水在短时间内能上升到较大高度,在前0.58... 以江苏新沂地区粉土为研究对象,开展两种不同初始压实系数0.89、0.92的粉土室内毛细水上升高度试验,得到毛细水上升高度与时间的关系及毛细水上升稳定后含水率与高度的关系。研究表明:粉土中毛细水在短时间内能上升到较大高度,在前0.58天(14小时)的上升高度达到总上升高度的30%,前3天上升高度可达总高度的50%~61%;粉土毛细水上升高度及达到稳定所需时间与初始压实系数呈负相关关系,最终上升高度分别为60.0、40.3 cm,达到稳定所需时间分别为17、12天;毛细水上升稳定后土样含水率在0~20 cm高度范围内随初始压实系数的增大而减小,土样最大含水率分别是初始含水率的1.92~2.30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毛细水 上升高度 上升速率 压实系数 粉土
下载PDF
快速上浮脱险充气系统供气流量控制范围理论计算及其应用 被引量:4
12
作者 顾靖华 陈锐勇 +1 位作者 柳初萌 许骥 《海军医学杂志》 2021年第2期129-132,共4页
目的探究脱险抗浸服充气系统供气流量与潜艇脱险程序的关联性,研究充气系统性能的工效要求。方法依据充气系统结构原理和脱险程序,推导供气流量计算模型,举例计算供气流量需求与脱险深度、脱险抗浸服气囊和头罩有效容积、快速上浮脱险... 目的探究脱险抗浸服充气系统供气流量与潜艇脱险程序的关联性,研究充气系统性能的工效要求。方法依据充气系统结构原理和脱险程序,推导供气流量计算模型,举例计算供气流量需求与脱险深度、脱险抗浸服气囊和头罩有效容积、快速上浮脱险加压速率时间常数(T值)的曲线关系。结果供气流量需求与脱险抗浸服气囊和头罩有效容积、脱险深度呈正相关,与T值呈负相关;同一T值下,供气流量需求的上下限值差距与深度呈正相关。结论充气系统供气流量需与脱险抗浸服气囊和头罩的有效容积相适应;充气系统对流量的控制精度在浅深度要求更高;T值变化对充气系统的伺服反馈调节要求和减压负荷的关系值得进一步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快速上浮脱险 脱险抗浸服 充气系统 供气流量 加压速率
下载PDF
On water in nominally anhydrous minerals from mantle peridotites and magmatic rocks 被引量:5
13
作者 HUI HeJiu XU YongJiang PAN Ming'En 《Science China Earth Sciences》 SCIE EI CAS CSCD 2016年第6期1157-1172,共16页
Trace amount of water associated with the lattice defects of nominally anhydrous minerals (NAMs) can be measured using Fourier transform infrared spectroscopy (FTIR) and secondary ion mass spectrometry (SIMS). L... Trace amount of water associated with the lattice defects of nominally anhydrous minerals (NAMs) can be measured using Fourier transform infrared spectroscopy (FTIR) and secondary ion mass spectrometry (SIMS). Lots of data on water in NAMs from different lithologies, especially mantle peridotite xenoliths, have been published. The water distribution in olivine from peridotite xenoliths often displays a diffusion profile with high water concentration in the core and low at the rim, which indicates water loss via diffusion during the ascent of host magma. On the other hand, water is homogeneously distributed in pyroxene and its concentration is typically interpreted to represent a mantle value. The water concentration of magma in equilibrium with NAM can be estimated using specific partition coefficient, from which the water content of parental magma and the mantle source can be inferred. The accuracy of this method, however, depends on the selection of appropriate partition coefficient for the system. Using hydrogen isotope compositions and H2O/Ce ratios of mantle NAMs, water source regions can be traced and water heterogeneity can be mapped in the upper mantle. Water plays an important role in the stability of cratonic mantle. The water contents and vertical distribution patterns can be significantly different among different cratonic manties, which may result from different geologic activities. However, the mantle-plume interaction may not necessarily result in significant change of water content in cratonic mantle. The estimation of the water content in the upper mantle is still largely based on geochemical models due to the limitations of data on water in mantle NAM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ominally anhydrous minerals Fourier transform infrared spectroscopy Craton stability Water in the upper mantle Magma ascent rate Water in magma
原文传递
MK10型脱险服上浮速度与时间变化规律的研究 被引量:1
14
作者 范维 方以群 +1 位作者 李富山 王路 《中华航海医学与高气压医学杂志》 CAS CSCD 2011年第2期112-114,共3页
在快速上浮脱险过程中,自由上浮是减压的唯一手段,当艇员处于大深度海水压力下时,上浮速度的变化曲线、平衡时间等成为艇员能否安全脱险的重要因素。笔者利用数值计算的方法,参考由试验结果得出的与水流条件有关的经验参数,对潜水... 在快速上浮脱险过程中,自由上浮是减压的唯一手段,当艇员处于大深度海水压力下时,上浮速度的变化曲线、平衡时间等成为艇员能否安全脱险的重要因素。笔者利用数值计算的方法,参考由试验结果得出的与水流条件有关的经验参数,对潜水员着MK10型脱险服时的上浮规律进行了建模分析,计算不同体质量艇员的上浮速度、加速度、平衡时间等,为MK10型脱险服上浮规律的研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K10型脱险服 上浮速度 上浮规律 浮力 阻力系数
原文传递
模拟153m深度快速上浮脱险潜艇艇员血压、脉率和呼吸频率的改变 被引量:7
15
作者 方以群 王文波 +2 位作者 陈锐勇 张和翔 于峰涛 《中华航海医学与高气压医学杂志》 CAS CSCD 2004年第3期134-136,共3页
目的 观察大深度快速上浮脱险对潜艇艇员生命指征的影响。方法 分别进行了 3,10 ,6 0 ,80 ,10 0 ,12 0和 15 3m 4 0人次的快速上浮脱险实验 ,于脱险前和脱险后观察艇员血压、脉率及呼吸频率的改变。结果 脱险后 ,艇员收缩压、舒张压... 目的 观察大深度快速上浮脱险对潜艇艇员生命指征的影响。方法 分别进行了 3,10 ,6 0 ,80 ,10 0 ,12 0和 15 3m 4 0人次的快速上浮脱险实验 ,于脱险前和脱险后观察艇员血压、脉率及呼吸频率的改变。结果 脱险后 ,艇员收缩压、舒张压、脉率和呼吸频率均有所增加 ,在出舱后即刻为甚 ,大部分指标在出舱后即刻与进舱前相比较 ,差异有显著性 (P<0 .0 5 )或有非常显著性 (P<0 .0 1)。在出舱后 10min各指标基本恢复正常。在 10 0 ,12 0和 15 3m快速上浮脱险时第 1名艇员脉率改变持续较久 ,但最终也恢复正常。结论 快速上浮脱险可增加艇员血压、脉率和呼吸频率 ,但均为一过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脉率 呼吸频率 改变 血压 潜艇艇员 正常 观察 快速 深度
原文传递
模拟3~50m快速上浮脱险训练潜艇艇员血压、脉率和呼吸频率的变化 被引量:1
16
作者 姚健 方以群 +7 位作者 张和翔 陈锐勇 孟森 袁恒荣 王世锋 马骏 王海涛 顾秀良 《中华航海医学与高气压医学杂志》 CAS CSCD 2010年第3期147-149,共3页
目的 观察模拟快速上浮脱险训练时潜艇艇员生命指征的变化.方法 分别进行了3、10、30、50 m 4个深度69人次的快速上浮脱险训练,于训练前、训练后即刻及出舱后10 min分别测定艇员的血压、脉率和呼吸频率.结果 训练后即刻艇员的收缩压、... 目的 观察模拟快速上浮脱险训练时潜艇艇员生命指征的变化.方法 分别进行了3、10、30、50 m 4个深度69人次的快速上浮脱险训练,于训练前、训练后即刻及出舱后10 min分别测定艇员的血压、脉率和呼吸频率.结果 训练后即刻艇员的收缩压、舒张压、脉率及呼吸频率与进舱前比较,绝大部分指标有所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在出舱后10 min各指标基本恢复正常.结论 模拟快速上浮脱险训练可增加艇员血压、脉率和呼吸频率,但均为一过性.本次脱险训练方案是安全可靠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快速上浮脱险 血压 脉率 呼吸频率
原文传递
预先心理应激对干舱模拟快速上浮脱险大鼠应激反应的作用 被引量:1
17
作者 王世锋 方以群 +3 位作者 吕传禄 周勇 王淑平 朱嘉 《中华航海医学与高气压医学杂志》 CAS CSCD 2011年第2期100-101,114,共3页
目的观察预先心理应激对大鼠在模拟快速上浮脱险过程中应激反应的影响。方法40只健康雄性SD大按数字随机表法鼠随机等分为4组:对照组、心理应激组、快速加减压组、预先心理应激+快速加减压组。通过建立快速上浮脱险动物模型,观察预... 目的观察预先心理应激对大鼠在模拟快速上浮脱险过程中应激反应的影响。方法40只健康雄性SD大按数字随机表法鼠随机等分为4组:对照组、心理应激组、快速加减压组、预先心理应激+快速加减压组。通过建立快速上浮脱险动物模型,观察预先心理应激对该过程中大鼠应激反应的作用。结果预先进行心理应激的动物在快速上浮脱险过程中,心率明显加快,血清肿瘤坏死因子(TNF-α)表达明显降低。结论心理应激在模拟快速上浮脱险大鼠应激反应中起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快速上浮脱险 预处理 应激反应 心率 肿瘤坏死因子
原文传递
表象训练对模拟快速上浮脱险训练者心率的影响 被引量:3
18
作者 刘昊 余浩 王笃明 《中华航海医学与高气压医学杂志》 CAS CSCD 2018年第4期209-212,230,共5页
目的 探讨心理训练对快速上浮脱险训练人员心率变化的影响.方法 对54名受训者进行快速上浮脱险训练,深度包含0m适应训练以及1、5、10 m正式训练,训练过程中测量受训者心率.其中25名进行表象训练者为试验组,不进行表象训练者29名为对照组... 目的 探讨心理训练对快速上浮脱险训练人员心率变化的影响.方法 对54名受训者进行快速上浮脱险训练,深度包含0m适应训练以及1、5、10 m正式训练,训练过程中测量受训者心率.其中25名进行表象训练者为试验组,不进行表象训练者29名为对照组,比较2组人员心率差值的变化.结果 在1 m快速上浮脱险训练中,与对照组相比,在130 s时,试验组的心率差值[(55.38±17.66)次/min]显著高于对照组[(41.11±16.46)次/min],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5 m快速上浮脱险训练中,与对照组相比,在-290、-270、-250、-190、-170、-150、-130、-110、10、30、50、70、90、110 s试验组的心率差值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10 m快速上浮脱险训练的整个过程中,2组间在各个时间点上心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模拟快速上浮脱险训练会增加受训者的心率,表象训练能够有效降低受训者在5 m快速上浮脱险训练过程中的心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快速上浮脱险训练 心率 表象训练 心理训练 压力
原文传递
亚低温预处理对不安全大深度快速上浮脱险大鼠生存率的影响
19
作者 刘霞 方以群 +6 位作者 李慈 徐佳骏 包晓辰 刘文武 俞旭华 王楠 文宇坤 《中华航海医学与高气压医学杂志》 CAS CSCD 2023年第4期466-469,共4页
目的观察亚低温(hypothermia)预处理对不安全大深度快速上浮脱险(AFBAE)大鼠生存率的影响。方法选取120只9周龄健康雄性SD大鼠,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正常室温组(CON组)、亚低温再恢复组(H/R组)和持续亚低温组(H组),每组40只。CON组大鼠... 目的观察亚低温(hypothermia)预处理对不安全大深度快速上浮脱险(AFBAE)大鼠生存率的影响。方法选取120只9周龄健康雄性SD大鼠,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正常室温组(CON组)、亚低温再恢复组(H/R组)和持续亚低温组(H组),每组40只。CON组大鼠暴露于正常室温环境[(24.0±2.0)℃];H/R组大鼠暴露于低温环境[(18.0±2.0)℃]10 min,然后回复到正常室温环境10 min;H组大鼠暴露于低温环境10 min。暴露结束后,3组大鼠均接受150 m的AFBAE模拟实验,并观察出舱30 min后的大鼠存活情况。选取不同环境温度,检测大鼠的肛温和心率。结果CON组大鼠出舱30 min后的存活率为40%,明显低于H/R组(75%)和H组(8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H/R组和H组之间的大鼠存活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环境温度20.0℃以下时大鼠肛温为31.0~36.0℃,明显低于环境温度20.0℃以上时大鼠肛温[(35.0~38.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环境温度为19.6℃时大鼠的心率显著高于正常室温(23.5℃)的大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亚低温预处理可提高AFBAE大鼠的存活率,可能与亚低温导致的大鼠心率加快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不安全大深度快速上浮脱险 亚低温 存活率 心率
原文传递
快速上浮脱险充气系统关键参数设计与验证
20
作者 柳初萌 顾靖华 +1 位作者 狄帅 罗瑞豪 《中华航海医学与高气压医学杂志》 CAS CSCD 2023年第5期608-611,共4页
目的开展快速上浮脱险充气系统的结构和关键参数设计并进行常压试验验证。方法针对快速上浮脱险充气系统的输入条件,简化流量方程计算模型,推导建立平衡方程,估算系统供气流量。利用便携式检测装置开展常压验证试验。结果不同供气压力时... 目的开展快速上浮脱险充气系统的结构和关键参数设计并进行常压试验验证。方法针对快速上浮脱险充气系统的输入条件,简化流量方程计算模型,推导建立平衡方程,估算系统供气流量。利用便携式检测装置开展常压验证试验。结果不同供气压力时,利用简化估算模型估算的供气流量为22.15 kg/s,实测充气系统出口压力和供气流量保持一致,出口压力均为17.8 kPa,供气流量均为22.40 kg/s;简化模型估算值与实测供气流量误差为1.12%。结论快速上浮脱险充气系统设计合理,具有良好的稳压特性;计算模型的参数取值合理,可为出口压力和供气流量建立关联提供依据,真实反映系统的工作状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快速上浮脱险 充气系统 供气流量 简化模型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